CN102255710A -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710A
CN102255710A CN201110095309XA CN201110095309A CN102255710A CN 102255710 A CN102255710 A CN 102255710A CN 201110095309X A CN201110095309X A CN 201110095309XA CN 201110095309 A CN201110095309 A CN 201110095309A CN 102255710 A CN102255710 A CN 102255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oding block
bit
terminal equipment
buff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5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710B (zh
Inventor
林亚男
沈祖康
丁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0953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956 priority patent/WO2012139457A1/zh
Priority to KR1020137030124A priority patent/KR101600406B1/ko
Priority to EP12771023.4A priority patent/EP2698943B1/en
Priority to US14/054,117 priority patent/US940220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小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提出了终端设备在编码块译码失败的情况下,在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的方案,从而,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Description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Rel-8(版本8)系统为了支持高效灵活的传输方式,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传输码率和调制方式,兼顾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以及链路自适应技术。
为此,LTE系统使用打孔或者重复的方法,从编码比特流中提取预定长度比特序列,这个过程称为速率匹配。
在LTE系统中,业务信道采用的Turbo编码器其码率为1/3。Turbo编码器输出的系统比特流、第一校验比特流和第二校验比特流分别独立地交织后,被比特收集单元依次收集。
首先,交织后的系统比特流依次输入到缓冲器中,然后交织后的第一校验比特流和第二校验比特流交替地输入到缓冲器中,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速率匹配缓冲器示意图。
为了支持不同能力的终端,对于某些等级的终端,终端的存储器不能存储较大码块编码后的所有比特。因此,基站端在速率匹配之前,首先要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冲器大小,对速率匹配缓冲器中的比特做截断,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对速率匹配缓冲器中的比特做截断的示意图,其中:
K为Turbo编码器的输出长度,
为根据终端上报的缓冲器大小计算得到的编码块(Code block,CB)对应的缓冲大小,
其中,C为一个传输块分割成的编码块数目,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对于上述公式,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为终端上报的缓冲器大小;单码字传输模式下,,多码字传输模式下,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12
为最大下行HARQ进程数,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14
,对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其取值与上下行配置有关;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16
在LTE中,HARQ重传规定了四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即同一个编码数据块对应着四个传输开始的比特位置。这四个冗余版本均匀地分布在缓冲器中,以快速地发起重传。终端根据高层配置的冗余版本,从冗余版本对应的比特开始,比特选择单元从缓冲器中逐位读取,直至达到预定的比特数。当读取到缓冲器的尾部,仍然没有达到预定的比特数时,比特选择单元自动跳至缓冲器的头部继续读取,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冗余版本示意图,其中,E为编码块的传输长度。
在LTE-A(LTE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为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提出了载波聚合,即将现有的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目前标准中规定,每个载波上有独立的HARQ进程(单码字传输模式下,每个进程包含一个传输块;多码字传输模式下,每个进程包含2个传输块),即一个传输块只能在一个载波上传输,当基站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终端设备)占用多个载波传输数据时,每个载波上分别传输不同的传输块。当开启HARQ功能后,接收端将会把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存储在缓冲器(buffer)中,并将其与发送端重传的版本合并后再进行译码。
目前,在LTE-A系统的速率匹配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基站与终端的缓冲大小不同的方案。
基站端速率匹配缓冲器中编码块的大小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18
,其中,所含有的各参数的描述同上。
由于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要存储更多的进程,因此,终端存储缓冲器中编码块的大小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20
。但为正确解调数据,终端侧解速率匹配器重的缓冲依然是N cb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还没有明确的存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包括:
当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存储模块,用于当所述译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小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提出了终端设备在编码块译码失败的情况下,在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的方案,从而,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速率匹配缓冲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速率匹配缓冲器中的比特做截断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冗余版本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一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一下的另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二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二中的情况一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二中的情况一下的另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目前在LTE-A系统的速率匹配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与基站端的解速率匹配器中的缓冲器大小不同的方案。对于这种方案下,终端设备如何存储编码块数据还没有确定方案。
所以,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与基站端的解速率匹配器中的缓冲器大小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数据传输方案。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步骤S502、当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步骤S502中的存储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所述终端设备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在此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信息存储的位置与该编码块在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进行各次传输的位置相对应,并以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中所对应的位置为起始位置。
其中,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对所述编码块对应的合并后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识别到当前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为空,则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缓冲器中相应的位置中的信息置空。
情况二、所述终端设备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升序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在此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中以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中所对应的位置为起始位置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对所述编码块对应的合并后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识别到当前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为空,则后续的编码块比特将依次提前,直到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不为空,因此,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中最终存储的编码块比特的位置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该编码块的实际传输位置可能不相对应,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缓冲器中存储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小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提出了终端设备在编码块译码失败的情况下,在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的方案,从而,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聚合载波系统中的编码块存储的方法。为便于说明,首先定义如下参数:
N cb,eNB :基站端编码块对应的缓冲器大小,即速率匹配器和解速率匹配器中编码块的大小;
N cb,UE :终端设备端编码块对应的缓冲器大小,其中N cb,UE N cb,eNB
E x :为基站向终端设备第x次传输该编码块时对应的传输长度;
对于终端设备端译码失败的编码块,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该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RV的起始位置存储合并后的N cb,UE 比特信息。
根据具体的存储位置规则的区别,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比特位置进行顺序存储。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是否大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的情况不同,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情况一、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小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
为了具体说明本情况下的处理过程,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一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对于同一个编码块,基站初传发送了RV0,第一次重传发送了RV2,第二次重传发送了RV3,第三次重传发送了RV1。
如图6所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22
,RV0的起始比特与RV2起始比特间的距离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26
终端设备接收到初传(RV0)后,若译码失败,则自RV0的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的向缓冲器中存储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次重传(RV2)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和RV2两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的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136303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53444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32
比特为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34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36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次重传(RV3)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和RV3三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38
比特对应RV0和RV3中重叠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40
个比特的合并信息,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42
比特对应RV0中的后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44
个比特信息,
Figure 210012DEST_PATH_IMAGE034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667538DEST_PATH_IMAGE036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次重传(RV1)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RV3和RV1四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具体的存储原则如前所述,将合并后的信息存储至缓冲器中,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若系统支持多次重传,则对应处理如前,不再重复说明。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处理场景下,冗余版本RV0的编号最小,且是初传,如果初传的冗余版本的编号与后续重传的编号相比,不是最小,则相应的处理过程如图7所示。
其中,对于同一个编码块,基站初传发送了RV2,第一次重传发送了RV0,第二次重传发送了RV3,第三次重传发送了RV1。
如图7所示,
Figure 544227DEST_PATH_IMAGE022
,RV0的起始比特与RV2起始比特间的距离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46
终端设备接收到初传(RV2)后,若译码失败,则自RV2的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的向缓冲器中存储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259821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2的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次重传(RV0)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2和RV0两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的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189917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245598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Figure 999927DEST_PATH_IMAGE032
比特为空,
Figure 289002DEST_PATH_IMAGE034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874704DEST_PATH_IMAGE036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次重传(RV3)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2、RV0和RV3三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366866DEST_PATH_IMAGE038
比特对应RV0和RV3中重叠的个比特的合并信息,
Figure 509713DEST_PATH_IMAGE042
比特对应RV0中的后
Figure 153184DEST_PATH_IMAGE044
个比特信息,
Figure 550667DEST_PATH_IMAGE034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341906DEST_PATH_IMAGE036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次重传(RV1)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2、RV0、RV3和RV1四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具体的存储原则如前所述,将合并后的信息存储至缓冲器中,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若系统支持多次重传,则对应处理如前,不再重复说明。
情况二、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大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
为了具体说明本情况下的处理过程,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二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48
。与情况一的差别在于终端设备接收到初传后,若译码失败,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50
比特对应RV0的前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52
个比特,其他比特不存储。
方式二、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比特位置进行升序存储。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是否大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的情况不同,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情况一、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小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
为了具体说明本情况下的处理过程,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式二中的情况一下的编码块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对于同一个编码块,基站初传发送了RV0,第一次重传发送了RV2,第二次重传发送了RV3,第三次重传发送了RV1,且RV0的起始比特与RV2起始比特间的距离为
Figure 607113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441077DEST_PATH_IMAGE022
终端设备接收到初传(RV0)后,若译码失败,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454032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336538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次重传(RV2)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和RV2两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257669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54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56
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次重传(RV3)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和RV3三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的升序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384019DEST_PATH_IMAGE038
比特对应RV0和RV3中重叠的
Figure 866953DEST_PATH_IMAGE040
个比特的合并信息,
Figure 401839DEST_PATH_IMAGE042
比特对应RV0中的后
Figure 515289DEST_PATH_IMAGE044
个比特信息,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58
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60
个比特,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62
比特对应RV2和RV3中重叠的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64
个比特的合并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次重传(RV1)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RV3和RV1四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具体的存储原则如前所述,将合并后的信息存储至缓冲器中,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若系统支持多次重传,则对应处理如前,不再重复说明。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如图10所示,基站初传发送了RV0,第一次重传发送了RV2,第二次重传发送了RV1,第三次重传发送了RV3,且RV0的起始比特与RV2起始比特间的距离为
Figure 415560DEST_PATH_IMAGE026
终端设备接收到初传(RV0)后,若译码失败,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539374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387506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次重传(RV2)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和RV2两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即终端设备端缓冲器中的
Figure 862350DEST_PATH_IMAGE028
比特对应RV0的
Figure 890349DEST_PATH_IMAGE030
个比特,比特对应RV2中的
Figure 386238DEST_PATH_IMAGE056
个比特。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次重传(RV1)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和RV1三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升序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与图9所示的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第二次重传发送的是RV1,此时RV2中只能有
Figure 849843DEST_PATH_IMAGE036
比特被存储,而不是
Figure 201110095309X100002DEST_PATH_IMAGE066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次重传(RV3)后,若译码失败,由于当前接收到过RV0、RV2、RV1和RV3四次传输,其中冗余版本RV0的编号为最小,则自RV0起始比特开始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顺序向缓冲器中存储经合并的信息,具体的存储原则如前所述,将合并后的信息存储至缓冲器中,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若系统支持多次重传,则对应处理如前,不再重复说明。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处理场景下,冗余版本RV0的编号最小,且是初传,如果初传的冗余版本的编号与后续重传的编号相比,不是最小,则相应的处理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原则以及图7所示的场景得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情况二、基站每次传输编码块的大小大于该编码块在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缓冲器的大小。
具体的处理情况同前述的方式一中的情况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小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提出了终端设备在编码块译码失败的情况下,在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的方案,从而,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
译码模块111,用于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存储模块112,用于当所述译码模块111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112,具体用于:
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在此种情况下,所述存储模块112,还用于如果在对所述编码块对应的合并后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识别到当前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为空,则将所述缓冲器中相应的位置中的信息置空。
另一种情况下,所述存储模块112,具体用于:
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升序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终端设备中的缓冲器大小小于基站端的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提出了终端设备在编码块译码失败的情况下,在缓冲器中进行编码块比特存储的方案,从而,明确对于终端存储缓冲器大小小于速率匹配器中缓冲器大小的情况的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此种情况下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编码块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对所述编码块对应的合并后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识别到当前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为空,则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缓冲器中相应的位置中的信息置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升序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存储模块,用于当所述译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基站所发送的编码块译码失败时,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对合并后的编码块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位置所对应的位置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
如果在对所述编码块对应的合并后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识别到当前待存储的比特信息为空,则将所述缓冲器中相应的位置中的信息置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从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编号最小的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位置开始,在所述缓冲器中,按照基站端速率匹配器中的比特升序顺序,对合并后的当前所接收到的所述编码块对应的比特信息进行存储。
CN201110095309.XA 2011-04-15 2011-04-15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255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5309.XA CN102255710B (zh) 2011-04-15 2011-04-15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PCT/CN2012/072956 WO2012139457A1 (zh) 2011-04-15 2012-03-23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KR1020137030124A KR101600406B1 (ko) 2011-04-15 2012-03-23 코드 블록 저장 방법 및 장치
EP12771023.4A EP2698943B1 (en) 2011-04-15 2012-03-23 Coding block storage method and device
US14/054,117 US9402201B2 (en) 2011-04-15 2013-10-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code blo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5309.XA CN102255710B (zh) 2011-04-15 2011-04-15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710A true CN102255710A (zh) 2011-11-23
CN102255710B CN102255710B (zh) 2014-01-29

Family

ID=4498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5309.XA Active CN102255710B (zh) 2011-04-15 2011-04-15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02201B2 (zh)
EP (1) EP2698943B1 (zh)
KR (1) KR101600406B1 (zh)
CN (1) CN102255710B (zh)
WO (1) WO201213945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457A1 (zh) * 2011-04-15 2012-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WO2013166786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7193261A1 (zh) * 2016-05-09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WO2018223877A1 (zh) * 2017-06-09 2018-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CN111641479A (zh) * 2015-11-06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1003B2 (en) * 2007-02-14 2012-05-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transparent window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301A (zh) * 2006-03-2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重排重组方法及其基站
CN101136722A (zh) * 2007-10-15 2008-03-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传输设备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282202A (zh) * 2007-04-02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1645761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的冗余版本参数发送、接收方法
CN101843025A (zh) * 2007-10-29 2010-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825A (zh) 2007-04-11 2008-10-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实现基于可靠性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发送端和系统
KR101224561B1 (ko) * 2007-08-20 2013-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속 공용 제어 채널을 사용하지 않은경우를 위한 메모리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01425878B (zh) * 2007-10-29 2011-04-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基站广播系统及广播方法
US20100262886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lective decoding of re-transmitted data blocks
CN102255710B (zh) * 2011-04-15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301A (zh) * 2006-03-2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重排重组方法及其基站
CN101282202A (zh) * 2007-04-02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1136722A (zh) * 2007-10-15 2008-03-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传输设备
CN101843025A (zh) * 2007-10-29 2010-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645761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的冗余版本参数发送、接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457A1 (zh) * 2011-04-15 2012-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US9402201B2 (en) 2011-04-15 2016-07-2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code block
WO2013166786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584254B2 (en) 2012-05-11 2017-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loss of information bits
CN111641479A (zh) * 2015-11-06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7193261A1 (zh) * 2016-05-09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US10764002B2 (en) 2016-05-09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ing device, sending device, and system
WO2018223877A1 (zh) * 2017-06-09 2018-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40883A (ko) 2013-12-24
EP2698943B1 (en) 2020-12-09
US9402201B2 (en) 2016-07-26
WO2012139457A1 (zh) 2012-10-18
US20140038665A1 (en) 2014-02-06
EP2698943A1 (en) 2014-02-19
KR101600406B1 (ko) 2016-03-07
EP2698943A4 (en) 2014-11-05
CN102255710B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4680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피드백 메시지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02255710B (zh)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CN110061816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数据调度方法
RU2547696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CN102694636A (zh) 采用喷泉码的harq技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07666369A (zh) 一种重传极化码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14866204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15994048B (zh) 一种芯片、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68557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2077499B (zh) 一种sr信息与ack/nack信息反馈或多个sr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201984A1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RU2606558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4184568B (zh) 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RU2010109752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недекодируемых пакетов
CN104579579A (zh) 一种大数据包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106900B (zh) 实现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684660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116628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4144044A (zh) 一种多设备透明harq的处理方法
CN109691006B (zh) 反馈应答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0093449A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6100804A (zh) 一种基于选择重传arq的数字喷泉码传输方法
CN102594535A (zh) 自适应加权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合并的方法和装置
US900801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242243A (zh) 短位图下行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