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687B -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687B
CN102255687B CN201010184405.7A CN201010184405A CN102255687B CN 102255687 B CN102255687 B CN 102255687B CN 201010184405 A CN201010184405 A CN 201010184405A CN 102255687 B CN102255687 B CN 102255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id data
bit sequence
read
length
buff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4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687A (zh
Inventor
钱俊伟
马杰
陈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844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比特序列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量较大,以及执行对哑元删除的操作导致整个速率匹配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确定的长度和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识别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以及根据预设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传输过程的抗干扰性能,需要采用合适的信道编码技术对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比如,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协议中,信道编码器就采用了Turbo编码技术。在信道编码器对比特序列进行编码后,接下来需要进行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序列与物理信道相匹配的速率匹配操作,具体地,速率匹配可以通过对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打孔或者重复等操作,以保证通过速率匹配操作后的比特序列长度与预先设置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相匹配。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针对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并行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图1中,首先需要利用并/串转换器1~N分别对信道编码器输出的N个并行比特序列进行转换,以将并行传输的比特序列转换为串行传输的比特序列,其后,对串行传输的比特序列执行串行交织、缓存的操作,以使串行交织后得到的比特序列存储到缓存区中等待输出,最后,在需要从缓存区中输出长度与预先设置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匹配一致的比特序列时,在读取过程中,将缓存区中存储的比特序列中的无效数据(即在对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时所设置的哑元)从比特序列中删除后,只对比特序列中剩余的有效数据进行输出,从而实现整个速率匹配过程。
采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速率匹配过程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为了区分有效数据和哑元,需要分别为其设置标识位,这就使得比特序列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量较大,此外,从缓存区中输出比特序列时所执行的对哑元删除的操作会导致整个速率匹配过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比特序列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量较大,以及执行对哑元删除的操作导致整个速率匹配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包括: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确定的长度和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识别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以及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
其中,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以所述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从所述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所述缓存区中顺序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比较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以所述缓存区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所述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对有效数据的读取。
较佳地,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
较佳地,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具体包括:根据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根据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所述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较佳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将读取的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一种速率匹配装置,包括:长度确定单元,用于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和长度确定单元确定的长度,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交织单元,用于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单元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存储单元,用于识别交织单元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存储单元存储到缓存区中的有效数据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位置信息、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以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从所述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所述缓存区中依次顺序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所述缓存区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所述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第一传输模块与第二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停止读数执行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所述装置对有效数据的读取。
较佳地,所述交织单元具体用于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
较佳地,所述存储单元具体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交织单元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长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地址确定模块,根据长度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所述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存储模块,用于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地址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较佳地,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将读取的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识别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并将有效数据进行存储,从而通过省略了对哑元进行存储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比特序列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量较大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没有将哑元存储到缓存区中,因此后续在对有效数据进行读取时,无需再执行对哑元的删除操作,因此提高了速率匹配过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针对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并行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速率匹配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按照现有技术提供的存储方案所存储的部分比特序列的示意图;
图2c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过的方案所存储的部分比特序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速率匹配的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图3所示的装置结构实现速率匹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速率匹配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速率匹配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背景技术中已提到,在现有技术中,在将交织后的比特序列存储到缓存区时,会对有效数据和对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时所设置的哑元一并进行存储,因此这就导致后续在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时,还需要对读取的比特序列执行删除哑元的操作,从而导致整个速率匹配过程的效率较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在速率匹配过程中引入哑元的目的仅在于对比特序列转换为的数据矩阵进行补位,而速率匹配过程的其他步骤中将不会再利用到哑元,也就是说,在速率匹配过程中执行存储哑元以及后续在读取有效数据时执行对哑元的删除操作只会增大整个速率匹配过程中的资源开销,而不会影响速率匹配过程的有效实施,因此,申请人考虑在对比特序列进行存储时,只对有效数据进行存储而不对哑元进行存储,这样既能够减少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又能够避免在对有效数据进行读取时需执行删除哑元的操作而导致速率匹配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速率匹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比特序列对缓存区存储空间的需求量较大,以及执行对哑元删除的操作导致整个速率匹配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确定的长度和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比如,若信道编码器输出的一个比特序列的长度为32,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为32,那么可以将该比特序列转换为一个1行32列共包含32个元素的数据矩阵,该数据矩阵中每个元素可以用于表示比特序列中一个比特的数据,而若信道编码器输出的一个比特序列的长度为33,则根据该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32,可以将该长度为33的比特序列转换为一个2行32列共包含32×2个元素的数据矩阵,由于该长度为33的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只对应32×2个元素中的33的元素,因此,该矩阵第1行第1列的元素至第1行第31列的元素可以设置为哑元,而第1行第32列的元素至第2行第32列的元素则为有效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在将比特序列转换为数据矩阵时,首先要通过并/串转换器将多个并行传输的比特序列转换为一个串行传输的比特序列,考虑到这样的“并/串”转换操作会耗费一定的处理时间与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不对多个并行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并/串”转换,而可以直接执行将多个并行传输的比特序列并行转换为数据矩阵;
步骤22,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考虑到提高速率匹配的效率,在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时,可以采用并行交织的方式,实现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并行的交织,从而得到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
步骤23,识别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元,并将识别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中,也可以先针对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确定相应的存储地址后,再将有效数据存储到确定的相应的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具体地,在对有效数据进行存储时,可以先根据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然后,再根据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最后,再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步骤24,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具体地,可以采用串行传输的方式,将读取的有效数据进行串行传输,也可以采用并行传输的方式,将读取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中不区分有效数据与哑元,而直接对有效数据和哑元一并进行存储的方案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对比特序列进行存储时,通过对有效数据的识别,只将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中,省略了将哑元存储到缓存区中的操作,从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能够减小在对比特序列进行存储时对缓存区的需求,并且,由于没有将哑元存储到缓存区中,因此,后续在对缓存区内的有效数据进行读取时,无需再执行对哑元进行删除的操作,从而能够简化速率匹配流程,提高速率匹配的效率,降低速率匹配流程的复杂度,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将信道编码器并行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并行转换为数据矩阵的方式,以及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的方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速率匹配过程的效率。此外,前文提到哑元对于整个速率匹配过程的作用仅在于对数据矩阵进行补位,而对后续的有效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只会产生浪费处理资源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哑元不进行存储的方案不会影响速率匹配过程的有效实现。
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在速率匹配过程中省略了对哑元的存储、删除的处理,因此,整个速率匹配过程的时间较小,比特序列的处理吞吐率较高,逻辑电路资源的占用量也较小。
此外,根据现行协议(3GPPTS36.212V8.6.0第5.1.4.1.2节),在从缓存区中读取数据时,需要指定读取数据的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从而在读取数据时,可以按照循环读取第一起始位置信息与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所共同指示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的方式,循环对数据进行读取,直至读取的有效数据拼接成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然而,现有技术中指定的该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是针对对哑元进行了存储的情况,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存储比特序列时,不再对哑元进行存储,因此,当需要指定读取数据的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时,还需要对指定的这两个信息进行转化。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进行确定,并根据确定的位置信息以及从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比如,假设按照现有技术提供的比特序列的存储方案,缓存区中存储的部分比特序列如图2b所示,该图2b中,第3个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存储的数据为哑元,若当前的第一起始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存储地址恰好为哑元所在存储空间的存储地址,则在现有技术中,在读取数据时,会自动地以该哑元的下一存储地址即“3”这个数据所在的存储空间的存储地址信息作为该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假设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为“5”所在的存储空间的存储地址,则在一次循环中,需要从第四个存储地址开始,一直读取到“5”所在的第六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因此依次读取的有效数据为“3”、“4”、“5”;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缓存区中已没有存储哑元,因此,缓存区中存储的该部分比特序列应该如如图2c所示,在图2c中,由于第三个存储地址中没有存储哑元,因此应该以表2中位于第三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的“3”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数据,而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则应该是以第三个存储地址开始(当前的第三个存储地址即为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存储地址),一直读取到第五个存储地址(当前的第五个存储地址即为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所指示的存储地址),因此读取到的有效数据也为“3”、“4”、“5”。
在确定出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后,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拼接成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具体可以为:以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有效数据;比较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以缓存区中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而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对有效数据的读取。
以下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的实际应用流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实现对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并行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
在图3中,并行输出的比特序列包括系统比特流、检验比特流0、检验比特流1,该些并行输出的比特序列可以输出到图中的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中,该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一、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K(一般地,K的范围为44到6184),并根据确定的长度K和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NULL,将各个比特序列并行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以及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得到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
二、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图中的“循环缓冲区分布式RAM组”(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
三、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哑元的位置信息以及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k0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Ncb,确定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k1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Nncb
在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对比特序列进行上述处理后,就可以由并行输出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E,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拼接成各个长度分别为E的比特序列,特别地,当协议指定了k0和Ncb时,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还可以具体根据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确定的k1和Nncb来确定需进行读取的数据,并对确定的数据进行循环读取。在对数据进行循环读取的同时,需要进行并行的有效数据拼接,将读取的数据并行拼接成长度为E的各个比特序列后进行输出。
以下结合附图4,详细说明基于如图3所示的各装置进行速率匹配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信道编码器输出并行比特序列到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
步骤42,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根据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K以及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NULL,执行对数据矩阵行数的计算,并将各个比特序列并行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以及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得到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同时,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还可以计算出有效数据的并行交织地址;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根据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图中的“循环缓冲区分布式RAM组”(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并将有效数据写入到循环缓冲区分布式RAM组中,同时,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还可以确定k1和循环结束位置Nncb
步骤43,并行交织输入控制器实时将有效数据写入到对应的RAM组中,并检测有效数据是否存储完毕,当将有效数据存储完毕时,执行步骤4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3中将有效数据写入到循环缓冲区分布式RAM组中的操作;
步骤44,并行输出控制器根据k1和Nncb确定从循环缓冲区分布式RAM组读取有效数据时的地址信息,并依次读取有效数据;
步骤45,根据预设的并行输出比特序列的长度,将读取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该预设的并行输出比特序列的长度的多个比特序列进行并行输出;
步骤46,判断步骤45中输出的并行输出的比特序列的总长度是否与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E相匹配,在判断结果为时是,产生速率匹配停止标志,并执行停止对有效数据读取的操作,流程结束,而在判断结果为否时,继续执行步骤44。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速率匹配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还可以如图5所示。比较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如图1所示的对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的示意图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速率匹配方法的示意图可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能够对比特序列进行并行处理(包括将比特序列并行转换为数据矩阵、并行对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对读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并行拼接等),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速率匹配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速率匹配装置,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功能单元:
长度确定单元61,用于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
转换单元62,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和长度确定单元61确定的长度,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
交织单元63,用于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单元62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
存储单元64,用于识别交织单元63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
传输单元65,用于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存储单元64存储到缓存区中的有效数据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较佳地,交织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
较佳地,对应于存储单元功能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将存储单元具体划分为: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交织单元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长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地址确定模块,根据长度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所述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存储模块,用于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地址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位置信息、从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以及传输单元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以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从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缓存区中依次顺序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缓存区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第一传输模块与第二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停止读数执行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该速率匹配装置对有效数据的读取操作。
此外,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传输单元还可以用于将读取的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并根据确定的长度和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
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
识别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以及
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
其中,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
以所述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从所述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所述缓存区中顺序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比较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
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以所述缓存区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所述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
在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对有效数据的读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具体包括:
根据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
根据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所述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
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缓存区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
将读取的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5.一种速率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长度确定单元,用于分别确定信道编码器输出的各个比特序列的长度;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矩阵列数和长度确定单元确定的长度,将各个比特序列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矩阵;
交织单元,用于利用预设的交织图样,分别对转换单元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各个数据矩阵分别转换为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
存储单元,用于识别交织单元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将识别出的有效数据存储到缓存区;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从存储单元存储到缓存区中的有效数据中读取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哑元在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位置信息、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数据的预设第一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一循环结束位置信息,确定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有效数据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和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以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起始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从所述第一个有效数据开始,从所述缓存区中依次顺序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第一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小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的有效数据个数时,按照所述缓存区的起始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第一个有效数据,以所述第二循环结束位置信息指示的存储地址中存储的有效数据作为一次循环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方式,从所述缓存区中按顺序依次循环读取有效数据进行传输,直至第一传输模块与第二传输模块读取的有效数据的总个数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一致;
停止读数执行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为读取的有效数据的个数等于所述预设的物理信道所能支持的比特序列长度所包含的有效数据个数时,停止所述装置对有效数据的读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单元具体用于分别对转换得到的各个数据矩阵进行并行交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具体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交织单元得到的交织后的各个比特序列中包含的有效数据;
长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识别出的各个比特序列中的有效数据,确定有效数据构成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
地址确定模块,根据长度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有效比特序列的长度,从所述缓存区中分别确定存储有效比特序列的各个存储地址;
存储模块,用于将各个有效比特序列并行存储到地址确定模块确定的各个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将读取的所述个数的有效数据拼接成多个符合预设比特序列长度的比特序列进行并行传输。
CN201010184405.7A 2010-05-17 2010-05-17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5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4405.7A CN102255687B (zh) 2010-05-17 2010-05-17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4405.7A CN102255687B (zh) 2010-05-17 2010-05-17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687A CN102255687A (zh) 2011-11-23
CN102255687B true CN102255687B (zh) 2014-01-01

Family

ID=4498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44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5687B (zh) 2010-05-17 2010-05-17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5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275B (zh) * 2011-12-27 2015-06-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te系统的并行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2624484B (zh) * 2012-03-02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2769471B (zh) * 2012-06-26 2016-02-17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编码方法与编码器
CN103929271B (zh) * 2014-03-28 2017-04-1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lte系统速率匹配的并行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7979438B (zh) * 2016-10-21 2020-04-2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hy交织方法及装置
CN109743337B (zh) * 2019-03-20 2021-03-02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在核安全级dcs系统中基于tcp协议的下装通讯方法
CN110086574B (zh) * 2019-04-29 2020-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7762B (zh) * 2021-04-12 2021-07-23 南京创芯慧联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码后数据的速率匹配方法及其速率匹配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510819A (zh) * 2009-04-08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1510781A (zh) * 2009-03-24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和解交织处理中哑元的填充方法和装置及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4528A1 (en) * 2001-12-31 2003-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data rate match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510781A (zh) * 2009-03-24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和解交织处理中哑元的填充方法和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01510819A (zh) * 2009-04-08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687A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687B (zh) 速率匹配方法与装置
CN1708948A (zh) 数字基带系统
CN106454354B (zh) 一种avs2并行编码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986584A (zh) 一种3gpp lte中的解速率匹配装置和方法
CN105302753B (zh) 一种基于fpga和fifo芯片的多通道hdlc数据处理装置
CN104461966B (zh) 一种基于Nand Flash芯片的数据缓存传输方法及其控制器
CN1949736A (zh) 一种报文编辑电路及方法
CN101908378B (zh) 闪存的控制器以及于闪存存取数据的方法
CN1571284A (zh) 一种用于纠正数据帧中错误比特的快速循环crc校验方法
CN115694731B (zh) 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34130B (zh) 数据交织方法和装置、数据解交织方法和装置以及译码器
CN108170132B (zh) 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模块化eps总线处理方法
CN103488601B (zh) 一种时钟延时、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88119B (zh) 地址译码方法、装置及单板
CN1991811A (zh) 主模块、功能模块和电子器件以及标识数据设定方法
CN112800001B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架构的高性能物联网硬件平台及方法
CN102568605B (zh) 系统总线检错纠错方法和nand flash控制器
CN1885827A (zh) 一种报文存储转发的方法及报文存储转发电路
CN102055549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速率匹配装置及方法
CN10483671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一主多从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CN111679788B (zh) 一种带有辅助计算功能的nand存储器
CN1713369A (zh) 用于半导体集成器件的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4102512B (zh) 基于外部中断的嵌入式平台io设备动态识别系统及该系统的io设备动态识别方法
CN101950277B (zh) 用于微控制单元的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52084C (zh) 并行数据传送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