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6688A -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6688A
CN102246688A CN2011101220077A CN201110122007A CN102246688A CN 102246688 A CN102246688 A CN 102246688A CN 2011101220077 A CN2011101220077 A CN 2011101220077A CN 201110122007 A CN201110122007 A CN 201110122007A CN 102246688 A CN102246688 A CN 102246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nutrient solution
mother liquor
temperature
sweet pota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2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6688B (zh
Inventor
赵荷娟
高年春
王庆南
张礼浩
曾燕楠
陈润东
林久军
闫美玲
张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ILLS DISTRICT NAN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ILLS DISTRICT NAN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ILLS DISTRICT NAN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ILLS DISTRICT NAN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110122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6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6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6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6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66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移动式水培甘薯树栽培的装置,由藤架顶部、藤架支柱、营养液池、控温箱、氧气管、氧气泵、泡沫板、藤架底座、组成;通过甘薯营养液配方、水体中EC值和pH的调配等培育出多年生植株体庞大的极具欣赏性的甘薯树,达到空中结薯的效果。采用基质诱导措施结薯,基质优越的环境可以让人们很容易触摸到膨大的块根,随意挑选可以收获的薯块采收,达到连续结薯和多次采收的目的。在农业科技园、观光园中还可作单株多年生高产栽培,培养成“甘薯树”,将农业高科技引入旅游业,成为农业旅游亮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的设施栽培技术是甘薯栽培的新内容,是对甘薯生长潜力的新探讨,其科技含量和涉及的研究领域之多,其难度远远超过土壤栽培。甘薯的常规栽培只是在夏秋季节露地一年一茬,收获的季节一般也都在秋末冬初,甘薯供给的大部分时间只能依赖贮存部分,难以实现鲜薯的周年均衡供应。过长时间贮存的甘薯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品质发生改变甚至腐烂,且成本提高,不能满足人们对鲜薯的消费需求。多年来很少有人去研究甘薯设施栽培技术,由于设施内土壤栽培甘薯也和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一样,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问题,次生盐渍化、土壤线虫等也会相应出现,使甘薯的设施栽培难以得到发展。由于甘薯一次性收获产量较低,多茬栽培的成本又高(需要多次育苗等)。通过水培和嫁接,容易形成旺盛的吸收根群,发达的根系为根茎以上枝蔓的旺盛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和水分,使薯秧能较快建立强大的营养体。甘薯水培病虫害少,大大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其营养液可二次作为土壤栽培作物的速效肥。采用基质诱导措施结薯,基质优越的环境可以让人们很容易触摸到膨大的块根,从而可以随意挑选可以收获的薯块采收,就像采收其他瓜果蔬菜作物的果实一样,而对未长成的块根可以保留继续膨大生长,从而实现了连续多次收获的目的,改变了甘薯传统栽培必须先割秧再挖薯的收获方法。
甘薯树庞大的植株体还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是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的新鲜成员。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成为现代旅游的生力军。我国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发展势头迅猛,有着光明的前景。首先,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其次,农业观光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全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涌现了好多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尤其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奇农业作物品种,更具有吸引力,甘薯空中结薯将改变甘薯只生在土中的历史,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将农业高科技引入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通过甘薯营养液配方的研究、温度和光照的确定、适应品种的选择、水体中EC值和pH的调配、最佳结薯部位的选择、基质配比研究、诱导根肥水控制,将甘薯根系的生理功能实行分工,即把吸收养分(细根)和贮存养分(块根)的根系有效分离,使养分吸收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等生理过程专一化。在无土栽培和环境综合调控下,提升两种功能的效率,培育出多年生植株体庞大极具欣赏性的甘薯树,且达到高产连续采收的目的。
技术方案
1、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包括:
(一)栽培装置:
 由藤架顶部(1)、藤架支柱(2)、营养液池(3)、控温箱(4)、氧气管(5)、氧气泵(6)、泡沫板(7)、藤架底座(8)组成;控温箱(4)为用镀锌板制的水箱,口径大于90 cm,高度大于营养液池(3)10cm-15cm;藤架顶部(1)为镀锌管做成的3个同心圆圈,3个同心圆圈再用镀锌管相连接而成顶部平面框架,其中部连接在的支柱(2)上端,中部为四根镀锌支柱(2),藤架底座(8)为与支柱(2)下端相接的镀锌管构成的平面框架,置于控温箱(4)内;营养液池(3)为镀锌板焊接成的圆形或方形箱,深度大于60cm,容积不小于150L,营养液池(3)放置在藤架底座(8)上面,位于控温箱(4)中间;营养液池(3)外接增氧泵(6),增氧泵(6)利用氧气管(5)通气入营养液池;在控温箱(4)底部放置一与自来水笼头相连的水管,并在一侧面低于营养液池(3)面的位置有一出水小孔,夏季,营养液池(3)与控温箱(4)间隙内持续注入自来水或地下水控温;
(二)栽培方法:
1) 配液:先配置母液: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再用母液稀释成栽培用营养液,先在营养液池加入需要配置体积的2/3的清水,按照要配置的母液的体积和浓缩倍数计算出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依次正确称取, A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B母液,B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C母液,待全部溶解后加水至所需配置的体积:
①地下硬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90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404g,硝酸铵NH4NO3含量为40g,硫酸钾K2SO4含量为260g,硫酸镁MgSO4含量为152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g,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用85%磷酸240ml 调节营养液的PH值至6.2-6.8,以补充磷元素;
    ②自来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105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238g,磷酸二氢钾KH2PO4含量为185g,硫酸镁MgSO4含量为500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g,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遂得所需营养液,无需再调节营养液的PH值;
2)育苗:通过苗床进行薯块繁育种苗,待幼苗长至5叶1心,长度25cm时剪下在塑料筐中进行营养液早期集中培育,可用40cm×50cm×30cm塑料筐放置于大棚内,每筐可扦插6株,厚泡沫板盖于塑料筐上,将苗去除两到三片叶,海绵包裹填充固定于厚泡沫板孔中,孔的直径1厘米,茎叶置于泡沫板上方,泡沫板下留2-3个无叶片的节间浸于营养液中,增氧泵接塑料软管,软管另一头接砂头,均匀放入营养液中,通电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氧气;
3)定植:在大棚内定植时,采用茎杆长度1.5m—2.0 m顶端留有4—5个分枝的,泡沫板(7)盖住控温箱和营养液池,甘薯植株茎杆穿过泡沫板(7)根部完全浸于营养液池(3)的营养液中,茎叶在泡沫板上方,早期植株达不到藤架顶部(1),分枝通过线绳将顶端分枝固定于藤架顶部(1)呈放射状分布;
4)营养液总离子浓度及温度控制:电导度 EC来指示营养液总离子浓度,EC值控制在1.8-2.6,pH控制在6.2-6.8,28℃为营养液临界温度,营养液温度必须控制在28℃以下,气温低于28℃时,每天补充营养液;气温高于28℃时,每天营养液与水1:1配制补充;
 5)换液:待营养液出现浑浊,植株生长缓慢时,营养液需全部更换, 高温季节,20—25天更换一次;适温季节,一个月更换一次;
6)整枝:在离基部1.5m—2.0m的部位保留4—5个分枝,生长过程中不断修剪除去无效及影响美观的侧枝;
7)压枝,待植株展开度能达藤架顶部(1)中间圆圈时,进行第一批压枝,顶端分枝节间压入装有混合基质的塑料桶内进行诱导结薯;选用蛭石、泥炭、珍珠岩质量比例为5:3:2混合基质,选择健壮的分枝进行诱导,并进行修剪、整枝,去除2-3片叶,去叶节间压于基质8 cm下,基质外保留4-5片叶;
8)诱导根施肥规律:对诱导根进行肥水控制,前期一个月内每一周浇施一次营养液,中期两至三星期浇施一次营养液,后期少施或不施。
上述移动式水培甘薯树栽培技术,选择水培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进行培育,结合甘薯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控制温度,调节光照,选用生长旺盛、叶片肥厚宽大的分枝进行基质诱导,创造压力和黑暗环境,形成贮藏根,达到空中结薯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
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完善,将促进甘薯栽培技术的进步,是实现甘薯周年栽培、连续收获和融入观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块根类作物的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反季节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无土栽培和环境综合调控下,提升吸收根和贮藏根的效率,培养成“甘薯树”,并能使甘薯在“空中结薯”, 2-3个月后便可收获薯块,每处贮藏根可结薯5-8个,薯块重达100-200g,实现空中结薯的目的。移动式水培树型甘薯将农业高科技引入旅游业,成为农业旅游亮点,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科普意义,推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式水培甘薯树栽培装置示意图
图2 移动式水培甘薯树栽培的效果图
图3 藤架顶部示意图
图4 藤架底部示意图
图5移动式水培甘薯树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6 移动式水培甘薯树装置俯视示意图
1—藤架顶部;2—藤架支柱;3—营养液池;4—控温箱;5—氧气管;6—氧气泵  7—泡沫板;8—藤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栽培装置设计:
由藤架顶部1、藤架支柱2、营养液池3、控温箱4、氧气管5、氧气泵6、泡沫板7、藤架底座8组成;
控温箱4为用镀锌板制的水箱,口径大于90 cm为宜,深度大于营养液池3高度10cm-15cm;
藤架顶部1为半径分别为40 cm、80 cm、115 cm的镀锌管构成的3个同心圆,3个同心圆由镀锌管相连接而成顶部平面框架,并连接在中部的支柱上端,中部为四根高为2.3m的镀锌支柱,藤架底座8为与支柱下端相接的边长为75 cm镀锌管构成的平面框架,置于控温箱4内;
营养液池3为镀锌板焊接成的圆形或方形箱,深度大于60cm,容积不少于150L,营养液池3放置在藤架底座8上面,位于控温箱4中间;
营养液池3外接增氧泵6,增氧泵6利用氧气管5通气入营养液池;
在控温箱4底部放置一与自来水笼头相连的水管,并在一侧面低于营养液池3高度5 cm的位置钻一直径0.5cm的出水小孔,夏季,营养液池3与控温箱4间隙内持续注入自来水或地下水控温;
在大棚内定植时,采用长度1.5m—2.0 m留有4—5个分枝的植株,泡沫板7盖住控温箱和营养液池,穿过泡沫板7根部完全浸于营养液池3的营养液中,茎叶在泡沫板上方,早期植株达不到藤架顶部1,分枝通过线绳固定于藤架顶部1呈放射状分布,待植株展开度能达藤架顶部1中间圆圈时,可进行第一批压枝,节间压入装有的塑料桶内进行诱导结薯。
(二)筛选出适宜温度条件下营养液培育的甘薯品种。
  植株体的长势和结薯情况除了与营养液的浓度、生育期有关外,还与选用品种密切相关,甘薯属旱作作物,水培适应性品种间的差异很大。本技术选用本单位育成品种苏薯8号(苏种审字第276号),该品种早熟,薯型圆整,薯皮鲜艳。
(三)研究甘薯水培专用营养液配方,满足甘薯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的基本比例和用量。
所用配方满足了甘薯生长必需16种元素的合理供给,除碳、氢和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外,其余13种元素必须通过人为补充来供给,其中包括大量元素氮、磷和钾,中量元素钙、镁和硫,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钼、硼、锌和钠。
(四)明确甘薯树不同生长期所需的最佳营养液的浓度(用营养液的电导率EC来表示),以及根系生长的分泌物对营养液的浓度和pH的影响,对营养液的浓度和pH动态调控。
EC值通常以毫西门子/厘米(ms/cm)或微西门子/厘米(μs/cm)来表示,与营养液成分浓度之间几乎呈直线关系,营养液成分浓度越高,EC值就随之增高。EC值调节随生育期和季节来调节。生长前期根系发育偏重,EC值在1.8 mS/cm ~2.0mS/cm,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和水分吸收。地上部旺盛生长期,EC值在2.2 mS/cm ~2.6mS/cm。诱导结薯期,EC值在2.0 mS/cm ~2.4mS/cm。
营养液中pH值范围在6. 2-6. 8,随着甘薯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不断吸收,营养液中的pH值并随之变化,通过H3PO4或KOH、NaOH调节pH值,保证养分的有效性。
(五)对温、光等环境控制因子进行研究,温度和光强有效氧临界点的确定。
温度包括液温和气温,根圈温度与气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互动性,水培管理中通过对营养液液温和环境温度调控来促进甘薯树的生长。适宜的液温保持在18℃-27℃,甘薯最佳结薯温度在20℃—24℃。
    甘薯作为一种热带作物需要较强的光照,阴天通过太阳灯补充光照以满足其正常的光合作用。
5、研究甘薯树贮藏根的最佳基质配比和肥水用期用量,从而对薯块的大小、结薯数和整齐度进行控制。
选用生长旺盛,枝叶肥厚的分枝进行贮藏根诱导,筛选出甘薯树贮藏根的最佳基质配比,珍珠岩:泥碳:蛭石=2:3:5,对诱导根进行肥水控制,前期每一周浇施一次营养液,中后期适当少施或不施,2-3个月后便可收获薯块,每处贮藏根可结薯5-8个,薯块重达100 g -200g,实现空中结薯的目的。
(六)移动式水培甘薯树栽培的方法包括:
1)配液:先配置母液,再用母液稀释成栽培营养液。为了防止配置母液时产生沉淀,先将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分类,配置成10L100倍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利用母液稀释为工作营养液时,先在营养液池加入需要配置体积的2/3的清水,按照要配置的母液的体积和浓缩倍数计算出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依次正确称取。 A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B母液,B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C母液,待全部溶解后加水至所需配置的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①地下硬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90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404g,硝酸铵NH4NO3含量为40g,硫酸钾K2SO4含量为260g,硫酸镁MgSO4含量为152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克,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用85%磷酸240ml 调节营养液的PH值至6.2-6.8,并补充磷元素。
 ②自来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105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238g,磷酸二氢钾KH2PO4含量为185g,硫酸镁MgSO4含量为500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g,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遂得所需营养液,无需再调节营养液的PH值。
2)育苗:通过苗床进行薯块繁育种苗,待幼苗长至5叶1心25cm左右剪下在塑料筐中进行营养液早期集体培育,可用40cm×50cm×30cm塑料筐放置于大棚内,每筐可扦插6株,厚泡沫板盖于塑料筐上,将苗去除两到三片叶,海绵包裹填充固定于厚泡沫板孔中,孔的直径1厘米左右,茎叶置于泡沫板上方,泡沫板下留2-3个无叶片的节间浸于营养液中。增氧泵接塑料软管,软管另一头接砂头,均匀放入营养液中,通电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氧气。
3)定植:采用长度1.5m—2.0 m留有4—5个分枝的植株,泡沫板7盖住控温箱和营养液池,穿过泡沫板7根部完全浸于营养液池3的营养液中,茎叶在泡沫板上方,早期植株达不到藤架顶部1,分枝通过线绳固定于藤架顶部1呈放射状分布。
4)营养液总离子浓度控制及温度影响:营养液总离子浓度可用来检测营养液盐类数量的变化,通常用电导度 EC来指示,单位用毫西门子/厘米(ms/cm)或微西门子/厘米(μs/cm)来表示,EC值控制在1.8-2.6,pH控制在6.2-6.8,28℃为营养液临界温度,营养液温度必须控制在28℃以下。气温低于28℃时,每天营养液与水1:1配制补充。
 5)换液:待营养液出现浑浊,植株生长缓慢时,营养液需全部更换,首次使用营养液保持在EC=1.6左右,后以加标准营养液添加。 高温季节,20—25天更换一次;适温季节,一个月更换一次。
6)整枝:为了保持树式甘薯的观赏性和营养的有效性,对多余的分枝进行修整。在离基部1.5m—2.0m的部位保留4—5个分枝,生长过程中不断修剪除去无效及影响美观的侧枝。
7)压枝,诱导结薯:选用蛭石、泥炭、珍珠岩比例为5:3:2混合基质,选择健壮的分枝进行诱导,并进行修剪、整枝,去除2-3片叶,去叶节间压于基质8 cm下,基质外保留4-5片叶。
8)诱导根施肥规律:对诱导根进行肥水控制,前期每一周浇施一次营养液,中期两星期浇施一次营养液,后期适当浇施或不施。
(七)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效果
1 生长期长  营养液栽培在设施栽培条件可多年生,2-3年,普通土壤栽培为露天,一般生长期为每年5-11个月。
2  结薯期随意定  移动式水培树型甘薯树可以随时进行压枝,达到连续结薯和多次采收的目的。
3  单株产量大幅度增加 普通土壤栽培的甘薯单株收获期产量一般为1.0-1.5kg,水培树型甘薯诱导结薯2-3个月后,单个结薯部位可有大小不等的薯块5-8个,重量达到1.2 kg -4 .5kg,单株可诱导结薯8-12串。
4  很高的观赏性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营养液栽培的甘薯树培育6个月,茎叶的展开度可达到4m,培育12个月,茎叶的展开度可达到9m,树冠面积可达到30m2,可供游客在下休憩纳凉,但为了便于移动,采取剪蔓或喷多效唑抑制伸长。水培移动甘薯树将农业高科技引入旅游业,成为农业旅游亮点,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科普意义,推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Claims (1)

1.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包括:
(一)栽培装置:
 由藤架顶部(1)、藤架支柱(2)、营养液池(3)、控温箱(4)、氧气管(5)、氧气泵(6)、泡沫板(7)、藤架底座(8)组成;控温箱(4)为用镀锌板制的水箱,口径大于90 cm,高度大于营养液池(3)10cm-15cm;藤架顶部(1)为镀锌管做成的3个同心圆圈,3个同心圆圈再用镀锌管相连接而成顶部平面框架,其中部连接在的支柱(2)上端,中部为四根镀锌支柱(2),藤架底座(8)为与支柱(2)下端相接的镀锌管构成的平面框架,置于控温箱(4)内;营养液池(3)为镀锌板焊接成的圆形或方形箱,深度大于60cm,容积不小于150L,营养液池(3)放置在藤架底座(8)上面,位于控温箱(4)中间;营养液池(3)外接增氧泵(6),增氧泵(6)利用氧气管(5)通气入营养液池;在控温箱(4)底部放置一与自来水笼头相连的水管,并在一侧面低于营养液池(3)面的位置有一出水小孔,夏季,营养液池(3)与控温箱(4)间隙内持续注入自来水或地下水控温;
(二)栽培方法:
1) 配液:先配置母液: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再用母液稀释成栽培用营养液,先在营养液池加入需要配置体积的2/3的清水,按照要配置的母液的体积和浓缩倍数计算出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依次正确称取, A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B母液,B母液充分溶解后,搅拌均匀,才能加入C母液,待全部溶解后加水至所需配置的体积:
①地下硬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90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404g,硝酸铵NH4NO3含量为40g,硫酸钾K2SO4含量为260g,硫酸镁MgSO4含量为152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g,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用85%磷酸240ml 调节营养液的PH值至6.2-6.8,以补充磷元素;
    ②自来水营养液配方:以配1吨营养液计,含有以下质量成分:A类:硝酸钙Ca(NO3)2 .4H2O含量为1050g;B类:硝酸钾KNO3含量为238g,磷酸二氢钾KH2PO4含量为185g,硫酸镁MgSO4含量为500g;C类:硼酸钠Na2B4O7含量为2.83g,硫酸铜CuSO4含量为0.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EDTA-2NaFe含量为40g,硫酸锰MnSO4含量为2.13g,钼酸钠Na2MoO4含量为0.02g,硫酸锌ZnSO4含量为0.22g;配制时,在加入A母液、B母液和C母液后,遂得所需营养液,无需再调节营养液的PH值;
2)育苗:通过苗床进行薯块繁育种苗,待幼苗长至5叶1心,长度25cm时剪下在塑料筐中进行营养液早期集中培育,可用40cm×50cm×30cm塑料筐放置于大棚内,每筐可扦插6株,厚泡沫板盖于塑料筐上,将苗去除两到三片叶,海绵包裹填充固定于厚泡沫板孔中,孔的直径1厘米,茎叶置于泡沫板上方,泡沫板下留2-3个无叶片的节间浸于营养液中,增氧泵接塑料软管,软管另一头接砂头,均匀放入营养液中,通电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氧气;
3)定植:在大棚内定植时,采用茎杆长度1.5m—2.0 m顶端留有4—5个分枝的,泡沫板(7)盖住控温箱和营养液池,甘薯植株茎杆穿过泡沫板(7)根部完全浸于营养液池(3)的营养液中,茎叶在泡沫板上方,早期植株达不到藤架顶部(1),分枝通过线绳将顶端分枝固定于藤架顶部(1)呈放射状分布;
4)营养液总离子浓度及温度控制:电导度 EC来指示营养液总离子浓度,EC值控制在1.8-2.6,pH控制在6.2-6.8,28℃为营养液临界温度,营养液温度必须控制在28℃以下,气温低于28℃时,每天补充营养液;气温高于28℃时,每天营养液与水1:1配制补充;
 5)换液:待营养液出现浑浊,植株生长缓慢时,营养液需全部更换, 高温季节,20—25天更换一次;适温季节,一个月更换一次;
6)整枝:在离基部1.5m—2.0m的部位保留4—5个分枝,生长过程中不断修剪除去无效及影响美观的侧枝;
7)压枝,待植株展开度能达藤架顶部(1)中间圆圈时,进行第一批压枝,顶端分枝节间压入装有混合基质的塑料桶内进行诱导结薯;选用蛭石、泥炭、珍珠岩质量比例为5:3:2混合基质,选择健壮的分枝进行诱导,并进行修剪、整枝,去除2-3片叶,去叶节间压于基质8 cm下,基质外保留4-5片叶;
8)诱导根施肥规律:对诱导根进行肥水控制,前期一个月内每一周浇施一次营养液,中期两至三星期浇施一次营养液,后期少施或不施。
CN201110122007A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6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2007A CN102246688B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2007A CN102246688B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6688A true CN102246688A (zh) 2011-11-23
CN102246688B CN102246688B (zh) 2012-10-10

Family

ID=4497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20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6688B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668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075A (zh) * 2013-07-03 2013-10-0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甘薯泡沫箱保温育苗方法
CN103960134A (zh) * 2014-06-03 2014-08-06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培方式生产甘薯脱毒种苗的方法
CN104082116A (zh) * 2014-06-20 2014-10-08 阳东绿康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系统及栽培方法
CN104782364A (zh) * 2015-04-09 2015-07-2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甘薯压条育苗方法
CN105210585A (zh) * 2014-05-26 2016-01-06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甘薯的快速育种方法
CN106035036A (zh) * 2016-05-30 2016-10-2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适合大豆全生育期试验的水培装置
CN107278867A (zh) * 2017-08-02 2017-10-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甘薯实生苗的育种方法
CN107980575A (zh) * 2017-12-04 2018-05-04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16254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移动式甘蔗田间种茎生产设备
CN113575398A (zh) * 2021-08-31 2021-11-02 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水培育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884A (zh) * 2007-09-27 2008-02-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块根(茎)类作物吸收根-块根(茎)功能分离栽培方法
CN201123289Y (zh) * 2007-12-13 2008-1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空中连续结薯装置
CN201374948Y (zh) * 2009-01-20 2010-01-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水培甘薯连续结薯装置
CN202059835U (zh) * 2011-05-12 2011-12-07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884A (zh) * 2007-09-27 2008-02-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块根(茎)类作物吸收根-块根(茎)功能分离栽培方法
CN201123289Y (zh) * 2007-12-13 2008-1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空中连续结薯装置
CN201374948Y (zh) * 2009-01-20 2010-01-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水培甘薯连续结薯装置
CN202059835U (zh) * 2011-05-12 2011-12-07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培甘薯连续生产系统构建及根系功能分离机理研究》 20081031 程瑞锋 水培甘薯连续生产系统构建及根系功能分离机理研究 ,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075A (zh) * 2013-07-03 2013-10-0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甘薯泡沫箱保温育苗方法
CN105210585A (zh) * 2014-05-26 2016-01-06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甘薯的快速育种方法
CN103960134A (zh) * 2014-06-03 2014-08-06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培方式生产甘薯脱毒种苗的方法
CN103960134B (zh) * 2014-06-03 2015-07-15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培方式生产甘薯脱毒种苗的方法
CN104082116A (zh) * 2014-06-20 2014-10-08 阳东绿康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系统及栽培方法
CN104082116B (zh) * 2014-06-20 2016-04-20 阳东绿康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系统及栽培方法
CN104782364A (zh) * 2015-04-09 2015-07-2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甘薯压条育苗方法
CN106035036A (zh) * 2016-05-30 2016-10-2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适合大豆全生育期试验的水培装置
CN107278867A (zh) * 2017-08-02 2017-10-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甘薯实生苗的育种方法
CN107980575A (zh) * 2017-12-04 2018-05-04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16254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移动式甘蔗田间种茎生产设备
CN113575398A (zh) * 2021-08-31 2021-11-02 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水培育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6688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6688B (zh) 一种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的栽培方法
CN103636454B (zh) 葡萄一年结两次果的栽培方法
CN102550252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2204489B (zh) 柚木容器育穗快繁育苗方法
CN105660305B (zh) 一种丘陵坡地新建葡萄园土壤轻简高效管理的方法
CN101715715B (zh) 一种蔬菜立柱式无土栽培方法
CN102293111A (zh) 油橄榄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3988699B (zh) 一种三叶青的设施栽培方法
CN101785393A (zh) 一种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方法
CN1711825A (zh) 棉花水培漂浮育苗方法
CN103222417A (zh) 一种番茄专用全价营养液有机基质一体化栽培模式
CN103988746A (zh) 一种白玉枇杷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3222418A (zh) 一种黄瓜专用全价营养液有机基质一体化栽培模式
CN103222416A (zh) 一种草莓专用全价营养液有机基质一体化栽培模式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03999677A (zh) 一种三叶青的栽培方法
CN108184604A (zh) 一种鳞尾木育苗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CN101941863B (zh) 植物培植海水营养液及植物喷雾培植方法
CN101941862B (zh) 植物培植海水营养液及植物喷雾培植方法
CN103210822A (zh) 一种青椒专用全价营养液有机基质一体化栽培模式
CN107593017A (zh) 沙漠地家庭农场及沙漠治理方法
CN107371979A (zh) 一种有机软枣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CN101147459B (zh) 旱土作物干湿两段托盘育苗方法
KR20150021336A (ko) 새싹삼 속성재배 방법
CN107873377A (zh) 一种低海拔茶叶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