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6557A -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6557A
CN102246557A CN2009801505570A CN200980150557A CN102246557A CN 102246557 A CN102246557 A CN 102246557A CN 2009801505570 A CN2009801505570 A CN 2009801505570A CN 200980150557 A CN200980150557 A CN 200980150557A CN 102246557 A CN102246557 A CN 102246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tatus
request signal
base station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wirele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05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柳健一郎
增田昌史
佐藤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46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6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移动通信方法,具有以下过程: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过程,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BTS)以及核心网络装置(CN)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APN#1)的状态;以及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的过程,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CN)而经由无线基站(BTS)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APN#2)的状态。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研究了利用以毫微微用无线基站为代表的小型无线基站的情况。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研究了通过移动台不经由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该小型无线基站连接到因特网内的服务器装置等的“卸载(offload)连接状态”来进行所期望的通信的情况。
根据该“卸载连接状态”,通过使移动台直接连接到因特网等,即使在该移动台进行大容量数据的交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核心网络装置的处理负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在经由连接到核心网络装置的接入点开始了通信的情况下,持续地使用该接入点直到该通信结束为止。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课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地变更在移动台与服务器装置之间的连接方法的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具有以下过程:过程A,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过程B,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具有以下过程:过程A,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过程B,所述无线基站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地、在与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其具备: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该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其具备: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承载控制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承载控制部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地、在与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是一种无线线路控制站,其配置在无线基站与核心网络装置之间,其具备: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该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是一种核心网络装置,其具备: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切换处理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开始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是一种网关装置,其具备: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切换处理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开始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灵活地变更在移动台与服务器装置之间的连接方法的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线路控制站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核心网络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变更例1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无线基站BTS、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核心网络装置CN、接入点APN#1、APN#2、服务器装置10、20。
服务器装置10是设置在由经营者(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用网络(经营者网络(operator network)、第一网络)内的第一服务器装置,提供经营者提供站点显示用数据,服务器装置20是设置在因特网等公共数据通信网络(第二网络)内的第二服务器装置,提供Web站点显示用数据。
例如,服务器装置10和服务器装置20具备Web功能、数据库服务器功能、VoIP服务器功能等。
接入点APN#1是作为向经营者网络(例如FOMA(注册商标)网络)的接入点而发挥功能的服务器装置,接入点APN#2是作为向公共数据通信网络的接入点而发挥功能的服务器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既可以是W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时,无线线路控制站RNC的功能配置在核心网络装置CN和无线基站eNodeB中。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核心网络装置CN,可以想到交换站等。
此外,核心网络装置CN的功能和无线线路控制站RNC的功能,既可以配置在无线基站BTS内,也可以配置在网关装置HNB-GW、HeNB-GW中。
如图1所示,移动台UE可以在经由无线基站BTS和无线线路控制站RNC以及核心网络装置CN连接到接入点APN#1的状态即连接状态A(第一连接状态)下,即,在“卸载连接状态”下,经由在无线基站BTS和接入点APN#1之间设定的承载,从服务器装置10接收经营者提供站点显示用数据。
此外,移动台UE可以在经由无线基站BTS和无线线路控制站RNC以及核心网络装置CN连接到接入点APN#1的状态即连接状态B(第一连接状态)下,即,在“装载连接状态”下,经由在无线基站BTS和接入点APN#1之间设定的承载,从服务器装置20接收Web站点显示用数据。
此外,移动台UE可以在不经由无线线路控制站RNC以及核心网络装置CN而经由无线基站BTS连接到接入点APN#2的状态即连接状态C(第二连接状态)下,即,在“卸载连接状态”下,经由在无线基站BTS和接入点APN#2之间设定的承载,从服务器装置20接收Web站点显示用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BTS既可以是毫微微用无线基站(例如Home-eNB等)等小型无线基站,也可以是宏小区用无线基站。
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BTS具备: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判定部12、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13、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和承载控制部15。
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由移动台UE所发送的针对特定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信号(例如HTTP信号等)。
判定部12根据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了预定条件。
具体而言,判定部12可以是在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预定地址信息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例如,判定部12可以是在作为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而接收到用于提供预先规定的Web站点显示用数据的、发往因特网内的服务器装置的HTTP信号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此外,判定部12还可以是在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例如,判定部12可以是在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之间的接入线路不是ISDN线路时、或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之间的接入线路的带宽宽度超过预定值时等时候,判定为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即满足预定条件。
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13在由判定部12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向核心网络装置CN发送切换请求信号。
这里,切换请求信号是请求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信号。
此外,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13还可以是在由判定部12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且仅在由移动台UE的用户进行了预定操作(例如,在显示画面上的预定信息的输入操作等)时,向核心网络装置CN发送切换请求信号。
此时,无线基站BTS可以具备选择是否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者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功能。例如,关于该功能,既可以使用户在移动台UE的显示画面上进行选择,又可以作为与移动台UE中的LED显示对应的应答来使用户进行选择,还可以作为与移动台UE中的声音输出对应的应答来使用户进行选择。
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根据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转发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
例如,在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是连接状态A或者B时,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将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经由预定承载转发到核心网络装置CN或者接入点APN#1。
另一方面,在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是连接状态C时,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将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经由预定承载转发到接入点APN#2。
此外,在设定有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以及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两者时,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可以根据在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等将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转发到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或者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中的某一个。
承载控制部15用于设定连接状态A~C用的承载。这里,连接状态A用的承载和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是在无线基站BTS与接入点APN#1之间设定的承载,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是在无线基站BTS与接入点APN#2之间设定的承载。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3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当在步骤S1001中显示了由服务器装置10提供的经营者提供站点时、或者显示了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A时,在步骤S1002中,向无线基站BTS发送针对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B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1003中,无线基站BTS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例如,无线基站BTS判定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否是预定地址信息。
无线基站BTS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在步骤S1004中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发送切换请求信号。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BTS在判定为不满足预定条件时,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转发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1005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向核心网络装置CN转发接收到的切换请求信号。
在步骤S1006中,核心网络装置CN通过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发送“RAB Assignment Request(RAB Assignment Request:RAB指配请求)”消息,开始用于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在步骤S1007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根据接收到的“RAB AssignmentRequest”消息向无线基站BTS发送“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Prepare(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在步骤S1008中,无线基站BTS根据“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Prepare”消息进行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者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在步骤S1009中,无线基站BTS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发送“Radio LinkReconfiguration Ready(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Ready: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完成)”消息。
在步骤S1010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向无线基站BTS发送“Radio LinkReconfiguration Commit(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Commit:无线链路重配置执行)”消息。
在步骤S1011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向移动台UE发送“Radio BearerReconfiguration(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
在步骤S1012中,移动台UE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发送“Radio Bearer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无线承载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S1013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向核心网络装置CN发送“RABAssignment Response(RAB Assignment Response:RAB指配响应)”消息。
结果是,在步骤S1014中,移动台UE在连接状态C下显示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
此外,还可以代替核心网络装置CN,由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或者网关装置HNB-GW接收切换请求信号,根据该切换请求信号,来开始用于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不切断通信地切换移动台UE连接的接入点APN,能够积极地利用“卸载连接状态”,并能够减轻核心网络装置中的处理负荷。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不切断通信地切换移动台UE连接的接入点APN,能够积极地利用“卸载连接状态”,且移动台UE能够显示无缝且廉价的因特网内的Web站点。
并且,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UE能够在与无线基站BTS所属的家庭域(home domain)内的家电之间的通信中自动地利用“卸载连接状态”。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
参照图4和图5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着眼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具备: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21、判定部22、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23、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24、和承载控制部25。
这些装置的功能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BTS的功能基本相同。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当在步骤S3001中显示由服务器装置10提供的经营者提供站点时、或者显示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A时,在步骤S3002中,向无线基站BTS发送针对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B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3003中,无线基站BTS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转发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3004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例如,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判定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否是预定地址信息。
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在步骤S3005中向核心网络装置CN发送切换请求信号。
以后,步骤S3006~S3014的动作与图3所示的步骤S1006~S1014的动作相同。
此外,还可以代替核心网络装置CN,由网关装置HNB-GW、HeNB-GW接收切换请求信号,根据该切换请求信号,来开始用于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
参照图6和图7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着眼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核心网络装置CN具备: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31、判定部32、切换处理部33、和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34。
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31与上述的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11、12一样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所转发的连接请求信号。
判定部32与上述的判定部12和22一样,根据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3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切换处理部33用于进行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例如,切换处理部33在由判定部32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进行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者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34将由连接请求信号接收部3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经由预定承载转发给接入点APN#1。
此外,网关装置HNB-GW可以具备图6所示的核心网络装置CN的功能。
接下来,参照图7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当在步骤S5001中显示由服务器装置10提供的经营者提供站点时、或者显示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A时,在步骤S5002中,向无线基站BTS发送针对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B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5003中,无线基站BTS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转发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5004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向核心网络装置CN转发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5005中,核心网络装置CN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例如,核心网络装置CN判定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否是预定地址信息。
核心网络装置CN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在步骤S5006中通过向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发送“RAB Assignment Request”消息,开始用于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以后,步骤S5007~S5014的动作与图3所示的步骤S1007~S1014的动作相同。
此外,还可以代替核心网络装置CN,由网关装置HNB-GW、HeNB-GW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开始用于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本发明的变更例1)
参照图8对本发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以下,对于本变更例1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着眼于与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变更例1涉及的无线基站BTS中,承载控制部15可以在由判定部12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不释放连接状态A用的承载以及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地、开始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的设定步骤。
在不释放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地设定了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时,例如,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在将发往服务器装置20的连接请求信号经由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转发给接入点APN#2之后,在该转发失败时,可以经由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转发给接入点APN#1。
相反地,此时,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也可以在将发往服务器装置20的连接请求信号经由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转发给接入点APN#1以后,在该转发失败时,经由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转发给接入点APN#2。
这里,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也可以对接入点APN#1或者接入点APN#2预先赋予作为发往服务器装置20的连接请求信号的转发目的地的优先顺序,根据该优先顺序决定应该将发往服务器20的连接请求信号转发给接入点APN#1或者接入点APN#2中的哪一个。
此外,连接请求信号转发部14还可以存储发往服务器装置20的连接请求信号针对接入点APN#1或者接入点APN#2的转发结果,对于发往服务器装置20的连接请求信号,优先转发给过去转发成功了的接入点APN#1或者接入点APN#2。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变更例1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当在步骤S7001中显示由服务器装置10提供的经营者提供站点时、或者显示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A时,在步骤S7002中,向无线基站BTS发送针对由服务器装置20提供的Web站点B的连接请求信号。
在步骤S7003中,无线基站BTS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例如,无线基站BTS判定由连接状态A或者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含有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否是预定地址信息。
在步骤S7004中,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无线基站BTS不释放连接状态A用的承载以及连接状态B用的承载地、开始连接状态C用的承载的设定步骤。
以上描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还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的主旨为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具有以下过程:过程A,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连接状态A或B(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BTS以及核心网络装置CN连接到提供经营者提供站点的经营者网络(第一网络)的接入点APN#1的状态;以及过程B,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第二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C(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核心网络装置CN而经由无线基站BTS连接到因特网(第二网络)的接入点APN#2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在过程A中,无线基站BTS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过程B中,无线基站BTS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发送切换请求信号,核心网络装置CN、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或者网关装置HNB-GW根据切换请求信号,开始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在过程A中,配置在无线基站BTS与核心网络装置CN之间的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过程B中,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发送切换请求信号,核心网络装置CN或者网关装置HNB-GW根据切换请求信号,开始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在过程A中,核心网络装置CN或者网关装置HGN-GW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过程C中,核心网络装置CN或者网关装置HNB-GW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开始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在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预定地址信息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在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第二网络)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的主旨为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具有以下过程:过程A,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过程C,无线基站BTS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不经由核心网络装置CN地、在与接入点APN#2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特征的主旨为一种无线基站BTS,其具备:判定部12,其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13,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13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特征中,可以是,判定部12在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预定地址信息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特征中,可以是,判定部12在无线基站BTS与因特网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时,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
本实施方式的第四特征的主旨为一种无线基站BTS,其具备:判定部12,其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承载控制部15,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该承载控制部15不经由核心网络装置CN地、在与接入点APN#2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特征的主旨为一种无线线路控制站RNC,其配置在无线基站BTS与核心网络装置CN之间,其具备:判定部22,其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23,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23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
本实施方式的第六特征的主旨为一种核心网络装置CN,其具备:判定部32,其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切换处理部33,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33开始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第六特征的主旨为一种网关装置HNB-GW,其具备:判定部32,其根据由连接状态A或B的移动台UE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切换处理部33,在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33开始将移动台UE的连接状态从连接状态A或B切换到连接状态C的步骤。
此外,可以通过硬件来实施上述的移动台UE、无线基站BTS、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核心网络装置CN、网关装置HNB-GW的动作,上述各部的动作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还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设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闪速存储器(Flash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等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内。
该存储介质以能够由处理器对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的方式与该处理器相连接。此外,该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设于ASIC内。该ASIC可以设于移动台UE、无线基站BTS、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核心网络装置CN、网关装置HNB-GW内。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作为分立元件(discrete component)而设于移动台UE、无线基站BTS、无线线路控制站RNC、核心网络装置CN、网关装置HNB-GW内。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的记载范围决定的本发明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实施为修正和变更形态。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示例说明为目的,而不对本发明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Claims (14)

1.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过程:
过程A,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过程B,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程A中,所述无线基站判定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在所述过程B中,所述无线基站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发送切换请求信号,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无线线路控制站或者网关装置根据该切换请求信号,开始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程A中,配置在所述无线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控制站判定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在所述过程B中,所述无线线路控制站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发送切换请求信号,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或者网关装置根据该切换请求信号,开始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程A中,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或者网关装置判定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在所述过程B中,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或者所述网关装置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开始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预定地址信息时,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基站与所述第二网络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时,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7.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过程:
过程A,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过程B,所述无线基站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地、在与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8.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该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在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发往目的地地址信息是预定地址信息时,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无线基站与所述第二网络之间的接入形态是预定形态时,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11.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承载控制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承载控制部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地、在与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之间开始承载的设定步骤。
12.一种无线线路控制站,其配置在无线基站与核心网络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请求信号发送部发送切换请求信号,该切换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该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13.一种核心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切换处理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开始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14.一种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定部,其根据由第一连接状态的移动台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经由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络装置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以及
切换处理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切换处理部开始将所述移动台的连接状态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不经由所述核心网络装置而经由所述无线基站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状态。
CN2009801505570A 2008-12-15 2009-12-15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Pending CN1022465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8141 2008-12-15
JP2008-318141 2008-12-15
PCT/JP2009/070914 WO2010071133A1 (ja) 2008-12-15 2009-12-15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無線回線制御局、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6557A true CN102246557A (zh) 2011-11-16

Family

ID=4226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05570A Pending CN102246557A (zh) 2008-12-15 2009-12-15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94535A1 (zh)
EP (1) EP2375816A1 (zh)
JP (1) JPWO2010071133A1 (zh)
CN (1) CN102246557A (zh)
WO (1) WO2010071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815B (zh) * 2011-02-28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US9167528B2 (en) * 2012-03-23 2015-10-20 Htc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CN105873010B (zh) * 2015-01-19 2021-11-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用户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5173A1 (ja) * 2002-11-13 2004-05-27 Fujitsu Limited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CN1642304A (zh) * 2003-11-07 2005-07-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内线收发和无线基站和控制装置、移动交换局
CN1692346A (zh) * 2002-08-06 2005-11-02 摩托罗拉公司 在用于时间关键的通信的两个ip连接之间实现切换的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31046D0 (en) * 2001-12-28 2002-02-13 Nokia Corp Service access
JP4127400B2 (ja) * 2004-06-18 2008-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話管理サーバプログラム、通話管理方法、および通話管理サーバ
US8019346B2 (en) * 2005-09-30 2011-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a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2346A (zh) * 2002-08-06 2005-11-02 摩托罗拉公司 在用于时间关键的通信的两个ip连接之间实现切换的方法与设备
WO2004045173A1 (ja) * 2002-11-13 2004-05-27 Fujitsu Limited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CN1642304A (zh) * 2003-11-07 2005-07-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内线收发和无线基站和控制装置、移动交换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4535A1 (en) 2011-12-01
EP2375816A1 (en) 2011-10-12
WO2010071133A1 (ja) 2010-06-24
JPWO2010071133A1 (ja)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150B (zh) 基于apn专有或者非apn专有信息经由本地网络进行流量分流
CN102106169B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交换台
CN102239738B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网络装置
CN103781131A (zh) 电路交换回退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28054B (zh) 基于访问类别限制列表提供服务状态信息的装置与方法
CN102388636A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交换台
CN101518123A (zh) 管理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呼叫切换的方法
CN104935510A (zh)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CN102687584A (zh) 移动通信方法、对话控制用节点、网关装置以及移动管理用节点
CN101385367A (zh) 无线电网络之间的切换
CN103283301A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管理节点和服务网关设备
CN102356669B (zh)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CN101953210B (zh) 移动通信系统、位置登录方法、切换方法、交换站、移动台以及无线控制站
CN105144788A (zh) 用于指引多个连接上的内容路径的增强型呼叫控制
CN10629383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46557A (zh)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CN102239724A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网络装置
CN106031293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终端、移动管理实体及系统
CN102088757A (zh) 一种网关选择的方法、装置
CN103918329A (zh) 干扰控制
CN105474688A (zh)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系统中针对短消息服务的拥塞控制
CN102415113A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发送服务器、用户信息管理服务器以及会话管理服务器
JP200621161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US20210204147A1 (en) Directing devices for coverage measurement purposes
JP4014991B2 (ja) 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