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5510A -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5510A
CN104935510A CN201510412481.1A CN201510412481A CN104935510A CN 104935510 A CN104935510 A CN 104935510A CN 201510412481 A CN201510412481 A CN 201510412481A CN 104935510 A CN104935510 A CN 104935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to
network element
route
pdn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24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5510B (zh
Inventor
E.格特曼
H.泽西莫普洛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04W16/08Load shed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识别是否允许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选择因特网协议传输机会(SIPTO)路由的方法,包括,在核心网络元件处: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数据库中存储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相关联的订阅概要数据,其中订阅概要数据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是否具有使用SIPTO路由的接入权限的指示;以及生成SIPTO指示符,用于向至少一个网络元件通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被允许使用SIPTO路由。

Description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08月16日、申请号为201080047413.5、发明名称为“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本发明可应用于但不限于一种用于在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内、使用选择IP流量卸载(selective IP traffic offload,SIPTO)路由的机会式透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和方法。
背景技术
演进分组核心(EPC)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版本8中定义的、用于长期演进(LTE)和其他接入技术的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核心网。EPC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简化的全IP核心网络架构以有效地提供对各种业务(诸如在IMS(IIP多媒体子系统)中提供的业务)的接入。3GPP演进分组核心提供一种手段,利用该手段,无线通信/移动设备(以3GPP用语来说,被称为用户设备(UE))能够接入分组数据网(PDN)。UE能够利用其来在当前标准中接入PDN的仅有的手段是借助PDN网关(GW)。这需要业务在到达PDN GW之前横贯整个演进分组核心(EPC)。EPC从基本上说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用于用户IP数据包的路由的接入无关(access-agnositc)网关组成。通常,UE借助EPC网络(有时被称为核心网络)经由PDN GW和SGi接口来接入PDN。
选择IP流量卸载(SIPTO)是一种已知机制,其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节点(例如,eNodeB(eNB)或家庭节点B或家庭eNodeB(H(e)NB))借助其能够与外部PDN直接交换IP数据的手段。图1示出使用SIPTO的第一已知机制100。这里,UE 105经由EPC与外部PDN 135交换IP数据。通过eNB或H(e)NB 120以及服务网关(S-GW)或PDN GW 125进行IP数据130的交换。通过耦接到eNB或H(e)NB 120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PRS)支持节点(GGSN)或PDNGW 110来从eNB或H(e)NB 120切换IP数据的交换115。然后,直接与外部PDN 135交换IP数据。
图2示出使用SIPTO的第二已知机制200。这里,UE 205也是经由EPC与外部PDN 235交换IP数据。也是通过eNB或H(e)NB 220以及服务网关(S-GW)或PDN GW 225进行IP数据的交换。此外,与经由EPC的IP数据交换相比,网络可以决定使用直接SIPTO连接。这里,通过eNB或H(e)NB 220以及耦接到eNB或H(e)NB 220的符号地址转换(notational address tanslation,NAT)模块和层3路由器210来传递IP数据的交换215。然后,直接与外部PDN 235交换IP数据。
因而,为了使用SIPTO,UE必须需要创建额外的专用的PDN连接,以便激活至SIPTO连接的切换(被术语化为SIPTO“分流(breakout)”)。因此,本质上,UE必须发起该分流。此外,除非在3GPP链路的顶端使能移动IP(当前,这在3GPP标准开发的版本9中是禁止的),否则不存在对于从SIPTO到任意非SIPTO接入的连接的移动性的机会,或者反之亦然。最终,SIPTO分流不得不应需要而发生,即UE为了要使用SIPTO必须知道存在正确的条件,因而,为了使得能够分流以使用SIPTO PDN连接,UE需要接收激励(stimulus)。
尽管有众多上述限制,但是在UE和PDN服务器之间使用SIPTO连接的这样的数据的直接交换提供了几个好处。例如,使用SIPTO的数据的直接交换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卸载过度的数据流量(traffic)。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家庭网络或企业网络情形中,当终端用户连接到的网络在物理上靠近终端用户或甚至附接到无线接入节点时,对于终端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在一些情况下,SIPTO也可以提供对于除此之外无法到达的网络的接入,特别是家庭网络(例如,提供对家庭WLAN的接入的家庭eNodeB)。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除了前述限制以外,当使用SIPTO机制时存在大量固有问题。
第一,已设想到SIPTO接入需要单独的PDN连接。这意味着,UE将不得不获取新IP地址并开始到目标网络的新连接或修改现有客户端连接。因为UE必须变得意识到SIPTO的可用性并执行特定动作以使得能够进行其现有IP连接的分流以便使用替换的SIPTO连接,所以这需要升级现有UE,并且具体而言是升级支持SIPTO的客户端软件。
第二,已接受的理解是,作为额外PDN连接的结果,使用SIPTO用于IP数据的直接交换将需要新IP地址分配。虽然可以利用一些机制来支持IP地址移动性,但是迄今为止仅存在三种选择以供考虑。第一种考虑是可以在无线接入模式中使用移动锚点——从而提供无线接入节点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内的IP向外(outbound)移动性。该第一种考虑受到需要强制IP路由往返回(trombone back)网络运营商的网络的边缘之苦。因为SIPTO的首要目标是卸载回程数据流量,所以至少从网络运营商的观点来看,这是个主要缺点。第二种考虑是在PDN内使用使得SIPTO和PDN GW二者都能够接入的移动IP。然后,3GPP系统提供的IP地址变为要在PDN内向移动IP本地代理(Mobile IPHome Agent)注册的转交地址(CoA)。因为在3GPP版本8和版本9中禁止经由3GPP接入的移动IP,所以该考虑在其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并且因而仅仅新终端和核心网络能够采用该机制。第三种考虑是不提供移动性支持。这里,当UE改变到SIPTO卸载情形时,UE丢失已建立的任何会话。当利用第一种考虑时,为了避免用户体验问题,在客户端软件中需要重大改变以“隐藏”来自终端用户的服务间断。
第三,其他可能的方案很可能是复杂并潜在包含显著的额外成本。例如,当前正讨论的一种方案包括在无线接入节点中使用许多核心网络(CN)。然而,该方案并不为大多数移动运营商所欢迎,因为他们害怕这将提高SIPTO功能的单价。当前正讨论的另一种方案包括在无线接入节点中使用NAT功能。然而,该方案将使诸如DNS、DHCP配置的L3相关功能以及应用交互变复杂。因而,复杂的配置和网关对于任何非平凡部署来说都将是必要的。这将用于企业SIPTO业务的解决方案排除在外。
先前的问题也存在于使用符号地址转换(NAT)来接入外部PDN的已知机制。此外,采用NAT方案需要应用层网关。另外,NAT配置需求可能显著地干扰分流网络(特别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技术)所提供的配置业务。此外,NAT的使用将干扰域名服务器(DNS)的正常运行。与NAT的潜在使用相关联的再一个问题是,不管UE是否使用SIPTO,都将不可能为UE保持同一IP地址。因此,即使新PDN连接将不是必要的,客户端-服务器端会话也将因插入NAT而被打断。
因而,存在对于一种用于路由控制的改进的网络元件、为此的集成电路和方法的需要。
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寻求单独或以任何组合减轻、缓和或消除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用于机会透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核心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包括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用来识别选择因特网协议传输机会(SIPTO)路由是否允许被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核心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包括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用来确定是否支持选择IP流量卸载(SIPTO)以用于在外部分组数据网络和无线通信单元之间路由IP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包括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用来在包括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传输网络的通信网络中路由因特网协议(IP)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包括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用来在包括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DN)路由器的网络传输层(TNL)内支持SIPTO。
在这里后面描述的例子中,SIPTO方案(并且在一些情形下是机会式透明SIPTO方案)被描述为对于无线通信单元(或用户设备(UE))的操作是透明的。因而,并且有利地,无线通信单元不需要额外的PDN连接,其也不需要特定UE客户端软件来支持。此外,SIPTO方案不需要版本10的UE提供任何额外的特定功能,无线通信单元也不需要执行任何移动性过程。有利地,上述机制将支持遗留无线通信单元。至少一个上述例子是机会性的,在于当出现机会时能够通过使用完全相同的机制而采用其。可以借助路由的操纵来支持移动性。在一个例子中,不管在SIPTO的情况下流量是被路由到EPC中的PDN GW还是通过其来路由,UE的移动锚点都可以保留EPC中的PDN GW。有利地,这里描述的SIPTO机制不需要使用网络机制转换(NAT)、应用级网关、配置隐藏或其他功能。有利地,这里描述的SIPTO机制也不需要对无线接入节点引入核心网络(CN)功能。
根据此后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并将参照实施例来进行描述。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SIPTO方案(并且在一些情形下是机会式透明SIPTO方案)被描述为对于无线通信单元(或用户设备(UE))的操作是透明的。因而,无线通信单元不需要额外的PDN连接,其也不需要特定UE客户端软件来支持。此外,SIPTO方案不需要版本10的UE提供任何额外的特定功能,无线通信单元也不需要执行任何移动性过程。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方面和实施例。图中的元件是为简化和清楚而示出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在各个图中已包括类似的参考标记,已易于理解。
图1示出在无线接入节点中通过使用GGSN或PDN GW以及SIPTO机制而采用的已知直接IP数据交换。
图2示出在无线接入节点中通过使用NAT加上路由器以及SIPTO机制而采用的已知直接IP数据交换。
图3示出在SIPTO建立前后支持IP数据流的网络的例子。
图4示出支持用于SIPTO的机会式透明路由(OTR)的激活的示例网络。
图5示出OTR SIPTO去激活机制的网络例子。
图6示出对TS 23.401,5.3.2.1的附属过程修改的例子。
图7示出使用SIPTO APN的基于UE位置的IP地址分配的例子。
图8和图9示出基于移交(具有或不具有S-GW重定位)过程对TS 23.401,5.5.1.1.2 X2的修改的例子。
图10至图13示出对E-UTRAN无线接入技术(RAT)间的移交过程的示例修改。
图14示出机会式透明路由激活过程的例子。
图15示出机会式透明路由去激活过程的例子。
图16示出网络运营商核心传输网络拓扑的例子。
图17示出使用MPLS TE机制的使能优化路由的例子。
图18示出可被采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功能的典型计算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将就用于利用选择IP流量卸载(SIPTO)从而支持UE和外部PDN之间的IP数据的直接交换的机会式透明机制方面来描述本发明的例子。具体而言,UE能够借助诸如eNB或H(e)NB的无线接入节点、使用SIPTO连接来接入PDN,其中无线接入节点能够执行SIPTO。用于SIPTO的机会式透明路由控制在知道存在旁路本地(运营商核心网络传输)链路的另一路由(经由SIPTO)的情况下,采用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其中第一路由器耦接到无线接入节点,而第二路由器位于PDN网络或ISP核心的路由路径中。然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可以在其中可采用不同路由选项的任何类型的IP数据网络中具体化在此描述的发明构思。
在此描述的例子使得能够在UE和外部PDN之间使用同一PDN连接,因此比在图1中示出的向无线接入节点添加GGSN或PDN GW的解决方案更有效。此外,在此描述的例子的优势在于对于UE是透明的。因而,因为如在3GPP的版本99中定义的那样UE能够接入PDN且不需要对UE做出任何修改,所以UE不需要知道存在SIPTO业务。另外,在UE中不需要例如以客户端MIP模块形式的客户端IP移动性支持,并且通过借助路由路径的操纵/切换仍然能够保留客户端会话。这与通过维持来自本地链路的转发路径(forwarding path)来保留到UE的路由的正常移动IP过程是相对的。
这里此后描述的例子详述用于在包括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传输网络的通信网络中路由因特网协议(IP)数据的网络元件和方法。该方法(以及网络元件内的相关模块)包括,在无线接入节点处:从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对于接入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DN)的请求;确定请求无线通信单元的位置;以及确定除了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传输网络之外,在所确定的位置处存在用于在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与无线通信单元之间路由IP数据的选择IP流量卸载(SIPTO)机会。响应于此,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经由SIPTO路由发起此后有助于在无线通信单元与外部PDN之间路由IP数据的IP地址分配;绕过(bypass)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传输网络;并且激活SIPTO路由。
图3示出在SIPTO建立前后支持IP数据流的网络的例子。如所示出的,网络最初使用正常3GPP架构元件在UE 315与外部PDN 340中的服务器345之间提供第一IP数据流305。例如,UE 315可被操作来耦接到无线接入节点320,该无线接入节点320进而可被操作来耦接到以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或移动性管理实体325以及SGSB或服务网关(S-GW)330形式的网络实体,其中SGSN/MME 325用于控制平面(C-平面)数据流317,而SGSN/S-GW 330用于用户平面(U-平面)数据流318。SGSN/MME 325和SGSN/S-GW 330二者可被操作来耦接到GGSN或PDN-GW 335,该GGSN或PDN-GW 335进一步可被操作来耦接到外部PDN服务器345。然而,UE可以移动到提供SIPTO支持的无线接入节点(eNB,H(e)NB)的覆盖区域,如第二IP数据流网络310所示。因而,漫游到达网络310可以确定SIPTO支持是:(1)UE所允许的;(2)有利的;且(3)对UE 315所连接到的外部PDN服务器345来说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SIPTO应当被认为是机会并应当被发起。
如所示出的,在发起SIPTO之后,漫游到达网络310经由无线接入节点320在UE 315与外部PDN服务器345之间提供第二IP数据流。特别是,无线接入节点320可被操作来耦接到第一路由器350以支持U-平面数据流380,该第一路由器350进而可被操作来经由SIPTO连接耦接到第二路由器355,且该第二路由器355可被操作来耦接到外部PDN服务器340。特别是,对C-平面数据流不存在改变,其仍然穿过SGSN或MME 325到达GGSN或PDN-GW 335。第二路由器355可以位于外部PDN340内,如所示出的,或可以位于SIPTO路径380的别处。因而,IP数据流改变需要无线接入节点320内的以及去往PDN 340和来自PDN 340的路由行为的修改。有利地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UE 315中或对于在UE 315中运行的客户端软件的状态或配置,到目标外部PDN 340的路经无需任何改变。
有利地是,遗留UE能够利用SIPTO连接,诸如在图3中的SIPTO连接。
在建立SIPTO连接之后,UE可能离开提供SIPTO接入的无线接入节点的覆盖范围。此外,指示使用SIPTO的机会可能停止、或UE的PDN连接可能被终止,等等。在这些情况的任一情况下,必须终止SIPTO会话,可以利用PDN连接自身。这里,控制SIPTO会话的功能应当能够确定(或被通知)状态的改变并清除状态以返回到从无线接入节点远程地建立SIPTO之前的IP数据流情形。
因而,在一个例子中,SIPTO可以被用于卸载来自CN的U-平面流量以优化有限资源的使用,并且可以对消费者甚至是PDN网络运营商提供性能增益。应当想到这种SIPTO连接的使用应当在移动运营商的控制之下。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PDN 340内或在第一路由器350与PDN 340之间的中转网络内完成PDN服务器345与第二路由器355之间的路由修改。在一个例子中,如果第二路由器355位于PDN 340内,则在移动运营商与PDN运营商之间可以存在合作协议,以交换路由更新信息。例如,移动运营商可能与企业客户之间具有协议以便当UE 315执行到企业网络的SIPTO时提供路由更新信息。移动运营商也可以与固定运营商具有协议。在该情况下,当发生SIPTO连接时,移动运营商能够与固定运营商交换路由更新信息。在任一种情况下,第一路由器350与第二路由器355之间的IP数据流路由优选地至经由P-GW的路由,至少在激活SIPTO时是如此。后面描述支持第二路由器355的操作的示例架构,并在图16和图17中示出。
在一个例子中,并且返回参照图3,第一路由器350和第二路由器355可以共同位于同一物理实体内(例如,在无线接入节点320中),以提供比方说本地网络内的实体之间的直接连接。因而,在该例子中,仅到本地网络的PDN连接切换其U-平面路径,从而允许其他PDN连接接入核心网络、PDN GW(或其他PDN GW)、等等。在一个例子中,提供SIPTO连接的接入控制可以仅针对比方说通过运营商设置的限额或通过H(e)NB所有者的给定许可内的授权UE。这样的授权可由核心网络内的实体来控制。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运营商、中转网络和PDN网络之间存在合作协议,以实例化将使得能够进行优化路径路由的路径切换。在该例子中,可以从CN传递关于到PDN的初始和当前连接的消息以激活SIPTO。此外,在该例子中,当停止PDN连接或UE移动到新(目标)无线接入节点时,也可以从网络传递消息以去激活SIPTO。因而,当从无线接入节点移开时,也可以从eNB、H(e)NB或核心网络MME中的任一个发送能够去激活SIPTO的消息。因而,这些条件构成用于无线接入节点中的第一路由器350与PDN 340中的第二路由器355之间的交互的触发器,从而去激活SIPTO连接并使得有效路径回切(switchback),以使用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传输网络。此外,触发器也发起PDN 340中的清除操作,这将更新去往运营商核心网络的路由路径。同样,无线接入节点可以被配置为例如基于S1资源耗尽消息来确定是否存在SIPTO机会来帮助资源束缚情形。无线接入节点也可以能够向PDN通知已经激活了SIPTO,以便第二路由器可以被配置为向无线接入节点发送IP数据流或从无线接入节点接收IP数据流。最后,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取决于可以触发关于SIPTO的机会的不同条件,必须可以从eNB、H(e)NB、MME或外部PDN来控制PDN网络内或到PDN网络的中转网络内、用于支持SIPTO连接性的路由状态建立和清除。
当前,借助于来自E-UTRAN的初始附接消息(Initial Attach message)或UE发起的附加PDN连接过程、或者借助于PDP上下文激活来创建PDN连接。在每一种情况中,存在返回至eNB/H(e)NB的消息。在本发明的一些例子中,这些消息被适配为额外包括用于激活和授权SIPTO的控制消息。类似地,当移交到eNB/H(e)NB时,发送指示是否应当建立SIPTO连接的信息,如后面将描述的。
现在参照图4,示出了支持用于SIPTO的机会式透明路由(OTR)的激活的另一个示例网络。如所示出的,网络使用正常3GPP架构元件在第一和第二UE 415、417以及外部PDN 440、438之间提供各种IP数据流405、410。例如,第一UE 415无线耦接到第一无线接入节点420,该第一无线接入节点420是以能够执行机会式因特网卸载的H(e)NB或宏eNB的形式。第一无线接入节点420可被操作来耦接到第一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1)422的第一路由器450。网络支持利用非优化路由路径470的第一IP数据流。这里,ISP-1450耦接到3GPP网络实体,该3GPP网络实体是以GGSN或PDN-GW 435的形式并进而可被操作来经由运营商专用IP网络441耦接到防火墙或代理实体442。防火墙或代理实体442可被操作来经由第二路由器455耦接到第一外部PDN 440。
利用被激活的SIPTO,网络也支持使用优化路由路径480的第二IP数据流。因而,宏小区eNB 420可以意识到其被授权以对于到第一PDN 440的特定PDN连接执行第一UE的因特网卸载。因此,如果宏eNB 420具有足够的配置能力来培植(bring up)自第一路由器450的因特网卸载“隧穿(tunnel)/连接”,并且确定在第一PDN 440中存在合作路由器、例如第二路由器455且确定对于第一UE 415允许SIPTO支持,则可以考虑SIPTO连接并激活至UE 415连接到的外部PDN服务器440的SIPTO连接。在该情况下,使用第一路由器450和第二路由器455之间的优化路由路径480的直接SIPTO连接应当被认为是机会并应当被发起。在一个例子中,这不需要eNB 420自身必须意识到UE 415的不同PDN连接,而是仅需要意识到哪个EPS承载被授权使用SIPTO和通过其eNB能够直接接入PDN的PDN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与通过运营商网络并经过SGi接口的路由路径相比,合作的第二路由器455使能到第一UE的IP地址的更好的路由路径,如关于图16和图17所示出的。当发生对于SIPTO的机会时,第一UE 415与第一PDN440之间的用户平面流量(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将横贯eNB、H(e)NB与用于流量卸载(即回程)的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SIPTO IP终止参考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优化路由路径开始用于整个网络之前,一些流量仍借助SGi接口被持续发送到第一UE 415。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路由器455位于第一PDN 455内,如所示出的,其中移动运营商与PDN运营商交换路由信息。可替换地,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路由器455位于第一eNB 420与PDN 440之间的中转网络(transit network)内,其中移动运营商与中转网络运营商交换路由信息。
类似地,出于完备性,第二UE 417无线耦接到第二无线接入节点419,该第二无线接入节点419是以H(e)NB或eNB的形式。第二无线接入节点419可被操作来耦接到第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2)423的第三路由器452。因而,网络支持利用非优化路由路径475的第三IP数据流。这里,ISP-2423耦接到3GPP网络实体,该3GPP网络实体是以GGSN或PDN-GW 435的形式并进而可被操作来经由运营商专用IP网络441耦接到防火墙或代理实体442。防火墙或代理实体442也可被操作来经由第四路由器457耦接到第二外部PDN438。
以类似的方式,利用被激活的SIPTO,网络也支持使用优化路由路径485的第四IP数据流。因而,网络410可以确定SIPTO支持是:(a)对于第二UE417是允许的;(b)有利的;且(c)对UE 417所连接到的外部PDN服务器438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三路由器452和第四路由器457之间的优化路由路径485的直接SIPTO连接应当被认为是机会并应当被发起。
有利地是,第一UE 415或第二UE 417都无需知道发生了到直接SIPTO连接的分流。此外,第一UE 415或第二UE 417都不需要被适配来支持这样的SIPTO连接,因为是由相应无线接入节点(eNB或H(e)NB)420、419来发起是否使用直接SIPTO连接的确定的。
一旦已经激活了OTR SIPTO连接,则在一些阶段需要谨慎地去激活SIPTO连接。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OTR SIPTO去激活之后的网络例子500。如所示出的,在SIPTO的去激活之后,第二路由器现在将流量路由到P-GW。
如先前所提到的,存在可能导致SIPTO连接(优化)路由路径的去激活的几个条件,例如,UE可能不再被授权使用SIPTO,或者“过载”条件可能不再适用于SIPTO。可替换地,当UE移出提供分流的其服务eNB或H(e)NB的覆盖范围时、或SIPTO隧道/连接/路由被路由器(例如,图4的第一路由器450)拆卸时,SIPTO连接可能需要被去激活。在上面情况的任一种中,在SIPTO路由的去激活之后,第二路由器将打算送给UE的所有DL流量转发至PDNGW(例如经由SGi)并停止在PDN中使用优选的OTR SIPTO路由路径。从PDN到UE的所有DL流量然后将经由SGi来发送。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应用一组策略来确定是否应当激活OTR SIPTO。例如,可以做出下面确定中的一个或多个。
(i)网络运营商允许给定无线通信单元(UE)接入SIPTO(每个给定PDN)?在该例子中,在HSS用户简档中可以包括新字段,以指示无线通信单元(UE)是否的确具有对SIPTO的接入(每个给定PDN)。
(ii)网络运营商允许给定H(e)NB或eNB使用SIPTO来分流(每个给定PDN)?这里,MME被配置为控制H(e)NB或eNB操作并做出该确定,并例如在图6示出的附接过程中发送的信息元素(IE)内通知eNB或H(e)NB是否允许SIPTO,如下面将要描述的。
(iii)H(e)NB的所有者允许其分流(每个给定APN)(在其中在H(e)NB内进行配置)?
现在参照图6,示出对TS 23.401,5.3.2.1的附接过程的修改的例子600,以将实际授权信息传递给eNB或H(e)NB。如所示出的,修改后的MME向eNodeB发送附接接受(Attach Accept)(包括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EPS承载身份、会话管理请求、协议配置选项、KSIASME、NAS序列号、NAS-MAC、经由PS会话支持指示的IMS语音、紧急服务支持指示符以及特别是SIPTO允许指示符)消息605。以此方式,仅当UE订阅策略包括对于所连接的APN被设置为TRUE(真)的SIPTO允许参数并且运营商策略允许eNB执行激活SIPTO时,MME才将SIPTO允许指示符设置为TRUE。否则,SIPTO允许指示符被设置为FALSE(假)。在附接接受消息606中接收到被设置为TRUE的SIPTO允许指示符的eNB可以执行用户平面的SIPTO处理,如在后面的部分中将要描述的。类似的修改可以被应用于关于UE在承载建立请求/连通性接受消息中请求PDN连通性的部分5.10.2。
现在参照图7,示出使用SIPTO APN、基于UE位置来分配IP地址的机制的示例流程700。为使P-GW/GGSN分配将在路由路径中使能SIPTO(如果出现机会)的IP地址,SIPTO允许指示符可以也必须在比方说附接/PDN连通性过程中到达P-GW。这应当允许运营商具有如果出现了对于SIPTO的机会则从特定范围中分配IP地址(例如,遵循在TS 29.061(PLMN与PDN之间的互连(Interworking between PLMN supporting packet based services and PDNs)支持基于分组的服务的)中描述的机制)的能力,所分配的IP地址将允许PDN或中转IP网络随后建立优选路由路径。
图7中示出的例子采用当UE连接时确定UE的位置并向P-GW/GGSN指示该位置,如步骤705中所示。因而,例如,MME将向P-GW/GGSN发送网络信息以确定目标网络与谁采用TS 29.061过程。就这点而言,MME被配置为知晓那个针对的是APN x、来自于eNB y且PDN是z。以此方式,P-GW/GGSN能够在步骤710中得出为H(e)NB或eNB的回程操作提供服务的所希望的ISP PDN z的IP地址。然后,P-GW/GGSN能够从特定范围中向UE分配当出现机会时将允许SIPTO被使用的IP地址,如在步骤715中那样。所分配的IP地址与能够路由到ISP/自ISP路由以支持OTR SIPTO操作的PDN连接有关。
在一个例子中,其中P-GW或GGSN位于H(e)NB或eNB内,前述流程确保SIPTO分流地址是对于分流网络(特别是在因特网分流方案中,其中对应节点能够在公共可接入的因特网的任一网络上)的理想候选。对于基于NAT的方案,可以使用一个单个地址来隐藏几个UE。然而,NAT仍然必须获得该单个地址,并且为此,出于上面已给出的理由,仍然应用29.061过程。因此,图7中示出的例子是与现有SIPTO解决方案兼容的回程。
现在参考图8和图9,示出了利用服务GW重定位的对基于TS 23.401,5.5.1.1.2 X2的移交的修改800以及无需S-GW重定位的移交的过程850的例子。在利用服务GW重定位的对基于TS 23.401,5.5.1.1.2 X2的移交的修改800中,MME利用路径切换请求确认(Path Switch Request Ack)消息805(包括服务GW地址和关于用户平面的上行链路TEID(或多个)、以及特别是SIPTO允许指示符)来确认路径切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在一个例子中,如果UE-AMBR改变,例如指示与同一APN相关联的所有EPS承载在目标eNodeB中被拒绝,则MME在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805中向目标eNodeB提供UE-AMBR的更新值。然后,目标eNodeB使用新服务GW地址(或多个)和用于转发后续上行链路分组的终端设备标识符(TEID)(或多个)来开始。在该例子中,如前所述,仅当UE订阅策略包括对于所连接的APN被设置为TRUE的SIPTO允许参数且运营商策略允许eNB执行激活SIPTO时,MME才将SIPTO允许指示符设置为TRUE。否则,SIPTO允许指示符被设置为FALSE。如果在核心网络中一些EPS还没有被成功切换,则MME在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805中指示未能建立的那些EPS承载并可以发起承载释放过程以释放失败EPS承载的核心网络资源。然后,当目标eNodeB被通知在核心网络中还没有建立EPS承载时,目标eNodeB删除对应的承载上下文。
在无需服务GW重定位的对基于TS 23.401,5.5.1.1.2 X2的移交的修改850的例子中,MME(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移交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855(包括EPS承载建立、AMBR、S1AP起因、源对目标透明容器、移交限制列表、以及特别是SIPTO允许指示符)。移交请求消息855在目标eNB中创建UE上下文——包括关于承载的信息——以及安全上下文。对于每个EPS承载,承载建立包括服务GW地址和关于用户平面的上行链路TEID、以及EPS承载QoS。如果在目标MME中可用,则也可以发送移交限制列表。仅当UE订阅策略包括对于所连接的APN被设置为TRUE的SIPTO允许参数且运营商策略允许eNB执行激活SIPTO时,MME才将SIPTO允许指示符设置为TRUE。否则,SIPTO允许指示符被设置为FALSE。
接收被设置为TRUE的SIPTO允许指示符的eNB可以执行用户平面的SIPTO处理。这里,S1AP起因指示当从源MME接收时的RAN起因。然后,目标eNB向目标MME发送移交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包括EPS承载建立结果、目标对源透明容器)。EPS承载建立结果包括被拒绝的EPS承载的列表以及如下内容的列表:即在目标eNB处分配的用于S1-U参考点上的下行链路流量的地址和TEID(每承载一个TEID);以及如果必要的话用于接收转发数据的地址和TEID。如果UE-AMBR被改变,例如指示与同一APN相关联的所有EPS承载在目标eNB中被拒绝,则MME重新计算新UE-AMBR并用信号向目标eNB通知修改后的UE-AMBR值。
以与前述的利用服务GW重定位的对基于TS 23.401,5.5.1.1.2 X2的移交的修改800和无需S-GW重定位的移交的修改850的例子类似的方式,图9至图13示出对E-UTRAN无线接入技术(RAT)间移交过程的示例修改。例如,在针对E-UTRAN RAT间移交900的根据UTRAN Iu模式中的部分5.5.2.2.2的移交请求中使用修改后的移交请求905。类似地,例如,在针对E-UTRANRAT间移交910的根据GERAN A/Gb模式中的部分5.5.2.4.2的移交请求中使用修改后的移交请求915。类似地,例如,在针对MME组合硬移交和SRNS重定位过程920的根据3G SGSN中的D3.4的移交请求中使用修改后的移交请求925。类似地,例如,在针对E-UTRAN RAT间移交930的根据GERANA/Gb中的D3.8.2的移交请求中使用修改后的移交请求935。
现在参照图14,示出机会式透明路由激活过程1000的例子。信号流包括UE 1015、以eNB或第一路由器1020的形式的网络元件、第二(远程)路由器1055、MME 1025、服务GW 1030和PDN GW 1040之间的信令。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经由第二路由器1055具有在UE 1015与PDN GW 1040之间的已建立的用户平面通信(如信号流1070、1072、1074、1076所示)。在步骤1078中,在激活SIPTO机会之后,在第一路由器1020与第二(远程)路由器1055之间,建立SIPTO IP终止参考点隧道、连接或所需要的路由状态。在步骤1080中,一旦建立了SIPTO IP终止参考点隧道,则eNB或第一路由器1020确定其应当切换路径,并因而开始SIPTO路由。此外,由eNB或第一路由器1020经由S1接口在信号流1082中向MME 1125通知由于SIPTO激活而引起的迫近的路径切换。MME 1025可以向eNB或第一路由器1020确认该信息。如在信号流1084中所示。可替代地,在一个例子中,MME 1025在这个时候可以拒绝路径切换并去除来自eNB 1020的授权以执行SIPTO。在前一种情况下,然后切换路径以使得用户平面经由第二路由器1055使用从eNB 1020直接到PDN GW 1040的SIPTO。
OTR SIPTO的激活被术语化为机会,因为仅作为例如卸载流量的机会而发生。例如,一些负载条件能够指示需要卸载。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运营商可能能够使用已知的操作和管理(O&M)机制来为由某些eNB提供服务的几个小区“开启”SIPTO。另一个例子是在企业环境中使用SIPTO,其中可能能够仅对于属于该企业(例如以订阅为基础)的特定UE使能SIPTO,而对于该企业的其他访问者将使用同一H(e)NB,但是他们的UE不能从可用的OTRSIPTO支持中获益。
有利地是,因为UE不需要知道已经发生了OTR SIPTO,所以OTR SIPTO的激活对于UE来说是透明的。因而,UE为了获得该服务既不需要对于该功能的特定支持,也不需要激活任何特定PDN连接等。所描述的OTR SIPTO机制利用位于eNB或H(e)NB内的路由模块。
依据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用于3GPP标准的TS 23.401的新语法如下面所表示的:
4.X.机会式透明路由选择IP流量卸载
4.X.1 概要
4.X.2 机会式透明路由激活
eNB可以直接向目标PDN提供用户平面流量的机会式透明路由,而无需采用核心网络用户平面。这在图4.X.2-1中示出。
UE保持不知道PDN连接的用户平面处理。当满足下述条件时发生激活:
-eNB从MME接收到被设置为TRUE的SIPTO允许指示符
-eNB实现了运营商定义的条件以激活SIPTO(例如,S1-U上的负载阈值)
-UE处于ECM-CONNECTED(ECM连接)状态中。
图15示出机会式透明路由去激活过程1100的信号流的例子。在示例信号流中,当出现下述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可以发生OTR SIPTO的去激活:
(i)UE移出正支持OTR SIPTO的eNB/H(e)NB的覆盖范围;
(ii)跟随PDN去激活/分离事件;
(iii)促成到OTR SIPTO的转换的“机会”(诸如,例如过量流量负载)被确定不再适用;
(iv)移交到新目标eNB/H(e)NB或跟随非3GPP接入/3GPP接入;
(v)UE转换到空闲模式;或
(vi)取代当UE转换到空闲模式时不对OTR SIPTO连接进行去激活,eNB可以采取行动来发起对UE的寻呼。在该方案中,eNB可以借助于比方说对于PDN GW的S1-U接口向UE发送上行链路零数据长度回环(loopback)IP分组。该分组将从PDN GW被发送回UE。当分组到达S-GW时将触发寻呼,这与通常一样。
信号流包括在UE 1115、以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的形式的网络元件、第二(远程)路由器1155、MME 1125、服务GW 1130和PDN GW 1140之间的信令。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经由第二路由器1155具有UE 1115与PDN GW1140之间的已建立的用户平面通信,如信号流1170。在步骤1180中,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确定其应当切换路径,并因而停止SIPTO路由。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由比方说缺乏机会条件(例如,S1上的负载可能已经低于阈值)或PDN连接可能被去激活、或UE可能移交到另一接入节点等而触发该切换。此后,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终止使能在其自身与第二路由器1155之间的通信的SIPTO IP终止参考点隧道/连接/路由状态,如在信号流1181中所示的。然后,第二路由器1155用信号向PDN GW 1140通知去激活,以确保如果可能的话沿新路径向PDN GW 1140转发从PDN GW 1140到UE 1115的下行链路(DL)流量。此外,由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经由对于PDN GW 140的S1接口在信号流1185中向MME 1125通知从SIPTO路由到正常路由的迫近的路径切换。MME 1125可以向eNB或第一路由器1120确认该信息,如在信号流1187中所示的。然后,从SIPTO切换路径,以借助于PDN GW 1150而不是经由第二路由器1155直接到PDN GW 1140来路由用户平面,如在信号流1186、1188、1190、1192中所示的。
在一个替换例子中,可以在建立正常(非SIPTO)路由之后发生信号流1185和信号流1187,因为MME极少拒绝从SIPTO路由的转变。
依此方式,示例信号流描述了提供OTR去激活过程的机制。
现在参照图16,示出网络运营商核心传输网络拓扑1200的例子,例如,被配置为使能运营商IP骨干网中对于SIPTO的机会式路由路径优化。因而,图16中示出的例子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持在图3的第二路由器355与PDN服务器345之间的通信的示范性架构。在任一网络运营商处的网络拓扑(统称为IP网络传输层(TNL))被设计为在提供商入网点(POP)中的骨干网节点之间提供实质路径分集性。在POP内,骨干网节点被连接到公共和/或专有对等互联(与其他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例如ISP-11202、ISP-21212和ISP-31222)、提供商数据中心(用于大容量流量)和大(复杂)团体客户。通常通过外部BGP(E-BGP)路由容许策略1206、1216、1226来控制对等互联接点处这些网络之间的路由的确定,例如ISP 1202、1212、1222与运营商核心TNL 1250之间。ISP之间的BGP对等互联被称为是外部的,且提供商网络内的BGP对等互联被称为是内部的。在提供商核心1250内,内部BGP 1252、1254对在例如路由器1208、1218、1228、1238的对等互联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具有刚需(rigid requirement)。内部BGP路由器被配置为通常在全网中彼此对等。在运营商核心TNL 1250内,取决于网络拓扑利用OSPF或IS-IS来确定最短路径。
如图16中所示,在如何能够使能路由路径优化方面存在各种可能性,例如,当出现对于SIPTO的机会时,通过触发位于IP骨干网之内的路由路径开关1260。在实际的运营商网络中,特定路由路径的选择将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网络拓扑、SIPTO IP分流网络与运营商骨干网络的架构之间的互连。
可以在PDN内或在第一路由器与PDN之间的中转网络中完成外部一方与第二路由器(比方说图4的第二路由器455或第二路由器457)之间的路由路径优化修改。如果第二路由器位于PDN内,则在移动运营商与PDN运营商之间应当存在合作协议以交换路由更新信息。
在第一示例路由操作中,合作的第二路由器被配置为当出现对于SIPTO的机会时,在包括分组数据网(PDN)的自主系统(AS)内广告更好的路由度量。在一个例子中,例如在其中eNB/H(e)NB在与IP网络相同的AS上且eNB/H(e)NB连接到提供对于因特网骨干的连通性的外部PDN和ISP的方案中,可以使用OSPF或IS-IS协议来执行广告。因而,出于相对简单的部署,其中eNB/H(e)NB被直接连接到由单个运营商管理和控制的网络,可以使用OSPF或IS-IS协议。
然而,在大规模部署中,当与成本因素一起使用最短路径路由选择过程时,与OSPF和IS-IS相关联的成本度量可能将对于要使用的流量工程的形态太分于简单化了,这样的孤立可能导致路径负载中的严重不平衡。当在运营商IP骨干网与外部对等方之间可用各种互连时尤其如此,其中外部对等方是为因特网骨干和/或将连接eNB/H(e)NB的它们自己的网络提供服务的ISP的形式。在这样的大规模部署中,可以使用MPLS TE机制来执行优化路由,如图17中所示。
现在参照图17,示出使用MPLS TE机制的优化路由架构1300。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TE)在大规模骨干网络中是公用的,以对通常从ATM得到的虚拟电路进行模拟,但是没有与建立路由/电路以及随后拆除路由/电路相关联的信令开销,如在通过MPLS的流量工程的RFC2702要求中所示的。因而,MPLS流量工程使用携带通常被称为流量干线的MPLS流量的电路,并且能够独立于根本的链路拓扑而被路由。
利用MPLS的流量工程具有下述组件:
(i)IGP部件,由对IS-IS和OSPF的流量工程扩展组成;以及
(ii)信令组件,基于对RSVP或CR-LDP的流量工程扩展。
流量工程使用MPLS来构造通过所管理的IP核心的路径。使用在每个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例如入口LSR 1342——中包含的专用数据库1345来执行实际的路径选择。专用数据库1345有时被称作流量工程链路状态数据库(TE-LSDB)。TE-LSDB 1345包含核心的网络拓扑(由单个IGP区域所限制)。在对路径选择提供约束(例如出口(egress)、期望路径、带宽和标签交换路由器接口的包含/排除)后,TE-LSDB 1345被删除不适应的链路并选择最短的标签交换路径。
因而,图17中示出的例子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所有外部BFP路由器(例如,ISP TN 1306内的第一路由器1308、目标PDN 1352内的第二路由器1350和运营商分组承载网络1314内的第三路由器1320)以及单个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核心骨干网1332(由单个AS限制)之间建立隧道(tunnel)的示范性MPLS和流量工程架构1300。在快捷(short-cut)路由的应用中,前缀的选择被称为FEC(Forward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并且由外部BGP下一中继路由(BGP NEXT HOP route)1346来预先确定,该FEC是可以由出口路由器1326、1330或1340中的任何一个直接访问的。
例如使用在对用于LSP隧道的RSVP-TE的RFC4090快速重新路由(reroute)扩展中描述的快速重新路由机制,在允许SIPTO的PDN的路径中的每个LSR——例如图17中的出口LSR-21330和出口路由器1340——将需要对于任一给定LSP隧道使用在每个首要标签交换中继(hop)的RFC4090中描述的机制来创建备份标签交换路径。备份标签交换路径能够在出现对于SIPTO的机会时提供合适的路由路径。
建立备份标签交换路径是中间点标签交换路由器的责任,该中间点标签交换路由器将需要使用在RSVP-TE中提供且被包含在对关于LSP隧道的RSVP-TE的RFC4090快速重新路由扩展中的信令扩展来将合适的优先级携带到每个中间点标签交换路由器。假设中间点标签交换路由器被通知关于SIPTO的能力,则其然后能够对于是否使用SIPTO的情况确定与在入口标签交换路由器处表达的流量工程策略一致的备份路径。
虽然已经参考OTR SIPTO机会描述了本发明的例子,但是应当想到该例子同样应用于所有SIPTO机制,不管是否使用机会式透明路由。
虽然已经参考LTE/EPC网络描述了本发明的例子,但是设想到,对于替换应用,本发明构思可以同样应用于任何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蜂窝通信系统或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PRS),并且事实上,可被应用于任何3GPP无线接入技术。在一些例子中,可以以硬件实现在流程中示出的一些或全部步骤,和/或可以以软件实现在流程中示出的一些或全部步骤。
现在参照图18,示出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功能的典型计算系统1400。该类型的计算系统可以被用在接入点和无线通信单元中。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如何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或架构来实现本发明。当对于给定应用或环境来说是所希望的或适合的时,计算系统1400可以表示例如桌面型、膝上型或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计算设备(PDA、蜂窝电话机、掌上型计算机等)、大型机、服务器、客户端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专用或通用计算设备。计算系统1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1404。可以使用通用或专用处理引擎来实现处理器1404,诸如,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模块。在该例子中,处理器1404连接到总线1402或其他通信介质。
计算系统1400也可以包括主存储器1408,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其他动态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和要由处理器1404执行的指令。主存储器1408也用于在执行要由处理器1404的执行指令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他中间信息。计算系统1400同样可以包括耦接到总线1402的只读存储器(ROM)或其他静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关于处理器1404的静态信息和指令。
计算系统1400也可以包括信息存储系统1410,该信息存储系统1410例如可以包括媒体驱动1812和可移动存储器接口1420。媒体驱动1412可以包括驱动或其他机制来支持固定或可移动存储媒体,诸如硬盘驱动、软盘驱动、磁带驱动、光盘驱动、紧致盘(CD)或数字视频驱动(DVD)、读取或写入驱动(R或RW)、或其他固定或可移动介质驱动。存储媒体1418可以包括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CD或DVD、或其他由媒体区域1412读取并写入的固定或可移动介质。如这些例子所示出的,存储媒体1418可以包括其中存储有特定计算机软件或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替换实施例中,信息存储系统1810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的组件,用于允许计算机程序或者其他指令或数据被加载到计算系统1400。这样的组件例如可以包括可移动存储单元1422和接口1420,诸如程序盒式存储器和盒式接口、可移动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或其他可移动存储模块)以及存储器槽,以及允许从可移动存储单元1418向计算系统1400传递软件和数据的其他可移动存储单元1422和接口1420。
计算系统1400也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424。通信接口1424能够被用来允许在计算系统1400与外部设备之间传递软件和数据。通信接口1424的例子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诸如以太网或其他NIC卡)、通信端口(诸如,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PCMCIA插槽和卡、等等。经由通信接口1424传递的软件和数据是以能够为电、电磁和光的信号的形式,或者是能够被通信接口1424接收的其他信号。这些信号经由通道1428被提供给通信接口1424。该通道1428可以携带信号并可以使用无线介质、有线或线缆、光纤或其他通信介质来实现。通道的一些例子包括电话线、蜂窝电话链路、RF链路、网络接口、局域网或广域网以及其他通信通道。
在该文件中,术语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等可以被一般用于指代媒体,诸如,例如存储器1408、存储设备1418或存储单元1422。这些和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存储处理器1404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指令,以使得处理器执行特定操作。当执行这样的指令——通常被称作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以计算机程序或其他组的形式来归为一组)——使得计算系统1400能够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能。注意到,代码可以直接使得处理器来执行特定操作,被编译以达到该目的,和/或与其他软件、硬件和/或固件元素(例如,用于执行标准功能的库)组合以达到该目的。
在其中使用软件来实现元素的实施例中,软件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使用例如可移动存储驱动1422、驱动1412或通信接口1424而被加载到计算系统1400中。当由处理器1404执行控制模块(在该例子中,是软件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代码)时,控制模块使得处理器1404执行这里所述的本发明的功能。
具体而言,应当设想到可以由半导体制造商将前述发明构思应用于包括IP路由功能的任何集成电路。进一步应当设想到,例如,半导体制造商可以在独立(stand-alone)设备的设计中采用本发明构思,诸如被布置来支持SIPTO的信号处理模块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任何其他子系统元素。
应当明白,为了清楚的目的,上述说明已描述了参照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显然的是,可以使用不同功能单元或处理器之间的任何合适的功能分配(例如关于波束形成模块或波束扫描模块),而不会背离本发明。例如,可以通过同一处理器或控制器来执行被示出为由分离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因此,对特定功能单元的指代仅被视为对用于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适当部件的指代,而不是指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包括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本发明可以可选地被实现为——至少部分地——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配置模块组件(诸如FPGA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因而,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从物理上、功能上和逻辑上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元素和组件。事实上,可以以单个单元、多个单元或作为其他功能单元的一部分来实现功能。
虽然已结合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其不意欲被限于这里所阐述的特定形式。相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虽然特征可能是体现为结合特定实施例而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可以依据本发明来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在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的存在。
此外,虽然被单独列出,但是可以通过例如单个单元或处理器来实现多个部件、元素或方法步骤。此外,虽然可能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包括单独的特征,但是将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可能是有利的,并且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并不暗示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或无益的。此外,在一种类别的权利要求中包括的特征并不暗示对该类别的限制,而是相反指示在适当时该特征可同样应用于其他权利要求类别。
此外,权利要求中特征的次序并不暗示其中应当执行这些特征的任何特定次序,并且具体而言,在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各个步骤的次序并不暗示应当以这些次序来执行步骤。相反,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次序来执行步骤。另外,单数引用不排除复数。因而,对一、一个、第一、第二等的引用不排除多个。
因此,已经描述了一种用于使用SIPTO来路由因特网协议(IP)数据的改进的无线接入节点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其中已基本减轻了因现有技术的布置而导致的前述缺点。

Claims (20)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核心网络元件提供订阅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存储与终端相关联的订阅数据,所述订阅数据包括指示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选择因特网协议流量卸载(SIPTO)路由的信息;并且
将用于向至少一个网络元件通知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订阅信息向所述网络元件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元件是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及
其中,所述网络元件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订阅信息包括对所述终端是否具有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的指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订阅信息指示针对给定PDN连接所述终端是否具有对于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产生作为用于向至少一个网络通知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SIPTO信息的订阅信息。
6.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订阅信息的核心网络元件,所述核心网络元件包括:
处理器模块,被配置成:
存储与终端相关联的订阅数据,所述订阅数据包括指示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选择因特网协议流量卸载(SIPTO)路由的信息;并且
将用于通知至少一个网络元件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订阅信息向所述网络元件发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元件是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及
其中,所述网络元件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订阅信息包括对所述终端是否具有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的指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订阅信息指示针对给定PDN连接所述终端是否具有对于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还被配置成:产生作为用于通知至少一个网络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的SIPTO信息的订阅信息。
1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核心网络元件的对于终端的选择因特网协议流量卸载(SIPTO)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接收指示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SIPTO路由的订阅信息;
根据所述订阅信息识别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并且
如果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则向所述终端提供SIPTO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如果在所述HSS中没有存储所述订阅信息,则基于每一接入点名称(APN),识别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元件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SS存储包括所述终端的订阅信息的订阅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订阅信息指示针对给定PDN连接所述终端是否具有对于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
16.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对于终端的选择因特网协议流量卸载(SIPTO)的核心网络元件,所述核心网络元件包括:
处理器模块,被配置成:
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接收指示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SIPTO路由的订阅信息;
根据所述订阅信息识别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并且
如果允许所述终端使用所述SIPTO路由,则向所述终端提供SIPTO功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还被配置成:如果在所述HSS中没有存储所述订阅信息,则基于每一接入点名称(APN),识别是否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所述SIPTO路由。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网络元件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HSS存储包括所述终端的订阅信息的订阅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网络元件,其中,所述订阅信息指示针对给定PDN连接所述终端是否具有对于所述SIPTO路由的接入权利。
CN201510412481.1A 2009-08-21 2010-08-16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Active CN104935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914711.7A GB2472866B (en) 2009-08-21 2009-08-21 Network elements,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control
GB0914711.7 2009-08-21
CN201080047413.5A CN102577517B (zh) 2009-08-21 2010-08-16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413.5A Division CN102577517B (zh) 2009-08-21 2010-08-16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5510A true CN104935510A (zh) 2015-09-23
CN104935510B CN104935510B (zh) 2018-12-25

Family

ID=411717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2481.1A Active CN104935510B (zh) 2009-08-21 2010-08-16 核心网络元件及其方法
CN2010800474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517B (zh) 2009-08-21 2010-08-16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4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517B (zh) 2009-08-21 2010-08-16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87909B2 (zh)
EP (1) EP2468043B1 (zh)
JP (2) JP2013502803A (zh)
KR (1) KR101721113B1 (zh)
CN (2) CN104935510B (zh)
GB (1) GB2472866B (zh)
WO (1) WO201102181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889A (zh) * 2017-12-27 2018-05-29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多节点全自动冗余备份路由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5354B2 (en) 2009-09-18 2014-04-2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477441B1 (en) 2009-09-18 2014-05-21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EP2522166A1 (en) * 2010-01-08 2012-11-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ing support of select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offload
JP5589685B2 (ja) * 2010-09-06 2014-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792451B2 (en) * 2010-11-11 2014-07-2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in a mobile device for network selection to provide an enhanced number of IP sessions
KR101913253B1 (ko) * 2011-02-11 2018-10-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제어 평면을 담당하는 서버 및 그 서버에서 서비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JP5873164B2 (ja) * 2011-04-01 2016-03-0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選択的トラフィックオフロード手順を実行すること
WO2012138760A1 (en) 2011-04-04 2012-10-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 and local ip access
EP2697991B1 (en) * 2011-04-12 2019-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nding user plane traffic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S2401903B1 (es) * 2011-07-15 2014-06-16 Vodafone Espa�A, S.A.U. Enrutamiento de paquetes de dato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celular
BR112014002424A2 (pt) * 2011-08-01 2017-02-21 Intel Corp método e sistema para controle de acesso de rede
CN102958128B (zh) * 2011-08-16 2015-11-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为ue业务选择pdn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64386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50208281A1 (en) * 2012-06-24 2015-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ipto for each ip flow in local network
US9544927B2 (en) * 2012-07-02 2017-01-10 Alcatel Lucent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bearer activation in a core network for wireless devices
US9167438B2 (en) * 2012-08-31 2015-10-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ity detection for edge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MY178196A (en) * 2012-09-14 2020-10-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enhancements for enabling non-3gpp offload in 3gpp
CN102932406B (zh) * 2012-09-19 2018-07-27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流量卸载时通过wap方式上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98726B1 (en) * 2012-09-20 2022-11-0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461919B2 (en) * 2012-11-16 2016-10-04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6052026B2 (ja) * 2013-03-29 2016-12-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経路選択装置、経路選択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GB2512659A (en) 2013-04-05 2014-10-0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65895B1 (ko) * 2013-06-25 2014-11-26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Lte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라우팅 경로의 제어 방법
CN103384220B (zh) * 2013-06-28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427006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wlan及ue
CN105900519B (zh) * 2013-10-09 2020-01-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093186B (zh) * 2014-06-26 2017-07-18 河海大学 一种多跳无线传感网络机会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US9832719B2 (en) * 2014-10-17 2017-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a serving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66210A1 (en) * 2014-10-30 2016-05-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of backup pa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28013A1 (en) * 2015-02-09 2016-08-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obility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mode
CN105391638B (zh) * 2015-10-14 2018-10-0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ospf、isis路由流量数据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55786B (zh) * 2016-06-09 2021-11-16 英特尔公司 从用户设备到网络的卸载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656A (zh) * 2005-09-29 2008-09-24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09020284A1 (en) * 2007-08-09 200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nd managing mobility protoc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388845A (zh) * 2007-09-13 2009-03-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入服务网络的网关中的本地出口的设备和方法
WO2009038449A3 (en) * 2007-09-18 2009-06-04 Mimos Berha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ology of location based air interface/ wireless protocol sel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9998B1 (en) 1998-10-06 2002-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packets from an external packet network to a mobile radio station
US7702732B1 (en) * 1999-09-29 2010-04-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for auto-configuring a router on an IP subnet
US6628649B1 (en) * 1999-10-29 2003-09-30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providing redundant routing in a switched network device
AU2002327017A1 (en) * 2001-09-21 2003-04-0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obile edge services
CA2418923C (en) * 2002-02-21 2009-10-27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A node, an optical/electrical path integrated network using the node, and a program which controls the node
US7457253B2 (en) * 2002-03-26 2008-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IP-addressing
JP4000906B2 (ja) * 2002-05-22 2007-10-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経路の最適化方法及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924502B2 (ja) * 2002-07-04 2007-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KR101032665B1 (ko) * 2002-09-03 2011-05-06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무선 단말기간의 핸드오프 제공 방법
FI20021832A0 (fi) * 2002-10-15 2002-10-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reitittämiseksi ja vuon valvomiseksi
US7209978B2 (en) * 2002-12-13 2007-04-24 Cisco Technology, Inc. Arrangement in a router of a mobile network for optimizing use of messages carrying reverse routing headers
US7554982B2 (en) * 2003-05-16 2009-06-30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50180426A1 (en) * 2004-02-18 2005-08-18 Yoshifumi Sakata Network resource-reser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603042B2 (ja) * 2004-06-01 2010-12-22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ベースのハンドオフ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474207B2 (ja) * 2004-06-10 2010-06-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EP1633153A1 (en) * 2004-09-03 2006-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for content delivery using edge servers
US20060092941A1 (en) * 2004-11-01 2006-05-04 Kazuhiro Kusama Communication pa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GB2421480B (en) 2004-12-24 2008-09-17 Linpac Mouldings Ltd Roll cage base plate
CN101091335A (zh) * 2004-12-28 2007-12-1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在umts系统中实现多链路汇聚的方法与系统
US20060140177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a route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O2006095893A1 (en) * 2005-03-08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Network managing method and network managing apparatus
US7606147B2 (en) * 2005-04-13 2009-10-20 Zeugma Systems Inc. Application aware traffic shaping service node positioned between the access and core networks
US7719966B2 (en) * 2005-04-13 2010-05-18 Zeugma Systems Inc. Network element architecture for deep packet inspection
US20060294245A1 (en) * 2005-06-22 2006-12-28 Newstep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join function to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enh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DE202005021930U1 (de) * 2005-08-01 2011-08-0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aseroptische Auskoppelkabel und vorverbundene Baugruppen mit Toning-Teilen
EP1753198A1 (en) * 2005-08-09 2007-02-14 Alcatel Voice over IP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960302A (zh) * 2005-11-03 2007-05-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通信系统
US8243621B2 (en) * 2006-02-13 2012-08-14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networks with consistent route and bandwidth settings
US8817696B2 (en) * 2006-05-22 2014-08-26 Cisco Technology, Inc. Enhanced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US8743703B2 (en) * 2006-08-22 2014-06-03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pplication resource usage
GB0621433D0 (en) * 2006-10-27 2006-12-06 3G Scene Ltd Networking application
CN103002529A (zh) * 2007-03-12 2013-03-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US8185107B2 (en) 2007-03-29 2012-05-2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IP address allocation in evolved wireless networks
FI20075252A0 (fi) 2007-04-13 2007-04-13 Nokia Corp 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 matkaviestin ja tukiasema
US7856226B2 (en) * 2007-04-17 2010-12-21 Aylu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S user sessions with dynamic service selection
US8072953B2 (en) * 2007-04-24 2011-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ome Node-B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restriction
ATE493828T1 (de) 2007-08-20 2011-01-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lokalen breakout in einem mobilnetz
FI20075631A0 (fi) * 2007-09-10 2007-09-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 ja tukiasema
US8385290B2 (en) 2007-11-30 2013-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local breakout session
EP2086186A1 (en) 2008-02-01 2009-08-05 Alcatel Lucent Traffic control device, packet-based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in a packet-based network
EP2104379A1 (en) * 2008-03-21 2009-09-23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user equipment PDN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FR2930397A1 (fr) * 2008-04-18 2009-10-23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transfert de flux entre points d'acces heterogenes
CA2723616C (en) 2008-05-07 2017-10-31 Bayer Cropscience Ag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a sulfoximine insecticide
US20110176531A1 (en) 2008-10-01 2011-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of Local Breakout Traffic in a Home Base Station
JPWO2010067569A1 (ja) * 2008-12-08 2012-05-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経路最適化方法、経路最適化システム、移動通信装置、移動管理装置及び相手先通信装置並びにホーム基地局
KR101558582B1 (ko) 2009-03-11 2015-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펨토 기지국을 이용한 액세스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시스템
WO2010102652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cal breakout with optimized interface
US8891432B2 (en) * 2009-03-27 2014-11-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outing method, routing system, mobile node, home agent, and home base station
KR101652442B1 (ko) 2009-05-05 2016-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제어 평면(Control Plane)을 담당하는 서버 및 커넥션 설정을 제어하는 방법
EP2448307B1 (en) * 2009-06-23 2019-10-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pos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home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US8369328B2 (en) * 2009-07-14 2013-02-05 Saguna Network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elivery of multi-unicast communication traffic
EP2465274A1 (en) * 2009-08-13 2012-06-20 NEC Europ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local ip connectivity for an (e)nodeb
CN101998353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类型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10116469A1 (en) * 2009-11-16 2011-05-19 Motorola, Inc. Local internet protocol access/select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offload packet encapsulation to support seamless mobility
US9503970B2 (en) * 2009-12-04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user location
US8782253B2 (en) * 2010-06-01 2014-07-1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Low latency handoff to or from a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EP2622908B1 (en) * 2010-09-27 2016-1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ocating a serving gateway associated to a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656A (zh) * 2005-09-29 2008-09-24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09020284A1 (en) * 2007-08-09 200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nd managing mobility protoc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388845A (zh) * 2007-09-13 2009-03-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入服务网络的网关中的本地出口的设备和方法
WO2009038449A3 (en) * 2007-09-18 2009-06-04 Mimos Berha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ology of location based air interface/ wireless protocol selec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889A (zh) * 2017-12-27 2018-05-29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多节点全自动冗余备份路由系统
CN108092889B (zh) * 2017-12-27 2024-02-23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多节点全自动冗余备份路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21113B1 (ko) 2017-04-10
GB2472866B (en) 2013-05-08
US9887909B2 (en) 2018-02-06
US20120151030A1 (en) 2012-06-14
EP2468043A4 (en) 2016-10-12
CN102577517B (zh) 2015-08-12
KR20120066021A (ko) 2012-06-21
JP2013502803A (ja) 2013-01-24
EP2468043B1 (en) 2020-02-19
JP6058762B2 (ja) 2017-01-11
EP2468043A2 (en) 2012-06-27
CN102577517A (zh) 2012-07-11
WO2011021815A3 (en) 2011-07-21
GB2472866A (en) 2011-02-23
WO2011021815A2 (en) 2011-02-24
CN104935510B (zh) 2018-12-25
JP2015222992A (ja) 2015-12-10
RU2012105988A (ru) 2013-08-27
GB0914711D0 (en)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517B (zh)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CN103748959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JP3880549B2 (ja) 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ハンドオフ方法
CN101919300B (zh) 网络节点和移动终端
CN101983525B (zh) 用于域间切换的方法和实体
US9661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wireless access using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65844B (zh) 用于选择目标核心网络以便切换终端的语音会话的方法和节点
CN106465436A (zh) 利用多路径传输进行访问管理
CN103582020B (zh) 一种3gpp接入间切换时的ip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2113357A (zh) 前缀分配管理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前缀分配管理设备
WO2013167206A1 (en) Distributed anchor denb solution for mobile relay
CN103563413A (zh) 支持基于网络的ip移动性的多接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量分流
CN1088109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639233B1 (en) Data session continuity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GB2482449A (en) Determining that a location of a reque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supports SIPTO and that the network operator allows break out to using SIPTO
JP2011509611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ルート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テクニック
GB2491049A (en) Determining that 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 is allowed for routing IP data between an external packet data network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KR101980856B1 (ko) 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RU2574845C2 (ru) Сетевые элементы, интегральные сх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ей
JP4250176B2 (ja) ハンドオフ方法
CN102958039A (zh) 一种代理移动ip域间节点通信系统及方法
Feng et al. A novel PMIPv6-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using IEEE 802.21 for converged network
CN102469100B (zh) 一种单模语音会话业务连续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orici Self-adaptable IP control in carrier grade mobile operator networks
EP2848086A1 (en) Distributed anchor denb solution for mobile re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