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454A -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454A
CN102238454A CN2010101542146A CN201010154214A CN102238454A CN 102238454 A CN102238454 A CN 102238454A CN 2010101542146 A CN2010101542146 A CN 2010101542146A CN 201010154214 A CN201010154214 A CN 201010154214A CN 102238454 A CN102238454 A CN 102238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ignal
ecm
circuit
test poin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42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8454B (zh
Inventor
陈立国
周靖
王翠赏
高强
徐小龙
王重乐
张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542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8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8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8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4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CM切换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以及SPDT电子开关,SPDT电子开关根据检测电路输出的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点、检测信号提取单元以及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传输给检测信号处理单元;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切换信号给SPDT电子开关,其中:切换电路对外提供第一、第二两个触点,用于连接切入ECM单体的两个引脚,其中第一触点与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并且,检测点设置在第一触点所在的线路上。本发明充分利用了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实现了以最少触点,低成本自动切换的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克风切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触点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ECM)由于其能够在非严苛的环境条件下提供良好的声学性能与可靠性,因此被普遍应用于电子与通信产品中。在麦克风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将头戴式麦克风的音频电路切换到手持式麦克风,一般需要把头戴式无线麦克风从手持式麦克风的底部插槽插入到手持式麦克风来实现电路切换,图1和图2分别为将头戴式ECM插入手持式ECM的主视图和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驻极体式麦克风(ECM)来说,头戴式麦克风插入后,由于常态下的头戴式ECM单体1(ECM1)离手持式麦克风2顶部(声源)比较远,如果在手持式麦克风里面不预置ECM单体,则会造成声音传播失真,严重影响音质;因此,为了使音质不受损,需要在手持式麦克风的顶部事先预置一个ECM单体(ECM2),当头戴式麦克风插入到手持式麦克风里面时,头戴式麦克风中的电路自动识别新单体接入,并将电路切换到此单体(手持式麦克风中的ECM2),缩短麦克风与声源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音质不受损。
现行通用的麦克风切换方法有机械开关切换、辅助触点切换和传感器辅助判断切换三种。
图3为机械开关切换法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机械开关切换法采用机械式单刀双掷开关(M_SPDT)为切换开关,将麦克风方法及处理电路从ECM1切换至ECM2的触点S1即可。此方法原理简单,外部只需要两个触点,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实现自动切换,而需要采用一个手动式的机械开关。如果将开关做在触点处,则需要在常态电路(头戴式无线麦克风)有限的空间内部集成复杂的机械结构,由于是非标器件,因此这种机械开关切换法的实现成本比较高。
图4为辅助触点切换法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为了实现自动切换且不影响音频链路,辅助触点切换法通过一根信号线进行触点切换的辅助判断,然后通过电子式单刀双掷开关(E-SPDT)进行ECM的切换。如图4所示,常态电路(头戴式无线麦克风)中辅助检测触点3悬空并通过内部检测电阻进行上拉,此时触点电压为高电平;当ECM2接入时,由于此触点与ECM2的地相连,故此触点的电压变化为低点平,后级电路通过此电平的变化切换E-SPDT。但此辅助触点切换法需要三个触点(辅助检测触点、E-SPDT分别约ECM1和ECM2接触的触点),对结构空间要求较高;相应的也会增加麦克风的制造成本。
传感器辅助判断法采用霍尔传感器进行辅助检测,即在常态电路(头戴式无线麦克风)中加入霍尔传感器,在手持式麦克风结构内加装磁铁,当头戴式麦克风插入到确定位置时,霍尔传感器动作,产生切换信号。此方法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来产生切换信号,成本高,还需要如举例应用模式等特定的应用模式。
并且,在后两种切换方式中,均是通过一个信号的高低变化来识别ECM是否接入,这样当有静电、噪声信号出现时,出现的静电、噪声等变化信号均则可能被识别为切换信号,从而造成误动作,降低切换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最少的代价实现ECM单体的自动切换的电路系统。电路系统的常态是带有一个ECM单体的音频电路系统,当另外一个ECM单体接入时,电路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到此单体的接入并将常态电路切换到此单体,同时断掉本身的ECM单体;最少的代价是指切换只利用ECM单体接入所必须的两根音频信号线或者触点,而不需要额外的电气信号辅以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ECM切换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以及SPDT电子开关,SPDT电子开关根据检测电路输出的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点、检测信号提取单元以及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传输给检测信号处理单元;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切换信号给所述SPDT电子开关,其中:
切换电路对外提供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两个触点,用于连接切入ECM单体的两个引脚,其中第一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
并且,所述检测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所在的线路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检测点为一个。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检测点为两个,其中第一检测点为与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的触点,第二检测点通过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相连。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触点和Vbias间的偏置电阻Rbias2、串联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检测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耦合电容器C1。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第一检测点经由一电阻与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相连,同相端接一对地电阻;所述第二检测点经由串联的电容和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相连,反相端经由一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第二检测点的电压经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处理后生成提供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基准电压Uo。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一比较器和一稳压管;其中所述基准电压Uo输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比较器的反相端通过所述稳压管接地,最终生成的控制所述SPDT电子开关的使能信号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稳压器提供的参考电压Uref满足以下条件:
Uo(0+)<Uref<Uo(0-)
其中Uo(0-)和Uo(0+)分别表示所述切入ECM单体切入所述常态电路前、后的基准电压。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切换电路利用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实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ECM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切入单体ECM切入常态电路中与常态电路提供的两个触点实现电连接的条件下,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以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的触点为第一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输出;
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切换信号;
SPDT电子开关根据所述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
此外,优选的,在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检测点的切换信号的过程中,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还提取通过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相连的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且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将所述第一、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的处理后生成提供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基准电压Uo并输出。
本发明利用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使得头戴式麦克风通过且仅通过头戴麦克风预留的两个与外部麦克风单体相连的触点实现自动切换,从而将音频电路自动切换到手持式麦克风的ECM单体,本发明充分利用了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实现了以最少触点、最低成本完成ECM自动切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头戴式麦克风插入手持式麦克风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头戴式麦克风插入手持式麦克风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机械开关切换法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中辅助触点切换法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ECM的内部电气原理以及器件的简化符号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双触点ECM切换电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电路中检测信号的提取原理示意图;
图8表示为JEFT加载电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中去除交流信号的瞬时幅值的实现原理图;
图10表示本发明中以比较器实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SPDT电子开关在切换电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通过A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的实施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通过A、B两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的实施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中“ECM”、“单体”以及“ECM单体”均指驻极体麦克风单体,是具体实施例应用场景中头戴式或者手持式无线麦克风中的一个器件。同时,为了使电路的表示更加清晰明了,以便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均将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的其中一个引脚直接接地,即采用单端的输入方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直接接地的引脚也可以通过连接接地电阻的方式获得接地电压,因此,在本发明的以下表述中并不对其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当采用差分输入方式时,其检测点、检测信号提取电路、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同样适用,只需将单刀双掷开关改为两个即可。
图5为本文中涉及的ECM的内部电气原理以及器件的简化符号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左面为本文中涉及的采用JEFT作为阻抗变换器的ECM的内部电器原理图,右面为ECM作为一个器件的简化符号,在本文的其他图示中,均用该图5所示的简化符号表示一个完整的ECM单体。另外,在本文所表述的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单体ECM间的切换中,常态电路是带有一个ECM单体(即下述中的ECM1)的音频电路系统,也就是头戴式麦克风的电路系统,切入单体ECM为要自动切换的手持式麦克风。
图6为本发明双触点ECM切换电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ECM1为头戴式麦克风,是切换电路中已有的麦克风单体;ECM2为手持式麦克风,是需要自动切换的麦克风单体。整个切换电路主要由检测电路和单刀双置(SPDT)电子开关两部分组成,其中,检测电路包括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和检测信号处理单元。ECM1一端接地,一端与切换电路的SPDT电子开关相连;ECM2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切换电路中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提取单元以及SPDT电子开关相连。
本发明的切换电路对外提供两个触点,第一触点(即图6中所示的触点1)与检测电路的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第二触点接地。应用过程中,ECM2接入后,分别与两个触点相连,头戴式麦克风切换电路中的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检测到电压变化的检测信号,提取检测信号,并将提取的检测信号传输给检测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判断是否ECM2接入,如果是,则输出开关信号给SPDT电子开关,SPDT电子开关将电路切换至ECM2,完成ECM1到ECM2的切换。
图7为检测信号单元提取检测信号的原理示意图,如图7所示,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两个检测点的检测信号,第一检测点为图7中的A检测点,第二检测点为图7中的B检测点,UA、UB分别表示A检测点和B检测点的电压。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包括串联在A检测点和Vbias间的偏置电阻Rbias2、串联在所述触点1和检测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耦合电容器C1;在此电路中,可以视为第一触点(触点1)和A检测点重合,因此,也可以认为偏置电阻Rbias2串联在第一触点和Vbias之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和图7所示电路中,均为示出与SPDT电子开关相连的麦克风放大及处理电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此,SPDT电子开关的作用就是将与麦克风放大及处理电路的电连接在两个ECM单体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为了使电路的表示更加清晰明了,在图6、图7的电路图中没有画出与SPDT电子开关相连的麦克风放大及处理电路,此种表示不会影响对本发明的理解。
根据ECM原理,为了实现阻抗变换,在驻极体麦克风里都会加入JFET(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为了让JFET正常工作,电路需要给JFET加上一个合适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阻,让JFET有一个理想的静态工作点。
图8表示为JEFT加载电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了保证声音在被放大过程中不失真的情况下提高JEFT的灵敏度,需要将JFET配置在较好的静态工作点,如图8中的II点,此时JFET漏极和源极的阻抗可由下边的计算公式(1)表示:
Rjq=Udsq/Idq                        (1)
其中Rjq为JFET源漏极之间的静态电阻,Udsq为JFET源漏极之间的静态电压,Idq为JFET漏极静态电流。
根据图7所示的检测信号提取原理,可以通过对A检测点或者A、B检测点的电压差的变化进行检测处理来实现ECM2接入的智能识别。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包括偏置电阻Rbias2以及一个串联在触点1和检测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电容器C1。
A检测点在ECM2接入前悬空,此时A检测点的电压为:
UA(0-)=Ubias                        (2)
其中Ubias为偏置电压。
当ECM2接入后,A检测点通过ECM2接地,则此A检测点的瞬时电压从Ubias降低为:
UA(0+)=Ubias*Rjq/(Rjq+Rbias2)       (3)
通过(2)、(3)对比可知,ECM2接入前A检测点的电位由于开路被稳定的拉在了Ubias,在ECM2接通的一瞬间,由于JFET直流阻抗的引入,使A检测点的电位变成(3)式所示。故可以通过A检测点的电位变化作为切换的判断条件。
对于一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应用,从A检测点检测已经完全满足得到准确切换信号的要求,但是在工业场合或者更严格的场合,需要考虑到产品严格的稳定性。虽然在ECM2接入的一瞬间A检测点的电位发生了改变,但是ECM作为声电转换器件,在接通的一瞬间ECM2也就工作起来,同时ECM2将周围的声信号转化成交流的电信号叠加在A检测点,设此交流信号的瞬时幅值为Vm,所以A检测点的电位为:
UA+=UA(0+)+Vm                    (4)
从(4)式可以看出,UA+的电位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等于偏置电压Ubias,即等于UA(0-)。此时将造成A检测点电位未发生改变,即切换电路无法识别切换信号,不能响应ECM2的切入进行电路的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以检测B检测点的电位变化作为切换判断条件的辅助手段。如果在检测A检测点电位的同时检测B检测点的电位,并通过一定手段对A检测点和B检测点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消除上述仅用A检测点检测所导致的不易识别的缺陷的新的检测信号(即下文的基准电压Uo),则能够有效的去除ECM2产生交流信号Vm对A检测点电位变化的检测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进行ECM的电路切换。这里设B检测点的初始电位为UB-(一般情况下UB-的值为0),由于A、B之间是音频耦合电容C1,将A检测点的电位减去B检测点的电位,即可有效的去除Vm产生的影响。
图9为去除交流信号的瞬时幅值的实现原理图,如图9所示,增加一个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差分(减法)电路对两个检测点的电压UA和UB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基准电压Uo,以Uo的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向SPDT电子开关输出使能信号的依据。具体来说,从B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UB经由相串联的电阻R1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经由一电阻R3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形成反馈网络;从A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UA经由一电阻R2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经由一电阻R4连接至地。
此差分(减法)电路的输出函数为:
Uo=(R3/(R1+R3))(UA-UB)                    (5)
由于UB的前级为耦合电容C1,故UB=Vm;
则ECM2接入前、后的电压为:
Uo(0-)=(R3/(R1+R3))*Ubias                 (6)
Uo(0+)=(R3/(R1+R3))*Ubias*Rjq/(Rjq+Rbias2)(7)
由于Rjq为有限的值,所以Uo在ECM2接入前后一定是有电压差异的,差分(减法)电路同时也能有效的去除噪声的干扰,如Spike噪声,抖动等引起的电压突变将被有效去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误动作,使电路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ECM切换电路能够有效利用ECM单体内JFET的直流特性,直接通过接入ECM单体所需要的音频信号线来识别ECM2是否接入,而不需要通过辅助的高低点平信号或者霍尔开关等传感器等来辅助判断,用最简练的方案,实现了很稳定识别。
在本发明提供的ECM切换电路中,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检测信号提取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A检测点检测已经能够保证应用要求;A、B点同时检测则更适用于专业音频处理的场合;对于电路中有模数转换器ADC(或者是微控制器MCU集成ADC功能)的系统,可直接将A、B的电压转换成数字量而进行比较。
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目的是根据ECM单体的接入与否输出SPDT电子开关的使能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由比较器实现,图10为比较器实现的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0所示,Uo输入至比较器的同相端(引脚4),比较器的反相端(引脚3)通过一稳压管Vref接地,引脚5和引脚2分别是比较器的电源端和接地端,图10所示的电路中引脚5接3.3v的电源电压,引脚2接地,,控制SPDT电子开关的使能信号从比较器的输出引脚1输出。
其中稳压管Vref所提供的参考电压Uref要根据实际电路架构,设为Uo(0-)和Uo(0+)之间的一个电压值,即Uo(0+)<Uref<Uo(0-),以让比较器输出SPDT的使能信号。
比较器的输出会根据输入信号Uo的大小置1(高电平)或者置0(低电平),此输出作为SPDT电子开关的使能信号,以使电路切换到相应的ECM单体。图11为本发明中SPDT电子开关在切换电路中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引脚1和引脚3分别通过电容C1和C2与麦克风单体ECM1和ECM2连接,引脚5和2分别接电源和地,引脚6连接至检测信号处理单元中比较器的引脚1,做为SPDT的使能信号,引脚4为SPDT电子开关的输出引脚,由此引脚输出至下一级音频处理电路。常态下,比较器的输出Uo为高电平,则SPDT的引脚3和输出引脚4连通,此时连通的是ECM1,ECM2接入时,根据前面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和处理电路,比较器的输出会发生翻转,变为低电平,控制SPDT将引脚1和引脚4连通,即断开了ECM1同时连通了ECM2,实现了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的ECM之间的电路切换。
图12和图13分别为通过A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和通过A、B两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两种应用方式的实施电路图。
如图12所示,仅通过A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时由于是检测一个点的电压,可省略掉差分(减法)电路,比较器U2直接根据检测点A的电压UA的变化发生翻转,控制SPDT电子开关U4的动作。电路系统的电源是3.3V的直流电压,通过两个电阻R8、R9将ECM的偏置电压Vbias分压至2.5V,ECM1和ECM2均同过2K的偏置电阻Rbias2和Rbias1接至Vbias,耦合电容C1,C2分别接至ECM1和ECM2的1引脚,耦合电容C1的前级连接至比较器U2的同相端(引脚4),比较器的反相端(引脚3)接至稳压管U3的稳压级(阴极),稳压管U3的输出稳定电压值可通过电阻R5和R6来配置,本例中根据测试结果将其配置成1.98V;比较的输出(引脚1)接至SPDT电子开关U4的使能端(引脚6),U4的其余引脚接法与图10完全相同。常态下,比较器U2的同相端电压为Vbias,等于2.5V,大于稳压管的电压,故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SPDT不切换;当ECM2接入时,比较器同相端电压会低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此时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SPDT动作,电路切换至ECM2。
图13为通过A、B两检测点进行切换检测的实施电路图。如图13所示,由于是通过A、B两点的电压差的变化做为检测条件,故在电路中加入减法器,减法器是由运算放大器U1来实现的,耦合电容C1的两端为检测点A和B,ECM2通过耦合电容C1以及电阻R1以串联的方式输入至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端(引脚4),用于采样电压UB,同时U1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3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引脚,形成反馈网络;U1的同相端通过电阻R2串联至ECM2,用于采样电压UA,同时通过电阻R4接地,以形成减法电路;U1的输出接至比较器U2的同相端(引脚4),比较器U2的反相端(引脚3)同样是连接至稳压管U3的输出级(阴极),由于减法电路的引入,使U1的输出会比Vbias按相应比例缩小,故将稳压管的电压通过电阻R5,R6的分压作用稳定在1.45V,比较器U2的输出同样是接SPDT电子开关U4的使能端(引脚6),SPDT部分的电路以及图13其他部分电路与12相同;常态下,减法器U1的输出电压Uo大于稳压管电压,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SPDT不动作,当ECM2接入时,U1的输出电压Uo小于稳压管电压,比较器U2输出为低电平,SPDT动作,实现将ECM1切换至ECM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头戴式麦克风插入手持式麦克风后,利用本发明所示的电路以及切换方法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到切入单体ECM的切换;当从手持式麦克风拔出已插入的头戴式麦克风插入后,基于同样的原理,利用本发明所示的电路以及切换方法也能够实现切入单体ECM到常态电路中的ECM的切换。以仅采用A检测点的电压检测判断基准为例,ECM1拔出时,A检测点的电位从Ubias*Rjq/(Rjq+Rbias2)变为开路电压Ubias,检测信号处理电路根据这一电位变化向SPDT电子开关发出切换信号,将麦克风放大及处理电路的连接从ECM2切换至ECM1。
另外,对应于上述切换电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ECM切换方法,由于前面已经对切换电路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表述,所以下面仅对该切换电路所执行的ECM切换方法做简单说明。该ECM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切入单体ECM切入常态电路中与常态电路提供的两个触点实现电连接的条件下,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以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的触点为第一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输出;
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切换信号;
SPDT电子开关根据所述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
其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检测点的切换信号的过程中,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还提取通过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相连的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且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将所述第一、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的处理后生成提供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基准电压Uo并输出。
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ECM切换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以及SPDT电子开关,所述SPDT电子开关根据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点、检测信号提取单元以及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传输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切换信号给所述SPDT电子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对外提供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两个触点,用于连接切入ECM单体的两个引脚,其中第一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
并且,所述检测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所在的线路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点为一个。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点为两个,其中第一检测点为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的触点,第二检测点通过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触点和Vbias间的偏置电阻Rbias2、串联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检测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耦合电容器C1。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点经由一电阻与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相连,同相端接一对地电阻;
所述第二检测点经由串联的电容和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相连,反相端经由一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第二检测点的电压经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处理后生成提供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基准电压Uo。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一比较器和一稳压管;
其中所述基准电压Uo输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比较器的反相端通过所述稳压管接地,最终生成的控制所述SPDT电子开关的使能信号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引脚输出。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器提供的参考电压Uref满足以下条件:
Uo(0+)<Uref<Uo(0-)
其中Uo(0-)和Uo(0+)分别表示所述切入ECM单体切入所述常态电路前、后的基准电压。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利用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实现。
9.一种ECM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切入单体ECM切入常态电路中与常态电路提供的两个触点实现电连接的条件下,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以与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相连的触点为第一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输出;
检测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切换信号;
SPDT电子开关根据所述切换信号进行常态电路中的ECM和切入ECM单体间的切换。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提取检测点的切换信号的过程中,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还提取通过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相连的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并且
所述检测信号提取单元将所述第一、第二检测点的检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的处理后生成提供给所述检测信号处理单元的基准电压Uo并输出。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方法利用ECM内部JFET的直流特性实现。
CN201010154214.6A 2010-04-23 2010-04-23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4214.6A CN102238454B (zh) 2010-04-23 2010-04-23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4214.6A CN102238454B (zh) 2010-04-23 2010-04-23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454A true CN102238454A (zh) 2011-11-09
CN102238454B CN102238454B (zh) 2014-09-17

Family

ID=4488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421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454B (zh) 2010-04-23 2010-04-23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84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4016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驻极体麦克风的阻抗匹配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CN106598890A (zh) * 2016-12-13 2017-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om切换方法及板卡
CN111682906A (zh) * 2019-02-25 2020-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248A (zh) * 1999-01-20 2000-07-26 海信集团公司 扬声器自动切换开关
KR20050076845A (ko) * 2004-01-24 2005-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에서 이어-마이크 폰을 위한 이어폰 마이크바이어스 전원 공급회로
CN1859813A (zh) * 2005-09-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置麦克风信号切换的方法
JP200632485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D & M Holdings Inc 入出力切換装置
CN101673551A (zh) * 2008-09-09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248A (zh) * 1999-01-20 2000-07-26 海信集团公司 扬声器自动切换开关
KR20050076845A (ko) * 2004-01-24 2005-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에서 이어-마이크 폰을 위한 이어폰 마이크바이어스 전원 공급회로
JP200632485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D & M Holdings Inc 入出力切換装置
CN1859813A (zh) * 2005-09-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置麦克风信号切换的方法
CN101673551A (zh) * 2008-09-09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4016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驻极体麦克风的阻抗匹配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CN106598890A (zh) * 2016-12-13 2017-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om切换方法及板卡
CN106598890B (zh) * 2016-12-13 2019-12-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om切换方法及板卡
CN111682906A (zh) * 2019-02-25 2020-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82906B (zh) * 2019-02-25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454B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5580B1 (en) Headset with microphone and wired remote control
KR10164696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회로 장치
US9661434B2 (en) Microphone biasing circuitry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783986B (zh) 耳机接口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3200512B (zh) 毛刺检测电路和检测毛刺的方法
KR10163677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회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73388B (zh) 调整装置
KR102086615B1 (ko) 잭 검출기, 검출 장치, 및 검출 방법
CN101951446A (zh) 经由音频/视频插头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外围设备的检测、识别和操作
US8509857B2 (en) Headsets
US20120308041A1 (en) Circuit assembly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ical signal of a microphone
CN102238454B (zh)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CN1043287C (zh) 用于音频输出通道的保护电路装置
CN101878657A (zh) 无线电收发机等通信设备的带扬声器的手持式传声器中的声音输入输出自动切换电路
CN203785780U (zh) 音频信号检测电路及音频信号处理电路
KR20150107518A (ko) 노이즈 제거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JP6958418B2 (ja) 給電制御装置
JP6197593B2 (ja) 信号処理装置
JP6913040B2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CN103458351A (zh) 复合式接头检测电路
KR100594689B1 (ko) 버튼 눌림 인식 시스템
JP7305162B2 (ja) 音電気変換装置
US11140493B2 (en) Input current-tolerant amplifier input stage for MEMS sensors and other devices
CN206820985U (zh) 一种抑制噪声干扰音频电路
CN105187985A (zh) 具有麦克风信号mic与gnd自动切换功能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