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3951A - 飞碟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飞碟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3951A
CN102233951A CN2010101696642A CN201010169664A CN102233951A CN 102233951 A CN102233951 A CN 102233951A CN 2010101696642 A CN2010101696642 A CN 2010101696642A CN 201010169664 A CN201010169664 A CN 201010169664A CN 102233951 A CN102233951 A CN 102233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wind
person
wings
driv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96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鄂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696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3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3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思考防银河星系所构想出新型航空航天器。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此款发动机综合了人类已有的三类顶尖的发动机技术于一身,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航空航天器。由于喷气发动机和超然直喷发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爆震问题。此款发动机巧妙的解决了至于航空发动机的爆震问题,而且可以以极高的速度飞行与悬停。此款发动机起源于风筝,人类所有航空器都是仿造鸟一样,扛着两只大翅膀拼命的迎着风跑,从最初的螺旋桨到冲压发动机,所有人类造出来飞行器都有翅膀,中国很久就有了风筝,其升空的原理就是等着风吹自己升空。和鸟完全相反的。如果想象我们也扛着两个翅膀自己不动,前面造一台风扇,让风吹自己的方法升空呢,当脚离地后由于没有了相对运动,可以在对面也站一个人扛着两个翅膀再放个风扇吹他,两个人联起手来。那围一圈人呢,风从中心向四面吹就可以了。这也是碟型器起飞的基本思路。

Description

飞碟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用于新型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发动机。碟形飞行器一直是人的梦想,目前没有人研制成功,但是其天生的形状具有优良的航空动力学特性,和完美的雷达隐身性,必将成为人类的最终理想飞行器 。
碟形飞行器之所以目前人类还制造不出来,因为第一是人类把它想象得太复杂,认为它有反重力的能力了,电涡流了等等过多的科技,也许真的会有,但是它最初的原始设计一定是我们目前飞行器就可以实现的动力形式;空气动力形式.第二我们通常采用常规螺旋桨动系统来驱动碟型器,由于动力的局限性.所以很难造出真正的飞碟.此款发动机设计之初并未设想构造飞碟发动机,只是基于对宇宙银河系为动力源的观察与思考,依据人类已知的航空发动机的成熟经验而设计的一款发动机力求达到最高效,最简捷,最理想的运转形式.最后只能以环形翼装在周围.让人不得不与飞碟联系起来.这也许是当你顺应宇宙的运行规律的时候,你的飞行器只有一种最合理的运转和外部形式 。
当今世界航空器最尖端高速的飞行器要数美国的黑鸟无人机.至今无人能及.它是将喷气发动机和超燃直喷发动机结合在一起的一款先进的无人机.但是它不能在空中悬停.本发明本着把涡喷发动机和超燃直喷发动机和直升机的优势汇集一起的思路.摹仿银河星系的运动轨迹设计研发了此款发动机。 
此款发动机无论从动力性能及燃油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安全性是当今航空器考虑最多的,当今航空器故障率最低的应该应该是超 燃直喷发动机,因为它简单到只剩下一根管和燃烧器了,没有了涡轮涡扇等过多零件,只要有油就很少坏,所以故障率是最低的,但是不是说制造就可以容易,因为越简单机器制造起来越复杂.因为一个弧线的角度就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测算才能找到最佳的数据.飞机的设计发明起源于东方,最早我们制造风筝,却由西方制造出来飞机取代其原理,但是从最初设计就是个很绕弯的方法.为了飞行,人们仿造鸟一样,扛着两只大翅膀拼命的迎着风奔跑,由于脚离地了失去了摩擦力,便在后面加了个推进装置.从最初的螺旋桨到冲压发动机,所有人类造出来飞行器也是直来直去的和鸟滑翔没有异同,中国很久就有了风筝,其升空的原理就是等着风吹自己升空.和鸟完全相反的.如果想象我们也打着两个翅膀自己不动,前面放一台巨型风扇,让风吹自己的方法升空呢,当脚离地后由于没有了相对运动,可以在对面也站一个人扛着两个翅膀再放个风扇吹他,两个人联起手来.那围一圈人呢,风从中心向四面吹就可以了.这也是飞碟的基本思路.宇宙的规律是疏导.银河整个都在运转,并不是转到中心就灭亡了,而是从中心反转后转向另一侧了.所以飞碟飞行器不是强行迎着空气跑而是变相疏导利用空气.基于运动规律,以疏导气流为主的思路发明了此款发动机.所以此款发动机也更中国。 
背景技术
飞碟作为人类的一种接近于完美的飞行器,其优势在于和其他飞行器相比有不可替代性.属于人类的理想飞行器.飞碟之所以不能被当今的人类所制造是因为人类动力设计大方性问题使得飞碟很难悬停。然而飞碟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又是极具合理性的一种飞行器。所以综合人类尝试各种方法制造飞碟,都由于采用 常规动力无法达到飞碟的真正运转,此种发动机完美的解决了飞碟的动力问题使得飞碟的制造成为可能.之所以飞碟造不出来,因为是人类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从来特发明飞机开始就一直沿着一条死路在做,我们用很大的动力带着两个翅膀,和我们的巨大身躯迎着风跑,让风给我们的翅膀一个升力,从而起飞.为何我们不直接拿着一个电风扇吹自己让自己造的风使自己飞起来呢.。
目前人类最强劲的动力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其次是涡喷发动机,涡喷发动机由于设计与加工制造的原因中心轴的高速共振是无法解决的.很难达到很高转速.最快的是超燃冲压式发动机,可以达到数倍超音速以上。但都只在追求直线加速度,无法在某一空间停留,直升机可以在某一点停留但由于叶片的承受极限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力与速度.能把喷气和冲压发动机两种发动机结合在一起的有美国的黑鸟无人机,但不可能解决的悬停的问题。而本发明的发动机既可以在任何空间点停留,和直升机一样,又具备极高的自传速度为今后研发横向飞行提供了动力源泉.属于人类已知发动机技术的新形式结合体.目前人类单一种类的体发动机都有各自所对应的飞机生产飞行.所以技术上结合涡喷发动机冲压发动机以及直升机这三种发动机原理于一身,成为可能.此款飞碟发动机升空原理依据康达定理。由于周边为碟形翼产生举升力,重心在中间,依据杠杆原理.所以很容易升空,举升能力是直升机数倍.运行阶段起步为涡喷发动机推动,依康达定理升空,当到达1-2马赫以上的时候即转为冲压发动机运转产生极高的自旋转速,发动机压气体进入螺旋涵道燃烧变为气体自动进入涵道,形成抽气燃烧的高速自旋阶段,就是形成了数个超燃直喷发动机。飓风效应一圈碟形翼即可使发动机产生巨大的升力,急速升空.也就是人类的飞碟.由于普通喷气发动机达到1-2马赫要带着油箱等很多附属设施达到很高的速度很不容易,耗费大量燃油,而这种发 动机是自旋转,蜗轮空转很容易达到2马赫.这时转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形成自吸气燃烧.使空气旋转吸入和飓风一样形成完美的动力,达到了人类飞行器的节油高效的最高极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想起源于银河星系,面对浩瀚宇宙,已知的银河系为一个双螺旋碟形结构,动力源在中心.那样多的星球,都以极高的速度飞行,不停的公转与自传,达到一个极致的速度的平衡,依据仿生的原理,发动机的原始形态一定是旋转结构。观察银河系是一个碟形螺旋结构,研究仿造银河系为动力源泉,综合人类已知的和已有的技术发明了此款飞碟发动机,此发动机基于喷气发动机理论冲压发动机理论,空气动力学等原理为基础。而又截然不同于目前人类已有的所有飞行器发动机,属于全新的发动机.是一款飞碟发动机.此发动机的中心设计为空筒,目前全球所有喷气发动机的中心都是一根主轴,由于加工工艺及材料等技术原因,达到极高转速会产生共振,无法达到平衡,现在把主轴直径加大到具有一定壁厚中空结构.上小下大,解决了极高转速下发动机轴共振为题.因为环绕空心主轴的高速气流同为下旋结构,受力方向均匀,使得主轴自身达到动态稳定.不会产生共振.修改压气叶轮机构,颠覆了目前全球所有的压气机叶轮设计,目前所有压气涡轮设计都是使气体向外或垂平行主轴向后压气的,而我们设计的这一种全新的集气涡轮,新型集气叶轮使所有的气流垂直主轴指向涡轮中心,形成下螺旋旋转气流,最终的集气涡轮把所有的气体压入下旋的内螺旋涵道,内涵道路径为多个独立分开螺旋型管状结构,螺旋向下,每一个管状螺旋体为上部空间大中部窄下部宽的结构,在中部空间由于空气压力增大设置供油点和点火器, 底部涡轮为全新的旋转型尾推涡轮,排气方向与主轴垂直。意在最大限度的收集爆燃的能量带动上部压气涡轮和集气涡轮高速自旋,当到达一定速度的时候,设计的独特性从高速压气燃烧阶段转变为发动机自身抽气燃烧阶段,也就是冲压发动机阶段,由于气流是螺旋状的导气结构,保证了中空喇叭型的主轴受力均匀性,即使几倍超音速也不会产生共振.发动机高速自旋的状态下,在喇叭型外轴套加装一个圆形碟形翼。依据康达效应就可以获得惊人升力,实现飞行和悬浮,并且根据动力需求可以向把多个发动机圈套圈叠加,达到惊人动力.在高速自旋状态下发动机升空,为了避免中心空的主轴碟形翼一样产生旋转,在上进气口部分加装井字形导垂直挡板,挡板与中心主轴连接一体稳定中心不产生自旋.由于升力的主要来源是碟形翼,依据杠杆原理所以此种发动机提升能力相当惊人.。
附图说明
图1: 
此发动机特点还在于全新设计的集气涡扇,类似纸风车的空筒形集气方式,使气流垂直于主轴向中心运动。这个集气涡扇与下八字形空气涵道和底部的涡轮总成了一套喷气发动机的基本结构。集气涡扇的气流走向是垂直主轴,指向中空套筒和外围套筒之间形成的数个空管涵道的,在启动或不需要很高速度时,采用涡扇发动机启动悬停,排气涡轮的排气方向与集气涡轮相反,并且与底圆相切平行于集气涡轮排气,并不是垂直向下排气。这样当涵道内的多个喷油点火器点火时,尾轮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上面的集气涡扇高速自旋转,把更多的空气压入下旋涵道。从而高速自旋。 
图2: 
此款发动机的独特之处是中心轴套设计为一个下八字空心结构.外圈围绕一圈下螺旋涵道凹槽.由于喷气发动机和超燃直喷发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爆震问题.喷气发动机达到极高速度由于共振中心主轴会折断.而飓风具有很强的毁灭性但是中心却没有一丝风,要想取得飓风的稳定效果,就要利用空气爆震的特性,由于此发动机中心是空的,在外圈是一圈空气流动的下螺旋涵道,涵道与外轴套紧密配合。形成数个超燃冲压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形状类似一个空筒.由于是多个螺旋状的冲压发动机共同振动都产生爆震与离心的力,爆震由于相互作用而抵消,离心力由于都是相互作用所以会使中心套筒稳定而保持动态平衡.解决了制约航空动力的问题。 
图3 
此为飞碟发动机整体结构,发动机外轴套通过巨大的轴承与碟形翼相连接.集气涡扇上方覆盖着与碟形翼相连接的井字形竖隔珊.竖隔珊同时与主轴内轴套相连接,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竖隔珊由于气流的稳定效应。维持发动机中心轴套与碟型翼不与外轴套共同旋转.保持飞行器的驾驶舱和设备舱内的设备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发动机点火运转,首先启动的是涡喷发动机体系,由于顶部的集气涡扇旋转,大量的空气被压入内涵道,多个下旋的内涵道与集气涡扇形成喷气发动机的基本构造,数个喷油点火系统喷油点火,发动机启动。由于尾部涡轮设计排气方向是与中心轴套底圆相切的,所以飞碟并不全依靠尾推力上升.而是高速自旋.随 着喷油的增加,底涡轮推力增加,转速逐步增加.带动顶部涡扇转速同比增加,使得集气涡扇压气也在增加,并且越转越快,大量的空气从碟形翼的顶部压入排气道从碟形翼的下部排出,顶部形成一定的真空,此时碟形翼周边受到空气的拉动飞碟就悬空了,由于碟形翼分布在中心发动机的周边,相当于一圈人在抬一台发动机所以很小的力就可以抬起很重的物体.和直升机相比它的提升力是惊人的.由于大量的空气吸入,都要通过井字型隔珊,所以井字隔珊受到气流的限制,保持一个固定的方向不动,同时隔珊连接中心轴套和碟形翼,使得这三个主要部件不发生旋转,而旋转的只有两个涡轮和外轴套.当自旋转速达到1-2马赫时,此时进气涵道有了可观的气流流速,此时可以启动超燃冲压燃烧阶段,由于围绕在中心轴套的数个空气涵道等同于多个超燃冲压发动机,此时两个涡扇的转不旋转已经不重要了.数个空气涵道形成一个巨大的抽气筒,强行将空气抽入涵道内部加速燃烧后高速喷出.在碟形表面形成飓风效应,气流不断地循环像飓风一样。碟形翼上部形成真空,巨大的下压力抬着飞碟迅速攀升.这就形成了飞碟发动机.由于形成的风是旋转的在碟形翼上没有共振等因素的影响,其运行速度与提升力是惊人的。同时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遵循的依旧是飞机翅膀起飞的康达定理.和飓风形成后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Claims (8)

1.根据权利要求发动机的导气涵道为多个下螺旋型封闭的导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发动机中心主轴是空芯结构,外敷多个螺旋涵道。
3.根据权利要求发动机中心主轴与中心主轴外套同为喇叭型设计.上小下大。
4.根据权利要求发动机中心轴与外套之间形成的导气涵道结构为上部开口大,中间缩小,底部扩大的设计形状。
5.根据权力要求在于尾部涡轮排气方式为与底圆圆周相切的排气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顶部的集气涡扇为防纸风车结构,所有气体压向中心。
7.根据权力要求以此款发动机为动力源的碟状飞行器。
8.根据权利要求此款发动机上下作业面的空气流动方式同为蜗旋状。 
CN2010101696642A 2010-04-28 2010-04-28 飞碟发动机 Pending CN102233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96642A CN102233951A (zh) 2010-04-28 2010-04-28 飞碟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96642A CN102233951A (zh) 2010-04-28 2010-04-28 飞碟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3951A true CN102233951A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8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96642A Pending CN102233951A (zh) 2010-04-28 2010-04-28 飞碟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39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0408A (zh) * 2016-01-19 2016-04-13 邱俊 空气动力装置
CN108263597A (zh) * 2018-03-23 2018-07-10 李志国 盘式螺旋桨
CN109252979A (zh) * 2018-11-27 2019-01-22 劳伦迪勒(昆山)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旋吸气式航空发动机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0408A (zh) * 2016-01-19 2016-04-13 邱俊 空气动力装置
CN105480408B (zh) * 2016-01-19 2018-05-25 邱俊 空气动力装置
CN108263597A (zh) * 2018-03-23 2018-07-10 李志国 盘式螺旋桨
CN109252979A (zh) * 2018-11-27 2019-01-22 劳伦迪勒(昆山)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旋吸气式航空发动机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9160B2 (en) Ultra-efficient propulsor with an augmentor fan circumscribing a turbofan
US10202865B2 (en) Unducted thrust producing system
CN106988926B (zh) 涡轴涡扇组合循环发动机
CN208360507U (zh) 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
US11300003B2 (en) Unducted thrust producing system
US6464459B2 (en) Lifting platform with energy recovery
US9789959B2 (en) Propulsion system for an aerial vehicle
CN106542101B (zh) 非轴对称后发动机
CN106986037A (zh) 用于飞行器的后发动机
CN106986035A (zh) 用于飞行器的后发动机
CN109677608A (zh) 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
CN104925254A (zh) 垂直起降飞机
CN206694149U (zh) 涡轴涡扇组合循环发动机
CN10808712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离心通风器
CN101284570A (zh) 一种离心风扇式的升力/推力装置及带该装置的飞行器
CN102233951A (zh) 飞碟发动机
CN113982782A (zh) 轮缘驱动涡扇涵道喷气式无轴电力永磁航空推进器及应用
RU112152U1 (ru) Система раскрутки ротора автожира
CN210391548U (zh) 一种竹蜻蜓单桨翼直升机
CN104787328B (zh) 一种适用于复合式飞机的旋翼折展机构
US9849975B2 (en) Deflection cone in a reaction drive helicopter
CN113443124A (zh) 采用两级大小叶片的边界层吸入式推进器
CN205078365U (zh) 一种喷气式发动机
CN105240159B (zh) 一种喷气式发动机
CN2210151Y (zh) 航空飞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