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3912B -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 Google Patents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3912B
CN102233912B CN2011101048998A CN201110104899A CN102233912B CN 102233912 B CN102233912 B CN 102233912B CN 2011101048998 A CN2011101048998 A CN 2011101048998A CN 201110104899 A CN201110104899 A CN 201110104899A CN 102233912 B CN102233912 B CN 102233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air compressor
vehicle
gas 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48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3912A (zh
Inventor
Y.李
P.T.卡尔森
T.小亚当奇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233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3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3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3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具体地,车辆具有充气式气坝组件,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被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展开和收回。所述展开和收回可基于车辆速度。所述展开/收回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用于将空气导进导出所述气坝组件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压缩机在展开和收回操作下操作以分别填充和排空所述气坝组件。

Description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车辆的充气式气坝,更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给气坝组件充气和放气的双向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下方并延伸到接近道路的气坝来改善。这种气坝的缺点是其向下延伸到接近路面给在正常路面上方延伸的路缘或类似障碍物造成潜在干扰。
结果,一些人已开发了充气式气坝组件,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在与诸如路缘的对象的潜在干扰高的车辆操作条件下允许气坝放气以及在最有益于改善车辆的动力学特性的车辆操作条件下(例如当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允许气坝充气。希望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构造和操作被简化的、成本较低的并且具有快速和准确充气和放气能力的气坝组件,同时使重量和在车辆中占用的封装空间最小化。
发明内容
实施例构思了一种使安装在车辆的前端下方的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和放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检测该车辆的速度大于第一预定速度阈值;(b)如果该车辆的速度大于第一预定速度阈值,控制第一阀来将压缩的空气从空气压缩机导引到充气式气坝组件并且控制第二阀来将空气从大气导引到空气压缩机中;(c)如果该车辆的速度大于第一预定速度阈值,启用空气压缩机来通过第一阀抽吸空气到充气式气坝组件中,从而将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到所展开的位置;(d)在步骤(b)和(c)后,停用空气压缩机并控制第一阀和第二阀来防止空气从气坝组件中流出从而保持充气式气坝组件处于所展开的位置;(e)在步骤(d)后,检测是否该车辆的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阈值;(f)在步骤(e)后,如果该车辆的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阈值,控制第一阀来将空气从空气压缩机导引到大气并控制第二阀来将空气从充气式气坝组件导引到空气压缩机中;以及(g)在步骤(e)后,如果该车辆的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阈值,启用空气压缩机来通过第二阀将空气从充气式气坝组件抽吸并通过第一阀到大气中,从而将充气式气坝组件放气到所收回的位置。
实施例构思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包括充气式气坝组件和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前端。充气式气坝组件被安装到前端并且包括前壁,前壁在后壁和底壁前并与后壁和底壁间隔,后壁和底壁限定中空的内部密封空气空间。柄接合该空气空间来选择性地允许空气进出该空气空间。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阀和第二阀。空气压缩机具有与第一阀流体连通的出口,和与第二阀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一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流从第一阀导引到柄和大气,第二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流从大气和柄导引到第二阀中。当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填充模式时,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阀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第一阀导引到柄中,并且当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排出模式时,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阀从柄中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第一阀导引到大气中。
实施例的优点是充气式气坝组件改进了整车燃油经济性,同时避免在低车速下对气坝造成损害,同时能够准确而快速地使气坝充气和放气。这种气坝组件和双向展开/收回系统还使重量、成本和封装空间最小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
1. 一种用于使安装在车辆前端下方的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和放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所述车辆的速度大于第一预定速度阈值;
(b)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控制第一阀来将压缩的空气从空气压缩机导引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并且控制第二阀来将空气从大气导引到所述空气压缩机中;
(c)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通过所述第一阀抽吸空气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中,从而将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到展开的位置;
(d)在步骤(b)和(c)后,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来防止空气从所述气坝组件中流出从而保持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的位置;
(e)在步骤(d)后,检测是否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阈值;
(f)在步骤(e)后,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控制所述第一阀来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到大气并控制所述第二阀来将空气从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导引到所述空气压缩机中;以及
(g)在步骤(e)后,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通过所述第二阀将空气从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抽吸并通过所述第一阀抽出到大气中,从而将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放气到收回的位置。
2.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在步骤(f)和(g)后包括步骤(h):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来防止空气流入所述气坝组件从而保持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处于所述收回的位置。
3. 根据方案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前操作所述空气压缩机预定时间段以保证达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的所需放气,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4.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检测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达第二预定时间段,来进一步限定步骤(e);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车辆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达至少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并且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f)和(g)。
5.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启用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马达来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6.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控制器以及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b)、(c)、(f)和(g)。
7.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停用空气压缩机前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达预定时间段以保证达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的所需充气,来进一步限定步骤(d)。
8.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检测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达第一预定时间段,来进一步限定步骤(a);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车辆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达至少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并且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b)和(c)。
9.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
10. 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空气进入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前将所述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流过干燥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11. 根据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空气进入所述干燥机前,将所述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流过第一单向止回阀,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并且包括步骤(h),所述步骤(h)选择性地将空气通过再生阀从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和所述干燥机之间导引到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第二阀之间延伸的管路来允许所述干燥机的再生。
12.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前端,所述前端包括:
被安装到所述前端并且包括前壁的充气式气坝组件,所述前壁在后壁和底壁前并且与所述后壁和所述底壁间隔,所述后壁和所述底壁限定中空的内部密封空气空间,以及接合所述空气空间来选择性地允许空气进出所述空气空间的柄;以及
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空气压缩机具有与所述第一阀流体连通的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阀流体连通的入口,所述第一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阀导引到所述柄和大气,所述第二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流从大气和所述柄导引到所述第二阀中;由此,当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填充模式时,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阀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导引到所述柄中,以及当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排空模式时,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柄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导引到大气。
13.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下游的干燥机,由此,从所述压缩机流经所述干燥机的空气将使湿气从所述空气除去。
14. 根据方案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下游和所述干燥机的上游的第一单向止回阀,以及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允许空气流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干燥机之间被导引出至大气中的再生阀。
15.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接合并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马达。
16.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阀是螺线管阀。
17.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阀是螺线管阀。
18.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连通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位置。
19. 根据方案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壁包括由多个活动铰链连接以形成可折叠形前壁的多个褶皱,以及所述后壁包括由多个活动铰链连接以形成可折叠形后壁的多个褶皱。
20. 根据方案1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壁被弯曲来对应所述车辆的所述前端的曲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气坝组件处于延伸位置的车辆前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沿箭头2-2的方向截取的气坝组件的截面图。
图3是类似于图2但示出气坝处于其存储在车辆前部下方的收回位置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连接到气坝组件且阀处于气坝填充位置的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连接到气坝组件且阀处于气坝保持位置的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连接到气坝组件且阀处于气坝排空位置的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以看出,一般以10表示的车辆具有隐藏车身的前保险杠和未示出的其他结构的模制塑料前筋膜12。气坝组件14被附着到车辆10的下面,并在图1中被示出为处于延伸位置,气坝组件14在延伸位置将部分遮蔽(close out)车辆的下侧与路面之间的空间,以改进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此处讨论的特别充气式气坝组件14可与下面讨论的双向展开/收回系统一起采用的充气式气坝的一个例子。
现在参考图2和3,可以看出,气坝组件14由整块吹模成型塑料组件组成,该整块吹模成型塑料组件一般包括顶壁18、底壁20、前壁22和后壁24。这些壁协作来限定中空的内部密封的空气空间28,并且这些壁具有厚度,所述厚度相对于不自支撑此处公开的形状的较薄材料,显示图2的一般自支撑形状。顶壁18一般是平面的,并通过螺丝36和38被适当附着合适的车身结构34的下侧。中空柄42与顶壁18整体模制并且通过结构34中提供的孔46向上延伸。该柄42可包括用于需要时便于组装/拆卸的快速连接/断开特征。
参考图2,前壁22和后壁24每一个均由多个串行排列的多个横向延伸褶皱50形成。典型的褶皱50包括上褶皱部52和下褶皱部54,上褶皱部52和下褶皱部54通过外活动铰链56被结合在一起。这些褶皱50的每一个被通过内部活动铰链58依次连接到相邻褶皱50。因此,前壁22和后壁24由通过活动铰链56和58连接的交替褶皱部分52和54组成,活动铰链56和58是以可折叠方式排列的,通过该可折叠方式前壁22和后壁可以经由活动铰链56和58的挠曲被折叠和展开。这些活动铰链和褶皱是在形成气坝组件14的吹模工艺中形成的。
气坝组件的底壁20将前壁22和后壁24间隔开。前下唇结构66从前壁22和底壁20向下依靠以硬化气坝组件14的下边缘。
气坝组件14的整体形状从上看时是弯曲的或弧形的,以便气坝组件14将一般地匹配车辆前面的曲率。更重要的是,气坝组件14的这种弯曲形状促使褶皱50也遵从弯曲路径,因此褶皱52和54以及活动铰链56和58的曲率将协作来一般地硬化前壁22和后壁24以防止可能由车辆高速行驶时的上冲气流引起的移动。此外,前壁22和后壁24的褶皱形状将协作来保持前壁22和后壁24之间的可靠距离,从而针对前后方向上的挠曲给予气坝组件14以预定形状。
现在参考图3,气坝组件14被示出在收回位置,在收回位置中底壁20已向上缩回到更接近顶壁18,如活动铰链56和58的挠曲以及褶皱部分52和54的折起所允许。因此,在图3中,气坝组件14已收回到存储位置,存储位置基本上远离对路缘或类似障碍物的潜在干扰。
将理解,气坝组件14可以在图2的延伸位置或图3的收回位置的任一个中被吹模成型。例如,如果气坝组件14是在图2的延伸位置中模制的,活动铰链56和58将不断促使气坝组件14到其延伸位置,并且气坝组件14只能通过在气坝组件14上施加足够的力以克服活动铰链56和58的自然的和固有的弹簧效应来缩回。另一方面,如果气坝组件14是在图4的收回位置中模制的,活动铰链56和58将内在地促使气坝组件14到收回位置,并且有必要施加足够的力来延伸气坝组件14至其图2的延伸位置。替代地,通过图4-6的控制机制,气坝组件14可在介于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条件下模制。
图4-6示出用于在延伸位置(图2所示)和收回位置(图3所示)之间移动气坝组件14的双向展开/收回系统68。该系统68包括可由马达72(或另一装置)驱动的空气压缩机70。马达72可由控制器74控制,控制器74可为单独的控制器或可为用于控制其它车辆功能的控制器的一部分。该控制器74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硬件和软件的各种组合构成。
压缩机70将空气通过出口75导引到干燥机76,干燥机76确保系统68中没有收集的湿气。可选地,单向止回阀73被插入压缩机出口75和干燥机76之间。空气然后从干燥机76被导引到第一阀78。该第一阀78可以例如是螺线管阀,虽然需要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可控阀。第一阀78由控制器74控制,控制器74可以在将空气导引到气坝组件14的柄42或将空气导引到出口80到大气中之间切换阀78。
第二阀82与入口84流体连通至空气压缩机70。该阀82还可以例如是螺线管阀。同样,需要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可控阀。第二阀82由控制器74控制,控制器74可在将入口84连接至出口80到大气中和将入口84连接至在第一阀78与气坝组件42的柄42之间延伸的空气管路86之间切换第二阀82。
双向展开/收回系统68还可包括可选阀88,可选阀88被放置得选择性地允许来自干燥机76和管路90之间的流,管路90在第二阀82和压缩机入口84之间延伸。该阀88可以例如是可变的单向止回阀或螺线管阀。可选阀73、88可被用来使干燥机76周期地再生。
对于再生,第一阀和第二阀78、82被设在图4所示的位置中,压缩机70被关闭,气坝组件14被充气,阀88被调整为允许气流通过它。气坝组件14中的空气然后将流经第一阀78、干燥机76、阀88、第二阀82并流出至大气中以带出系统68的湿气。
作为附加选项,如果空气压缩机70未能将空气从气坝组件14排出,阀88可被用来允许空气流作为失效模式。
压缩机70上的配件以及第一阀和第二阀78、82可以具有在需要时便于组装/拆卸的快速连接/断开特征。另外,第一阀和第二阀78、82可以是恒定流速或可变流速阀,如用于该双向展开/收回系统68的特定应用所需的那样。
现在将针对图1-6讨论双向展开/收回系统68的操作及其在使气坝组件14充气和放气中的使用。当车辆10在道路上行驶并且车辆速度超过第一预定车辆速度阈值时,控制器74将促使阀78、82位于如图4(气坝填充位置)所示的位置,马达72将被打开来驱动空气压缩机70。压缩机70将把空气从大气中经由第二阀82抽入入口84中。压缩的空气将被推动通过压缩机出口75、通过湿气被除去的干燥机76、并通过第一阀78,然后在第一阀78被导引通过柄42进入气坝组件14。这将促使气坝组件14充气。替代地,在控制器将启用该气坝填充操作模式前,可能需要超出第一预定车辆阈值达第一预定时间段。
马达72继续操作,直至气坝组件14充气所需量。可以例如通过操作马达72预定时间段、监控气坝组件14中的气压(这可能需要添加压力传感器到气坝组件)或采用位移传感器检测气坝组件的延伸(这可能需要添加位移传感器到气坝组件)来做出关于充气量的确定。如果采用了可选的压力传感器92,则它可以例如与第一阀78的出口相邻。替代地,可选的压力传感器需要时可以与第一阀78的入口相邻定位或被安装为与柄42相邻。
一旦气坝组件充气所需量,控制器74停用马达并致动第一阀78到图5所示的位置(气坝保持位置)。在该气坝保持模式下,气坝组件14中的空气不能通过阀78、82的任一个流出,所以气坝组件14将保持充气。优选地,第一阀和第二阀78、82的默认位置是图5所示的位置,其中,默认位置是需要低能量或不需要能量来维持阀处于这些位置的阀位置。
当展开了气坝组件14的车辆10行驶并且车辆速度掉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以下时,控制器74将促使阀78、82位于如图6所示的位置(气坝排空位置),马达72将被打开来驱动空气压缩机70。压缩机70将经由第二阀82把空气从气坝组件14抽入其入口84。压缩的空气将被推动通过压缩机出口75、通过干燥机76、并通过第一阀78,然后在第一阀78被导引通过出口80到大气中。这将导致气坝组件14放气。替代地,在控制器74将启用该气坝排空操作模式前,可能需要超出第二预定车辆阈值达第二预定时间段(即,低于该速度)。
马达72继续操作,直至气坝组件14放气所需量。放气量可如以上讨论相对充气来确定(例如,给定时间段、压力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一旦气坝组件放气所需量,控制器74停用马达并致动第二阀82到图5所示位置(气坝保持位置)。在该气坝保持模式中,空气不能通过每一阀78、82流入气坝组件14,所以气坝组件将维持在其收回位置。
要注意,双向展开/收回68使用空气压缩机70来使气坝组件14充气和放气。这允许快速而准确地使气坝组件14充气和放气。
第一预定车辆速度可以与第二预定车辆速度相同,尽管通常更希望第二预定车辆速度小于第一预定车辆速度。同样,第一和第二预定时间段可以相等或可以是不同的时间量。总体而言,这些预定时间段可以取决于安装了气坝组件的特定车辆以及所采用的特定气坝组件的配置。当然,可以基于系统要求校准预定车辆速度和时间段。
另外,需要时,手动操作开关(未示出)可被安装在车辆乘客车厢中并被连接到控制器74。该开关可被用来在全部车辆速度下超越自动控制并保持气坝组件在其收回位置。
虽然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熟悉本发明所涉及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于实践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

1.一种用于使安装在车辆前端下方的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和放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所述车辆的速度大于第一预定速度阈值;
(b)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控制第一阀来将压缩的空气从空气压缩机导引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并且控制第二阀来将空气从大气导引到所述空气压缩机中;
(c)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通过所述第一阀抽吸空气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中,从而将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充气到展开的位置;
(d)在步骤(b)和(c)后,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来防止空气从所述气坝组件中流出从而保持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的位置;
(e)在步骤(d)后,检测是否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阈值;
(f)在步骤(e)后,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控制所述第一阀来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到大气并控制所述第二阀来将空气从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导引到所述空气压缩机中;以及
(g)在步骤(e)后,如果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通过所述第二阀将空气从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抽吸并通过所述第一阀抽出到大气中,从而将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放气到收回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在步骤(f)和(g)后包括步骤(h):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来防止空气流入所述气坝组件从而保持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处于所述收回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停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前操作所述空气压缩机预定时间段以保证达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的所需放气,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检测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达第二预定时间段,来进一步限定步骤(e);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车辆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达至少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并且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f)和(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启用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马达来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控制器以及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b)、(c)、(f)和(g)。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停用空气压缩机前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达预定时间段以保证达到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的所需充气,来进一步限定步骤(d)。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检测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达第一预定时间段,来进一步限定步骤(a);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车辆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达至少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并且启用所述空气压缩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b)和(c)。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速度阈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空气进入所述充气式气坝组件前将所述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流过干燥机,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空气进入所述干燥机前,将所述空气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导引流过第一单向止回阀,来进一步限定步骤(c),并且包括步骤(h),所述步骤(h)选择性地将空气通过再生阀从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阀和所述干燥机之间导引到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第二阀之间延伸的管路来允许所述干燥机的再生。
12.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前端,所述前端包括:
被安装到所述前端并且包括前壁的充气式气坝组件,所述前壁在后壁和底壁前并且与所述后壁和所述底壁间隔,所述后壁和所述底壁限定中空的内部密封空气空间,以及接合所述空气空间来选择性地允许空气进出所述空气空间的柄;以及
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空气压缩机具有与所述第一阀流体连通的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阀流体连通的入口,所述第一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阀导引到所述柄和大气,所述第二阀是可控的以选择性地将空气流从大气和所述柄导引到所述第二阀中;由此,当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填充模式时,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阀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导引到所述柄中,以及当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处于排空模式时,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柄抽取空气并将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导引到大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下游的干燥机,由此,从所述压缩机流经所述干燥机的空气将使湿气从所述空气除去。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下游和所述干燥机的上游的第一单向止回阀,以及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允许空气流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干燥机之间被导引出至大气中的再生阀。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接合并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马达。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阀是螺线管阀。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阀是螺线管阀。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双向展开/收回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连通并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壁包括由多个活动铰链连接以形成可折叠形前壁的多个褶皱,以及所述后壁包括由多个活动铰链连接以形成可折叠形后壁的多个褶皱。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壁被弯曲来对应所述车辆的所述前端的曲率。
CN2011101048998A 2010-04-26 2011-04-26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3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67,276 US8292350B2 (en) 2010-04-26 2010-04-26 Inflatable vehicle air dam with bidirectional deploy/stow system
US12/767,276 2010-04-26
US12/767276 2010-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3912A CN102233912A (zh) 2011-11-09
CN102233912B true CN102233912B (zh) 2013-09-11

Family

ID=4478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48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3912B (zh) 2010-04-26 2011-04-26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92350B2 (zh)
CN (1) CN102233912B (zh)
DE (1) DE1020110182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7817B2 (en) * 2010-06-30 2014-03-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Air dam deployment and retraction system
DE102011111456B4 (de) * 2011-08-30 2022-05-05 Apollo Vredestein B.V.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752883B2 (en) * 2011-10-18 2014-06-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utomotive vehicles with front undercarriage protectors
US8887845B2 (en) * 2012-09-14 2014-1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ow-away air dam
US8702152B1 (en) * 2013-01-11 2014-04-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front air dam
US9238445B2 (en) 2013-06-14 2016-01-19 Franco Capitina Expandable vehicle door guard
USD746726S1 (en) * 2014-07-31 2016-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746729S1 (en) * 2014-09-02 2016-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FR3030435B1 (fr) * 2014-12-17 2017-01-13 Renault Sa Spoiler telescopique deployable aerodynamiquement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spoiler
US10106210B2 (en) * 2015-02-10 2018-10-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act efficient system to quickly raise and slowly lower an air dam
USD771529S1 (en) * 2015-04-24 2016-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771528S1 (en) * 2015-04-24 2016-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9327779B1 (en) 2015-07-06 2016-05-0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Removable front spoiler for a vehicle
US9714059B2 (en) * 2015-12-04 2017-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splitt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072378B2 (en) * 2016-03-18 2021-07-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air dam
US10384730B2 (en) 2017-04-12 2019-08-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active air dam
US11560185B2 (en) 2019-04-12 2023-01-24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ployment of a vehicle air dam
FR3097520A1 (fr) * 2019-06-19 2020-12-25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dispositif déflecteur d’air actif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9125235B4 (de) * 2019-09-19 2022-01-05 Audi Ag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Insassenschutz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5262A (en) * 1985-03-07 1986-04-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dam for motor vehicle
CN2565703Y (zh) * 2002-08-06 2003-08-13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高速稳定器
CN1572633A (zh) * 2003-06-23 2005-02-02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保险杠导流板及其安装构造
EP1674381A1 (de) * 2004-12-22 2006-06-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CN101003288A (zh) * 2006-01-16 2007-07-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空气动力装置
CN101659285A (zh) * 2008-08-27 2010-03-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可伸缩弯曲前扰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1581A (en) 1980-09-08 1982-03-26 Aisin Seiki Co Ltd Air balancing panel
DE3145257A1 (de) 1981-11-14 1983-05-19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aus elastischem material bestehender frontspoiler"
IT1153678B (it) 1982-12-10 1987-01-14 Alfa Romeo Spa Spoiler a posizionamento automatico per un autoveicolo
DE3613302A1 (de) 1986-04-19 1987-10-29 Daimler Benz Ag Bugverkleidung fuer kraftwagen
JP2641425B2 (ja) 1986-05-16 1997-08-13 株式会社 大井製作所 フロントスポイラ装置
JPS63110078A (ja) * 1986-10-27 1988-05-14 Tsutomu Miwa 下垂式エヤダムスカ−ト
US4976489A (en) 1990-03-26 1990-12-1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velocity responsive self deploying flexing air dam
US6209947B1 (en) 1998-01-02 2001-04-03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aerodynamic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160748B8 (de) 2001-12-11 2005-09-29 Dr.Ing.H.C. F. Porsche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eine Luftleiteinrichtung umfassenden Frontpartie
FR2845334B1 (fr) * 2002-10-02 2004-11-19 Plastic Omnium Cie Pare-chocs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spoiler articule entre trois positions d'equilibre stable
DE10325653A1 (de) 2003-06-06 2004-12-23 Dr.Ing.H.C. F. Porsche Ag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1694553A1 (de) 2003-12-17 2006-08-30 Prospective Concepts AG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der bewegung einer luftleitvorrichtung
DE202004002170U1 (de) 2004-02-12 2005-03-24 Merlaku Kastriot Brems-Konstruktion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ür Formel-1 Rennwagen
CH703690B1 (it) 2004-05-10 2012-03-15 Protoscar Sa Elemento costruttivo gonfiabile pneumaticamente per autoveicoli.
US6962388B1 (en) 2004-06-01 2005-11-08 Flores Christopher R Inflatable air spoiler
US7762615B2 (en) 2005-04-21 2010-07-27 Roderick Dayton Vehicle air dam system
DE102005047113A1 (de) 2005-09-30 2007-04-19 Gerhard Armlich Elastisch verformbare Strömungsleitelemente
US7686382B2 (en) 2005-10-12 2010-03-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Reversibly deployable air dam
US20070257512A1 (en) 2006-05-08 2007-11-08 Scott Anderson Fuel efficient dynamic air dam system
ITMI20061177A1 (it) 2006-06-20 2007-12-21 Iveco Spa Sistema di chiusura completa dello spazio tra cabina e semi-rimorchio di un veicolo industriale o commerciale,per migliorare l'aerodinamica del veicolo
ITMI20061820A1 (it) 2006-09-26 2008-03-27 Iveco Spa Sistema di controllo e gestione delle azioni di gonfiaggio e sgonfiaggio di spoiler gongiabili per veicolo industriale
DE102006060672A1 (de) 2006-12-21 2008-06-26 Dr.Ing.H.C. F. Porsche Ag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100460B2 (en) * 2009-03-02 2012-01-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xtendable air control dam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5262A (en) * 1985-03-07 1986-04-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dam for motor vehicle
CN2565703Y (zh) * 2002-08-06 2003-08-13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高速稳定器
CN1572633A (zh) * 2003-06-23 2005-02-02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保险杠导流板及其安装构造
EP1674381A1 (de) * 2004-12-22 2006-06-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CN101003288A (zh) * 2006-01-16 2007-07-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空气动力装置
CN101659285A (zh) * 2008-08-27 2010-03-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可伸缩弯曲前扰流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10078A 1988.05.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18289A1 (de) 2011-11-03
US8292350B2 (en) 2012-10-23
CN102233912A (zh) 2011-11-09
US20110260499A1 (en) 201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3912B (zh) 带双向展开/收回系统的充气式车辆气坝
US20050248184A1 (en) Pneumatically inflatable structural element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8100460B2 (en) Extendable air control dam for vehicle
US10189515B2 (en) Aerodynam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6183663B (zh) 自再膨胀轮胎
US20120153581A1 (en) Integrated Air Springs System and Inflatable Air Dam Assembly
US20220144016A1 (en) Fuel efficiency system for a vehicle
MX2010010375A (es) Aparato reductor de arrastre para un vehiculo.
CN207345449U (zh) 与车辆挡风玻璃或挡风玻璃的柱连接使用的装置及车辆
CN105539023A (zh) 空气维持轮胎和阀组件以及方法
US20120001450A1 (en) Air dam deployment and retraction system
CN106184003B (zh) 减少外后视镜风阻的外后视镜罩
CN107097623A (zh) 充气式门封
CN103879242A (zh) 车辆及其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RU2573529C1 (ru) Воздухопроводящий элемент
CN106080488A (zh) 多功能安全车辆
WO2012057659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ntrol unit for supplying fuel to a vehicle
JP2007030549A (ja) 車両用可動整流装置
CN106828623B (zh) 充气式导风装置和车辆
CN208993685U (zh) 自动充放气外风挡及动车组
CN217776994U (zh) 一种适用于雨雪天气的机器人
EP2206639A1 (en) Air resistance reduc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EP3744575B1 (en) External airbag assembly for a rail vehicle
CN204659382U (zh) 一种三轴客车空气悬架气路控制系统
CN111114253A (zh) 一种环形气囊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