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2840B - 层叠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层叠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2840B
CN102222840B CN2011100502108A CN201110050210A CN102222840B CN 102222840 B CN102222840 B CN 102222840B CN 2011100502108 A CN2011100502108 A CN 2011100502108A CN 201110050210 A CN201110050210 A CN 201110050210A CN 102222840 B CN102222840 B CN 102222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xtension
differential
terminals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02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2840A (zh
Inventor
林健兴
谢玉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222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2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2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2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层叠连接器,包含具有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的一介电壳体、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含有凸伸入第一插座的一接触部及一延伸部,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二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含有凸伸入第二插座的一接触部及一延伸部,以及一屏蔽端子,其包含一板部及互相分离并分别凸伸入该第一插座及该第二插座的两个接触部。板部供分隔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并分隔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

Description

层叠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被广泛地用来连接用来通讯或数据传输的装置。为了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数据传输的速度则持续增加。随着数据传输速度的增加,传输速度较小的连接器必须重新设计以确保信号完整性。
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层叠连接器1,而图2显示了多个端子2及9间隔排列于层叠连接器1内。层叠连接器1包含一含有上插座111及下插座112的壳体11,上插座111及下插座112可沿壳体11供分别地固持端子2及9的接触部21及91。该多个上端子2及下端子9为密集地排列,使得层叠连接器1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变小。每一上端子2或下端子9进一步包含连接接触部21或91的刺钩部22或92以及连接刺钩部22或92的延伸部23或93。延伸部23或93自刺钩部22或92延伸并垂直弯折,接着笔直地延伸而形成供焊接至一印刷电路板上的贯穿孔的一端。
多个上端子2部分容置于上插座111中并包含两个差分端子对24及25。在两个差分端子对24及25之间,设置一相似于差分端子对24及25的上端子2的一接地接脚26。相同地,部分地容置于下插座112中的多个下端子9包含两个差分端子对94及95以及设置于两个差分端子对94及95之间的一接地接脚96。容置于上插座111的上端子2的两个差分端子对24及25含有长于部分容置于下插座112的下端子9的延伸部93的延伸部23。相应地,当上端子2的两个差分端子对24及25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例如3Gbps)时,较长的延伸部23无法确保信号传输的完整性。此外,含有相似于端子2或9结构的接地接脚26或29无法提供足够的屏蔽效果,将使信号完整性有缺陷。
再者,端子2或9的延伸部23或93垂直地弯折,而垂直弯折的上端子2可能影响信号的传输。
综上所述,由于先前提到的缺陷,现有的层叠连接器无法满足高速传输的需求,因此需要新的供高速信号传输的层叠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传输速度较小,无法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一新颖且改进的层叠连接器,其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揭示一种层叠连接器,其包含一介电壳体、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以及一屏蔽端子。
该介电壳体包含沿垂直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
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一端子。每一该第一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一插座,该第一端子的该固持部于该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及该第一端子的该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一端子的该固持部与该第一端子的该焊接部之间连接。
每一该第二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二端子。每一该第二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二插座,该第二端子的该固持部于该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及该第二端子的该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二端子的该固持部与该第二端子的该焊接部之间连接。
该屏蔽端子包含一板部及两个接触部,该两个接触部分别地延伸入该第一插座及该第二插座,该屏蔽端子的该板部设置介于该两第一差分端子对之间及介于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之间,其中该板部供分隔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该延伸部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该延伸部,并分隔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
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连接器,包含:
一介电壳体,含有沿垂直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座;
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一插座,该第一端子的固持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一端子的固持部与该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之间连接;
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二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二插座,该第二端子的固持部于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及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二端子的固持部与该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之间连接;以及
一屏蔽端子,包含一板部及两个接触部,该板部及该两个接触部一体成型,该两个接触部分别地延伸入该第一插座及该第二插座,该屏蔽端子的板部设置介于该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之间及介于该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之间,其中该板部供分隔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并分隔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该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该屏蔽端子进一步包含一体成型的供接地的至少一焊接部。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进一步包含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及两个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每一第一接地端子设置于邻靠对应的一第一差分端子对且相对于该屏蔽端子的位置上,每一第二接地端子设置于邻靠对应的一第二差分端子对且相对于该屏蔽端子的位置上。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每一延伸部包含一加宽段。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该第一端子的该加宽段远离该介电壳体不同地排列,邻靠于第一接地端子旁的一第一端子的加宽段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接地端子与另一该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每一第一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包含两个钝角弯折部。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每一第一端子及每一第二端子的所述固持部包含多个刺钩,该多个第一端子的所述刺钩沿一平行于该多个第一端子排列的方向上排列,该多个第二端子的该刺钩沿一平行于该多个第二端子排列的方向上排列。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电源端子,每一该第一电源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一插座的一接触部;多个第一信号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一插座的一接触部;多个第二电源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二电源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二插座的一接触部;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二插座的一接触部。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该介电壳体包含两侧壁,其中该屏蔽端子介于该两侧壁之间设置。
在上述层叠连接器中,优选地,进一步包含多个板件,每一板件包含在相对两个侧缘形成的多个卡块,每一侧壁包含相互分离的一下凸部及一中凸部,其中每一卡块供与该下凸部干涉配合而固持于该下凸部及该中凸部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第一及第二差分端子对之间的耦合或干扰得以减少并增加了信号传输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一现有的层叠连接器;
图2显示了间隔排列于图1的层叠连接器中的多个端子2;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层叠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层叠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的层叠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层叠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及屏蔽端子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及屏蔽端子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及屏蔽端子的后视图;
图10为图7的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及屏蔽端子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层叠连接器个后视图;
图12为沿图10剖面线Z-Z的剖面图;以及
图13为沿图10剖面线Y-Y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      层叠连接器
31     介电壳体
311    第一插座
3111   插槽
3112   隔板
312    第二插座
3121   插槽
3122   隔板
313    本体
314    侧壁
3141   下凸部
3142   中凸部
3143   凸块
3144   间隙
315    固定部
316    狭缝
317    凹洞
318    刺钩部
32     屏蔽端子
321    板部
3211   第一侧缘
3212   凹口
3213   分割段
3214   上缘
3215   下缘
3216   第二侧缘
322    下接触部
323    上接触部
324    焊接部
33a    第一端子
33b    第一端子
331    接触部
332    固持部
3321   刺钩
333a   延伸部
333b   延伸部
334    焊接部
34a    第二端子
34b    第二端子
341    接触部
342    固持部
3421   刺钩
343a   延伸部
343b   延伸部
344    焊接部
35     第一接地端子
351    接触部
352    固持部
3521   刺钩
353    延伸部
354    焊接部
36     第二接地端子
361    接触部
362    固持部
3621   刺钩
363    延伸部
364    焊接部
367    钝角弯折部
368    钝角弯折部
37     板锁
38     板件
381    贯穿孔
382    缺口
383    卡块
4      第一差分端子对
41     第一电源端子
411    接触部
42     第一信号端子
421    接触部
43     第二电源端子
431    接触部
44     第二信号端子
441    接触部
5      第一差分端子对
51     端子孔洞
52     端子孔洞
6      第二差分端子对
7      第二差分端子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以阐述细节。参照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新颖的层叠连接器3。此层叠连接器3包含含有第一插座311及第二插座312的一介电壳体31、一屏蔽端子32、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以及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6及7。
参照图3所示,第一插座311及第二插座312自本体313分别地向前凸伸,第一插座311及第二插座312沿如箭头X所指示的垂直方向并列设置。第一插座311包含一插槽3111,供容置接合插头连接器。插槽3111可为第一插座内所延伸的单一插槽或可由图3所示的隔板3112所分隔。相似地,第二插座312亦可含有供容置接合插头连接器的一内部单一插槽3121。此插槽3121亦可由如图3所示的隔板3122所分隔。
参照图3及图6,介电壳体31包含自本体313向后凸伸两侧壁314,此两侧壁314界定一容置空间。固定部315设置于每一侧壁314的外表面。固定部315靠近各自侧壁314的底缘,以供固持板锁37,并且层叠连接器3可通过板锁37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
参照图6,下凸部3141设置于每一侧壁314的内表面并沿侧壁314的底缘延伸凸出。此外,中凸部3142则设置于每一侧壁314的内表面并平行于下凸部3141,下凸部3141与中凸部3142中间由一间隙3144所隔开。层叠连接器3进一步包含两板件38,多个贯穿孔381形成于所述板件38上。在每一板件38的相对两侧缘上形成缺口382及卡块383。相对地,每一下凸部3141面朝容置空间的侧面有两凸块3143形成于其上,凸块3143分别抵触缺口382,使得板件38经由凸块3143导引而让板件38于组装后固定。卡块383沿宽度方向上凸出并紧邻设置于板件38的顶面。此外,卡块383可供与下凸部3141干涉配合而容置于间隙3144内。当板件38安装后,卡块38将固持于下凸部3141及中凸部3142之间。
参照图6、7、11及图13,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包含供传输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一对第一端子33a及33b。每一第一端子33a及33b包含朝插槽3111向上延伸并部分地凸伸入插槽3111的接触部331、固持部332、延伸部333a或333b以及供贯穿板件38上各自贯穿孔381的焊接部334。固持部332可供于接触部331及延伸部333a或333b之间延伸,而延伸部333a或333b则供固持部332与焊接部334之间连接。每一第二差分端子对6及7包含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第二端子34a及34b。每一第二端子34a及34b包含朝插槽3121向上延伸并部分地凸伸入插槽3121的接触部341、固持部342、延伸部343a或343b以及供贯穿板件38上各自贯穿孔381的焊接部344。固持部342可供于接触部341及延伸部343a或343b之间延伸,而延伸部343a或343b则供固持部342与焊接部344之间连接。
参照图10,屏蔽端子32包含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板部321,板部321含有第一侧缘3211、自第一侧缘3211向前凸伸的下接触部322、自第一侧缘3211向前凸伸的上接触部323以及自板部321向下凸伸的焊接部324,焊接部324可供焊接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点。参照图10及图12,下接触部322可供凸伸入第二插座312内,在插槽3121内的上方,一部分的下接触部322凸伸入插槽3121,供电性抵触于接合插头连接器。上接触部323供凸伸入第一插座311内,在插槽3111内的上方,一部分的上接触部323凸伸入插槽3111,供电性抵触于接合插头连接器。如图10所示,多个凹口3212可形成于板部321的第一侧缘3211,使得第一侧缘3211分隔成数分割段3213。相对应地,如图6所示,多个狭缝316形成以供接收分割段3213。因此屏蔽端子32于安装后可适当地被固持。
如图12所示,两凹洞317分别被形成以供连通插槽3111与狭缝316以及连通插槽3121与狭缝316,进而供上接触部322及下接触部323可凸伸入插槽3111及插槽3121内。两刺钩部318可分别形成介于板部321及下接触部322之间以及介于板部321及上接触部323之间。刺钩部318可供抵触各自的凹洞317,而固定屏蔽端子32于介电壳体31。
参照图7、8、9、11及图13,屏蔽端子32可接地并供设置介于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之间及设置介于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6及7之间,而如图7所示。参照图7及图8,屏蔽端子32的板部321为供分隔或遮蔽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4的多个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延伸部333a及333b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5的多个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延伸部333a及333b,使得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之间的耦合或干扰(Crosstalk)减少并增加信号传输的速度。再者,屏蔽端子32的板部321亦可供分隔或遮蔽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6的多个第二端子34a及34b的延伸部343a及343b与另一第二差分端子对7的多个第二端子34a及34b的延伸部343a及343b,使得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6及7之间的耦合或干扰(Crosstalk)减少并增加信号传输的速度。具体而言,板部321包含高于连接于固持部332的延伸部333a及333b上端的上缘3214、低于连接于固持部342的延伸部343a及343b下端的下缘3215以及相对于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延伸部333a及333b,远离介电壳体31更远的第二侧缘3216。
参照图6至图9,层叠连接器3进一步包含两个第一接地端子35,每一第一接地端子35邻靠对应的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并相对于屏蔽端子32设置,及包含两个第二接地端子36,每一第二接地端子36邻靠第二差分端子对6及7并相对于屏蔽端子32设置。每一第一接地端子35包含部分凸伸入插槽3111的接触部351、固持部352、延伸部353以及供贯穿板件38上各自贯穿孔381的焊接部354。固持部352可供于接触部351及延伸部353之间延伸,而延伸部353则供固持部352与焊接部354之间连接。相对应地,每一第二接地端子36包含部分凸伸入插槽3121的接触部361、固持部362、延伸部363以及供贯穿板件38上各自贯穿孔381的焊接部364。固持部362可供于接触部361及延伸部363之间延伸,而延伸部363则供固持部362与焊接部364之间连接。
参照图7至图9,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的第一端子33a及33b与第一接地端子35邻靠设置。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延伸部333a或333b与第一接地端子35的延伸部353以促进信号耦合的方式进行排列。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4及5的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加宽段以离介电壳体31不同距离来排列。邻靠第一接地端子35旁的一第一端子33b的加宽段的宽度大于第一接地端子35与另一第一端子33a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第一端子33b的延伸部333b的加宽段远离介电壳体31设置,且比第一端子33a的延伸部333a的加宽段与第一接地端子35的延伸部353的加宽段都要远。且第一端子33b的延伸部333b的加宽段可进一步横向延伸而使其宽度大于第一端子33a的延伸部333a的加宽段与第一接地端子35的延伸部353的加宽段之间的距离,如图9所示。因此延伸部333b的加宽段的边缘部分可分别地与延伸部333a及353的加宽段重迭,而得到较佳的耦合信号。
参照图7及图8,每一第一端子33a及33b的延伸部333a、333b及第一接地端子35的延伸部353包含两个钝角弯折部367、368,使得每一第一端子33a或33b的接触部331与相对应的第一端子33a或33b的焊接部354往不同方向延伸,以及使第一接地端子35的接触部351与焊接部354往不同方向延伸。此外,由于钝角弯折部367、368的应用,第一端子33a及33b与第一接地端子35并无尖锐的弯折,因此信号的传输可获得进一步改进。在此实施例中,两个钝角弯折部367及368的角度包含但不限于135度。
参照图6及7,多个间隔排列并穿透介电壳体31的本体313的端子孔洞51及52,端子孔洞51及52分别地连通插槽3111及3121。每一第一端子33a及33b及第二端子34a及34b与第一接地端子35及第二接地端子36的固持部332、342、352或362包含多个相对突出的刺钩3321、3421、3521或3621,以供固定抵触于界定端子孔洞51及52的两相对侧壁。此外,第一端子33a及33b及第二端子34a及34b与接地端子35及36的接触部331、341、351及361可通过端子孔洞51及52插接入各自的插座311及312。每一端子孔洞51或52可垂直地加宽,使各自的接触部331、341、351或361贯穿并凸伸入各自的插座311或312中。
再者,每一第一端子33的刺钩3321可沿一平行于第一端子33排列的方向排列,使得第一端子33的信号完整性可被确保。相同地,每一第二端子34的刺钩3421可沿一平行于第二端子34排列的方向排列,使得第二端子34的信号完整性可被确保。
参照图3及图6,层叠连接器3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电源端子41,每一第一电源端子41包含在下方延伸并部分凸伸入第一插座311的插槽3111的接触部411、多个第一信号端子42,每一第一信号端子42包含在下方延伸并部分凸伸入第一插座311的插槽3111的接触部421、多个第二电源端子43,每一第二电源端子43包含在下方延伸并部分凸伸入第二插座312的插槽3121的接触部431、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端子44,每一第二信号端子44包含在下方延伸并部分凸伸入第二插座312的插槽3121的接触部441。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层叠连接器包含含有板部的一屏蔽端子,可供分隔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并分隔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与另一第二差分端子对,使得第一及第二差分端子对之间的耦合或干扰(Crosstalk)减少并增加信号传输的速度。每一差分端子对包含两个钝角弯折部,供对信号传输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层叠连接器,包含:
一介电壳体,含有沿垂直方向并列设置的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
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一插座,该第一端子的固持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一端子的固持部与该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之间连接;
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每一第二差分端子对包含多个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持部、一延伸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该第二插座,该第二端子的固持部于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及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之间延伸,该延伸部于该第二端子的固持部与该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之间连接;以及
一屏蔽端子,包含一板部及两个接触部,该板部及该两个接触部一体成型,该两个接触部分别地延伸入该第一插座及该第二插座,该屏蔽端子的板部设置介于该两个第一差分端子对之间及介于该两个第二差分端子对之间,其中该板部供分隔其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并分隔其一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另一该第二差分端子对的多个第二端子的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该屏蔽端子进一步包含一体成型的供接地的至少一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及两个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每一第一接地端子设置于邻靠对应的一第一差分端子对且相对于该屏蔽端子的位置上,每一第二接地端子设置于邻靠对应的一第二差分端子对且相对于该屏蔽端子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每一延伸部包含一加宽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每一第一差分端子对的该第一端子的该加宽段远离该介电壳体不同地排列,邻靠于第一接地端子旁的一第一端子的加宽段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接地端子与另一该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每一第一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包含两个钝角弯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每一第一端子及每一第二端子的所述固持部包含多个刺钩,该多个第一端子的所述刺钩沿一平行于该多个第一端子排列的方向上排列,该多个第二端子的该刺钩沿一平行于该多个第二端子排列的方向上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连接器,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电源端子,每一该第一电源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一插座的一接触部;多个第一信号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一插座的一接触部;多个第二电源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二电源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二插座的一接触部;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端子,每一该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包含凸伸入该第二插座的一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连接器,其中该介电壳体包含两侧壁,其中该屏蔽端子介于该两侧壁之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连接器,进一步包含多个板件,每一板件包含在相对两个侧缘形成的多个卡块,每一侧壁包含相互分离的一下凸部及一中凸部,其中每一卡块供与该下凸部干涉配合而固持于该下凸部及该中凸部之间。
CN2011100502108A 2010-04-14 2011-02-28 层叠连接器 Active CN102222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201002588-0 2010-04-14
SG2010025880A SG175455A1 (en) 2010-04-14 2010-04-14 Stacking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2840A CN102222840A (zh) 2011-10-19
CN102222840B true CN102222840B (zh) 2013-12-18

Family

ID=4477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02108A Active CN102222840B (zh) 2010-04-14 2011-02-28 层叠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2840B (zh)
SG (1) SG175455A1 (zh)
TW (1) TWI437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360B (zh) * 2017-04-28 2020-05-15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连接器母端
US11735846B2 (en) * 2021-07-23 2023-08-22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Stacked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inner contact assembly and outer contact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152B1 (en) * 2000-08-23 2002-02-26 Berg Technology Inc.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a filter insert
US6743057B2 (en) * 2002-03-27 2004-06-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tie bar
US7588445B2 (en) * 2007-08-10 2009-09-1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2840A (zh) 2011-10-19
SG175455A1 (en) 2011-11-28
TWI437776B (zh) 2014-05-11
TW201136062A (en) 2011-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352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2222828B (zh) 电连接器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CN1960064B (zh) 正交连接器
CN201113096Y (zh) 电连接器
CN102176557B (zh) 高密度底板连接器
CN104737384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具备这两者的电连接器
KR101903986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9659722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03384042A (zh) 用于中平面连接器系统的插座组件
CN101989696A (zh) 连接器
US92462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member disposed between two magnetic modules
CN105379023A (zh) 电互连系统和用于该电互连系统的电连接器
US939745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rt light indicator
CN104836051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3579820A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104348040A (zh) 电连接器
CN105098516A (zh) 夹层插座连接器
US200601349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505025B (zh) 连接器
US9484694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ssette
CN102222840B (zh) 层叠连接器
CN203218582U (zh) 电连接器
CN103296538A (zh) 抑制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CN20507006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