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7397A -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 Google Patents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7397A
CN102217397A CN2009801454583A CN200980145458A CN102217397A CN 102217397 A CN102217397 A CN 102217397A CN 2009801454583 A CN2009801454583 A CN 2009801454583A CN 200980145458 A CN200980145458 A CN 200980145458A CN 102217397 A CN102217397 A CN 102217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access device
channel resource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4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7397B (zh
Inventor
铃木敬
蔡志军
理查德·查尔斯·伯比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41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7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7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7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7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新使用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代理(1)处的以下步骤:接收由接入设备(12)分配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使用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发送,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172)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Description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用户代理和接入设备之间重新同步上行链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户代理”和“UA”可以指代无线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手持或膝上型计算机、以及具有通信能力的类似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UA可以指代移动、无线设备。术语“UA”还可以指代具有类似无线能力,但是不是便携的设备,比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网络节点。
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或接入设备中的发送设备在被称作小区的地理区域中发送信号。随着技术的演进,已经引入了更高级的设备,该更高级的设备可以提供过去不可能的服务。该高级设备可以包括例如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node B(eNB)、基站或比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等价设备更高度演进的其他系统和设备。本文中可以将这种高级的或下一代设备称作长期演进(LTE)设备,以及可以将使用这种设备的基于分组的网络称作演进分组系统(EPS)。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入设备”将指代可以向UA提供对通信系统中其他组件的接入权限的任何组件,比如传统的基站或LTE eNB(演进的Node B)。
在如E-UTRAN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设备向一个或多个UA提供无线接入。接入设备包括用于在与该接入设备通信的所有UA之间分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资源的分组调度器。调度器的功能包括:在UA之间划分可用的空中接口能力,决定要用于每一个UA的分组数据传输的资源(例如子载波频率和时序)、以及监视分组分配和系统负载。调度器分配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数据传输的物理层资源,并通过调度信道向UA发送调度信息。UA查阅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时序、频率、数据块大小、调制和编码的调度信息。
存在若干种方式在接入设备和已经与该接入设备建立连接的UA之间启动未调度的通信。此处描述两种启动通信的方式,包括由UA发起的第一方式和由接入设备发起的第二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初始时建立了UA到接入设备的连接之后,接入设备已向UA分配了唯一的小区无线网络终端标识(C-RNTI)。对于UA发起的通信,UA必须首先请求接入与接入设备相关联的小区中的接入设备。为了请求接入,UA发起随机接入(RA)过程,从而UA随机地或经由预定规则选择被称作RA前同步码的多个预定码序列之一,并在异步RA信道(RACH)上发送所选的RA前同步码。当接入设备接收到该RA前同步码,接入设备发送包括以下各项在内的RA响应消息:该RA前同步码的RA前同步码标识符(id或索引)、时间提前值(通过其调整上行链路(UL)时序同步)、对为了发送后续消息而分配的UL资源进行指示的批准信息、以及在随机接入步骤期间作为临时UAID使用的临时小区无线网络终端ID(临时C-RNTI)。在接收到RA响应消息之后,UA检查RA前同步码id,且如果所检查的RA前同步码id与已发送的id相同,则UA向接入设备发送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一种示例类型的上行链路调度传输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用于报告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要发送至接入设备的数据量,该报告包括已指派的C-RNTI。
如果多个UA同时向接入设备发送相同的前同步码,在RA步骤中便发生了争用。当争用发生时,接入设备解决该争用,并在PDCCH上向赢得争用的UA的C-RNTI发送争用解决(CR)消息。具有C-RNTI的每个UA可以从CR消息的C-RNTI中确定其赢得还是输掉了该RA争用。如果CR消息的C-RNTI不是该UA的C-RNTI,则该UA已输掉了该争用,且该UA重新启动RA步骤。如果CR消息的C-RNTI与该UA的C-RNTI匹配,则该UA已赢得了该争用,并成功地完成了随机接入步骤。
对于接入设备发起的通信,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在PDCCH上向与UA相关联的C-RNTI发送具有专用前同步码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来启动未调度的通信。当与C-RNTI相关联的UA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时,UA认识到该接入设备具有要发送到UA的数据,并通过产生和并向接入设备发送回专用前同步码传输(即由接入设备特别指派给C-RNTI的前同步码)来启动随机接入过程。当接收到专用前同步码时,接入设备发送RA响应,其中,该RA响应包括时间提前值(通过其调整上行链路(UL)时序同步)等等。
仅允许UA在其已分配的时间间隔处发送数据。如果存在要发送的数据,UA在UA数据缓冲区中临时地存储该数据,并使用所批准的上行链路分配来发送数据。有时UA在BSR中向接入设备报告在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并请求分配用于发送该数据的资源。接入设备至少部分基于BSR报告的数据量向UA分配上行链路批准,并将该批准发送给UA。在接收到批准之后,UA根据与已分配的批准一致的方式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
为了促进对上行链路时间对准或同步进行维持的UA的非争用性接入请求,接入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向UA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在该资源期间,UA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R),以请求当在UA的上行链路数据缓冲区中存在数据时,向接入设备发送BSR或其他上行链路调度传输的上行链路批准。SR使用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开-关按键。接入设备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操作:在上行链路周期期间监视SR,且当在该周期期间未接收到SR时,认识到UA在UA的缓冲区中没有要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接入设备提前批准上行链路周期用于BSR传输。
当在分配的周期期间检测到SR信号时,接入设备假设UA要求更多的上行链路资源并批准用于BSR传送的上行链路资源。在UA处接收到用于BSR传送的上行链路资源之后,UA使用已分配的资源向接入设备发送BSR。在传送BSR之后,接入设备识别出传送已缓冲的数据所需的其他上行链路资源,并可以批准将附加的上行链路资源用于发送已缓冲的数据。
在E-UTRAN的最新版本中,提供增强的上行链路信道以支持调度机制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在3GPP TS36.321中指定了HARQ的示例。该HARQ方案同时用在E-UTRAN中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以下行链路传输为例,对于接收的每个协议数据单元(PDU),在UA执行的循环冗余检查(CRC)指示了成功的解码之后,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PUSCH上从UA向接入设备发送肯定应答(ACK)。如果CRC指示了未正确地接收PDU,则UA在PUCCH或PUSCH上发送否定应答(NACK),以请求对错误接收的PDU的重新发送。
在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HARQ方案有点复杂,并且除了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上的肯定和否定应答之外,涉及到新的传输批准、重新传输批准或者在PDCCH上无数据,其中UA行为取决于经由PDCCH和PHICH信道接收的数据。
为了促进从UA到接入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接入设备和UA需要调整发送时序,使得传输在特定时间以所允许的错误容限到达接入设备,而不管UA和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如何。为此,当在需要发送时序调整时或者周期性地,接入设备发送包括作为MAC控制单元的时间提前值在内的时间对准(TA)命令(参见3GPP TS36.321的5.2节和6.1.3.5节),并且UA对时间对准(TA)定时器进行操作。当接收到TA命令时,UA将接收到的TA值应用于重启动TA定时器。如果TA定时器到期,UA认识到上行链路时间对准或上行链路同步丢失,并释放控制信道资源(例如PUCCH或SRS资源)。上行链路同步意味着UA维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
无论何时需要从UA向接入设备发送数据或反之时,快速分配资源使得发送能够发生是极端重要的,且工业界一直在寻找消除分配过程中的不需要步骤的方式。一种要求若干过程来解决的环境是当TA定时器到期时上行链路同步丢失,使得控制信道资源被释放且必须执行新的随机接入过程。
可以有意地或由于错误而丢失上行链路同步。对于有意的丢失,接入设备被编程为促进对通信信道的最优使用。一种优化使用信道的方式是:当UA不产生足够的业务量时,引起UA释放已分配的资源(例如PUCCH和SRS资源),以调整资源分配。为了引起UA释放资源,接入设备可以停止向UA发送TA命令,从而引起UA释放针对UA配置的上行链路控制资源,而不需要去往UA的任何显式信令。
对于由于错误而丢失上行链路同步,在嘈杂的信道上,TA命令可能未到达UA,但是接入设备可能错误地感测到了确认传送的ACK。此处,如果在接收到下一个TA命令之前,UA的TA定时器到期,则UA可以放松上行链路同步,并释放控制信道资源。
在UA释放资源之后,UA可能需要向接入设备发送数据。例如,在由于接入设备处的NACK-ACK错误而导致同步丢失,同时数据驻留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的情况下,UA将需要立刻向接入设备发送数据。作为另一实例,当UA接收到新的上行链路数据时,UA将需要向接入设备发送数据。类似地,在UA释放资源之后,接入设备可能需要向UA发送数据。此处,接入设备向UA发送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且UA通过开始如上所述的随机接入步骤来进行响应。
在接入设备有意地允许TA定时器到期,使得上行链路同步丢失,并且UA随后接收到用于发送到接入设备的新的上行链路数据或者接入设备随后接收到要发送到UA的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如3GPP TS36.331中指出的,在完成随机接入步骤之后,接入设备向UA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且UA用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进行答复,以在数据传输开始之前重新指派资源。
因此,具有以下系统是有利的:在该系统中,可以减少在丢失上行链路同步之后重新建立上行链路同步的过程步骤的数目,以及可以减少重新建立同步所需的数据传输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的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来参考以下简要描述,其中相似的引用标号表示相似的部分。
图1是包括用户代理(UA)、接入设备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了UA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序列的示意图;
图3类似于图2,然而示出了不同的通信序列,其中,无论何时丢失上行链路同步,同时数据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时,UA自动触发规律的BSR;
图4是示出了由图1的UA所执行的方法或过程的流程图,用于在TA定时器已到期之后,数据依然存在于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时,重新与接入设备同步上行链路;
图5是示出了由图1的接入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或过程的流程图,用于当已经丢失与UA的上行链路通信时进行重新同步;
图6类似于图2,然而示出了不同的通信序列;
图7类似于图2,然而示出了不同的通信序列;
图8是包括用户代理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可操作该用户代理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
图9是可操作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代理的框图;
图10是可以在用户代理上实现的软件环境的图,可操作该用户代理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以及
图11是适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的通用计算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已经认识到在TA定时器周期到期且UA释放了控制信道资源之后,当接下来必须建立UA-接入设备通信时,所释放的资源对于UA依然可用且有效。此处,在所释放的资源依然可用的情况中,可以消除用于重新同步上行链路的当前标准所需的若干步骤。更具体地,在所释放的资源依然有效且同步丢失的情况下,因为接入设备停止发送TA命令,接入设备可以在争用解决消息(例如,随机接入步骤期间在PDCCH上的上行链路批准)或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指示中指示该资源有效,使得可以避免两个RRC消息。在备选中,在接入设备向UA发送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的情况下,该通知可以包括对资源依然有效的指示,使得可以避免两个RRC消息。此外,在接入设备向UA发送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且UA开始随机接入步骤的情况下,来自接入设备的RA响应可以包括对资源依然有效的指示。
为了完成前述和相关目标,本公开包括在下文中完整描述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定说明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仅指示了可以使用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现在通过引用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其中,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指代相似或对应的单元。然而应当理解,附图及其相关详细描述不意在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限制为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意在覆盖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中的所有修改、等价物以及备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系统”等意在指代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或者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说明,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机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中,且可以在一个计算机上本地化组件,和/或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分布组件。
本文中术语“示例”用于意味着作为示例、实例或说明。不一定将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方面或设计理解为对于其他方面或设计是有利的。
此外,可以将所公开的主题实现为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系统、方法、装置或制造的物品,以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他们的任意组合,以控制计算机或基于处理器的设备来实现本文详述的方面。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造的物品”(或备选地,“计算机程序产品”)意在包含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上接入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高密度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另外,应当理解可以使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比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中或在接入网络(比如互联网或局域网(LAN))中使用的那些数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对该配置进行很多修改。
本文所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重新使用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代理处的以下步骤:接收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使用与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以及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时间对准以及重新使用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以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时间对准的步骤包括:通过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包括:存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是否依然有效。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重新使用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重新使用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代理处的以下步骤:维护时间对准定时器,接收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使用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以及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i)存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ii)通过随机接入步骤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以及(iii)重新使用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用户代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发射机;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接收机;其中,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使用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经由所述发射机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以及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时间对准以及重新使用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以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方式执行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的步骤:通过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
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方式执行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是否依然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在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进行。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重新使用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其他实施例包括一种用户代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发射机;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接收机;其中,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维护时间对准定时器,经由所述接收机接收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使用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经由所述发射机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以及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i)存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ii)通过随机接入步骤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以及(iii)重新使用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现在参见附图,其中,在若干视图中相似的引用标号对应于相似的单元,更具体地,参见图1,图1包括示出了长期演进(LTE)控制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UA 10既与接入设备(即演进的Node B)12通信,也与移动管理实体(MME)14通信。在控制平面协议栈中示出了各种层。非接入层(NAS)层15可以处理移动和会话管理。在UA 10和接入设备12上都示出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16。PDCP层16执行互联网协议(IP)报头压缩和解压缩、用户和信令数据加密、用户数据的传输和针对无线承载的序列号(SN)维护。
PDCP层16之下是与接入设备12上的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层通信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层18。如应当理解的,通信通过如图1所示的协议栈中的物理层而发生。然而,来自UA的RLC层18的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由接入设备12上的RLC层来解释。RLC层18之下是媒体接入控制(MAC)数据通信协议层2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RLC和MAC协议形成了LTE无线接口的数据链路子层,且在LTE中驻留在接入设备12和的UA 10之上。被称作物理层22的第1层(L1)LTE在RLC/MAC层18和20之下,如名称所暗示的,其为用于通信的物理层。
依然参见图1,控制平面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层24,该协议层24是负责指派、配置和释放UA 10和接入设备12之间的无线资源的协议栈的一部分。在3GPP TR36.300和TS36.331中描述了LTE的RRC协议的基本功能。
接入设备12具有以下功能: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无线准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向UA的动态分配资源(调度));IP报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的加密;对UA附着处的MME的选择;用户平面数据向服务网关的寻路;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从MME发起的);调度和传输广播信息;以及针对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
MME 14具有以下功能:向接入设备12分发寻呼消息;安全控制;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系统架构演进(SAE)承载控制;对非接入层(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依然参见图1,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UA 10可以有利地采用肯定性步骤,以在丢失同步之后,重新同步与接入设备12的上行链路通信。为此,参见图2,示出了UA 10和接入设备12之间的通信示例序列。在图2中,向下指向的箭头96和98表示TA定时器周期。在100处,从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TA命令。当在101处接收到命令100时,UA 10应用该TA命令中的TA值,并重启动TA定时器(参见96),以及在102处向接入设备12发送ACK。
依然参见图2,在104处向UA 10发送另一TA命令。然而这次未正确地接收到TA命令,因此TA数据不可以用于重置TA定时器,且定时器继续直至超时。因为未正确地接收TA命令,UA 10在105处向接入设备发送回NACK,其指示应当重新发送PDU。在109处,接入设备12接收NACK,并且在108处,向UA 10重新发送回TA命令。在107处接收TA命令,UA 10应用在TA命令中的TA值,并重启动TA定时器(参见98),以及向接入设备10发送回ACK,以指示正确地接收到重新发送。
再次参见图2,在112处,向UA 10发送再次未被正确接收到的另一TA命令。在111处,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NACK(114),以请求重新发送该TA命令。然后这次接入设备12错误地检测到ACK,而不是NACK 114,因此设备12不向UA 10重新发送TA命令。因为未接收到TA命令,TA定时器98在116超时或到期,并丢失上行链路同步。此处,接入设备12未认识到上行链路同步已丢失,并且事实上好像对UA 10的资源分配依然有效一样地进行操作。当TA定时器到期时,UA 10认识到已丢失同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当UA的定时器到期且丢失上行链路同步,同时数据存在于上行链路缓冲区中时,UA 10被编程为存储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释放该资源,并立刻触发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例如BSR),以向接入设备12指示重新建立上行链路同步,并报告要发送的数据量。为此,UA开始随机接入过程,并响应于来自接入设备12的RA响应,发送上行链路调度传输。UA 10将接入设备当前指派给UA的小区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C-RNTI)包括在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中。当接入设备12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传输时,接入设备12识别出C-RNTI,并被编程为认识到与C-RNTI当前关联的UA是否具有SR资源分配。在UA当前具有SR资源分配且使用RACH而不是SR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接入设备12认识到UA曾具有上行链路同步并且已丢失该上行链路同步。接入设备12确定分配给与C-RNTI相关联的UA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是否依然有效,且如果是,则使用对分配依然有效并且应当由UA 10使用来发送其他数据(例如探测参考信号、调度请求、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级指示(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在内的信道质量状态信息、以及在半持久性调度的情况下的ACK/NACK反馈)的指示向UA 10发送上行链路批准。然后UA使用已存储的上行链路资源配置来识别之前释放的资源,并开始将这些资源用于未来的通信。
与上述评论一致的,参见图3,示出了类似于图2所示的序列的一系列通信。在图3中,如图2一样,向下指向的箭头118和132表示TA定时器周期。此处,假定UA 10已与小区无线网络终端ID(C-RNTI)相关联,与之前示例一样,该ID在小区中唯一地标识出UA。
在图3中,在120处,向UA 10发送未正确接收到的TA命令。在121处,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回NACK 122,以指示应当重新发送TA命令。NACK 122被错误地检测为ACK,因此接入设备12不向UA 10重新发送TA命令。在123处,TA定时器周期118到期。
当定时器到期,UA 10在释放资源之前,存储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然后UA 10通过经由RACH向接入设备12发送RA前同步码来开始随机接入过程。响应于RA前同步码,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RA响应,其中,该响应包括针对RA前同步码的RA前同步码标识符、时间提前(TA)信息(通过其调整上行链路(UL)时序同步)、对为发送后续消息而分配的UL资源进行指示的批准信息、以及在随机接入步骤期间作为临时UA ID使用的临时C-RNTI。
在接收到RA响应消息之后,UA 10检查RA前同步码标识符,并且如果所检查的RA前同步码标识符是已发送的RA前同步码的RA前同步码标识符,则UA使用上行链路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调度传输128(例如BSR),其中,该消息包括当前指派的C-RNTI(与在RA响应126中包括的临时C-RNTI相对)。
在129处,接入设备12识别出要包括C-RNTI的消息128实际上包括了当前指派的C-RNTI,并且确定当前是否将SR资源分配给UA 10。在当前将SR资源分配给UA 10的情况下,接入设备12被编程为推断出已丢失与UA 10的上行链路同步(即,已经将针对调度请求的上行链路资源指派给UA 10,并且如果UA 10已维护了上行链路同步,则UA 10可能已经使用了调度请求资源,而不是随机接入步骤)。在133处,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争用解决(CR)消息130,其包括对分配给UA 10的资源依然有效的指示。在131处,UA 10访问之前释放的资源的已存储配置,并使用该配置向接入设备12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137。
现在参见图4,示出了过程150,当丢失上行链路同步,同时数据保留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时,UA 10执行过程150以自动触发BSR。同样地,参见图5,示出了接入设备12执行的用于与UA 10重新同步的过程190。下文中,将过程150和190一起描述。还参见图1,在图5的步骤192处,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包括TA命令的PDU。在步骤194,响应于已发送的PDU,接入设备12监视ACK或NACK。
在图4中,在步骤152处,UA 10监视从接入设备12发送的PDU。在步骤154处,当接收到PDU时,控制传递给步骤156,在步骤156中,UA 10确定是否正确地接收到PDU。在正确接收PDU的情况下,控制传递给步骤164,在步骤164中,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ACK。接下来,在判定步骤166处,UA 10确定该PDU是否包括TA命令。在PDU不包括TA命令的情况下,控制传递给步骤170,在步骤170中,消耗PDU,之后控制传递回步骤152,在步骤152中,监视下一个接收到的PDU。再次参见步骤166,其中,在已接收到的PDU包括TA命令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168,在步骤168中,UA 10应用TA命令中的TA值,并重启动TA定时器,之后控制传递回步骤152。
再次参见图1和4,其中,在步骤156未正确地接收到PDU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过程步骤158,在步骤158中,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NACK。在步骤160,UA 10确定TA定时器周期是否已到期。在TA定时器尚未到期的情况下,控制传递回步骤152,在步骤152中监视下一个PDU。在步骤160,在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162,在步骤162中,UA 10确定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是否存在数据。在步骤162中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没有数据存在的情况下,控制传递回步骤152。在UA的上行链路缓冲区中确实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控制从步骤162传递至步骤172。在步骤172,UA 10存储由接入设备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释放该资源,并启动随机接入过程,以向接入设备12发送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例如BSR。为此,并且与上述评论一致,当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RA前同步码时,启动随机接入过程。在步骤174,UA 10监视来自接入设备12的RA响应。
再次参见图1和5,在判定步骤196,接入设备12确定是否已接收到ACK。在尚未接收到ACK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判定步骤208,在步骤208中,接入设备12确定是否已接收到NACK。在尚未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控制从步骤208传递至步骤194,在步骤194中,接入设备12继续监视ACK或NACK。在步骤208,在已经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10,在步骤210中,接入设备12向UA 10重新发送包括TA命令在内的PDU。
依然参见图1和5,在步骤196,在接收到ACK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过程步骤198,在步骤198中,接入设备12监视RACH以确定随机接入过程是否已经开始。在判定步骤200,在已接收到RA前同步码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02,在步骤202中,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RA响应,RA响应包括RA前同步码标识符、时序对准信息(用于调整上行链路时序同步)、对为发送后续消息而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临时的C-RNTI进行指示的批准信息。在步骤204,在已发送了RA响应之后,接入设备12使用已分配的资源监视来自于UA 10的上行链路调度传输。
再次参见图1和4,在步骤176,一旦已接收到RA响应,控制传递至步骤178,在步骤178中,UA 10使用在RA响应中分配的资源,向接入设备12发送包括第一C-RNTI或初始C-RNTI在内的已调度传输。在步骤180,UA 10监视来自接入设备12的争用解决消息。
再次参见图1和5,在步骤206,当从UA 10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传输时,在步骤112,接入设备12确定上行链路传输是否包括C-RNTI。在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不包括C-RNTI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18,其中接入设备12执行普通的争用解决过程。然而在步骤212,在上行链路调度传输确实包括C-RNTI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13。在步骤213,UA 10确定是否已将SR资源分配给与接收到的C-RNTI相关联的UA。在尚未分配SR资源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18,在步骤218中,进行普通的争用解决过程。在已经向UA 10分配了SR资源的情况下,接入设备12认识到已经丢失与UA的上行链路同步,并且控制传递至步骤214。在步骤214,接入设备12识别出针对与在上行链路调度传输中包括的C-RNTI相关联的UA的现有资源分配,并确定该分配(例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是否保持有效。在分配不保持有效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20,在步骤220中执行新的资源分配过程。在步骤214,在现有的资源分配保持有效的情况下,控制传递至步骤216,在步骤220中,接入设备12发送指示现有分配有效的争用解决消息。
再次参见图1和4,当在步骤182接收到争用解决消息时,控制传递至过程步骤184,在步骤184中,UA 10识别出之前释放的资源有效,访问已存储的资源配置并开始使用该资源配置。在步骤184之后,控制传递回步骤152,监视下一个PDU。
在接入设备停止向UA发送TA命令,因而UA释放控制信道资源之后,UA获得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当UA开始随机接入过程时,如果所释放的资源依然有效并且可用于由UA使用,则可以执行类似于图4和5的上述过程来有效地重新启动通信。为此,参见图6,示出了类似于图2的序列的一系列通信。在图6中,与图2一样,向下指向的箭头250和257表示TA定时器周期。此处,假定UA 10已与C-RNTI相关联,该C-RNTI在小区中唯一标识UA。
在图6中,在252处,TA定时器周期到期,并且UA 10释放控制信道资源。在254处,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到达UA 10,并且UA 10通过向接入设备12发送RA前同步码来开始随机接入过程。响应于RA前同步码,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包括临时C-RNTI在内的RA响应258。响应于此,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包括当前指派给UA 10的C-RNTI在内的上行链路调度传输260。在262处,接入设备12识别出该上行链路传输260包括当前指派的C-RNTI,并且接入设备12被编程为推断出UA10因此是尝试开始新的上行链路传输的UA。接入设备检查之前指派给UA 10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是否可用。在264处,如果之前指派的资源可用,则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争用解决(CR)消息266,其包括对分配给UA的资源依然有效的指示。在268处,UA 10开始使用已存储的上行链路资源配置向接入设备12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269。
在接入设备停止向UA发送TA命令,因而UA释放控制信道资源之后,接入设备12接收到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释放的资源依然有效,并且可用于由UA使用,则可以执行类似于图6的上述过程来建立通信。为此,参见图7,示出了与图6所示的序列类似的一系列通信。在图7中,如图2中一样,向下指向的箭头250和270表示TA定时器周期。此处,假定UA 10已与C-RNTI相关联,该C-RNTI在小区中唯一识别UA。
在图7中,在252处,TA定时器周期到期,并且UA 10存储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并释放该资源。在254处,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接入设备12,并且接入设备12通过向UA 10发送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240来开始该一系列的通信。响应于RA前同步码,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包括临时C-RNTI在内的RA响应258。响应于此,UA 10向接入设备12发送包括当前指派给UA 10的C-RNTI在内的上行链路调度传输260。在262处,接入设备12识别出该上行链路传输260包括当前指派的C-RNTI,并且接入设备12被编程为推断出UA 10因此是尝试响应下行链路数据到达通知的UA。接入设备检查之前指派给UA 10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是否可用。在264处,如果之前指派的资源可用,则接入设备12向UA 10发送争用解决(CR)消息266,其包括对分配给UA的资源依然有效的指示。在268处,UA 10开始使用已存储的上行链路资源配置向接入设备12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如TA定时器周期270所指示的后续的数据传输269。
此处,应当理解因为接入设备12开始了图7中的一系列通信,接入设备12知道将开始随机接入步骤的UA的标识。为此,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取代发送作为争用解决消息的一部分的有效分配指示,接入设备12可以发送作为通知240的一部分的专用前同步码(即特别寻址到UA 10的前同步码),该专用前同步码指示分配有效。在该情况下,在图7中,过程可以的256处停止,并进行至268。与这些概念一致的,再次参见图7,在252处,TA定时器周期到期,并且UA 10释放控制信道资源。在240处,新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接入设备12,并且接入设备12确定之前指派给UA 10以接收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行链路资源依然有效并可用。如果资源可用,接入设备12通过向UA 10发送新的下行链路数据通知240来开始一系列通信,该通知240包括特别识别UA 10的专用前同步码,并且指示上行链路资源可用并有效。当接收到专用前同步码,UA 10访问已存储的资源配置,并使用这些资源开始与接入设备的通信,并且可以在通信256处缩减图7中的过程。
图8示出了包括UA 10的示例实施例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可操作UA 10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面,但是该公开不应受限于这些实现。尽管被示意为移动电话,UA 10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包括无线手机、寻呼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很多合适的设备结合了一些或者所有的这些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UA 10不是类似于便携式、膝上型或者平板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而是特殊用途通信设备,比如移动电话、无线手机、寻呼机、PDA或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通信设备。UA 10还可以是具有类似能力但是不是便携式的设备,包括这种设备或在这种设备中包括的,比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网络节点。UA 10可以支持特殊化的活动,比如游戏、库存控制、作业控制和/或任务管理功能等等。
UA 10包括显示器702。UA 10还包括触敏表面、键盘或者被指出为704的用于用户输入的其它输入按键。键盘可以是完全的或者精简型的字母数字键盘(比如QWERTY、Dvorak、AZERTY、以及顺序类型)或者具有与电话键区相关联的字母的传统数字键区。输入按键可以包括滚轮、退出或者转义(escape)键、轨迹球、以及可以向内按动以提供其它输入功能的其它导向或者功能按键。UA 10可以呈现让用户选择的选项、让用户触动的控制、和/或让用户定向的指针或者其它指示器。
UA 10还可以接受来自用户的数据项,包括拨打的号码或者用于配置UA 10的操作的各种参数值。响应于用户命令,UA 10还可以执行一个或者多个软件或者固件应用。这些应用可以将UA 10配置为响应于用户交互以执行各种定制功能。附加地,可以从例如无线基站、无线接入点或对等UA 10在空中对UA 10编程和/或配置。
由UA 10可执行的各种应用中有web浏览器,web浏览器使得显示器702可以展示网页。可以经由与无线网络接入节点、小区塔(cell tower)、对等UA 10或者任意其它无线通信网络或者系统700的无线通信而获得网页。网络700与有线网络708(比如因特网)相连。经由无线链路和有线网络,UA 10具有对各种服务器上(比如服务器710)的信息的访问。服务器710可以提供可以在显示器702上展示的内容。备选地,UA 10可以通过作为中间设备的对等UA 10,以中继类型或中继段(hop)类型的连接来接入网络700。
图9示出了UA 10的框图。尽管示出了UA 110的各种已知组件,在实施例中,UA 10可以包括已列出的组件的子集合和/或未列出的附加组件。UA 10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802以及存储器804。如图所示,UA 10还可以包括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射频(RF)收发机808、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麦克风812、耳机扬声器814、头戴式耳机端口816、输入/输出接口818、可抽取式存储卡820、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822、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警报826、键区828、液晶显示器(LCD)(其可以包括触敏表面830、LCD控制器832)、电荷耦合设备(CCD)照相机834、照相机控制器836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838。在实施例中,UA 10可以包括不提供触敏屏幕的另一种显示器。在实施例中,DSP 802可以与存储器804直接通信,而不需要经过输入/输出接口818。
DSP 802或者某种其它形式的控制器或者中央处理单元根据存储器804中或DSP 802本身所包含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嵌入式软件或者固件来控制UA 10的各种组件。除了嵌入式软件或者固件之外,DSP 802可以执行在存储器804中存储的其它应用,或者经由信息载体介质(比如便携式数据存储介质,类似于可抽取式存储器卡820)可用或者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网络通信可用的其它应用。应用软件可以包括配置DSP 802以提供所需功能的机器可读指令的编译集合,或者应用软件可以是由解释器或者编译器处理以间接配置DSP 802的高级软件指令。
可以提供天线和前端单元806以在无线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使得UA 10能够从蜂窝网络或者某个其它可用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对等UA 10发送和接收信息。在实施例中,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可以包括多根天线以支持波束成形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操作。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MIMO操作可以提供空间分集,用于克服困难的信道条件和/或增加信道吞吐量。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可以包括天线微调和/或阻抗匹配组件、RF功率放大器、和/或低噪放大器。
RF收发器808提供频率偏移、接收到的RF信号至基带的转换,以及基带传输信号至RF的转换。在一些描述中,可以将无线收发机或RF收发机理解为包括其他信号处理功能,比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交织/去交织、扩频/去扩频、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循环前缀添加/移除、以及其他信号处理功能。为了清晰起见,本描述在此将对该信号处理的描述与RF和/或无线级进行分离,并概念上将该信号处理分配给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和/或DSP 802或其他中央处理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RF收发机808、天线和前端806的一部分、以及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和/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
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提供对输入和输出的各种模拟处理,例如对来自麦克风812和头戴式耳机816的输入以及对到达耳机814和头戴式耳机816的输出的模拟处理。为此,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至内建麦克风812和耳机扬声器814的端口,其使得可以将UA 10作为蜂窝电话使用。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头戴式耳机或者其它免提麦克风和扬声器配置的端口。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在一个信号方向上提供数模转换,并在相反的信号方向上提供模数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数字处理组件,例如DSP802或其他中央处理单元,来提供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的至少一些功能。
DSP 802可以执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交织/去交织、扩频/去扩频、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循环前缀添加/移除、以及与无线通信相关联的其他信号处理功能。在实施例中,例如在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应用中,对于发射机功能,DSP 802可以执行调制、编码、交织和扩频,对于接收机功能,DSP 802可以执行去扩频、去交织、解码和解调。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在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技术应用中,对于发射机功能,DSP 802可以执行调制、编码、交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以及循环前缀添加,对于接收机功能,DSP 802可以执行循环前缀移除、快速傅里叶变换、去交织、解码、以及解调。在其他无线技术应用中,可以由DSP 802执行其他信号处理功能和信号处理功能的组合。
DSP 802可以经由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与无线网络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可以提供互联网连接,使得用户可以获得对互联网上的内容的访问并且可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文本信息。输入/输出接口818将DSP 802与各种存储器和接口互连。存储器804和可抽取式存储器卡820可以提供软件和数据以配置DSP 802的操作。这些接口中可以有USB接口822以及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USB接口822可以用于向UA 10充电并且还可以使得UA 10能够作为外围设备与个人计算机或者其它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可以包括红外端口、Bluetooth接口、遵循IEEE 802.11的无线接口、或者任何其它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其可以使得UA 10可以无线地与其它附近的移动设备和/或无线基站进行通信。
当被触发时,输入/输出接口818还可以将DSP 802与警报826相连,以引起UA 10通过例如振铃、播放旋律、或者震动向用户提供通知。警报826可以作为用于通过静音震动或者通过播放分配给特定主叫方的特定预分配旋律,向用户告警任意各种事件(比如呼入呼叫、新的文本消息、以及约会提醒)的机制。
键区828经由接口818与DSP 802相连以向用户提供进行选择、输入信息以及提供对UA 10的输入的一个机制。键盘828可以是完全的或精简型字母数字键盘(比如QWERTY、Dvorak、AZERTY以及顺序类型的)或者具有与电话键区相关联的字母的传统数字键区。输入按键可以包括滚轮、退出或者转义(escape)键、轨迹球、以及可以向内按动该键以提供其它输入功能的其它导向或者功能按键。另一输入机制可以是LCD 830,其可以包括触摸屏能力并且还可以向用户显示文本和/或图形。LCD控制器832将DSP 802与LCD 830相连。
CCD照相机834(如果配备)使得UA 10可以拍摄数字图片。DSP 802经由照相机控制器836与CCD照相机834通信。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根据除了电荷耦合设备照相机之外的技术来操作的照相机。GPS传感器838与DSP 802相连以对全球定位系统信号进行解码,从而使得UA 10能够确定其位置。还可以包括各种其它外围设备以提供附加功能,例如无线电和电视接收。
图10示出了可以由DSP 802实现的软件环境902。DSP 802执行提供平台的操作系统驱动904,其余软件可以在该平台上运行。操作系统驱动904向具有可由应用软件接入的标准化接口的UA硬件提供驱动。操作系统驱动904包括在UA 10上运行的应用之间转移控制的应用管理服务(“AMS”)906。同样在图10中示出的还有web浏览器应用908、媒体播放器应用910以及Java小应用912。Web浏览器应用908将UA 10配置为作为网页浏览器运行,允许用户向表单中输入信息并且选择链接以检索并查看网页。媒体播放器应用910将UA 10配置为检索并播放音频或者音视频媒体。Java小应用912将UA 10配置为提供游戏、工具以及其它功能。组件914可以提供本文所述的功能。
上述的UA 10、接入设备120和其他组件可以包括能够执行与上述行动相关的指令的处理组件。图11示出了系统1000的示例,该系统1000包括适用于实现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处理组件1010。除了处理器1010(可以将其称作中央处理单元或CPU)之外,系统1000可以包括网络连接设备10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0、只读存储器(ROM)1040、辅助存储器1050、以及输入/输出(I/O)设备10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ROM 1040中存储用于实现对HARQ过程ID的最小数目进行确定的程序。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组件中的一些可以不存在,或可以将他们彼此或与图中未示出的其他组件以各种结合方式加以结合。这些组件可以位于单一物理实体中,或位于多于一个物理实体中。可以由处理器1010单独或由处理器1010与图中示出或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一起来进行本文中描述为由处理器1010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处理器1010执行其可以从网络连接设备1020、RAM 1030、ROM 1040或辅助存储器1050(其可以包括各种基于盘的系统,比如硬盘、软盘或光盘)中接入的指令、代码、计算机程序、脚本。尽管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10,多个处理器可以存在。因此,尽管可以将指令讨论为由处理器执行,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同时、串行、或以其他方式执行指令。可以将处理器1010实现为一个或多个CPU芯片。
网络连接设备1020可以采用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组、以太网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设备、串行接口、令牌网设备、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设备、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射频收发机设备,比如码分多址(CDMA)设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收发机设备、微波接入的全球可互操作性(WiMAX)设备、和/或其它众所周知的用于连接网络的设备。这些网络连接设备1020可以使得处理器1010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一个或者多个电信网络或与处理器1010可以接收信息或处理器1010输出信息的其他网络进行通信。
网络连接设备1020还可以包括能够以电磁波(比如射频信号或微波频率信号)的形式无线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收发机组件1025。备选地,该数据可以在电导体的表面之中或之上、同轴电缆中、波导管中、光介质中(例如光纤)、或者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收发机组件1025可以包括分离的接收和发送单元,或单一的收发机。由收发机1025发送或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由处理器1010处理的数据,或要由处理器1010执行的指令。可以以例如计算机数据基带信号或在载波中体现的信号的形式,从网络中接收和向网络中输出这种信息。可以根据用于处理或产生数据或发送或接收数据所需要的不同顺序对该数据排序。可以将基带信号、在载波中嵌入的信号、或当前使用或者之后开发的其它类型的信号称为传输介质,并可以根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若干方法来产生这些信号。
RAM 1030可以用于存储易失性数据并且可能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010执行的指令。ROM 1040是一般具有比辅助存储器1050的存储器容量的更小存储器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ROM 104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存储可能在程序执行期间读取的数据。对RAM 1030和ROM 1040的接入一般快于对辅助存储器1050的接入。辅助存储器1050一般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盘驱动器或者带驱动器,并且可以用于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或如果RAM 1030不够大到足以容纳所有工作数据时,辅助存储器1050还要用作溢出数据存储设备。辅助存储器1050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当选择执行该程序时将该程序加载至RAM 1030。
I/O设备106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显示器、键盘、键区、开关、拨号盘、鼠标、轨迹球、语音识别器、读卡器、纸带读取器、打印机、视频监视器、或者其它众所周知的输入设备。同样地,可以将收发机1025认为是I/O设备1060的组件,而不是网络连接设备1020的组件或也是网络连接设备1020的组件。I/O设备1060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与在UA 10的前述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组件实质上类似,比如显示器702和输入704。
以引用的方式将以下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并入本文中:TS 36.321、TS36.331以及TS36.300。
尽管在本公开中已经提供了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很多其它特定形式来体现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应当认为本示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预期不受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例如,可以将各种单元或者组件进行结合或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可以省略或者不实现特定特征。例如,尽管上述实施例指示了在TA定时器到期之后释放之前,UA存储对上行链路资源的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UA可以不存储该指示,并且当接入设备认识到已释放的资源依然有效时,接入设备可以除了发送对资源有效的指示之外,还可以发送重新批准之前已释放的资源的资源批准。
同样地,可以将在各种实施例中描述和说明为离散或者分离的技术、系统、子系统和方法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者方法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相结合或者集成。所示或者所述相连或者直接相连或者彼此通信的其它项可以是通过某个接口、设备或者中间组件间接相连或者通信的,不管以电子的、机械的或者其它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确定改变、替代以及变更的其它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文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这些改变、替代以及变更的其它示例。
为了向公众通知本发明的公开,给出所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信道资源配置(12);
使用与接收到的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来进行发送(137、184);以及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1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建立时间对准(172)以及重新使用(184)与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12)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建立时间对准的步骤包括: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172)重新建立时间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包括:
存储(172)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60),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前,存储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7.一种用户代理装置(10),包括:
处理器(802);
发射机(808);以及
接收机(808);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被指派的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使用与接收到的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经由所述发射机(808)进行发送(137);以及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172)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重新建立时间对准(172)以及重新使用(184)与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12)通过以下方式执行重新建立时间对准的步骤: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172)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时间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804),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方式执行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
在所述存储器(804)中存储(172)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123、160)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12.一种方法,包括在用户代理(10)处的以下步骤:
接收针对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
使用接收到的控制信道资源,进行发送(137、184);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172);以及
在通过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建立时间对准之后,使用与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相关联的资源进行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的步骤包括:
存储(172)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确定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是否依然有效(178、180、18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相关联的资源来进行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前,存储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
17.一种用户代理装置(10),包括:
处理器(802);
发射机(808);以及
接收机(808);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针对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
使用接收到的控制信道资源进行发送(137、184);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172);
在通过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建立时间对准之后,使用与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相关联的资源进行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804),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方式执行保留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的步骤:
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172)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确定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是否依然有效(178、180、18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确定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相关联的资源,以进行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在所述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前,存储所述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
22.一种方法,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接入设备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用户代理(10)接收(212)调度传输;
确定(213)之前已向所述用户代理指派了调度资源分配;
确定(214)之前所指派的分配依然有效;以及
向所述用户代理发送(216)对之前指派的分配依然有效进行指示的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消息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用户代理发送争用解决消息(216)。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之前指派的分配无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执行新分配过程的步骤。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重新使用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代理(10)处的以下步骤:
接收由接入设备(12)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使用与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137、184);以及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1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12)的时间对准(172)以及重新使用(184)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时间对准的步骤包括: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172)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包括:
存储(172)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是否依然有效(178、180、1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160)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前,存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9.一种用户代理装置(10),包括:
处理器(802);
发射机(808),与所述处理器相连;以及
接收机(808),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由接入设备(12)指派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使用与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经由所述发射机(808)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137);以及
在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保留(172)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12)的时间对准(172)以及重新使用(184)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12)通过以下方式执行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的步骤:
通过随机接入过程(172)重新建立与所述接入设备的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802)相连的存储器(804),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方式执行保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步骤:
在所述存储器(804)中存储(172)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之后(123、160),确定(178、180、182)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是否依然有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确定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依然有效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代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802)还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时间对准定时器到期(123、160)之后,重新使用(184)与所保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接入设备(12)进行发送。
CN200980145458.3A 2008-09-29 2009-09-29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Active CN102217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4185.4A CN104994574B (zh) 2008-09-29 2009-09-29 重复使用与pucch相关联的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77808P 2008-09-29 2008-09-29
US61/100,778 2008-09-29
PCT/US2009/058707 WO2010037080A1 (en) 2008-09-29 2009-09-29 Uplink resynchronization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185.4A Division CN104994574B (zh) 2008-09-29 2009-09-29 重复使用与pucch相关联的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7397A true CN102217397A (zh) 2011-10-12
CN102217397B CN102217397B (zh) 2015-08-26

Family

ID=4157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185.4A Active CN104994574B (zh) 2008-09-29 2009-09-29 重复使用与pucch相关联的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CN200980145458.3A Active CN102217397B (zh) 2008-09-29 2009-09-29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185.4A Active CN104994574B (zh) 2008-09-29 2009-09-29 重复使用与pucch相关联的控制信道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8891418B2 (zh)
EP (2) EP3297303B1 (zh)
JP (1) JP5323940B2 (zh)
KR (1) KR101267191B1 (zh)
CN (2) CN104994574B (zh)
BR (1) BRPI0920750B1 (zh)
CA (1) CA2738656C (zh)
ES (1) ES2656845T3 (zh)
HK (1) HK1214903A1 (zh)
MX (1) MX2011003203A (zh)
WO (1) WO201003708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87A (zh) * 2011-11-01 2012-03-2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功率配置方法
WO2014067064A1 (zh) * 2012-10-30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3874211A (zh) * 2012-12-18 2014-06-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链路相关资源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999489A (zh) * 2011-12-08 2014-08-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D2d群集中的设备的网络同步
CN104106295A (zh) * 2012-01-31 2014-10-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保留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05957A (zh) * 2012-03-19 2014-12-10 苹果公司 用于参数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5339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和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617648B8 (pt) 2005-10-21 2020-06-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de executar um procedimento de acesso aleatório através de uma interface de rádio, terminal móvel e estação rádio base
KR101531419B1 (ko) 2008-02-01 2015-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상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KR101375936B1 (ko) 2008-02-01 2014-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하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US8750218B2 (en) * 2008-09-29 2014-06-10 Blackberry Limited Messag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297303B1 (en) 2008-09-29 2019-11-20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resynchronization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74969B2 (en) * 2008-10-31 2012-09-2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87619B2 (en) * 2008-11-04 2014-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downlinking data to an unsynchronized user equip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810393B2 (en) * 2008-11-06 2014-08-19 Kari Juhani Hooli Wireless device locations services
KR101440134B1 (ko) * 2009-03-17 2014-09-15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물리 업링크 공유 채널(pusch) 상의 주기적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구성
US9137764B2 (en) * 2009-03-17 2015-09-1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aging timing alignment functionality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237633A1 (en) 2009-04-03 2010-10-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37503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54123B2 (ja) * 2009-12-16 2014-03-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70515A1 (en) * 2010-01-12 2011-07-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source allocation apparatus in ip uplink
US20110194511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control channel assignment
KR20110093402A (ko) * 2010-02-12 2011-08-18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수의 요소 반송파를 운영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동기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02764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ntention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069739B (zh) * 2010-04-02 2016-09-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配置和传输
KR101691480B1 (ko) * 2010-04-06 201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82805B2 (en) * 2010-04-09 2015-03-17 Acer Incorporated Activating component carriers by 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1827439B (zh) * 2010-04-09 2013-01-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对齐定时器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02238720A (zh) * 2010-04-29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同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2281535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更新方法与装置
JP5533308B2 (ja) * 2010-06-14 2014-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同期維持方法
ES2717792T3 (es) * 2010-06-18 2019-06-25 Blackberry Ltd Método para la resincronización de un enlace ascendente entre un dispositivo de acceso y un agente de usuario
US8755340B2 (en) 2010-11-08 2014-06-17 Blackberry Limited Releasing wireless resources
KR101492924B1 (ko) 2010-11-08 2015-02-12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무선 자원들
US8743802B2 (en) * 2010-11-08 2014-06-03 Blackberry Limited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WO2012086980A2 (ko) * 2010-12-20 2012-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협력을 위한 프레임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19797B1 (ko) * 2011-03-18 2018-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대-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467959B2 (en) * 2011-04-01 2016-10-11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aintaining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US9642161B2 (en) * 2011-05-11 2017-05-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ross-scheduling fo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JP5958711B2 (ja) * 2011-07-29 2016-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局、無線端末および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US20130044843A1 (en) * 2011-08-19 2013-02-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iming synchronization
US20140355504A1 (en) * 2011-11-30 2014-12-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ling a State of a Device
US9161322B2 (en) * 2012-01-25 2015-10-1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figuring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carrier groups
WO2013124879A1 (ja) * 2012-02-20 2013-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995266B1 (ko) * 2012-08-17 2019-07-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JP5744809B2 (ja) * 2012-09-05 2015-07-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US9210673B2 (en) * 2012-09-06 2015-12-08 Apple Inc. Recovery from uplink timing alignment failure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O2014067135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上行信号的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141983B2 (en) 2014-05-08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SCell and SCe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KR102367748B1 (ko) * 2014-05-08 2022-02-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연결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SCell과 SCell의 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374688A1 (en) * 2015-01-22 2017-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JP2018523415A (ja) * 2015-08-12 2018-08-16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0122500B2 (en) * 2015-08-26 2018-11-06 Apple Inc. Efficient sparse network resource usage and connection release
CN106255207B (zh) * 2015-08-31 2019-11-01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配置方法、上行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83041B (zh) * 2017-05-04 2023-09-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高速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137760A1 (en) * 2018-10-31 2020-04-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76621B1 (en) * 2018-11-02 2024-01-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WO2023091125A1 (en) * 2021-11-16 2023-05-25 Zeku,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 layer 2 recovery mechanism to maintain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144A (zh) * 2000-02-17 2002-08-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指定公用分组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CN1554167A (zh) * 2001-09-10 2004-12-08 ����ɭ�绰�ɷ����޹�˾ 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关联状态转变的先进资源分配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2209B2 (en) * 2007-06-18 2013-04-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Use of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652668T3 (es) * 2007-06-18 2018-02-05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y equipamiento de usuario para realizar una sincroniz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KR101387537B1 (ko) 2007-09-20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공적으로 수신했으나 헤더 압축 복원에 실패한 패킷의 처리 방법
US8504046B2 (en) * 2008-01-03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st radio link recovery after handover failure
KR101514079B1 (ko) 2008-01-07 2015-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타이머의 재구성 방법
KR101375936B1 (ko) 2008-02-01 2014-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하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KR101531419B1 (ko) 2008-02-01 2015-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상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KR100925333B1 (ko) 2008-03-14 2009-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에서 상향링크 동기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KR101468742B1 (ko) * 2008-05-06 201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1240090B1 (ko) * 2008-06-02 2013-03-06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타이밍 조정 방법, 이동국, 기지국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EP2131517A3 (en) * 2008-06-03 2010-01-20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ARQ uplink transmission
GB2461159B (en) 2008-06-18 201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GB2461158B (en) 2008-06-18 201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terminal therof
US7957298B2 (en) 2008-06-18 2011-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ures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JP2011530886A (ja) 2008-08-08 2011-12-2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Macのリセットおよび再構成
CN101646230B (zh) 2008-08-08 201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定位中的系统时间同步方法及终端
US8737294B2 (en) 2008-08-11 2014-05-27 Via Telecom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RLC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ccording to activation status of security mode
US9094910B2 (en) 2008-09-09 2015-07-28 Htc Corporation Methods utilized in mobile device for handling situations when time alignment timer expires, and mobile device thereof
KR100917832B1 (ko) 2008-09-19 2009-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 정렬 타이머를 고려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기기
US20100074201A1 (en) 2008-09-22 2010-03-25 Chih-Hsiang Wu Method for improving uplink signaling transmiss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297303B1 (en) 2008-09-29 2019-11-20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resynchronization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50218B2 (en) 2008-09-29 2014-06-10 Blackberry Limited Messag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74969B2 (en) 2008-10-31 2012-09-2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15182B2 (en) 2008-11-03 2012-11-20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arameter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61449B2 (en) 2008-11-21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nten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EP2894926B1 (en) 2009-01-08 2016-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handling time alignment command d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KR101642517B1 (ko) 2009-03-13 2016-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중에 상향 링크 동기 타이머를 조작하는 방법
US8982805B2 (en) 2010-04-09 2015-03-17 Acer Incorporated Activating component carriers by 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144A (zh) * 2000-02-17 2002-08-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指定公用分组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CN1554167A (zh) * 2001-09-10 2004-12-08 ����ɭ�绰�ɷ����޹�˾ 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关联状态转变的先进资源分配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ORGANIZATIONAL PARTNERS: ""3GPP TS 36.321 V8.2.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87A (zh) * 2011-11-01 2012-03-2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功率配置方法
CN103999489A (zh) * 2011-12-08 2014-08-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D2d群集中的设备的网络同步
CN104106295B (zh) * 2012-01-31 2018-08-0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保留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06295A (zh) * 2012-01-31 2014-10-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保留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05957B (zh) * 2012-03-19 2018-05-25 苹果公司 用于参数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957A (zh) * 2012-03-19 2014-12-10 苹果公司 用于参数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31246A (zh) * 2012-10-30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US9699746B2 (en) 2012-10-30 2017-07-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WO2014067064A1 (zh) * 2012-10-30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3931246B (zh) * 2012-10-30 2018-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3874211B (zh) * 2012-12-18 2018-02-2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链路相关资源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874211A (zh) * 2012-12-18 2014-06-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链路相关资源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35339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20750B1 (pt) 2020-12-29
WO2010037080A4 (en) 2010-05-27
KR101267191B1 (ko) 2013-05-24
US20120014342A1 (en) 2012-01-19
US8441970B1 (en) 2013-05-14
KR20110074759A (ko) 2011-07-01
CA2738656C (en) 2015-05-26
CN104994574A (zh) 2015-10-21
US20140376525A1 (en) 2014-12-25
US20100080155A1 (en) 2010-04-01
JP5323940B2 (ja) 2013-10-23
JP2012504377A (ja) 2012-02-16
BRPI0920750A8 (pt) 2017-12-05
EP3297303B1 (en) 2019-11-20
WO2010037080A1 (en) 2010-04-01
US8208416B2 (en) 2012-06-26
ES2656845T3 (es) 2018-02-28
CN102217397B (zh) 2015-08-26
CA2738656A1 (en) 2010-04-01
US20130128871A1 (en) 2013-05-23
EP2347627B1 (en) 2017-11-08
EP3297303A1 (en) 2018-03-21
MX2011003203A (es) 2011-06-09
CN104994574B (zh) 2018-09-14
HK1214903A1 (zh) 2016-08-05
US8891418B2 (en) 2014-11-18
EP2347627A1 (en) 2011-07-27
US9030978B2 (en) 2015-05-12
BRPI0920750A2 (zh) 2016-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397B (zh)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重新同步
CN101730253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改善半持续性调度资源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8750218B2 (en) Messag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237549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에 의한 반영구적 자원 해제
CN104170508A (zh) 处理与ack/nack重复信号的调度请求冲突
CN103906036A (zh) 不连续接收期间的秩指示符发送
CN103181233A (zh) 动态时隙减少中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81110A (zh) 用于动态时隙减少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02076A (zh) 动态时隙减少中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26765B (zh) 用于重新同步接入设备与用户代理之间的上行链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RESEARCH IN MOTION LTD. TO: BLACKBERRY LTD.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