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5438A - 扬声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5438A
CN102215438A CN2011100872497A CN201110087249A CN102215438A CN 102215438 A CN102215438 A CN 102215438A CN 2011100872497 A CN2011100872497 A CN 2011100872497A CN 201110087249 A CN201110087249 A CN 201110087249A CN 102215438 A CN102215438 A CN 102215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unit
transparent shell
main part
housing
describ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72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伸和
大桥芳雄
市川和男
隅井彻
爱德华·贝尔波
杰伊·欧斯戈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5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04R3/14Cross-ov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和发声体,其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侧处并根据音频信号而被驱动,其中,当放置所述壳体时,通过所述壳体和放置表面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壳体用作机壳。

Description

扬声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装置,所述扬声器装置适合应用于可以将物体放入机壳内部的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提出了将装饰性物体容纳在立方体透明壳体中并且将扬声器主体固定到透明壳体的表面从而增加装饰性特征的扬声器(例如,参考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3105852(专利文件1))。
发明内容
由于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扬声器具有拥有开闭门的结构,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几乎没有使装饰性物体进出的自由度,并且当透明壳体形成特定形状时,由于存在底表面而很难执行加工和成形等。
同样在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扬声器中,虽然使用透明壳体,但是扬声器单元自身不透明,因此,扬声器不是完全透明的,存在被扬声器单元阻挡而不能很好观察装饰性物体的问题。
考虑到以上所述,期望提供具有可以将物体放入扬声器装置内部的简单结构的扬声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扬声器装置,所述扬声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和发声体,所述发声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端侧处并根据音频信号而被驱动,其中,当放置壳体时,通过壳体和放置表面形成密封空间,壳体用作机壳。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底表面,从而简化了结构,同时易于将物体放入壳体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扬声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和发声体,所述发声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端侧处并根据音频信号而被驱动,其中,当放置壳体时,通过壳体和放置表面形成密封空间,壳体用作机壳。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底表面,从而简化了结构,同时易于将物体放入壳体内部,结果,能够实现具有可以将物体放入扬声器装置内部的简单结构的扬声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扬声器装置的整体外观结构(1)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扬声器装置的整体外观结构(2)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扬声器装置的整体外观结构(3)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扬声器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主体部分中的下部主体的底表面结构的透视底表面示图;
图6A到6D是示出了扬声器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上表面示图、侧表面示图和底表面示图;
图7是示出了透明壳体的端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驱动系统的构造(1)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9是示出驱动系统的构造(2)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显示透明壳体内部的物体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在仅使用扬声器单元时的声像定位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示出了在使用透明壳体作为机壳并兼作振膜时的声像定位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光线在机壳内部传播以照射放置表面的状态的透视截面图;和
图14是示出了照射的发光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以下列顺序进行说明。
1.实施例
2.其他实施例
<1.实施例>
[1-1.扬声器装置的结构]
如图1到图5中所示,扬声器装置1包括透明壳体2和主体部分3,所述透明壳体2具有整体来看近似圆柱形并且朝向其底部边缘逐渐变宽的形状,主体部分3具有放在透明壳体2上的给定厚度的近似椭圆形状。
透明壳体2(图3)在其上部的一端处以与主体部分3相同的近似椭圆形状开口,在其下部的另一端处以不同于上部的泪珠形状开口,其中从上部到下部的外表面由平滑曲线形成。
例如,透明壳体2整体上形成厚度为5mm的圆柱形振膜,例如所述圆柱形振膜由具有半透明或光导特性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透明壳体2的内部可以被用户从外部视觉观察到。
由于透明壳体2具有在其下部的另一端处开口的形状,所以只有当扬声器装置1放置到诸如地板或墙壁之类的放置目标物体时,将透明壳体2的内部空间密封以形成密封空间。
例如,主体部分3(图4)使用黄铜作为材料,并且通过由薄板制成的上部主体3A粘结到下部主体3B而形成,在所述下部主体3B中形成用于容纳扬声器单元4的容纳孔3C。
主体部分3被放置并固定成处于下部主体3B的容纳孔3C中的扬声器单元4的前表面朝上的状态,从而从扬声器单元4的前表面输出的低频声波(正相)直接发射穿过上部主体3A的上表面上所设置的微小网格通孔3H(图1和图4)。
虽然未示出,但是主体部分3的下部主体3B容纳有电源电池和放大器,以使得扬声器单元4用作有源扬声器。但是,并不总是需要容纳放大器,同样优选的,扬声器单元4用作没有容纳放大器的无源扬声器。
主体部分3的下部主体3B(图4和图5)还具有LED灯6,所述LED灯6总共六个,处于围绕容纳孔3C的圆周的形式。注意,可以仅使用LED代替LED灯6。具有环形圈形状的漫射板7在与下部主体3B的容纳孔3C相对应的突起3D处连接到下部主体3B(图4),以便覆盖LED灯6。
根据上述结构,扬声器装置1通过漫射板7使来自LED灯6的照射光漫射,使得光能够作为漫射光传输到透明壳体2内部,然后,照射透明壳体2的开口端一侧。
此外,主体部分3的下部主体3B(图4)包括压电致动器5,例如,所述压电致动器5总共四个,所述压电致动器5在端表面上以相等间隔连接成紧靠透明壳体2的上部端部的端表面。
压电致动器5是电压驱动型,通过压电致动器5的驱动杆(未示出)的位移方向是与端表面正交的方向。
尽管在实施例中使用四个压电致动器5,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电流驱动型磁致伸缩致动器、电动致动器等。
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装置1使用电压驱动型压电致动器5,因此,与电流驱动型致动器相比减小了功率消耗,结果,扬声器装置1获得了热生成量减小以及电池的使用时间增加的优点。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压电致动器5的位移方向是从透明壳体2的上部到下部的方向(表面方向)。由于扬声器装置1具有处于上述布置状态的压电致动器5,可以从透明壳体2的上端侧的端表面利用在与端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分量来激励透明壳体2。
在透明壳体2中,通过纵波激励上端侧的端表面,振动弹性波在从透明壳体2的上部到下部的方向上传播,从而传送到透明壳体作为纵波和横波混合的混合波,结果,形成沿着透明壳体2的整个高度方向均匀的声像。
如上所述,透明壳体2形成负责音频频带中的高频侧的扬声器,并用作高频扬声器,另一方面,扬声器单元4形成负责音频频带中的低频侧的扬声器,并用作低频扬声器。
实际上,如图6A到6D所示,扬声器装置1的透明壳体2(图6B)在设置在其下部的开口部分中具有318.9mm的纵向长度和246.5mm的短侧长度。
在透明壳体2(图6B)中,一个边线相对于下部边线垂直,另一边线从主体部分3连接的上部到下部相对于下部边线以给定角度倾斜。
同样在透明壳体2(图6A)中,不仅另一边线相对于下部边线以给定角度倾斜,而且泪珠形状的大凸出部分的直径是
Figure BSA00000468875800051
因此,透明壳体2具有朝向其底部边缘逐渐凸出并变宽的形状。
扬声器装置1的主体部分3具有104.4mm的短侧长度和25.5mm的厚度,在所述主体部分3中,漫射板7从主体部分3的下部略微突出,并且连接用于给主体部分3提供音频信号的软线3F。
附带的,如图7所示,在扬声器装置1的透明壳体2中,橡胶缓冲材料12粘结到或安装到开口的下端的外部边缘。此外,在扬声器装置1中,当在扬声器装置1放置在诸如地板或墙壁之类的放置目标物体上的状态下透明壳体2用作圆柱形振膜时,通过缓冲材料12防止透明壳体2的振动传递到安置表面,以避免在发生前产生颤动噪音。
在实施例中的扬声器装置1中,以放置在透明壳体2的上端上的状态连接由于黄铜用作材料而具有相对重的重量的主体部分3(例如,500g到1kg),因此,从上面压放置在放置目标物体上的透明壳体2的力增大。
这里,由于橡胶缓冲材料12安装到透明壳体2的下端的外部边缘,透明壳体2和安置表面之间的放置状态变得稳固。结果,在透明壳体2用作圆柱形振膜时,扬声器装置1可以保持通过透明壳体2所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密封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的扬声器装置1中,从扬声器单元4的后表面输出的倒相音波被限制在透明壳体2的密封空间中,而不传输到外部,这防止在发生之前产生倒相声波的不利影响。
透明壳体2不仅由具有半透明或光导特性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制成,还由包括荧光涂料的材料制成。
对于荧光涂料,例如,可以使用BASF公司所制造的用于塑料的荧光涂料“LumogenF(商标)Dyes”。
实际上,当透明壳体2中的丙烯酸树脂中能够包括作为材料的丙烯酸树脂的质量的约0.02%的荧光涂料时,透明壳体2通过整个表面收集光,并在边线(端表面)处发出强荧光。
对于LumogenF(商标)Dyes,存在Orange240(产品名)、Yellow083(产品名)、Red305(产品名)等。
例如,能够包括Orange240(产品名),整个透明壳体2看起来是透明橙色,并且在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处发出强橙色荧光。
此外,当通过刻划外表面而写下字符时,在透明壳体2中字符部分发光强烈。字符部分通过外部的荧光、日光等发光,而不用打开LED灯8。
因此,即使在将LED灯6关闭时,在使用到达透明壳体2的外部光线的条件下,扬声器装置1使得用户能够容易的观察透明壳体2上所写的字符部分。
LumogenF(商标)Dyes耐光性(荧光残留比率)很优异,当暴露之前荧光强度是100时,在包括Orange240(产品名)的透明外壳2在一定条件下暴露2000小时之后所获得的荧光强度是85。
[1-2.扬声器装置的驱动系统的结构]
然后,将以两种方式说明扬声器装置1的驱动系统。
如图8所示,在扬声器装置1中,例如,组成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输入到加法器121,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被加法器121合成,以产生单声道音频信号SA,然后,该信号传输到高通滤波器122和低通滤波器123。
高通滤波器122只提取来自单声道音频信号SA的高频分量SAH,将该信号传输到分别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形成的四个信号处理单元124A到124D。
四个信号处理单元124A到124B相对于高频分量SAH执行调整电平、延迟时间、频率特性等的处理(在下文中称作声场控制处理)以及关于四个压电致动器5的输出特性的信号校正处理,将由于上述处理而获得的高频分量信号SAH1到SAH4分别传输到四个放大器125A到125D。
放大器125A到125D将高频分量信号SAH1到SAH4放大到给定水平,并将该信号作为驱动信号提供到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
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分别的高频分量信号SAH1到SAH4驱动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的驱动杆(未示出),以激励透明壳体2。
低通滤波器123提取来自单声道音频信号SA的低频分量SAL,将该信号传输到通过DSP所形成的信号处理单元127。信号处理单元127执行对低频分量SAL调整电平、延迟时间、频率特性等的处理(在下文中称作声场控制处理),并通过放大器128将信号放大到给定水平,然后将该信号传输到扬声器单元4作为驱动信号。因此,通过低频分量SAL驱动扬声器单元4。
因此,扬声器装置1通过低频分量SAL驱动扬声器单元4,从而使得扬声器单元4用作低频扬声器,同时通过高频分量信号SAH1到SAH4激励透明壳体2,从而使得透明壳体2用作高频扬声器,这扩大了整个扬声器装置1的再现频带。
由于扬声器装置1可以通过使用相对于四个压电致动器5作为驱动信号的分别的高频分量信号SAH1到SAH4,来激励透明壳体2,所以能够将声像扩大到透明壳体2的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扬声器装置1大致包括DSP模块201、放大器模块202和放大器203。DSP模块201包括在压电致动器5一侧上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A,和在扬声器单元4一侧上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B。
压电致动器5一侧上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A具有四个信号处理单元211(211A到211D)和四个高通滤波器212(212A到212D),从而分别与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相对应。
此外,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A包括八个衰减器(210A1、210A2、210B1、210B2、...、210D1、210D2),所述八个衰减器用于分别将组成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在衰减之后输入到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
分别的信号处理单元211(211A到211D)执行分别执行对将要输入的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的信号电平、延长时间、频率特性等的调整,相对于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的混合处理(声场控制处理),还执行关于压电致动器5(5A到5D)的输出特性的信号校正处理。
分别的高通滤波器212(212A到212D)分别提取从信号处理单元211(211A到211D)所提供的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将信号传输到放大器模块202的分别的放大器202A到202D。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DSP模块201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A所执行的声场控制处理和信号校正处理而获得的音频信号的高频分量在通过放大器模块202放大之后分别提供到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通过执行声场控制处理所获得的高频分量来驱动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从而由于高频音频输出而增大声音宽度。
另一方面,扬声器单元4一侧上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B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单元221和一个低通滤波器222,从而与扬声器单元4相对应,还包括两个衰减器220A1、220A2,所述两个衰减器用于分别将组成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在衰减之后输入到信号处理单元221。
信号处理单元221执行对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的信号电平、延长时间、频率特性等的调整,相对于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的混合处理(声场控制处理),还执行关于谐振管特性的信号校正处理。低通滤波器222提取从信号处理单元221所提供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将信号传输到放大器203。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执行由DSP模块201的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B所执行的声场控制处理和信号校正处理所获得的音频信号的低频分量在通过放大器203放大之后提供到扬声器单元4。通过执行声场控制处理所获得的低频分量来驱动扬声器单元4,从而由于低频音频输出而增大声音宽度。
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A中的信号处理单元211(211A到211D)和高通滤波器212的位置可以互换,同时信号校正和声场控制单元201B中的信号处理单元221和低通滤波器22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1-3.扬声器装置1的操作]
之后,将说明扬声器装置1的操作(图1到图4)。
在扬声器装置1中,设置在主体部分3上的四个压电致动器5(5A到5D)由左侧音频信号AL和右侧音频信号AR来驱动,并从透明壳体2的上端侧的端表面利用在与端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分量来激励透明壳体2。
这时,通过纵波激励透明壳体2的上端侧的端表面,弹性波(振动)在从透明壳体2的上部到下部的方向(表面方向)上传播。然后,当弹性波传播通过透明壳体2以产生纵波和横波的混合波时,重复以纵波、横波、纵波方式的波型转换,然后,通过横波激励在透明壳体2的表面内方向(垂直于表面的方向)上的振动。
根据以上所述,扬声器装置1从透明壳体2发出声波。即,扬声器装置1可以从透明壳体2的外表面获得高频音频输出。
这时,在透明壳体2的下部上相对于放置目标物体通过放置表面封闭扬声器装置1,因此,透明壳体2内部所产生的倒相声波被限制到透明壳体2的内部,不能发射到外部,结果,可以获得良好的声学特性。
[1-4.扬声器装置中的使用形式]
在扬声器装置1中,当不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时,透明壳体2的下部开口,因此,在这种状态下透明壳体2很难实现机壳的功能。
但是,扬声器装置1通过使用放置目标物体的放置表面可以产生透明壳体2的密封空间,因此,尽管是不需要透明壳体2的底表面的简单结构,但是透明壳体2可以实现机壳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装置1具有透明壳体2是透明的并且其底部开口的结构,因此,如图10所示,用户期望显示的物体OJ1可以很容易的显示在通过透明壳体2和放置目标物体Z1的放置表面Z1S所形成的密封空间中,同时物体OJ1可以很容易的进出。
如图11所示,当扬声器装置1只从扬声器单元4输出高频音频而不使用透明壳体2作为圆柱形振膜时,声像OZ1位于容纳扬声器单元4的主体部分3中。
但是,如图12所示,当扬声器装置1通过使用透明壳体2作为圆柱形振膜而使得透明壳体2能够用作高频扬声器同时使得扬声器单元4用作低频扬声器时,再现频带将被扩大,同时由于增加了高频扬声器,声像OZ2可以位于透明壳体2中。
根据以上所述,例如,当在扬声器装置1中显示玩偶等作为物体OJ1并且从透明壳体2输出玩偶的高频声音时,如果从玩偶的嘴的附近听到声音则能够给用户自然的印象。
附带的,在扬声器装置1中,可以通过延迟电路(未示出)将约几毫秒的延迟时间加到提供给扬声器单元4的低频分量SAL。由此,在扬声器装置1中从扬声器单元4输出低频音频的时间点晚于从透明壳体2输出高频音频的时间点,因此,根据人类的把声像拉到高频的听觉特性,用户可以在透明壳体2的输出高频音频的部分感觉到声像OZ2。
扬声器装置1还可以实现这样的使用形式,即,通过使用透明壳体2作为圆柱形振膜来输出用于与透明壳体2的密封空间中所显示的物体OJ1相关的显示内容的输出引导声音,或输出音频作为用于显示的BGM(背景音乐)。
[1-5.扬声器装置中的照射效果]
在扬声器装置1中,来自LED灯6的照射光被漫射板7所漫射,以作为漫射光传输到透明壳体2内部,所述LED灯6总共六个并连接成围绕主体部分3的突起3D的圆周。
如图13所示,扬声器装置1构造成使得漫射板7所漫射的漫射光在透明壳体2的内表面处被反射,然后,到达放置目标物体Z1的放置表面Z1S,以照射放置表面Z1S。
这里,透明壳体2由如上所述的具有半透明或光导特性的丙烯酸树脂制成,因此,使得通过漫射板7所漫射的漫射光在透明壳体2的内表面处被反射之后能够有效地到达放置目标物体Z1的放置表面Z1S。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橡胶缓冲垫12安装在透明壳体2的开口的下端的外部边缘,可以防止到达放置表面Z1S的漫射光从透明壳体2的开口端漏出。
根据以上所述,如图14所示,扬声器装置1可以形成好像放置表面Z1S是浮置的照射状态。
实际上,当透明壳体2内部的放置表面Z1S被照射时,产生好像放置表面Z1S是用于作为显示物的物体OJ1的平台的视觉效果,使得在扬声器装置1中作为显示物的物体OJ1看起来更好。
[1-6.操作和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只有在扬声器装置1中当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的透明壳体2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Z1时,在扬声器装置1中通过透明壳体2和放置目标物体Z1的放置表面Z1S形成密封空间,结果,透明壳体2用作扬声器单元4的机壳。
因此,由于扬声器装置1具有没有透明壳体2的底表面的简单结构,透明壳体2在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Z1时肯定形成密封空间,从而用作用于扬声器单元4的机壳,因此,物体OJ1可以很容易的显示在透明壳体2的内部,而不损害作为扬声器的功能。
因此,由于扬声器装置1具有只有当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的透明壳体2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Z1时透明壳体2用作机壳的结构,所以只要存在诸如地板、墙壁、或天花板之类的放置表面,尽管是不需要底表面的简单结构,但是放置位置不重要。
此外,在扬声器装置1中,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Z1的透明壳体2从上面被由黄铜制成的相对重的主体部分3强烈按压,从而在通过透明壳体2确实保持密封空间的同时,由于安装到透明壳体2的开口边缘的缓冲垫12而防止透明壳体2的振动传递到放置表面Z1S,并获得良好的声学特性。
此外,扬声器装置1通过设置在主体部分3的下部主体3B上的LED灯6和通过漫射板7所获得的漫射光照射放置目标物体Z1的放置表面Z1S,从而使得放置表面Z1S看起来好像是浮置的,例如平台,这使得显示看起来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装置1可以使得声像位于用作高频扬声器的透明壳体2一侧上,声像从而位于显示物附近,这可以在物体和输出音频之间产生统一的感觉。
此外,从扬声器装置1的外部看不到扬声器单元4,因此,扬声器装置1给用户好像扬声器装置1是用于装饰显示物的显示窗口的印象,并可以获得作为内部装饰的极好的设计美感。
根据上述结构,扬声器装置1构造成使得只有当放置在一端侧开口的透明壳体2时透明壳体2用作机壳,因此,能够将显示物放入透明壳体2内部同时实现作为扬声器的功能。
同样在扬声器装置1中,只有当透明壳体2放置到放置目标物体Z1时,透明壳体2用作扬声器单元4的机壳同时透明壳体2自身用作高频扬声器,因此,尽管是具有良好设计美感的简单结构,但是可以实现具有宽再现频带的扬声器。
<2.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容纳在主体部分3中的扬声器单元4以其前表面朝上的状态被连接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扬声器单元4可以以其前表面朝下的状态被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透明壳体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不总是需要壳体是透明的,可以使用给定颜色的壳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将物体OJ1放入在透明壳体2和放置表面Z1S之间所形成的密封空间中以进行显示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同样优选的,因为在显示物体OJ1时透明壳体2所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部体积减小,所以预先根据物体OJ1的体积使用具有更大的内部体积的透明壳体2,用于防止来自扬声器单元4的低范围谐振频率f0增大。
在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扬声器装置1的主体部分3的表面上提供旋钮(未示出),通过使用户操作旋钮,通过信号处理单元127(图8)调整由于透明壳体2的密封空间中所显示的物体OJ1而减小的低范围谐振频率f0,以获得用户所需的声学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用户对旋钮的操作,扬声器装置1可以相对于信号处理单元127低频分离SAL调整电平、频率特性等。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具有朝向底部边缘逐渐变宽的近似泪珠形状的透明壳体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优选的,只要下端是开口的,使用具有单纯圆柱形形状、三棱锥形状和其他各种形状的透明壳体。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构造成包括作为壳体的机壳2和作为发声体的扬声器单元4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扬声器装置可以使用具有其他各种结构和形状的壳体和发声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不仅用作独立的扬声器装置,而且可以应用于结合于音频视频装置(例如电视机)中的扬声器装置。
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4月12日递交于日本特许厅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091553中所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价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能够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变形和替换。

Claims (8)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在一端侧开口的圆柱形形状;和
发声体,其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侧处,并根据音频信号而被驱动,
其中,当放置了所述壳体时,通过所述壳体和放置表面形成密封空间并作为机壳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所述壳体由透明构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缓冲材料连接到所述壳体的当放置了所述壳体时紧邻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在所述另一端侧处设置用于隐藏布置在所述另一端侧处的所述发声体的主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所述主体部分不仅容纳所述发声体,还容纳电源电池和放大器,所述主体部用作有源扬声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装置,
其中,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光源照射当放置所述壳体时的所述放置表面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装置,还包括:
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中以直接或间接靠近端表面的状态布置将位移输出传送到所述壳体的传送单元,以通过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端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分量激励所述壳体,所述传送单元根据音频信号而被驱动,
其中,所述壳体通过所述传送单元被所述致动器激励,整体上作为振膜振动。
CN2011100872497A 2010-04-12 2011-04-06 扬声器装置 Pending CN1022154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1553 2010-04-12
JP2010091553A JP2011223397A (ja) 2010-04-12 2010-04-12 スピー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5438A true CN102215438A (zh) 2011-10-12

Family

ID=4427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72497A Pending CN102215438A (zh) 2010-04-12 2011-04-06 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9832A1 (zh)
EP (1) EP2375774A3 (zh)
JP (1) JP2011223397A (zh)
CN (1) CN10221543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7875B2 (ja) 2020-04-03 2023-09-20 バルミューダ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
WO2023049130A1 (en) * 2021-09-21 2023-03-30 Solaria Systems, Inc.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ensing and/or altering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0654A (en) * 1985-03-04 1986-04-08 Hale James W Portable sound speaker system
US6612935B2 (en) * 2001-03-15 2003-09-02 Johannes Rojah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light effects
US20040240695A1 (en) * 1996-03-14 2004-12-02 Sarnoff Corporation Hearing aid
CN1980491A (zh) * 2005-12-09 2007-06-13 索尼株式会社 扬声器和输出声音的方法
US20080225510A1 (en) * 2007-02-16 2008-09-18 Loud Technologies Inc Speak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2990A (en) * 1949-11-08 1955-11-08 Decca Record Co Ltd Loudspeaker assemblies
US3393766A (en) * 1966-05-18 1968-07-23 American District Telegraph Co Speaker system
US3978941A (en) * 1975-06-06 1976-09-07 Curt August Siebert Speaker enclosure
DE3330747A1 (de) * 1983-08-26 1985-03-07 Hans-Jürgen 2860 Osterholz-Scharmbeck Lang Vertikal abstrahlender lautsprecher fuer grossraumbeschallung in raumklang-technik
JP2850400B2 (ja) 1989-09-20 1999-01-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の電解液注液装置及び注液法
US20070003100A1 (en) * 2005-07-01 2007-01-04 Mei Shan Electronic Co., Ltd. Loudspeaker structure with a lighting effect
JP4821589B2 (ja) * 2006-01-30 2011-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7963460B2 (en) * 2009-09-02 2011-06-21 Ming Jen Hsiao Detachable aromatic nebulizing diffus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0654A (en) * 1985-03-04 1986-04-08 Hale James W Portable sound speaker system
US20040240695A1 (en) * 1996-03-14 2004-12-02 Sarnoff Corporation Hearing aid
US6612935B2 (en) * 2001-03-15 2003-09-02 Johannes Rojah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light effects
CN1980491A (zh) * 2005-12-09 2007-06-13 索尼株式会社 扬声器和输出声音的方法
US20080225510A1 (en) * 2007-02-16 2008-09-18 Loud Technologies Inc Speak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5774A3 (en) 2014-01-15
US20110249832A1 (en) 2011-10-13
JP2011223397A (ja) 2011-11-04
EP2375774A2 (en)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5156B2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low-frequency sound effect
TR200003739T2 (tr) Hoparlörler
CN104244149B (zh) 具有波导的扬声器
WO2019080789A1 (zh) 振膜式扬声器及可产生三维立体声效果的耳机
CN2059461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2215438A (zh) 扬声器装置
CN109275077A (zh) 音效装置及其扬声器单元、低音模组和制造方法以及再现音效的方法
CN2636560Y (zh) 声波共鸣放大音箱
CN209046856U (zh) 近耳式音响装置
CN207744135U (zh) 一种阵列高音频音箱
CN208754497U (zh) 耳机及具有声学功能的耳机壳
TW200501052A (en) Combination loudspeaker unit
CN107347168A (zh) 平板音响
CN209072719U (zh) 音效装置
CN113938775A (zh) 具有音响功能的画框
CN207083223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2183846U (zh) 一种超薄条形音响
CN218217567U (zh) 一种可换画面的平面音箱
CN211860454U (zh) 一种薄型壁画平板音箱
GB0319297D0 (en) Combination loudspeaker unit
CN216490926U (zh) 一种具有散射光源的音箱
CN215734417U (zh) 一种依托坐便器的内嵌式扩音结构
CN209072718U (zh) 带有音效装置的床
CN219145601U (zh) 一种显示器的喇叭安装结构
CN211974143U (zh) 一种可用于增强视听环境效果室内背景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