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3812B -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3812B
CN102213812B CN201010140006.0A CN201010140006A CN102213812B CN 102213812 B CN102213812 B CN 102213812B CN 201010140006 A CN201010140006 A CN 201010140006A CN 102213812 B CN102213812 B CN 102213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lens module
reflection film
over cap
microscop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00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3812A (zh
Inventor
李俊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400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3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3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3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3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3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待回流焊加工的镜头模组,其具有一进光口、一出光口、至少一靠近进光口设置的透镜、及一靠近出光口设置的镜片,镜片背离透镜的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镜头模组通过锡焊由锡膏安装于基板上;在镜头模组的外表面涂覆红外反射膜;提供一保护盖,其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将保护盖与镜头模组在靠近进光口的部位配合以遮挡住进光口,涂覆在镜头模组外表面、保护盖外表面、及镜片背离透镜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形成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将装有保护盖的镜头模组放至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经过烘烤后,取下保护盖。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由所述镜头模组加工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镜头模组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消费者对此类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及电子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厂商对其出厂产品质量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目前,配置于手机中的镜头模组一般由锡膏固定于手机主板上,不少厂商都要求进行回流焊加工,以确保整个镜头模组牢固地粘贴于手机主板上。回流焊加工采用的设备主要有热风式回流焊炉与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
然而,镜头模组中透镜的材料一般为塑胶,其难于通过回流焊1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烘烤。为此,对于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可采用晶圆级光学镜片或玻璃镜片来代替塑胶透镜。但是,晶圆级光学镜片尚未有成熟的量产技术,且生产玻璃镜片也需要较高的成本,使得这两种镜片还难于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待回流焊加工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具有一个进光口、一个出光口、至少一个靠近所述进光口设置的透镜、及一个靠近所述出光口设置的镜片,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所述镜头模组通过锡焊由锡膏安装于基板上;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外表面涂覆红外反射膜;提供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将所述保护盖与所述镜头模组在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部位配合以遮挡住所述进光口,涂覆在所述镜头模组外表面、所述保护盖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形成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将装有所述保护盖的所述镜头模组放至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经过烘烤后,取下所述保护盖。
一种镜头模组,其具有一个进光口及一个出光口,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及与所述镜座配合的镜筒,所述镜筒内至少收容有一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透镜,所述镜座收容有一影像感测器及一与所述透镜相对的镜片,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所述镜头模组由锡膏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影像感测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出光口的位置且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镜头模组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透镜的表面具有红外反射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其一,镜头模组中的透镜被红外反射膜完整的包覆,可有效阻隔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对透镜的直接加热,避免透镜因高温烘烤而发生变形,无需采用较高成本的晶圆级光学镜片或玻璃镜片。其二,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求。其三,采用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与其安装基板之间具有良好的粘贴性能,可保证镜头模组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中待加工的一种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中采用的与图2所示的镜头模组配合的保护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镜头模组及图3所示的保护盖分别涂覆一层红外反射膜后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镜头模组与保护盖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镜头模组采用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加工后获得的镜头模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中待加工的另一种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中采用的与图7所示的镜头模组配合的保护盖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镜头模组及图8所示的保护盖分别涂覆一层红外反射膜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镜头模组与保护盖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镜头模组采用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加工后获得的镜头模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镜座            10、310
镜片            12、312
出光口          14
镜筒            20、320
透镜            22、23、322、323
进光口          24、324
影像感测器      30
锡膏            40
基板            50
保护盖          60、360
红外反射膜      70、370
镜头模组        100、200、300、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提供待回流焊加工的镜头模组100,如图2所示,所述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座10及镜筒20,所述镜头模组100具有一个设于所述镜筒20朝向外部空间的一端的进光口24,及一个与所述进光口24相通且相背离的出光口14。所述镜座10与所述镜筒20相互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筒20完全收容于所述镜座10的通孔(图未标示)内。所述镜座10的通孔内还收容有一个镜片12及一个影像感测器30。所述镜筒20内收容有透镜22与透镜23。所述镜片12与所述透镜22相对设置,所述镜片12背离所述透镜22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红外反射膜70。所述红外反射膜70具有反射红外光的性能,从而阻隔红外光穿透。
优选地,所述红外反射膜70为透明膜层,由此,可保证所述红外反射膜70不会影响镜头模组100的性能,尤其是镜头模组100的成像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12为滤光片,当然,所述镜片12也可以为透镜,且可以收容于所述镜筒20内,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镜头模组100通过锡焊由锡膏40粘贴安装于基板50上,所述影像感测器30设置于所述基板50上,所述影像感测器30与所述基板50可以通过导电银胶实现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12与所述影像感测器30位于所述透镜22与透镜23的光轴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板50可以为硬板或软板,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备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片12背离所述透镜22的表面所涂覆的红外反射膜70可以在所述镜片12组装入镜座10之前形成,也可以在所述镜片12组装入镜座10之后形成,只要在所述镜头模组100安装于所述基板50之前形成即可。
S103,在所述镜座10的外表面涂覆一层红外反射膜70,请参阅图4,可知,所述镜座10靠近进光口24的端面及整个外周面皆涂覆有一层红外反射膜70,因此,射向所述镜座10外表面的红外光线将被红外反射膜70反射,由此,收容于镜筒20内的透镜22与透镜23将不会受到射向所述镜座10外表面的红外光线的影响。
S105,提供一个保护盖60,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盖60用于与所述镜座10配合以遮挡住所述镜筒20。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60为塞子状结构,其轴向较小的一端从靠近所述进光口24的一端嵌入所述镜座10的通孔内,使所述保护盖60与所述镜座10相配合,由此,所述保护盖60与所述镜座10配合后可将所述镜筒20封于所述镜座10内,有效遮挡住所述进光口24。当然,所述保护盖60也可以与所述镜座10的外周面配合,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结构,只要所述保护盖60可以实现将所述镜筒20封于所述镜座10内,达到遮挡住进光口24的效果即可。
在所述保护盖60的外表面涂覆一层红外反射膜70,请参阅图4,可知,所述保护盖60的整个外表面亦涂覆有一层红外反射膜70。
将所述保护盖60与所述镜座10配合,使所述保护盖60将所述镜筒20封于所述镜座10内,达到遮挡住进光口24的效果,如图5所示。由此,涂覆在所述镜座10的外表面、所述保护盖60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片12背离所述透镜22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70形成一层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这种由红外反射膜70形成的介质层可有效反射射向所述镜头模组100的红外光,减少所述镜头模组100内的透镜22与透镜23吸收的红外光能量,并最终避免透镜22与透镜23因吸收红外光能量而产生形变,从而保证镜头模组100的成像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座10的外表面及所述保护盖60的外表面的红外反射膜70的涂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具体步骤中的形式,可以先提供所述镜头模组100与所述保护盖60,然后分别涂覆红外反射膜70;也可以在配合好所述镜座10与所述保护盖60后,再涂敷红外反射膜70。只要所述镜座10的外表面及所述保护盖60的外表面的红外反射膜70,可以与镜片12背离透镜22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70形成阻隔射向透镜22与透镜23的红外光的红外反射介质层即可。
S107,将装有所述保护盖60的所述镜头模组100放至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图未示)内进行烘烤,在红外线式回焊炉的烘烤作用下,固定所述镜头模组100于所述基板50上的锡膏40受热升温,并逐渐熔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后,锡膏40将使所述镜头模组100牢固地粘贴于所述基板50上。从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取出所述镜头模组100,并取下所述保护盖60,即得到镜头模组200,如图6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模组200中,红外反射膜70只涂覆于镜座10的外表面及镜片12背离透镜22的表面,且红外反射膜70为透明膜层,因此不会影响整个镜头模组200的成像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的步骤顺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如,可以分别提供镜座10的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70的镜头模组100及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70的保护盖60,也可以先提供镜头模组100及保护盖60,然后在镜座10的外表面及保护盖60的外表面涂覆红外反射膜70。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镜头模组加工方法中待加工的另一种镜头模组300的示意图,其中,镜头模组300与镜头模组100的主要区别在于:镜筒320部分收容于镜座310内,镜筒320另一部分暴露于外部空间。
采用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时,为获得一层阻隔射向透镜22与透镜23的红外光的介质层,在所述镜座310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筒320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分别涂覆红外反射膜370,如图9所示。同时,提供一种与所述镜筒320于进光口324处配合的保护盖360,如图8所示,并在所述保护盖360的外表面涂覆红外反射膜370,如图9所示。
请参阅图10,将所述保护盖360与所述镜筒320配合,即可获得:由所述镜座310的外表面、所述镜筒320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所述保护盖360的外表面及镜片312背离所述透镜322的表面上分别涂覆的红外反射膜370所形成的一层阻隔射向透镜22与透镜23的红外光的介质层。
将装有所述保护盖360的所述镜头模组300放至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进行烘烤,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后,从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取出所述镜头模组300,并取下所述保护盖360,即得到镜头模组400,如图11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镜头模组400与镜头模组200的主要区别在于,镜头模组400中,镜筒320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具有透明的红外反射膜37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其一,镜头模组中的透镜被红外反射膜完整的包覆,可有效阻隔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对透镜的直接加热,避免透镜因高温烘烤而发生变形,无需采用较高成本的晶圆级光学镜片或玻璃镜片。其二,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求。其三,采用本发明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与其安装基板之间具有良好的粘贴性能,可保证镜头模组的牢固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待回流焊加工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具有一个进光口、一个出光口、至少一个靠近所述进光口设置的透镜、及一个靠近所述出光口设置的镜片,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所述镜头模组通过锡焊由锡膏安装于基板上;
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外表面涂覆红外反射膜;
提供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将所述保护盖与所述镜头模组在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部位配合以遮挡住所述进光口,涂覆在所述镜头模组外表面、所述保护盖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形成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完整的包覆所述透镜;
将装有所述保护盖的所述镜头模组放至红外线加热式回焊炉内,经过烘烤后,取下所述保护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为滤光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包括收容有所述至少一个透镜的镜筒及收容所述镜片的镜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全部收容于所述镜座内,所述保护盖与所述镜座在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部位配合以遮挡住所述进光口,所述镜座的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涂覆在所述镜座外表面、所述保护盖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形成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部分收容于所述镜座内,所述保护盖与所述镜筒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部位配合以遮挡所述进光口,所述镜座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筒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分别涂覆有红外反射膜,涂覆在所述镜座外表面、所述镜筒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所述保护盖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形成阻隔红外光的介质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烤步骤后还进一步包括一冷却步骤。
7.一种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具有一个进光口及一个出光口,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及与所述镜座配合的镜筒,所述镜筒内至少收容有一个靠近所述进光口的透镜,所述镜座收容有一个影像感测器及一个与所述透镜相对的镜片,所述镜片背离所述透镜的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所述镜头模组通过锡焊由锡膏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影像感测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出光口的位置且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片背离透镜的表面具有透明的红外反射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全部收容于所述镜座内,所述镜座的外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部分收容于所述镜座内,所述镜座的外表面及所述镜筒暴露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分别涂覆有红外反射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与所述影像感测器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上。
CN201010140006.0A 2010-04-06 2010-04-06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3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0006.0A CN102213812B (zh) 2010-04-06 2010-04-06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0006.0A CN102213812B (zh) 2010-04-06 2010-04-06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3812A CN102213812A (zh) 2011-10-12
CN102213812B true CN102213812B (zh) 2015-09-09

Family

ID=4474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00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3812B (zh) 2010-04-06 2010-04-06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3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5890A (zh) * 2015-12-15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镜面加工防护结构
CN106131383A (zh) * 2016-07-18 2016-11-1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527019A (zh) * 2016-10-27 2017-03-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手机镜头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993A (zh) * 2004-12-17 2009-03-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51777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乙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件以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34496C2 (nl) * 2007-10-10 2009-04-16 Anteryon B 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samenstel van lenzen, alsmede een camera voorzien van een dergelijk samenst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993A (zh) * 2004-12-17 2009-03-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51777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乙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件以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3812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4005B (zh) 显示装置
US118417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3294307B (zh) 一种改进的ogs触摸屏制作方法
CN103201105B (zh) 透明导电膜
US20160147325A1 (en) Fan-out trace structure of touch module of touch device
CN105182613A (zh) 一种光学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器件
US8035794B2 (en) Double-layer liquid crystal lens
US20100066700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3914183A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681726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2213812B (zh) 镜头模组加工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镜头模组
CN106897712B (zh) 指纹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US20170269737A1 (en)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980099A (zh) 具有保护摄像头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TWM464742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CN201298084Y (zh) 具触控感测功能的保护镜及触控式显示装置
US9726923B2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polarizer film comprising compensating layer, polarization layer, and polarization-protective layer
CN109032402A (zh)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触控面板和装置
CN109062431A (zh)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87293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模具及移动终端
CN203759671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827744A (zh) 面板贴合方法、面板总成及电子装置
CN215819070U (zh) 一种透明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03309006B (zh) 镜头片的制作方法
CN11418782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治具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