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0272A - 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0272A CN102210272A CN201010138674XA CN201010138674A CN102210272A CN 102210272 A CN102210272 A CN 102210272A CN 201010138674X A CN201010138674X A CN 201010138674XA CN 201010138674 A CN201010138674 A CN 201010138674A CN 102210272 A CN102210272 A CN 1022102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water
- day
- sea cucumber
- ba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是选用烟台、青岛两处不同海域的优质健康野生参种作为亲体进行种内杂交得到抗逆参苗,将抗逆参苗放入中间育成池进行育成,然后进行池塘养殖,本发明具有充分利用河口型海湾、采用地下井水盐水调节养殖池海水状况、采用抗逆参苗、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参养殖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在我国自古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具有“补肾精、益精髓、消痰延、摄小便、生血、壮阳、治疗溃疡生俎”的功效,并被列为补益药物。海参又是中医治疗瘟热病方剂中的重要成分。近代海洋药物研究表明:海参提取物海参毒素(holotoxin)在6.25-25mg/ml时可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从海参分馏的甾甙海参素有抗原生动物的活性,海参粘多糖又是一种抗癌广谱药物。因此,海参作为功能食品开发,非常符合食药同源的市场需求。
我国沿海分布的海参共有100多种,可供食用的约30余种,其中,在我国有记载的20余种食用海参中,以分布于山东省黄渤海海域的温带种——刺参药食价值最高,尤以胶东沿海盛产的胶东刺参最负盛名。不仅如此,海参还是一种底栖杂食性的海洋生物,主要以底层中的泥沙、有机质、某些细菌和原生动物为食,并可将海洋生态系统中沉积于底层中的其它生物的残饵及粪便等未经矿化的生物性沉积物再次利用,从而降低海底的有机物质的沉积量,使养殖环境得到修复,为其它经济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海参还是在多元化养殖系统中起到很好的“清道夫”作用。
作为我国北方沿海传统的珍贵海产养殖优势高值品种的海参,其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性进展,随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日趋成熟,许多关键技术被突破并加以完善,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随后苗种生产和养殖规模不断拓展,尤其自2000年以来刺参养殖产业迅速崛起,目前,以海参养殖为标志的海水养殖浪潮已形成,产业前景及优势地位极为显著。
然而,目前海参养殖仅限于近海,但由于近海处河流入海口较多,河口海域由于淡水大量注入导致盐度大幅下降,海参无法正常生长乃至发病、死亡,不适宜养殖海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河口型海湾、采用地下井水盐水调节养殖池海水状况、采用抗逆参苗、经济效益显著的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括抗逆参苗培育、中间育成和池塘养殖。
所述的抗逆参苗培育是选用烟台、青岛两处不同海域的优质健康野生参种作为亲体进行种内杂交,包括一下步骤:
a、底栖硅藻的培养:根据种参排放精卵的日期,提前10-15天进行藻种接种培养,从海区中捞取鼠尾藻,用清洁海水反复搓洗附着的底栖硅藻,其藻液用260-300目筛绢过滤后,泼洒到经洗净消毒处理好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上,2-3天后,将波纹板或塑料薄膜反转再泼洒接种一次,5-7天后反转;培养底栖硅藻时,光线控制在1500-2000lux,并配备遮光帘,每天换水一次,每次1/2-2/3,每5-7天倒池一次,并顺次翻板;换水后追肥,施肥量为N∶P∶Si∶Fe=20∶2∶0.5∶0.5。发现敌害生物,可在傍晚用敌百虫或灭虫灵3-5ppm泼洒,药浴6-8个小时,然后彻底倒池冲洗干净,并注入新鲜海水施肥培养;
b、授精与孵化:对亲参进行催产,催产方法采用阴干1小时、19℃水温流水0.5小时,产卵水温控制在20.5-21.5℃,海水要经过二次沙滤;当排放卵子达到200粒/ml密度后及时收集,将种参捞出移入另一容器让其继续排放,对收集的卵进行搅动并微量充气以免卵子下沉堆积,泼洒经300目筛绢过滤稀释的精液,泼洒精液时,应充气和搅动并及时用显微镜观察授精情况,以卵子周围附有2-3个精子为最佳,受精卵孵化水温20.5-21.5℃,连续微量充气,每小时搅动一次;
c、选幼培育:受精卵经过约24小时孵化,到小耳状幼体可进行选幼分池培育,选幼密度一般控制在0.3-0.6个/ml,培育中水温控制在20.5-21.5℃,换水前后的温差不超过0.5℃,24小时微量充气,光照度控制在500-1500lx,海水盐度为26.2~32.7,pH值保持6.0-9.0,单细胞藻类的适宜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1.5万cell/ml、大耳幼体2万cell/ml,刺参后期幼体可投喂部分代用饵料,食母生澄清液或海洋酵母每天6-8×10-6,每日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一般胃区内有1/2-2/3饵料即可,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量1/3~1/2。
d、幼体附着与稚参的管理:在大耳幼体后期出现五触手原基后或20%-30%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经消毒处理的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框架,培育密度控制在0.2-0.5个/ml,水温不超过28℃,附着前几天仍需继续投喂单胞藻,3天后可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当全部附着后,可只投鼠尾藻磨碎液和人工配合饵料,体长2mm以下时,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并配合投喂适量的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0.01-0.04g/头,鼠尾藻磨碎液日投喂量为30-40ppm,当体长达2mm以上时,以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并配以海泥混合投喂,磨碎液日投喂4-6次,每次20-30ppm;配合饵料日投3-4次,每次0.02-0.04g/头;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法来改善水环境,日流水2-4次,每次2-3小时,日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3倍;每3-5天倒池1次;连续微量充气,投饵后要停止充气1小时,在水温高时应增加流水量达到3-5个量程;出现桡足类等敌害生物时,可用灭蚤灵等药物将其杀灭,用药4-10h后倒池并流水1-2h。
所述的中间育成是将海参苗种放入育成池塘内育成,包括以下步骤:
a、池塘及育成笼建造:中间育成池为56m×13m×2.3m的池塘,每个池塘分割成4个小池塘进行参苗的中间育成,调节盐度海水为深30m的地下井,井14m以上为土层,14-24m为沙层,24-30m为砂砾,每小时抽水量为100m3,地下井海水水温在13-15℃,盐度保持在28-30‰,PH值6-9;中间育成笼为金属框架,规格为500×500×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衣,笼内挂放废旧网衣网袋作为附着基质;
b、水质控制:出现溶氧过低时应及时换水或加大充气量,海参适宜的海水盐度为不低于24‰,当盐度过低时应当及时抽取地下井海水按比例注入池塘以进行调整,pH值保持在6.0-9.0之间;
c、投饵:发现饵料不足时适量投喂进行补充。
所述的池塘养殖将育成后的海参苗放入养殖池内养殖,包括以下步骤:
a、放苗:平均每亩投放200-250头/kg的参苗2250头,将装参苗的网袋放入暂养池中,待其自行爬离后捡出网袋;
b、水质管理:除大潮期间纳排水外,在汛期要定时测量盐度,高温及低温期要定时测量水温情况,观察水色及时排纳水予以进行调整,保持海参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c、饵料投喂:发现饵料不足可适量加投配合饲料;
d、日常管理:每天测量水温,观察刺参生长、摄食活动情况,定期测量体长,及时清除池中敌害生物,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持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实行轮捕轮放,每3年清池一次;
e、敌害预防:在放苗前用20ppm漂白粉彻底清塘,清除敌害,进水时用80目网过滤。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烟台、青岛两处不同海域的优质健康野生参种作为亲体进行种内杂交,对青岛及烟台地域的野生海参,以当地海参自交作为对照组,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以及Excel所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软件对各组合的受精卵孵化率、耳状幼体成活率、樽形幼体形成率、附着变态率以及生长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如下:
1.不同组合的孵化率比较
授精24h以后即可观察受精卵的孵化率,如表1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方法(Y×Q)组的孵化率最高,为95.4%,其次是青岛海参自交(Q×Q)组为66.5%,最低的是烟台海参自交(Y×Y)组合,孵化率仅为64.2%,与此同时,观察到的各对照组的孵化率均明显低于Y×Q组的孵化率。
表1不同组的孵化率
注:*数值为10次重复处理的平均值,同一平均值后具有相同字母的表示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在5%水平差异 不显著。
2、各组合大耳幼体成活率比较结果
受精卵孵化后约7~8天即可对不同组大耳幼体的成活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见表2。大耳幼体成活率最高的是Y×Q组,为95.2%。
表2不同组大耳幼体成活率
注:*数值为10次重复处理的平均值,同一平均值后具有相同字母的表示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
3、各组合樽形幼体发生率比较结果
各组耳状幼体经过8天的生长发育,即可观察到樽形幼体的出现,Y×Q组的幼体发育整齐、活跃,樽形幼体发生率为20%,而对照组未发现樽形幼体。
4、不同试验组合附着变态率比较结果
当樽形幼体达到30%以上时,投放附着基,观察其附着变态情况,对照组出现樽形幼体的时间要比选育组推迟一天左右。Y×Q组的附着变态率最高,达93.8%,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而Q×Q与Y×Y组分别为85.2%和82.7%。
5、不同选育组合的稚幼参生长速率比较与分析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各组的体重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进行了方差分析。(所测数据均为各组合稚幼参60天生长发育的数据)
表3不同组稚幼参体重日增长率的比较
注:*数值为10次重复处理的平均值,同一平均值后具有相同字母的表示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Y×Q组稚幼参的体重日增长率(SGR)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为5.31%day-1,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表4不同组合稚幼参体长日增长率的比较
注同表2的*。
从表4可以看出,Y×Q组的稚幼参体长日增长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为3.66%day-1,表现出很好的生长优势。
综上所述:1、各组培育试验结果证明:Y×Q组海参总体上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优势,与对照组之间的方差分析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对照组之间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在5%水平差异显著)。2、海参优质健康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区种内杂交的海参苗种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特征,具体表现在生长快、抗病力强、抗逆性强、适温范围广、活力强、成活率高、表型特征好等方面。
二、网衣作为海参保苗过程中的附着基质,参苗生长效果远高于瓦片与石块作为附着基。因为海参主要以海水中有机质及丰富的底栖硅藻作为饵料,而废旧网衣因其表面较瓦片及石块粗糙,更有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与生长,为海参提供丰富的饵料,且海参生长空间更为广阔。因此,在同样水环境等生长条件下,利用废旧网衣作为保苗过程中的附着基质更加有利于参苗快速健康生长。
盐度为28‰时参苗生长最快,成活率也最高,高于或低于此盐度其生长均受到影响。同时,参苗在30‰盐度时生长所受影响较26‰时要小,说明参苗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比低盐度要强。
三、河口型海湾海区池塘养殖海参生长速度明显较其它海区快,即使在海参夏眠及冬眠的季节里,由于地下井海水常年保持在13-15℃,注入养殖池中在调节盐度的同时也调节池水温度,减弱了海参夏眠及冬眠的生长特性,使其仍能继续摄食生长,加之海区丰富的有机质及底栖硅藻等海参喜食的饵料资源,因此,河口型海湾海区海参养殖生长迅速,养殖周期大大缩短,可较其他海区缩短1/3左右。盐度为28‰时海参生长最快,成活率也最高,高于或低于此盐度其生长均受到影响。盐度是反映水中无机离子含量的指标,水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般围绕其等渗点进行渗透压调节,而渗透压调节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盐度在28‰时,可能处在海参等渗点的附近,海参用于渗透压调节的能量较少,故生长较快;而盐度低于或高于28‰时,海参体内外存在渗透压差,为维持自身渗透平衡,需要消耗能量,因而会影响其生长。通过试验表明,海参在30‰盐度时生长所受影响较26‰时要小,说明海参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比低盐度要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是该方法包括抗逆参苗培育、中间育成和池塘养殖。
抗逆参苗培育是选用烟台与青岛两处不同海域的优质健康野生参种作为亲体进行种内杂交(Y×Q),包括:
a、底栖硅藻的培养:根据种参排放精卵的日期,提前10-15天进行藻种接种培养,从海区中捞取鼠尾藻,用清洁海水反复搓洗附着的底栖硅藻,其藻液用260-300目筛绢过滤后,泼洒到经洗净消毒处理好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上,2-3天后,将波纹板或塑料薄膜反转再泼洒接种一次,5-7天后反转;培养底栖硅藻时,光线控制在1500-2000lux,并配备遮光帘,每天换水一次,每次1/2-2/3,每5-7天倒池一次,并顺次翻板;换水后追肥,施肥量为N∶P∶Si∶Fe=20∶2∶0.5∶0.5。发现敌害生物,可在傍晚用敌百虫或灭虫灵3-5ppm泼洒,药浴6-8个小时,然后彻底倒池冲洗干净,并注入新鲜海水施肥培养;
b、授精与孵化:对亲参进行催产,催产方法采用阴干1小时、19℃水温流水0.5小时,产卵水温控制在20.5-21.5℃,海水要经过二次沙滤;当排放卵子达到200粒/ml密度后及时收集,将种参捞出移入另一容器让其继续排放,对收集的卵进行搅动并微量充气以免卵子下沉堆积,泼洒经300目筛绢过滤稀释的精液,泼洒精液时,应充气和搅动并及时用显微镜观察授精情况,以卵子周围附有2-3个精子为最佳,受精卵孵化水温20.5-21.5℃,连续微量充气,每小时搅动一次;
c、选幼培育:受精卵经过约24小时孵化,到小耳状幼体可进行选幼分池培育,选幼密度一般控制在0.3-0.6个/ml,培育中水温控制在20.5-21.5℃,换水前后的温差不超过0.5℃,24小时微量充气,光照度控制在500-1500lx,海水盐度为26.2~32.7,pH值保持6.0-9.0,单细胞藻类的适宜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1.5万cell/ml、大耳幼体2万cell/ml,刺参后期幼体可投喂部分代用饵料,食母生澄清液或海洋酵母每天6-8×10-6,每日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一般胃区内有1/2-2/3饵料即可,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量1/3~1/2。
d、幼体附着与稚参的管理:在大耳幼体后期出现五触手原基后或20%-30%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经消毒处理的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框架,培育密度控制在0.2-0.5个/ml,水温不超过28℃,附着前几天仍需继续投喂单胞藻,3天后可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当全部附着后,可只投鼠尾藻磨碎液和人工配合饵料,体长2mm以下时,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并配合投喂适量的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0.01-0.04g/头,鼠尾藻磨碎液日投喂量为30-40ppm,当体长达2mm以上时,以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并配以海泥混合投喂,磨碎液日投喂4-6次,每次20-30ppm;配合饵料日投3-4次,每次0.02-0.04g/头;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法来改善水环境,日流水2-4次,每次2-3小时,日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3倍;每3-5天倒池1次;连续微量充气,投饵后要停止充气1小时,在水温高时应增加流水量达到3-5个量程;出现桡足类等敌害生物时,可用灭蚤灵等药物将其杀灭,用药4-10h后倒池并流水1-2h。
中间育成是将海参苗种放入育成池塘内育成,包括:
a、池塘及育成笼建造:中间育成池为56m×13m×2.3m的池塘,每个池塘分割成4个小池塘进行参苗的中间育成,调节盐度海水为深30m的地下井,井14m以上为土层,14-24m为沙层,24-30m为砂砾,每小时抽水量为100m3,地下井海水水温在13-15℃,盐度保持在28-30‰,PH值6-9;中间育成笼为金属框架,规格为500×500×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衣,笼内挂放废旧网衣网袋作为附着基质;
b、水质控制:出现溶氧过低时应及时换水或加大充气量,海参适宜的海水盐度为不低于24‰,当盐度过低时应当及时抽取地下井海水按比例注入池塘以进行调整,pH值保持在6.0-9.0之间;
c、投饵:发现饵料不足时适量投喂进行补充。
池塘养殖将育成后的海参苗放入养殖池内养殖,包括:
a、放苗:平均每亩投放200-250头/kg的参苗2250头,将装参苗的网袋放入暂养池中,待其自行爬离后捡出网袋;
b、水质管理:除大潮期间纳排水外,在汛期要定时测量盐度,高温及低温期要定时测量水温情况,观察水色及时排纳水予以进行调整,保持海参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c、饵料投喂:发现饵料不足可适量加投配合饲料;
d、日常管理:每天测量水温,观察刺参生长、摄食活动情况,定期测量体长,及时清除池中敌害生物,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持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实行轮捕轮放,每3年清池一次;
e、敌害预防:在放苗前用20ppm漂白粉彻底清塘,清除敌害,进水时用80目网过滤。
Claims (4)
1.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抗逆参苗培育、中间育成和池塘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抗逆参苗培育是选用烟台、青岛两处不同海域的优质健康野生参种作为亲体进行种内杂交,包括一下步骤:
a、底栖硅藻的培养:根据种参排放精卵的日期,提前10-15天进行藻种接种培养,从海区中捞取鼠尾藻,用清洁海水反复搓洗附着的底栖硅藻,其藻液用260-300目筛绢过滤后,泼洒到经洗净消毒处理好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上,2-3天后,将波纹板或塑料薄膜反转再泼洒接种一次,5-7天后反转;培养底栖硅藻时,光线控制在1500-2000lux,并配备遮光帘,每天换水一次,每次1/2-2/3,每5-7天倒池一次,并顺次翻板;换水后追肥,施肥量为N∶P∶Si∶Fe=20∶2∶0.5∶0.5。发现敌害生物,可在傍晚用敌百虫或灭虫灵3-5ppm泼洒,药浴6-8个小时,然后彻底倒池冲洗干净,并注入新鲜海水施肥培养;
b、授精与孵化:对亲参进行催产,催产方法采用阴干1小时、19℃水温流水0.5小时,产卵水温控制在20.5-21.5℃,海水要经过二次沙滤;当排放卵子达到200粒/ml密度后及时收集,将种参捞出移入另一容器让其继续排放,对收集的卵进行搅动并微量充气以免卵子下沉堆积,泼洒经300目筛绢过滤稀释的精液,泼洒精液时,应充气和搅动并及时用显微镜观察授精情况,以卵子周围附有2-3个精子为最佳,受精卵孵化水温20.5-21.5℃,连续微量充气,每小时搅动一次;
c、选幼培育:受精卵经过约24小时孵化,到小耳状幼体可进行选幼分池培育,选幼密度一般控制在0.3-0.6个/ml,培育中水温控制在20.5-21.5℃,换水前后的温差不超过0.5℃,24小时微量充气,光照度控制在500-1500lx,海水盐度为26.2~32.7,pH值保持6.0-9.0,单细胞藻类的适宜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1.5万cell/ml、大耳幼体2万cell/ml,刺参后期幼体可投喂部分代用饵料,食母生澄清液或海洋酵母每天6-8×10-6,每日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一般胃区内有1/2-2/3饵料即可,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量1/3~1/2。
d、幼体附着与稚参的管理:在大耳幼体后期出现五触手原基后或20%-30%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经消毒处理的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或塑料薄膜框架,培育密度控制在0.2-0.5个/ml,水温不超过28℃,附着前几天仍需继续投喂单胞藻,3天后可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当全部附着后,可只投鼠尾藻磨碎液和人工配合饵料,体长2mm以下时,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并配合投喂适量的人工配合饲料或鼠尾藻磨碎液,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0.01-0.04g/头,鼠尾藻磨碎液日投喂量为30-40ppm,当体长达2mm以上时,以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并配以海泥混合投喂,磨碎液日投喂4-6次,每次20-30ppm;配合饵料日投3-4次,每次0.02-0.04g/头;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法来改善水环境,日流水2-4次,每次2-3小时,日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3倍;每3-5天倒池1次;连续微量充气,投饵后要停止充气1小时,在水温高时应增加流水量达到3-5个量程;出现桡足类等敌害生物时,可用灭蚤灵等药物将其杀灭,用药4-10h后倒池并流水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育成是将海参苗种放入育成池塘内育成,包括以下步骤:
a、池塘及育成笼建造:中间育成池为56m×13m×2.3m的池塘,每个池塘分割成4个小池塘进行参苗的中间育成,调节盐度海水为深30m的地下井,井14m以上为土层,14-24m为沙层,24-30m为砂砾,每小时抽水量为100m3,地下井海水水温在13-15℃,盐度保持在28-30‰,PH值6-9;中间育成笼为金属框架,规格为500×500×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衣,笼内挂放废旧网衣网袋作为附着基质;
b、水质控制:出现溶氧过低时应及时换水或加大充气量,海参适宜的海水盐度为不低于24‰,当盐度过低时应当及时抽取地下井海水按比例注入池塘以进行调整,pH值保持在6.0-9.0之间;
c、投饵:发现饵料不足时适量投喂进行补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池塘养殖将育成后的海参苗放入养殖池内养殖,包括以下步骤:
a、放苗:平均每亩投放200-250头/kg的参苗2250头,将装参苗的网袋放入暂养池中,待其自行爬离后捡出网袋;
b、水质管理:除大潮期间纳排水外,在汛期要定时测量盐度,高温及低温期要定时测量水温情况,观察水色及时排纳水予以进行调整,保持海参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c、饵料投喂:发现饵料不足可适量加投配合饲料;
d、日常管理:每天测量水温,观察刺参生长、摄食活动情况,定期测量体长,及时清除池中敌害生物,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持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实行轮捕轮放,每3年清池一次;
e、敌害预防:在放苗前用20ppm漂白粉彻底清塘,清除敌害,进水时用80目网过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8674XA CN102210272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8674XA CN102210272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0272A true CN102210272A (zh) | 2011-10-12 |
Family
ID=44741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38674XA Pending CN102210272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一种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027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7552A (zh) * | 2014-01-13 | 2014-07-09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热带海参稚参育苗池中桡足类生物的防控方法 |
CN104642227A (zh) * | 2015-03-03 | 2015-05-27 | 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滩涂池塘高效养殖刺参的方法 |
CN107996386A (zh) * | 2017-12-31 | 2018-05-08 |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 | 一种离岸条斑紫菜叶状体栽培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9095A (zh) * | 2007-05-22 | 2007-10-10 | 大连水产学院 | 河口地区刺参池塘养殖方法 |
CN101091458A (zh) * | 2007-07-08 | 2007-12-26 | 李成林 | 速生刺参的选育方法 |
CN101248767A (zh) * | 2007-10-18 | 2008-08-27 |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乌皱参的育苗方法 |
CN101278659A (zh) * | 2008-05-10 | 2008-10-08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获得刺参杂种优势的制种方法 |
CN101606498A (zh) * | 2009-07-06 | 2009-12-23 |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刺参杂交育苗方法 |
-
2010
- 2010-04-06 CN CN201010138674XA patent/CN1022102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9095A (zh) * | 2007-05-22 | 2007-10-10 | 大连水产学院 | 河口地区刺参池塘养殖方法 |
CN101091458A (zh) * | 2007-07-08 | 2007-12-26 | 李成林 | 速生刺参的选育方法 |
CN101248767A (zh) * | 2007-10-18 | 2008-08-27 |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乌皱参的育苗方法 |
CN101278659A (zh) * | 2008-05-10 | 2008-10-08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获得刺参杂种优势的制种方法 |
CN101606498A (zh) * | 2009-07-06 | 2009-12-23 |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刺参杂交育苗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孙颖民 等: "《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30 September 2000, article "棘皮动物增养殖" * |
李成林 等: "底栖硅藻大面积培养技术", 《齐鲁渔业》, vol. 21, no. 12, 15 December 2004 (2004-12-15), pages 35 - 36 * |
王吉桥: "仿刺参幼体对底栖硅藻附着基的选择性及其摄食器官发育的研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vol. 25, no. 4, 15 August 2010 (2010-08-15), pages 299 - 307 * |
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三)", 《水产科学》, vol. 23, no. 2, 25 February 2004 (2004-02-25), pages 45 - 46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7552A (zh) * | 2014-01-13 | 2014-07-09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热带海参稚参育苗池中桡足类生物的防控方法 |
CN103907552B (zh) * | 2014-01-13 | 2016-06-01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热带海参稚参育苗池中桡足类生物的防控方法 |
CN104642227A (zh) * | 2015-03-03 | 2015-05-27 | 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滩涂池塘高效养殖刺参的方法 |
CN107996386A (zh) * | 2017-12-31 | 2018-05-08 |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 | 一种离岸条斑紫菜叶状体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7063B (zh) |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 |
CN101584304B (zh) | 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的方法 | |
CN105494193B (zh) |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 |
CN103404462B (zh) |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 |
CN101103709A (zh) | 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 |
CN101530064A (zh) | 单环刺螠繁育养成方法 | |
CN102626057B (zh) |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1743934A (zh) | 渤海湾双齿围沙蚕的无公害养殖方法 | |
CN105580763B (zh) | 一种四指马鲅人工低盐育苗方法 | |
CN101766134A (zh) | 一种罗非鱼的人工制种育苗方法 | |
CN109804953B (zh) |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 |
CN106719184A (zh) | 一种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2106326B (zh) |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3004658A (zh) | 刺参育苗方法 | |
CN104026070B (zh) | 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 |
CN105724296B (zh) | 一种促进青虾交配抱卵方法 | |
CN101606499A (zh) | 一种海蜇杂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的方法 | |
CN106942103B (zh) | 一种瓜螺的人工育苗方法 | |
KR101475414B1 (ko) | 육상축제식 양식장을 활용한 어패류의 고생산성 양식을 위한 원스톱(One-stop) 복합 양식 시스템 및 양식 방법 | |
CN100393200C (zh) | 高原盐碱水域西伯利亚鲟鱼养殖 | |
CN105918185A (zh) | 一种砗磲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1622974B (zh) | 沙蚕育苗方法 | |
CN104823898A (zh) | 一种多鳞鱚仔鱼开口饵料的培育和筛选及其投喂方法 | |
CN101496500A (zh) | 一种管角螺养殖技术 | |
CN102860273A (zh) | 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