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673A -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673A
CN102204673A CN2011100961202A CN201110096120A CN102204673A CN 102204673 A CN102204673 A CN 102204673A CN 2011100961202 A CN2011100961202 A CN 2011100961202A CN 201110096120 A CN201110096120 A CN 201110096120A CN 102204673 A CN102204673 A CN 102204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gen
copper
reactant liquor
copper chelat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61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轩
范代娣
骆艳娥
朱晨辉
马沛
朱晓丽
惠俊峰
米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961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4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4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铜制剂中,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存在生物利用率低、矿物元素间存在拮抗作用、结构不稳定等缺点;螯合物类具有良好的化学及生化稳定性,在体内pH环境下铜的生物利用率高,无毒无刺激。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是将铜元素与胶原蛋白结合起来制成的功能性食品,以动物源胶原蛋白或类人胶原蛋白和可溶性铜盐为原料,采用水体系合成法制成,具有稳定性良好、生物学效价高、能直接被肠道粘膜吸收从而真正实现高吸收的优势,既可以补给人体所必需的微量铜元素,同时又补充了人体所需的胶原蛋白。

Description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在1928年就被确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人体内一些酶的组成成分或者酶的活性所必需,在各种金属蛋白和酶中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功能。铜属于过渡金属,具有双重性质,其氧化还原能力是许多酶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铜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100~150mg,铜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疾病,例如贫血、骨骼改变、冠心病等。
铜制剂的发展经历了无机盐类、有机盐类和螯合物类这三个阶段。前两类化合物存在生物利用率低、矿物元素间存在拮抗作用、结构不稳定等缺点;而铜元素与蛋白质形成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及生化稳定性,而且其分子电荷趋于中性,在体内pH环境下铜的生物利用率高,无毒、无刺激作用,而且适口性好,与维生素、抗生素等无配伍禁忌。
目前市场上的螯合铜产品均为氨基酸铜螯合物,存在品质不稳定、效价不确切的显著缺点,从而导致其一直被限制在饲料添加剂的水平上,根本不能发挥铜螯合物的特殊作用与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制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将铜元素与胶原蛋白结合起来的新型的功能性食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以胶原蛋白和可溶性铜盐为原料,胶原蛋白与可溶性铜盐的质量比为10~30:1,反应温度为20~3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0.5~2h,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3mol/L的碱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胶原蛋白为动物源胶原蛋白或类人胶原蛋白。
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或醋酸铜。
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是将铜元素与胶原蛋白结合起来制成的功能性食品,以胶原蛋白和可溶性铜盐为原料,采用水体系合成法制成,具有稳定性良好、生物学效价高、能直接被肠道粘膜吸收从而真正实现高吸收的优势,既可以补给人体所必需的微量铜元素,同时又补充了人体所需的胶原蛋白。
附图说明
图1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紫外光谱图,图中横轴为波长(nm),纵轴为吸光度(A),1号曲线为胶原蛋白曲线,2号曲线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曲线。
图2为类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中横轴为波数(cm-1),纵轴为透射率(%),1号曲线为胶原蛋白曲线,2号曲线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曲线。
图3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差热分析图,图中横轴为温度(℃),纵轴为DSC(mW/mg),实线为胶原蛋白曲线,点线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曲线。
图4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热重分析图,图中横轴为温度(℃),纵轴为失重率(%),实线为胶原蛋白曲线,虚线为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以胶原蛋白或动物源胶原蛋白和可溶性铜盐为原料,采用水体系合成法进行,在搅拌条件下反应加入碱液将反应液控制为碱性。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或在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处理,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的操作,制备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产品。
原料中使用类人胶原蛋白时,采用的是由基因工程菌BL21高密度发酵生产的类人胶原蛋白,与来自动物源提取的胶原蛋白相比,其具有水溶性良好、无病毒隐患、低排异反应、结构与人体自身胶原蛋白极其接近的显著优点。这种与类人胶原蛋白结合的铜螯合物具有市场上其它氨基酸或者动物胶原蛋白铜螯合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表现出补铜效果显著、品质稳定、效价确切、安全无毒的优点,从而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应用于人体。
实施例一: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33mL的氯化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0.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二: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4mL的氯化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0.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三: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4mL的氯化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2℃,在搅拌条件下反应0.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四: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5mL的氯化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2℃,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五: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5mL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4℃,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1。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六:
步骤一:称取动物源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动物源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6mL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4℃,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1。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七: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6mL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6℃,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1。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八: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7mL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6℃,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1。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九: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7mL的醋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8℃,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5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十: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8mL的醋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28℃,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十一: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0.8mL的醋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3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实施例十二:
步骤一:称取类人胶原蛋白100mg,溶于10mL双蒸水中,然后向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10mg/mL、体积为1mL的醋酸铜溶液,反应温度为3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小时,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3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对以上实施例的产物进行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
1、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图1中显示,与纯胶原蛋白(λmax=206nm)相比,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最大吸收峰(λmax=229nm)向长波方向移动了23nm,并且最大吸收峰的高度有明显增加。
2、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如图2所示,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
Figure 2011100961202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3、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差热分析如图3所示,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Figure 394940DEST_PATH_IMAGE002
4、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热重分析如图4所示,具体分析结果如表3。
Figure 2011100961202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Claims (5)

1.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以胶原蛋白和可溶性铜盐为原料,胶原蛋白与可溶性铜盐的质量比为10~30:1,反应温度为20~3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0.5~2h,同时加入摩尔浓度为1~3mol/L的碱液以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10~12;
步骤二:以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者对反应液采取透析或者超滤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胶原蛋白为动物源胶原蛋白或类人胶原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或醋酸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胶原蛋白-铜螯合物。
CN2011100961202A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204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61202A CN102204673A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61202A CN102204673A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673A true CN102204673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9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61202A Pending CN102204673A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46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2538A (zh) * 2013-04-27 2013-08-07 西北大学 一种巯基化改性的胶原钙复合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3529A (zh) * 2000-05-12 2001-11-28 张考琪 多维补钙面制品
CN1669582A (zh) * 2004-03-19 2005-09-21 关令华 胶原钙
WO2007044945A2 (en) * 2005-10-13 2007-04-19 Gu, Jennifer, L. Mineral collagen chel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1773663A (zh) * 2009-01-12 2010-07-14 顾凌洁 胶原蛋白螯合物的新用途
CN102014974A (zh) * 2008-04-25 2011-04-13 Hoya株式会社 粉末状磷灰石/胶原复合体、可成型的人造骨糊剂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3529A (zh) * 2000-05-12 2001-11-28 张考琪 多维补钙面制品
CN1669582A (zh) * 2004-03-19 2005-09-21 关令华 胶原钙
WO2007044945A2 (en) * 2005-10-13 2007-04-19 Gu, Jennifer, L. Mineral collagen chel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2014974A (zh) * 2008-04-25 2011-04-13 Hoya株式会社 粉末状磷灰石/胶原复合体、可成型的人造骨糊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73663A (zh) * 2009-01-12 2010-07-14 顾凌洁 胶原蛋白螯合物的新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河北医药》 20030326 王梅秀等 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 第03期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2538A (zh) * 2013-04-27 2013-08-07 西北大学 一种巯基化改性的胶原钙复合物
CN103232538B (zh) * 2013-04-27 2014-10-22 西北大学 一种巯基化改性的胶原钙复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69276A1 (en) Method of making iron(III)gluconate complex
CN101684132A (zh) 从腐殖质提取腐殖酸和黄腐酸及其矿物化合物的有机盐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CN110642955A (zh) 一种酯化硒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8307A (zh) 一种稳定的氨基酸亚铁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78228A (zh) 一种胶原蛋白-钙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7008A (zh) 一种壳聚糖‑乳酸‑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204673A (zh) 一种胶原蛋白-铜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222B (zh) 甘氨酸螯合牡蛎钙水相合成方法及高钙酱油的制备
CN109053516A (zh) 一种硒代蛋氨酸锌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345A (zh) 一种苏氨酸铬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3191A (zh) 一种铂粉或铂铑合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05601918B (zh) 一种催化水解聚丁二酰亚胺的方法
CN102178227A (zh) 一种胶原蛋白-锌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396A (zh) 贝壳源柠檬酸络合钙产品及制备方法
CN1857304A (zh) 控缓释型碘的补碘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051317B (zh) 甲硫氨酸-金属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2021C (zh) 山药多糖-铁复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EP3653632B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methionine-metal chelates and calcium nitrate
TWI690505B (zh) 胺基酸快速螯合鈣之方法
CN100506068C (zh) 控缓释型硫的补硫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890926A (zh) 一种羟基蛋氨酸亚铁的合成方法
CN1911079B (zh) 负载型超细活性单质砷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923230A (zh) 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
CN115215934A (zh) 一种动物血液珠蛋白亚铁螯合肽的制备方法
CN105753812B (zh) 盐酸普拉克索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