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2174A - 成像设备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2174A
CN102202174A CN2011100659091A CN201110065909A CN102202174A CN 102202174 A CN102202174 A CN 102202174A CN 2011100659091 A CN2011100659091 A CN 2011100659091A CN 201110065909 A CN201110065909 A CN 201110065909A CN 102202174 A CN102202174 A CN 102202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imaging
point coordinate
coordinate
star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59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奏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2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和程序,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用于输出图像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显示单元的接触位置的坐标,所述显示单元基于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起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的终点坐标,所述起点是指示体开始接触显示单元的位置,所述终点是指示体与显示单元脱离接触的位置,并且当起点坐标或终点坐标没有位于显示单元的屏幕的端部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使得该成像辅助信息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和程序,其适用于例如使显示单元显示被摄体的图像并且对该被摄体成像的应用中。
背景技术
在诸如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成像设备中,功能和分辨率都已有所改进。通常,成像设备包括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使得能够立即查看被摄体。显示单元不仅显示由成像设备成像的图像,而且显示作为成像时的引导的各种信息(例如,曝光调节、快门速度调节或成像模式)。因此,为了成像,用户可以在查看所述信息的同时在成像时适当地进行调节。
有时,将水平仪(level)用作对水平线等成像时的辅助功能。然而,将水平仪安装到成像设备很麻烦。另外,需要远离屏幕来注视水平仪,这带来不便。因此,有时会将显示屏上显示的水平线或垂直线(成像辅助线)用于成像。
另外,存在一种技术,当用户用手在触摸面板上画线时,沿轨迹绘制直线。在这种技术中,沿着手指等从头到尾划过显示单元的方向来显示直线。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90635公开了一种在显示单元中绘制成像辅助线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成像辅助线耗时且耗能量,因为通常要通过操作菜单等的操作将成像模式切换成显示模式。另外,即使将用手在触摸面板上画线的系统应用于成像设备,也只有当手指等从头到尾地划过整个触摸面板时,才会绘制成像辅助线。因此,绘制成像辅助线是耗时的。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90635中描述的技术中,辨别由成像单元当作被摄体而拍摄并且显示在显示单元中的图像中所包含的水平线,以显示成像辅助线。因此,成像辅助线有赖于图像,造成难以在用户所需的地方绘制成像辅助线。
因此,希望通过用户的直观操作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成像辅助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图像信号,并且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显示单元的接触位置的坐标,所述显示单元基于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
接着,获取起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的终点坐标,所述起点是指示体开始接触显示单元的位置,所述终点是指示体移动后与显示单元脱离接触的位置。
接着,当起点坐标或终点坐标没有位于显示单元的屏幕的端部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成像辅助信息,使得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由此,基于与显示单元接触的指示体的操作,能够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成像辅助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户可以仅通过使指示体接触显示单元并且执行沿着任意方向移动指示体的直观操作,就使成像辅助信息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此时,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成像辅助信息,使得即使在起点坐标或端点坐标没有位于屏幕的端部时,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也会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因此,用户仅通过指示体接触显示单元就可以使成像辅助信息得到显示,而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另外,即使指示体没有移动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也可以显示成像辅助信息,从而提供成像操作不受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内部构造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内部构造例子的框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要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成像辅助线时的操作例子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要从显示单元清除成像辅助线时的操作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标获取单元获取坐标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标获取单元将信息写入存储器中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以及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划过操作的方向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按照以下顺序说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以下称作实施例)。
1、实施例(对成像辅助线的显示控制:沿着手指划过的方向显示成像辅助线的例子)
2、变形例
<1.实施例>
[沿着手指划过的方向显示成像辅助线的例子]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借助触摸面板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成像设备100的应用例子。
图1示出成像设备100的内部构造例子。
成像设备100包括成像单元1,其借助用于透射被摄体的像光的光学系统2(该光学系统2包括多个透镜、机械快门和光圈),输出成像器件4上形成的图像的像光作为图像信号。成像单元1包括:光学系统2;快门/光阑3,其对经由光学系统2透射的像光执行快门操作;以及成像器件4,其根据所形成图像的像光输出模拟图像信号。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成像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用作成像器件4。
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前端单元5,其调节从成像器件4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的曝光或增益;以及DSP 6,其对从前端单元5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DSP 6包括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DRAM)7,其用于进行信号处理,以便恰当地将变量、参数等写入SDRAM 7或者从SDRAM 7读出变量、参数等。
此外,成像设备100包括:RAM 8,其用作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区;以及介质接口9,其对从数字图像信号得到的图像相对于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10的读写执行控制。通用存储卡用作记录介质10。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网络接口11,其控制图像输出到通过USB线连接的计算机装置(未示出)或者从该计算机装置获取图像的过程。
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控制单元15,其控制各处理块的操作;以及ROM 16,其存储程序等。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显示控制单元17,其基于数字图像信号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图像;以及图像输出单元19,其连接到显示控制单元17并且将图像输出到外部监视器等。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触摸面板21,用户用指示体在该触摸面板上执行操作输入;以及检测单元20,其检测指示体(用户的手指、手写笔等)相对于显示单元18的接触位置的坐标,该显示单元18基于图像信号显示图像。触摸面板21的尺寸为3英寸至3.5英寸,并且屏幕长宽比为16∶9。
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时序发生单元22,其根据控制单元15的控制生成用于各单元操作时序同步的时序信号;以及垂直控制单元23,其控制成像器件4的垂直读出。垂直控制单元23与从时序生成单元22提供的时序信号同步,以从成像器件4读出模拟图像信号。另外,成像设备100包括:光阑控制单元24,其控制快门/光阑3的操作时序;以及闪光控制单元25,其控制向被摄体照射闪光的闪光灯26的发光时序。
接着,将对成像设备100各单元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用户按压快门按钮等(未示出)时,控制单元15使快门/光阑3执行光阑操作和快门操作。另外,当周围环境暗时,控制单元15控制闪光控制单元25,以使闪光灯26发射闪光。恰当地从ROM 16读出由控制单元15运行的程序,并且将控制参数等写入RAM 8中以执行处理。
快门/光阑3调节穿过光学系统2在成像器件4上形成图像的被摄体的像光的光量。成像器件4根据所形成图像的像光输出模拟图像信号,而前端单元5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并且执行去除噪声或放大数字图像信号的处理。控制单元15确定从图像装置4读出模拟图像信号的时序或前端单元5输出数字图像信号的时序。在从前端单元5接收到数字图像信号之后,DSP 6执行各种校正处理并且基于通过介质接口9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将图像存储在记录介质10中。
另外,DSP 6向显示控制单元17输出数字图像信号,使显示单元18显示尚未通过快门操作被存储在记录介质10中的被摄体的实时取景图像。另外,用户可以通过使指示体接触触摸面板21而设置成像设备100的操作。这类设置包括切换菜单画面和改变成像模式等。然后,在从检测单元20接收到已接触触摸面板21的指示体的坐标之后,控制单元15使各单元根据指令操作。另外,控制单元15执行控制,使显示控制单元17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各种信息。
此外,控制单元15从检测单元20获取起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的终点坐标,该起点是指示体开始接触显示单元18(触摸面板21)的位置,该终点是指示体移动后与显示单元18(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的位置。然后,当起点坐标或终点坐标不位于显示单元18的屏幕端部时,命令显示控制单元17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信息,使得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此时,控制单元15使显示单元18显示作为成像辅助信息的成像辅助线,其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此外,当USB线连接到网络接口11时,控制单元15将根据外部计算机装置等的指令从记录介质10读出的图像输出到网络接口11。
图2示出控制单元15的内部构造例子。
控制单元15包括坐标获取单元31,其从检测单元20获取接触触摸面板21并位于触摸面板21上的指示体的坐标。坐标获取单元31将指示体接触触摸面板21时的坐标作为起点位置存储在RAM 8中。此外,控制单元15包括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其检测自坐标获取单元31已获取起点位置的坐标之后指示体处于与触摸面板21接触的状态。
在从检测单元20接收的坐标之中,指示体开始接触触摸面板21的起点位置被坐标获取单元31写入RAM 8的第一存储区。另外,当指示体在触摸面板21上移动时,坐标获取单元31持续获取指示体的坐标以覆写RAM 8的第二存储区,直到指示体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为止,即,直至到达终点坐标为止。
在从坐标获取单元31接收到指示体已接触触摸面板21的通知之后,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持续检测接触状态,直到指示体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并离开触摸面板21为止。然后,当指示体已到达终点坐标并且根据从RAM 8读出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求出的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检测出已执行指示体指示显示单元18显示成像辅助线的指示操作。然后,命令显示控制单元17使显示单元18显示对应于指示操作的成像辅助线。然后,显示单元18根据显示控制单元17的控制在屏幕上显示成像辅助线。此时,成像辅助线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8的屏幕上,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图3A至图3C示出要在显示单元18上显示成像辅助线时的操作例子。
在该例子中,触摸面板21设在显示单元18的上表面上方。因此,显示单元18显示图像的范围和触摸面板21检测指示体的接触的检测范围大致相同。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以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与显示单元18的横向方向平行的水平线或者与显示单元18的纵向方向平行的垂直线,所述水平或垂直线贯穿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
图3A示出用户已使手指41接触触摸面板21的状态。
手指41首次接触触摸面板21的坐标被设置为起点位置42。虽然以下将手指41说明为指示体,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手写笔等其它指示体。
图3B示出用户用手指41与触摸面板21接触时沿着横向方向划过触摸面板21的状态。
当手指41接触触摸面板21时,坐标获取单元31连续将所获取的手指41的坐标写入RAM 8中。然后,当手指41脱离与触摸面板21接触时,脱离接触的坐标被设置为终点坐标43。然后,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根据起点位置42和终点位置43求出手指41的移动距离44。注意,出于说明目的,示出了起点位置42、终点位置43和移动距离44,而在手指41正在移动时,这些图标没有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
图3C示出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45的状态。
当移动距离44超过阈值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识别出用户有意执行显示成像辅助线的操作并且命令显示单元18显示成像辅助线45。由此,成像辅助线45显示为与手指41的移动方向相同方向上的直线。
图4A至图4C示出当要从显示单元18清除成像辅助线时的操作例子。
当指示体对于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成像辅助信息(成像辅助线)已执行预定操作时,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以从显示单元18清除成像辅助信息。在该例子中,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当作为预定操作,处于接触状态的指示体已沿着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成像辅助线移动预定的移动距离时,从显示单元18上清除成像辅助线。注意,当连接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的线段与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成像辅助线相交时,控制单元15可以发出指令,以清除与该线段相交的成像辅助线。
图4A示出用户使手指41接触触摸面板21的状态。
当要清除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成像辅助线45时,将手指41置于成像辅助线45上。此时,手指41所处的坐标被设置为起点位置42。
图4B示出用户用手指41与触摸面板21接触时沿着成像辅助线45划过触摸面板21的状态。
如参照图3B所述,当手指41接触触摸面板21时,手指41的坐标被连续写入RAM 8中,直到手指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当手指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求出手指41的移动距离44。
图4C示出从显示单元18清除成像辅助线45的状态。
当图4B中的移动距离44超过阈值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识别出用户有意执行清除成像辅助线的操作,并且命令显示单元18清除成像辅助线45。由此,沿着与手指41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显示的成像辅助线45被清除。
图5示出坐标获取单元31获取坐标的处理的例子。
首先,坐标获取单元31判断指示体(在该例子中为手指41)是否已接触触摸面板21(步骤S1)。当判定指示体接触触摸面板21时,坐标获取单元31获取指示体已处于接触状态的位置的坐标(步骤S2)。
接着,坐标获取单元31判断坐标是否已保存在RAM 8中(步骤S3)。当没有坐标保存在RAM 8中时,坐标获取单元31通知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指示体已首次接触触摸面板21(步骤S4)。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将接触坐标写入RAM 8中,保存该坐标作为起点位置(步骤S5),并且终止处理。
当在步骤S3的处理中判定RAM 8中存在保存的坐标时,坐标获取单元31通知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指示体接触触摸面板21的位置已发生移动(步骤S6)。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将指示体已移至的坐标写入RAM 8中,更新RAM 8保存的坐标(步骤S7),并且终止处理。
当在步骤S1的处理中判定指示体没有接触触摸面板21时,坐标获取单元31判断是否有坐标保存在RAM 8中(步骤S8)。当有坐标保存在RAM 8中时,坐标获取单元31通知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指示体已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步骤S9)。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清除RAM 8中保存的坐标并且终止处理(步骤S10)。
当在步骤S8的处理中判定没有坐标保存在RAM 8中时,坐标获取单元31终止处理。
图6示出坐标获取单元31将信息写RAM 8的处理例子。
首先,基于从坐标获取单元31接收的信息,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确定输入到触摸面板21的信息(步骤S11)。然后,当判定指示体已接触触摸面板21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通知坐标获取单元31指示体已接触触摸面板21。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将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更新为指示体已处于接触状态时的坐标(称作输入坐标),并且终止处理。
当在步骤S11的处理中判定指示体已在触摸面板21上移动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通知坐标获取单元31指示体已在触摸面板21上移动。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将终点信息更新为输入坐标(步骤S13),并且终止处理。
当在步骤S11的处理中判定指示体已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判断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指示体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步骤S14)。
当判定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通知坐标获取单元31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然后,坐标获取单元31求出贯穿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并且将该直线的位置信息保存在RAM 8中(步骤S15)。然后,从RAM 8中清除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步骤S16)并且终止处理。
当判定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指示操作检测单元32跳过步骤S15,从RAM 8中清除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步骤S16)并且终止处理。
图7A和7B示出划过操作的方向的例子。
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15基于图5所示处理获取的输入信息,求出触摸面板21上划过操作的起点(触摸点)和终点(脱离接触点)。此时,当起点和终点分开一定距离以上并且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线段的倾斜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根据该倾斜度来显示水平或垂直的成像辅助线。
图7A示出控制单元15识别起点和终点的第一识别模式的例子。
在第一识别模式中,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当终点坐标被包括在以起点坐标为中心的、在显示单元18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的区域内时,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
另外,在第一识别模式中,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当指示体的移动距离沿着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在相对于显示单元18各边的20%至40%的范围内时,不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在该例子中,终点的检测区域被设置为分别具有宽度为0.2x至0.4x和0.2y至0.4y的范围,其中,以起点42为中心,x表示触摸面板21沿着横向方向的一条边的长度,y表示沿着纵向方向的一条边的长度。因此,当在检测区域内指示体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并且已检测到终点时,控制单元15识别出用户有意发出绘制成像辅助线的指令。此时,控制单元15命令显示控制单元17绘制平行于显示单元18的纵向或横向方向的成像辅助线。
在此,以起点42为中心的特定范围被设置为死区,以准确识别用户有意移动指示体41。在该例子中,死区46的范围被设置为以起点42为中心、横向为0.2x至0.4x且纵向为0.2y至0.4y的矩形内的范围。因此,在死区46的范围内指示体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时,控制单元15不绘制成像辅助线。
图7B示出控制单元15识别起点和终点的第二识别模式例子。
在第二识别模式中,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当终点坐标包括在以起点为中心、沿着显示单元18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延伸穿过起点的虚拟线具有预定角度的区域内时,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
另外,在第二识别模式中,控制单元15发出指令,当指示体的移动距离在相对于显示单元18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的30%的范围内时,不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在该例子中,触摸面板21的沿着横向方向的一条边的长度用x表示。然后,当终点坐标包括在以起点42为中心、相对于沿着横向方向绘制的虚拟线47具有预定角度θ的区域内或者包括在相对于沿着纵向方向绘制的虚拟线48具有预定角度φ的区域内时,发出指令,以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在此,θ和φ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为了准确识别用户有意移动指示体41,以起点42为中心的一定范围被设置为死区49。因此,当在死区49的范围内指示体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时,控制单元15不绘制成像辅助线。在该例子中,死区49的范围被设置为具有以起点42为中心且直径为0.3y的圆内的范围。
注意,控制单元15可以执行操作,用于在指示体41接触除了图7A和7B所示的死区46和49及用于指示显示成像辅助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时,清除所显示的成像辅助线。
采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用户在成像时仅仅通过用与触摸面板21接触的指示体沿着预定方向划过触摸面板21,就能够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成像辅助线。此时,即使当指示体没有移动到达显示单元18的显示部分的屏幕的两个端部并且起点坐标或终点坐标没有位于显示单元18屏幕的端部时,也可以使成像辅助信息在显示单元18中显示为到达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因此,用户可以在查看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被摄体图像的同时使成像辅助线被显示,由此不仅提供实时性的效果而且有避免在成像操作期间中断的效果。
另外,成像辅助线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指示体所指示的所需位置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8中。此时,通过在大于死区的范围内用指示体41划过触摸面板21,而有意发出用于绘制成像辅助线的指令。此时,如果在死区的范围内指示体41与触摸面板21脱离接触,则不绘制成像辅助线。因此,可以适当地辨别误操作。另外,由于在成像时不会由于误操作而显示成像辅助线,因此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和位置显示成像辅助线以进行成像。
另外,当指示体41的划过超出死区时,不管指示体41的移动距离如何,成像辅助线都显示为从显示单元18的屏幕的一端到另一端。因此,不需要使指示体41在整个屏幕上移动。
另外,若在已显示成像辅助线的状态下进行划过成像辅助线的操作,并且成像辅助线的方向和划过操作的方向一致,则辅助线被清除。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清除成像辅助线,由此防止在成像时一直显示不相关的成像辅助线。
<2.变形例>
注意,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成像辅助线时的显示位置是包括起点的位置,但是控制单元15可以采用固定方式将成像辅助线显示在包括显示单元18中心的位置或者显示单元18沿着纵向或横向方向被分成预定数量的位置。另外,可以预先由用户选择显示成像辅助线的位置。另外,当在包括中心的位置或显示单元18被分成三份的位置显示时,不仅可以在划过操作的方向上,还可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显示。
另外,当要在用户已接触的位置显示成像辅助线时,成像辅助线可以根据指示体的移动而自由移动,这是通过用指示体接触所显示的成像辅助线并且在接触状态下移动指示体而实现的。
另外,当要清除成像辅助线时,控制单元15不仅清除与划过方向一致的方向上所绘制的成像辅助线,而且清除显示单元18中显示的所有成像辅助线。另外,控制单元15可以仅清除显示单元18中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附近的成像辅助线。
另外,可以根据用户是否想要显示或清除成像辅助线,而使死区有所不同。例如,如果使得要清除成像辅助线时的死区大于要显示成像辅助线时的死区,则可以防止误清除成像辅助线的操作。
另外,成像辅助线的线型不限于实线,而可以是虚线、点划线、波浪线等。另外,成像辅助线的颜色可以是替代黑色的白色、灰色、红色等。
另外,可以向成像设备100提供记录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另外,显而易见,还可以通过用控制单元15读取和执行记录介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提供所述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可以是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或ROM。
通过控制单元15执行读取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除此之外,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通过控制单元15上运行的OS等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该处理来提供。
本专利申请包含的主题涉及2010年3月2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071704公开的主题,该在先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就可以存在各种变形、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信号;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显示单元的接触位置的坐标,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起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的终点坐标,所述起点是所述指示体开始接触所述显示单元的位置,所述终点是所述指示体移动后与所述显示单元脱离接触的位置,当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中的一个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屏幕的端部时,使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中,使得所述成像辅助信息到达所述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所述指示体对于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的成像辅助信息已执行预定操作时,从所述显示单元清除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作为所述预定操作,所述指示体给出指示,使连接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的线段与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的成像辅助信息相交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清除与所述线段相交的成像辅助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横向方向平行的水平线和与所述显示单元的纵向方向平行的垂直线中的一个作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其中所述水平线或垂直线贯穿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所述终点坐标被包括在以所述起点坐标作为中心、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根据所述指示体的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而求出的移动距离在相对于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的所述显示单元的各边的20%至40%的范围内时,在所述显示单元中不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所述终点坐标被包括在以所述起点坐标为中心、相对于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贯穿所述起点坐标的虚拟线具有预定角度的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以在根据所述指示体的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求出的移动距离在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纵向方向的长度的30%的范围内时,在所述显示单元中不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被分成预定数量的位置上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处于接触状态的所述指示体沿着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的成像辅助信息已移动预定距离作为所述预定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从所述显示单元中清除全部成像辅助信息,其中根据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求出所述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预定操作被执行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控制中的一项:清除所述显示单元中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的附近显示的成像辅助信息的控制;和清除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的全部成像辅助信息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坐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检测单元接收的坐标之中的起点坐标写入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区中,并且用随着持续接触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指示体的移动而接收的坐标覆写所述存储器的第二存储区,直至到达所述终点坐标;以及
指示操作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指示体到达所述终点坐标并且根据从所述存储器读出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求出的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检测出所述指示体已经执行了用于指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所述成像辅助信息的指示操作,并且发出指令,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对应于所述指示操作的成像辅助信息。
13.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
输出图像信号;
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显示单元的接触位置的坐标,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以及
获取起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的终点坐标,所述起点是所述指示体开始接触所述显示单元的位置,所述终点是所述指示体移动后与所述显示单元脱离接触的位置,当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中的一个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屏幕的端部时,使用于辅助成像的成像辅助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中,使得所述成像辅助信息到达所述屏幕的至少两个端部。
CN2011100659091A 2010-03-26 2011-03-18 成像设备和程序 Pending CN1022021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1704A JP2011205468A (ja) 2010-03-26 2010-03-26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71704 2010-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2174A true CN102202174A (zh) 2011-09-28

Family

ID=4397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59091A Pending CN102202174A (zh) 2010-03-26 2011-03-18 成像设备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34013B2 (zh)
EP (1) EP2375723A3 (zh)
JP (1) JP2011205468A (zh)
KR (1) KR20110108263A (zh)
CN (1) CN102202174A (zh)
TW (1) TW20114267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2302A (zh) * 2013-06-26 2014-12-3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自适应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5933606B (zh) * 2016-05-24 2019-09-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1600A1 (en) * 2004-04-19 2005-10-20 Deny Caruhel Digital imaging device with inclination sensor
US20060001650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physical objects to adjust attributes of an interactive display application
US20070097086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Battles Amy E Viewing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d
US20070291177A1 (en) * 2006-06-20 2007-12-20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lines on a viewfinder
WO2008150027A1 (ja) * 2007-06-06 2008-12-11 Sony Corporation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90041295A1 (en) * 2007-08-09 2009-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Program
US20090079700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One-touch rotation of virtual objects in virtual workspace
CN101656832A (zh) * 2008-08-18 2010-02-2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7647B2 (ja) 2008-05-30 2013-03-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JP4752897B2 (ja) * 2008-10-31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1600A1 (en) * 2004-04-19 2005-10-20 Deny Caruhel Digital imaging device with inclination sensor
US20060001650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physical objects to adjust attributes of an interactive display application
US20070097086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Battles Amy E Viewing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d
US20070291177A1 (en) * 2006-06-20 2007-12-20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lines on a viewfinder
WO2008150027A1 (ja) * 2007-06-06 2008-12-11 Sony Corporation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90041295A1 (en) * 2007-08-09 2009-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Program
US20090079700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One-touch rotation of virtual objects in virtual workspace
CN101656832A (zh) * 2008-08-18 2010-02-2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34878A1 (en) 2011-09-29
JP2011205468A (ja) 2011-10-13
EP2375723A2 (en) 2011-10-12
KR20110108263A (ko) 2011-10-05
TW201142674A (en) 2011-12-01
EP2375723A3 (en) 2012-05-16
US8634013B2 (en) 201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4265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摄像方法
KR102488410B1 (ko) 복수의 카메라들을 이용하여 영상을 촬영하는 전자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WO2012026347A1 (ja) 電子黒板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255253A1 (en) Projector and image drawing method
US1029184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camera function and producing guide display to capture character recognizable imag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0128579A1 (ja) 電子カメラ、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7079028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19124824A1 (ko) 복수 개의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2566918A (zh)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1639746B (zh) 触摸屏的自动校准方法
CN102209192A (zh) 成像设备、显示方法和程序
JP5510287B2 (ja) 被写体検出装置、被写体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3996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202174A (zh) 成像设备和程序
JP6010303B2 (ja) 画像再生装置
JP2018054912A (ja) 投影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427888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17050801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31248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051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16867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程序
JP2012083500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5807695B2 (ja) 被写体検出装置、被写体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2356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48451A (ja) スペクトル選択機構付き撮像素子を持つ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