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6102B -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6102B
CN102196102B CN201110115548.7A CN201110115548A CN102196102B CN 102196102 B CN102196102 B CN 102196102B CN 201110115548 A CN201110115548 A CN 201110115548A CN 102196102 B CN102196102 B CN 102196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key
registration server
processing center
phon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55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6102A (zh
Inventor
陈科明
刘庆荣
朱宝刚
张书铭
刘玉霞
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155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6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6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6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所述业务固话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本发明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办理。

Description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属于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融合通信业务是指跨固网和移动网的组合捆绑类业务,其中,并振业务和软终端业务是现有融合通信业务中比较常见的两种业务形式,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并振业务
现有并振业务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机随固话同响方式,即在固话上绑定手机号码实现固话被叫时手机同响的功能,从而方便用户接听固话;另一种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即在手机上绑定固话号码,当手机被叫时固话同响的功能,使用户可以用固话代替手机接听来话。
现有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存在如下两种实现方案:
方案一:由移动核心网实现
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中存储为目标移动用户签约的并振信息;在目标移动用户被叫时,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网关MSC(简称:GMSC)向HLR发起呼叫路由请求;HLR向MSC/GMSC返回携带有目标移动用户签约的并振信息的路由响应消息;MSC/GMSC根据路由响应消息中的并振信息,执行并振振铃。
其缺陷在于:该方法需要手动维护HLR并振信息数据,维护量较大,业务办理不够灵活。
方案二:由固网侧的智能业务平台实现
如一号通、一号双机等,通过将手机被叫路由按整号段指到固网,通过被叫标识触发智能业务。这种实现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整号段触发导致了没有定制该业务的手机被叫路由也经过迂回,影响通话质量,同时对网间中继的通信压力较大;其次,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不可能把所有号码的被叫路由都进行指向,从而限制了业务的推广;最后,固网的智能业务平台属于本地网,业务开通也只限于本地,限制了在更大范围内的业务推广。
并且,上述两种实现方案不能解决用户动态鉴权的问题,因此当用户办理业务时需要频繁往返营业厅,增加了业务办理流程的复杂性。
软终端业务
软终端业务是指在PC机上运行软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与相应的业务手机进行通信,实现短信、彩信、即时消息等通信功能,例如移动飞信业务。
现有软终端业务的技术缺陷在于:用户在登录软终端时通常采用输入账号和密码的方式激活该业务,然而,如果该账号和密码丢失,用户将无法控制,因此这种登录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用以实现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办理。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其中包括:
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所述业务固话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其中包括
业务登记服务器,包括:
开通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的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包括: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激活执行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同时呼叫所述业务固话及所述业务手机。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其中包括:
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
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软终端;
所述软终端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登录;
在实现登录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其中包括:
业务登记服务器,包括:
开通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PC机的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包括: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将来自于PC机的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并用于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软终端;
登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将所述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激活执行模块,用于在实现登录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本发明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开通和取消,并实现了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的并振业务的自动激活和去激活,减少了手工维护数据的工作量,使用户办理业务时不再需要频繁往返营业厅,从而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了业务办理的灵活性;另外,该方法支持业务登记服务器的分布式部署,可以做到业务分布式注册和呼叫的集中处理,能够在更大范内进行业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实施例二中的去激活流程图;
图4为图1和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100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系统中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系统中智能拨号终端3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系统中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系统中PC机4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登录模块2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该融合业务为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的并振业务,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其中,所述U-Key盘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密钥等用于认证的信息;所述业务手机是指使用融合通信业务的手机。具体地,在生成第一绑定信息后,可以由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业务处理中心向BSS系统提交开户请求,BSS系统解析该开户请求并向HLR提交并振业务签约指令,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以表明该业务手机已经开通了并振业务;并由该BSS系统将执行结果返给业务处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再返给业务登记服务器。本步骤实现了对融合通信业务的开通,另外,当用户要取消融合通信业务时,也可以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实现,具体将在后续内容进行说明。
并振业务的激活过程:
步骤210,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其中,所述业务固话是指使用融合通信业务的固定电话;所述智能拨号终端能够自动检测出所述U-Key盘的插入,并通过所述业务固话自动拨打业务服务号码接入业务登记服务器,从而发出并振激活请求。在本实施例中,该并振激活请求用于请求激活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的并振业务。
步骤211,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步骤212,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具体地,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绑定信息找到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然后将所述固话号码与该手机号码绑定,从而实现了并振业务的激活。
步骤213,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所述业务固话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
具体地,首先将所述主叫电话的呼叫请求路由到交换设备(如MSC或GMSC),其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作为主叫号码;交换设备根据主叫号码在HLR中查询到所述被叫签约信息后,再将该呼叫请求触发到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根据主叫号码查询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后,例如可以通过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的呼叫处理中心(SCP)呼叫所述业务手机和所述业务固话,从而实现该业务手机与业务固话的并振同响。
并振业务的去激活过程:
步骤220,当所述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去激活请求,该并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步骤221,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去激活指令,该并振去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步骤222,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绑定信息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删除。
其中,通过将第二绑定信息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删除,从而清除了并振业务的激活状态,使该并振业务被去激活,当业务手机被呼叫时,相应的业务固话不再并振同响。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开通和取消,并实现了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的并振业务的自动激活和去激活,减少了手工维护数据的工作量,使用户办理业务时不再需要频繁往返营业厅,从而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了业务办理的灵活性;另外,该方法支持业务登记服务器的分布式部署,可以做到业务分布式注册和呼叫的集中处理,能够在更大范内进行业务推广。
图2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该融合业务为软终端业务,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中。
其中,有关本步骤的相关说明,可参见上述方法实现例的相关内容。
软终端业务的激活过程:
步骤310,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其中,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是预置在所述U-Key盘中的。可选地,所述U-Key盘中也可以自带软终端软件,当第一次插入PC机时自动安装软终端软件,以后使用时自动启动运行软终端,无需采用现有的从网络下载软终端的方式,从而提高了软终端的安装和启动的便利性。
步骤311,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步骤312,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步骤313,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软终端。
此后,所述软终端可以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登录,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314,当所述软终端为首次登录时,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还向所述业务手机发送随机密码,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述业务手机上收到的随机密码。
其中,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中记录了手机号码与密钥的绑定关系,因此通过密钥可以找到相应的手机号码,并且由于软终端激活请求的源IP地址即为PC机的IP地址,因此可以实现PC机的IP地址与手机号码的绑定。
具体地,考虑到软终端的功能是基于宽带实现的,而用户鉴权是在分布在各地的业务登记服务器上进行的,为了实现的一致性,当进行认证时,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可以先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给所述PC机所属区域的业务登记服务器,由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对所述密钥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回复认证结果。
步骤315,当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密码数据及手机号码后,根据该手机号码查找相应的随机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时,使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在上述过程中,当所述软终端为首次登录时,通过发送到业务手机上的随机密码实现了登录,有利于提高登录的安全性。但考虑到用户有时会忘记带手机,并且每次都发送随机密码也比较麻烦,因此也可以采用如过程:
步骤316,当所述软终端为非首次登录时,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预设的登录密码。
其中,所述预设的登录密码是用户通过软终端进行首次登录以后在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修改的密码,该登录密码与所述手机号码相关联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步骤317,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手机号码及密码数据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用户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预设的登录密码一致时,将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步骤318,在实现登录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此后,用户的软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三绑定信息能够与相应的业务手机一样,实现短信、彩信、即时消息等通信功能。
软终端业务的去激活过程:
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20,所述PC机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终止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去激活请求,该软终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321,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去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步骤322,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步骤323,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确认认证结果为去激活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并删除所述第三绑定信息。
当删除第三绑定信息后,表明该软终端业务被去激活。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开通和取消,并实现了软终端业务的自动激活和去激活,通过插入U-Key盘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并获取手机号码,而不是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因此提高了登录的安全性;并且用户通过业务手机上的随机密码或预设的登录密码进行登录,实现了二次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登录的安全性。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步骤110中对融合通信业务的开通和取消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1,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步骤112,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时,执行步骤113,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取消时,执行步骤115。
步骤113,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U-Key盘的密钥。
步骤114,对接收到所述密钥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将所述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具体地,当进行绑定后,业务登记服务器生成第一绑定信息,将通过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的签约请求发送给业务支持系统(BusinessSupport System,简称:BSS,并由该BSS向HLR下发所述手机的签约指令,将被叫签约信息保存在HLR中。
步骤115,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具体地,业务登记服务器删除所述手机的第一绑定信息,同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送业务取消请求,然后由业务处理中心设备通过BSS将手机被叫签约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从而实现了对融合业务的取消。
图5为本发明所述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至少包括业务登记服务器10和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另外,针对并振业务,该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30,该智能拨号终端30通过内线端口连接业务固话,并通过外线端口连接固定电话网,并且还设置有USB端口用于插入U-Key盘;针对软终端业务,该系统还进一步包括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40,接入互联网,并且还设置有USB端口用于插入U-Key盘,以下针对不同的业务分别进行说明。
并振业务
如图6所示,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开通模块11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以实现业务开通。
如图7所示,智能拨号终端30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USB端口时,通过激活请求模块31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激活模块12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30的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如图8所示,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通过激活执行模块21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由呼叫控制模块22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同时呼叫所述业务固话及所述业务手机,使该业务固话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以实现并振功能的激活。
另外,如图7所示,所述智能拨号终端30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由去激活请求模块32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发出并振去激活请求,该并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去激活模块14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30的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发出并振去激活指令,该并振去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去激活执行模块23根据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绑定信息从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删除,从而实现并振业务的去激活。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开通和取消,并实现了固话随手机同响方式的并振业务的自动激活和去激活,减少了手工维护数据的工作量,使用户办理业务时不再需要频繁往返营业厅,从而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了业务办理的灵活性;另外,该方法支持业务登记服务器的分布式部署,可以做到业务分布式注册和呼叫的集中处理,能够在更大范内进行业务推广。
软终端业务
如图6所示,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开通模块11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
如图9所示,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40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由激活请求模块41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的转发模块24将来自于PC机40的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10,并由该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认证模块15根据来自于PC机40的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再由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的转发模块24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PC机40上的软终端。
当所述软终端为首次登录时,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的登录模块25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将所述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上,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一登录单元25A向所述业务手机发送随机密码,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述业务手机上收到的随机密码;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密码数据及手机号码后,根据该手机号码查找相应的随机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时,使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
当所述软终端为非首次登录时,登录模块25中的第二登录单元25B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手机号码及密码数据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用户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预设的登录密码一致时,将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
在实现登录后,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的激活执行模块21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40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上。此后,用户的软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三绑定信息能够与相应的业务手机一样,实现短信、彩信、即时消息等通信功能。
另外,如图9所示,所述PC机40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通过去激活请求模块42终止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发出软终端去激活请求,该软终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的转发模块24将来自于PC机40的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10,由该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认证模块15根据来自于PC机40的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中的去激活执行模块23确认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10的认证结果为去激活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并删除所述第三绑定信息,从而去激活该软终端业务。
当用户要取消上述软终端业务或并振业务时,可以通过业务手机向业务登记服务器10发出业务取消指令时,该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的取消模块13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10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20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从而取消上述业务。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融合通信业务的自动开通和取消,并实现了软终端业务的自动激活和去激活,通过插入U-Key盘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并获取手机号码,而不是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因此提高了登录的安全性;并且用户通过业务手机上的随机密码或预设的登录密码进行登录,实现了二次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登录的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通过所述业务固话自动拨打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从而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其中,所述固话号码为所述业务固话的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所述业务固话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包括:
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
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U-Key盘的密钥;
对接收到所述密钥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将所述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
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取消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去激活请求,该并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去激活指令,该并振去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绑定信息从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删除。
5.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登记服务器,包括:
开通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的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其中,所述固话号码为所述业务固话的号码;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包括: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通过所述业务固话自动拨打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从而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激活执行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同时呼叫所述业务固话及所述业务手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还包括取消模块,用于当收到用户的业务取消指令时,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拨号终端还包括:去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去激活请求,该并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还包括:去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的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去激活指令,该并振去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还包括:去激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绑定信息从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删除。
8.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
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软终端;
所述软终端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登录;
在实现登录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PC机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终止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去激活请求,该软终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确认认证结果为去激活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并删除所述第三绑定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对所述密钥进行认证包括: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给所述PC机所属区域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对所述密钥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回复认证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包括:
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
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U-Key盘的密钥;
对接收到所述密钥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将所述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取消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终端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登录包括:当所述软终端为首次登录时,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还向所述业务手机发送随机密码,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述业务手机上收到的随机密码;当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密码数据及手机号码后,根据该手机号码查找相应的随机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时,使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当所述软终端为非首次登录时,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预设的登录密码;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手机号码及密码数据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用户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预设的登录密码一致时,将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14.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登记服务器,包括:
开通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PC机的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安装有软终端的PC机,包括: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启动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激活请求,该软终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将来自于PC机的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并用于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软终端;
登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认证结果将所述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激活执行模块,用于在实现登录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PC机的IP地址进行绑定,生成第三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C机还包括:去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终止所述软终端,并向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软终端去激活请求,该软终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及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的转发模块还用于将来自于PC机的所述软终端激活请求转发到具有所述IP地址的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的认证模块还用于根据来自于PC机的所述密钥及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将认证结果和获取的所述手机号码回复给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还包括:去激活执行模块,用于确认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认证结果为去激活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并删除所述第三绑定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还包括取消模块,用于当收到用户的业务取消指令时,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包括:
第一登录单元,用于当所述软终端为首次登录时,向所述业务手机发送随机密码,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述业务手机上收到的随机密码;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密码数据及手机号码后,根据该手机号码查找相应的随机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随机密码一致时,使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第二登录单元,用于当所述软终端为非首次登录时,指示所述软终端弹出登录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软终端的手机号码及密码数据后,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用户预设的登录密码,当所述密码数据与所述预设的登录密码一致时,将该软终端登录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
CN201110115548.7A 2011-05-05 2011-05-05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196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5548.7A CN102196102B (zh) 2011-05-05 2011-05-05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5548.7A CN102196102B (zh) 2011-05-05 2011-05-05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102A CN102196102A (zh) 2011-09-21
CN102196102B true CN102196102B (zh) 2014-06-25

Family

ID=44603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5548.7A Active CN102196102B (zh) 2011-05-05 2011-05-05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6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5188A (zh) * 2011-12-08 2013-06-16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個人通信碼多號同振系統及方法
US9967395B1 (en) 2017-02-23 2018-05-08 T-Mobile Usa, Inc. IOT-connected devices and equipment automated login system
CN112383456B (zh) * 2020-11-16 2022-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自动关联方法及自动关联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335A (zh) * 2004-11-26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灵通酒店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917533A (zh) * 2006-09-06 2007-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262525A (zh) * 2007-06-20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把群内号码对手机号码的呼叫转为群内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201450533U (zh) * 2009-06-30 2010-05-05 北京中意瑞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电话智能业务触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3680B2 (en) * 2005-08-10 2011-07-19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ged network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335A (zh) * 2004-11-26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灵通酒店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917533A (zh) * 2006-09-06 2007-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262525A (zh) * 2007-06-20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把群内号码对手机号码的呼叫转为群内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201450533U (zh) * 2009-06-30 2010-05-05 北京中意瑞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电话智能业务触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6102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37207A1 (en) Automated transfer of wireless provisioning parameters between existing and new devices
EP170588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b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624995B (zh) 适用于互联网的虚拟号码应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NZ5233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mitting a mobile station to operate in a visited network
JP2011160029A (ja) 通信処理システム、通信処理方法、通信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09149A (zh)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装置的供应的方法和设备
EP3275165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erifying users by telephone numbers
CN103124402A (zh) 漏话提示系统及方法
CN102870398A (zh) 用于处置匿名呼叫的方法和器件
CN103716772A (zh) 业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334500A (zh) 智能音箱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智能音箱及存储介质
CN105744497A (zh) 一种响铃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96102B (zh) 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023323A (zh) 客户端绑定终端进行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9765A (zh) 一种一卡多号业务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US8249226B2 (en) In-progress voicemail transfer based on identity
CN103167449A (zh) 为通信终端本机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66787C (zh) 基于sim卡的呼入电话分类接入的方法
CA2809838C (en) Network calling privacy with recording
CN102238262A (zh) 一种手机个性化自动应答语音系统
CN101925027A (zh) 基于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的电话免打扰方法
CN103139742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ps域业务的免打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515129C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进行智能通信的装置
CN101909249B (zh) 一种参加组呼的方法及系统
CN104768140B (zh) 呼叫转移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