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2557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2557B
CN102192557B CN201110035626.2A CN201110035626A CN102192557B CN 102192557 B CN102192557 B CN 102192557B CN 201110035626 A CN201110035626 A CN 201110035626A CN 102192557 B CN102192557 B CN 102192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mentioned
allocation units
control part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6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2557A (zh
Inventor
朴嬉
康成守
黄仁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2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5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0Refrigerant piping for use inside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ree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可将连接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的配管的长度最小化,容易进行针对分配单元的各个制冷剂配管的连接工作,无需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额外的电缆连接多个室内机和分配单元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其包括:室外机,具有主控制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分配单元,用于连接各个室内机和室外机,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能与所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本申请要求享受之前的申请日和优先权的于2010年3月11号提出的韩国第10-2010-0021708号申请,在此援引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进行针对分配单元的各个制冷剂配管的连接工作,无需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额外的电缆连接多个室内机和分配单元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作为一种制冷、制热系统,根据将室内空气吸入而由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将其排出到室内的反复作用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根据相反的作用对室内进行制热,这种空气调节装置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构成,形成一连串的循环。
并且,近来的空气调节装置除了空调空间的制冷制热以外,兼有将室内的污染的空气吸入而过滤并将其重新供给到空调空间内部的空气净化功能、使多湿的空气循环的同时执行除湿过程之后将被除湿的空气重新供给到空调空间的除湿功能等多种附加功能。
并且,上述空气调节装置大体上可分为分别分离设置有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分离型空气调节装置及将室外机和室内机设为一体的一体型空气调节装置。
并且,近来使用在一个室外机连接多个室内机而共用室外机的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
如上所述的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可获得设置多台现有的具有一个室外机和一个室内机的分离型空气调节装置的效果,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追加室内机。
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具有使设置有室外机的空调空间外部的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等。
于是,可以反复进行如下过程:循环各个室内机的制冷剂被收集到相同的室外机,并再次经过压缩过程和冷凝过程(进行室内的制冷时)被分配到室内机。
具有多个室内机及与各个室内机连接的一个室外机的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虽然具有可减少室外机的数量的优点,但需要分别连接各个室内机和室外机,由此配管变得复杂,如果室外机和空调空间的距离较远,配管的长度也与室外机数量成正比地增大。
尤其是,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在其前面或背面吸入空气,并向背面或前面排出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于是,在室外机的设置空间内,特别指定室外机的设置方向。并且,室外机虽然在其侧面等处具有连接有与室内机连接的制冷剂管的室内机连接部,但为了根据室外机的设置方向和空调空间的位置将多个配管一同连接在室内机连接部,出现使配管迂回到室外机的前面或背面而对其进行配置的情况。
于是,当室内机的数量较多时,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的长度和体积变大,因此成为阻碍室外机设置空间的美观的因素。
并且,当上述制冷剂配管迂回室外机而被设置时,由于连接所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制冷剂配管一同被折弯,在所有制冷剂配管中产生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因此也会发生减少空气调节装置的能量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可将连接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的配管的长度最小化,容易进行针对分配单元的各个制冷剂配管的连接工作,可减少工作工时及连接部件数。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无需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额外的电缆连接多个室内机和分配单元。
并且,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容易进行分配单元的组装过程,并可减少工作工时及组装部件数。
但是,本发明要实现的多个技术课题不限于上述所提及的多个技术课题,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通过下述记载,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多个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如上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其具有主控制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其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分配单元,其连接各个室内机和室外机,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能与上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上述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其包括室外机外壳,该室外机外壳在一侧具有开口部并在内部分别配置主控制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其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分配单元,其能装拆地安装在上述室外机内部,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能与上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上述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室内机,室外机,其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及用于调节向各个室内机排出的制冷剂量的主控制部,分配单元,其将从上述室外机排出的制冷剂分配到各个室内机,该分配单元包括用于调节所分配的制冷剂量的辅助控制部;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通过上述分配单元分配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外壳,该室外机外壳在一侧具有开口部,并在内部分别配置有主控制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分配单元,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室外机内部,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能与所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所述分配单元包括所述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外机侧连接部和室内机侧连接部;在所述室外机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室外机侧连接部分别连接的配管连接部;所述盖组件包括:第一盖,具有用于使所述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内机侧连接部分别露出到外部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第二盖,其与所述第一盖相向,并在其外周面安装有辅助控制部,第三盖,分别与所述第一盖及第二盖连接并形成该盖组件的某一侧面及下部面,第四盖,形成所述盖组件的上部面,并且形成有使室外机侧连接部露出到外部的第一及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一盖配置为使各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内机侧连接部通过所述室外机外壳的开口部露出到外部;所述室外机侧连接部和配管连接部在所述分配单元的上部相连接。
如以上所观察的一样,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将连接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的配管的长度最小化,容易进行针对分配单元的各个制冷剂配管的连接工作,可减少工作工时及连接部件数。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无需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额外的电缆连接多个室内机和分配单元。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容易进行分配单元的组装过程,并可减少工作工时及组装部件数。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分配单元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的多种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3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部立体图。
图5至图1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表示本发明的例示的形态,其只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而不是根据该附图限制本发明的技术领域。
并且,与附图符号无关地,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为了方便进行说明,所示的各个构成部件的大小及形状可能会放大或缩小。
另一方面,包括如第一或第二等的序数的术语,虽然可使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的方面,但是上述多个构成要素不限于上述术语,上述多个术语仅以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为目的使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其具有主控制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送风风扇,多个室内机,以及分配单元,其连接各个室内机和室外机,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用于与上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
在此,选择性地通过室外机的主控制部或分配单元的辅助控制部对上述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分配单元的概念图,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的多种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300A至300E,室外机100,其包括压缩机(未图示)及室外机外壳110,以及分配单元200,其具有与上述室内机300A至300E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内机连接部、与上述室外机100连接的室外机连接部以及盖组件,上述分配单元200能装拆地安装在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安装空间。
参照图2,上述分配单元200根据设有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未图示)的空调空间的位置和设有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100的方向可设在多种位置上。
室外机100将室外空气吸入而对其进行热交换之后沿着特定的方向(从室外热交换器朝向送风风扇方向)排出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当通过各个配管连接所有室内机和上述室外机100时,可能会损坏设置室外机100的空间的美观,如果如图1所示地以分配单元200为媒介连接室外机100和各个室内机,则可减少与室外机100和分配单元200的距离成正比的量的配管的长度。
但是,当室外机100的设置位置与安装各个室内机的空调空间之间的距离较短时,可假定无需以分配单元200为媒介进行连接的情况。即,将具有与各个室内机连接的各个承插口的室内机连接部设在室外机本体的情况会更有利。
在此情况中,硬在室外机外部的设置空间设置另外的分配单元的方法将成为非效率的方法。
于是,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需要将用于连接各个室内机的室内机连接部设在室外机本身上,或者以总是使用另外的分配单元作为前提,在室外机上仅具有用于与分配单元连接的分配单元连接部的以往的方式,难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要求。
于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能装拆地安装或埋设在室外机内部的分配单元200。
现有的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在外部以分配单元为媒介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也需要在室外机及分配单元、分配单元及各个室内机设置制冷剂管和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通信电缆,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只要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收发电缆来直接连接各个室外机和各个室内机,并仅连接上述分配单元200的辅助控制部400和室外机100即可。
即,分配单元200和各个室内机不通过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另外的通信电缆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200的效果中的一个是通过将连接室外机100和分配单元200的制冷剂配管的长度最小化,减少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费用并获得美观上的效果。
于是,虽然制冷剂配管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但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收发电缆,与制冷剂配管不同地其设置费用不随着长度而增加很多,因而用于收发控制信号的收发电缆将连接部位最小化的情况更有利。
并且,如果根据将用于控制室内机的控制部设在分配单元的现有方式,控制部的体积等则会增加,因此在分配单元内部为了控制部而需要减去的体积也增加。
于是,如果根据现有的方式,分配单元的大小本身则会增大,因此会减少使用分配单元的效率,当在室外设置分配单元时,也得考虑用于隔绝雨水或湿气等的结构,因此整个分配单元的大小会增大。
即,设置要安装在分配单元的辅助控制部的目的在于,为了与设在室外机100内部的主控制部分开地,对设在上述分配单元200内部的电子膨胀阀或阀等进行控制。
图3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部立体图。
上述室外机100包括形成外观的室外机外壳110、分别安装在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压缩机170及室外热交换器140。
并且,在室外机外壳110内部具有用于分别连接上述压缩机170及室外热交换器140和分配单元200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的配管连接部150,上述配管连接部150设在上述分配单元200的上部。
上述室外机外壳110由于在室外机外壳110的前后形成有用于使室外空气流动的开放口,因此用于安装分配单元200的安装空间优选设在不堵截通过了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40的吸入空气的流路的区域。
于是,上述安装空间可以设在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空间中的、室外机外壳两侧面中某一个侧面附近。并且,上述安装空间可以是上述压缩机170附近的空间。
并且,设在室外机100的压缩机170的位置也是不阻碍室外空气的流动的位置。
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空间中的、不阻碍压缩机170和室外热交换器140等的配置或空气流动的位置可以是上述室外机外壳110侧面的边缘区域,为了在上述分配单元200上设置多个室内机侧连接部270,上述分配单元200优选具有适当的长度,从而安装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安装空间可以是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空间中的、室外机外壳110的侧面附近的区域。
并且,在室外机外壳110的上述安装空间附近形成有开口部(未图示),分配单元200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通过上述开口部露出到外部。
并且,上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室外机外壳110的开口部的盖部件(未图示)。
并且,如果将安装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安装空间决定为上述室外机外壳100空间中的、室外机外壳100侧面附近的空间,则针对用于与上述室外机100内部连接的分配单元200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也可将配管长度最小化的同时与上述压缩机170或室外热交换器140相连接。
图3及图4中所示的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和上述室外机100的配管连接部150可在上述分配单元200的上部相连接。
并且,上述配管连接部150包括用于分别与分配单元200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连接的高压承插口151及低压承插口155。
通过参照图5,对上述分配单元2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将各个承插口等的名称以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时为基准。
图5至图1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200的立体图。
具体地,图5表示分配单元200和设在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安装部件120。
参照图4及图5,上述分配单元200能装拆地安装在室外机外壳110的内部,在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分配单元200的安装空间设有用于支撑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安装部件120。
上述安装部件120可以具有没有额外的连接部件地支撑分配单元200的多种结构,作为一实施方式,可以具有用于支撑分配单元200的下部面及两个以上侧面的下部区域的结构。
具体地,上述安装部件120包括用于放置分配单元200的下部面的水平部121以及从水平部的两个末端部沿垂直方向分别延长形成的多个垂直部122,上述分配单元200以能装拆的状态安装在由上述水平部121和多个垂直部122构成的空间内。
图6是构成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200的分离立体图,图7是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各个结构部件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图8至图10是表示分配单元的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立体图。
并且,图11及图12是表示上述的分配单元200的盖组件的主要部立体图,图1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室内机以及分配单元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分配单元200配置在上述室外机外壳110内部的安装空间,分配单元200包括用于分别与任一个室内机及室外机100连接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B及用于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的盖组件210。
在此,上述盖组件210形成分配单元200的外观,在上述盖组件210的内部收容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
上述盖组件210包括用于将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270-1至270-5)露出到外部的第一盖211。
并且,第一盖211配置为使一部分区域通过上述室外机外壳110的开口部露出到外部,第一盖211具有第一区域211a和第二区域211b,所述第一区域211a和第二区域211b朝向上述室外机外壳110的开口部分别形成有用于将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270-1至270-5)分别露出到外部的第一贯通孔215及第二贯通孔216。
在此,上述第一盖211形成为使第一区域211a与第二区域211b之间形成台阶状,并形成为使第一区域211a比第二区域211b更向外部突出或者使第二区域211b比第一区域211a更向外部突出。
即,由于通过室外机外壳110的开口部将分配单元200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270-1至270-5)露出到外部,因此工作人员可通过上述开口部执行室内机侧与配管之间的连接工作。
此时,由于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1-1至271-5和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B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5-1至275-5通过第一盖211的形成台阶状的各个区域211a、211b露出到外部,因此工作人员不受相邻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的干涉并可容易进行连接工作。
并且,参照图11,上述第一盖211沿着宽度方向可划分为第一区域211a及第二区域211b,在各个区域211a、211b沿着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215及第二贯通孔216,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贯通孔215之间可分别配置第二贯通孔216。
参照图6及图11至图13,上述盖组件210还包括相互组装的多个盖,所述多个盖与第一盖211连接,在其内部形成可收容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的空间部。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盖组件210包括与上述第一盖211连接并形成至少两个侧面的第二盖212、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盖211、212连接并形成该盖组件210的某一侧面及下部面的第三盖213以及与上述各个盖连接并形成上部面的第四盖214。
在此,优选地,第四盖为了提高水密性及气密性,通过注射成型形成,在上述第四盖形成有用于将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251、255)露出到外部的第一及第二插入孔214a、214b。
通过参照附图观察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细部结构200A、200B,根据本发明的分配单元200设有纵长地四棱柱形态的盖组件210,并在该盖组件210的侧面中的某一个侧面设有用于与多个室内机连接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
附图中所示的分配单元200表示具有五个室内机侧连接部270(270-1、270-2、270-3、270-4、270-5)以与总共为五个室内机连接的情况。室内机侧连接部270的数量根据压缩机的容量等可变。如果压缩机等的容量更大,上述室内机连接部的数量则可进而增加。
在上述盖组件210中的、与使上述室内机侧连接部270露出的第一盖211相向的第二盖212的一侧面上安装有辅助控制部400,该辅助控制部400用于控制设在上述分配单元200内部的电子膨胀阀等。
上述辅助控制部400包括安装有用于与室外机100的主控制部(未图示)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基板410及包围上述基板的罩420。
设置辅助控制部400的目的在于,为了与设在室外机100内部的主控制部分开地,对设在上述分配单元200内部的电子膨胀阀或阀等进行控制。
设在上述罩420内部的基板410具有用于控制设在分配单元200内部并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或者减压(或膨胀)的电子膨胀阀或阀等的电路等。
于是,设在上述罩420内部的基板410构成为仅对分配单元内部的电子膨胀阀等进行控制。
并且,当上述分配单元200安装在上述室外机100外部时,在上述盖组件210上可追加安装上述辅助控制部的罩420。
但是,当上述分配单元200安装在上述室外机100内部时,无需另行设置上述罩420。这是因为上述盖组件210内部的电子膨胀阀等可直接与设在室外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主控制部相连接。
于是,优选地,上述罩420能装拆地安装在上述盖组件210的外周面。
当上述罩420安装于上述分配单元200时,上述盖组件210及上述罩420分别在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进入孔219,连接设在分配单元内部的电子膨胀阀等和上述辅助控制部400的电缆通过该进入孔219。
上述进入孔219虽然可形成在盖组件的某一侧面上,但为了展现美丽的外观及缩短电缆长度,可设在安装上述罩420的盖组件210的第二盖212。
并且,为了提高连接电缆的方便性,上述进入孔219可以是开放一部分区域的狭缝。于是,将与分配单元200内部的电子膨胀阀等连接的电缆配置在上述狭缝内部,并通过连接第二盖212和第三盖213可组装盖组件200。
并且,在上述盖组件210及上述罩420之间具有密封部件等,由此即使在室外设置分配单元,也可防止雨水或湿气等异物的侵入。
并且,当分配单元200设置在室外机100外部时,有可能受到设置场所或设置方向的限制,为了有弹性地设置分配单元200,分别在上述分配单元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20和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80设有至少一个扩管部222、282。
上述扩管部意味着贯通上述盖组件210的上表面而向外部延长的上述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80及上述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20的内侧直径被放大的部分。
上述扩管部222、282意味着直径被放大的部分,是切断扩管部部位而与其他制冷剂配管等连接的部分。
上述扩管部222、282设在上述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20和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80中向上述盖组件210上部垂直地延长的部分。
参照图4及图6,分配单元200为了沿水平方向安装上述室外机的配管连接部150和上述分配单元200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沿水平方向具备上述室外机的配管连接部150,为了沿与上述室外机的配管连接部150对应的方向安装设在上述分配单元200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20和上述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主配管280的端部的室外机侧连接部250,折弯地构成上述各个主配管。
但是,这种连接结构可以是假设上述分配单元安装于上述室外机内部的情况的结构。
但是,当分配单元200不安装在室外机内部,而安装在另外的设置场所时,上述分配单元的室外机侧连接部无需具有如图5所示的折弯的结构。
并且,在不形成扩管部的状态下,焊接直径类似的配管的工作难易度,与以将任一个配管插入到另一个配管的状态进行焊接时相比,工作效率或连接部位的可靠性会降低。
图8及图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内部配管的一部分,具体地,图8表示将分配或减压(膨胀)从上述室外机侧供给的制冷剂的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为中心的配管结构,图9表示以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B为中心的配管结构。
为了方便进行说明,以制冷时为基准,将从室外机侧供给的制冷剂分配或减压(膨胀)而供给到室内机的多个配管的集合,即液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命名为高压部200A,以制冷时为基准,将执行收集从室内机侧被回收的制冷剂并将其向室外机侧供给的作用的制冷剂管的集合,即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B命名为低压部200B。
高压部200A作为主要的制冷剂管,在提供室外机侧连接部250的主配管的一端设有上述的室外机侧高压承插口251,由此可与构成上述压缩机侧的配管连接部150的高压承插口151连接。
在上述液态制冷剂管220的另一端设有分配器240。上述分配器240向为了减压或膨胀供给到各个室内机连接部的制冷剂的各个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分配制冷剂。
在上述分配器240设有向各个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引导制冷剂的第一至第五液态分支配管241-1、241-2、241-3、241-4、241-5。
第一至第五液态分支配管241-1、241-2、241-3、241-4、241-5从上述分配器240分支,并连接到各个上述电子膨胀阀。
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五液态分支配管241-1、241-2、241-3、241-4、241-5供给的制冷剂,在各个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中被减压或膨胀,并通过构成室内机侧连接部270的各个第一至第五室内机侧高压承插口271-1、271-2、271-3、271-4、271-5向设在各个空调空间的第一至第五室内机300A、300B、300C、300D、300E侧供应。
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分别连接上述第一至第五室内机侧高压承插口271-1、271-2、271-3、271-4、271-5和上述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的第一至第五液态连接管265-1、265-2、265-3、265-4、265-5进行连接。
并且,为了将控制各个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的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各个第一至第五电子膨胀阀260-1、260-2、260-3、260-4、260-5可以具备第一至第五通信线连接部266-1、266-2、266-3、266-4、266-5。
从设在上述室外机内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主控制部提供的控制信号,将通过通信线传递至各个通信线连接部266-1、266-2、266-3、266-4、266-5,通过控制各个第一至第五膨胀260-1、260-2、260-3、260-4、260-5,对制冷剂的流量调节和膨胀(减压)进行控制。
上述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200B包括以预先决定的间隔从主配管280向构成上述室内机侧连接部270的室内机侧低压承插口275侧分支的多个气态分支配管277。
图9中所示的低压部200B具有主配管280,如果在设在各个空调空间的第一至第五室内机300A、300B、300C、300D、300E中被回收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经由第一至第五室内机侧低压承插口275-1、275-2、275-3、275-4、275-5及第一至第五气态分支配管277-1、277-2、277-3、277-4、277-5被回收,该主配管280则收集这些制冷剂并将其收集到上述室外机侧高压承插口255。
虽然在上述主配管280上可以不具备额外的分配器等,但考虑制热运转时,可具备连接各个第一至第五气态分支配管277-1、277-2、277-3、277-4、277-5和主配管280的分配器。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分配单元内部的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组装于第一盖211的状态。
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200A、200B包括具有室外机侧连接部250(251、255)的主配管220、280和从各个主配管分支并具有用于与第一盖211进行连接的连接部279、278的多个分支配管。
并且,参照图11,在第一盖211上形成有用于与各个分支配管的连接部进行连接的多个连接孔217、218。
并且,第一盖211的各个贯通孔215、216可以具有多角形形状,配置在上述各个贯通孔215、216内的各个分支配管可以具有与各个贯通孔215、216的多角形形状对应的多角形形状的断面。
于是,各个分支配管215、216的室内机侧连接部270当通过制冷剂配管与各个室内机连接时,可维持插入结合在各个贯通孔215、216内的状态,并且在连接过程中不会发生流动。
并且,各个分支配管的连接部278、279和第一盖211可通过一个连接机构相连接,上述连接机构可以是螺栓。
即,由于可通过一个螺栓来连接各个分支配管和第一盖,因此可减少工作工时,并可减少连接部件数。
并且,上述分配单元200还包括与盖组件210连接的多个安装托架500。
上述安装托架500执行将分配单元200固定于室外机外部的设置壁面的功能。
上述安装托架500可与盖组件的第二盖212及第三盖213中的任一个盖连接,并可同时与用于连接第二盖212及第三盖213的连接孔连接。
虽然已经参考其多个说明性实施例对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多种其它的修改和实施例,这些修改和实施例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地说,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结合设置的部件和/或设置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除了部件和/或设置中的改变和修改之外,可替选的用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外壳,该室外机外壳在一侧具有开口部,并在内部分别配置有主控制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
多个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
分配单元,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室外机内部,并包括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包围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的盖组件以及能与所述主控制部进行通信的辅助控制部;
选择性地通过主控制部或辅助控制部来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
所述分配单元包括所述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外机侧连接部和室内机侧连接部;
在所述室外机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室外机侧连接部分别连接的配管连接部;
所述盖组件包括:
第一盖,具有用于使所述液态及气态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内机侧连接部分别露出到外部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
第二盖,其与所述第一盖相向,并在其外周面安装有辅助控制部,
第三盖,分别与所述第一盖及第二盖连接并形成该盖组件的某一侧面及下部面,
第四盖,形成所述盖组件的上部面,并且形成有使室外机侧连接部露出到外部的第一及第二插入孔;
所述第一盖配置为使各制冷剂管组装体的室内机侧连接部通过所述室外机外壳的开口部露出到外部;
所述室外机侧连接部和配管连接部在所述分配单元的上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机外壳的开口部侧具有支撑所述分配单元的安装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制冷剂管组装体包括具有室外机侧连接部的主配管和分别从主配管分支且安装有电子膨胀阀的多个分支配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配管朝向室外机外壳的开口部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盖形成有进入孔,该进入孔用于使连接电子膨胀阀和辅助控制部的电缆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盖形成有狭缝,该狭缝用于使连接电子膨胀阀和辅助控制部的电缆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控制部包括:
安装在所述第二盖的外周面的罩;以及
配置在所述罩内且安装有通信部的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包括多个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与所述盖组件连接,用于将分配单元固定于室外机外部的设置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室外机外壳的开口部的盖部件。
CN201110035626.2A 2010-03-11 2011-01-28 空气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2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21708 2010-03-11
KR1020100021708A KR101727034B1 (ko) 2010-03-11 2010-03-11 공기조화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2557A CN102192557A (zh) 2011-09-21
CN102192557B true CN102192557B (zh) 2014-06-04

Family

ID=4427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62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2557B (zh) 2010-03-11 2011-01-28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19799A1 (zh)
EP (1) EP2365254A3 (zh)
KR (1) KR101727034B1 (zh)
CN (1) CN102192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3771B1 (en) 2012-02-09 2016-11-02 Johnson Controls-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JP6164459B2 (ja) * 2013-03-28 2017-07-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分岐ユニットのカバー構造体
JP6197988B2 (ja) * 2013-03-28 2017-09-2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分岐ユニットのカバー構造体
JP6146693B2 (ja) * 2013-03-28 2017-06-1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分岐ユニットのカバー構造体
CN104422042B (zh) * 2013-08-19 2019-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连接管走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4364B (zh) * 2013-08-19 2018-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连接管自动走管的方法和装置
JP5783235B2 (ja) * 2013-12-11 2015-09-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流路切換ユニット及び流路切換集合ユニット
JP6116491B2 (ja) * 2014-01-16 2017-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分岐装置
JP5884855B2 (ja) * 2014-05-30 2016-03-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流路切換ユニット
JP6264249B2 (ja) * 2014-09-26 2018-01-2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547956B2 (ja) * 2015-12-28 2019-07-2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7180888A (ja) * 2016-03-29 2017-10-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6728871B2 (ja) * 2016-03-29 2020-07-2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2017180887A (ja) * 2016-03-29 2017-10-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6696261B2 (ja) * 2016-03-29 2020-05-2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2018009707A (ja) * 2016-07-11 2018-01-18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冷媒流路切換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JP6456880B2 (ja) * 2016-07-11 2019-01-23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冷媒切替集合ユニット
CN107036186A (zh) * 2017-04-18 2017-08-1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空调器系统
JP6945515B2 (ja) * 2018-11-06 2021-10-06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温度式膨張弁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KR102596984B1 (ko) * 2019-01-31 2023-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18049705A (zh) * 2021-03-31 2024-05-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6735A (en) * 1986-07-29 1988-08-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verter-aided multisystem air conditioner with control functions of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and superheating states
CN1190722A (zh) * 1997-02-28 1998-08-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分流装置
CN2703986Y (zh) * 2003-12-26 2005-06-0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7239A (en) * 1979-01-05 1981-03-24 Partin James R Earth coil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JP3655681B2 (ja) * 1995-06-23 2005-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循環システム
JP3175676B2 (ja) * 1997-12-05 2001-06-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分岐ユニット
JP2002013763A (ja) * 2000-04-24 2002-01-1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分岐ユニット
KR100371587B1 (ko) * 2000-12-15 2003-02-11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Can통신망을 이용한 유연한 소형의 전동기 제어장치
KR20050019677A (ko) * 2003-08-20 2005-03-03 캐리어엘지 유한회사 분리형 냉동장치가 구비된 냉동/냉장고
US7400239B2 (en) * 2004-09-03 2008-07-15 Simply Automated, Incorporated Univers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3885817B2 (ja) * 2005-04-19 2007-02-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分岐冷媒中継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21943B2 (ja) * 2006-04-04 2011-07-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4904908B2 (ja) * 2006-04-28 2012-03-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90211288A1 (en) * 2008-02-25 2009-08-27 Carrier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channel condenser and radiator mounting arrangement
JP2009229012A (ja) * 2008-03-24 2009-10-0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6735A (en) * 1986-07-29 1988-08-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verter-aided multisystem air conditioner with control functions of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and superheating states
CN1190722A (zh) * 1997-02-28 1998-08-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分流装置
CN2703986Y (zh) * 2003-12-26 2005-06-0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27034B1 (ko) 2017-04-14
CN102192557A (zh) 2011-09-21
US20110219799A1 (en) 2011-09-15
KR20110102616A (ko) 2011-09-19
EP2365254A2 (en) 2011-09-14
EP2365254A3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5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192624B (zh) 室外机、分配单元及包括它们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219262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417817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2313408B (zh) 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
CN101387427B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8488946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2333996B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室外机
EP2990242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417534A (zh) 空调装置
CN204301215U (zh) 分支装置
CN202267275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327171C (zh) 一拖多空调器
CN204115317U (zh) 制冷剂分流单元以及使用该制冷剂分流单元的空调机
JP339677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一体形冷凍サイクル部品及び該部品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KR20110102615A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111023300A (zh) 空调器
CN103363737A (zh)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节流件
CN219036887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611439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214307401U (zh) 一种带空调系统的制鞋生产线
CN201081333Y (zh) 分体式空调机
CN117537413A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15773540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12944458A (zh) 户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