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939A -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939A
CN102189939A CN2010101251615A CN201010125161A CN102189939A CN 102189939 A CN102189939 A CN 102189939A CN 2010101251615 A CN2010101251615 A CN 2010101251615A CN 201010125161 A CN201010125161 A CN 201010125161A CN 102189939 A CN102189939 A CN 102189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otor
power take
accumulated energ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51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939B (zh
Inventor
卢国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251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9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包括蓄电池、电机、动力输出轴和储能飞轮,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本节能动力装置还可以是在动力输出轴与电机之间设置的传动机构中设置单向超越离合器,在储能飞轮的附近设置速度传感器,还包括一微处理器,与该速度传感器以及电机的电源控制端相连接,以根据储能飞轮的转速控制电机与蓄电池的接通或断开。本节能动力装置,可对蓄电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电,或者使得蓄电池间歇供电,可充分发挥蓄电池间歇放电特性,都可有效提高电动车辆的续驶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现有技术
电动车辆的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和电机。在现有技术中,该电机的输出轴都是直接通过传动装置与轮系连接,驱动轮系使得车辆行进。这样,蓄电池就必须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持续供给电能,而蓄电池在行驶过程中不能得到电能的补充。另外,现有电动车的动力系统由于蓄电池的持续供电,会导致蓄电池发热升温,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加大蓄电池的内阻,影响蓄电池的深度放电。因此,导致车辆续驶能力差,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蓄电池数量可以提高蓄驶里程,但是,车辆蓄电池的造价很高,有的蓄电池会与车辆的价格不相上下,另外,装载多个蓄电池,也增加了车辆的载重,对蓄电池能量的消耗也就增大了。这一切都限制了这种清洁能源车辆的普及和推广。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其可以有效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和续驶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其可以使蓄电池以间歇供电的形式给电动车供电,从而降低了供电时蓄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温度,使蓄电池放电内阻减小,实现深度放电,它有效地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动车辆的续驶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电机、动力输出轴和储能飞轮,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电机、动力输出轴和储能飞轮,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或者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超越离合器,使得动力输出轴或者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或者,当动力输出轴的转速达到一设定转速时,电机断电,而由该动力输出轴通过其上连接的所述储能飞轮带动在同样的转动方向上自行转动输出动力;还包括根据储能飞轮的转速而使得所述电机通断电的测速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电源控制端和所述储能飞轮之间,使得所述电机在储能飞轮转速低于一设定转速时所述电机与所述蓄电池连通而启动所述电机,在储能飞轮转速高于一设定转速时所述电机与所述蓄电池断开。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另外再固定设置一个储能飞轮,该储能飞轮与前述的所述储能飞轮在同一根动力输出轴上。最好该两个储能飞轮分别位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传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动力输出轴水平放置。
进一步地,竖直设置的所述动力输出轴为分离的两段,其中一段上面连接所述传动装置成为输出轴段,另一段上设有所述储能飞轮成为储能飞轮连接轴段,该两个轴段以输出轴段在上且两轴段的轴线垂直并同轴的方式设置,所述储能飞轮连接轴段可旋转地设置在一可拆装的密闭的壳体中,两轴段之间通过一磁性联轴器连接。该磁性联轴器可以是:在所述储能飞轮的上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一磁环,在所述输出轴段的下端固设有一无接触连接盘,其下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二磁环,与所述第一磁环对应,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相互吸引;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吸气口。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最好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飞轮上端面上和所述无接触连接盘下端面的外边沿上。
该壳体可以为上下两个分体件组成,其间设置可拆连接结构。该上下两个分体件可以是:从壳体的中部分割成所述的上下两个分体件,也可以为从壳体的上部分割成一上部敞口的壳体和与该敝口匹配的上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还可以为从壳体的下部分割一下部敞口的壳体和与该敞口匹配的一下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两个分体件之间可通过法兰盘和穿设在法兰盘上的螺栓和设置在两法兰盘接触面上的密封圈密封连接。还可以用其他的连接密封结构构成可拆连接结构。
在所述储能飞轮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三磁环,在与该第三磁环对应在下的固定件上设置永磁铁构成第四磁环,第三磁环和第四磁环对应,相互排斥,从而构成磁悬浮支撑结构。通过该磁悬浮支撑结构,可以减少连接储能飞轮的动力输出轴的轴承摩擦力,减少由于储能飞轮重量而造成的动力损耗。所述第三磁环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储能飞轮下端面的外边沿上。
在所述壳体中抽真空,也是减少储能飞轮转动中所受空气阻力而减少动力损耗的有效措施。
上述密闭可拆装的所述壳体,其上的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间壁的至少在与两个磁环相对应的一个环形区域内为非磁性、非导电性材料制成,以实现所述输出轴段和所述储能飞轮连接轴段的无接触磁连接,同时,可以使得壳体的造价不会太高。
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与车辆动力输出系统连接的一端即输出动力端上可设置一伞齿轮转向机构,通过该伞齿轮转向机构与车辆的动力输出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一电子测速开断供电控制装置,其包括一个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微处理器(CPU),该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能飞轮附近的固定机架上,以获取储能飞轮的转速,该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电源控制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也可以是一机械式开断供电控制装置,其为一离心离合开关,其为一个弹性离心离合器,该弹性离心离合器包括内圈、外圈和弹性件,其均为导电材料制作,所述内圈和外圈均设置在一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架上,该支架例如可以是一绝缘板,该绝缘支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固为一体,且所述内圈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弹性件一端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外圈上,其另一端设置重锤导电开关,其位置为:当动力输出轴转速在一设定值以下时该重锤导电开关靠弹性件的弹力贴靠在所述内圈上,当储能飞轮的转速在该设定值以上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内圈分离;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固定电刷,该固定电刷导电地抵靠在所述外圈上,该固定电刷与所述电机的负极连通,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轴承与机架绝缘连接,该轴承中的静止件通过导线使得所述内圈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机和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接。当所述动力输出轴转速高于所述设置值时,由于弹性件上的重锤离心开关的离心作用,电机负极自动断开,蓄电池停止向电机供电。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通过电机驱动,使得动力输出轴转动,继而可带动与之连接的车辆动力输出系统例如车轮的轮毂。由于在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一储能飞轮,在该动力输出轴受电机驱动转动时,该储能飞轮高速转动,储存能量,待车辆下坡或停车后的一段时间内,操作电机断电且车辆动力输出系统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分离或不分离时,储能飞轮可以作为动力源,带动发电机轴转动,从而使得电机变为发电机而为所述蓄电池充电,延长其续驶能力。而带有超越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轴的本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结合所述电子的或机械的测速开断供电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储能飞轮测速的测速传感器,或离心离合器,使得蓄电池实现间歇供电,当储能飞轮的转速达到一个较高的设定值时,使得电机与蓄电池断开,而通过储能飞轮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而向车辆动力输出系统提供动力;当储能飞轮的转速低于一个较低的设定值时,又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使电机与蓄电池连通,蓄电池重新给电机供电,由电机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输出动力,同时给储能飞轮加速使之达到所述较高的设定值。如此往复循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蓄电池向电机输出电能为间歇方式,而在蓄电池与电机断开的时段,使用储能飞轮储存的能量驱动车辆行驶,由此,可以使得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得到延长,另外,这样的间歇工作方式,可以避免因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使得蓄电池升温导致电池内阻增加,从而可以使得电池深度放电,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大电动车的续驶能力,提高蓄电池的寿命。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电动动力装置,利用设置储能飞轮,或者在储能飞轮的基础上设置超越离合器以及通过储能飞轮的测速装置控制蓄电池与电机的接通和断开。可对蓄电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间歇使用或充电,充电可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增大电动车的续驶能力,而间歇供电除了增大电动车的续驶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蓄电池的间歇放电特性,使蓄电池减少升温、降低内阻、深度放电、提高寿命,有效地提高电动车辆的续驶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储能飞轮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离心离合器的控制装置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动力装置中离心离合器与储能飞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1、电机2、传动机构3、超越离合器4、动力输出轴5、储能飞轮6以及控制装置。
其中,蓄电池1与电机2连接,用于驱动电机2,电机主轴通过一传动机构3与动力输出轴5连接,在传动机构3的主动件例如主动皮带轮与电机主轴之间,或者传动机构3的从动件与动力输出轴5之间,连接单向超越离合器4,如图1所示的具体例子中,超越离合器4安装在传动机构3中从动件皮带轮和动力输出轴5之间,超越离合器4包括在内的中心轮41和外套42,中心轮41和外套42之间为单向离合结构,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该中心轮41例如通过键与动力输出轴5固联,外套42与设置在动力输出轴5上的传动机构3中的从动皮带轮例如通过键而固联。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设传动带,构成传动装置3。在动力输出轴5上设置有储能飞轮6,在储能飞轮6附近的机架上设有一速度传感器7,还包括一微处理器(CPU)8,与速度传感器8构成电子式测速控制器,该微处理器8上的信号输入端与速度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机2中的电源控制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使得该微处理器8与速度传感器7相关联:当速度传感器测得储能飞轮6的转速高于一设定值时,速度传感器发出信号输入微处理器8,并使得微处理器8输出一控制信号给电机2的电源控制端,切断蓄电池1和电机2之间的电路,蓄电池停止输出电能;当速度传感器测得储能飞轮6的转速低于一设定值时,又发出一信号输入微处理器8,微处理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发出信号给电机的电源控制端,接通蓄电池1和电机2之间的电路,使得蓄电池向电机2输出电能。包括速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上述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只是将其用于通过储能飞轮的转速控制电机与蓄电池的连接和断开的应用上。通过该控制装置,可以使得电机间歇工作可以保证储能飞轮在两个所述转速设定值之间,从而足以维持电动车行驶所需的动力平稳。
本动力装置,所述传动装置3为降速传动机构。当电机2工作时,其电机主轴转速大于或等于动力输出轴5的转速,电机主轴通过超越离合器4带动动力输出轴5转动,此时电机2可以对动力输出轴5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并同时使得动力输出轴5提升转速,储能飞轮的速度提升。当储能飞轮转速达到所述的设定值时,通过包括速度传感器7和微处理器8的控制装置使得电机断电,这时,由于超越离合器4的作用,动力输出轴5的转速高于电机主轴的转速,此时动力输出轴5可以独立旋转而驱动车辆行驶。这样行驶一段时间后,储能飞轮的转速逐渐降低到一设定值,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使得电机2与蓄电池1接通,恢复蓄电池供电驱动电机工作,驱动车辆行驶,并重新给储能飞轮增速蓄能。这样周而复始,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蓄电池间歇性工作,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时间,提高电动车的蓄驶里程,同时,由于蓄电池间歇工作,其温升较低,使得蓄电池可以深度放电,进一步提高电动车的蓄驶能力。
超越离合器4也可以设置在电机主轴上与传动装置3连接。这在当选用较低转速电机,通过传动装置3进行升速的装置中更有意义,因为电机的转速较低,超越离合器设置在较低转速的轴上,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的,选用的电机的转速较低,所述传动装置3相应地为升速传动机构,这时,可以将前述的超越离合器安装在电机主轴上位于电机主轴和带轮之间。这样,比起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由于转速较低而可减轻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电动车的驱动系统从本动力装置获得适合的速比,在动力输出轴上连接一变速箱10,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例如电动汽车的轮毂。
为了使得储能飞轮连接的动力输出轴运转中能耗尽可能降低,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节能动力装置,其它结构可以是与图1所示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动力输出轴采用磁性联轴结构,即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轴5为两段式结构,其中一段上面连接带有超越离合器4的传动装置3成为输出轴段52,另一段上设有所述储能飞轮6成为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该两个轴段以输出轴段52在上、且两轴段的轴线垂直并同轴的方式设置,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通过轴承502可旋转地设置在一密闭的壳体501中,储能飞轮6的上端侧面上沿圆周均布若干永磁铁块构成第一磁环503,在壳体501外面的输出轴段52为一竖直轴管,在壳体501上端面上与储能飞轮连接轴段同轴地设置一固定轴500,输出轴段的竖直轴管套设在该固定轴500上,以便与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保持同轴线;在输出轴段52的竖直轴管的下端固设有一无接触连接盘521,其下端侧面上沿圆周均布若干永磁铁块构成第二磁环504,与所述第一磁环503对应,所述第一磁环503和第二磁环504相互吸引构成磁性联轴器;
该壳体501可以为上下两个分体件组成,其间设置可拆连接结构。该上下两个分体件可以是:从壳体的中部分割成所述的上下两个分体件,也可以为从壳体的上部分割成一上部敝口的壳体和与该敞口匹配的上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还可以为从壳体的下部分割成一下部敞口的壳体和与该敞口匹配的一下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两个分体件之间可通过法兰盘和穿设在法兰盘上的螺栓和设置在两法兰盘接触面上的密封圈密封连接。还可以用其他的连接密封结构构成可拆连接结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501为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下分壳体,通过固定在上下分壳体端口上的法兰结构和相应的密封结构密封固定;在壳体501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吸气口。在使用中,通过将壳体501中抽真空,设置在壳体501中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通过隔着壳体壁相对互相吸引的第一磁环503和第二磁环504,使得两个轴段51、52通过磁场连接在一起,可以同步转动。既可以通过电机使输出轴段52转动而带动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转动,也可以通过储能飞轮6使飞轮连接轴段51转动而带动输出轴段52转动。而储能飞轮连接轴段51置于壳体501中,又使得壳体501中为真空状态,减少了储能飞轮转动中与较浓密的空气间产生摩擦力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因此,这种具有磁场联轴器的动力输出轴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提升节能功效。
进一步地,对于如图1、2所示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都可以在动力输出轴与机架之间设置磁悬浮轴承,即在储能飞轮6的下端侧面上沿圆周均布例如块状永磁铁构成第三磁环505,在与该第三磁环对应在下的固定件上设置例如块状永磁铁构成第四磁环506,第三磁环505和第四磁环506上下对应,且其相互排斥。这样的磁悬浮轴承结构可以使得动力输出轴受到一个向上的举升力,使得机架上支撑该动力输出轴的轴承9或轴承502只是起到对轴的定位作用,而不会因重力而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
上述密闭的所述壳体501的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的间壁,至少在与两个磁环相对应的一个环形区域内为非磁性、非导电性材料制成,以利于所述输出轴段和所述储能飞轮连接轴端的磁连接。储能飞轮的材料为非磁性材料,例如可以是碳素材料或玻璃钢、铸铁等材料。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动力输出轴为竖直设置,为了适应与电动车的输出系统连接带动轮毂运转,需要在动力输出轴的上端设置一伞齿轮机构11,通过该伞齿轮机构11与车辆输出系统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动力装置还可以是不包括超越离合器,如图3所示,其包括蓄电池1、电机2、传动机构3、动力输出轴5和储能飞轮6,蓄电池1与电机2连接,以驱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3与所述动力输出轴5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6。在储能飞轮6和机架之间也可以设置如前所述的第三磁环505和第四磁环506。
在该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中,在该动力输出轴受电机驱动转动时,该储能飞轮高速转动,储存能量,待车辆下坡或停车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机断电时,该储能飞轮可以作为动力带动电机轴转动,从而使得电机变为发电机而为所述蓄电池充电,一改现有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是消耗蓄电池的能量而不能补充的缺陷,从而也可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提高其续驶能力。
在如图3所述的动力装置中,也可以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所述磁力联轴器。
如图4所示,在如图1所示动力装置的基础上,在动力输出轴5上另外再固定设置一个储能飞轮6’,该储能飞轮6’与前述的所述储能飞轮分别位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传动装置的两侧,在同一根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水平放置。在两个储能飞轮之间的动力输出轴5上设有传动装置3,还设有减速器10,动力输出轴穿设减速器箱体从减速器箱另一端伸出,在该伸出端上设置另一个储能飞轮6’。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两个储能飞轮,可以增大蓄能量。且每个储能飞轮的直径可以减小,从而使得机构紧凑。另一个储能飞轮还可以设置在减速器的前面。
本动力装置的根据储能飞轮的转速控制电机接通蓄电池或与蓄电池断开的控制装置除了上述的速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之外,还可以是机械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控制装置是一离心离合开关,其为一个弹性离心离合器,该弹性离心离合器包括内圈201、外圈202和弹性件203,其均为导电材料制作,内圈201和外圈202均设置在一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架上,该支架例如可以是一绝缘板200,该绝缘支架200与所述动力输出轴5固为一体,且内圈201固定在动力输出轴5上,弹性件203的一端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外圈202上,其另一端设有重锤导电开关,当动力输出轴5转速在一设定值以下时,重锤导电开关导电地贴靠在所述内圈201上,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固定电刷204,该固定电刷204导电地抵靠在所述外圈202的环形端面上,该固定电刷与所述电机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而导通,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内圈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轴承与机架绝缘连接的轴承静止件以及静止件和蓄电池上的负极之间的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在车辆上负极都是地线,均为接地。
当储能飞轮的转速低于一个设定值时,弹性件203与内圈201接触,接通电机2与蓄电池1的连接电路,电机2连接蓄电池1,在蓄电池1的驱动下转动。当动力输出轴5的转速高于一个设定值时,弹性件20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与内圈201的接触,连接电路断开,这时,蓄电池不向电机2输出电能,动力输出轴5即可在储能飞轮的带动下工作。当储能飞轮6的转速降低到一个设定值时,弹性件203上的重锤导电开关又与内圈201接触,蓄电池1重新与电机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弹性离合器实现根据储能飞轮的转速使得蓄电池接通或断开电机。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电机、动力输出轴和储能飞轮,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
2.一种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电机、动力输出轴和储能飞轮,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所述储能飞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或者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超越离合器,使得动力输出轴或者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或者,当动力输出轴的转速高达一设定转速时,电机断电,而由该动力输通过其上连接的所述储能飞轮带动在同样的转动方向上自行转动输出动力;还包括根据储能飞轮的转速而使得所述电机通断电的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电源控制端和所述储能飞轮之间,使得所述电机在储能飞轮转速低于一设定转速时启动所述电机,在储能飞轮转速高于一设定转速时所述电机与所述蓄电池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设置的所述动力输出轴为分离的两段,其中一段上面连接带有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所述传动装置成为输出轴段,另一段上设有所述储能飞轮成为储能飞轮连接轴段,该两个轴段以输出轴段在上、且两轴段的轴线垂直并同轴的方式设置,所述储能飞轮连接轴段可旋转地设置在一密闭的壳体中,两轴段之间通过一磁性联轴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吸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联轴器是:所述储能飞轮的上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一磁环,在所述输出轴段的下端固设有一无接触连接盘,其下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二磁环,与所述第一磁环对应,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相互吸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能飞轮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均布永磁铁构成第三磁环,在与该第三磁环对应在下的固定件上设置永磁铁构成第四磁环,第三磁环和第四磁环对应,其相互排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的间壁,至少在与两个磁环相对应的一个环形区域内为非磁性、非导电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一速度传感器和一微处理器,该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能飞轮附近的固定机架上,以获取储能飞轮的转速,该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电源控制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或者,
所述控制器是一离心离合开关,其为一个弹性离心离合器,该弹性离心离合器包括内圈、外圈和弹性件,其均为导电材料制作,所述内圈和外圈均设置在一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架上,该绝缘支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固为一体,且所述内圈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弹性件一端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外圈上,其另一端设置重锤导电开关,当动力输出轴转速在一设定值以下时重锤导电开关靠弹性件的弹力贴靠在所述内圈上通电,当储能飞轮的转速在该设定值以上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内圈分离;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固定电刷,该固定电刷导电地抵靠在所述外圈上,该固定电刷与所述电机的负极连通,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轴承与机架绝缘连接的轴承静止件通过导线使得所述内圈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机和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为上下两个分体件组成,其间设置可拆连接结构;该上下两个分体件是:从壳体的中部分割成所述的上下两个分体件,或者为一上部敞口的壳体和与该敞口匹配的上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或者为一下部敞口的壳体和与该敞口匹配的一下盖构成的两个分体件;两个所述分体件之间通过法兰盘和穿设在法兰盘上的螺栓和密封圈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一离心离合开关,其为一个弹性离心离合器,该弹性离心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和弹性件,其均为导电材料制作,所述内圈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外圈绝缘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导电地固定在所述外圈上,其另一端重锤通断开关,当储能飞轮转速在一设定值以下时导电地贴靠在所述内圈上,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固定电刷,该固定电刷导电地抵靠在所述外圈上,该固定电刷与电机的负极连通,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内圈与所述蓄电池负极连接,均为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上端设置一伞齿轮机构,通过该伞齿轮机构与车辆的动力输出机构连接;或者,
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另外再固定设置一个储能飞轮,该储能飞轮与前述的所述储能飞轮在同一根动力输出轴上,分别位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传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动力输出轴水平放置。
CN201010125161.5A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Active CN102189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161.5A CN102189939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161.5A CN102189939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939A true CN102189939A (zh) 2011-09-21
CN102189939B CN102189939B (zh) 2014-07-02

Family

ID=4459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5161.5A Active CN102189939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993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456A (zh) * 2012-03-02 2012-07-18 北京理工大学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337320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绝缘方法
CN104070985A (zh) * 2014-04-29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CN104081610A (zh) * 2012-01-05 2014-10-01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簧片开关的一体形成的磁体的安全盖
CN106537107A (zh) * 2014-04-03 2017-03-22 伊加尔·利夫内 智能连结器
CN109760520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机电飞轮混合动力系统
CN110641609A (zh) * 2019-10-24 2020-01-03 孙雪峰 一种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
CN112092612A (zh) * 2020-09-18 2020-12-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966A (zh) * 2005-01-31 2005-08-0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52525A (zh) * 2009-05-12 2009-10-07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纯电动驱动机
CN101549651A (zh) * 2009-05-12 2009-10-07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驱动装置
CN201619463U (zh) * 2009-05-12 2010-11-03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的储能换能装置
CN201907624U (zh) * 2010-03-16 2011-07-27 卢国骥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966A (zh) * 2005-01-31 2005-08-0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52525A (zh) * 2009-05-12 2009-10-07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纯电动驱动机
CN101549651A (zh) * 2009-05-12 2009-10-07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驱动装置
CN201619463U (zh) * 2009-05-12 2010-11-03 盐城合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的储能换能装置
CN201907624U (zh) * 2010-03-16 2011-07-27 卢国骥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1610A (zh) * 2012-01-05 2014-10-01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簧片开关的一体形成的磁体的安全盖
CN104081610B (zh) * 2012-01-05 2017-04-05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簧片开关的一体形成的磁体的安全盖
CN102582456A (zh) * 2012-03-02 2012-07-18 北京理工大学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337320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绝缘方法
CN103373209B (zh) * 2012-04-17 2016-08-17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绝缘方法
CN106537107A (zh) * 2014-04-03 2017-03-22 伊加尔·利夫内 智能连结器
CN106537107B (zh) * 2014-04-03 2019-06-28 伊加尔·利夫内 智能连结器
CN104070985A (zh) * 2014-04-29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CN109760520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机电飞轮混合动力系统
CN110641609A (zh) * 2019-10-24 2020-01-03 孙雪峰 一种电动车节能动力装置
CN112092612A (zh) * 2020-09-18 2020-12-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939B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7624U (zh)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CN102189939B (zh)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US9457671B2 (en) Driv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1951268U (zh) 燃油发电增程式电动车动力装置
CN210133014U (zh) 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驱动的拖拉机
CN201231690Y (zh) 具储备电能转换装置的自充电型机车
KR20100061429A (ko) 자가발전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기자동차
CN103009991A (zh) 一种矿用混合动力无轨胶轮车驱动系统
CN205686495U (zh) 多功能雪地车
CN204348132U (zh) 纯电动教练车
CN201021120Y (zh) 一种混合双动力电动汽车
CN201218175Y (zh) 粉粒物料半挂车双动力空压机组
CN201437335U (zh) 具有发电辅助模块的电动车辆
CN211908634U (zh) 利用发电机磁阻力给电动设备补充电能的结构
CN201113767Y (zh)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装置
CN204736716U (zh) 一种自动充电电动车
CN202569543U (zh) 模型摩托车车轮
CN2330567Y (zh) 带有发电机组的电瓶轻便摩托车
CN202063026U (zh) 一种电力和弹力复合动力装置
CN102969830B (zh) 离合式牵引电机
CN102678290A (zh) 汽车用空调发电机机组
CN206302310U (zh) 一种双压多转速立式电动机
CN107215424A (zh) 一种自动蓄能助力自行车
CN201619446U (zh) 车用纯电动动力总成集成装置
CN204936789U (zh) 一种电池动力装置和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