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3819B -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3819B
CN102183819B CN201110078995XA CN201110078995A CN102183819B CN 102183819 B CN102183819 B CN 102183819B CN 201110078995X A CN201110078995X A CN 201110078995XA CN 201110078995 A CN201110078995 A CN 201110078995A CN 102183819 B CN102183819 B CN 102183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optical fiber
clamp
lens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89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3819A (zh
Inventor
田露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SUNG PHOT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RAYSUNG PHOT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SUNG PHOT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RAYSUNG PHOT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0789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3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3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38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光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现有透镜光纤的透镜柱加工是在磨削后的楔形端部利用熔融原理(瞬间局部加热)使其端部成型,此种加工方法加工的透镜柱曲率半径不能控制,从而导致成品率较低,耦合效率只有60%左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透镜光纤的加工方法,是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作相对的弧线方向一致的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本发明采用的此种制作方法,不仅时间短,效率高,并且采用磨削加工,使得透镜柱的曲率半径可控,加工精度高,有效提高了成品率,耦合效率也可达75%以上。

Description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光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技术是影响光纤系统的关键技术,光纤透镜则是光纤耦合的关键部件,发光芯片与光纤的耦合实质上是模场的匹配问题,发光芯片发出的光耦合进入光纤的越多,光纤通信距离就越远,中继距离也就越远;而提高模场匹配的基本途径是在耦合系统中加入光学透镜以提高光耦合的效率,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在光纤的端部直接加工透镜。
楔形柱面透镜光纤和球面透镜光纤等含有曲面结构的透镜光纤是目前比较难加工的透镜光纤,并且现有的研磨机无法实现此种含有曲面结构的透镜光纤的加工。目前,对于楔形柱面透镜光纤的加工先是使光纤端部成一个楔形,然后再在该楔形的端部加工微透镜柱(该透镜柱是曲率半径为4-8微米的半圆柱状结构,如图1a、b、c所示),对于球面透镜光纤的加工则是在光纤的加工端直接加工一个近似的半球面如图2a、b、c所示),而对于透镜柱和球面的加工则是在光纤加工端部利用熔融原理(局部瞬间加热)使其端部成型,但是此种以熔融成型的加工方法弊端很多,不仅操作难以控制,而且会使整个透镜柱或球面的曲率半径不均匀;同时在加工时,曲率半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成品率较低,并且耦合效率不高,只能达到60%左右。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对于光耦合效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一般高端领域所需求的耦合效率都在75%以上,因此,传统的加工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光纤技术发展的要求,需要一种新的加工工艺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采用磨削方式加工,使得光纤端部透镜的曲率半径可控,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熔融成型加工方法成品率低、耦合效率不高的问题,满足了现代光纤技术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是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作相对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相对往复摆动时,摆动的弧线同心。
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是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为摆轴,使光纤加工端在研磨介质内作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是将光纤加工端固定,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研磨介质作向上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本发明中的研磨介质可为固态粉状介质,粉状介质为固态研磨料,该研磨料为金刚石微粉、碳化硅微粉、碳化硼微粉或类似的磨料微粉或他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的研磨介质可为流体介质,流体介质为膏状研磨料,该研磨料为金刚石微粉、碳化硅微粉、碳化硼微粉或类似的磨料微粉或他们的混合物与水配比而成的新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研磨介质可为研磨纸,该研磨纸为光纤跳线研磨通用研磨纸。
在光纤加工端或研磨介质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在光纤加工端或研磨介质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光纤加工端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将夹持有光纤的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夹具内;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一个摆动臂上,摆动臂的下端同时还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介质内,并使旋转盘带动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4)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夹具为摆轴,使摆动臂带动光纤夹具做弧线往复摆动。
本发明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固定在光纤夹具内,将夹持有光纤的光纤夹具夹持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光纤夹具内;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一个固定臂上,光纤夹具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上端面同时连接有一个摆动旋转轴,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介质内;
(4)以摆动旋转轴的上端部为摆动中心,带动旋转盘做弧线往复摆动,旋转盘做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摆动旋转轴同时带动旋转盘做旋转运动,进而使研磨介质旋转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0-2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将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面切平并保持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部伸出光纤夹具3-5毫米;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一个摆动旋转臂上,光纤夹具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所述的研磨介质内,并使旋转盘带动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4)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夹具为摆轴,使摆动旋转臂带动光纤夹具做弧线往复摆动;
(5)光纤夹具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光纤夹具同时带动光纤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
本发明中所述的光纤是指光纤裸纤,光纤裸纤由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中间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以及最外层加强用树脂涂层构成,树脂涂层也就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涂覆层;而光纤加工端指去除涂覆层后光纤裸纤的端部待加工的透镜柱或半球面前的部位,光纤透镜指加工后的弧形曲面或半球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采用磨削加工方式,将所要加工的光纤固定在光纤夹具内,然后以运动的研磨介质为磨削工具,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在研磨介质上或研磨介质内做往复弧线运动以实现透镜柱的加工,或者使光纤加工端固定不动,使研磨介质做往复弧线摆动以实现透镜柱的加工,由于透镜柱的加工采用磨削加工,曲率半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加工精度高,耦合效率也可达80%左右,并且加工时间短,成品率高。
(2)本发明在光纤或研磨介质弧线往复运动的同时,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便可实现球面透镜光纤的加工,因此,对于含有类似曲面结构的透镜光纤本发明均可实现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楔形柱面透镜光纤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球面透镜光纤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加工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2加工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3加工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4加工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7加工原理图。
图中,1-光纤,2-楔形,3-透镜柱,4-曲率半径,5-半球面,6-旋转盘,7-研磨料,8-研磨纸。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a、b、c和图2a、b、c中,楔形柱面和球面等透镜光纤前端的透镜是透镜柱3(弧形曲面)或半球面5(球形曲面),使用现有的平面研磨机无法实现加工。本发明透镜光纤的加工方法是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作相对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相对摆动的过程中,在加工过程中,研磨介质同时做旋转运动,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往复摆动的弧线方向一致(即弧线的弧心同心),但相对摆动的方向相反。
本发明采用的磨削加工方式,是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或伸入研磨介质内,以运动的研磨介质(研磨介质的运动为自身的旋转运动)为磨削工具,将所要加工的光纤1夹持固定在一个光纤夹具内,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在运动的研磨介质中,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夹具为摆轴带动光纤加工端做往复弧线摆动以实现加工;或者将光纤1夹持固定在一个光纤夹具内,使研磨介质做往复弧线摆动以实现加工,此种加工方法,可实现光纤1前端透镜柱3(弧形曲面)的加工;同时,在上述加工方法的基础上,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则本发明加工方法便可实现光纤加工端部半球面5(球形曲面)的加工,因此,本发明对于含有此类曲面结构的透镜光纤均可实现加工。光纤夹具固定光纤1时,采用现有的轴向夹持方式,光纤夹具为芯筒状结构,将光纤贯穿整个光纤夹具后将光纤夹持,光纤的加工端伸出光纤夹具,如自动铅笔固定铅芯的方式。
本发明在加工弧形曲面时,所述的光纤加工端的弧线往复摆动具体是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1为摆轴,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在运动的研磨介质中进行弧线往复运动;或者将光纤固定,使研磨介质以其旋转中心线为摆轴进行弧线往复运动,或者使光纤与研磨介质同时相对做弧线往复运动以实现加工;在加工球形曲面时,在上述弧线往复摆动运动的同时,使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以光纤纤芯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即可,在上述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旋转盘始终带动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同时利用本发明加工方法加工时,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上表面接触或伸入到研磨介质内部。
因此,本发明中的研磨介质可为固态粉状介质,粉状介质为固态研磨料,该研磨料为金刚石微粉、碳化硅微粉、碳化硼微粉或类似的磨料微粉或他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的研磨介质可为流体介质,流体介质为流体研磨料,该研磨料为金刚石微粉、碳化硅微粉、碳化硼微粉或类似的磨料微粉或他们的混合物与去离子水、六偏磷酸钠配比而成的新的混合物,新的混合物使用前,在超声波震荡仪内预先震荡不少于15分钟,使混合物完全混合均匀。
本发明中所述的研磨介质可为研磨纸8,该研磨纸8为光纤跳线研磨通用研磨纸。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在磨削加工完成后,将研磨介质更换为抛光液或抛光纸对光纤加工端进行抛光处理。
利用本发明加工方法进行加工时,如下述实施例所述:
楔形柱面透镜光纤制作
实施例1:
参见图3,楔形柱面透镜光纤是在完成楔形2的加工后,将楔形加工后的光纤端部再悬置于旋转运动的研磨介质内,然后以该光纤加工端的端部为摆动中心,以光纤1为摆轴进行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加工端部透镜柱的加工,为实现上述弧线往复摆动,本发明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固定在一个光纤夹具内,由一个摆动臂带动光纤夹具摆动,由于透镜柱3是近似的半圆柱状(弧形曲面)结构,因此透镜柱3的加工实际上来说是以所要加工的光纤加工端为中心,以光纤为摆轴进行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弧形面的加工,而楔形2的加工可以在平面研磨机上提前完成,因此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1,光纤1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1夹持在光纤夹具内,保证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部外露3-5毫米即可;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2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夹具内,也就是说在楔形2加工完成后,该光纤仍保持在楔形2研磨所用的夹具中,并在下步骤中同光纤夹具一起使用;
2、将光纤夹具夹持到一个摆动臂上,该摆动臂与光纤夹具垂直方向上平行,光纤的加工端位于光纤夹具下端;光纤加工端的下端同时还设置有一个旋转盘。同时,光纤加工端位于旋转盘的非旋转中心线上;旋转盘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添加有已经调配好的膏状研磨料7(研磨料是金刚石微粉、六偏磷酸钠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1∶1.5配比的混合物,调配后在超声波震荡仪器中震荡不少于15分钟);
3、调整光纤夹具在摆动臂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光纤加工端伸入到研磨料内(光纤端部与旋转盘底面垂直方向上保持1-2毫米的距离,同时,使光纤加工端所要加工的透镜柱柱面的弧度方向与光纤夹具摆动的方向一致);
4、同时使摆动臂做弧线往复摆动、旋转盘6旋转运动4-5分钟后(摆动速率30次/分,旋转转速150转/分),取下光纤夹具,用去离子水清洗光纤加工端,使其表面干净;
5、检测光纤加工端透镜柱的曲率半径4是否合格(检测曲率半径具体指测量透镜柱弧面的曲率半径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合格,进行下一步骤;不合格,则将光纤夹具夹持到摆动臂上继续进行透镜柱的磨削加工;
6、更换研磨料7为抛光液,再次装夹光纤夹具,将所加工的透镜柱3继续抛光2-3分钟(抛光时,摆动速率为20次/分,旋转转速为300转/分);
7、取下光纤夹具,从光纤夹具内取出光纤,用去离子水冲洗光纤加工端,并将其表面擦拭干净。
实施例2:
参见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的光纤1固定不动,使研磨介质做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加工,也就是将光纤1加持固定在光纤夹具内,使研磨介质旋转运动的同时做向上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端部弧形面的加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1,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保证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部外露3-5毫米即可;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2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2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夹具内,也就是说在楔形2加工完成后,该光纤1仍保持在楔形研磨所用的夹具中,并在下一步骤中同光纤夹具一起使用,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到一个摆动臂上,该摆动臂与光纤夹具垂直方向上平行,光纤的加工端位于光纤夹具的下端;光纤加工端的下端同时还设置有一个旋转盘6,旋转盘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添加有已经调配好的粉状研磨料7(研磨料是碳化硅微粉、金刚石微粉的混合物);
3、旋转盘6上端连接有一个摆动轴,摆动轴以其上端部为摆动中心,带动下端部的旋转盘做弧线往复摆动,同时,摆动轴带动旋转盘以摆动轴的中心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
4、调整旋转盘6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光纤加工端位于旋转盘6内研磨料7的非旋转中心位置,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加工端所要加工的弧形面与旋转盘的弧线摆动方向一致,调整光纤夹具在摆动臂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光纤加工端伸入到研磨料7内(光纤加工端与旋转盘6的底面在垂直方向上保持1-2毫米的距离,使光纤加工端所要加工的透镜柱3柱面的弧度方向与旋转盘6的摆动方向一致);
5、使摆动轴带动旋转盘6同时做弧线往复摆动和旋转运动4-5分钟后,取下光纤夹具(摆动速率20次/分,旋转转速150转/分),用去离子水清洗光纤加工端,使其表面干净;
6、检测光纤加工端透镜柱的曲率半径4是否合格,合格,则进行下一步骤;不合格,则将光纤夹具夹持到摆动臂上继续进行透镜柱3的磨削加工;
7、更换研磨料7为抛光液,再次装夹光纤夹具,将所加工的透镜柱继续抛光2-3分钟(抛光时,摆动速率为30次/分,旋转转速为300转/分);
8、取下光纤夹具,从光纤夹具内取出光纤,用去离子水冲洗光纤加工端,并将其表面擦拭干净。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和3不同的是,实施例4在加工时,摆动臂和旋转盘6同时相对进行弧线往复摆动,弧线往复摆动的弧线方向一致,即两者相互摆动时,摆动的弧线的弧心同心;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旋转盘6带动研磨料7进行旋转运动,并且摆动臂和旋转盘7弧线运动时,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纤1夹持时,使所要加工的透镜柱4的弧形曲面与夹具或旋转盘6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球面透镜光纤的制作
实施例4:
参见图5,球面透镜光纤是将剥除涂覆层的光纤端部切平后,将光纤1夹持固定在光纤夹具内,光纤夹具带动光纤加工端做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光纤夹具同时带动光纤加工端以光纤1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即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1为摆轴,使光纤加工端在运动的研磨介质内进行弧线往复摆动,同时光纤加工端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完成加工,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提供一根光纤1,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0-20毫米,将端部涂覆层剥除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将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面切平并保持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部伸出光纤夹具3-5毫米;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到一个摆动臂上,该摆动臂与光纤夹具垂直方向上平行,光纤1的加工端位于光纤夹具下端,光纤加工端的下端同时还设置有一个旋转盘6,旋转盘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添加有已经调配好的膏状研磨料7(研磨料是金刚石微粉、碳化硅微粉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5∶1∶2配比的混合物,调配后在超声波震荡仪器中震荡不少于25分钟);
3、调整摆动臂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光纤加工端位于研磨料7的非旋转中心上;调整光纤夹具在摆动臂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料7内(光纤加工端与旋转盘底面在垂直方向上保持1-2毫米的距离);
4、使摆动臂做弧线往复摆动、旋转盘6做旋转运动,摆动臂的夹持端同时带动光纤夹具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10-15分钟后(摆动臂速率25次/分,旋转盘转速150转/分,光纤夹具自传转速150转/分)取下光纤夹具,用去离子水清洗光纤加工端,使其表面干净;
5、检测光纤加工端半球面的曲率半径是否合格(检测曲率半径具体指测量半球面的曲率半径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则进行下一步骤;不合格,则将光纤夹具夹持到摆动臂上继续进行半球面磨削加工;
6、更换研磨料7为抛光液,再次装夹光纤夹具,将所加工的半球面抛光5分钟;
7、取下光纤夹具,从光纤夹具内取出光纤1,用去离子水冲洗光纤加工端,并将其表面擦拭干净。
实施例5
参见图6,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实施例5加工时,光纤加工端不作弧线往复摆动,光纤加工端只需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再使旋转盘6带动研磨料7同时做旋转运动和弧线往复摆动,如实施例2中所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摆动臂和旋转盘6同时相对进行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使摆动臂带动光纤夹具以光纤1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
实施例7
参见图7中,本实施例中,是将研磨料7更换为研磨纸8,研磨纸8为光纤跳线研磨通用研磨纸,研磨纸8是平铺在旋转盘6上,此时,旋转盘6的上表面为平面即可,光纤加工端与研磨盘6的运动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步骤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制作方法的举例而已,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凡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内容的情况和范围内所做出的种种方式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是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光纤加工端和研磨介质作相对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为摆轴,使光纤加工端在研磨介质内作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光纤加工端固定,使光纤加工端与研磨介质相接触后,再使研磨介质作向上的弧线往复摆动以实现光纤透镜的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加工端还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介质为流体介质、固态粉状介质或研磨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介质为膏状研磨料;固态粉状介质为研磨微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将夹持有光纤的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夹具内;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一个摆动臂上,摆动臂的下端同时还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介质内,并使旋转盘带动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4)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夹具为摆轴,使摆动臂带动光纤夹具做弧线往复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5-30毫米,将端部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夹持固定在光纤夹具内,将夹持有光纤的光纤夹具夹持在平面研磨机上完成光纤端部的楔形加工后,取下光纤夹具,楔形加工后的光纤保持在光纤夹具内;
    (2)将光纤夹具夹持在一个固定臂上,光纤夹具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上端面同时连接有一个摆动旋转轴,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介质内;
(4)以摆动旋转轴的上端部为摆动中心,带动旋转盘做弧线往复摆动,旋转盘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摆动旋转轴同时带动旋转盘做旋转运动,进而使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根光纤,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10-20毫米,将端部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内,将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面切平并保持剥除涂覆层后的光纤端部伸出光纤夹具3-5毫米;
(2)将光纤夹具夹持固定在一个摆动旋转臂上,光纤夹具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内放置有研磨介质;
(3)调整光纤夹具,使光纤夹具下端的光纤加工端伸入到所述的研磨介质内,并使旋转盘带动研磨介质做旋转运动;
(4)以光纤加工端为摆动中心,以光纤夹具为摆轴,使摆动旋转臂带动光纤夹具做弧线往复摆动;
(5)光纤夹具做弧线往复摆动的同时,光纤夹具带动光纤以光纤纤芯的中心线为转轴进行自转运动。
CN201110078995XA 2011-03-30 2011-03-30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3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8995XA CN102183819B (zh) 2011-03-30 2011-03-30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8995XA CN102183819B (zh) 2011-03-30 2011-03-30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3819A CN102183819A (zh) 2011-09-14
CN102183819B true CN102183819B (zh) 2012-05-23

Family

ID=4457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899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3819B (zh) 2011-03-30 2011-03-30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38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218B (zh) * 2015-04-09 2017-03-15 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光纤全自动制作设备及方法
CN107991737B (zh) * 2017-12-11 2020-06-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单偏振光纤微透镜制作方法
CN108957630A (zh) * 2018-07-12 2018-12-07 苏州席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距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EP4365664A2 (en) * 2019-02-14 2024-05-08 Magic Leap, Inc. Biased total thickness variations in waveguide display substrates
CN113835153A (zh) * 2021-08-31 2021-12-24 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硅光芯片的四芯透镜光纤及其楔形透镜加工方法
CN114137665B (zh) * 2021-10-28 2024-03-26 杰讯光电(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5g光纤准直器制造方法
CN117075292B (zh) * 2023-10-13 2024-01-26 武汉来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准直设备、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6068A (ja) * 1988-07-26 1990-02-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ロッド端面の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
JP3857876B2 (ja) * 1999-12-17 2006-12-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付きファイバ、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
CN1177240C (zh) * 2002-01-24 2004-11-24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具有中心自对准功能的光纤微透镜加工方法
DE60330742D1 (de) * 2002-10-28 2010-02-1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des Endes von optischen Verbindern
CN1144653C (zh) * 2002-12-31 2004-04-07 武汉电信器件公司 高精度光纤透镜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3819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3819B (zh) 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US20240123567A1 (en) Double-sided polishing method for optical lens
CN107671605A (zh) 一种光学镜片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
CN105252378B (zh) 一种大矢高深凹球面透镜的抛光方法
CN104339243A (zh) 磨削机床及在该机床上加工非球面单晶硅透镜的方法
CN110126106A (zh) 晶圆加工方法
CN205465561U (zh) 一种用于球面透镜自动研磨的装置
CN103537960B (zh)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面的磨光机
CN203495716U (zh) 一种镜片定位抛光结构
CN104678496A (zh) 基于自组装原理的多芯光纤扇出接头制作方法
CN109968108A (zh) 一种z值小于零点一的弯月透镜定芯磨边加工工艺
CN106363486A (zh) 红外硫系玻璃预制小球的制备方法
CN106363501A (zh) 一种陶瓷产品的弧面加工及抛光方法以及陶瓷面板
CN110989125A (zh) 一种微小光学胶合棱镜透镜组的制作装置与方法
CN104238032A (zh) 一种小型化y波导尾纤的制备方法
CN104708514A (zh) 一种圆柱形玻璃镜片棱边倒角精磨装置及方法
CN102279443A (zh) 一种锥形透镜光纤的制作方法
CN206296771U (zh) 一种光学镜片用复新装置
CN105345034A (zh) 万向节传动轴杆端面车削换向机构
CN215092941U (zh) 一种非标镜片洗磨作业用夹具
CN211029614U (zh) 一种用于对球形金刚石砂轮进行修整的装置
CN204736043U (zh) 一种螺杆驱动式精密球体研磨装置
CN104238020B (zh) 一种塑料光纤微透镜的制作方法
CN206169810U (zh) 用于双曲面镜加工机床的研磨抛光执行机构
CN106425751A (zh) 用于双曲面镜加工机床的研磨抛光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Zhongzhi

Inventor after: Tian Lu

Inventor after: Wang Bin

Inventor before: Tian Lu

Inventor before: Wang B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TIAN LU WANG BIN TO: LI ZHONGZHI TIAN LU WANG B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