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0543A -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0543A
CN102180543A CN2010102099812A CN201010209981A CN102180543A CN 102180543 A CN102180543 A CN 102180543A CN 2010102099812 A CN2010102099812 A CN 2010102099812A CN 201010209981 A CN201010209981 A CN 201010209981A CN 102180543 A CN102180543 A CN 102180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fficient stable
multiplication process
waste disposal
disposal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9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0543B (zh
Inventor
凌建军
赵东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Lingzh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TONG ORB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TONG ORB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99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054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2832 priority patent/WO20111604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0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0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0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57Oxidation ditch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egassing, i.e. liber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2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omprising an initial buffer contain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是对生物倍增工艺水处理装置的改进,其特征是曝气好氧区为环形沟,环形沟内有水流推进装置,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沉淀区内置环形沟内侧,环形沟分别与沉淀区及进水混合反应区连通。此池型结构,较好解决了生物倍增工艺要求低溶氧和高污泥含量矛盾,可以确保生物倍增工艺要求——低溶氧、高污泥浓度,从而确保生物倍增工艺实际效果及优势发挥;处理形成二个及以上环流,不仅方便对其中设备进行检修而无需停止运行,而且回流比可调及高回流比,以及提升区和环形沟间增设可控闸门或阀门,更是增加了实际运行可调性,可以在建设或建成后,根据处理水质情况,灵活增加或启、停曝气装置,应用可扩充性好,装置工艺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生物倍增工艺水处理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改变处理池布局,能形成二个及以上处理循环的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环形沟内置合建式生物倍增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倍增工艺(Bio-dopp)是德国发明的一种新颖污水处理工艺,其将所有单一工艺(生物硝化、反硝化,释磷、吸磷,有机物氧化、沉淀等多个单元)组合在一个相邻分隔有几个不同处理单元的矩形池中,并且采用低溶解氧(通常0.3~0.5mg/l)实现纵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高污泥浓度(通常5~8g/l)确保处理高效持续稳定(低溶氧及高污泥浓度是其工艺二大特色)。较现有水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低溶氧下高效生物脱氮和良好除磷效果,同池实现同步及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运行高效、持续,出水稳定,低污泥产出,剩余污泥可比传统工艺少40-60%,维护工作量小,占地面积小,使用长方形水池节约了大量土地,污水处理厂只需一个常规工艺污水处理厂一半面积,并大减少了管道投资省,投资与运行成本低,投资、运行成本大致可减少一半左右。因而在污水处理中得到重视和推广。
现有生物倍增工艺,处理池平面布置基本结构如图1,在一个矩形池内,相邻分隔出曝气好氧区3、空气提升区2、进水混合厌氧反应区1(释磷区),内置泥水分离填料8及刮/吸泥机9的沉淀区4。处理水进入进水混合厌氧反应区1,与原得到初步处理的泥水混合物稀释混合,并在其内进行厌氧释磷处理,然后通过底部连通进入气提区2,由气提装置提升进入设有曝气软管的曝气好氧区3,在曝气好氧区进行好氧处理,再经沉淀区4进入进水混合厌氧反应区,形成单一处理循环。沉淀池污泥部分通过底部连通进水混合厌氧反应区补充,其余由刮/吸泥机排出。然而在实际工程运行中,由于工艺处理池布局上的缺陷,使得实际运行难以达到要求的低溶氧(例如0.3~0.5mg/l)、高活性污泥(例如5~8g/l)运行的理想状态,因而实际工程运行难以达到设计效果,原因:
在处理单一循环中,泥水混合及流动主要依靠底部曝气软管及气提产生的水动力,低溶解氧曝气和高污泥浓度矛盾难以协调,例如满足低溶解氧,曝气产生动力低,高含量污泥极易发生污泥沉淀,不仅造成运行污泥浓度降低,影响处理效果,而且污泥沉降还影响底部曝气设备正常运行;为防止污泥沉降,加大曝气量,又因溶氧过大又难以实现处理高效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实际工程中溶解氧通常达到2mg/l左右,导致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脱氮效率不高,容易出现出水氮不达标。其次,泥水混合循环流动力主要依靠气提形成的液位差,流速相对较低加之处理水循环流距离较长,也限制了污泥浓度提高,难以实现生物倍增要求的高污泥浓度。污泥浓度降低又反过来影响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仅靠气提产生液位差提供的循环动力,以及循环液通过沉淀池,造成混合液循环量小,回流比可调性差,抗负荷冲击及曝雨冲击能力差,例如在进水水质异常或暴雨时,不能保持稳定的污泥活性及浓度。再就是,沉淀区与曝气好氧区相邻并列布置,沉淀区承担循环过流,不仅难以确保澄清所要求水流静态,影响澄清效果,而且容易出现环流死角产生流动泥水中污泥沉淀,也造成环流污水中污泥浓度降低;在遇暴雨进水量突然增大,又容易造成大流量进水引起污泥流失,同样造成雨后环流污泥浓度降低,如果关闭气提,虽然可以减少污泥流失,但又会造成因缺乏污泥更新循环,使得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营养不够,造成微生物代谢营养不足而产生微生物无营养源“饥饿死亡”,造成雨后系统恢复时间较长,影响正常出水,因此抗暴雨冲击能力差。此外,此池型处理单元布局,处理过程泥水混合物只有一种循环,各池呈串联运行,形成封闭单一循环,这样任何一池检修,均影响其他池的运行。前述由于处理池结构带来的缺陷,严重影响生物倍增工艺应有优势和处理效果,导致实际工程运行难以达到设计效果,限制了生物倍增工艺优势的发挥。
再就是,生物倍增工艺中低的溶解氧,对于氨氮含量较低的废水,能够处理达标并节省能耗,但当处理污水氨氮(NH3-N)浓度较高,例如制革废水、酒精废水等(NH3-N≥100mg/l),低溶解氧会导致好氧区供氧不足很难实现氮氮的完全氧化,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因此限制了其在高氨氮废水中的应用,造成工艺的局限性。
中国专利CN101602541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其处理池型仍然同典型的生物倍增,其上述由池型结构带来的缺点仍然没有得到克服。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以确保短程硝化/反硝化要求低溶氧,而且高污泥浓度不沉降,并且处理过程能形成二个及以上环流,能够充分发挥生物倍增工艺优势的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可调性好,能应用于多种废水的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原生物倍增工艺中曝气好氧区设计为环形沟,环形沟内设置形成环流的推流装置,将相邻设置的提升区、进水混合反应区和沉淀区移至环形沟内侧,并使相应功能区连通,通过环形沟形成至少二个环流,从而克服了现有生物倍增工艺处理池布局带来的不足,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说,本发明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按生物倍增处理流程水连通的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曝气好氧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曝气好氧区为环形沟,环形沟内有水流推进装置,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沉淀区内置环形沟内侧,环形沟分别与沉淀区及进水混合反应区连通。
本发明装置处理基本流程,与现有技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工艺大致相同:
处理进水,首先进入进水混合反应区,进水混合反应区视处理水质情况,可通过调节进入的回流量分别设定为缺氧状态或厌氧状态,分别进行生物脱氮或生物除磷;经生物脱氮或生物除磷处理污水通过连通口或管进入提升区,由提升装置提升进入好氧环形沟,在水流推进装置推动下在环形沟内形成环流,并通过环形沟向其它处理单元配水:例如环形沟内一部分混合泥水通过池壁开孔或连通管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出水由上部出水堰收集排出;一部分混合泥水依环形沟流动通过池壁开孔等进入进水混合反应区循环(简称小循环),一部分混合泥水在环形沟内环流(简称大循环),从而使处理污水形成至少二个处理循环,循环量视污水水质调节。沉淀池沉淀污泥,部分通过池壁开孔等回流至进水混合反应区以保持处理中高污泥浓度,其余部分作为多余的污泥排出。由于在环形沟内增加推流装置,从而加大了混合泥水在环形沟内流速,可以确保生物倍增工艺要求低溶氧下的小曝气量,高污泥含量不沉降(混合泥水流动主要依靠推流装置推流),既可以确保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进行,又保持高的污泥含量,可以确保生物倍增工艺优势发挥。各池容积按水质及工艺处理要求计算确定。
本发明中:
曝气好氧环形沟,一是如现有生物倍增技术作为好氧反应区,在低溶氧下实现纵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以及生物去除有机物,二是形成处理混合泥水不同环流提供配水通道,形成至少二个处理环流。按此功能,环形沟,沟形例如可以是矩形沟,也可以是类似氧化沟的两端弧形沟,为延长混合泥水在好氧沟内环流时间,以及在短的地块能满足环流停留时间要求,还可以将环形沟设计成套合的二沟或以上。环形沟内充氧装置,基本类同生物倍增工艺,主要以底曝气供氧装置供氧为主,例如可以是水处理用各种微孔曝气器、射流曝气装置、散流曝气装置等,其中尤以微孔曝气器为佳,其产生气泡细小、比表面积大,上升流速慢,微生物更容易获取氧,并可以提高氧传递效率。此外,根据处理水水质情况,例如氨氮过高或过低的废水处理,也可以通过增加表面曝气装置,形成以表面曝气装置为主或底部曝气+表面曝气两种充氧模式,提高水中溶氧。
环形沟内的水流推进装置,主要为混合泥水在环形沟内快速流动提供动力,一方面确保长的循环环流实现,另一方面提供混合泥水足够流速,防止高浓度污泥因低流速而产生污泥沉降。使实现纵向短程硝化/反硝化曝气供氧,与混合泥水推流动力分开,从而可以确保为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所需低溶氧,而又可保持循环液高污泥浓度,因而较好协调了生物倍增工艺高污泥浓度及低溶氧矛盾,使两者达到工艺要求统一。水流推进装置,由于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混合泥水流动推流动力,理论上对推进器可以不限定,例如可以是叶轮式推进器,也可以是氧化沟用转盘或转刷,以及射流器、吸射器等,只要能推动水流流动的动力均可以被应用,为避免推流中过渡增氧破坏低溶氧,一种较好为采用水下推进器。从形成推流功能,推进装置可以设计在环形沟的任意位置,其中一种较好是设置在提升出水区附近,可以同时利用提升水位差增加推流,以降低推流功率。视处理水设计环形沟环流长度,水流推进装置,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在流程路径上两个或以上。在大循环中,为防止循环未端因流速降低,造成污泥沉降,水流推进装置推流,可以设计成间隙双向运行,例如采用转盘间隙正反运转,这样循环头尾交替可以有效防止未端因流速降低导致污泥沉淀。
提升装置,主要功能同生物倍增工艺,将来目进水混合反应区混合泥水提升进入外侧环形沟,形成更新环流。提升装置,可以是泵,也可以是气提装置,或者其他具有提水功能装置,例如在提升区与环形沟池壁上开孔,设置推进器,其中一种较好为采用空气提升,气提具有能耗低,节能。提升区,可以与进水混合反应区平行布置,也可以是垂直布置。
进水混合反应区,是进水处理第一步,除承担进水混合功能外,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可以分别通过调节进入进水区回流量大小,设置为缺氧状态或厌氧状态,分别实现生物脱氮为主运行模式或生物除磷为主运行模式,实现以生物脱氮为主,或以生物除磷为主两种处理功能,因而又可称为厌氧区或缺氧区。
此外:
为了改善进水混合反应区内水流状态,防止高污泥浓度产生污泥沉降,以及加快进水混合,进水区内较好设置有加速混合搅流装置,例如叶轮推进器、搅拌器等水力混合、推进器,以提高污水混合能力和流动速度。
沉淀区,为实现快速澄清以及提高澄清效果,可以同生物倍增工艺,在沉淀池内设置加速泥水分离沉淀填料,例如斜板或斜管泥水分离填料。斜板或斜管可以采用直通道斜置例如60度斜置方式,也可以采用竖向弯曲波纹斜板竖向安装方式;底部沉淀污泥,一部分通过底部开口或连通,向进水混合反应区补充活性污泥,保持污泥含量要求,一部分被排出沉淀池。排出沉淀池可以通过设置在沉淀区的刮/吸泥装置排出,或者通过固定安装在沉淀区或靠近沉淀区的抽吸泵排出。根据沉淀池形结构,其刮和/或吸泥装置,可以采用往复式,或旋转式,只需在加速沉淀泥水分离填料两侧或中心留出驱动空间。
为了增强已定型池的工艺可调节性,提高对处理污水的适应性,以及进一步节约运行能耗,一种较好在提升区与环形沟共用壁上设置连通流量可控的闸门或阀门或推流装置。运行中:例如当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通过较小循环流量即可达到处理要求时,可以停止或减小提升装置提升,开启闸门或阀门或池壁面的推流装置,向环形沟补充进水,这样可以节省提升能耗,在更节能下运行。为提高自流进入环形沟“自动力”,环形沟内推进环流的水流推进装置,较好设置在可控闸门或阀门或推流装置水流动方向前端,通过推流装置形成的“抽吸作用”,增强自流“动力”及自流量。
为了提高对高NH3-N(例如NH3-N≥100mg/l的皮革、酒精)废水的氮去除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曝气提高好氧沟的溶解氧含量,例如使溶解氧至2mg/l。提高溶解氧方式,可以是加大底曝供气量,或者再增加表曝装置,例如转盘、转刷等充氧装置,还可以单独采用表曝供氧。
本发明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相对于现有生物倍增工艺池型,由于改变了池型布置结构,将曝气好氧区改为环形沟,并在环形沟内设置推进环流的水流推进装置,将其他处理功能区内置于环形沟圈内侧相邻设置。从而带来了如下变化:
首先,改变了处理混合液循环形式并提高了循环流速,使处理混合泥水形成了进水混合反应区-提升区-好氧环形沟-进水混合反应区小循环;和好氧环形沟内大循环;以及还有好氧环形沟-沉淀区出水通道(沉淀出水与处理循环分开),这样使得需检修其中某一单元设备时,不会因不能实现处理循环而导致要停止运行,同时小循环,已得到处理的低浓度循环混合液对进水进行大比倍稀释(循环流量可根据需要为进水量的几十甚至上千倍),使进水污染物浓度被迅速降低,使进水在进水混合反应区池内污染物浓度差大幅降低,更有效避免了进水高浓度的COD造成对活性污泥的冲击,稳定了微生物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了抗冲击负荷能力;好氧沟内的大循环,增加了污水在好氧环形沟内水力流程及停留时间(好氧流程被加长),不仅强化了COD、BOD、NH3-N、特别是总氮的去除,而且由于循环液中的污染物随着水流循环,被微生物逐渐降解污染物浓度降低,在循环末端形成了溶氧浓度相对提高,硝态氮含量增加,从而强化了脱氮功能,并对难降解有机废水以及生化性差的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将环形沟设计成套合的二沟或以上,更是延长了混合泥水环流时间,以及未端溶氧高段流程,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可以确保出水总氮稳定达标,同时此设计还提高了对短小地块的适应性。高的环流流速,确保了在低曝气溶氧下(溶氧最低可在0.1mg/l),高污泥含量(例如污泥浓度8g/l)也不会发生污泥沉淀,较好解决了生物倍增工艺要求低溶氧和高污泥含量矛盾;此外,推进器产生高的流速还使泥水混合及与氧接触传质加快,可以确保生物倍增工艺优势发挥;加大推流还能进一步提高污泥浓度。此外,此沟形设计及增加推流装置,还提高了回流比,以及回流比的可调性,可以根据处理污水情况,灵活调节回流比;大的回流比又保持了高的污泥浓度,高的污泥浓度可以确保纵向短程硝化/反硝化较低溶氧,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好,两者很好协调是本专利区别于现有生物倍增池型布置的最大区别。
其次,沉淀区置于环形沟内,仅起泥水分离澄清用,而无原来环流过流功能,不仅可以确保澄清所要求的水流静态,有利于快速澄清和高的澄清效果,即使不设置加速泥水分离沉淀填料,也能很好实现沉淀分离;而且克服了现有技术沉淀区过流产生死角导致污泥沉淀,降低环流污泥浓度现象。
再就是,提升区和环形沟间增设可控闸门或阀门,使得在曝雨或进水低污染物浓度,可以关闭提升装置,依靠闸门或阀门连通为环流提供新鲜混合液,保持一定补充循环量,从而确保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营养,可避免因关闭提升,造成无增补混合液循环引起微生物代谢营养不足而造成微生物无营养源“饥饿死亡”,还节省了曝气能耗,实现更节能运行。同时曝雨时可使进水直接进入沉淀区,经澄清后直接排出,避免因暴雨造成大流量而引起污泥流失现象,提高了工艺抗暴雨冲击能力,易于系统回复使用。同时,提升区和环形沟间增设可控闸门或阀门,还提高了处理装置根据处理污水调节的灵活性。
本发明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保持了生物倍增工艺运行条件,而又不同于现有生物倍增池型,其环形沟内置合建式生物倍增处理池型,确保生物倍增工艺要求——低溶氧、高污泥浓度,在实际工程中更能实现,本专利池型溶氧可以控制在0.1~0.5mg/l,污泥浓度实际可以提高到5~8g/l或更高(视推流)而不会出现污泥沉淀。克服了现有生物倍增工艺处理单元布局难以克服的缺点,可以更充分发挥生物倍增工艺处理效果及优势,并且装置工艺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处理污水及处理要求调节总回流比,及二个循环回流量,能高效稳定实现生物倍增工艺,并提高了抗冲击负荷以及抗曝雨冲击能力,此为实用新型装置最大特点。
在好氧沟上增设或替代设置曝气转盘、转刷等充氧装置,通过加大好氧沟的溶解氧含量,例如将溶解氧提高至2mg/l或更高,可以提高对高NH3-N(例如NH3-N≥100mg/l的皮革、酒精等废水氮去除能力,扩大了生物倍增工艺应用范围。并且,本装置可以在建设或建成后,根据处理水质情况,灵活增加曝气装置实现,更是提高了专利装置的灵活性,应用可扩充性好,克服了现有生物倍增工艺池型布局建成后难以扩展功能的局限。
以下结合若干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质,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生物倍增工艺基本池型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基本池型布置示意图。
图3-图12为各种变形池型布置示意图(省略内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2,本发明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长条形中空矩形环形沟3,全沟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器5形成好氧处理功能区,环形沟内侧自左向右相邻布置有:矩形的沉淀区4、进水混合反应区1及气提区2。沉淀区4中内置有宽度小于池宽的加速沉淀分离用斜管8及行车式刮吸泥机9;进水混合反应区1内靠近沉淀区端设置有水下混合推进器6;气提区2内设置有气提装置7。气提区2与环形沟3共用池壁有连通开孔并设有可控闸门11,环形沟3内闸门水流上端水下设置有水力推进器10。环形沟3与沉淀区4池壁上按设计流量开有通孔,环形沟3与进水混合反应区1池壁上开有回流通孔,沉淀区4与进水混合反应区1底部有污泥回流通道,进水混合反应区1与提升区2底部连通。好氧环形沟底微孔曝气器曝气量,由在线溶氧仪检测并通过PLC控制变频风机控制,使风机供风随进水浓度而发生变化,确保生物倍增工艺设计低溶氧量,不会因供氧不足而影响出水水质,也不会因过渡供氧造成菌种变化,降低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各处理池间连通口均装有可控闸门,根据处理要求调节开启量,达到工艺最优化。
处理污水首先进入进水混合反应区1,在推进器6作用下与原泥水混合物实现快速混合,完成进水与处理已经稀释混合液的混合稀释,根据处理水质,通过调节进入回流量分别设定为缺氧状态或厌氧状态,实现脱氮或除磷功能;通过底部连通通道进入提升区2,在气提装置7提升下进入好氧环形沟3,在水流推进装置10推流下形成单向环流:一部分混合泥水通过池壁开孔或连通管进入沉淀区4,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出水排出系统;一部分混合泥水由好氧环形沟通过池壁开孔或连通管进入进水混合反应区1形成处理循环(小循环),一部分混合泥水在环形沟内环流(大循环),同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及降解有机物。根据实际处理情况,分别调整气提量及进入沉淀池、进水混合反应区水量。沉淀池沉淀污泥,部分通过底部连通回流至进水混合反应区,其余部分作为多余污泥由刮/吸泥机排出。经试验测试:当环形沟内流速达到0.3m/s及以上,污泥浓度在8g/l未发现污泥沉降现象。
当进水污染物含量较低,单通过主沟循环即可达到处理要求时,可以停止气提,开启阀门,维持适量进水替补循环,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的营养,实现在保证处理要求下节省提升能耗,并避免因关闭提升造成无进水替补循环而引起微生物代谢营养不足而造成的危害。
暴雨情况下,进水量加大,污水浓度降低,也可临时关闭提升装置,污水直接进入沉淀区经填料分离水后直接排出。从而避免了因暴雨造成大流量而引起污泥流失现象,提高了抗暴雨冲击能力;同时开启阀门,维持适量进水替补循环,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的营养,易于系统回复使用。
实施例2,参见图3,如实施例1,其中沉淀区4设计为圆形沉淀池,在进水混合反应区1靠近沉淀池4附近设置有污泥提升泵12(也可以在沉淀池内采用旋转式刮/吸泥机)。
实施例3:参见图4,如实施例2,环形沟3改为椭圆跑道型。
实施例4:参见图5,如实施例1,环形沟3改为椭圆跑道型,提升区2设计为半圆形,沉淀区4设计为圆形沉淀池,往复式刮/吸泥机更换为旋转刮/吸泥机。
实施例5:参见图6,如实施例1,其中气提区2与环形沟3长面平行。
实施例6:参见图7,如前述,其中沉淀池4和气提区2均分别设置为左右2个。两者可以并列同时运行,也可以在检修其内设备时单独运行1个,从而确保检修时不停止运行。
实施例7:参见图8、9、10,如实施例6,其中进水混合反应区1也设置为并列2个,两者可并列同时运行,也可以在检修其内设备时单独运行1个,从而确保检修时不停止运行。
前述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沉淀区,既可以单独设置二个,也可以同时设置二个。
实施例8:参见图11、12,如前述,环形沟可以设计成二沟或多沟套合结构,水流推进器设计二个或以上。
此外,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还可以在好氧环形沟上增加转盘等充氧装置,或者加大底曝气量,或者采用表曝装置替代底曝装置,并提高充氧量,实现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确保出水氮排放达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各工艺区形状的改变,环形沟内水流推进装置的改变,例如采用转盘,曝气装置的改变,进水区内水力推进器改为吸流式或搅拌式,水流推进装置的间隙正反推流,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本发明装置,根据处理水量,可以是工厂预制结构,也可以现场构筑物。

Claims (15)

1.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按生物倍增处理流程水连通的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曝气好氧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曝气好氧区为环形沟,环形沟内有水流推进装置,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沉淀区内置环形沟内侧,环形沟分别与沉淀区及进水混合反应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好氧区由底曝气供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曝气供氧为微孔曝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流推进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提升出水区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提升区内水提升装置为空气提升气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混合反应区内有加速混合搅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区内有加速沉淀分离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提升区与环形沟共用壁上有连通孔及可控闸门或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沟内水流推进装置设置在可控闸门或阀门水流动方向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沟内溶解氧浓度为0.1~0.5mg/l,污泥浓度5~8g/l。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沟上有转盘、转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混合反应区、水提升区、沉淀区单独或同时设置有二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处理池间连通口均有可控闸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沟有套合二个及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区内有刮和/或吸泥排泥装置。
CN2010102099812A 2010-06-22 2010-06-22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180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99812A CN102180543B (zh) 2010-06-22 2010-06-22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PCT/CN2011/072832 WO2011160486A1 (zh) 2010-06-22 2011-04-15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99812A CN102180543B (zh) 2010-06-22 2010-06-22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0543A true CN102180543A (zh) 2011-09-14
CN102180543B CN102180543B (zh) 2012-04-18

Family

ID=4456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99812A Active CN102180543B (zh) 2010-06-22 2010-06-22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0543B (zh)
WO (1) WO201116048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745A (zh) * 2012-08-18 2012-11-28 江苏凌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CN104003517A (zh) * 2014-06-20 2014-08-27 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倍增污水脱氮处理系统和污水脱氮处理方法
CN104496016A (zh) * 2014-12-25 2015-04-08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充氧搅拌工艺及装置系统
US9957178B2 (en) 2014-06-20 2018-05-01 Bdp Enviro Tech Limited BDP sewage denitrogena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wage denitrogenation treatment
CN109970197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射流膜法内循环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9970185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改良型氧化沟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改良型氧化沟
CN109970184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CN111675333A (zh) * 2020-06-28 2020-09-18 合肥初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1701326A (zh) * 2020-06-01 2020-09-25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7812A (zh) * 2016-10-28 2017-03-08 重庆渝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生物倍增脱氮处理方法
CN109650569A (zh) * 2018-12-28 2019-04-19 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4841A1 (en) * 2007-06-22 2008-12-25 Tai Wha Lease Industrial Co., Ltd. Sewage treatment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CN101618925A (zh) * 2009-07-27 2010-01-06 北京汉青天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1654300A (zh) * 2008-08-18 2010-02-24 刘晓宇 “兼氧/好氧/兼氧”焦化废水生物全脱氮处理技术
CN201999827U (zh) * 2010-06-22 2011-10-05 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8097A (ja) * 1983-09-21 1985-04-18 Nishihara Environ Sanit Res Corp 汚水中のν,p除去装置
JP2587712B2 (ja) * 1990-06-26 1997-03-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排水処理装置
RU2060969C1 (ru) * 1995-09-26 1996-05-27 Недува Александр Шмулевич Компакт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глубокой биохим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JP4440826B2 (ja) * 2005-05-17 2010-03-2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膜分離オキシデーションディッチ
CN100335425C (zh) * 2006-01-26 2007-09-05 宜兴市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高脱氮合建式奥鲍尔氧化沟
CN100537449C (zh) * 2007-11-21 2009-09-09 天津市天水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主沟环抱功能池型整体合建式氧化沟
CN100572302C (zh) * 2007-12-11 2009-12-23 江苏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类orbal氧化沟型的除磷脱氮一体化a2o/倒置a2o工艺
CN101381161B (zh) * 2008-09-27 2010-07-28 江苏凌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orbal氧化沟型的除磷脱氮一体化倒a2o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4841A1 (en) * 2007-06-22 2008-12-25 Tai Wha Lease Industrial Co., Ltd. Sewage treatment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CN101654300A (zh) * 2008-08-18 2010-02-24 刘晓宇 “兼氧/好氧/兼氧”焦化废水生物全脱氮处理技术
CN101618925A (zh) * 2009-07-27 2010-01-06 北京汉青天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1999827U (zh) * 2010-06-22 2011-10-05 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能源环境保护》 20100430 杨根权 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第22-26页 1-15 第24卷, 第2期 2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745A (zh) * 2012-08-18 2012-11-28 江苏凌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CN104003517A (zh) * 2014-06-20 2014-08-27 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倍增污水脱氮处理系统和污水脱氮处理方法
US9957178B2 (en) 2014-06-20 2018-05-01 Bdp Enviro Tech Limited BDP sewage denitrogena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wage denitrogenation treatment
CN104496016A (zh) * 2014-12-25 2015-04-08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充氧搅拌工艺及装置系统
CN104496016B (zh) * 2014-12-25 2016-07-06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充氧搅拌工艺及装置系统
CN109970197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射流膜法内循环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9970185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改良型氧化沟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改良型氧化沟
CN109970184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CN109970197B (zh) * 2019-04-25 2024-02-23 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射流膜法内循环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1701326A (zh) * 2020-06-01 2020-09-25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111675333A (zh) * 2020-06-28 2020-09-18 合肥初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0543B (zh) 2012-04-18
WO2011160486A1 (zh) 201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543B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3373794A (zh) 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专用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58127U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104512963B (zh) 一种一体式多级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方法及装置
CN212292993U (zh) 深度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
CN210030168U (zh) 处理污水的ebis微氧循环流工艺生化处理池
CN106746385B (zh)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203392986U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9912029A (zh) 一种自流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连续流反应器
CN207986809U (zh) 处理污水的aao生化处理池
CN109305725A (zh) 一种生化污水处理工艺
CN10277502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5036332A (zh)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201999827U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05293701A (zh) 一种碳源储备式ibr生物反应器
CN101985383A (zh) 改进型四沟式氧化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4298147U (zh) 一种一体式多级snd脱氮装置
CN20151706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2046974U (zh) 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CN101538085A (zh) 旋流曝气沉淀污水处理池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CN208617486U (zh) 一种高效生物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CN209668887U (zh) 一种基于mabr-mbr联用的新型氧化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211 Jiangsu Province, Yixing city and town of New South Road

Patentee after: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ngzh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211 Jiangsu Province, Yixing city and town of New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Orb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Lingzh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