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9018A -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9018A
CN102179018A CN 201110104816 CN201110104816A CN102179018A CN 102179018 A CN102179018 A CN 102179018A CN 201110104816 CN201110104816 CN 201110104816 CN 201110104816 A CN201110104816 A CN 201110104816A CN 102179018 A CN102179018 A CN 102179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eans
carbonate
cooling
kinds
extinguis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048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9018B (zh
Inventor
周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shen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SHE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SHE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SHE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1048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9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9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9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9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通过对热气溶胶灭火装置进行结构改进实现物理冷却;通过对化学剂组分和配比的改进实现化学冷却。本发明通过对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结构改进和对冷却剂的配方改进,有效地降低了气溶胶通过喷口的温度,冷却效果非常理想;而且本发明无毒无害,具有优越的安全性能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技术中的气体灭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热气胶灭火装置的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气溶胶型灭火剂是灭火领域内新近开发出的一类灭火剂,它通过灭火剂燃烧反应后而形成大量的气溶胶气体全淹没保护区从而达到灭火目的。气溶胶灭火剂燃烧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必须对灭火剂进行冷却。针对灭火剂的冷却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化学冷却剂进行化学冷却,以及利用结构设计进行物理冷却。然而,由于化学冷却剂配方的不合理,加之物理冷却结构较为简单,使得气溶胶从喷口喷出的温度仍然很高,时常发现因热气溶胶温度过高导致二次火灾,如何改进现有的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冷却方法,成为了业界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结构改进和对冷却剂的配方改进,有效地降低了装置气体出口处气溶胶灭火气体的温度,冷却效果非常理想;而且本发明无毒无害,具有优越的安全性能和社会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的反应筒,箱体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交差设置;隔热板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导流孔内涂有纳米颗粒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内设置冷却剂,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该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0~65份、金属氧化物30~48份和硫酸盐1~5份制成。
上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8份、金属氧化物40份和硫酸盐2份制成。
前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在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配比组成。
前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
碳酸锌:15~30%;
碳酸镁:45~60%;
碳酸钙:10~25%。
前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
碳酸锌:20~25%;
碳酸镁:50~55%;
碳酸钙:20~25%。
前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或在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配比组成混合物。
前述的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热量档板与箱体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进冷却剂组分和改进物理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气溶胶通过喷口的温度,经申请人测试,热气溶胶反应后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经本发明冷却后热气溶胶喷出喷口的温度可以降到150摄氏度以下,降温效率非常理想,避免了火灾现场发生二次燃烧的可能。与此同时本发明无毒无害、低碳环保,具有优越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如附图2所示,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0份、金属氧化物45份和硫酸盐5份制成;制备过程可采用热气溶胶灭火剂用的冷却剂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即将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和硫酸盐搅拌混合,然后挤压成形制得。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锌15%、碳酸镁60%和碳酸钙25%;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或氧化锌,也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按任意配比组成混合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附图1所示,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受热反应而形成大量的气溶胶气体,气溶胶气体先穿过反应筒3,与冷却剂9发生化学冷却反应,使气溶胶气体进行第一次冷却;再通过隔热板、热量挡板,最后从气体出口喷出,使气溶胶气体与上述导流装置进行物理冷却反应,为热气溶胶的第二次冷却。
实施例2: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4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10,热量档板10与箱体1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65份、金属氧化物34份和硫酸盐1份制成;制备过程可采用热气溶胶灭火剂用的冷却剂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即将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和硫酸盐搅拌混合,然后挤压成形制得。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锌30%、碳酸镁50%和碳酸钙20%;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或氧化锌,也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按任意配比组成混合物。
实施例3: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4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10,热量档板10与箱体1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8份、金属氧化物40份和硫酸盐2份制成;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锌15%、碳酸镁60%和碳酸钙25%;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或氧化锌,也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按任意配比组成混合物。
实施例4: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4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10,热量档板10与箱体1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8份、金属氧化物40份和硫酸盐2份制成;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锌30%、碳酸镁50%和碳酸钙20%;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或氧化锌,也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按任意配比组成混合物。
实施例5: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4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10,热量档板10与箱体1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8份、金属氧化物40份和硫酸盐2份制成;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碳酸锌20%、碳酸镁55%和碳酸钙25%;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或氧化锌,也可以是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按任意配比组成混合物。

Claims (7)

1.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装有热气溶胶发生药剂(2)的反应筒(3),箱体(1)的一面设有气体出口(4);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物理冷却方法和化学冷却方法;
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上方设置2块以上隔热板(5),隔热板上开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交差设置;隔热板(5)上还开设有网格状导流孔(7),导流孔(7)内涂有纳米颗粒(8)以形成S型弯曲通道,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
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通过在反应筒(3)内设置冷却剂(9),通过冷却剂的反应实现热气溶胶的冷却,所述该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0~65份、金属氧化物30~48份和硫酸盐1~5份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冷却剂按质量份采用碳酸盐58份、金属氧化物40份和硫酸盐2份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在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配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
碳酸锌:15~30%;
碳酸镁:45~60%;
碳酸钙:1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碳酸盐是取碳酸锌、碳酸钙和碳酸镁三种原料,且质量百分比为;
碳酸锌:20~25%;
碳酸镁:50~55%;
碳酸钙:20~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冷却方法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或在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锌这三种原料中取其中二种或三种配比组成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气体出口(4)处设置2块以上热量档板(10),热量档板(10)与箱体(1)内壁平行且上、下交错固定,板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通道。
CN 201110104816 2011-04-26 2011-04-26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Active CN102179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4816 CN102179018B (zh) 2011-04-26 2011-04-26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4816 CN102179018B (zh) 2011-04-26 2011-04-26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9018A true CN102179018A (zh) 2011-09-14
CN102179018B CN102179018B (zh) 2013-02-06

Family

ID=44565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04816 Active CN102179018B (zh) 2011-04-26 2011-04-26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90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2557A (zh) * 2012-08-18 2013-01-16 崔立新 替代气溶胶灭火装置化学冷却剂的物理冷却方法
CN110755776A (zh) * 2019-11-05 2020-02-07 陕西陆方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气溶胶冷却剂和热气溶胶发生剂的新型装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4458Y (zh) * 2008-11-20 2009-10-14 周建国 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CN101757760A (zh) * 2010-01-19 2010-06-30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热气溶胶用催化型化学冷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9061A (zh) * 2010-11-25 2011-04-20 杭州华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壳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4458Y (zh) * 2008-11-20 2009-10-14 周建国 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CN101757760A (zh) * 2010-01-19 2010-06-30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热气溶胶用催化型化学冷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9061A (zh) * 2010-11-25 2011-04-20 杭州华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壳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2557A (zh) * 2012-08-18 2013-01-16 崔立新 替代气溶胶灭火装置化学冷却剂的物理冷却方法
CN102872557B (zh) * 2012-08-18 2015-09-02 崔立新 一种替代气溶胶灭火装置化学冷却剂的物理冷却方法
CN110755776A (zh) * 2019-11-05 2020-02-07 陕西陆方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气溶胶冷却剂和热气溶胶发生剂的新型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9018B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5228B (zh) 热气溶胶灭火剂
CN103272360B (zh) 一种s型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9798B (zh) 一种灭火组合物
US20150251036A1 (en) Metallic Oxysalt Fire 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MY169444A (en) Fire 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generating fire extinguishing substance through high-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
WO2015172619A1 (zh) 输电线路山火快速灭火剂
CN101757760A (zh) 热气溶胶用催化型化学冷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9018B (zh)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冷却方法
CN106747527A (zh) 一种钛铝酸钙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n et al. Suppression of sodium fires with liquid nitrogen
CN105169614B (zh)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用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US9295864B2 (en) Fire 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of copper salts
CN104327614B (zh) 一种高性能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
CN105290354A (zh) 一种熔渣覆盖剂
CN107974522A (zh) 一种高炉渣显热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1927070B (zh) 一种新型热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697A (zh) 一种防火涂料
CN102229796B (zh) 热气溶胶灭火剂用的冷却剂
CN110755776A (zh) 一种热气溶胶冷却剂和热气溶胶发生剂的新型装配方法
CN101156981A (zh) 一种用二氧化碳冷却灭火热气溶胶的方法
CN106089288B (zh) 一种吸热改性磷酸二氢钾抑爆剂的制备方法
CN202315049U (zh)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用的箱体
CN104479790A (zh) 一种抑制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向气相迁移的复合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38366A (zh)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用化学复合型冷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868B (zh) 用于高、中炉炼铁的环保化渣保温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Assignee: Zhejiang Gordo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Hangzhou Huashe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3000011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oling method for hot gas dispersoid fire-extinguish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72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13 10/F, Block D, China (Hangzhou)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108 Xiangyuan Road, Gongs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shen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5 No. 58, Jiufangli, Sandun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uashe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