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5747A -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5747A
CN102175747A CN2010106109349A CN201010610934A CN102175747A CN 102175747 A CN102175747 A CN 102175747A CN 2010106109349 A CN2010106109349 A CN 2010106109349A CN 201010610934 A CN201010610934 A CN 201010610934A CN 102175747 A CN102175747 A CN 10217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na
protein
marker
lif
join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09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
张爱梅
谢华
贾正平
孙坤
Original Assignee
王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荣 filed Critical 王荣
Priority to CN2010106109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5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5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毛细管柱的修饰、DNA和蛋白质的共同孵育及标记以及运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最终确定分离条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具有筛分介质浓度调节简便、荧光标记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电泳过程试剂消耗量小、电泳时间短,可在30min内完成、检测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说是一种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学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DNA的复制与重组、RNA的转录与修饰,以及病毒的感染与增殖等等,都是涉及到特定的DNA区段与特殊蛋白质结合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关注DNA结合蛋白的研究。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核酸-蛋白的互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协作是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将细胞或细胞器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是综合研究一个完整的生物学途径的核心内容。
常规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凝胶阻滞试验(gelretardation assay)、DNaseI足迹试验(DNaseI footFIrinting assay)、甲基化干扰试验、酵母单杂交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等等。
凝胶阻滞试验(gel retardation assay)是用于研究DNA或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技术之一。在凝胶实验中,传统的方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生物素标记待检测的DNA片段(又称探针DNA probe)然后与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一道温育,于是便形成了DNA蛋白质复合物。将其移入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控制蛋白质与探针保持结合状态,电泳分离,最后借助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或其它适当技术)显现DNA条带位置。然而,此方法制胶过程繁琐,电泳时间长。
DNaseI足迹试验(DNaseI footFIrinting assay)是一种测定DNA结合蛋白在DNA上的准确结合位点的技术。该方法需对DNA进行单链标记,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检测手段。
甲基化干扰试验根据DMS能使G残基甲基化,而六氢吡啶又能够特异切割甲基化的G残基这一原理而设计。其操作结束后也需要做凝胶阻滞试验,因而操作比较繁琐。
酵母单杂交技术广泛用于DNA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但其基本操作需要三个方面的过程,涉及分子生物学的大量方法,需要酵母菌作为载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基因表达产物和亲选择相结合的技术,核酸适体技术首先是利用现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人工合成一个含有1014~1015个单链寡核苷酸序列的随机文库,体内足迹试验原理与甲基化试验基本相同,其实质是体外甲基化试验的变种,免疫沉淀技术操作步骤更加繁琐,
因此,以上常用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真实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原理来进行的,具有筛分介质浓度调节简便、荧光标记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电泳过程试剂消耗量小、电泳时间短(30min内完成)、检测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毛细管柱的修饰,
取适当长度的石英毛细管,用NaOH清洗,再分别用水、甲醇、空气冲洗;然后用MAPS-甲醇冲洗毛细管,20~28℃反应8~16h后,用甲醇、水、空气各冲洗毛细管,再用丙烯酰胺单体溶液冲洗毛细管,20~28℃反应3~5h后,用水冲洗,即可使用;以上反应均在20~28℃下进行;
(2)DNA和蛋白质的共同孵育及标记,
取DNA Marker(pUC19 DNA/Msp I DNA Marker)和宽分子量蛋白Marker(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D532S),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共同孵育,孵育结束后加核酸染料SYBR Green I标记,取标记混合物进行CE-LIF检测;以上反应在25~35℃进行;
(3)毛细管电泳检测,
冲洗毛细管,再用毛细管电泳仪压力系统自动填充筛分介质溶液,进行毛细管电泳,CE-LIF检测,10s负极电动进样,数据处理软件采集数据;CE-LIF检测在15℃进行;
a)选择聚氧化乙烯浓度,重量体积比浓度w/v分别为:0.05%、0.1%、0.5%、1.5%、2.5%、3.0%六个浓度梯度;
b)选择温度,温度选择为15℃和20℃两个温度梯度;
c)选择电压,选择10kV、15kV、20kV和25kV四个电压梯度;
d)选择pH值,选择为6.0、7.0、7.5、8.3、9.0和10.0六个pH值梯度;
(4)确定分离条件通过优化得到CE用于DNA-蛋白Marker相互作用的研究时的分离条件:PEO的浓度为0.1%、电泳温度为15℃、分离电压为15kV和缓冲液pH值9.0。
本发明的研究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是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NGS-CE-LIF)DNA-蛋白质相互作用,以核酸染料SYBR GreenI为荧光标记物,氩离子激光器(λex=488nm,λem=520nm)检测,研究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运用CE-LIF分别检测DNA Marker、蛋白Marker和DNA-蛋白质共孵育后产物,毛细管电泳图分别见图1、图2和图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筛分介质浓度调节简便,可选择筛分介质聚环氧化乙烷(PEO)重量体积比浓度w/v为0.05%~3.0%六个浓度梯度;
2、荧光标记方法简单,直接将核酸染料与DNA共同孵育进行标记,孵育温度为25~35℃;
3、电泳过程试剂消耗量小,可nL级进样;
4、电泳时间短,可在30min内完成;
5、分离效果好,所有被分离物均可得到基线分离;
6、检测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E-LIF检测DNA Marker电泳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E-LIF检测蛋白Marker电泳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E-LIF检测DNA和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毛细管柱的修饰
为减小电泳过程中电渗流(EOF)对分离的影响,对毛细管内壁进行修饰,取适当长度的石英毛细管(约3~4次使用),用0.2mol/L氢氧化钠(NaOH)清洗1h,再分别用水、甲醇、空气各冲洗15min;然后用MAPS-甲醇1∶1(v/v)冲洗毛细管1h,室温反应过夜;第二天先分别用甲醇、水、空气各冲洗毛细管15min,再用3.4%(w/v)丙烯酰胺单体溶液冲洗毛细管1h,室温反应4h后,用水冲洗20min,即可使用。
所用到的试剂及仪器主要有:NaOH,甲醇,γ-甲基丙烯酰基-三(甲氧基)硅烷(MAPS)(A Johson Matthey公司),丙烯酰胺,石英毛细管柱(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
以上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
2.DNA和蛋白质的共同孵育及标记
取10μL pUC19 DNA/Msp I(Hpa II)DNA Marker和1μL Protein MolecularWeight Marker(Broad)D532S,加入14μL 1×TBE 30℃共同孵育4h,孵育结束后加入5μL 10×SYBR Green I标记30min,取标记混合物进行CE检测。
所用到的试剂及仪器主要有:DNA Marker(pUC19 DNA/Msp I(Hpa II)DNAMarker(26bp;34bp;34bp;67bp;110,111bp;147bp;190bp;242bp;331bp;404bp;489bp;501bp))(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宽分子量蛋白Marker(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D532S(6.5~200KDa,6.5、14.3、20.1、29、44.287、66.409、97.2、116、200KDa))(TaKaRa);1×TB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硼酸(Boric acid)(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核酸染料SYBR Green I(厦门百维信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AE240型电子天平(Mettler,瑞士);磁力搅拌器(深圳天南海北实业有限公司)。
反应在30℃进行。
3.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检测
涂层毛细管柱长37cm×75μm,有效长度27cm,使用前以水和1×TBE(pH9.0)分别冲洗5min,再用毛细管电泳仪压力系统自动填充筛分介质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PEO)溶液,以1×TBE(pH9.0)做缓冲液进行毛细管电泳,CE-LIF检测(λex=488nm,λem=520nm),10s负极电动进样,P/ACESystem station数据处理软件采集数据。
所用到的试剂及仪器主要有:P/ACE System 5000型毛细管电泳仪、P/ACESystem 5000 station数据处理软件、P/ACE Systemlaser module 488nm激光发射器(美国Beckman);聚氧化乙烯(PEO,Mr=300000)(A Johson Matthey公司)
CE-LIF检测在15℃进行。
3.1PEO浓度  将PEO固体溶于TBE中,配制成浓度从0.05%~3.0%(w/v)的筛分介质,经0.22μm的水性滤膜过滤和超声脱气后备用。在分离电压15kV、温度15℃、pH值为9.0时,考察不同浓度PEO(0.05%、0.1%、0.5%、1.5%、2.5%、3.0%)对DNA-Protein Marker的分离效果。选择0.1%为PEO最佳分离浓度。
3.2温度  实验中当温度选择为15℃和20℃,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本质,但温度继续升高时,电泳峰数目减少,分离时间缩短。且温度过高会导致较大电流波动,最终确定分离温度15℃(仪器控制最低值)为实验的适宜温度。选择15℃为最佳分离温度。
3.3电压  电压主要影响分离的效率及效果,实验选择10kV、15kV、20kV和25kV四个电压进行。综合考虑迁移时间以及分离效果,选择15kV为最佳分离电压。
3.4pH值  缓冲液的pH值是CE分离成败的主要因素,在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影响分离效果的pH值进行了优化选择。pH选择为6.0、7.0、7.5、8.3、9.0和10.0时,分别进行DNA-蛋白质相互作用混合物的分离,当pH选择为9.0时样品得到基线分离,故选择分离条件较好的缓冲液的pH值为9.0。
3.5最佳分离条件通过优化得到CE用于DNA-Protein Marker相互作用的研究时的最佳分离条件:PEO的浓度为0.1%、电泳温度为15℃、分离电压为15kV和缓冲液pH值9.0。运用CE-LIF分别检测DNA Marker、蛋白Marker和DNA-蛋白质共孵育后产物,毛细管电泳图分别见图1、图2和图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毛细管柱的修饰
取适当长度的石英毛细管,用氢氧化钠(NaOH)清洗,再分别用水、甲醇、空气冲洗;然后用γ-甲基丙烯酰基-三(甲氧基)硅烷(MAPS)-甲醇冲洗毛细管,20~28℃反应8~16h后,用甲醇、水、空气各冲洗毛细管,再用丙烯酰胺单体溶液冲洗毛细管,20~28℃反应3~5h后,用水冲洗,即可使用;以上反应均在20~28℃下进行;
(2)DNA和蛋白质的共同孵育及标记
取DNA Marker和宽分子量蛋白Marker,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共同孵育,孵育结束后加核酸染料标记,然后取标记混合物进行CE-LIF检测;以上反应在25~35℃进行;
(3)毛细管电泳检测
冲洗毛细管,再用毛细管电泳仪压力系统自动填充筛分介质聚环氧化乙烷(PEO)溶液,进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10s负极电动进样,数据处理软件采集数据;
a)选择聚氧化乙烯浓度,重量体积比浓度w/v分别为:0.05%、0.1%、0.5%、1.5%、2.5%、3.0%六个浓度梯度;
b)选择温度,温度选择为15℃和20℃两个温度梯度;
c)选择电压,选择10kV、15kV、20kV和25kV四个电压梯度;
d)选择pH值,选择为6.0、7.0、7.5、8.3、9.0和10.0六个pH值梯度;
(4)确定分离条件  通过优化得到CE用于DNA-Protein Marker相互作用的研究时的分离条件:PEO的浓度为0.1%、电泳温度为15℃、分离电压为15kV和缓冲液pH值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DNA Marker为pUC19DNA/Msp I DNA Marker;所述的宽分子量蛋白Marker为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D53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核酸染料为SYBR Green I,且在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后共同孵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取DNA Marker和宽分子量蛋白Marker,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共同孵育,孵育温度为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DNA与蛋白质共同孵育产物。
CN2010106109349A 2010-12-29 2010-12-29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Pending CN102175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9349A CN102175747A (zh) 2010-12-29 2010-12-29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9349A CN102175747A (zh) 2010-12-29 2010-12-29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5747A true CN102175747A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1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09349A Pending CN102175747A (zh) 2010-12-29 2010-12-29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574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4586A (zh) * 2012-10-31 2013-02-06 王荣 片段长度在500bp之内DNA的定量方法
CN107328746A (zh) * 2017-06-14 2017-11-07 宁波大学 基于类核酸配位聚合物的多功能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CN110335640A (zh) * 2019-07-09 2019-10-1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药物-DBPs结合位点的预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8420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Novartis Ag Analysis of dna by means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8420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Novartis Ag Analysis of dna by means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1115 Qian-Hong Wan.et al "Studies of Protein-DNA Interaction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Laser - Induc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第5584第1栏第1、2段,第5585页第1栏第2、3段 1-5 第72卷, 第22期 *
《化学学报》 20100214 王荣等 "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以聚环氧乙烷为筛分介质分离DNA 的机理研究" 第270页第2栏倒数第1段,第271页第1栏第2段-第2栏第2段 1-5 第68卷, 第3期 *
《生命的化学》 20031231 李英贤等 "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第306-308页 1-5 第23卷, 第4期 *
QIAN-HONG WAN.ET AL: ""Studies of Protein-DNA Interaction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Laser - Induc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vol. 72, no. 22, 15 November 2000 (2000-11-15) *
李英贤等: ""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生命的化学》, vol. 23, no. 4,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306 - 308 *
王荣等: ""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以聚环氧乙烷为筛分介质分离DNA 的机理研究"", 《化学学报》, vol. 68, no. 3, 14 February 2010 (2010-02-1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4586A (zh) * 2012-10-31 2013-02-06 王荣 片段长度在500bp之内DNA的定量方法
CN107328746A (zh) * 2017-06-14 2017-11-07 宁波大学 基于类核酸配位聚合物的多功能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CN107328746B (zh) * 2017-06-14 2020-01-31 宁波大学 基于类核酸配位聚合物的多功能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CN110335640A (zh) * 2019-07-09 2019-10-1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药物-DBPs结合位点的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yers et al. [41] Preparation of yeast cells for thin-s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ansour et al. Separation of long RNA by agarose–formaldehyde gel electrophoresis
CN102175747A (zh)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EP3207163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nucleic acids and electrophoretic sample preparation
Bowater et al. [5]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of circular DNA topoisomers
ATE207545T1 (de) Indikator - zelllinie und eine methode für rns- virusnachweis
Miesfeld Applied molecular genetics
Bergenholm et al. Construction of mini‐chemostats for high‐throughput strain characterization
CN105018343B (zh) 原态微生物油气与水合物勘探技术的自动化样品处理装置及自动化工作站
Kakuk et al. Combined nanopore and single-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survey of human betaherpesvirus 5 transcriptome
Pogany et al. A High‐Throughput Approach for Studying Virus Replication in Yeast
McNabb et al. Uniformity of mitochondrial DNA complexity in Oomycet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inverted repeat
Smith et 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DNA
CN104975090B (zh) 一种丁烷氧化菌丰度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CN105018609A (zh) 一种甲烷氧化菌丰度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Kullik et al. Inhibition of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nifA-dependent nif gene activation by oxygen occurs at the NifA protein level and is irreversible
CN106906209A (zh) 一种dna损伤检测响应元件及其应用
Hicks et al. Streamlined preparation of genomic DNA in agarose plugs for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Westermeier et al. Gel electrophoresis
CN105483155A (zh) 一种检测3′非翻译区对mRNA翻译效率的作用的方法
Valenzuela-Ortega et al. Joint universal modular plasmids: a flexible platform for golden gate assembly in any microbial host
Domach et al. Testing of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E. coli temporal cycle imprecision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Alves et al. Isotachophoresis for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CN104630267A (zh) 利用tale转录抑制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模块化构建合成基因线路的试剂盒
CN102590319B (zh) 一种利用原生质体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细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