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5695B -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5695B
CN102175695B CN2010106117877A CN201010611787A CN102175695B CN 102175695 B CN102175695 B CN 102175695B CN 2010106117877 A CN2010106117877 A CN 2010106117877A CN 201010611787 A CN201010611787 A CN 201010611787A CN 102175695 B CN102175695 B CN 102175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cutting
standard sample
pipe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17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5695A (zh
Inventor
郭瑞卿
高景华
耿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teel Tub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ip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ip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ip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6117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5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5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5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5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5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该方法使用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该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刻槽设备定距、定位;碳刀调整;刻伤过程监控。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内窥镜适用于在钢管内表面刻槽时,适用于大于70mm的钢管内径;在钢管内表面,刻槽前观察和刻槽后观察,适用于大于40mm的钢管内径。能观察在样管内表面上刻槽时的情况,提高了刻槽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Description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探伤操作方法,特别是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工业对钢管质量进行检测十分重要。对钢管进行无损探伤(NDT)检测,主要采用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电磁声探伤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要求预先制作样管,所谓样管就是内外表面上具有人工伤,即人工槽的一段钢管,人工槽的尺寸要符合美孚API的标准,以便对探伤设备的灵敏度进行调校。
无损检测需要使用工业内窥镜作为检测工具,是为了满足工业复杂使用环境而专业设计生产的。内窥镜检测是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测技术。
工业内窥镜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把人们的视距延长,并且能任意改变视线方向,准确地观察物体内表面的真实状况,这是其他检测仪器无法取代的。
无损探伤NDT检测要求在样管内部并且距离管的端部1.5m处刻槽,槽距离样管端部很远,从管端向内观察几乎看不到内部环境,有时出现刻出的槽一端深度浅,另一端深度深,即槽的深度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内部环境的可观察,能看到在样管内表面上刻槽时的情况,提高刻槽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观察样管内部情况,特别是在刻槽前观察刀片与钢管内表面的接触情况,根据刻伤中的实情及时调整,避免了槽的深度不一致、角度偏差等问题。提高了刻槽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通过了认证,保证了NDT探伤的可靠性,提高了钢管产品的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该方法使用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该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刻槽设备定距、定位
标准样管上的所要刻的槽距离管端的距离要准确,通过刻伤机上的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把刀座送入到1.5m的位置,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在内窥镜的直杆上做1.5m刻度定距;在刻槽时,在标准样管上做一记号,记下所刻槽在标准样管位置上的圆周角度,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即可找到槽;
(2)碳刀调整
刻槽时,刻伤机上的电极夹持器通过顶丝在标准样管端部固定碳刀,然后用步骤(1)中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推入到距离标准样管端部1.5m的位置,按标准要求刻制的槽与标准样管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2°,槽深度误差小于±15%;如果碳刀一端与标准样管内表面接触,另一端没接触,这时开始刻槽,会造成刻出的槽一头深一头浅,即有可能超出槽的深度误差,为了确保刻槽的准确性,运用工业内窥镜伸入到样管内部1.5m处,观察碳刀与样管内表面贴合情况,贴合情况不好就要重新固定碳刀,以减少样管内槽的深浅不同,在刻槽前观察标准样管刻槽部位和观察刀座将要占据的位置,去除刻槽时标准样管表面上出现的杂质,避免使碳刀角度偏离标准样管母线;
(3)刻伤过程监控
在刻槽进行中,由于样管表面有不导电物质或碳刀固定不紧,导致碳刀部分有火花而影响刻槽精度,利用工业内窥镜进行观察产生火花情况,进行判断;当观察到部分有火花时,应立即停止刻槽,去除标准样管上的不导电物质,再重新刻槽,并重新固定碳刀。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内窥镜适用于:在钢管内表面刻槽时,适用于大于70mm的钢管内径;在钢管内表面,刻槽前观察和刻槽后观察,适用于大于40mm的钢管内径。能观察在样管内表面上刻槽时的情况,提高了刻槽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的内窥镜有两部分组成:视频工业内窥镜(型号:FVE-0)和影音录放机(MPEG4)。视频工业内窥镜由直杆型内窥镜探头和内窥镜控制器组成。
探头中有一摄像头,摄像头前面有一个与摄像头呈45°夹角的侧视镜,侧视镜使光线折90°弯进入摄像头;在摄像头周围均匀设有4个发光二极管,通过侧视镜使光线折90°弯,照亮了所要观察的景物。摄像头输出视频信号通过直杆型内窥镜直杆内的电缆接在摄像机信号插口;通过电缆连接,视频信号由内窥镜控制器传输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处理的信号由显示器显示。通过电缆接220Vac电源。
本发明的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使用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该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刻槽设备定距、定位
标准样管上的所要刻的槽距离管端的距离要准确,通过刻伤机上的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把刀座送入到1.5m的位置,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在内窥镜的直杆上做1.5m刻度定距;在刻槽时,在标准样管上做一记号,记下所刻槽在标准样管位置上的圆周角度,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即可找到槽。
(2)碳刀调整
刻槽时,刻伤机上的电极夹持器通过顶丝在标准样管端部固定碳刀,然后用步骤(1)中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推入到距离标准样管端部1.5m的位置,按标准要求刻制的槽与标准样管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2°,槽深度误差小于±15%;如果碳刀一端与标准样管内表面接触,另一端没接触,这时开始刻槽,会造成刻出的槽一头深一头浅,即有可能超出槽的深度误差,为了确保刻槽的准确性,运用工业内窥镜伸入到样管内部1.5m处,观察碳刀与样管内表面贴合情况,贴合情况不好就要重新固定碳刀,以减少样管内槽的深浅不同,在刻槽前观察标准样管刻槽部位和观察刀座将要占据的位置,去除刻槽时标准样管表面上出现的杂质,避免使碳刀角度偏离标准样管母线。
(3)刻伤过程监控
在刻槽进行中,由于样管表面有不导电物质或碳刀固定不紧,导致碳刀部分有火花而影响刻槽精度,利用工业内窥镜进行观察产生火花情况,进行判断;当观察到部分有火花时,应立即停止刻槽,去除标准样管上的不导电物质,再重新刻槽,并重新固定碳刀。
本发明的内窥镜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
所用内窥镜的探头上的二极管发光,经过侧视镜照射在要观察的景物上;景物上的光线通过侧视镜传输给摄像头并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内窥镜控制器传输给影音录放机显示图像。
该内窥镜为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1)刻槽设备定距、定位: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通过刻伤机上的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把刀座送入到1.5m的位置,在内窥镜的直杆上做1.5m刻度定距;在刻槽时,在标准样管上做一记号,记下刻槽在标准样管位置上的圆周角度,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即可找到槽。(2)碳刀调整:刻制内槽时,电极夹持器通过顶丝固定碳刀,只能在标准样管端部固定碳刀,然后用带有1.5m刻度的内窥镜直杆推入到距离标准样管端部1.5m的位置。按美孚API的标准要求刻制的槽与标准样管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2°,槽深度误差小于±15%。如果碳刀一端与标准样管内表面接触,另一端没接触,这时开始刻槽,会造成刻出的槽一头深一头浅,即有可能超出槽的深度误差。为了确保刻槽的准确性,运用工业内窥镜伸入到标准样管内部1.5m处,观察碳刀与标准样管内表面贴合情况,贴合情况不好就要重新固定碳刀,以减少标准样管刻槽的深浅不同。在刻槽前观察标准样管刻槽部位和观察刀座将要占据的位置,如果有锯屑、氧化铁皮、灰尘、突起等,要去除,否则会使角度偏离标准样管母线。(3)刻伤过程监控:在刻伤进行中,因为标准样管表面有不导电物质或碳刀固定太松,导致碳刀部分有火花,影响刻伤精度,利用工业内窥镜进行观察火花情况,进行判断。当观察到部分有火花时,应立即停止刻槽。如果标准样管上有不导电物质,去除不导电物质再重新刻槽;如果碳刀固定太松,重新固定碳刀。
安装步骤:
①连接摄像机信号插口至控制器上的摄像机信号插座CAMERA;
②将内窥镜伸入需要观察的标准样管内部,通过内窥镜前端的探头可观测标准样管内部情况。
仪器保养:
FVE-01工业内窥镜应在常温条件下使用,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可用软布擦拭外壳上的灰尘。当镜头落上灰尘时,用照相机擦镜头布擦拭。
表1为内窥镜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0041408380000051

Claims (1)

1.一种采用内窥镜对标准样管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该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刻槽设备定距、定位
所述操作方法采用的内窥镜有两部分组成:视频工业内窥镜和影音录放机,所述视频工业内窥镜由直杆型内窥镜探头和内窥镜控制器组成,所述探头中有一摄像头,摄像头前面有一个与所述摄像头呈45°夹角的侧视镜,侧视镜使光线折90°弯进入摄像头,在摄像头周围均匀设有4个发光二极管,通过侧视镜使光线折90°弯,照亮了所要观察的景物;所用内窥镜的探头上的二极管发光,经过侧视镜照射在要观察的景物上,景物上的光线通过侧视镜传输给摄像头并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内窥镜控制器传输给影音录放机显示图像;
标准样管上的所要刻的槽距离管端的距离要准确,通过刻伤机上的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把刀座送入到1.5m的位置,运用所述视频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在所述视频工业内窥镜的直杆上做1.5m刻度定距;在刻槽时,在标准样管上做一记号,记下所刻槽在标准样管位置上的圆周角度,运用所述视频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即可找到槽;
(2)碳刀调整
刻槽时,刻伤机上的电极夹持器通过顶丝在标准样管端部固定碳刀,然后用步骤(1)中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推入到距离标准样管端部1.5m的位置,按标准要求刻制的槽与标准样管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2°,槽深度误差小于±15%;如果碳刀一端与标准样管内表面接触,另一端没接触,这时开始刻槽,会造成刻出的槽一头深一头浅,即有可能超出槽的深度误差,为了确保刻槽的准确性,运用所述视频工业内窥镜伸入到样管内部1.5m处,观察碳刀与样管内表面贴合情况,贴合情况不好就要重新固定碳刀,以减少样管内槽的深浅不同,在刻槽前观察标准样管刻槽部位和观察刀座将要占据的位置,去除刻槽时标准样管表面上出现的杂质,避免使碳刀角度偏离标准样管母线;
(3)刻伤过程监控
在刻槽进行中,由于样管表面有不导电物质或碳刀固定不紧,导致碳刀部分有火花而影响刻槽精度,利用视频工业内窥镜进行观察产生火花情况,进行判断;当观察到部分有火花时,应立即停止刻槽,去除标准样管上的不导电物质,再重新刻槽,并重新固定碳刀。
CN2010106117877A 2010-12-29 2010-12-29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Active CN102175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17877A CN102175695B (zh) 2010-12-29 2010-12-29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17877A CN102175695B (zh) 2010-12-29 2010-12-29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5695A CN102175695A (zh) 2011-09-07
CN102175695B true CN102175695B (zh) 2012-11-21

Family

ID=4451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17877A Active CN102175695B (zh) 2010-12-29 2010-12-29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5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2067B (zh) * 2012-11-13 2014-08-06 天津大学 对空心部件内部进行刻槽加工的装置
CN114113309B (zh) * 2021-11-08 2024-05-24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通接头加工的涡流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1060A1 (en) * 2002-03-25 2004-12-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code detection
CN201004067Y (zh) * 2007-02-07 2008-01-09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斜伤的样管结构
CN101650318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三峡大学 电杆地下基础埋深段内表面裂纹缺陷无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1593975U (zh) * 2010-01-20 2010-09-29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钢管管端结构的测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1582B2 (ja) * 1999-06-03 2006-05-31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内検査装置
JP5307407B2 (ja) * 2008-01-11 2013-10-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1060A1 (en) * 2002-03-25 2004-12-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code detection
CN201004067Y (zh) * 2007-02-07 2008-01-09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斜伤的样管结构
CN101650318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三峡大学 电杆地下基础埋深段内表面裂纹缺陷无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1593975U (zh) * 2010-01-20 2010-09-29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钢管管端结构的测量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346273A 2000.12.15
JP特开2009-168499A 2009.07.30
耿振华.接箍拧紧机的扭矩校准.《焊管》.2003,第26卷(第3期),35-3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5695A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7249B (zh) 一种回转刀具的在机视觉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CN111830047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卷烟飞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WO2010005399A3 (en) Hole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382422A (zh) 管形零件内轮廓自动检测系统
CN102175695B (zh) 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
JP2008002848A (ja) 棒状回転工具の欠陥検査装置と欠陥検査方法
CN112345551B (zh) 一种飞机导管喇叭口内外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355607A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车刀磨损状态的视觉检测系统
CN103048328A (zh) 孔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2048186A3 (en) Retro-reflective imaging
CN204924181U (zh) 一种发动机主轴瓦装配质量检测设备
CN104197850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元件管脚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37417A (zh) 一种用于物体表面划痕损伤深度的检测设备
CN205156871U (zh) 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
CN108732148B (zh) 一种荧光磁粉探伤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6891430U (zh) 一种弹头痕迹光学采集仪
CN104076044A (zh) 一种光纤端面检测以及处理一体机
CN104990991A (zh) 水浸点聚焦探头
CN201731861U (zh) 一种枪管导程测量设备
CN204422434U (zh) 一种设有照明补偿装置的可测距工业内窥镜探头
JP6432448B2 (ja) ガラス管の検査方法
CN210952709U (zh) 用于测定肉牛体尺的激光标定装置
CN204740232U (zh) 水浸点聚焦探头
CN107976448A (zh) 一种主动式全景视觉传感器
Hong et al. Optical method for inspecting surface defects inside a small bo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No. 396 Jintang Highway,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300301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teel Tub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96 Jintang Highway,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300301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teel Pipe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