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128A -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128A
CN102170128A CN2011100997079A CN201110099707A CN102170128A CN 102170128 A CN102170128 A CN 102170128A CN 2011100997079 A CN2011100997079 A CN 2011100997079A CN 201110099707 A CN201110099707 A CN 201110099707A CN 102170128 A CN102170128 A CN 102170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egmentation
period
load curve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97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0128B (zh
Inventor
耿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997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0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0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0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1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与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S2:根据步骤S1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本发明通过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时,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并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优化结果不合理,而导致电压波动与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规划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时,一般需要进行动态优化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为了对负荷状态进行近似简化处理,常常需要将负荷曲线合理分割为若干时间段。比如,在动态无功优化分析中,确定了每一个时间段的长度或起始点后,该时间段的负荷近似认为不变,据此可以优化计算出相应的无功控制方案。
目前,常用的优化分段方法是以各分段的方差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控制变量为分段点或各个分段的长度。
设某一段时间的负荷曲线可以用向量X表示,如下式:
X={xi,j}
其中,xi,j为负荷曲线上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i=1,2,…,S,j=1,2,…,Li,S为该负荷曲线的分段个数,即该负荷曲线被划分为S个时段;Li为负荷曲线上第i个时间段所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
向量X可以进一步采用下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Y=X/xmax
其中,Y为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向量,xmax为向量X中的最大负荷值。
现在常用的负荷曲线优化分段方法的目标函数F1如下式:
F 1 = min [ Σ i = 1 S Σ j = 1 L i 1 L i - 1 ( y i , j - y ‾ i ) 2 ]
其中,L1+L2+…+LS=L,为向量集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L为整个负荷曲线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
使用上述负荷曲线优化分段方法获得的分段结果不尽合理,也不利于控制电压的波动。分析与计算验证表明使用该方法获得的结果会导致两种倾向:一、某些分段长度为1;二、有些分段长度大,其负荷偏差(指该分段上各负荷值偏离平均值最大的距离)也大。
这两种倾向都是由于采用各分段负荷曲线的方差之和作为目标函数而引起的。当某分段的长度为1时,该段的方差为0。而当某分段的负荷偏差不变时,该分段的长度越大其方差越小。分段后,所有时段中最大的负荷偏差MLD,如下式:
MLD = max | y i , j - y ‾ i |
负荷偏差是导致电压偏移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方差,现有优化分段方法仅使各分段方差和最小而无法约束个别分段方差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负荷曲线分段结果不合理,而导致电压波动与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S2:根据步骤S1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
其中,步骤S1中,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具体包括步骤:
S11:通过下式计算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和FD
F D = Σ i = 1 S - 1 | y ‾ i + 1 - y ‾ i |
其中,S为该负荷曲线的分段个数,即该负荷曲线被划分为S个时段;Li为负荷曲线上第i个时间段所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i=1,2,…,S;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j=1,2,…,Li;Y为对所述负荷曲线的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获得的向量;
S12:通过下式计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F1
F 1 = Σ i = 1 S Σ j = 1 L i 1 L i - 1 ( y i , j - y ‾ i ) 2
其中,L1+L2+…+LS=L,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L为整个负荷曲线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
S13:根据下式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
F2=min(F1/FD)
其中,F2为负荷曲线分段的目标函数。
其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以步骤S1的分段结果为依据确定系统最优控制量;
S22:根据所述系统最优控制量为负载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最优控制量为无功补偿量或变压器变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包括:
分段模块,用于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优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段模块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时,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并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优化结果不合理,而导致电压波动与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分段后,原来的负荷曲线被合理近似为台阶状折线,据此可计算出各时段的优化控制方案。相对于现有负荷曲线分段方法而言,本方法的电压波动、越限和电能损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变电站的负荷曲线;
图3是采用现有技术对图2所示的负荷曲线进行处理的5分段结果图;
图4是采用图1所示的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对图2所示的负荷曲线进行处理的5分段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负荷每时每刻都在变,但控制设备不能操作太频繁,本发明点的方法主要用于对预测的负荷曲线的分段,对预测的负荷曲线的分段用于确定下一段时间的优化控制方案。如图1所示为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确定下一时段的优化控制方案,即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在分段时,各时段内负荷近似恒定,可以各分段负荷平均值为准计算最优控制方案,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动态优化问题求解的复杂度。在合理的分段个数下,电压波动能满足要求,控制设备操作次数减少,电能损耗有所降低。
S2:以分段的结果为依据确定系统最优控制量(如无功补偿量或变压器变比等),根据所述系统最优控制量为负载进行供电。
其中,步骤S1中,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具体包括步骤:
S11:通过下式计算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和FD
F D = Σ i = 1 S - 1 | y ‾ i + 1 - y ‾ i |
其中,S为该负荷曲线的分段个数,即该负荷曲线被划分为S个时段;Li为负荷曲线上第i个时间段所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i=1,2,…,S;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j=1,2,…,Li;Y为对所述负荷曲线的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获得的向量;
S12:通过下式计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F1
F 1 = Σ i = 1 S Σ j = 1 L i 1 L i - 1 ( y i , j - y ‾ i ) 2
其中,L1+L2+…+LS=L,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L为整个负荷曲线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
S13:根据下式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
F2=min(F1/FD)
其中,F2为负荷曲线分段的目标函数,该公式的控制变量为各时段的长度,即L1,L2,…LS,公式的求解可采用穷举法或其它启发式优化方法。
当采用现有技术和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分别对图2所示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分割时,如图3~4,此处仅以分割为5段和6段(分割为6段的结果图未示出)为例,对现有技术和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的处理结果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表中MSD为各时段中最大的标准方差。
Figure BDA0000056439270000061
表1
从表1两种负荷曲线分段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现有技术(即常用的优化分段方法)的MLD和MSD都比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大,表明现有技术的分段结果中至少有某个时段的负荷波动程度大于本文方法分段结果中的所有时段。当分段个数为5时,现有技术的分段结果中有3个时段其长度为1,但却有一个分段长度为17。当分段个数增加为6时,现有方法的分段结果没有明显改善。原来长度为17的时段被分割为7~22和23,增加了一个长度为1的时段,而且其最大标准方差由0.1121增大为0.1140,该现象验证了通过现有技术对负荷曲线进行划分的结果的两种倾向。
对现有技术和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的电压越限个数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可看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时,电压越限明显少于使用现有技术时的情况。
表2
对现有技术和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的电能损耗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可看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时,电能损耗明显少于使用现有技术时的情况。
表3
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借鉴了聚类分析的思想,所提出的电力负荷曲线优化分段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结果不合理的缺点,即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由于本方法分段结果的负荷偏差与标准差比现有技术小,采用该经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控制方法的分段结果进行优化调度时电压波动较小,使得造成的电能损耗也较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包括:
分段模块,用于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优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段模块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S2:根据步骤S1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具体包括步骤:
S11:通过下式计算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和FD
F D = Σ i = 1 S - 1 | y ‾ i + 1 - y ‾ i |
其中,S为该负荷曲线的分段个数,即该负荷曲线被划分为S个时段;Li为负荷曲线上第i个时间段所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i=1,2,…,S;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j=1,2,…,Li;Y为对所述负荷曲线的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获得的向量;
S12:通过下式计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F1
F 1 = Σ i = 1 S Σ j = 1 L i 1 L i - 1 ( y i , j - y ‾ i ) 2
其中,L1+L2+…+LS=L,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yi,j为向量Y中第i个时段上的第j个负荷值;L为整个负荷曲线包含的负荷样本点个数;
S13:根据下式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
F2=min(F1/FD)
其中,F2为负荷曲线分段的目标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以步骤S1的分段结果为依据确定系统最优控制量;
S22:根据所述系统最优控制量为负载进行供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控制量为无功补偿量或变压器变比。
5.一种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段模块,用于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段,使得所有时段内负荷的方差和最小且所有相邻时间段的负荷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优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段模块的分段结果为负载进行供电。
CN 201110099707 2011-04-20 2011-04-20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0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9707 CN102170128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9707 CN102170128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128A true CN102170128A (zh) 2011-08-31
CN102170128B CN102170128B (zh) 2012-12-19

Family

ID=4449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997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0128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01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923A (zh) * 2015-12-22 2016-05-0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冗余补偿控制方法
CN107359620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控制设备的参数设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ANGFEI GENG ETC.: "Load profile partitioning and dynamic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POWERCON), 2010 》 *
冯晓蒲 等: "基于实际负荷曲线的电力用户分类技术研究", 《电力科学与工程》 *
耿光飞 等: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耿光飞 等: "模糊线性回归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电网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923A (zh) * 2015-12-22 2016-05-0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冗余补偿控制方法
CN105552923B (zh) * 2015-12-22 2018-03-20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冗余补偿控制方法
CN107359620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控制设备的参数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128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9718A (zh) 一种基于日负荷曲线的行业用户开工监测方法
WO2013121291A3 (en) Electric vehicle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TW200636497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usiness-level resource optimizations in computing utilities
CN107591799A (zh) 一种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短期规划方法
CN102170128B (zh)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12746A (zh) 用于管理供水管网内的供水的系统和方法
CN117093823B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工厂能源消耗管理方法
EP2518853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Volt/VAR control i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20120197450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Volt/VAR Control i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6960270A (zh) 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的配电变压器效益潜力评估方法
WO2006084147A3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CN110837965A (zh) 一种快速区分台区户变关系的方法
CN116260248A (zh) 一种电能平衡管理的数据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3369640B (zh) 基站节电方法及装置
CN104318489B (zh) 一种基于负载特性分析的变压器分群方法
CN106340896B (zh) 一种多逆变器并网控制通道间交互影响的分析方法
US10554065B2 (en) Battery control apparatus
CN109358969B (zh) 一种在单个边缘计算服务器场景下基于线性搜索的移动区块链优化算力分配方法
CN106786615B (zh) 一种变压器动作次数智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933486A (zh) 一种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建筑信息快速判定的app操作方法
US11719233B2 (en) Power-saving optimizat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switching point determining method for water pump unit
Värbrand et al.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pilot power optimization in WCDMA networks
CN104899648A (zh) 基于运行指标联合监控的感应滤波换流变压器优化方法
CN112561734A (zh) 一种台区线损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CN105207268A (zh) 一种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投入状态在线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