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5767A -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5767A
CN102165767A CN2008801312817A CN200880131281A CN102165767A CN 102165767 A CN102165767 A CN 102165767A CN 2008801312817 A CN2008801312817 A CN 2008801312817A CN 200880131281 A CN200880131281 A CN 200880131281A CN 102165767 A CN102165767 A CN 102165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dent
end points
group
incident end
partici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12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比尔斯
J.A.布鲁斯特
M.D.德罗赫尔
M.E.戈日恩斯基
L.D.曼迪戈
A.S.米切尔
K.奥哈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02165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主控包括第一组事件端点的第一事件,所述第一组事件端点在第一事件期间向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组参加者提供第一和第二组媒体流。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在主控第一事件的同时创建包括第二组事件端点的第二事件,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在第二事件期间向第一组参加者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第三组媒体流并提供第四组媒体流。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充分地分离,使得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

Description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协作事件系统允许不同位置上的人们之间的协作。这些系统允许参与者通过使用提供实时音频和视频通信的音频和视频设备来彼此交互。连接各个位置上的人们的过程可能变得复杂,特别是在不同的人群期望针对不同的协作使用同一协作事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
在协作事件期间,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参与事件的人们的子组可能期望与事件中的其余人分开地进行协作。如果人们的两个不同子组尝试在跨多个位置的协作事件中开展分开的协作,则协作事件可能变得对于某些或所有参与者而言混乱或难以跟随。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说明协作事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A~2B是举例说明事件端点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A~3B是举例说明音频/视频设备的配置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4是举例说明由事件管理系统执行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举例说明事件端点位置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6A~6C是举例说明事件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A~7C是举例说明事件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对附图进行参考,附图构成本说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可以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上的或逻辑上的改变。因此,不应在限制性的意义上理解以下详细说明。
如本文所述的,事件管理系统管理诸如视频远程会议的协作事件。所述事件管理系统维持用于每个协作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和描述协作事件相对于彼此的状态的动态事件上下文信息。所述事件管理系统使用已登记事件规范和动态事件上下文信息来优化协作事件之间的交互。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还包括描述端点之间的关系及与端点和事件参加者相关联的规则的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
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允许来自第一协作事件的一个或多个参加者在第一事件继续的同时与第一事件分开地创建并参与第二协作事件。该事件管理系统维持第一和第二事件之间的关联以允许参加者和端点容易地在事件之间移动。第二事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端点并允许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在不干扰第一事件的情况下协作。在第二事件期间,第一协作事件可以在未修改的情况下继续(除第二协作事件中的参加者的缺席之外),或者可以被修改以促使端点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在第二事件之后,参加者可以通过返回至第一事件的端点或促使附加端点(例如,来自第二事件的端点)被添加至第一事件来重新加入第一事件。事件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已登记事件规范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来恢复第一事件中的参加者的参与性质。通过这样做,事件管理系统可以允许端点在同一拓扑位置重新加入第一事件而没有可能在新端点加入第一事件之前的拖长的请求协商。
在一个实施例中,事件管理系统允许第二事件在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中的至少两个参加者之间形成虚拟走廊谈话(hallway conversation)。每个参加者或者从第一事件的端点移动至另一附近端点或促使第一事件的端点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可以在完成虚拟走廊谈话之后返回至第一事件。因此,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可以暂时地与第一事件的参加者分开地协作以在第二事件期间执行虚拟走廊谈话。
图1是举例说明协作事件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协作事件系统100包括事件管理系统110、一组事件端点120(1)~120(M)、以及将事件管理系统110与事件端点120互连的网络130。
协作事件系统100被配置为创建并主控协作事件。协作事件是经验上与人相关的活动,拥有时间和位置上的延伸。协作事件(此后称为“事件”)的示例包括使用诸如由惠普公司提供的“Halo studio”的协作工作室进行的远程出席视频会议和会晤。对于每个事件而言,协作事件系统100在事件端点120(1)~120(M)的所选组或子组之间交换音频和/或视频(A/V)媒体流124(1)~124(M)的所选组。
事件包括一组协作系统拓扑结构,其中的每个拓扑结构包括事件端点120(1)~120(M)的组或子组。事件还包括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其指定诸如唯一身份标识、目的、事件参加者列表、事件资源列表、事件主人的联系信息、事件的优先级、开始和结束日期和时间、和/或事件持续时间之类的信息。事件资源可以包括事件端点120(包括事件端点120处的交互式触摸点)、物理位置(例如协作工作室或会议室)以及参加者122。
协作事件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位置(例如,不同的城市)上发生,每个位置具有事件端点120以连接每个位置上的一个或多个参加者122或媒体资源的组。例如,照相机和麦克风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位置(即,在一个端点处)捕获视频和音频并且该视频和音频可以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其它位置(即,一个或多个其它端点)处使用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和扬声器来输出。另外,可以将诸如来自DVD的内容的各种类型的预先记录的A/V数据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位置,在那里可以使用例如显示设备或扬声器将其输出。协作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可以包括各种布置的办公家具(例如办公椅和会议桌)和A/V装备(gear)以便为人提供凝视感知和完全沉浸感觉。
事件管理系统110被配置为使用已登记事件规范142(1)~142(N)、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及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来启动、执行、主控以及优化协作事件。预先(即提前安排)或实时地(即临时安排)向事件管理系统110登记每个事件,以使用访问事件管理系统110的任何适当设备(例如,事件端点120或连接到事件管理系统110的输入/输出设备(未示出))为该事件创建已登记事件规范142。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为了各种目的参考并使用每个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包括依照已登记事件规范142中的信息来准备事件和执行事件。
动态事件上下文144是描述事件状态(例如,正在进行中、中断、延长等)、事件相对于彼此的状态(例如,基于事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重叠或不重叠)、事件端点120及其它媒体资源的状态(例如,可用、保留、在使用中或以其他方式被占用、或不可用)、以及每个事件的参加者122的状态(例如,在事件端点120处或其它地方报到或未报到以及任何特殊的特权指示符或其它参加者指定)的实时信息。事件管理系统110生成并维持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监视并管理协作事件系统100的实时系统状态。
端点信息和策略146描述事件端点120(1)~120(M)的位置、拓扑结构、配置、以及操作策略。事件管理系统110访问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以便在对协作事件进行配置和优化时使用。事件管理系统110还可以在管理协作事件的过程中参考并使用诸如时刻之类的其它系统信息。
每个事件端点120(1)~120(M)使用网络130为一个或多个参加者122(1)~122(M)的相应组提供一个或多个音频和/或视觉媒体流124(1)~124(M)的相应组。每个事件端点120包括被配置为生成、提供、和/或接收媒体流124的相应组的任何适当类型、数目、以及组合的音频和/或视觉输入和/或输出设备。媒体流124每个可以是实况或预先记录的音频和/或视频数据和/或诸如XML数据的协作数据的任何适当组合,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将所述音频和/或视频数据和/或协作数据组合并由协作事件系统100输出到任何数目的事件端点120中的任何数目的参加者122。参加者122(1)~122(M)的每个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人,其中,人的数目在事件的过程期间可以保持相同、增加、或减少。另外,用于事件的事件端点120的组在事件的过程期间可以保持相同、增加、或减少。
图2A~2B是举例说明事件端点120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在图2A的实施例中,事件端点120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和/或视频(A/V)设备162的组、控制单元164、网络接口166和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I/O)设备168(1)~168(Q)的组。
A/V设备162包括任何类型、数目、和组合的音频和/或视频输入和/或输出设备。A/V输入设备的示例包括麦克风、静止和视频照相机、媒体播放器、以及计算机和存储系统。A/V输入设备捕获、检测、接收或以其他方式输入实况或预先记录的媒体流124并将输入媒体流124提供给控制单元164和/或网络接口166。A/V输出设备的示例包括扬声器、耳机、头戴式送受话器、媒体记录器、和诸如投影仪、计算机监视器和电视的显示设备。A/V输出设备从控制单元164和/或网络接口166接收媒体流并提供、显示、播放或以其他方式输出实况或预先记录的媒体流124。
控制单元164通过向A/V设备162、网络接口166和输入/输出设备168(1)~168(Q)提供控制信号和/或其它信息并从其接收控制信号和/或其它信息来管理事件端点120的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64可以在从A/V设备162和/或网络接口166接收的媒体流被提供给网络接口166或被A/V设备162输出之前对所述媒体流执行处理。该处理可以包括将媒体流从一种媒体和/或网络格式编码或解码成另一媒体和/或网络格式。
网络接口166包括允许事件端点120使用网络连接134与网络130通信的任何适当类型、数目、和/或组合的网络设备。网络接口166跨网络连接134接收媒体流并将媒体流提供给控制单元164和/或A/V设备162。网络接口166还从控制单元164和/或A/V设备162接收媒体流并使用网络连接134将该媒体流提供给网络130。
I/O设备168(1)~168(Q)包括允许参加者122、管理员、或其它人与事件端点120通信的任何适当类型、数目、和/或组合的输入和/或输出设备。该通信可以促使事件端点120和/或协作事件系统100执行参加者122、管理员、或其它人所指示的功能。I/O设备168的示例包括交互式触摸点、显示屏、键盘、以及选择或导航设备(例如,鼠标、操纵杆、飞轮、或触控板)。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的单个单元中包括A/V设备162和I/O设备168的功能。另外,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A/V设备162但省略I/O设备168或可以包括I/O设备168但省略A/V设备162。
图2B举例说明端点120(1)的操作的实施例。端点120(1)使用任何适当类型和/或组合的音频/视频设备162(1)为在端点120(1)处出席的参加者122(1)提供媒体流124(1)(1)~124(1)(4)。音频/视频设备162(1)被配置为允许参加者120(1)的凝视感知和完全沉浸感觉。
在图2B的示例中,媒体流124(1)(1)提供关于参加者122(1)所参加的事件的信息(例如状态信息、通知、配置选项等)且媒体流124(1)(2)~124(1)(4)分别提供分别在事件端点120(2)~120(4)处出席的参加者122(2)~122(4)的音频和视频表示。参加者122(1)~122(4)共同表示出席图2B的示例举例说明的事件的参加者组。在其它实施例中,端点120(1)可以向参加者120(1)提供其它数目的媒体流124(1)且可以具有音频/视频设备162(1)相对于参加者120(1)的其它配置。
图3A~3B是举例说明音频/视频设备162的配置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的实施例162A所示,A/V设备162包括形成诸如由惠普公司提供的“Halo studio”的协作工作室的集成A/V装备。在图3A的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02将视频数据从A/V交换机201提供到显示设备204(1)~204(3),并且显示设备204(1)~204(3)显示视频数据。照相机206(1)~206(3)捕获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提供给A/V交换机201。回波消除和混合单元208将来自A/V交换机201的音频数据混合并进行处理,并将已处理的音频数据提供给放大器210。放大器210将音频数据放大并将音频数据提供给扬声器212(1)~212(3)和低音扬声器(sub-woofer)214。扬声器212(1)~212(3)输出较高频率的音频数据,并且低音扬声器214输出较低的低音频率的音频数据。麦克风216(1)~216(3)捕获音频数据并将该音频数据提供给A/V交换机201。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在会议桌和椅子周围这样的方式来布置显示设备204(1)~204(3)以允许凝视感知和完全沉浸感觉。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的实施例162B中所示,A/V设备162包括A/V装备。在图3B的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22从A/V交换机221向显示设备224提供视频数据,并且显示设备224显示视频数据。照相机226捕获视频数据并将该视频数据提供给A/V交换机221。回波消除和混合单元228将来自A/V交换机221的音频数据混合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音频数据提供给扬声器232和低音扬声器234。扬声器232输出较高频率的音频数据,并且低音扬声器234输出较低的低音频率的音频数据。麦克风236捕获音频数据并通过回波消除和混合单元228将该音频数据提供给A/V交换机221。
返回参照图1,网络130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网络或由任何适当数目、类型、和/或组合的网络设备(未示出)形成的网络的组合。网络设备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任何适当的网络协议进行操作且可以连接到任何适当数目的事件端点120或其它计算机或存储系统。网络130可以包括具有到其它系统的受限且安全的连接的安全网络(例如企业网或公司内联网)或具有到另一系统的至少一个非安全连接的非安全网络的任何适当组合。
网络130可以是从事件管理系统110与事件端点120之间的本地点到点连接变化到将事件管理系统110与事件端点120互连的全局连接阵列的任何适当网络配置的本地、区域、或全局网络。网络130可以是私有的或公共可使用的,并且包括到因特网的一个或多个连接。
可以具体地将网络130设计为在低等待时间的情况下优化高带宽从而能够传送实况的、交互式的音频、视频、及其它富含数据的媒体流。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30可以具有45 Mbps的最小链路,以避免任何显著的串行化延迟。网络130还可以使用平面网络拓扑结构来使等待时间最小化。为了保持高质量的最终用户体验,网络130可以将任何事件端点120之间的总单向等待时间保持为小于四分之一秒。此总等待时间可以包含编码/解码、封装/解封装、捕获和呈现、滤波、处理、压缩和解压缩、图像合成、以及跨传输路径的传送等待时间的所有方面。当(随着技术的改进)网络130的每个组件对总体等待时间的贡献减少时,可以增加可以在物理上对不同站点进行定位的“有效范围(reach)”的长度。
为了更好地保持能够以很少的分组丢失进行可靠递送的最短路径,可以使用带宽和网络资源机制(未示出)来保证协作会话的持续时间内的高质量会话。因为对于任何给定会话假设大多数发生的业务流将一对或小数目的事件端点120链接在一起,所以一旦授权事件开始,事件管理系统110可能对事件抢占(preemption)具有很少的假设。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网络130来提供等待时间较长和/或容忍丢失的会话。此类服务可以包括例如目录、出席、消息收发、证书验证、校准、和时间/名称服务。
网络130的内部可以集中于业务流的快速递送。如果需要,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网络130的边缘(诸如在事件端点120中)而不是网络130的内部发生任何访问控制、加密/解密和其它代理服务。此设计可以使网络130的骨干的核心更易于增长、维持、稳定、并且获得希望的等待时间。
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用网络接口131和网络连接132连接到网络130,并且事件端点120(1)~120(M)使用相应的网络连接134(1)~134(M)连接到网络130。每个网络连接132和134(1)~134(M)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类型、数目、和/或组合的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例如,网络连接132和134(1)~134(M)每个可以是租用线路(即T3、光学、电缆、或无线高速链路),其分别提供去往和来自事件管理系统110以及事件端点120(1)~120(M)的大数据通道。
输入/输出(I/O)设备136可以是被配置为与事件管理系统110通信并且从而形成事件管理客户端的任何适当类型的设备(例如,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诸如交互式触摸点、计算机、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个人数字助理)。I/O设备136被配置为如箭头137所指示的那样从人126接收输入和/或向人126提供输出。所述输入和输出可以包括音频和/或视频输入和输出。I/O设备136使用任何适当的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138连接到网络130。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I/O设备136。
人126可以以各种方式与事件相关联。例如,人126可以是由用于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识别的事件的组织者或已登记参加者。人126还可以是代表由用于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识别的组织者或已登记参加者行动的某个人。人126还可以通过将其姓名添加到用于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来尝试针对该事件进行登记。另外,人126可以位于用于已安排事件的事件端点120处或其附近。
在操作中,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用已登记事件规范142(1)~142(N)、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及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来启动、执行、主控和优化协作事件。
事件管理系统110通过根据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分派资源来创建事件的实时表示以优化参加者122的体验来启动事件的执行。所分派的资源包括如由已登记事件规范142所指示的事件端点120的组或子组。事件管理系统110继续执行事件,其中对事件的拓扑结构进行改变(例如在事件期间添加或去除事件端点120)以维持和优化参加者122的体验,并且如已登记事件规范142规定的那样或通过(例如,来自参加者122的)外部输入而结束。在执行期间,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将事件描述为“正在进行中”。
在准备事件执行的过程中(即,在事件准备期间)和在事件执行期间,可以由事件资源或事件管理系统110执行影响事件的管理的某些活动,诸如参加者122在端点位置、在与端点相关联的输入/输出设备或在其它位置处报到。在事件的存在周期的过程期间,可以向事件添加附加的相关文件(artifacts),诸如事件执行的档案。
事件管理系统110针对要求各种资源的每个已登记事件优化事件准备和事件执行,所述各种资源包括其状态可能影响事件准备和执行的那些资源。该优化计及可能正在被一个或多个正在进行中的事件使用的资源、可能不可用的资源(例如,被另一事件请求使用或不能使用)、缺席的重要事件参加者122、及其它关键事件信息。事件管理系统110还通过防止使用已登记事件所要求的资源的事件的不期望中断以及通过处理由其它事件做出的资源请求来为正在进行中的事件优化事件执行。
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用所有相关事件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动态事件上下文信息144来执行优化,所述相关事件包括正在准备的主要事件及消耗所需资源的正在进行中的其它事件,所述动态事件上下文信息144包括关于事件资源的信息(例如,其它正在进行中的事件所使用的资源及关于所需资源的其它状态信息)。事件管理系统110还可以使用由参加者、管理员、和/或其它人经由I/O设备168和/或136提供的与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和已登记事件相关联的信息及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来执行所述优化。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包括关于资源当中的物理和分配关系的信息(包括关于事件端点120以及I/O设备168和/或136的关系信息)、关于管理共享资源以促进最佳事件执行的策略、以及考虑大量的已登记的和动态的信息来支配系统行为的原则。
如上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允许来自第一协作事件的一个或多个参加者在第一事件继续的同时与第一事件分开地创建并参与第二协作事件,如现在将参考图4~7C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事件管理系统维持第一和第二事件之间的关联以允许参加者容易地在事件之间移动。第二事件可以形成允许第二事件的参加者与第一事件的其余参加者分开地、但并行地协作的虚拟走廊谈话。
图4是举例说明由事件管理系统110执行以允许来自第一协作事件的一个或多个参加者在第一事件继续的同时与第一事件分开地创建并参与第二协作事件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4中,如方框302中所指示的,事件管理系统110主控具有在相应端点120处的各组参加者122的第一事件。事件管理系统110被配置为促使第一事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事件端点120,所述两个或更多事件端点120在第一事件期间向相应组的参加者122提供相应组的A/V媒体流124。
如方框304中所指示的,由事件管理系统110确定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是否已被接收到。在第一事件期间的任何点处,参加者122可以向事件管理系统110提供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参加者122可以使用第一事件的端点120处的I/O设备168、位于第一事件的其中一个端点120附近的端点120处的I/O设备168、或I/O设备136(例如,事件管理客户端)来提供请求以将该请求提供给事件管理系统110。事件管理系统110通过网络接口131接收来自参加者122的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该请求,事件管理系统110创建具有参加者122的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子组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端点的第二事件,如方框306所指示的。事件管理系统110被配置为在主控第一事件的同时创建第二事件。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初始化没有事件端点120的第二事件并提供到第一事件的各组参加者122的全部或所选子组的通信以将第二事件的启动通知给各组参加者122中的某些或全部。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为第一事件的各组参加者122的全部或所选子组提供加入第二事件的选项。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接收来自各组参加者122的一个或多个子组的通信,其指示各组参加者122的该子组希望加入第二事件。响应于所述通信,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将加入第二事件的各组参加者122的每个子组移动至第二事件中,方式为通过使端点120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和/或将该组参加者122的子组引导到第二事件的新端点120。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为第二事件的参加者122提供邀请附加端点120处的附加参加者(即,不是来自第一事件的参加者)的能力。在第二事件期间,被添加到第二事件的每个端点120向参加者122的相应子组或被邀请加入第二事件的附加参加者提供A/V媒体流124的相应组。每个子组包括相应组的参加者122中的一个或多个且可以包括该组参加者122中的全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下文参考图6A~6C更详细地描述的,事件管理系统110将第二事件创建为包括两个或更多附加端点120。在该实施例中,事件管理系统110还可以将第二事件创建为包括被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端点120。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下文参考图7A~7C更详细地描述的,事件管理系统110将第二事件创建为包括一个附加端点120和来自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端点120。
在第二事件的创建中,一组参加者122的至少一个子组从第一事件的端点120移动至第二事件的新端点120,如图5所示。图5是举例说明第一事件端点位置352和在位置352附近的第二事件端点位置354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事件包括端点120(1)~120(N),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二的整数(在图5中未示出端点120(2)~120(N))且第二事件至少包括端点120(N+1)。端点120(N+1)表示第二事件的附加端点120。
端点120(1)存在于位置352处,并且端点120(N+1)存在于位置354处。端点120(1)和120(N+1)分别使用网络连接134(1)和134(N+1)与事件管理系统通信。在第二事件之前,端点120(1)为一组参加者122(1)提供第一事件的一组A/V媒体流124(1)。在创建第二事件时,该组参加者122(1)的子组122(1)B移动至位置354处的端点120(N+1)以参与第二事件。端点120(N+1)为子组122(1)B提供第二事件的一组A/V媒体流124(N+1)。位置352足够接近于位置354以允许该组参加者122(1)的子组122(1)B在合理的时间量内在端点120(1)和120(N+1)之间移动。
在第二事件期间,端点120(1)为该组参加者122(1)的其余子组122(1)A提供第一事件的该组A/V媒体流124(1)。A/V媒体流124(1)在创建第二事件之前和之后(例如,在第二事件不包括端点120(2)~120(N)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可以是相同的,或者A/V媒体流124(1)可以被修改为排除来自移动至第二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端点120(2)~120(N)的A/V媒体流。依照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事件端点信息和策略146及来自参加者122(1)A和122(1)B的输入对A/V媒体流124(1) 进行改变。
位置352和354相对于彼此被定位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相互干扰。更特别地,端点120(1)和120(N+1)彼此充分地分离,使得从包括在子组122(1)A和122(1)B中的参加者的角度来看,各组A/V媒体流124(1)和124(N+1)不会实质性地在听觉上或视觉上相互干扰。因此,该组A/V媒体流124(1)不会实质性地干扰子组122(1)B对该组A/V媒体流124(N+1)的接收,并且该组A/V媒体流124(N+1)不会实质性地干扰子组122(1)A对该组A/V媒体流124(1)的接收。另外,端点120(N+1)与第一事件的其余端点120(2)~120(N)(未示出) 充分地分离,使得从包括在子组122(1)B和各组参加者124(2)~124(N)中的参加者的角度来看,该组A/V媒体流124(N+1)不会实质性地干扰各组A/V媒体流124(2)~124(N)中的任何一个。由于位置352和354被定位为防止第一和第二事件实质性地相互干扰,所以第一事件的参加者可以在不经历由第二事件引起的任何中断的情况下与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分开地协作。同样地,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可以在不经历由第一事件引起的任何中断的情况下与第一事件的参加者分开地协作。
位置352和354可以相对于彼此被定位为以任何适当的方式防止第一和第二事件之间的实质性干扰。在图5的示例中,障碍物356将位置352和354分离。障碍物356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和/或组合的墙壁、门、通道或将位置352和354分离的其它适当物理结构或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352表示会议室,位置354表示会议室外面的走廊或前厅,并且障碍物356表示将会议室与走廊或前厅分离的门和/或墙壁。在该实施例中,端点120(1)在会议室内部且端点120(N+1)在会议室外面的走廊或前厅中。例如,端点120(1)可以是协作工作室且端点120(N+1)可以是触控板。在其它实施例中,位置352和354表示用于将端点120(1)和120(N+1)分离的其它适当结构。
虽然端点120(1)和120(N+1)向相应位置352和354中的该组参加者122(1)的相应子组122(1)A和122(1)B提供相应组的A/V媒体流124(1)和124(N+1),但端点120(1)和/或120(N+1)的某些组件可以位于相应位置352和/或354的外部,同时防止第一和第二事件之间的干扰。
使用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用相应的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动态事件上下文144及事件信息和策略146来创建第一和第二事件之间的关联。在请求源自于第一事件的端点120的情况下,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通过将端点120识别为第一事件的一部分来创建该关联。在请求源自于另一端点120或其它适当设备的情况下,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通过将提交该请求的参加者122识别为第一事件的参加者来创建该关联。
返回参考图4,如方框308所指示的,事件管理系统110将第一事件重配置为在没有第二事件的参加者的情况下继续。事件管理系统110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哪些参加者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事件中。在一个或多个端点120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的情况下,事件管理系统110促使第一事件被重配置为在没有在第二事件期间移动的一个或多个端点120的情况下继续。特别地,事件管理系统110促使第一事件的媒体流124不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移动的端点120的媒体流124。如果在第一事件中没有端点120移动或以其他方式被改变,则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仅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在不改变第一事件的媒体流124的情况下反映第一和第二事件中的更新的参加者。
如方框310所指示的,由事件管理系统110确定第二事件是否结束。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响应于从第二事件的参加者接收通信或通过检测第二事件的端点120的状态来确定第二事件已结束。
响应于第二事件结束,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根据已登记事件规范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使第二事件的至少一部分加入第一事件中,如方框312所指示的。当第二事件结束时,第二事件的参加者可以返回至第一事件的端点120或促使第二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端点120加入或重新加入第一事件。对于最初不在第一事件中的端点120而言,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通过促使来自第一事件的媒体流被提供给这些附加端点120来使所述端点120加入第一事件。对于曾经从第一事件移动至第二事件的端点120而言,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通过促使来自第一事件的媒体流被提供给这些端点120来使端点120重新加入第一事件。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将此类端点在同一拓扑位置处重新加入第一事件而没有可能在新端点加入第一事件之前的拖长的请求协商。
现在将参考图6A~6C和图7A~7C示出并描述第一和第二事件的示例。
图6A~6C是举例说明第一和第二事件402和404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在时间t1,事件402包括向相应位置1~N中的相应组的参加者122(1)~122(N)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1)~124(N)的端点120(1)~120(N)。在时间t1之后的时间t2,事件管理系统110响应于从任何参加者122接收到请求而创建事件404。在图6A的示例中,事件404包括向相应位置N+1和N+2中的该组参加者120(1)的子组122(1)B和该组参加者120(2)的子组122(2)B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N+1)~124(N+2)的端点120(N+1)~120(N+2)。参加者的子组122(1)B和122(2)B在事件404中使用端点120(N+1)~120(N+2)与事件402分开地协作。
在图6A的示例中,端点120(1)~120(N) 都没有从事件402移动至事件404。因此,端点120(1)~120(N)继续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1)~124(N)。然而,端点120(1)和120(2)仅向相应组的参加者122(1)和122(2)的相应参加者子组122(1)A和122(2)A提供相应媒体流124(1)和124(2)。事件管理系统110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哪些参加者存在于事件402和404中。
在时间t2之后的时间t3,事件管理系统110检测到事件404已结束。在图6B的示例中,参加者的子组122(1)B和122(2)B分别返回至位置1和2,以分别使用端点120(1)和120(2)重新加入事件402。相应地,事件管理系统110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参加者的子组122(1)A和122(1)B存在于端点120(1)处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A和122(2)B存在于端点120(2)处。
在图6C所示的另一示例中,参加者的子组122(2)B返回至位置2以使用120(2)重新加入事件402,如参考图6B所述。然而,参加者的子组122(1)B选择使用端点120(N+1)从位置N+1加入事件402。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端点120(N+1)加入事件402并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参加者的子组122(1)B存在于端点120(N+1)处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A和122(2)B存在于端点120(2)处。
图7A~7C是举例说明第一和第二事件412和414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在时间t1,事件412包括向相应位置1~N中的相应组的参加者122(1)~122(N)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1)~124(N)的端点120(1)~120(N)。在时间t1之后的时间t2,事件管理系统110响应于从任何参加者122接收到请求而创建事件414。在图7A的示例中,事件414包括向相应位置1和N+1中的该组参加者120(1)和该组参加者120(2)的子组122(2)B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1)和124(N+1)的端点120(1)和120(N+1)。参加者组122(1)和参加者的子组122(2)B使用端点120(1)和120(N+1)与事件412分开地在事件414中协作。
在图7A的示例中,端点120(1)从事件412移动至事件414。因此,事件管理系统110将事件412重配置为利用端点120(2)~120(N)继续,端点120(2)~120(N)继续提供相应A/V媒体流124(2)~124(N)。然而,端点120(2)仅向参加者组122(2)中的参加者子组122(2)A提供媒体流124(2)。事件管理系统110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哪些参加者存在于事件412和414中。
在时间t2之后的时间t3,事件管理系统110检测到事件414已结束。在图7B的示例中,该组参加者122(1)选择使用端点120(1)来重新加入事件412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B返回至位置2以使用端点120(2)来重新加入事件412。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端点120(1)重新加入事件412中并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该组参加者122(1)存在于端点120(1)处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A和122(2)B存在于端点120(2)处。
在图6C所示的另一示例中,该组参加者122(1)选择使用端点120(1)来重新加入事件412,并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B选择使用端点120(N+1)来加入事件412。事件管理系统110使端点120(1)重新加入事件412,使端点120(N+1)加入事件412,并更新已登记事件规范142和/或动态事件上下文144以指示该组参加者122(1)存在于端点120(1)处且参加者的子组122(2)B存在于端点120(N+1)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事件管理系统110可以包括硬件和软件组件的任何适当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事件管理系统110包括存储在事件管理系统110内或以其他方式能被事件管理系统110访问的任何适当类型、数目和/或组合的便携式或非便携式存储介质(未示出)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被事件管理系统110中的任何适当类型、数目和/或组合的处理器(未示出)访问和执行以实现上述功能。
虽然在本文中已经出于描述优选实施例的目的举例说明并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多种替换和/或等效实现方式可以代替所示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光学、机械、机电、电学和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可以在很多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本申请意图覆盖本文所讨论的优选实施例的任何适配或变更。因此,很明显,意图在于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制本发明。

Claims (20)

1. 一种由事件管理系统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主控包括第一组事件端点的第一事件,所述第一组事件端点在第一事件期间向相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参加者提供第一组和第二组媒体流;以及
在主控第一事件的同时,创建包括第二组事件端点的第二事件,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在第二事件期间向第一组参加者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第三组媒体流并提供第四组媒体流;
其中,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事件端点充分地分离,使得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
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二事件端点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事件端点充分地分离,使得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
3. 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在创建第二事件之前创建第一事件以包括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二事件端点;以及
在创建第二事件之后使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所述第二事件端点移动至第二事件。
4. 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事件结束之后使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二事件端点重新加入第一事件。
5. 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事件结束之后使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加入第一事件。
6.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在包括所述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一个事件端点的房间之外。
7. 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组参加者中的一个参加者的请求来创建第二事件。
8. 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从位于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附近的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一个事件端点接收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
9. 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接收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
10.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在第二事件期间向第一组参加者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参加者提供第三组媒体流并向第二组参加者中的至少一个参加者提供第四组媒体流。
11. 一种系统,包括:
网络接口,其被配置为连接到网络;以及
事件管理系统,其耦合到所述网络接口;
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促使第一和第二事件端点使用网络接口在第一事件期间向相应第一组和第二组参加者提供相应第一组和第二组媒体流,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接收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所述第二事件至少包括与第一和第二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充分地分离、以便第二事件在向第一组参加者的第一子组提供第三组媒体流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的第三事件端点,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在第一事件期间向至少第一组和第二组参加者提供加入第二事件的选项,并且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维持第一事件与第二事件之间的关联。
12. 权利要求11的系统,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促使所述第二事件端点加入第二事件。
13. 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促使第二事件端点使用所述关联重新加入第一事件。
14. 权利要求11的系统,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促使第四事件端点加入第二事件。
15. 权利要求11的系统,其中,所述事件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促使第四事件端点响应于第二事件结束而使用所述关联加入第一事件。
16. 一种程序产品,包括:
程序,其能够由处理器执行以便促使所述处理器:
在包括向相应第一组和第二组参加者提供第一组和第二组媒体流的第一组事件端点的第一事件期间接收创建第二事件的请求;以及
在第一事件期间,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请求而创建第二事件以包括第二组事件端点,所述第二组事件端点在第二事件期间向第一组参加者中的至少一个参加者提供第三组媒体流并向第二组参加者中的至少一个参加者提供第四组媒体流,其中,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事件端点充分地分离,使得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
介质,其存储所述程序,使得该程序能够被所述处理器访问。
17. 权利要求16的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便促使所述处理器:
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一个事件端点接收所述请求。
18. 权利要求16的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便促使所述处理器:
从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一事件端点接收所述请求。
19. 权利要求16的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便促使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第一事件重配置为在第二事件期间在没有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端点的情况下继续。
20. 权利要求16的程序产品,其中,第二组事件端点中的第二事件端点与第一组事件端点中的每一个事件端点充分地分离,使得第二事件不会实质性地干扰第一事件。
CN2008801312817A 2008-09-26 2008-09-26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21657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8/077898 WO2010036261A1 (en) 2008-09-26 2008-09-26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creating a second ev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5767A true CN102165767A (zh) 2011-08-24

Family

ID=4206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12817A Pending CN102165767A (zh) 2008-09-26 2008-09-26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79157A1 (zh)
EP (1) EP2329646A4 (zh)
CN (1) CN102165767A (zh)
BR (1) BRPI0822788A2 (zh)
WO (1) WO2010036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7726B2 (en) * 2009-12-31 2013-03-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laboration in low bandwidth applications
US8848054B2 (en) * 2010-07-29 2014-09-30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Presentation capture with automatically configurable output
US9755847B2 (en) * 2012-12-19 2017-09-05 Rabbi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nd discovery
US10771508B2 (en) 2016-01-19 2020-09-08 Nadejda Sarmov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virtual shared experience for media playback
US11558436B2 (en) * 2021-04-30 2023-01-17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Content monitoring for virtual meeting rooms
US20220353304A1 (en) * 2021-04-30 2022-1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Agent For Auto-Summoning to Meeting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5054B1 (en) * 1993-10-01 2007-02-27 Collaboration Properties, Inc. Participant display and selection in video conference calls
US20070203980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ubsystem-scoping architecture for breakout rooms in a virtual sp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1797A (en) * 1992-11-30 1996-02-13 Qwest Communications Schedulable automatically configured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US5373549A (en) * 1992-12-23 1994-12-13 At&T Corp. Multi-level conference management and notification
JPH0795552A (ja) * 1993-09-20 1995-04-07 Fujitsu Ltd テレビ会議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US5689641A (en) * 1993-10-01 1997-11-18 Vicor, Inc.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system arrangement for routing compressed AV signal through a participant site without decompressing the AV signal
US5729687A (en) * 1993-12-20 1998-03-1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ending differences between joining meeting information and public mee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computer conference upon comparing annotations of joining and public meeting information
US6188687B1 (en) * 1994-11-30 2001-02-13 Verizon Laboratories Inc. Broadband switch that manages traffic and method therefor
US5809235A (en) * 1996-03-08 1998-09-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bject oriented network event management framework
US5959697A (en) * 1996-06-07 1999-09-28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dissolve transitions in a video signal
US6396510B1 (en) * 1996-06-21 2002-05-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 multi-point electronic conference
US6119149A (en) * 1998-06-05 2000-09-12 I2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allowing collabor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enterprises for optimal decision making
US6157401A (en) * 1998-07-17 2000-12-05 Ezenia! Inc. End-point-initiated multipoint videoconferencing
US6404873B1 (en) * 1998-12-01 2002-06-11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ubconference calling in a telephony-over-LAN environment
US6356943B2 (en) * 1998-12-14 2002-03-12 Emc Corporation Distanc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US6426948B1 (en) * 1999-06-02 2002-07-30 Accenture Llp Video conferencing fault management in a hybrid network
US6292099B1 (en) * 1999-09-20 2001-09-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dynamic adaptation for external devices
US6615274B1 (en) * 1999-12-09 2003-09-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network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7830824B2 (en) * 2000-03-01 2010-11-09 Poly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servationless third party meeting rooms
JP2002202941A (ja) * 2000-08-25 2002-07-19 4C Soft Inc マルチメディア電子学習システムおよび学習方法
US7631039B2 (en) * 2000-12-01 2009-12-08 Radvision Ltd. Initiation and support of video conferencing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US7003086B1 (en) * 2001-01-18 2006-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all resources during a conference call
US20040025186A1 (en) * 2001-01-19 2004-02-05 Jennings Charles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a
US20020126201A1 (en) * 2001-03-08 2002-09-12 Star-Bak Communicati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video conferencing to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231423B1 (en) * 2001-05-23 2007-06-12 Jens Horstmann Interactive wireless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US6633324B2 (en) * 2001-07-31 2003-10-14 Forgent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all configuration and scheduling
US7023465B2 (en) * 2001-07-31 2006-04-04 Tandberg Telecom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figuration, scheduling and access control
US7206808B2 (en) * 2001-07-31 2007-04-17 Tandberg Telecom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verse video network devices via application and interface objects
US20030041139A1 (en) * 2001-08-14 2003-02-27 Smartpipes, Incorporated Event management for a remote network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US7177403B2 (en) * 2001-09-24 2007-02-13 Meyerson Robert F Event drive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7139263B2 (en) * 2001-10-19 2006-11-21 Sentito Networks, Inc. Voice over IP architecture
US7257090B2 (en) * 2001-12-03 2007-08-14 Avaya Technology Llc Multi-site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MXPA04005815A (es) * 2001-12-15 2004-09-10 Thomson Licensing Sa Videoconferencia de tiempo programado invocada por servidor.
US7292544B2 (en) * 2002-01-30 2007-11-06 Interactive Ideas Llc Multipoint audiovisual conferencing system
US7046779B2 (en) * 2002-02-15 2006-05-16 Multimedia Telesys, Inc.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at multi-station sites
US20070285504A1 (en) * 2002-02-15 2007-12-13 Hesse Thomas 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erencing among governed and external participants
KR20040104526A (ko) * 2002-03-20 2004-12-10 톰슨 라이센싱 소시에떼 아노님 화상회의 시스템 아키텍처
WO2003096210A1 (en) * 2002-05-08 2003-11-20 Starret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ideo telephony over a cable acc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6853398B2 (en) * 2002-06-21 2005-02-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video communication with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DE60214391T2 (de) * 2002-10-24 2007-10-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ouston Erkennung von Ereignissen bei der Kommunikation mit mehreren Sprachkanälen
US8090809B2 (en) * 2002-11-04 2012-01-03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Role grouping
US20040119814A1 (en) * 2002-12-20 2004-06-24 Clisham Allister B.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40139452A1 (en) * 2003-01-14 2004-07-15 Hope Clifford C. Dynamic recipients in an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US8230445B2 (en) * 2003-01-14 2012-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v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7421492B1 (en) * 2003-01-24 2008-09-02 Unisys Corporation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operating multiple computer systems
US7701882B2 (en) * 2003-02-10 2010-04-20 Intercal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US7327731B1 (en) * 2003-04-09 2008-02-05 At&T Corp. Point-to-multipoint connections for data delivery
NO318975B1 (no) * 2003-06-20 2005-05-30 Tandberg Telecom As System og fremgangsmate for oppsett av moter og konferanser
US20050028106A1 (en) * 2003-07-31 2005-02-03 Polycom,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ystem status alert on videoconference terminal
JP2005101930A (ja) * 2003-09-25 2005-04-14 Kyocera Corp 携帯通信端末
CN100359942C (zh) * 2003-11-05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讯会议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A2451421A1 (en) * 2003-11-28 2005-05-28 Globestar Systems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US7362698B2 (en) * 2004-01-22 2008-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ervice for achieving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responsive to dynamic status
US8224937B2 (en) * 2004-03-04 2012-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vent ownership assigner with failover for multiple event server system
TWI263915B (en) * 2004-04-02 2006-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ev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060026502A1 (en) * 2004-07-28 2006-02-02 Koushik Dutta Document collaboration system
US7256816B2 (en) * 2004-10-25 2007-08-14 3V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scheduling and conducting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s
US7679638B2 (en) * 2005-01-27 2010-03-1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video-conference to choose between various associated video conferences
US7679640B2 (en) * 2005-01-27 2010-03-1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sub-videoconference from a main videoconference
US7492729B2 (en) * 2005-01-28 2009-02-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rving resources of a multipoint conference
US20060248185A1 (en) * 2005-04-29 2006-11-02 Morris Robert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presence service to advertise activity availability
US20060248210A1 (en) * 2005-05-02 2006-11-02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Controlling video display mode in a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US8351587B2 (en) * 2005-05-24 2013-01-08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otification of conference status
EP1755305A1 (fr) * 2005-08-17 2007-02-21 Alcatel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jonction de sessions multimedia paralleles a des sessions multimedia principale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US8055529B1 (en) * 2005-09-14 2011-11-08 OneDemand.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attorney performance in prosecuting security interest enforcement actions
US7634074B2 (en) * 2005-09-30 2009-12-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idebar calls
US8243630B2 (en) * 2005-10-19 2012-08-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pplication-level routing protocol for multiparty audio-video conferencing
WO2007079469A2 (en) * 2005-12-30 2007-07-12 Visual Exchange Network,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 to group entertainment
US7929012B2 (en) * 2006-01-05 2011-04-1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video switching using media notifications
US7694002B2 (en) * 2006-04-07 2010-04-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upgrading / downgrading a conference session
US20070260932A1 (en) * 2006-04-11 2007-11-08 Ryan Prichard Event log management system
US8230098B2 (en) * 2006-05-10 2012-07-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aming media objects
US7978216B2 (en) * 2006-06-07 2011-07-12 Cisco Technology, Inc. Versatile conference adapte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20070285501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Wai Yim Videoconference System Clustering
US7945620B2 (en) * 2006-06-13 2011-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hat tool for concurrently chatting over more than one interrelated chat channels
US20070300165A1 (en) * 2006-06-26 2007-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rporation In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User interface for sub-conferencing
US7764632B2 (en) * 2006-08-24 2010-07-27 Interwise Ltd. Software bridge for multi-point multi-media teleconferencing and telecollaboration
US8817668B2 (en) * 2006-09-15 2014-08-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able, scalable, pluggable conferencing architecture
US7865887B2 (en) * 2006-11-30 2011-01-04 Sap Ag Context based event handling and execution with prioritization and interrupt management
US7689568B2 (en) * 2006-12-28 2010-03-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00556B2 (en) * 2007-04-27 2012-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mizing bandwidth in a multipoint video conference
US20080320000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Sreedhar Gaddam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and Communications Over a Network
WO2009045206A1 (en) * 2007-10-01 2009-04-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virtual collaboration systems
US7990889B2 (en) * 2007-10-01 2011-08-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virtual collaboration systems
US8280993B2 (en) * 2007-10-04 2012-10-02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ernet bots
EP2271998B1 (en) * 2008-04-30 2014-08-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2016816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事件之间的消息传送
EP2271997A4 (en) * 2008-04-30 2013-02-20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A PLANNED AND IN PROGRESS EVENT
EP2274911A1 (en) * 2008-05-05 2011-01-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munications prior to a scheduled event
US20100005394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hlomo Dubnov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viewing
WO2010036260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recting an attendee of a collaboration event to an endpoint
US8239880B1 (en) * 2008-09-30 2012-08-07 Emc Corporation Orchestrating flow of event information to several event handling compon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5054B1 (en) * 1993-10-01 2007-02-27 Collaboration Properties, Inc. Participant display and selection in video conference calls
US20070203980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ubsystem-scoping architecture for breakout rooms in a virtual sp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79157A1 (en) 2011-07-21
WO2010036261A1 (en) 2010-04-01
EP2329646A1 (en) 2011-06-08
BRPI0822788A2 (pt) 2015-06-30
EP2329646A4 (en)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7513B (zh) 用于实时网络通信的方法、实时多语种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318999C (zh) 视频会议系统结构
CN101952817B (zh) 在场位置信息
US20070038701A1 (en) Conferencing system
US20110276901A1 (en) Family chat
CN109891878A (zh) 加入远程会议会话的增强型技术
US20140136999A1 (en) Multi-User Interactive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0597774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326290A (zh) 实况内容和录制的内容的同时观看
CN108886472A (zh) 交叉模式通信
CN102694665A (zh) 通知参与者会议开始
CN104067602A (zh) 语音链接系统
US20100091687A1 (en) Status of events
CN102165767A (zh) 用于创建第二事件的事件管理系统
US20110173263A1 (en) Directing An Attendee Of A Collaboration Event To An Endpoint
CN102016818A (zh) 预定和进行中事件参加者之间的通信
CN102016816A (zh) 事件之间的消息传送
WO2012133860A1 (ja) 遠隔会議システム
CN102017620A (zh) 安排好的事件之前的通信
JP2009253625A (ja) 情報収集・テレビ会議実施制御装置、情報収集・テレビ会議実施制御方法、情報収集・テレビ会議実施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US7792901B2 (en) Reconfiguring a collaboration event
CN102016817A (zh) 事件管理系统
JP2005084969A (ja) 会議支援システム及び会議支援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583178A (zh) 一种会议协同参与方法及系统
JP200531009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