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8779B -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8779B
CN102158779B CN201110080459.3A CN201110080459A CN102158779B CN 102158779 B CN102158779 B CN 102158779B CN 201110080459 A CN201110080459 A CN 201110080459A CN 102158779 B CN102158779 B CN 102158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gnd ground
earphone
mouth
groun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04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8779A (zh
Inventor
杨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804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8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8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8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8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8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由于采用了在设置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其可以改善耳机插座ESD的防护。并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通过该中断引脚检测可以克服耳机插拔所带来的POP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手机的附属设备,一般手机也都会配有耳机,通过耳机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听音乐,接听电话,听FM等等。目前手机上耳机插座的设计也都按照标准的3.5寸的耳机来设计,然而因为手机要求做的比较薄,则3.5寸的耳机插座都会设计成为破板的耳机插座,这种破板的耳机插座会带来一些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其可以改善耳机插座ESD防护,防止手机基带芯片受静电释放的损害;并可以克服耳机插拔所带来的POP噪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在PCB板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并在该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将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将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左声道输出线;将所述右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右声道输出线;
B、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
C、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以及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到工作电源;
D、当有耳机插入,通过耳机的接地引脚与第一GND地引脚和第二GND地引脚连接,检测到中断引脚的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触发中断,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插入。
所述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步骤:
当耳机拔出后,检测到中断引脚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拔出。
所述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步骤:在该U口的另一侧还设置: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
一种耳机插座,其中,包括在PCB板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在该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将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左声道输出线;将所述右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右声道输出线;
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中,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还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到工作电源。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中,在该U口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
本发明所提供的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由于采用了在设置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其可以改善耳机插座ESD的防护。并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通过该中断引脚检测可以克服耳机插拔所带来的POP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3.5寸通用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3.5寸通用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3.5寸通用耳机插座在PCB板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3.5寸通用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目前3.5寸通用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4和5为用于连接耳机左声道的左声道引脚,3为用于连接耳机右声道的右声道引脚,2和6为用于连接耳机MIC的MIC引脚,1为用于连接耳机地线的GND地引脚。插入耳机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10为机耳机插头,11为耳机接地线连接段,12为耳机MIC线连接段,13为耳机右场道连接段,14为耳机左声道连接段。
由于3.5寸的耳机插座尺寸比较大,在手机的PCB上使用时一般都是采用破板的器件,贴在手机PCB电路板上的耳机插座如图3所示。
图3 中U口区域内PCB是被挖空的,如图3所示MIC引脚6和GND地引脚1比较靠近PCB板的边缘,这样MIC引脚6很容易受到静电释放的伤害,而GND地引脚1是接地的引脚,GND地引脚不会对其有影响。
然而引脚6是耳机的MIC引脚,连接到手机基带芯片的,如果从MIC引脚6引入了静电释放(ESD)就会很容易的损坏基带芯片。
为了防止手机基带芯片受静电释放(ESD)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如图4所示,在用于安装耳机插座的PCB板30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10适配的U口20,在该U口20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21、MIC引脚22、右声道引脚23、第一左声道引脚24,请参见本发明实施例图5所示的耳机插座布线。
如图4所示,并在该U口20的另一侧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21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26,如5所示。这样,设置在靠近PCB板边缘的耳机插头引脚21和26都是接地引脚,26引脚不用作耳机的MIC引脚,没有将MIC引脚设置在PCB板边缘,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不会受到静电释放的伤害,可以有效地保护手机基带芯片,当耳机插头10插入本发明实施的耳机插头如图6所示。
所述的耳机插座,如图4所示,在该U口20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24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25。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当耳机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标准的耳机插入后还是可以正常使用,本发明的耳机插座不会影响耳机的任何功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在手机设计耳机插拔检测方面利用上述设计的耳机插座,搭配新的插拔检测方案,还能改善目前手机插拔过程中的POP噪声。
目前手机的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如图8所示,图8的耳机插拔检测电路中,因为在耳机音频左声道上一直有一个直流电压VDD,因而在插入耳机的时候,会有电流从该电压通过耳机左声道到地,从而产生了POP噪声。POP噪声是指音频器件在上电、断电瞬间以及上电稳定后,各种操作带来的瞬态冲击所产生的爆破声。
为了解决POP噪声,本发明实施采用不在耳机的左声道或右声道上施加一个直流电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耳机插座,还将所述第一GND地引脚21连接参考地,所述第二GND地引脚26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DET_INT;所述第二GND地引脚26还通过一第一电阻R1连接到工作电源VDD。第一左声道引脚24和第二左声道引脚25共同连接至手机电路板上的耳机音频左声道输出线,右声道引脚23连接至手机音频右声道连接。
如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当耳机没有插入时,其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DET_INT检测为高电平,当耳机插入时,中断引脚DET_INT的高电平通过耳机10的接地线连接段11连接第一GND地引脚至参考地。此时,检测到中断引脚DET_INT为低电平信号。即可以实现对耳机插入与否的检测判断。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其可以改善耳机插座ESD防护防止手机基带芯片受静电释放的损害;并可以克服耳机插拔所带来的POP噪声。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如图9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在PCB板30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10适配的U口20,并在该U口20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第一GND地引脚21、MIC引脚22、右声道引脚23、第一左声道引脚24,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并将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具体如上所述。
步骤S120、在该U口20的另一侧边缘设置: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21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26;并在该U口20的另一侧还设置: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24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25,如图4、图5和图6,具体如上所述。
步骤S130、如图7所示,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26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DET_INT;以及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26通过一第一电阻R3连接到工作电源。
步骤S140、当有耳机插入,如图7所示,通过耳机10的接地引脚与第一GND地引脚21和第二GND地引脚26连接,将中断引脚DET_INT的信号连接至参考地,此时检测到中断引脚DET_INT的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触发中断,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10插入。
当耳机拔出后,中断引脚DET_INT与参考地连接断开,检测到中断引脚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拔出。
图7中利用耳机插座的第二GND地引脚26来作为耳机插拔检测,耳机插座的第二GND地引脚26通过一个第一电阻R3连接到工作电源VDD同时连接到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DET_INT。
如图7所示,当耳机10没有插入的时候,中断引脚DET_INT的信号为高电平,当耳机10插入后,通过耳机的第二GND地引脚26和第一GND地引脚21连接,即第二GND地引脚26此时连接到地,中断引脚DET_INT的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触发中断,基带芯片则认为耳机已经插入。
同样,当耳机拔出后,第二GND地引脚26不再和第一GND地引脚21连接一起,因而中断引脚DET_INT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基带芯片则认为耳机拔出。由于耳机的左右声道上没有施加直流电压,因而也就不会有POP噪声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由于采用了在设置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其可以改善耳机插座ESD的防护。并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通过该中断引脚检测可以克服耳机插拔所带来的POP噪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耳机插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PCB板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并在该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将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将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左声道输出线;将所述右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右声道输出线;所述MIC引脚未设置在PCB板边缘;
B、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
C、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以及将所述第二GND地引脚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到工作电源;
D、当有耳机插入,通过耳机的接地引脚与第一GND地引脚和第二GND地引脚连接,检测到中断引脚的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触发中断,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插入;
所述步骤B还包括步骤:在该U口的另一侧还设置: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
所述步骤D还包括步骤:当耳机拔出后,检测到中断引脚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基带芯片判断为耳机拔出。
2.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PCB板上设置的与耳机插头适配的U口,在该U口的其中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GND地引脚、MIC引脚、右声道引脚、第一左声道引脚;所述第一GND地引脚连接参考地;将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左声道输出线;将所述右声道引脚连接耳机音频右声道输出线;所述MIC引脚未设置在PCB板边缘;
在该U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GND地引脚对称的第二GND地引脚,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连接到用于为耳机插拔中断检测的手机基带芯片的中断引脚;所述第二GND地引脚还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到工作电源;
在该U口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左声道引脚对称的第二左声道引脚。
CN201110080459.3A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Active CN102158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459.3A CN102158779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459.3A CN102158779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8779A CN102158779A (zh) 2011-08-17
CN102158779B true CN102158779B (zh) 2015-05-13

Family

ID=4443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0459.3A Active CN102158779B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87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6486B1 (ko) * 2012-08-23 2019-04-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어폰 접속 인터페이스 및 이어폰 운용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KR101937839B1 (ko) * 2012-08-29 2019-04-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어폰 접속 인터페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말기와 단말기 운용 방법
CN103974169B (zh) * 2013-01-24 2018-01-0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装置及音频处理方法
CN103414060A (zh) * 2013-07-22 2013-11-27 张华� 耳机插座
CN105792069B (zh) * 2014-12-26 2019-04-16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座接口电路
CN105407442B (zh) * 2015-12-24 2019-03-19 广州艾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设备的插拔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5740070B (zh) * 2016-01-29 2019-07-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按钮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5591251A (zh) * 2016-02-24 2016-05-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耳机接口电路及其拔插检控方法
GB2567903A (en) * 2017-10-27 2019-05-01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Socket monitor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111A (zh) * 2008-07-23 2008-12-03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耳机
CN101784001A (zh) * 2009-12-18 2010-07-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母座及耳机按键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111A (zh) * 2008-07-23 2008-12-03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耳机
CN101784001A (zh) * 2009-12-18 2010-07-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母座及耳机按键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移动通信手持机有线耳机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YD/T 1885-2009》;20090615;正文第6页倒数第一段及图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8779A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8779B (zh)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US9369794B2 (en) Earbuds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N101630802B (zh) 耳机插孔结构
CN101924835B (zh) 一种手机通话方法及手机
CN101841588B (zh) 音频接口装置及使用该音频接口装置的电子装置
US20140241535A1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an audio accessory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40181B (zh) 耳机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100067158A1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CN104093114B (zh) 一种耳机按键的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2638745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耳机兼容方法、系统及其接口电路
CN101990144A (zh) 双耳机适配器、主板和双耳机的检测方法
CN202503657U (zh) 耳机插座电路及应用此的便携式终端
KR20070022442A (ko) 이어폰 삽입 순간의 팝업 노이즈 차단 기능을 가진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5142072B (zh) 一种外接播放器的音频装置及音频播放方法
JP6220731B2 (ja) 電子機器、5極プラグイヤホン、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CN210274510U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窃听的保护装置
CN103825995B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其音量控制方法
CN201781517U (zh) 一种手机装置
CN101917659A (zh) 一种耳机电路的检测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61502A (zh) 多功能收音机式听力耳机
CN215121196U (zh) 一种耳机热插拔检测电路、音频电路以及用电器
CN102325228A (zh) 手机及降低手机中耳机能耗的方法
CN202841218U (zh) 一种usb接口装置及手机
CN220457581U (zh) 麦克风驱动电路及装置
CN204518049U (zh) 一种耳机插拔爆破音抑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