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2643B -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2643B CN102152643B CN2011100331320A CN201110033132A CN102152643B CN 102152643 B CN102152643 B CN 102152643B CN 2011100331320 A CN2011100331320 A CN 2011100331320A CN 201110033132 A CN201110033132 A CN 201110033132A CN 102152643 B CN102152643 B CN 1021526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stream
- black liquid
- pump
- nozz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液体的消耗并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的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从多个喷嘴(30)喷射墨液的记录头(26);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供给墨液的墨液流路(32)及容器(36);能够从墨液流路(32)内对墨液进行吸引及排出的维护泵(53);对容器(36)内的墨液进行脱气的过滤器(57);和对维护泵(53)的驱动进行控制并进行喷嘴(30)的恢复处理的控制部,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通过对维护泵(53)进行吸引驱动来吸引墨液后,通过对维护泵(53)进行排出驱动来使墨液排出,并将通过过滤器(57)被脱气了的墨液向喷嘴(30)侧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使液体向目标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公知喷墨式打印机。该打印机通过从形成在记录头上的喷嘴喷射向记录头(液体喷射头)供给的墨液(液体)来对目标实施印刷(图像形成)。
在这样的打印机中,若在记录头内的墨液中混入气泡,则不能够从喷嘴良好地喷射的墨液,从而导致印刷品质下降。因此,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如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通过从收容墨液的墨盒侧向记录头侧对墨液进行加压供给,来进行将混入到记录头内的墨液中的气泡与墨液一起向喷嘴开口的外侧推出并排出的所谓喷嘴的恢复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2725号公报
不过,伴随气泡的混入的墨液的喷射不良发生在每个喷嘴上。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那样,从墨盒侧向记录头侧对墨液进行加压供给从而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的情况下,对于能够良好地喷射墨液的正常的喷嘴也对墨液进行加压供给。其结果,也从正常的喷嘴排出墨液,存在伴随喷嘴的恢复处理浪费较多的墨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液体的消耗地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的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从多个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向成为所述喷嘴侧的下游侧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流路;能够对该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所述液体的泵;使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正常化的液体正常化机构;和对所述泵的驱动进行控制而进行所述喷嘴的恢复处理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在通过对所述泵进行吸引驱动,使该泵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后,通过对所述泵进行排出驱动,使该泵将伴随所述泵的吸引驱动而被吸引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将通过所述液体正常化机构而正常化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喷嘴侧供给。
根据该构成,泵被吸引驱动后,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液体被吸引。这样,混入到液体喷射头内的液体中的气泡与液体一起在液体供给流路内流动并通过液体正常化机构被正常化。因此,之后,若泵被排出驱动从而向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液体,则受到该排出压使被正常化的液体向喷嘴侧移动。而且,通过喷嘴的毛细管力的作用将被正常化了的液体填充到喷嘴内,喷嘴的恢复处理结束。这样,在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时,不会从喷嘴开口向外侧排出液体就能够去除混入到液体内的气泡。因此,能够抑制液体的消耗并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还具有:两端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给流路的循环流路;和循环机构,其从该循环流路的一端使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循环流路内,并从该循环流路的另一端使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流出。
根据该构成,通过循环流路及循环机构,能够使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液体流动。因此,即使在例如液体蒸发导致粘度上升的情况下,吸引来的液体和从上游侧供给来的粘度小的液体混合使粘度降低。因此,由于能够使增粘了的液体的粘度降低并向喷嘴进行再充填,所以,能够抑制液体的消耗并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
在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正常化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内的过滤器。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循环流路内设置过滤器,使从液体供给流路取得并在循环流路内流动的液体通过过滤器向液体供给流路流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去除液体中的气泡和混入到液体中的异物。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嘴的恢复方法,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和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向成为所述喷嘴侧的下游侧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流路,该恢复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吸引步骤,对能够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所述液体的泵进行吸引驱动,并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使在该吸引步骤中吸引的所述液体正常化的液体正常化步骤;和对所述泵进行排出驱动,将正常化了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喷嘴侧供给的排出步骤。
通过该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所涉及的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墨液供给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3-3向视剖视示意图。
图4是维护泵的示意图。
图5是控制部的框图。
图6是喷嘴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12...用纸(目标),26~29...记录头(液体喷射头),30...喷嘴,31...墨盒(液体供给源),32...墨液流路(液体供给流路),35...分支流路(液体供给流路),36...贮液箱(液体供给流路),51...第一流路阀(上游侧流路阀),52...第二流路阀(下游侧流路阀),53...维护泵(泵),55...循环流路,56...循环泵(循环机构),57...过滤器(液体正常化机构),67...控制部(控制机构),PH...变压位置(第一位置),PK1...上游侧开闭位置(第二位置),PK2...下游侧开闭位置(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体化成喷墨式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提及“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分别是指图1中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另外,提及“前后方向”的情况是指与图1的纸面正交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11具有:用于输送作为目标的用纸12的输送单元13;和用于对用纸12实施印刷的记录头单元15。
输送单元13具有左右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的压印板1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辊18以通过驱动马达19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配置在压印板17的右侧,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从动辊20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压印板17的左侧。而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张力辊21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压印板17的下侧。
在驱动辊18、从动辊20及张力辊21以包围压印板17的方式卷绕有具有多个贯通孔的环状的输送带22。该情况下,张力辊21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被向下侧施力,通过对输送带22赋予张力,能够抑制该输送带22的松弛。
而且,通过使驱动辊18从前侧观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使输送带22从前侧观察在驱动辊18、张力辊21及从动辊20的外侧沿顺时针方向环绕移动。另外,在用纸12处于与压印板17的上表面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吸引机构隔着输送带22被吸引到压印板17侧,并从上游侧即左侧向下游侧即右侧被输送。
另外,在从动辊20的左斜上侧设置有用于将未印刷的多张用纸12一张张地依次向输送带22上进行供纸的上下一对供纸辊23。另一方面,在驱动辊18的右斜上侧设置有用于将印刷后的用纸12一张张地从输送带22上进行排纸的上下一对排纸辊24。
如图1及图2所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6~29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间隔地设置在记录头单元15上。此外,在成为各记录头26~29的下表面的喷嘴形成面26a~29a上,以多个喷嘴30形成沿前后方向的喷嘴列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以规定间隔开设规则的开口。而且,在这样构成的各喷嘴30上,按记录头26~29供给相同种类的墨液(液体),并从喷嘴3喷射。
即,如图2所示,在第一记录头26连接有墨液供给装置33,该墨液供给装置33从收容有黑色的墨液的作为液体供给源的墨盒31经由作为液体供给流路的墨液流路32供给黑色墨液。另外,同样,在第二~第四记录头27~29连接有从分别收容青色、红色、黄色各色的墨液的墨盒31供给墨液的墨液供给装置33。
不过,由于从各墨盒31向各记录头26~29供给墨液的墨液供给装置33的构成相同,所以,图2中仅将向第一记录头26供给墨液的一个墨液供给装置33与第一记录头26和墨盒31一起图示。而且,在以下中,以该图2所示的第一记录头26和向第一记录头26供给墨液的墨液供给装置33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第一记录头26内,与墨液流路32的下游侧连通的贮液箱36沿喷嘴列在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此外,贮液箱36的上壁内面倾斜地形成。即,贮液箱36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36a与中央部36b相比,在上下方向较高。而且,从贮液箱36的延伸设置方向(前后方向)的多个位置分支形成有分别与各喷嘴30对应的多个分支流路35。
如图2及图3所示,分支流路35包括与喷嘴30连通的腔室37;和连通该腔室37和贮液箱36的连通流路38。此外,在与墨液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3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连通流路38的截面积与腔室37的流路截面积相比变小。
而且,如图3所示,在与腔室37相邻的位置上隔着形成腔室37的一壁面的振动板39配设有压电元件40。即,压电元件40收缩及伸长从而使振动板39振动,由此改变腔室37的容积使墨液从喷嘴30喷射。而且,在伴随喷射腔室37内的墨液减少时,墨液经由连通流路38、贮液箱36、墨液流路32从墨盒31侧被供给。因此,分支流路35、贮液箱36、墨液流路32作为能够从成为墨盒31侧的上游侧向成为喷嘴30侧的下游侧供给墨液的液体供给流路发挥作用。
另外,喷嘴30包括:从连接在腔室37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截面积渐渐变小的锥形部42和与该锥形部42连通且在喷嘴形成面26a开口的开口部43。而且,若从上游侧对喷嘴30中填充有墨液,则在喷嘴30内且在喷嘴形成面26a上开口的喷嘴开口44的附近形成有弯液面M。此外,弯液面M是指通过毛细管现象使墨液的中央部从喷嘴开口44观察呈凹面形状地鼓起而成的曲面。
另外,如图2所示,墨盒31的结构为,收容墨液且具有挠性的墨液包46被收容在外壳47中。而且,在外壳47经由空气流路48连接有加压泵49,并且在墨液包46连接有墨液流路32的上游端。因此,若加压泵49经由空气流路48向外壳47内供给空气,则墨液包46被压扁从而墨液包46内的墨液向墨液流路32供给。
而且,在墨液流路32中,在作为第二位置的上游侧开闭位置PK1上设置有能够开闭墨液流路32的作为上游侧流路阀的第一流路阀51。另外,在与上游侧开闭位置PK1相比成为下游侧的作为第三位置的下游侧开闭位置PK2上设置有能够开闭墨液流路32的作为下游侧流路阀的第二流路阀52。
而且,在作为成为上游侧开闭位置PK1和下游侧开闭位置PK2之间的第一位置的变压位置PH连接有作为使墨液流路32内的压力变化从而能够对墨液进行吸引及排出的泵的维护泵53。另外,在墨液流路32中,在与上游侧开闭位置PK1相比靠近上游侧,设置有根据下游侧的减压容许墨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流动的未图示的单向阀。
而且,在墨液流路32中的与下游侧开闭位置PK2相比成为下游侧的连接位置PS连接有循环流路55。此外,循环流路55在该循环流路55中的分支位置PB分支并分别连接在贮液箱36的两端部36a。而且,在循环流路55中,在与分支位置PB相比在循环方向中成为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作为使循环流路55内的墨液流动的循环机构的循环泵56。而且,在循环方向上与分支位置PB相比成为下游侧的循环流路55内,设置有作为液体正常化机构的过滤器57。
即,驱动循环泵56时,在循环方向的上游侧,从连接在贮液箱36上的流入端55a向循环流路55内流入墨液。接着,流入到循环流路55内的墨液,通过过滤器57被去除气泡(脱气),并去除固化了的墨液和/或纸粉、尘埃等异物,由此被正常化。因此,墨液在被供给到喷嘴30而成为能够正常地排出的墨液的状态下,从连接在连接位置PS的流出端55b向墨液流路32内流出。
另外,如图4所示,维护泵53具有:具有挠性的管62、一对推压辊63、64。此外,管62的基端部62a连接在墨液流路32上,而管62的顶端部62b开放。一对推压辊63、64配置成从两侧以压扁的方式挟持管62的状态。另外,维护泵53具有能够使推压辊63、64在图4中实线所示的排出位置和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吸引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65(参照图5)。
即,位于成为管62的基端部62a侧的排出位置的推压辊63、64向与排出位置相比成为顶端部62b侧的吸引位置侧移动,由此,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被吸引到管62内。另外,位于吸引位置的推压辊63、64向排出位置侧移动,由此,管62内的墨液被推压辊63、64推压从而向墨液流路32排出。因此,维护泵53通过移动机构65使推压辊63、64移动,来进行吸引驱动及排出驱动。
如图5所示,在打印机11上设置有作为对打印机11的运转状态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机构的控制部67。而且,控制部67根据使用者从操作部68的输入对压电元件40、加压泵49、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循环泵56和移动机构65进行驱动控制从而进行印刷及喷嘴30的恢复处理。
因此,下面,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印机11的作用进行以下说明。
首先,在打印机11中开始印刷时,控制部67基于印刷数据并按照各喷嘴30作成墨液的喷射定时,同时基于该喷射定时驱动压电元件40。这样,振动板39向使腔室37的容积减少的方向位移从而从喷嘴30喷射墨液。即,从各喷嘴30喷射出的墨液附着在被支承在输送带22上并被输送的用纸12上,从而对用纸12实施印刷。
此外,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在印刷时维持开阀状态。因此,在从喷嘴30喷射墨液从而墨液被消耗时,伴随墨液的减少所产生的减压经由贮液箱36及墨液流路32向上游侧进行作用,从墨盒侧供给墨液。
另外,在印刷时,循环泵56被驱动。因此,墨液流路32及贮液箱36内的墨液经由循环流路55进行循环,气泡和异物被去除。
不过,在有空气从喷嘴开口44进入而在墨液内产生气泡的情况下,即使驱动压电元件40,伴随腔室37的容积变化所产生的排出压被气泡吸收。因此,不能从喷嘴30良好地喷射墨液,会导致印刷品质下降。
因此,控制部67在例如从操作部68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恢复处理的执行指令的情况下,和/或在判断为从上次的恢复处理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执行喷嘴30的恢复处理。此外,在成为非恢复处理时的印刷时和/或待机时,维护泵53的推压辊63、64位于排出位置,且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被开阀,而且,循环泵56被驱动。
首先,控制部67使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闭阀,并通过驱动移动机构65使推压辊63、64向吸引位置侧移动。因此,维护泵53被吸引驱动,在墨液流路32中,在上游侧开闭位置PK1和下游侧开闭位置PK2之间负压被蓄压。而且,在推压辊63、64移动到吸引位置时,控制部67边维持第一流路阀51的闭阀状态边使第二流路阀52开阀。这样,墨液与负压没有被蓄压的情况相比能够势头更好地从第一流路阀51的下游侧被吸引。
另外,由于此时循环泵56被驱动,所以,墨液从被连接在贮液箱36的中央部36b的墨液流路32和被连接在两端部36a的循环流路55被吸引(吸引步骤)。
混入到墨液中的气泡变得越大就越难以移动。而且,如图6所示,在喷嘴30内的墨液中形成空气层A的情况下,空气层A会吸收吸引力,因此,使气泡移动变得更困难。但是,在对负压进行蓄压的同时,通过多条流路(墨液流路32及循环流路55)能够势头良好地进行吸引,因此,即使在墨液中包含有较大的气泡的情况下,气泡也能够与喷嘴30内的墨液一起向贮液箱36移动。而且,由于贮液箱36的两端部36a与中央部36b相比形成为具有高度,因此,被吸引的气泡沿上壁移动并聚集在两端部36a。
另外,此时循环泵56被维持在驱动状态。因此,气泡从贮液箱36的两端部36a与墨液一起流入循环流路55内,并通过过滤器57流出到墨液流路32(液体正常化步骤)。
接下来,控制部67以维护泵53进行排出驱动的方式对移动机构65进行控制,同时使循环泵56的驱动停止。这样,维护泵53,将伴随刚才的吸引驱动从墨液流路32内被吸引来的管62内的墨液从管62内压出并向墨液流路32排出(排出步骤)。不过,在墨液流路32中,由于与连接有维护泵53的变压位置PH相比位于上游侧的第一流路阀51被闭阀,所以,被排出的墨液向下游侧被供给。因此,伴随维护泵53的吸引驱动向上游侧移动的墨液,伴随维护泵53的排出驱动而向下游侧移动。
此外,由于此时循环泵56停止,所以,墨液流路32及贮液箱36内的墨液通过维护泵53的排出压向喷嘴30侧被供给。另外,在维护泵53的排出驱动时,不对排出压进行蓄压,与吸引驱动时相比,能够以使墨液的流速变缓的方式使其流动。
不过,在管62内维持吸引墨液的状态,则在墨液流路32及贮液箱36内产生压力分布,在部分的喷嘴30中弯液面M的位置有可能会下降。因此,控制部67在使第二流路阀52开阀时,连续地使该推压辊63、64向排出位置移动。即,连续是指,在维护泵53吸引墨液后到部分的弯液面M的移动发生之前,维护泵53连续地进行吸引驱动和排出驱动。此外,弯液面M是否下降,例如能够通过使吸收部件抵接在喷嘴形成面26a~29a上,并由墨液是否附着在该吸收部件上来判断。
由于贮液箱36的上壁倾斜地形成,所以,气泡会聚集在两端部36a的上方。另外,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通过过滤器57,去除气泡。因此,即使连续地对维护泵53进行排出驱动,也能够向喷嘴30供给实施了脱泡处理的墨液或被分离了气泡的墨液。
而且,在推压辊63、64移动到排出位置后,控制部67对第一流路阀51进行开阀。这样,去除了气泡并相应地减少了体积的墨液从墨盒31侧被供给。因此,墨液的弯液面M如图3所示位于喷嘴开口44附近。而且,之后,控制部67驱动循环泵56,并从贮液箱36的两端部36a取得墨液从而使其通过过滤器57,由此进行墨液的正常化处理(液体正常化步骤)。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维护泵53被吸引驱动时,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被吸引。这样,混入到记录头26~29内的喷嘴30的墨液中的气泡与墨液一起在分支流路35及贮液箱36内流动并通过过滤器57被脱气。因此,之后维护泵53进行排出驱动并向墨液流路32内排出墨液时,受到该排出压而被脱气的墨液向喷嘴30侧移动。而且,通过喷嘴30的毛细管力的作用而被脱气的墨液被填充到喷嘴30内,从而喷嘴30的恢复处理结束。这样,在进行喷嘴30的恢复处理时,不使墨液从喷嘴开口44向外侧排出,就能够去除混入到墨液内的气泡。因此,能够抑制墨液的消耗地进行喷嘴30的恢复处理。
(2)通过循环流路55及循环泵56,能够使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流动。因此,即使在例如墨液蒸发从而粘度上升的情况下,吸引的墨液和从上游侧被供给的粘度小的墨液混合,从而使粘度降低。因此,由于能够使增粘的液体的粘度降低并对喷嘴30进行再充填,所以,能够抑制墨液的消耗地进行喷嘴30的恢复处理。
(3)通过在循环流路55内设置过滤器57,从墨液流路32被取得并在循环流路55内流动的墨液通过过滤器57向墨液流路32流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去除墨液中的气泡和/或混入到墨液中的异物。
(4)在使第一流路阀51及第二流路阀52为闭阀的状态下,维护泵53被吸引驱动,则在成为各流路阀51、52之间的墨液流路32中负压被蓄压。因此,在负压被蓄压的状态下对第二流路阀52开阀时,墨液被吸引并势头良好地向上游侧移动。因此,例如,即使在混入有难以在墨液中移动的较大的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泡与墨液一起向贮液箱36内移动,并通过过滤器57进行脱气。
(5)在第二流路阀52被开阀且墨液从下游侧被吸引时,循环泵56从墨液流路32内吸引墨液,由此,能够势头良好地吸引墨液。
(6)在从一个墨液流路32吸引墨液的情况下,越是远离墨液流路32的连接口的喷嘴30,吸引力越难传递。关于这点,通过也从连接在贮液箱36的两端部36a的循环流路55吸引墨液,能够降低向各喷嘴30传递的吸引力的不均。
(7)在势头良好地排出墨液的情况下,在连接于连接有墨液流路32的中央部36b上的喷嘴30上施加较大的排出压,墨液有可能从喷嘴30溢出。关于这点,与向墨液流路32的上游侧吸引墨液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向墨液流路32的下游侧排出墨液的情况下的墨液的流速变缓,由此,能够降低作用在各喷嘴30上的排出压的不均从而降低墨液溢出的可能性。
(8)在喷射含有非溶解的物质(例如,颜料或金属等粒子)并容易发生沉降的墨液的打印机中,有可能在喷嘴内发生沉降从而导致印刷品质降低。对于这点,若维护泵53被吸引驱动从而对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进行吸引,则能够将直到喷嘴开口44附近的墨液都吸引到贮液箱36内。因此,使墨液经由贮液箱36内的循环流路55流动,由此能够对墨液进行搅拌。因此,即使在喷嘴开口44附近发生颜料等的沉降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液的消耗而进行恢复。
(9)若维护泵53维持吸引墨液的吸引状态,则在墨液流路32内产生压力分布,存在越远离维护泵53的喷嘴30其弯液面M越容易下降的情况。对于这点,由于在维护泵53被吸引驱动后,连续地进行排出驱动,所以,能够抑制部分的弯液面M的移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以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以隔着能够透过气体的透过壁而与贮液箱36相邻的方式设置作为脱泡机构的减压室。即,还可以通过使贮液箱36内的气泡经由透过壁向减压室侧移动,对墨液进行脱气。另外,减压室优选形成在贮液箱36中气泡聚集的两端部36a。此外,在设置减压室的情况下,还可以不设置循环流路55及循环泵56。另外,还可以与循环流路55相邻的方式设置减压室。在以上的情况下,减压室成为液体正常化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过滤器57设置在墨液流路32内。另外,还可以在分支流路35或贮液箱36内设置过滤器57。而且,还能够将伴随维护泵53的驱动而与墨液一起移动的气泡通过过滤器57去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吸引墨液时停止循环泵56的驱动。即,还可以仅对来自墨液流路32的墨液进行吸引。另外,还可以使墨液流路32分支并与贮液箱36连接,并从分支的各流路吸引墨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循环流路55可不分支,而将两端连接在两个连接口上。另外,使循环流路55连接的位置,可以是墨液流路32、分支流路35、贮液箱36中的与下游侧开闭位置PK2相比靠近下游侧中的任意位置。即,例如可以将循环流路55的两端连接在贮液箱36上,且从贮液箱36内使流入其中的墨液经由循环流路55流出到贮液箱3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要维护泵53将喷嘴30内的墨液吸引到贮液箱36,并再度向喷嘴30排出,就不限于本申请的位置构成。例如,可以替代墨盒31的加压泵49,而使用即对墨盒31加压又减压的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没有设置第二流路阀52的结构,且在维护泵53进行吸引驱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喷嘴30侧传递吸引力。即,在气泡小的情况下,气泡能够容易地与墨液一起移动。因此,例如在频繁地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且在气泡较小时进行恢复的情况下,即使不对负压进行蓄压也能够使气泡与墨液一起移动。另外,在使用吸引力大的泵的情况下也同样,即使不对负压进行蓄压也能够使气泡与墨液一起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论维护泵53的驱动状态都可以使循环泵56驱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重复进行多次维护泵53的吸引驱动和排出驱动,由此,进行喷嘴的恢复处理。即,即使存在通过一个吸引步骤和排出步骤没能恢复的喷嘴30的情况下,通过重复进行数次也能够对喷嘴30的状态进行恢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维护泵53可以为活塞泵或使隔膜位移来改变泵室的容积的隔膜泵。另外,作为具有墨液收容室的齿轮泵和/或叶片泵,在其进行吸引驱动的情况下,可以使墨液从墨液流路32向墨液收容室移动,在其进行排出驱动的情况下,可以使墨液从墨液收容室向墨液流路32移动。而且,在使用能够使墨液流路32内的墨液向一方向流动的齿轮泵或叶片泵、在墨液流路32的端部能够改变墨液的流动方向的加压泵49作为泵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即,即使构成为不设置第一、第二流路阀51、52,也能够伴随泵的排出驱动向喷嘴30侧供给伴随泵的吸引驱动将从墨液流路32的下游侧向上游侧吸引的量的墨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维护泵53在排出驱动时排出的墨液的量可以比吸引驱动时吸引的墨液的量少。即,开始移动的弯液面通过毛细管现象而移动,并经由单向阀被供给不足的墨液。因此,减少通过维护泵53强制供给的墨液的量,由此,能够抑制墨液从喷嘴30漏出。另外,作为用于使吸引量和排出量不同的构成,还可以构成为将维护泵53的一端连接在墨液流路32的单向阀的上游侧,并使剩余墨液向单向阀的上游侧排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液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或排出墨液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排出微量的液滴的流体喷头等的各种流体喷射装置。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上述流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流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拖尾呈丝线状的物质。另外,这里所说的流体,只要是流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体状态,而且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流体、还包括溶媒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包括颜料和/金属微粒等固形物的功能材料的微粒所成的物质等。另外,作为流体的代表例,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液、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液,包括一般性的水性墨、油性墨以及凝胶墨(gel ink)、热熔墨(hot melt ink)等的各种流体组成物。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包含在例如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和/或色材料等的材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体的流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管使用的喷射作为试样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micro dispenser)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在时钟、相机等精密机械中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对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液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的蚀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而且,也能够在这些之中的任一种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容器中应用本发明。
下面,关于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把握的技术思想进行如下追记。
(1)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游侧流路阀,其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流路中的与连接有所述泵的第一位置相比成为上游侧的第二位置上,并能够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进行开闭;和
下游侧流路阀,其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流路中的与所述第一位置相比成为下游侧的第三位置上,并能够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进行开闭,
所述控制机构,在对所述上游侧流路阀和所述下游侧流路阀进行闭阀的状态下对所述泵进行吸引驱动后,使所述下游侧流路阀开阀。
通过该构成,若在使上游侧流路阀及下游侧流路阀闭阀的状态下,泵被吸引驱动,则在成为各流路阀之间的液体供给流路上负压被蓄压。因此,若在负压被蓄压的状态下,使下游侧流路阀开阀,则液体被吸引并能够势头良好地向上游侧移动。因此,例如,即使在液体中混入有难以移动的较大的气泡的情况下,能够使气泡与液体一起向液体供给流路内移动,通过液体正常化机构进行正常化。
Claims (4)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多个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
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向成为所述喷嘴侧的下游侧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流路;
能够对该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进行吸引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所述液体的泵;
使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正常化的液体正常化机构;和
对所述泵的驱动进行控制而进行所述喷嘴的恢复处理的控制机构,
该控制机构,在通过对所述泵进行吸引驱动,使该泵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后,通过对所述泵进行排出驱动,使该泵将伴随所述泵的吸引驱动而被吸引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将通过所述液体正常化机构而正常化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喷嘴侧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两端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给流路的循环流路;和
循环机构,其从该循环流路的一端使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循环流路内,并从该循环流路的另一端使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正常化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内的过滤器。
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嘴的恢复方法,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和从成为液体供给源侧的上游侧向成为所述喷嘴侧的下游侧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流路,该恢复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吸引步骤,对能够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进行吸引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排出所述液体的泵进行吸引驱动,并对所述液体供给流路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吸引;
使在该吸引步骤中吸引的所述液体正常化的液体正常化步骤;和
对所述泵进行排出驱动,将正常化了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喷嘴侧供给的排出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25279/2010 | 2010-02-08 | ||
JP2010025279A JP2011161714A (ja) | 2010-02-08 | 2010-02-08 |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ノズルの回復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2643A CN102152643A (zh) | 2011-08-17 |
CN102152643B true CN102152643B (zh) | 2013-07-31 |
Family
ID=44353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31320A Active CN102152643B (zh) | 2010-02-08 | 2011-01-30 |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51647B2 (zh) |
JP (1) | JP2011161714A (zh) |
CN (1) | CN1021526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00098B1 (ko) | 2010-10-18 | 2019-07-15 | 엑스제트 엘티디. | 잉크젯 헤드 저장 및 청소 |
JP5882005B2 (ja) * | 2011-09-27 | 2016-03-09 |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02729640B (zh) * | 2012-07-17 | 2014-07-09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墨印刷机和喷墨墨水的脱气方法 |
JP6400090B2 (ja) * | 2014-05-29 | 2018-10-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塗布装置、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
CN106457840A (zh) * | 2014-06-12 | 2017-02-22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装置 |
DE102016012574A1 (de) * | 2016-10-21 | 2018-04-26 | Merck Patent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vorrichtung und Druckvorrichtung |
JP6971568B2 (ja) * | 2016-12-21 | 2021-11-24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液体循環モジュール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7151330B2 (ja) * | 2018-09-27 | 2022-10-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6673450B2 (ja) * | 2018-12-03 | 2020-03-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CN111559173B (zh) * | 2019-02-13 | 2022-10-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装置 |
KR20200144203A (ko) * | 2019-06-17 | 2020-12-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오토레벨링 잉크젯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쇄 방법 |
CN112571958B (zh) * | 2019-09-30 | 2023-04-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5003A (zh) * | 2005-10-26 | 2007-05-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头维护方法、头维护装置及打印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98403A (ja) * | 1998-01-14 | 1999-07-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2000313123A (ja) * | 1999-04-28 | 2000-11-1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吐出回復方法 |
JP4245855B2 (ja) * | 2002-04-19 | 2009-04-02 |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US7416288B2 (en) * | 2004-09-29 | 2008-08-26 | Fujifilm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tank |
US7661798B2 (en) * | 2005-11-25 | 2010-02-16 | Canon Finetech Inc. | Liquid ejection head,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
JP2007152725A (ja) | 2005-12-05 | 2007-06-21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回復装置 |
JP2008126414A (ja) * | 2006-11-16 | 2008-06-05 | Canon Finetech Inc | 回復方法 |
JP4839274B2 (ja) * | 2007-07-13 | 2011-12-21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9233972A (ja) * | 2008-03-26 | 2009-10-15 | Fujifilm Corp | 液体吐出装置 |
-
2010
- 2010-02-08 JP JP2010025279A patent/JP2011161714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1-30 CN CN2011100331320A patent/CN102152643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07 US US13/022,598 patent/US865164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5003A (zh) * | 2005-10-26 | 2007-05-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头维护方法、头维护装置及打印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93920A1 (en) | 2011-08-11 |
JP2011161714A (ja) | 2011-08-25 |
US8651647B2 (en) | 2014-02-18 |
CN102152643A (zh) | 201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2643B (zh) |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喷嘴的恢复方法 | |
CN102152638B (zh) | 流体喷射装置及擦拭方法 | |
JP5211931B2 (ja) | 流体噴射装置 | |
CN101665028B (zh) | 液体输送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清洗方法 | |
US9056484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8967767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10479097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02267285A (zh) | 维护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及维护方法 | |
CN102145584A (zh) |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清理方法 | |
CN102442069A (zh) |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JP6103199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101844450A (zh) | 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供给方法 | |
EP3381699B1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 |
JP6003209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CN102189786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US9227414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1126219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202463168U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2582250B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2275388A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233738A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JP2013188963A (ja) | 液体受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11161829A (ja) |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ワイピング方法 | |
JP5428917B2 (ja) |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ワイピング方法 | |
CN102442070A (zh) |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