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046A -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3046A
CN102143046A CN2010102689222A CN201010268922A CN102143046A CN 102143046 A CN102143046 A CN 102143046A CN 2010102689222 A CN2010102689222 A CN 2010102689222A CN 201010268922 A CN201010268922 A CN 201010268922A CN 102143046 A CN102143046 A CN 102143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load equalizer
node
client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8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3046B (zh
Inventor
段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8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304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3690 priority patent/WO20111409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3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3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向所述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所述ARP应答信息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本发明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并根据ARP请求为客户端选择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业务均衡处理,实现了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整体的均衡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服务器集群系统将多个服务器集中起来为客户端提供服务。服务器集群系统服务的客户端包括网络接入服务器(Network Access Server,以下简称NAS)设备,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acket Data Serving Node,以下简称PDSN),以及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以下简称GGSN)等网络路由设备。
服务器集群对外共用同一个虚拟IP地址,在外部客户端看来,就相当于是一台服务器为其提供服务。为避免各服务器承担的负载不均衡,需要采用负载均衡器(LoadBalance,以下简称LB)对服务器集群进行负载的均衡处理。
现有技术的服务器集群系统,由负载均衡器节点加上若干个服务器节点组成,负载均衡器节点根据各服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客户端的业务流发送到负载均衡器节点上后,负载均衡器节点计算出负载最小的服务器节点,并将业务流转发到该服务器节点上进行处理,由此实现负载均衡。
当业务量超过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最大处理能力时,通常需要增加新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分担均衡处理业务流的工作。在增加负载均衡器节点时,新增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单独对外提供一个虚拟IP地址进行业务流的均衡处理,将原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某些业务流路由到新增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虚拟IP地址上,由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分担均衡处理业务流的工作。服务器集群系统配备了多个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各负载均衡器节点之间彼此独立工作,当负载均衡器节点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需要中断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上处理的业务。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中,当存在多个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各负载均衡器节点彼此独立工作,无法对多个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可能会导致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不均衡,影响了所有负载均衡器节点整体的负载均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以实现在使用多个负载均衡器节点对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时,提高负载均衡器节点整体的均衡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所述ARP应答信息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管理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所述ARP应答信息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系统,包括上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还包括负载均衡器集群,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至少包括两个负载均衡器节点;
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
本发明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并根据ARP请求为客户端选择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业务均衡处理,实现了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整体的均衡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LBM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负载均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负载均衡管理器(LoadBalance Manager,以下简称LBM),在客户端向服务器集群进行业务请求时,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以下简称ARP)请求,采用ARP替换的方式,向客户端返回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以下简称MAC)地址,由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对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即选择负载较小的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其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为负载较小的负载均衡器,该负载均衡器可以为负载均衡器集群中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预设阀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如可为7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
客户端在向服务器集群进行业务请求时,先发送ARP请求以获取为自身的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由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为客户端选择出为其服务的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该服务器的MAC地址,客户端根据该MAC地址向该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由该服务器进行相关的业务请求处理。
参见图1b为本实施例负载均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负载均衡器组成负载均衡器集群,并共用一个虚拟IP地址。在负载均衡器集群进行负载均衡前,所有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将自身的MAC地址发送给LBM进行注册,在注册时除发送自身MAC地址外还可以同时发送自身的设备ID(标识),使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注册信息更充分,便于LBM进行管理。LBM存储所有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和设备ID,以在后续过程中对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和管理。此外,还需要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虚拟IP地址也配置到该LBM的端口上,由此使得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能先被路由到该LBM设备上。
在完成上述的预先配置后,如图1b所示,客户端在向服务器集群请求服务时,客户端会先使用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虚拟IP地址发送ARP请求,而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虚拟IP地址已预先配置在LBM上,因此该ARP请求经过交换机后会转发到该LBM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LBM仅获取客户端的ARP请求,并不处理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客户端的业务请求由LBM选择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因此,LBM设备能够处理更多的客户端的ARP请求。
步骤12、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
该LBM需要先获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每个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然后从中选取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LBM获取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可预先设置每个负载均衡器节点定期向LBM发送负载状态信息,负载状态信息中可包括负载均衡器节点当前处理的业务数量等负载信息,LBM根据该负载状态信息就能够确定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或者,也可以预先设置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定期向LBM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并在该心跳检测信息中附带上述的的负载状态信息。其中,心跳检测信息用于向LBM通知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健康状态以及负载级别,如通知LBM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负载是否超出负荷等。负载均衡器节点在向LBM发送心跳检测信息时附带负载状态信息,就不用再向LBM单独发送负载状态信息了。
LBM在获取了各负载均衡器的负载状态后,就可以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选取方法可以为: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或,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由于该LBM中预先存储了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所有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并可以获取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如负载均衡器节点正在处理的业务请求的数量等。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后,该LBM设备可以获取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根据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选择出服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到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其中,若LBM采用选取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方式,且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有多个时,可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从中选取。
步骤13、向该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该ARP应答信息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收到该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LBM向客户端返回ARP应答信息,在该ARP应答信息中附带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客户端收到该ARP应答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该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处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根据服务器集群的负载状况,将业务请求数据发送到负载较小的服务器上,由该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的业务请求,由此实现了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通过上述方法可知,由于采用了LBM对负载均衡器集群进行统一管理,当客户端的业务请求量增大时,负载均衡器集群也可以相应的增加新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以提高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处理能力,在增加新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仅需要该增加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在LBM上进行注册,向LBM提供其MAC地址和设备ID即可。而不需整个负载均衡器集群停机进行相关配置,也不需要对增加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其他额外的路由配置。能够避免添加或减少负载均衡器节点设备时频繁的业务中断,且理论上可以支持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无限制的扩容;在负载均衡器集群扩容后不需要对现网设备的配置进行修改,降低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而现有技术中,每增加一台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就需要将分担出的客户端的业务流重新路由到新增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并需要修改现网配置,对新增负载均衡器节点及其相邻的网络设备进行相关配置,增加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维护负担。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维护的管理更加简便有效,且降低了负载均衡器集群进行扩建时的维护负担。
本实施例中,LBM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因此,需要确保LBM工作的安全性,参见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BM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机制(Hot Redundant),即同时设置一LBM(Master)和一LBM(Slave),通过采用LBM双机热备份的方式,确保LBM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采用的双机热备份的机制与现有技术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并根据ARP请求为客户端选择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业务均衡处理,实现了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整体的均衡处理效果。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检测和维护处理,如检测负载均衡器节点的状态,当检测到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故障或者超出负荷时,则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的业务转移到别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LBM,主要考虑当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故障时,将故障的负载均衡器上的业务请求转移到正常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LBM在接收到客户端的ARP请求,并选择了负载均衡器节点对该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处理之后,还需要记录该客户端的MAC地址与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在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故障时,获取使用了该负载均衡器的客户端的MAC地址,以通知该客户端重新进行业务请求。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1、当判断出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则获取使用了该不可用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定期向LBM发送心跳检测信息,该心跳检测信息用于向LBM通知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健康状态以及负载级别,如通知LBM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负载是否超出负荷等。当LBM一定时间没有接收到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认为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故障,LBM将该节点判定为不可用的节点,获取已使用了该不可用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列表,以便将该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移到其他能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此外,还可以在该心跳检测信息中附加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信息,以使得各负载均衡器节点不需要再单独向LBM发送负载状态信息,从而简化了系统流程。
步骤22、根据获取的该客户端的MAC地址;将该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将其处理的业务请求转由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处理。
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选择出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后,就可以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作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替补,由其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对应的客户端提供业务请求的负载均衡处理。
LBM获取使用了该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向这些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该更新通知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在接收到该更新通知后,根据该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此外,LBM还应记录下该不可用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在后续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时,不再向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发送业务请求。
通过上述方法可知,本实施例中,在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故障不可用时,LBM能将该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业务请求发送到替补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使得不会因为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不可用而造成客户端业务请求的停止,也使得负载均衡器集群能够提供更好的容灾处理能力。
本实施例通过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判断负载均衡器节点的状态,当发现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能避免再向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发送业务请求,并能够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业务量转移到其他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容灾处理性能,使得负载均衡器集群能够提供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提高了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性能。
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的负载均衡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LBM,主要考虑当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超出负荷时如何进行负载均衡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LBM在接收到客户端的ARP请求,并选择了负载均衡器节点对该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处理之后,还需要记录该客户端的MAC地址与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在负载均衡器节点超出负荷时,获取使用了该负载均衡器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将部分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移到其他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处理,以消除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超负荷状况。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1、当判断出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则获取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超承载量的客户端为使用该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中超出该超负荷负载均衡器承载量的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定期向LBM发送心跳检测信息,该心跳检测信息用于向LBM通知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健康状态以及负载级别,如通知LBM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负载是否超出负荷等。若LBM接收到的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中,其健康状态信息较差或者负载过高,如负载超出了预设的阈值时,则认为该负载均衡器节点超负荷了。LBM获取已使用了该超负荷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并选择出其中超承载量的客户端,获取其MAC地址。如负载均衡器节点所能承受的上限是100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当其承载了120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时,就认为其超负荷了,有可能会无法正常工作。则LBM需要获取使用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中的20个客户端的MAC地址,以便将该部分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移到其他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业务均衡处理。
步骤32、根据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将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时,可以将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直接转移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方法如下:
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选择出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后,就可以由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承担部分客户端业务请求,以缓解超负荷负载均衡器的状况。
根据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向该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该更新通知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在接收到该更新通知后,根据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举例说明如下:LBM在选择客户端时,可以选择使负载均衡器节点超出负荷的部分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如负载均衡器1最多能承载100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则当其超负荷承载了120个业务请求时,则将超出的20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移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2上。由此消除了超负荷的负载均衡器节点1的超负荷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LBM将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移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2上后,应使得转移后负载均衡器2不会超负荷。若转移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大于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2还能承载的客户端业务量,则只向该负载均衡器2转移部分客户端业务量,如负载均衡器2的最多承载100个客户端业务请求,当前承载了90个客户端业务请求,但需要转移的客户端业务请求量为20个,则可以只向负载均衡器2转移10个业务请求;然后LBM再次获取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3,将部分业务量转移到该负载均衡器上;按照上述方法直至将负载均衡器1上超出的全部业务量转移出去。由此实现了整个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通过上述方法可知,本实施例中,在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超出负荷时,LBM能将该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业务请求发送到其他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使得负载均衡器集群能够提供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判断负载均衡器节点的状态,当发现超负荷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能够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业务量转移到其他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使得负载均衡器集群能够提供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提高了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性能。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LB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本实施例的LBM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第二获取模块42和发送模块43。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42,用于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发送模块43,用于向该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该ARP应答信息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收到该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42在选取满足预设负载均衡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可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或,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本实施例中,负载均衡器组成负载均衡器集群,并共用一个虚拟IP地址,且该虚拟IP地址配置到该LBM的端口上。在负载均衡器集群进行负载均衡前,所有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将自身的设备ID以及MAC地址发送给LBM进行注册,LBM存储所有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和设备ID,以在后续过程中对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和管理。
客户端在向服务器集群请求服务时,客户端会先使用负载均衡器集群的虚拟IP地址发送ARP请求,该ARP请求经过交换机后会转发到该LBM上。LBM选择出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对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由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为客户端选择出为其服务的服务器。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检测和维护处理,如检测负载均衡器节点的状态,当检测到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故障或者超出负荷时,则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负载均衡的业务转移到别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
从负载均衡器集群可能存在不可用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方面考虑,该LBM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44,用于判断该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第三获取模块45,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该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获取使用该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
第一均衡模块46,用于根据获取的该客户端的MAC地址;将该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
在判断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时,第一判断模块44,用于当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内未收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判定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通常情况下,在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将其处理的业务请求转由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处理。第一均衡模块46包括:
确定单元46a,用于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更新单元46b,用于根据获取的该客户端的MAC地址;向该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该更新通知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在接收到该更新通知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确定单元46a在确定负载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先获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根据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计算得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若需要考虑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超出负荷时如何进行负载均衡的处理,则该LBM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47,用于判断该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
第四获取模块48,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该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获取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为使用该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中超出该超负荷负载均衡器承载量的客户端;
第二均衡模块49,用于根据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将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
在将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时,可以将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直接转移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第二均衡模块49包括:
确定单元49a,用于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更新单元49b,用于根据该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向该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该更新通知中包括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该客户端在接收到该更新通知后,根据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该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确定单元49a在确定负载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先获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根据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计算得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本实施例中的LBM的功能,及其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机理和效果可参见图1a~图3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并根据ARP请求为客户端选择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业务均衡处理,实现了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均衡处理效果。当发现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和超负荷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能够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业务量转移到其他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容灾处理性能和负载均衡性能。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LBM51和负载均衡器集群52,该负载均衡器集群52至少包括两个负载均衡器节点52a。
其中,LBM的结构与功能与图4对应的第四实施例的记载相同,其功能及其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机理和效果可参见图1a~图3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用于在接收到该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对该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
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还用于向该LBM发送负载状态信息;
该LBM51,还用于根据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的负载状态信息,确定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的负载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负载均衡器集群52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52a定期向LBM51发送心跳检测信息,该心跳检测信息用于向LBM51通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的健康状态以及负载级别,以便LBM51能够判断该负载均衡器节点是否可用。当LBM51一定时间没有接收到某个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认为该负载均衡器节点发生了故障,LBM51将该节点判定为不可用的节点。
该负载均衡器节点52a,还用于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该LBM51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该LBM51,还用于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内未收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判定该负载均衡器节点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本实施例中的LBM51和负载均衡器节点52a之间的交互机理和效果可参见图1~图4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客户端发送的ARP请求,并根据ARP请求为客户端选择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业务均衡处理,实现了对负载均衡器集群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均衡处理效果。当发现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和超负荷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能够将该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业务量转移到其他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提高了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容灾处理性能和负载均衡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所述ARP应答信息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包括:
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或,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若是,则获取使用所述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
根据获取的所述客户端的MAC地址;将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包括:
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根据获取的所述客户端的MAC地址;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所述更新通知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更新通知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若是,则获取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为使用所述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中超出所述超负荷负载均衡器承载量的客户端;
根据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将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包括:
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根据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所述更新通知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更新通知后,根据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包括:
获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计算得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包括:
当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内未收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判定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9.一种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并获取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ARP应答信息,所述ARP应答信息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ARP应答信息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器节点;或,选取所述选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当前负载与额定负载比值小于预设阀值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获取使用所述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的MAC地址;
第一均衡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客户端的MAC地址;将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进行均衡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衡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客户端的MAC地址;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所述更新通知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更新通知后,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是否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存在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时,获取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为使用所述超负荷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客户端中超出所述超负荷负载均衡器承载量的客户端;
第二均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将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由正常工作的负载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衡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超承载量的客户端的MAC地址;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更新通知,所述更新通知中包括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以使得所述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更新通知后,根据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MAC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到所述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上进行均衡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负载均衡器集群中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根据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计算得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满足预设负载条件的负载均衡器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内未收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判定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17.一种负载均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16任一所述的负载均衡管理器,还包括负载均衡器集群,所述负载均衡器集群至少包括两个负载均衡器节点;
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均衡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还用于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向所述负载均衡管理器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所述负载均衡管理器,还用于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内未收到负载均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器节点的心跳检测信息时,则判定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为不可用负载均衡器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还用于向所述负载均衡管理器发送负载状态信息;
所述负载均衡管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负载均衡器节点的负载状态。
CN201010268922.2A 2010-08-25 2010-08-25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2143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8922.2A CN102143046B (zh) 2010-08-25 2010-08-25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CT/CN2011/073690 WO2011140951A1 (zh) 2010-08-25 2011-05-05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8922.2A CN102143046B (zh) 2010-08-25 2010-08-25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046A true CN102143046A (zh) 2011-08-03
CN102143046B CN102143046B (zh) 2015-03-11

Family

ID=4441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8922.2A Active CN102143046B (zh) 2010-08-25 2010-08-25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3046B (zh)
WO (1) WO2011140951A1 (zh)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624A (zh) * 2011-11-23 2012-05-09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节点服务器及集群
CN103166979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适应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和接入服务器
CN10318827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能耗管理系统、方法和服务器
CN103220354A (zh) * 2013-04-18 2013-07-2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420238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并发量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二次负载均衡方法
CN104301414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协议栈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
CN104410677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4579765A (zh) * 2014-12-27 2015-04-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的容灾方法和装置
CN104683254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5100175A (zh) * 2014-05-22 2015-11-25 北京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控制方法、中心服务器及节点服务器
CN105159775A (zh) * 2015-08-05 2015-12-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均衡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CN105939371A (zh) * 2015-11-24 2016-09-1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2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武汉钢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集群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53377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vs系统的构建方法及lvs系统
CN107547394A (zh) * 2017-08-14 2018-01-0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设备多活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8063783A (zh) * 2016-11-08 2018-05-22 上海有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8134810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组件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804225A (zh) * 2018-05-24 2018-11-13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负载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08881368A (zh) * 2018-04-22 2018-1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高并发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74986A (zh) * 2017-07-17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中心容灾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08983A (zh) * 2019-04-19 2019-10-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服务节点和客户端
CN110389831A (zh) * 2019-06-14 2019-10-2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维护负载均衡配置的方法和服务器监管设备
CN110519365A (zh) * 2019-08-26 2019-11-2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设备业务的方法和业务变更系统
CN111478937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2272206A (zh) * 2020-09-18 2021-0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TWI718252B (zh) * 2016-03-25 2021-02-1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任務調度方法和裝置
CN11291094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098788A (zh) * 2021-03-08 2021-07-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发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34424A (zh) * 2022-06-29 2022-09-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5049B2 (en) 2014-02-13 2018-07-03 Sap Se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in a network
CN112416888B (zh) * 2020-10-16 2024-03-12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3326100B (zh) * 2021-06-29 2024-04-0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971079B (zh) * 2022-06-29 2024-05-2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秒杀型交易处理优化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62A (zh) * 2003-03-11 2004-09-22 ��Ϊ�������޹�˾ 实现网络负载分担功能的网络通信方法
CN1728661A (zh) * 2004-07-31 2006-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地址解析协议代理上实现备份和负载均摊的方法
CN101184039A (zh) * 2007-11-30 2008-05-21 北京大学 一种以太网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121748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集群服务器内负载分担代理的方法
CN101404619A (zh) * 2008-11-17 2009-04-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三层交换机
CN10145965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解析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网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62A (zh) * 2003-03-11 2004-09-22 ��Ϊ�������޹�˾ 实现网络负载分担功能的网络通信方法
CN1728661A (zh) * 2004-07-31 2006-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地址解析协议代理上实现备份和负载均摊的方法
CN101184039A (zh) * 2007-11-30 2008-05-21 北京大学 一种以太网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145965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解析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网元
CN10121748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集群服务器内负载分担代理的方法
CN101404619A (zh) * 2008-11-17 2009-04-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三层交换机

Cited B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624B (zh) * 2011-11-23 2014-09-17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节点服务器及集群
CN102447624A (zh) * 2011-11-23 2012-05-09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节点服务器及集群
CN103166979B (zh) * 2011-12-08 2016-01-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适应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和接入服务器
CN103166979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适应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和接入服务器
CN10318827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能耗管理系统、方法和服务器
CN103188277B (zh) * 2011-12-27 2016-05-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能耗管理系统、方法和服务器
CN103220354A (zh) * 2013-04-18 2013-07-2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4683254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5100175A (zh) * 2014-05-22 2015-11-25 北京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控制方法、中心服务器及节点服务器
CN105100175B (zh) * 2014-05-22 2019-01-22 北京猎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控制方法、中心服务器及节点服务器
CN104202386B (zh) * 2014-08-27 2018-09-1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并发量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二次负载均衡方法
CN10420238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并发量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二次负载均衡方法
CN104301414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协议栈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
CN104410677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4410677B (zh) * 2014-11-18 2017-12-1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4579765A (zh) * 2014-12-27 2015-04-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的容灾方法和装置
CN105159775A (zh) * 2015-08-05 2015-12-1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均衡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CN105939371A (zh) * 2015-11-24 2016-09-1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TWI718252B (zh) * 2016-03-25 2021-02-1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任務調度方法和裝置
CN10637542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武汉钢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集群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375420B (zh) * 2016-08-31 2020-01-10 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集群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063783A (zh) * 2016-11-08 2018-05-22 上海有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653377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vs系统的构建方法及lvs系统
CN108134810B (zh) * 2016-12-01 2020-01-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组件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134810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组件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9274986B (zh) * 2017-07-17 2021-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中心容灾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274986A (zh) * 2017-07-17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中心容灾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547394A (zh) * 2017-08-14 2018-01-0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设备多活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8881368A (zh) * 2018-04-22 2018-1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高并发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04225A (zh) * 2018-05-24 2018-11-13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负载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10308983A (zh) * 2019-04-19 2019-10-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服务节点和客户端
CN110389831A (zh) * 2019-06-14 2019-10-2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维护负载均衡配置的方法和服务器监管设备
CN110389831B (zh) * 2019-06-14 2021-11-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维护负载均衡配置的方法和服务器监管设备
CN110519365A (zh) * 2019-08-26 2019-11-2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设备业务的方法和业务变更系统
WO2021036229A1 (zh) * 2019-08-26 2021-03-0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设备业务的方法和业务变更系统
CN110519365B (zh) * 2019-08-26 2022-07-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设备业务的方法和业务变更系统
CN112910942B (zh) * 2019-12-03 2024-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91094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478937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1478937B (zh) * 2020-02-29 2022-05-27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2272206B (zh) * 2020-09-18 2022-12-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72206A (zh) * 2020-09-18 2021-0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098788A (zh) * 2021-03-08 2021-07-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发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34424A (zh) * 2022-06-29 2022-09-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134424B (zh) * 2022-06-29 2024-02-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046B (zh) 2015-03-11
WO2011140951A1 (zh)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046B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557315B (zh)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25630A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系统
CN102404229B (zh) 负载均衡系统、装置及方法
EP2993838B1 (en) Methods for setting a member identity of gateway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gateway devices
CN110417569B (zh) 一种网络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隧道端点设备
CN102577241B (zh) 分布式缓存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47624B (zh) 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节点服务器及集群
CN105099793B (zh) 热备方法、装置及系统
PH12015500177B1 (en)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ynamic disaster recovery method therefor
CN106059791B (zh) 一种存储系统中业务的链路切换方法和存储设备
CN101110776B (zh) 数据业务的备份方法、备份装置与备份系统
US20040221207A1 (en) Proxy response apparatus
CN103458013A (zh) 一种流媒体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系统及均衡方法
CN107689878A (zh) 基于命名调度的tcp长连接负载均衡系统
CN103259740B (zh)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780B (zh) 通信通道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18090386A1 (zh) 一种nf组件异常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167307A (zh) 一种可动态自适应的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0563263C (zh) 在网络存储业务中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71554A (zh) 一种节点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316018B (zh) 一种网络节点设备中路由表的更新方法以及网络节点设备
CN102638396A (zh) 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10661836B (zh) 消息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26474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