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688B -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2688B
CN102142688B CN201010115367.XA CN201010115367A CN102142688B CN 102142688 B CN102142688 B CN 102142688B CN 201010115367 A CN201010115367 A CN 201010115367A CN 102142688 B CN102142688 B CN 102142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switch device
controlled switc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53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2688A (zh
Inventor
吴学智
姚吉隆
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Energy Global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0101153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2688B/zh
Priority to PCT/EP2011/051245 priority patent/WO2011092302A2/en
Publication of CN102142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2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6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电能传输系统,包括:N个发电机组,用于产生N个交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整流器,用于把所述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以及,升压器,用于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给高压直流传输链路进行传输。利用该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不需要发电机组的设计多样化。

Description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短缺,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以获取更多可用的能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风力发电具有装机成本低、清洁、环保、维护量小等优点,因此风力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由于海上风场具有巨大的风力资源,因此在海上利用风力来发电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
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的在海上利用风力发电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能并网系统10包括离岸的电能传输系统100和岸上的电能接收系统150。
电能传输系统100包括N个风力发电机组102、N个交流-直流转换器(AC/DC)104、N个电容108、N个直流-交流转换器(DC/AC)110、本地电网112、交流变压器114和可控硅整流器118,其中N为正整数。N个风力发电机组102各自利用风力来发电,从而产生N个交流电。N个交流-直流转换器104把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成N个直流电。N个电容108对所转换得到的N个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进一步去除该N个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N个直流-交流转换器110把该滤波后的N个直流电转换成N个交流电并输入到本地电网112。交流变压器114把本地电网112中的交流电变换成适于整流的交流电。可控硅整流器118对交流变压器114变换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高压直流电(HVDC)并输入到电能接收系统150中的高压直流链路(HVDC Link)进行传输。
电能接收系统150包括高压直流链路152和可控硅逆变器156。其中,高压直流链路152传输从电能传输系统100输入的高压直流电。可控硅逆变器156把来自高压直流链路152的高压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输入到岸上的电网。
从图1可以看到,在电能并网系统10中,风力发电机组102所产生的交流电并入到岸上的电网,中间需要进行多达5次能量变换,需要采用大量能量变换设备,从而导致电能并网系统10体积庞大;而且,5次能量变换将会损失很多能量,从而导致电能并网系统10效率较低。
为了克服图1所示的电能并网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人们提出了另一种常规的在海上利用风力发电的电能并网系统。图2示出了该另一种常规的在海上利用风力发电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另一种常规的电能并网系统20包括离岸的电能传输系统200和岸上的电能接收系统250。
电能传输系统200包括N个风力发电机组202、N个整流器(AC/DC)206和N个电容210。其中,N个风力发电机组202各自在海上利用风力来发电,从而产生N个交流电。N个整流器206把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成N个直流电。N个电容210对所转换得到的N个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进一步去除该N个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其中该滤波后的N个直流电串联形成高压直流电并输入到电能接收系统250中的高压直流链路进行传输。
电能接收系统250包括高压直流传输链路252、并网逆变器256和逆变变压器260。其中,高压直流传输链路252传输从电能传输系统200输入的高压直流电。并网逆变器256把来自高压直流传输链路252的高压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逆变变压器260把并网逆变器256转换得到的交流电变换成满足岸上的电网的要求的交流电并输入到岸上的电网。
从图2可以看出,在电能并网系统20中,各个风力发电机组202所产生的交流电并入到岸上的电网,中间只需要进行3次能量变换,因此,相对于图1的电能并网系统10,电能并网系统20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效率。
然而,电能并网系统20也存在缺陷。具体地,在电能并网系统20中,是通过将N个风力发电机组202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成N个直流电然后串联为高压直流电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传输的,所以导致N个风力发电机组202中的各个风力发电机组对地所需的电压承受能力和绝缘等级都不同,其中,位于最高端的风力发电机组可能需要几十到几百千伏的对地绝缘电压,这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和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设计多样化;此外,这种方式还需要另外增加一套由岸上向海上供电的交流传输线,以便在风力发电机组检修或不能正常发电的时候向风力发电机组的其他设备供电。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并网系统,该电能并网系统不需要发电机组的设计多样化并且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不需要发电机组的设计多样化的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电能并网系统,包括:N个发电机组,用于产生N个交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整流器,用于把所述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升压器,用于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高压直流传输链路,用于传输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将来自所述高压直流传输链路的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以及,逆变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变换为符合所述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输出给所述电网。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电能传输系统,包括:N个发电机组,用于产生N个交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整流器,用于把所述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以及,升压器,用于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给高压直流传输链路进行传输。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包括:将N个发电机组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形成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将具有所述第一电压的所述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以及,输出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所述直流电给高压直流传输链路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的在海上利用风力发电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另一种常规的在海上利用风力发电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升压器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升压单元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控开关器件的一个工作例子;以及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升压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能并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能并网系统30包括离岸的电能传输系统300和岸上的电能接收系统350。
其中,电能传输系统300包括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N个整流器(AC/DC)306、N个电容310和升压器314,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用于利用海上的风力产生N个交流电。其中,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中的每一个风力发电机组产生一个交流电,所产生的交流电可以是单相交流电或多相交流电。
N个整流器306用于将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其中,N个整流器306中的每一个整流器将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的其中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所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N个整流器306转换得到N个直流电。
N个电容310用于对N个整流器306转换得到的N个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进一步去除该N个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其中,N个电容310中的每一个电容对N个整流器306转换得到的N个直流电的其中一个直流电进行滤波。
该滤波后的N个直流电并联,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ZL1。其中,该第一电压是一个低电压。
升压器314用于将该滤波后的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ZL1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ZL2(高压直流电),并将该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ZL2输出给电能接收系统350的高压直流输出链路进行传输。其中,该第二电压大于该第一电压。
电能接收系统350包括高压直流传输链路352、并网逆变器356和逆变变压器360。
其中,高压直流传输链路352传输从电能传输系统300输入的该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ZL2。
并网逆变器356把来自高压直流传输链路352的该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ZL2转换成交流电。并网逆变器356例如可以采用常规的HVDC电压源型逆变器,如采用ABB公司的HVDC light或者Siemens公司的HVDC plus中的逆变器。
逆变变压器360把并网逆变器356转换得到的交流电变换成满足岸上的电网390的要求的交流电并输入到该岸上的电网390。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电能并网系统30中,首先将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所产生的N个交流电转换成N个直流电,然后将该N个直流电并联为一个低电压的直流电,接着将该低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高压直流电进行传输,所以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中的各个风力发电机组对地所需的电压承受能力和绝缘等级都相同,从而N个风力发电机组302中的各个风力发电机组不需要设计多样化。此外,电能并网系统30只需要4次能量转换,因此,相对于图1所示的常规的电能并网系统10,电能并网系统30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效率。
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升压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升压器314包括M个级联的升压级410和由M+1个滤波电容440串联形成的高压直流回路,M为正整数。
M个级联的升压级410中的每一个升压级用于将所收到的直流电的电压升压预定倍数,其中,M个级联的升压级410中的第一个升压级所收到的直流电是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ZL1,以及M个级联的升压级410中的每一个升压级包括一个升压单元412。
M+1个滤波电容440中的第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ZL1的正极(Vin+)和负极(Vin-),M+1个滤波电容440的第二个至第M+1个滤波电容中的每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M个级联的升压级440中的其中一个升压级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正极,以及高压直流回路输出的直流电是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ZL2。
图5是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升压单元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升压单元41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1-T5、电感L1和控制模块KZ。
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电容C1所属的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
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正极和第二可控开关器件T2的阳极。
第二可控开关器件T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的阴极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负极。
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正极和第四可控开关器件T4的阳极。
第四可控开关器件T4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的阴极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出端的正极。
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的阴极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出端的负极。
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的阴极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的阳极,即电感L1连接在第二电容C2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的阳极之间。
控制模块KZ连接到第一-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1-T5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一-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1-T5,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Ts的第一时间间隔s1内,第二、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2和T3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二时间间隔s2内,第一、第四可控开关器件T1和T4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三时间间隔s3内,第四、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4和T5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其中,第一时间间隔s1、第二时间间隔s2和第三时间间隔s3各自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控开关器件的一个工作例子,其中,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阴影块部分表示可控开关器件导通,以及每个工作周期Ts中的第一时间间隔s1、第二时间间隔s2和第三时间间隔s3各自的长度是相同的。
在控制模块KZ的控制下,当第二可控开关器件T2与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电能交换;当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与第四可控开关器件T4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时,第二电容C2和连接到升压单元412所属的升压级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正极的滤波电容440进行电能交换,从而实现电压升压;以及,当第四可控开关器件T4与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时,第二电容C2和下一升压级中的升压单元进行电能交换。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由于升压单元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因此在构成电能并网系统时,可以采用在线热冗余的控制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降低维护工作量。
其它变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每一个升压级仅包括一个升压单元,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靠近低压侧的各个升压级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升压单元,使得在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具有大电流时,靠近低压侧的各个升压级能提供足够的电流能力,其中,同一升压级中的各个升压单元可以采用移相控制方法来降低本升压级的直流纹波。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升压器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越靠近低压侧的升压级具有越多的升压单元,越远离低压侧的升压级具有越少的升压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五开关器件T1-T5都是可以实现电流双向流动的开关器件,从而既可以实现由低压侧向高压侧传送电能,也可以实现由高压侧向低压侧传送电能,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仅需实现由低压侧向高压侧传送电能时,第二和第四开关器件T2和T4也可以采用只能实现电流单向流动的二极管,其连接方式与反并联二极管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第二和第四开关器件T2和T4是二极管的情况下,控制模块KZ连接到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1、T3和T5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1、T3和T5,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Ts的第一时间间隔s1内,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二时间间隔s2内,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三时间间隔s3内,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
在第二和第四开关器件T2和T4是二极管的情况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Ts的第一时间间隔s1内,第二开关器件T2与第三可控开关器件T3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电能交换。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二时间间隔s2内,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与第四开关器件T4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第二电容C2和连接到升压单元412所属的升压级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正极的滤波电容440进行电能交换,从而实现电压升压。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s的第三时间间隔s3内,第四开关器件T4与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导通而其他可控开关器件断开,第二电容C2和下一升压级中的升压单元进行电能交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各个实施例中,电能传输系统300包括N个电容310,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电能传输系统300的N个整流器306所转换得到的N个直流电没有包含交流成分或所包含的交流成分较少时,电能传输系统300也可以不包括N个电容31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各个实施例中,升压单元412包括电感L1以限制第二C2的充电电流,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第二C2的充电电流不大时,可以省掉电感L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各个实施例中,在升压单元412中,电感L1放置在第二电容C2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感L1可以不放置在第二电容C2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之间。
在电感L1不放置在第二电容C2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T5之间的情况下,电感L1分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该第一电感连接在第一电容C1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正极之间以及该第二电感连接在第一可控开关器件T1的阳极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正极之间,或者,该第一电感连接在第一电容C1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负极之间以及该第二电感连接在第二开关器件T2的阴极和升压单元412的输入端的负极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上面的各个实施例所披露的可控开关器件可以是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功率场效率晶体管(V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和对称门极换流晶闸管(SGCT)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各个实施例中,以风力发电机组作为发电机组的例子来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组也可以是水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控制模块KZ可以利用软件或者诸如电路这样的硬件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面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在没有偏离发明实质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变化和修改,并且这些改变、变化和修改都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来定义。

Claims (7)

1.一种电能传输系统,包括:
N个发电机组,用于产生N个交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
N个整流器,用于把所述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以及
升压器,用于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给高压直流传输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升压器进一步包括M个级联的包括可控开关器件的升压级和由M+1个滤波电容串联形成的高压直流回路,M为正整数,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每一个升压级用于将所收到的直流电的电压升压预定倍数,其中,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第一个升压级所收到的直流电是具有所述第一电压的直流电,所述M+1个滤波电容中的第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具有所述第一电压的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所述M+1个滤波电容的第二个至第M+1个滤波电容中的每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其中一个升压级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正极,以及所述高压直流回路输出的直流电是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每一个升压级包括至少一个升压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相互并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中的每一个升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到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阴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阳极连接到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负极,
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阴极连接到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的正极,
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的负极,
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的阴极和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到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控制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一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二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三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一和第三可控开关器件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是可控开关器件,
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到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一至第五可控开关器件,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三和第二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一、第四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可控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内,所述第四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可控开关器件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中的每一个升压单元还包括电感,其中,所述电感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中的每一个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和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感连接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的阴极和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电感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和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负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感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阳极和其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负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传输系统,其中,所述N个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机组。
6.一种电能并网系统,包括:
N个发电机组,用于产生N个交流电,N为大于1的整数;
N个整流器,用于把所述N个交流电转换为N个直流电;
升压器,用于将所述N个直流电并联所形成的具有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升压为适于高压直流传输的具有第二电压的直流电;
高压直流传输链路,用于传输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
并网逆变器,用于将来自所述高压直流传输链路的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以及
逆变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输出给电网,其中所述升压器进一步包括M个级联的包括可控开关器件的升压级和由M+1个滤波电容串联形成的高压直流回路,M为正整数,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每一个升压级用于将所收到的直流电的电压升压预定倍数,其中,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第一个升压级所收到的直流电是具有所述第一电压的直流电,所述M+1个滤波电容中的第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具有所述第一电压的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所述M+1个滤波电容的第二个至第M+1个滤波电容中的每一个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其中一个升压级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正极,以及所述高压直流回路输出的直流电是具有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
所述M个级联的升压级中的每一个升压级包括至少一个升压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相互并联,
所述至少一个升压单元中的每一个升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所属的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阴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阳极连接到所述输入端的负极,
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属的输出端的正极,
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和所述输出端的负极,
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的阴极和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阳极,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到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的控制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三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一可控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二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三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三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第一和第三可控开关器件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并网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是可控开关器件,
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到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一至第五可控开关器件,以使得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三和第二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可控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断开,以及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内,所述第四开关器件和第五可控开关器件导通而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可控开关器件断开。
CN201010115367.XA 2010-01-29 2010-01-29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2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5367.XA CN102142688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PCT/EP2011/051245 WO2011092302A2 (en) 2010-01-29 2011-01-28 Electric energy grid connecting system and electric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5367.XA CN102142688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688A CN102142688A (zh) 2011-08-03
CN102142688B true CN10214268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431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536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2688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2688B (zh)
WO (1) WO201109230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6917B1 (fr) * 2012-02-13 2014-02-21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System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d'une charge, et centrale de production d'energie electrique comprenant un tel systeme
CN102904275B (zh) * 2012-09-13 2015-04-01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9407157B2 (en) 2013-09-13 2016-08-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voltage D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DE102013226987A1 (de) * 2013-12-20 2015-06-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werksanlage
CN105207257A (zh) * 2015-09-17 2015-12-30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海上风机并网方法及系统
CN106972507B (zh) * 2017-05-13 2018-06-22 深圳国电粤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低压远距离传输的智能中继电源级联控制系统
JP6772118B2 (ja) 2017-08-24 2020-10-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分散電源システム、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875994B (zh) * 2017-12-25 2021-06-2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变流器的igbt组合方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462275A (zh) * 2018-12-29 2019-03-12 海南京溪科技有限公司 地表水自动监测供电系统断电智能报警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75125A1 (en) * 1999-05-28 2000-12-07 Gunnar Kylander A wind power plant
CN101515754A (zh) * 2008-02-19 2009-08-2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59C (zh) * 1999-01-06 2004-04-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JP4308035B2 (ja) * 2004-02-06 2009-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82204A1 (en) * 2007-12-21 2009-07-02 2-B Energy Holding B.V. Wind turbine park, wind turb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75125A1 (en) * 1999-05-28 2000-12-07 Gunnar Kylander A wind power plant
CN101515754A (zh) * 2008-02-19 2009-08-2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688A (zh) 2011-08-03
WO2011092302A2 (en) 2011-08-04
WO2011092302A3 (en)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688B (zh)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Xue et al. Topologies of single-phase inverters for small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ors: an overview
de Freitas et al. Rectifier topologies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o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A review
CN103607032B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系统
Chen et al. A comparison of medium voltage high power DC/DC converters with high step-up conversion ratio for offshore wind energy systems
CN105226714A (zh)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1291071A (zh) 一种风力发电直接并网电力变换装置
CN102013823A (zh) 一种基于mmc的无变压器太阳能逆变器拓扑结构
CN102185480A (zh) 一种双向隔离直流变换器
CN100395935C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的并网系统
CN20335219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直流输电系统
CN110350816B (zh) 一种储能电感并联有源缓冲电路的单级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CN103501117A (zh) 一种适用于波浪能发电机组的变电输送系统
CN203589824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系统
CN114362542A (zh) 基于单相mmc的超高变比多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
CN103441676A (zh) 一种模块化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N205123278U (zh)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CN202014100U (zh) 一种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111245263A (zh) 高变比宽输入范围电力电子变换拓扑
Naayagi et al. Fault-tolerant converter for future offshore wind farm HVDC networks
CN212392677U (zh) 海上输电系统
WO2022006737A1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11981512U (zh) 一种海上风力与波浪联合发电机组
CN109617120B (zh) 直流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
Razi et al. Microinverter topology based single-stage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1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iemens Energy International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