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3278U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23278U CN205123278U CN201520850617.2U CN201520850617U CN205123278U CN 205123278 U CN205123278 U CN 205123278U CN 201520850617 U CN201520850617 U CN 201520850617U CN 205123278 U CN205123278 U CN 2051232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ology
- wind power
- inverter
- rectifier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1672018 Cercomela melanu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包括多组风力发电机、AC-DC整流器和DC-DC拓扑结构、海底电缆和DC-AC逆变结构,其中,每个风力发电机连接一个AC-DC整流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多个AC-DC整流器连接一个DC-DC拓扑结构,将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拓扑结构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DC-AC逆变结构并网。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容量的日益扩大,风力发电越来越多的接入电网,风电的并网运行成为了大规模利用风能的最有效方式。由于海上风电场具备风能资源丰富、风速稳定,对环境影响较小,远离公共生活区域等诸多优点。使得如今大型风电场正由陆地转向海上发展。海上风场拥有陆上风场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风能资源更加丰富的远海海域建立风电场已成为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
海上风力发电的并网方式主要有3类: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以及分频输电技术。高压交流输电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交流电缆电容充电电流问题限制了高压交流输电的应用范围,其只适用于小规模近海风电场。分频输电技术采用低频交流输电,减小电缆电容充电电流问题的影响,适当增加了传输容量以及传输距离。但高压直流输电以其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等优点,成为海上风电并网的趋势。其中,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更是具备独立控制无功功率,可接入无源网络,具备黑启动能力等优点。
对于海上风力发电从风电机组到海上换流站直接的传输方式以交流传输为主。常规交流输电方式为,海上风电机组将发出的三相交流电能通过AC-DC-AC变频器变换,再通过三相工频变压器升压,最后经过高压直流输电的海上变电站(整流器构成)转化为高压直流电能输送到陆地。该传输方式需要使用体积和重量很大的低频变压器,不仅提高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增加了系统损耗,影响系统能力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该系统不使用工频变压器、设计灵活、可控性高,适合于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汇流后,采用高压直流输电传输电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包括多组风力发电机、AC-DC整流器和DC-DC拓扑结构、海底电缆和DC-AC逆变结构,其中,每个风力发电机连接一个AC-DC整流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多个AC-DC整流器连接一个DC-DC拓扑结构,将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拓扑结构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DC-AC逆变结构并网。
所述DC-AC逆变结构包括线换相换流器和电压源换流器两类拓扑结构。
所述DC-DC拓扑结构为隔离型DC-DC拓扑结构。
所述DC-DC拓扑结构,包括逆变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所述中高频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在逆变器形成的桥式电路的中点,所述中高频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在整流器形成的桥式电路的中点。
所述整流器和逆变器为单相MMC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因此该DC-DC变换器的变压器可以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高频升压变压器。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2)整流器、逆变器由单相MMC换流器等拓扑构成,对于分散小容量风电场可使用单相MMC换流器节约成本,较大容量风电场可使用三相MMC逆变器,对于分散小容量风电场,单相MMC换流器即能满足功率传输需求。使用单相MMC换流器,相对于三相MMC换流器能够减小2个桥臂的成本;
(3)站内换流器主要包括线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两类拓扑。LCC-HVDC系统具备容量大,成本低,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VSC-HVDC系统具备不会发生换相失败、谐波小、可接入无源电网、无功独立控制、黑启动能力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整体方案图;
图2为海上风电用单相MMC结构的DC-DC变换器;
图3为海上风电用单相MMC与单相全桥整流结构的DC-DC变换器;
图4为海上风电用单相全桥整流与单相MMC结构的DC-DC变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整体方案;
该整体方案适用于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汇流后,共用一条或多条高压直流海缆进行输电的应用领域。整体方案包括风电场内电能汇集,风电场直流升压,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陆地换流站并网4个部分。
风电场内电能汇集:每个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该AC-DC整流器可以选用传统AC-DC-AC风机变频器的机侧部分,控制方法也适用。整流器输出的并联汇集到风电场直流升压站。
风电场直流升压:风电场内的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变换器一般使用隔离型DC-AC-DC拓扑,业界提出了多种DC-DC变换器。针对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本专利提出由单相MMC与中高频变压器构成的DC-DC拓扑,详见后文。
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对于分散海上风电场,若对每个风电场均单独设置高压直流海底电缆,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将各个风电场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能汇集后,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一个大容量换流站并网。
陆地换流站并网:陆地侧的并网换流站与陆地直流输电换流站基本相同,站内换流器主要包括线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两类拓扑。LCC-HVDC系统具备容量大,成本低,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VSC-HVDC系统具备不会发生换相失败、谐波小、可接入无源电网、无功独立控制、黑启动能力等诸多优点。具体换流器拓扑需要根据工程需要选取。
2)风电场直流升压站换流器;
为了适应分散海上发电场的需求,本专利提出使用由单相MMC与中高频变压器构成的DC-DC拓扑。
该DC-DC拓扑图如图2所示,为隔离型DC-DC拓扑,由逆变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整流器三部分构成。
整流器、逆变器由单相MMC换流器等拓扑构成,对于分散小容量风电场可使用单相MMC换流器节约成本,较大容量风电场可使用三相MMC逆变器。
对于分散小容量风电场,单相MMC换流器即能满足功率传输需求。使用单相MMC换流器,相对于三相MMC换流器能够减小2个桥臂的成本。
由于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因此该DC-DC变换器的变压器可以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高频升压变压器。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实施例1
针对风电场路上接大电网的场合,该整体方案适用于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汇流后,共用一条或多条高压直流海缆进行输电的应用领域。整体方案包括风电场内电能汇集,风电场直流升压,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陆地换流站并网4个部分。
风电场内电能汇集:每个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该AC-DC整流器可以选用传统AC-DC-AC风机变频器的机侧部分,控制方法也适用。整流器输出的并联汇集到风电场直流升压站。
风电场直流升压:风电场内的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变换器一般使用隔离型DC-AC-DC拓扑,该工程实例可以使用由单相MMC与中高频变压器构成的DC-DC拓扑。
该DC-DC拓扑图如图2所示,为隔离型DC-DC拓扑,由单相MMC逆变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单相MMC整流器三部分构成。
单相MMC逆变器及整流器相对于三相MMC逆变器具备节约成本的优点,更适用于较小容量的风电场场合。
由于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因此该DC-DC变换器的变压器可以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高频升压变压器。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对于分散海上风电场,若对每个风电场均单独设置高压直流海底电缆,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将各个风电场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能汇集后,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一个大容量换流站并网。
陆地换流站并网:陆地侧的并网换流站与陆地直流输电换流站基本相同,站内换流器主要包括线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两类拓扑。
LCC-HVDC系统具备容量大,成本低,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当陆地侧连接强电网时,发生换相失败的可能性较低,且对工程成本有较为严格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VSC-HVDC系统具备不会发生换相失败、谐波小、可接入无源电网、无功独立控制、黑启动能力等诸多优点。当陆地侧连接电网较弱,或者要求换流器对电网灵活提供无功支撑等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实施例2
针对风电场路上接大电网的场合,该整体方案适用于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汇流后,共用一条或多条高压直流海缆进行输电的应用领域。整体方案包括风电场内电能汇集,风电场直流升压,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陆地换流站并网4个部分。
风电场内电能汇集:每个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该AC-DC整流器可以选用传统AC-DC-AC风机变频器的机侧部分,控制方法也适用。整流器输出的并联汇集到风电场直流升压站。
风电场直流升压:风电场内的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变换器一般使用隔离型DC-AC-DC拓扑,该工程实例可以使用由单相MMC、单相全桥不控整流器与中高频变压器构成的DC-DC拓扑。
该DC-DC拓扑图如图3所示,为隔离型DC-DC拓扑,由单相MMC变换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单相全桥不控整流器三部分构成。
单相MMC逆变器及整流器相对于三相MMC变换器具备节约成本的优点,更适用于较小容量的风电场场合。采用单相全桥不控整流器代替单相MMC逆变器可以更好的节约成本,适用于对输电质量要求较低的场合。
由于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因此该DC-DC变换器的变压器可以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高频升压变压器。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对于分散海上风电场,若对每个风电场均单独设置高压直流海底电缆,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将各个风电场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能汇集后,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一个大容量换流站并网。
陆地换流站并网:陆地侧的并网换流站与陆地直流输电换流站基本相同,站内换流器主要包括线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两类拓扑。
LCC-HVDC系统具备容量大,成本低,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当陆地侧连接强电网时,发生换相失败的可能性较低,且对工程成本有较为严格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VSC-HVDC系统具备不会发生换相失败、谐波小、可接入无源电网、无功独立控制、黑启动能力等诸多优点。当陆地侧连接电网较弱,或者要求换流器对电网灵活提供无功支撑等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实施例3
针对风电场路上接大电网的场合,该整体方案适用于分散的海上风电场汇流后,共用一条或多条高压直流海缆进行输电的应用领域。整体方案包括风电场内电能汇集,风电场直流升压,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陆地换流站并网4个部分。
风电场内电能汇集:每个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该AC-DC整流器可以选用传统AC-DC-AC风机变频器的机侧部分,控制方法也适用。整流器输出的并联汇集到风电场直流升压站。
风电场直流升压:风电场内的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变换器一般使用隔离型DC-AC-DC拓扑,该工程实例可以使用由单相MMC整流器、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与中高频变压器构成的DC-DC拓扑。该拓扑适用于风电场汇集直流电压较低的应用场合。
该DC-DC拓扑图如图4所示,为隔离型DC-DC拓扑,由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单相MMC整流器三部分构成。
当风电场经AC-DC整流器变换的电能汇集电压较低时,DC-DC拓扑中,逆变部分使用三电平换流器能够节约成本,且不会造成性能的明显下降时,可以考虑使用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代替单相MMC逆变器作为隔离型DC-DC拓扑的一部分。
由于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因此该DC-DC变换器的变压器可以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高频升压变压器。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还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高压直流汇流及传输:对于分散海上风电场,若对每个风电场均单独设置高压直流海底电缆,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将各个风电场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能汇集后,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一个大容量换流站并网。
陆地换流站并网:陆地侧的并网换流站与陆地直流输电换流站基本相同,站内换流器主要包括线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两类拓扑。
LCC-HVDC系统具备容量大,成本低,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当陆地侧连接强电网时,发生换相失败的可能性较低,且对工程成本有较为严格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VSC-HVDC系统具备不会发生换相失败、谐波小、可接入无源电网、无功独立控制、黑启动能力等诸多优点。当陆地侧连接电网较弱,或者要求换流器对电网灵活提供无功支撑等要求时,建议选用该拓扑。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组风力发电机、AC-DC整流器和DC-DC拓扑结构、海底电缆和DC-AC逆变结构,其中,每个风力发电机连接一个AC-DC整流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三相交流形式的电能,电能经过AC-DC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能,多个AC-DC整流器连接一个DC-DC拓扑结构,将风机能量通过直流汇集到直流升压站,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升压,DC-DC拓扑结构通过共用海缆传输至陆地,通过DC-AC逆变结构并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DC-AC逆变结构包括线换相换流器和电压源换流器两类拓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DC-DC拓扑结构为隔离型DC-DC拓扑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DC-DC拓扑结构,包括逆变器、中高频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所述中高频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在逆变器形成的桥式电路的中点,所述中高频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在整流器形成的桥式电路的中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整流器和逆变器为单相MMC变换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50617.2U CN205123278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50617.2U CN205123278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23278U true CN205123278U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7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50617.2U Active CN205123278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2327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0234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不控整流器的远海风电并网系统及方法 |
CN109474008A (zh) * | 2018-11-12 | 2019-03-15 | 沈阳工业大学 | 基于混合mmc及矩阵变换器的风机并网系统 |
CN112653186A (zh) * | 2020-12-23 | 2021-04-13 | 华北电力大学 | 海洋能发电场及其集电系统拓扑结构的设计 |
-
2015
- 2015-10-29 CN CN201520850617.2U patent/CN2051232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0234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不控整流器的远海风电并网系统及方法 |
CN109474008A (zh) * | 2018-11-12 | 2019-03-15 | 沈阳工业大学 | 基于混合mmc及矩阵变换器的风机并网系统 |
CN112653186A (zh) * | 2020-12-23 | 2021-04-13 | 华北电力大学 | 海洋能发电场及其集电系统拓扑结构的设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6714A (zh)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及设计方法 | |
CN103107551B (zh) | 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电能送出的拓扑电路 | |
CN102013694A (zh) | 基于mmc的无变压器风力发电并网拓扑结构 | |
CN101291071A (zh) | 一种风力发电直接并网电力变换装置 | |
CN204578106U (zh) | 一种海上风电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 |
CN113794226A (zh) | 一种海上风电场低频交流输电系统 | |
CN110266034A (zh)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 | |
CN102013695A (zh) | 基于h桥的无变压器风力发电并网拓扑结构 | |
CN105207257A (zh) | 海上风机并网方法及系统 | |
CN212392678U (zh) | 海上输电系统 | |
CN106712084A (zh) | 一种用于串联直流海上风电场的风力发电系统 | |
CN107634543A (zh) | 一种海上风电升压系统及升压方法 | |
CN105790305A (zh) | 基于全桥mmc直流侧串联的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790276A (zh) | 一种基于vsc的海上分频输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3352190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直流输电系统 | |
CN103050994A (zh) | 一种分散整流集中逆变的风力发电系统 | |
CN102025166A (zh) | 一种无变压器水轮发电机发电并网拓扑结构 | |
CN103501117A (zh) | 一种适用于波浪能发电机组的变电输送系统 | |
CN205123278U (zh) |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系统 | |
CN108462202A (zh) | 一种新能源基地多电平直流汇集系统 | |
CN116131325A (zh) | 一种用于远距离海上风电场直流汇集外送的固态变压器 | |
CN106787803A (zh) |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全功率变流器 | |
CN211981512U (zh) | 一种海上风力与波浪联合发电机组 | |
CN209626984U (zh) | 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和海上输电系统 | |
CN217882864U (zh) | 风力发电输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