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412A -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412A
CN102137412A CN2010105247996A CN201010524799A CN102137412A CN 102137412 A CN102137412 A CN 102137412A CN 2010105247996 A CN2010105247996 A CN 2010105247996A CN 201010524799 A CN201010524799 A CN 201010524799A CN 102137412 A CN102137412 A CN 10213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noise
sequence
measuring instrument
division multiplexing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47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7412B (zh
Inventor
周世东
张焱
栾凤宇
胡昕炜
陈翔
肖立民
钟晓峰
王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5247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7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7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4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即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在传输测量数据的有效时隙间均匀插入相位噪声训练时隙,该时隙内传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对收发两端本地振荡器相位差进行估计,这样就能利用估计的相位噪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减轻收发本振相位噪声对瞬时信道特性参数的影响;本方法有效减轻了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相位噪声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并且避免丧失大时间尺度下的诸如多普勒频移等参数的估计能力,并且实现复杂度低,适合硬件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依据信息论准则,信息传输速率受限于信道容量。而信道容量的提高只有依靠增加带宽或者提高频谱利用率加以实现。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利用空间维度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了未来通信系统对高信息传输速率的需求。由于工作频段、传播场景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系统配置的不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系统中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也将不同,因此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有关的信道测量工作,成为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
现有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信道测量仪是普遍采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即其发送端或接收端共用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通过天线开关的高速切换将不同的发送天线组或接收天线组依次连接到射频单元。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应用,解决了射频不同源的问题,但由于受到收发端本地振荡器相位噪声的影响,使信道测量结果由于测量时间的不同而引入随时间变化的相位差,特别是在低秩信道传输或采用更多天线阵列时会对信道容量等测量参数产生严重的过估计。传统的解决方案采用多个快拍周期内接收数据取平均的方法,虽然减小了相位噪声方差,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相位噪声的影响,但是却丧失了大时间尺度下的诸如多普勒频移等参数的估计能力,使得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整体测量能力得到极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即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在传输测量数据的有效时隙间均匀插入相位噪声训练时隙,该时隙内传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对收发两端本地振荡器相位差进行估计,这样就能利用估计的相位噪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减轻收发本振相位噪声对瞬时信道特性参数的影响;本方法有效减轻了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相位噪声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并且避免丧失大时间尺度下的诸如多普勒频移等参数的估计能力,并且实现复杂度低,适合硬件实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ΔT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21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22
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Chirp序列、PN序列或余弦多音这些双方约定的预知序列。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对应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应包含一个以上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接收。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接收。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通过用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获取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1
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根据所述的匹配运算得到横向量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3
依次序列化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4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5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6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7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8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9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10
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11
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与下一个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依据数据匹配原理作共轭运算,其中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14
分别是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与下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通过匹配运算得到的横向量输出序列,再通过取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415
的相角作为相邻训练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对于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只含单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将该相位差直接作为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1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而对于同一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含两个以上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取不同收发天线对的相邻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相位差的统计平均值作为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3
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4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5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6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7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8
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取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对匹配运算输出序列的相位进行FFT运算,对FFT运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滤波,取其高频分量经过IFFT运算得到的结果依次组成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11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1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13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514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快速傅里叶插值算法。
通过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在传输测量数据的有效时隙间均匀插入相位噪声训练时隙,该时隙内传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对收发两端本地振荡器相位差进行估计,这样就能利用估计的相位噪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减轻收发本振相位噪声对瞬时信道特性参数的影响。本方法有效减轻了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相位噪声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并且避免丧失大时间尺度下的诸如多普勒频移等参数的估计能力,并且实现复杂度低,适合硬件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179.2us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61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1
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2
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Chirp序列。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对应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应包含一个以上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通过用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获取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3
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4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5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根据所所述的匹配运算得到横向量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6
依次序列化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7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8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710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实施例2:
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179.2us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81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82
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83
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PN序列。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接收。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84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1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2
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3
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据数据匹配原理作共轭运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4
其中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5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6
分别是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通过匹配运算得到的横向量输出序列,再通过取的相角作为相邻训练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对于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只含单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将该相位差直接作为相位偏移序列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而对于同一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含两个以上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取不同收发天线对的相邻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相位差的统计平均值作为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10
对该相位偏移序列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0912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为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
实施例3:
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179.2us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01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03
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余弦多音。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04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07
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取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08
的相位进行FFT运算,对FFT运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滤波,取其高频分量经过IFFT运算得到的结果依次组成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1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3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4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快速傅里叶插值算法。
实施例4:
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179.2us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5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6
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17
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Chirp序列。
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接收。
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通过用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获取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1
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根据所所述的匹配运算得到横向量输出序列依次序列化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4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5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6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BSA00000324343900127
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在传输测量数据的有效时隙间均匀插入相位噪声训练时隙,该时隙内传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对收发两端本地振荡器相位差进行估计,这样就能利用估计的相位噪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减轻收发本振相位噪声对瞬时信道特性参数的影响。本方法有效减轻了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相位噪声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并且避免丧失大时间尺度下的诸如多普勒频移等参数的估计能力,并且实现复杂度低,适合硬件实现。

Claims (18)

1.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使用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时,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之间所设置的有效时间间隙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ΔT周期均匀地插入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这样所有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构成相位噪声训练时隙;
步骤2: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在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时,在发送端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将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发送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
步骤3: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也采用固定切换的方法,以此接收从发送端发送来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所有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后,通过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合成为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11
步骤4:将所得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12
输入到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内部的补偿因子模块,由此通过补偿因子模块得到相位噪声补偿因子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13
随后对接收到的信道测量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形式为Chirp序列、PN序列或余弦多音这些双方约定的预知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对应的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应包含一个以上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单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固定切换的方法中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发送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发送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而所述的步骤3的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采用固定的多组天线接收包含相位噪声训练时隙的测量数据,该固定的多组天线对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次进行切换发送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通过用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获取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
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2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根据所所述的匹配运算得到横向量输出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3
依次序列化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4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5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6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8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9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1
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依据数据匹配原理作共轭运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2
其中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3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4
分别是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通过匹配运算得到的横向量输出序列,再通过取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5
的相角作为相邻训练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对于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只含单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将该相位差直接作为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316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1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而对于同一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含两个以上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情况,取不同收发天线对的相邻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相位差的统计平均值作为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2
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3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分析模块首先通过对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接收端获取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处的匹配运算输出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5
与预设的门限G进行比较,其中i为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相位噪声训练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6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如果横向量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7
峰值幅度大于门限G,就将所述的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8
作为有效信号进行保留,否则将其作为噪声进行抑制,然后取接收到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与所发送的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进行匹配运算,匹配运算输出序列的相位进行FFT运算,对FFT运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滤波,取其高频分量经过IFFT运算得到的结果依次组成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10
其中i为由接收到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n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应相位噪声训练序列计算得到相位偏移序列的序号,是大于1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11
为横向量,该横向量的维数是相位噪声训练时隙内接收端采样点数,对该相位偏移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12
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全部测量时间内的相位噪声估计序列
Figure FSA00000324343800041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快速傅里叶插值算法。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快速傅里叶插值算法。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线性插值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值处理为快速傅里叶插值算法。
CN 201010524799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7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24799 CN102137412B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24799 CN102137412B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412A true CN102137412A (zh) 2011-07-27
CN102137412B CN102137412B (zh) 2013-10-16

Family

ID=4429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247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7412B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741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0808A (zh) * 2012-05-14 2012-09-19 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于群相位特征处理的数字化无间隙相位噪声测量方法
CN105301341A (zh) * 2014-05-28 2016-02-03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带干扰的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99187A (zh) * 2016-07-18 2016-12-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音信号相对相位的测试方法
CN108123902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估计一影音信号的信道状态的估计方法及相关的估计电路与接收器
CN110768918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成都同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相位噪声补偿的自由空间微波信号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US10734950B2 (en) 2018-05-08 2020-08-04 Fujitsu Limited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eiver
CN114567340A (zh) * 2022-04-28 2022-05-31 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关算法的ads-b信号接收基带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50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清华大学 一种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产生方法
US20070086533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Nokia Corporation Phase noise canceling OFDM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50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清华大学 一种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产生方法
US20070086533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Nokia Corporation Phase noise canceling OFDM receiv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炎 等: "一种减轻信道测量仪中相位噪声影响的方法",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0808A (zh) * 2012-05-14 2012-09-19 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于群相位特征处理的数字化无间隙相位噪声测量方法
CN105301341B (zh) * 2014-05-28 2019-04-19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带干扰的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01341A (zh) * 2014-05-28 2016-02-03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带干扰的量的方法和装置
US10048297B2 (en) 2014-05-28 2018-08-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disturbed variable
CN106199187A (zh) * 2016-07-18 2016-12-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音信号相对相位的测试方法
CN106199187B (zh) * 2016-07-18 2018-11-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音信号相对相位的测试方法
CN108123902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估计一影音信号的信道状态的估计方法及相关的估计电路与接收器
CN108123902B (zh) * 2016-11-29 2021-05-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估计一影音信号的信道状态的估计方法及相关的估计电路与接收器
US10734950B2 (en) 2018-05-08 2020-08-04 Fujitsu Limited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eiver
CN110768918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成都同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相位噪声补偿的自由空间微波信号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10768918B (zh) * 2019-10-31 2020-08-18 成都同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相位噪声补偿的自由空间微波信号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14567340A (zh) * 2022-04-28 2022-05-31 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关算法的ads-b信号接收基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567340B (zh) * 2022-04-28 2022-07-12 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关算法的ads-b信号接收基带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412B (zh)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412B (zh) 一种用于时分复用切换信道测量仪的相位噪声估计方法
CN111866938B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Xingdo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ive multibeam antenna system with 64 RF channels and 256 antenna elements for massive MIMO application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785953B1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 채널 추정
US20140370823A1 (en) Methods, processing device, computer program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ntenna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of antenna apparatus
EP3759835A1 (en)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9131521A1 (en) Compensation for propagation d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70216B (zh) 一种波束成形方法及设备
CN104954060A (zh) 天线组阵宽带信号频域全频谱相关合成系统
Wymeersch et al. 6G radio requirements to support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localization, and sensing
CN110024303B (zh)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46999A (zh) 基于多臂强盗的位置辅助波束对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02237923B (zh)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Tushar et al. Distributed transmit beamforming: Phase convergence improvement using enhanced one-bit feedback
CN103457647A (zh) 一种双流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Ozkaptan et al. Optimal precoder design for MIMO-OFDM-based joint automotive radar-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989200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 및 방법
JP583358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20122775A1 (en) Reciprocity-based transmission
CN101986572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KR10081023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한 신호 송신방법 및 장치
Mura et al. Enhanc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mm-wave MIMO systems leveraging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CN107302392B (zh) 一种时延信道下天线数据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075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RCHING ANALOG BEAM
Singh et al. UWB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rectangular metal ca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