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248A -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248A
CN102131248A CN2010100010429A CN201010001042A CN102131248A CN 102131248 A CN102131248 A CN 102131248A CN 2010100010429 A CN2010100010429 A CN 2010100010429A CN 201010001042 A CN201010001042 A CN 201010001042A CN 102131248 A CN102131248 A CN 102131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
cpri port
speed
load speed
cpr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1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248B (zh
Inventor
余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010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1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REC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的分布式基站(BS,Base Station)分为基带模块(BBU,Base BandUnit)和射频模块两大组成部分,BBU和射频模块遵循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接口标准。BBU对应于CPRI协议中的无线设备控制器(REC,Radio Equipment Control),射频模块对应于CPRI协议中的无线设备(RE,Radio Equipment)。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各RE可以组成链型、星型或者环型。
BBU与射频模块之间通过CPRI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现有技术中一种数据传输的过程为:
将BBU与射频模块之间的CPRI的速率固定设置在1.25G(即1228.8Mbit/s)或者是2.5G(即2457.6Mbit/s),之后BBU与射频模块即采用该速率进行数据的传输。
但是,上述的CPRI的速率由于固定配置,在实际应用中,该速率可能并没有达到REC和RE之间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能够提高REC与RE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速率协商方法,包括: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REC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速率协商方法,包括:RE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RE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RE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设备,包括: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提供单元,用于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第四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无线设备控制器以及无线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REC与RE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之后,REC可以确定出REC与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且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并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能够得以提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方法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方法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C同步方式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C同步方式另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C同步方式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C同步方式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C速率协商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重协商同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方法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方法另一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同步方式一个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同步方式另一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速率协商过程中RE速率协商一个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无线设备控制器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无线设备实施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能够提高REC与RE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速率协商方法包括:
101、REC与RE之间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REC可以与RE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该第一速率可以是缺省通信速率,或者是预置好的通信速率。
102、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
在REC与RE以第一速率的通信过程中,REC可以确定出REC与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且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
103、REC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当REC确定了第二速率之后,由于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因此REC可以与RE之间进行同步,以切换至第二速率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REC与RE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之后,REC可以确定出REC与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且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并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能够得以提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实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个速率协商方法包括:
201、REC获取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本实施例中,REC可以获取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与RE相连接的CPRI端口所支持的速率,具体地为该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例如,具体获取的方法可以为:
以“无线华为增强型无线技术(Wireless HERT)CPRI速率表”(可以参照图10或图11)中小于或等于REC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最高速率能力的速率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具体的Wireless HERT CPRI速率表可以如CPRI v4.0协议中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作限定。
202、REC根据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当REC获取了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之后,即可根据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
为了减少没有必要的同步过程,REC的高层软件可以根据REC中逻辑实现的能力与串并行/并串行(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芯片支持速率的情况,以减少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中的速率项。比如:某REC支持4.9G、2.5G、1.25G速率比较方便,只需要改变时钟频率就可以在三者间切换速率;而在支持4.9G、2.5G、1.25G速率的同时能切换到3.0G速率则比较复杂,可能逻辑版本就不支持3.0G的速率了。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时候就只需要考虑4.9G、2.5G、1.25G三项,这样就可以减少后续速率协商的时间。
203、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本实施例中,REC在与RE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该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行能力协商,REC与RE之间还需要建立通信链路,例如可以建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链路。
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中仅以建立HDLC链路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REC与RE之间除了可以建立HDLC链路进行能力协商之外,还可以建立其他的链路,例如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链路进行能力协商,具体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例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REC直接从RE接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本方式中,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REC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即由RE完成取交集的处理,并将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反馈至REC,若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一个,即说明只有一个RE,则将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若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多个,即说明有多个RE,需要再次取交集,则对多个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再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2)REC进行取交集的处理:
本方式中,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REC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REC获取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即由REC完成取交集的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使得REC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此处不作限定。
当REC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之后,即可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比第一速率更高的第二速率,优选地,可以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204、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
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则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则无需再次同步,REC与RE之间继续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REC与RE进行再次同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RE顺序同步:
请参阅图3,在本方式中,REC为当前CPRI链路的端口(即与RE直接相连的端口)配置第二速率,使得接口芯片在该CPRI链路上重启同步,重新进入同步状态。
本方式中的接口芯片具体可以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REC发起速率协商进入同步状态后,RE在从端口(即slave端口,即与REC直接相连的端口)会检测到异常,则RE也会重新进入同步状态进行速率协商使得RE配置第二速率,RE重协商完成后在主端口(即master端口,即与下一级RE直接相连的端口)设置第二速率,上一级RE在设置完第二速率后,与下一级RE进行重协商,使得下一级RE也完成第二速率的配置,依次类推,直至所有RE均配置第二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REC与RE之间的HDLC链路在CPRI状态发生变化(即进入同步状态)时会断开,速率协商成功后HDLC链路会重新建立。
当采用RE顺序同步的方式进行再次同步时,无需REC高层软件发送重协商命令,而直接通过物理层就能进行速率重协商,因此无需改动重协商命令,增加了方案的兼容性。
(2)RE同时同步:
请参阅图4,在本方式中,REC给各个RE发送CPRI速率重协商的命令,重协商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速率。
RE收到重协商命令一段时间(例如3秒)后进入同步状态,以REC给定的第二速率为起点扫描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进行同步协商。
REC以第二速率为起点扫描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给该CPRI链路端口配置第二速率,以在该CPRI链路上重启同步,重新进入同步状态。
各RE在slave端口检测到异常,也重新进入同步状态进行速率协商以配置第二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REC与RE之间的HDLC链路在CPRI状态发生变化(即进入同步状态)时会断开,速率协商成功后HDLC链路会重新建立。
当采用RE同时同步的方式进行再次同步时,REC同时向多个RE发送重协商命令,因此减少了级联方式下再次同步所消耗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同步的效率。
可以理解地是,若RE的个数为一个,可以采用顺序同步或同时同步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REC与RE之间再次进行同步之后,还可以再重复循环执行步骤203至204,即重新进行能力协商以及再次同步,直至达到合适的速率。
本实施例中,当REC与RE初始同步之后,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所以REC可以从该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REC与RE之间的目标速率,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REC和RE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上面从REC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对速率协商中不同的过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一、REC侧的同步过程:
REC与RE之间的初始同步和再次同步均可使用CPRI物理层同步来实现,初始同步和再次同步的区别仅在于扫描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起点,初始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最大值,而再次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重协商确定的第二速率。
CPRI物理层同步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软件控制和芯片控制。
芯片控制只适用于FPGA或ASIC自带Serdes接口、能自行切换速率的REC;软件控制没有此限制,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物理芯片种类。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软件控制切换CPRI同步速率的同步过程:
此方式下需要软件配置切换CPRI同步速率,FPGA或ASIC不自动切换同步速率。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从软件与芯片相配合的角度来说明同步的过程,初始同步时,REC高层软件先读取CPRI接口硬件模块的速率能力,按照预置的策略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
之后以1秒周期按从高到低的循环顺序从集合中取出速率,配置FPGA或ASIC并启动CPRI同步。
FPGA或ASIC以软件配置的速率进行同步,一旦同步就进入帧同步态(HFNSYNC)。
高层软件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发现处于帧同步态就进入下一步处理流程。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单独从软件的角度来来说明同步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CPRI端口正常时,以最高速率设置并启动速率协商,并且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
在一定的时间内(例如1秒内),若处于帧同步态,则进行后续处理,若尚未同步,则判断当前的速率是否为最低的速率,若不是最低的速率,则以更低的速率设置并启动速率协商,并重新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若已经是最低的速率,则重新设置为最高的速率并启动速率协商。
需要说明的是,再次同步时,REC高层软件以重协商的第二速率为起点依次扫描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流程与初始同步一致。
(2)芯片控制切换CPRI同步速率的同步过程:
此方式下不需要软件配置切换CPRI同步速率,FPGA或ASIC自动切换同步速率。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从软件与芯片相配合的角度来说明同步的过程,REC高层软件先读取CPRI接口硬件模块的速率能力,按照预置的规则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配置FPGA或ASIC并启动CPRI同步;
FPGA或ASIC以1s周期按从高到低的循环顺序从集合中取出速率进行同步,一旦同步就进入帧同步态(HFNSYNC);
REC高层软件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发现处于帧同步态就进入下一步处理流程。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单独从软件的角度来来说明同步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CPRI端口正常时,配置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并启动速率协商;
之后并且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
在一定的时间内(例如1秒内),若处于帧同步态,则进行后续处理,若尚未同步,则重复以100m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再次同步时,REC高层软件以重协商的第二速率为起点依次扫描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流程与初始同步一致。
上面介绍了REC同步的具体过程,下面介绍REC侧速率协商的具体过程:
二、REC侧的速率协商过程:
CPRI速率协商的流程都由REC控制,RE只做配合操作。REC要判断CPRI链环状态、当前速率、REC和RE支持的速率能力,要考虑CPRI链环模式、REC和RE启动先后关系、兼容性等。
本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请参阅图9,具体可以包括:
901、REC进入准备状态;
REC正常运行则可进入准备状态,如果REC运行异常,则不进入准备状态。
CPRI速率协商准备状态的入口点包括:基站或REC逻辑复位启动、CPRI端口状态迁移。
CPRI端口状态迁移发生在CPRI断链、RE复位等场景,要求REC软件在正常运行时也周期(100ms)检测CPRI端口的状态,发现CPRI状态迁移为正常但不同步时,立即进入自协商流程。
本实施例中的端口正常具体可以满足如下要求:
小型可插拔(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光口:CPRI端口处于打开状态,且SFP物理模块收到的光功率正常(底层软件有读取接口)。SFP光功率正常的门限以“光模块接收功率恶化告警”(REC侧告警)的默认门限为准。
SFP电口:CPRI端口处于打开状态,且SFP物理模块在位。
902、生成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
本实施例中,REC获取REC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能力,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即REC侧的端口同步速率集合)。
基站初始启动或复位启动进入自协商流程,软件查询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CPRI速率能力,形成速率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运行过程中用户可能会更换光模块,使得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的内容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在每次进入速率协商流程时都可以执行本步骤。
903、确定扫描起始点;
初始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速率集的最大值,而再次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重协商确定的目标速率(即前文所说的第二速率)。比如,如果速率协商流程中给出的第二速率是2.5G,而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为(4.9G、2.5G、1.25G),则REC依次选用的同步速率可以为:2.5G->1.25G->4.9G->2.5G->1.25G...。
904、执行CPRI速率同步;
本实施例中所执行的CPRI速率同步与前述图5至图8中所描述的速率同步的过程可以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905、同步成功;
本实施例中的同步成功可以仅判断REC与紧邻的RE之间CPRI链路的同步状态,直接从REC侧的FPGA或ASIC查询即可。
906、建立HDLC链路;
同步成功之后,HDLC可以尝试与CPRI链路上所有的RE建立HDLC链路。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速率协商效率,本步骤可以在一段预置时间内(例如30秒内)反复尝试,超过这段时间后,若REC与某些RE仍未成功建立HDLC链路,则无需再次尝试。
本实施例中的预置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极端的情况出现在Master支持低速率(典型情况为1.25G)、Slave支持高/低可变速率(典型情况为2.5G/1.25G)的较高速率(2.5G)的时候,按目前支持2.5G情况考虑,假定一级同步协商最大需要4秒时间,按8级CPRI级联考虑则需要32秒,进入步骤805意味着第一级RE已经同步,因此HDLC建链过程中等待其他级RE同步的时间需要4×7=28秒,取整数为30秒。对于支持更高速率的协商,比如6.1G速率,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30秒到更长时间。
但在一般情况下,该预置时间可以不需要30秒,而可以采用更短的时间,主要原因为:1、每级RE同步协商都出现极端长时间的情况可能性很小;2、只要CPRI链路上所有RE都HDLC建链成功,则进入下一步骤,一般不要用满30秒;3、RE级联数目典型情况下一般为3-4级,超过4级的情况较少。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建立HDLC连接的机制进行简要的描述:
根据收到的HOP号,如果HOP不等于255,则建立HDLC链路;如果HOP号等于255,则不建立HDLC链路。该处理机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处理机制相同。
本实施例中速率协商流程的HDLC建立仍可以由公共机制按原有方法处理,本步骤906只是监测HDLC链路建立的情况,某条CPRI链(环)上所有的RE都完成HDLC建链则立即进入下一步,否则30秒超时也进入下一步。
907、判断本次同步的速率是否与上次同步的速率相同,若相同,则执行步骤918,若不相同,则执行步骤908;
如果本次同步的速率与上次同步的速率相同,则说明CPRI链路的实际速率已无法升降,在重协商的两次同步获得的速率都相同的情况下就让链路工作在此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步速率是指步骤905中输出的速率。
若相同,则执行步骤918进入后续处理流程,若不相同,则执行步骤808。
908、获取RE的链路速率能力集;
本实施例中,REC通过已经建立的HDLC链路获取RE的速率能力,形成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
REC在查询RE速率能力的消息中携带REC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要求RE上报的时候比对自己的能力(即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和REC的能力(即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上报两者所支持速率的交集。
在双模基站的双HDLC链路方式下,RE需要记录两个REC发送的能力信息,将三者(两个REC和一个RE)所支持速率的交集上报给其中的一个REC,该REC获取到该交集之后,给该REC中用来与另一REC互联的端口设置第二速率,以使得该REC中用来与所述另一REC互联的端口以第二速率与所述另一REC进行速率协商。
此外,RE上报能力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CPRI端口的状态(正常且同步、正常不同步、异常)。
REC根据获取的各RE的速率能力情况和自己的速率能力情况,形成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
REC给RE发送查询速率能力时,支持速率协商的RE会返回响应;不支持速率协商的RE老版本,则不会返回响应。为了兼容老版本,可以采用如下的策略:
CPRI链上只要有老版本的RE不返回速率能力查询的响应,则CPRI链路就统一降为最低的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环来说,由于环的两端独立地进行速率协商,因此环上的RE会收到至少两次查询速率能力的命令,RE只要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都应该正常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是指根据已经获知的REC和RE支持的速率情况,确定这条链能支持哪些速率,没有上报速率能力的RE不用考虑在内。
根据已经获取的各节点速率能力,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由所有节点都支持的速率组成,是所有RE和REC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的交集,或者说整条链上只要有一个节点不支持某个速率,则此速率就不应包含在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中,例如,如图10所示的示意图中,REC与所有的RE都支持的CPRI链路速率为4.9G以及2.5G,分别如其中的CPRI链路能力1以及CPRI链路能力2所示,则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就仅为(4.9G,2.5G)。
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是根据CPRI端口硬件和逻辑支持的速率能力的形成速率集合,用于CPRI端口与端口之间的速率同步。
REC和RE重协商时都以重协商给的速率为起始点,各自扫描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例如图11中,如果重协商给出的速率为4.9G,则REC、RE都从4.9G开始依次从各自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中取同步速率。很明显,各REC、RE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合可以不一样。
909、链路上所有已经建立了HDLC链路的RE是否都成功响应速率查询命令,若是,则执行步骤910,若否,则执行步骤913;
由于老版本RE不支持速率能力查询命令,因此不会回响应,这种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913,使得整条链工作在较低的速率。
910、判断上报能力的RE的所有正常的CPRI端口是否都处于同步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911,若否,则执行步骤913;
本实施例中,如果有CPRI端口是正常的但处于不同步状态,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本步骤也可以相当于:判断所有上报能力的RE是否存在正常却不同步的端口。一般这种情况下,说明正常不同步状态的端口连接的下级RE(或REC)不支持当前的速率或者系统没有正常启动,对于不支持当前速率的情况则需要扫描已知的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的方式进行重协商,对于系统没有正常启动的情况要让已经正常工作的链路先降为最低速率预等待下级正常启动后重协商。
911、再次同步进入本步骤:判断当前速率是否为REC与RE共同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若是,则执行步骤918,若否,则执行步骤912;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初始同步进入本步骤,则可以重新扫描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如果是再次同步进入本步骤,则说明扫描过程进入了多次循环,由于理论上不可能出现CPRI链路两次都同步,但又不在最大速率的情况,所以需要退出,避免形成死循环。
本步骤实际上就是判断当前工作速率是否是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的最大值。最大值就是CPRI链路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目标速率),本步骤就是判断这条CPRI链路当前速率是否是目标速率。如果当前运行的就是目标速率,则说明速率协商成功,进入后续处理流程;否则要进入再次协商流程。
912、重协商速率定为CPRI链路能力集中的最大速率,并执行步骤916;
913、初始同步进入本步骤:判断当前速率是否不为REC与RE共同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若是,则执行步骤912,若否,则执行步骤914;
如果是初始同步进入本步骤,若当前速率不是最大值,需要将重协商速率定为已经获知的CPRI速率集合中的最大速率,否则就逐级降低协商速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从高到低逐级扫描CPRI链路所能支持的速率,探测下级RE的速率能力,避免因为后级RE不支持某些速率导致无法同步。在后级RE不支持某些速率时(比如图10中一些RE不支持1.25G,但都支持2.5G),步骤911至步骤915联合起来就能完成扫描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若扫描结束时下级RE仍无法同步,则设置该CPRI链就停留在目前能支持的最低速率上工作(即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的最小值)。
914、当前速率是否为REC与RE共同所能支持的最小速率,若是,则执行步骤918,若否,则执行步骤915;
本步骤判断当前速率是否为最低速率,也就是判断当前速率是否为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的最小值。目的在于,当速率降低到最低速率时,即可以无需再继续进行无用的重协商。
915、重协商速率在CPRI链路能力集中降一级;
本实施例中,重协商速率在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中降一级,即指CPRI链路能力集合比当前使用的重协商速率小一级的速率。
由于CPRI链路速率能力集合在每个循环中都会刷新,因此很有可能新的集合中没有上次集合中的某些速率,新选取的速率只需要比原重协商速率小一级即可。
916、REC给各RE发送重协商命令,启动重协商;
REC给每个HDLC建链成功的RE都发送一条启动CPRI速率重协商命令,命令中携带步骤915或912中选定的CPRI链路重协商速率。
917、计时器超时后执行步骤903;
REC收齐重协商响应(或收到超时消息,假定超时值T=3秒),再固定延迟一段时间(可以为3秒钟)后进入CPRI速率同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超时值T为3秒仅仅是一个特例,在实际应用中该数值还可以随着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此处不作限定。
延迟一段时间(3秒钟)是为了所有RE都能进入速率同步状态,缩短同步时间。3秒钟是考虑最先收到启动命令与最后收到启动命令的RE的最大时间差。另外,为了让前级RE不要过早地进入同步状态,导致后级RE还没有收到启动命令时前级CPRI就断链了,这个时间尽可能大些,但应该小于4秒,极端情况下预留1秒用于CPRI同步正好符合REC的同步周期(1秒),因此定义此延迟时间段为3秒比较合理。
目前RE为了规避启动过程中循环倒换的问题,RE逻辑在一个端口同步上之后,不是马上在另一个端口发送信号,而是固定延迟一段时间(例如2秒)后再在另一端口发送信号。这样导致RE级联之间固定有2秒的延迟。为了解决此问题,要求RE收到重协商命令后延迟(3+2×HOP)秒后再进行同步协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循环倒换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考虑,即RE在收到重协商命令后延迟(3+2×HOP)秒后再进行同步协商,也可以不进行考虑,即RE在收到重协商命令后延迟3秒后再进行同步协商,具体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918、结束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双模基站CPRI端口互联的场景,本实施例当REC与RE完成CPRI链路协商得到CPRI链路速率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该REC高层软件将CPRI链路协商后的速率设置给该REC中用来与另一REC互联的端口,以使得REC中用来与另一REC互联的端口以该速率与另一REC进行速率协商,直至成功。
本实施例中,当REC与RE初始同步之后,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所以REC可以从该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REC与RE之间的目标速率,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REC和RE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上面从REC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进行了描述,下面从RE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速率协商方法包括:
1201、RE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RE可以与REC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该第一速率可以是缺省通信速率,或者是预置好的通信速率。
1202、RE向REC提供速率信息;
本实施例中,RE可以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该第二速率高于该第一速率。
在REC与RE以第一速率的通信过程中,REC可以根据RE提供的速率信息确定出REC与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且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
1203、RE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当REC确定了第二速率之后,由于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因此RE可以与REC之间进行同步,以切换至第二速率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REC与RE以第一速率进行通信之后,REC可以根据RE提供的速率信息确定出REC与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且该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并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能够得以提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速率协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速率协商方法包括:
1301、RE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本实施例中,RE可以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具体获取的方法可以为:
以“无线华为增强型无线技术(Wireless HERT)CPRI速率表”中小于或等于REC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最高速率能力的速率形成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具体的Wireless HERT CPRI速率表可以如CPRI v4.0协议中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作限定。
1302、RE根据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当RE获取了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之后,即可根据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
为了减少没有必要的同步过程,RE的高层软件可以根据RE逻辑实现的能力与Serdes芯片支持速率的情况,以减少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中的速率项。比如:某RE逻辑支持4.9G、2.5G、1.25G速率比较方便,只需要改变时钟频率就可以在三者间切换速率;而在支持4.9G、2.5G、1.25G速率的同时能切换到3.0G速率则比较复杂,可能逻辑版本就不支持3.0G的速率了。
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时候就只需要考虑4.9G、2.5G、1.25G三项,这样就可以减少后续速率协商的时间。
1303、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本实施例中,RE在与REC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行能力协商,REC与RE之间还可以建立HDLC链路。
在实际应用中,RE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例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RE直接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本方式中,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RE对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自身的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并向REC反馈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2)RE向REC提供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本方式中,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REC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使得RE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此处不作限定。
当REC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之后,即可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比第一速率更高的第二速率,优选地,可以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1304、RE与REC之间进行再次同步。
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则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则无需再次同步。
本实施例中,当REC与RE初始同步之后,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以REC可以从该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REC与RE之间的目标速率,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REC和RE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上面从RE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对速率协商中不同的过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一、RE侧的同步过程:
RE侧也可以采用CPRI物理层同步进行初始同步和再次同步,初始同步和再次同步的区别仅在于扫描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起点,初始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最大值,而再次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重协商确定的第二速率。
目前的RE的CPRI接口物理芯片主要采用不带Serdes的FPGA加Serdes芯片的方式,所以RE侧的CPRI物理层同步主要采用软件控制的方式:
软件配置切换CPRI同步速率,FPGA或ASIC不自动切换同步速率。对于RE逻辑来说,不管是单向链还是双星形模式,只根据软件的配置同时切换两个端口的速率,并且两个端口的同步速率永远保持一致。
请参阅图14,高层软件先读取CPRI接口硬件模块的速率能力,根据预置策略形成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然后以4s周期按从高到低的循环顺序从集合中取出速率,配置FPGA或ASIC并启动CPRI同步;
FPGA或ASIC以软件配置的速率在两个端口进行同步,一旦同步就进入帧同步态(HFNSYNC);
RE逻辑在一端口先同步后,将此端口置为Slave,另一端口置为Master,只要软件不改变速率,就以已配置的固定速率(实际上也是前一端口的速率)在另一端口进行收发检测。双星形方式下,当两个端口都同步后,RE逻辑能从L1控制帧中获取链路模式信息,发现是双星形模式就将两个端口都设置为Slave。单向链方式下,端口的Master/Slave属性不会变化。
高层软件以1s周期扫描FPGA或ASIC的同步状态,发现处于帧同步态就进入下一步处理流程。
上述是从软件与芯片相配合的角度来说明同步的过程的,对于上述流程,单独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可以参阅图15,具体为:
当RE复位启动或CPRI端口状态迁移时,则进入准备状态,进入准备状态判断CPRI端口是否正常。
该步骤判断是否存在正常的CPRI端口,如果没有一个CPRI端口是正常的,则进行其他的处理(如超时复位机制等,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若存在正常的CPRI端口,则从FLASH读取上次协商的速率,设置并启动速率协商。
在基站某次启动并速率协商成功后,如果能保存这次的协商成果,则以后的基站启动时如果没有修改CPRI链路(包括RE模块),则可以利用以前协商的速率,可以加快、简化速率协商过程。因此,本步骤就可以从FLASH中读取上次协商的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是启动速率协商的一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当REC命令切换速率时,则也会以指定速率设置并启动速率协商。
当确定启动速率协商之后,则会进入初次循环,该初次循环所使用的协商速率为从FLASH中读取的速率或者是REC指派的速率,因此具有较高的优先级,所以企图使用它进行同步的次数可以多一些。因此,当REC与RE启动耗时不一致时,RE可以“等待”REC的速率切换到此速率上。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REC启动一般在1分30秒左右,RE启动一般在45秒左右,所以RE“等待”1分钟是合适的,这个值还可以根据实测情况进行优化。
如果进行再次循环则说明初始速率不能成功同步,同步流程进入探测阶段,所以按照CPRI标准协议的要求,每4秒切换一次同步速率,试图与REC(或上级RE)进行同步。
当速率协商完成之后,将本次协商的速率存入FLASH。保存本次速率协商的成果,以备下次因复位或断链而进入速率协商时作为初始同步速率使用。
二、RE侧的速率协商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速率协商过程请参阅图16,具体可以包括:
1601、进入准备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RE中的ROSA_RU软件、逻辑正常运行,则可以进入准备状态。
CPRI速率协商准备状态的入口点包括:RE复位启动、CPRI端口状态迁移。
复位启动从步骤1601进入速率协商流程。
其中,RE复位启动的入口条件包括:RE启动后以周期(例如1s)检测CPRI端口的状态,如果有CPRI端口状态为正常,则进入准备状态;如果所有CPRI端口都不正常,则不进入准备状态,继续周期检测CPRI端口状态。
CPRI端口状态迁移的入口条件包括:发生在CPRI断链、上级RE/REC复位等场景。ROSA_RU软件在正常运行时周期(1s)检测CPRI端口的状态,发现所有SFP模块在位且Slave属性的CPRI端口状态迁移为正常但不同步时,进入准备状态。
1602、判断SFP模块在位的端口是否都正常,若是,则执行步骤1603,若否,则在计时器超时后执行步骤1603;
本实施例中,RE以周期(1秒)检测端口状态,如果检测到所有SFP模块在位的端口都正常则执行步骤1603,否则在30秒超时后再执行步骤1603。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让链路上所有REC、RE在基本相同的时刻开始进行速率同步,避免启动耗时不同导致有些RE已经切换成其他速率周期,可以节约总的同步耗时。
而且在双星形场景下,本步骤还可以解决REC启动耗时不同导致的重新同步或者同步失败的问题。
1603、RE获取自身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需要说明的是,若为CPRI端口状态迁移,则从本步骤1603进入速率协商流程。
当基站初始启动或复位启动进入自协商流程时,RE软件查询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CPRI速率能力,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运行过程中用户可能更换光模块,使得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内容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可以在每次进入速率协商流程时均执行本步骤。
1604、确定扫描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起始点;
初始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速率集的最大值,而再次同步时扫描的起点为重协商确定的目标速率。比如,如果速率流程中上一步(步骤1410)给出速率是2.5G,而RE本端口的硬件、逻辑支持的速率为(4.9G、2.5G、1.25G),则RE依次选用的同步速率为:2.5G->1.25G->4.9G->2.5G->1.25G...。
1605、CPRI速率同步;
本实施例中,RE执行CPRI速率同步的过程与上述提到的RE侧的同步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606、CPRI速率同步成功;
本实施例中的同步成功可以仅判断RE与紧邻REC或RE之间CPRI链路的同步状态,直接从RE侧的FPGA或ASIC查询即可。
1607、建立HDLC链路;
RE收到REC发来的HDLC建链请求,则建立HDLC链路并回响应。链路建立成功后则进入正常运行状态,等待REC下发消息。如果HDLC建链不成功,则继续等待REC下发HDLC建链消息。
1608、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HDLC链路建立成功之后,RE即可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正常状态,RE仍需要1s周期定时扫描CPRI链路状态,发现所有SFP模块在位且Slave属性的CPRI端口状态都迁移为正常但不同步时,则立即进入协商流程,即步骤1403。
1609、进行正常消息处理;
RE在正常状态下处理REC发来的其他消息。
1610、上报CPRI接口速率能力;
RE在正常状态下处理REC下发的查询CPRI接口速率能力消息。REC在查询RE速率能力的消息中带上REC自己的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要求RE上报的时候比对自己的能力(即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和REC的能力(即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上报两者所支持速率的交集。
在双模基站的双HDLC链路方式下,RE需要记录两个REC发送的能力信息,将三者(两个REC和一个RE)所支持速率的交集上报。并且要求RE上报能力响应消息中带上CPRI端口的状态(正常且同步、正常不同步、异常)。
1611、确定重协商速率;
RE会接收到REC下发的重协商命令,该重协商命令中携带CPRI链路的目标速率能力,RE以此作为重协商的速率起始点进行重协商。
1612、计时器超时后执行步骤1604。
RE在固定(3+2×HOP)秒钟后进入CPRI速率同步状态。
(3+2×HOP)秒的定义参见前文分析。ROSA_RU可以通过逻辑读取HOP号是多少。
RE收到重协商命令后延迟(3+2×HOP)秒后再进行同步协商,在(3+2×HOP)秒延迟时间内可以处理并响应REC发的消息。期间如果再次收到REC的重协商请求消息,需要正常处理、回响应并重新确定重协商速率,但是已经启动的定时器不用重启。
期间如果检测到所有SFP模块在位且Slave属性的端口都失步,可以立即停止定时器直接进入速率协商的步骤1603,扫描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起始点应该是步骤1611设定的速率。
本实施例中,RE在与REC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设备控制器实施例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1701,用于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
确定单元1702,用于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
第二通信单元1703,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单元17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7011,用于获取第一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第一同步单元17012,用于根据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确定单元1702包括:
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用于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速率选取单元17022,用于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单元1703至少包括:
第二同步单元17031,用于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具体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70211,用于向RE发送查询消息,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接收处理单元170212,用于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若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一个,则将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若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多个,则对多个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再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或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具体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70211,用于向RE发送查询消息;
接收处理单元170212,用于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获取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控制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链路建立单元1704,用于与RE建立HDLC链路。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控制器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17011可以首先获取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具体获取的方法与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获取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一获取单元17011获取了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之后,第一同步单元17012即可根据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
本实施例中,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在与RE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该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行能力协商,链路建立单元1704与RE之间还可以建立HDLC链路。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具体可以与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获取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之后,速率选取单元17022即可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则第二同步单元17031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则无需再次同步。
本实施例中,第二同步单元17031与RE进行再次同步所采用的方式具体可以与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再次同步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同步单元17012与RE初始同步之后,第一能力协商单元17021在与RE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所以速率选取单元17022可以从该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REC与RE之间的目标速率,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REC和RE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实施例,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实施例包括:
第三通信单元1801,用于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
提供单元1802,用于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
第四通信单元1803,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第三通信单元18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8011,用于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第三同步单元18012,用于根据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提供单元1802至少包括:
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用于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本实施例中的第四通信单元1803至少包括:
第四同步单元18031,还用于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与REC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第二速率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数值最大的速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80211,用于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发送处理单元180212,用于对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向REC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或者,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80211,用于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
发送处理单元180212,用于向REC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或者,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80211,用于接收第一REC发送的第一查询消息以及第二REC发送的第二查询消息,第一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二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发送处理单元180212,用于对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向第一REC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第二获取单元18011可以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具体获取的方法可以与前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二获取单元18011获取了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之后,第三同步单元18012即可根据该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
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在与REC进行能力协商的过程中可以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该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该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硬件模块和逻辑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具体与前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当REC获取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之后,即可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比第一速率更高的第二速率,优选地,可以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当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时,则第四同步单元18031与REC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则无需再次同步。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同步单元18012与REC初始同步之后,第二能力协商单元18021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以REC可以从该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REC与RE之间的目标速率,使得实际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REC和RE所能支持的最高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请参阅图19,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无线设备控制器1901以及无线设备1902,本实施例中无线设备控制器1901的结构可以采用前面实施例所介绍的无线设备控制器结构,无线设备1902结构可以采用前面实施例所介绍的无线设备的结构,具体的该数据传输系统中无线设备控制器1901与无线设备1902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交互关系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上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因此,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3)

1.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
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
REC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以第一速率与RE之间进行通信包括:
REC获取第一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REC根据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包括:
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REC从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包括:
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所述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包括:
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所述查询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REC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若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一个,则将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若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多个,则对所述多个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再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包括:
REC向RE发送查询消息;
REC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REC获取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之前包括:
REC与RE之间建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包括:
REC配置第二速率,重新进入同步状态;
第一RE在从端口检测到异常,进入同步状态与REC进行速率协商,并给第一RE配置第二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RE配置第二速率之后包括:
第一RE与下一级RE进行速率协商,使下一级RE配置第二速率,依此操作,直至所有RE均配置第二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包括:
REC配置第二速率;
REC向RE发送重协商命令,所述重协商命令中携带所述第二速率;
RE根据所述重协商命令配置第二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从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之后还包括:
所述REC给该REC中用来与另一REC互联的端口设置第二速率,以使得所述REC中用来与所述另一REC互联的端口以所述第二速率与所述另一REC进行速率协商。
12.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RE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
RE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
RE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包括:
RE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RE根据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包括:
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所述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包括:
RE与REC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速率为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数值最大的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所述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包括:
RE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查询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RE对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RE向所述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所述REC提供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包括:
RE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
RE向所述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所述REC提供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包括:
RE接收第一REC发送的第一查询消息以及第二REC发送的第二查询消息,所述第一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二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RE对所述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RE向所述第一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19.一种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一速率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通信;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进行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第一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无线设备RE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C与RE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能力协商单元,用于通过与RE进行能力协商获取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速率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选取数值最大的速率作为第二速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至少包括:
第二同步单元,用于与RE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C与RE以所述第二速率传输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协商单元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RE发送查询消息,所述查询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接收处理单元,用于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若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一个,则将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若所述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多个,则对所述多个临时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再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协商单元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RE发送查询消息;
接收处理单元,用于接收RE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获取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作为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所述无线设备控制器还包括:
链路建立单元,用于与RE建立HDLC链路。
26.一种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一速率与REC之间进行通信;
提供单元,用于向REC提供速率信息以使得所述REC确定出REC和RE之间共同支持的第二速率通信,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
第四通信单元,用于以第二速率与REC进行通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第三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REC之间进行初始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一速率传输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单元至少包括:
第二能力协商单元,用于通过与REC进行能力协商向所述REC提供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或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为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与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的交集,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为REC的CPRI端口支持的速率的集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信单元至少包括:
第四同步单元,用于与REC之间进行再次同步,使得RE与REC以第二速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速率为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中数值最大的速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力协商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查询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发送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向所述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力协商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REC发送的查询消息;
发送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力协商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REC发送的第一查询消息以及第二REC发送的第二查询消息,所述第一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所述第二查询消息中包含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
发送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第二REC的第一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以及第二CPRI端口同步速率集取交集得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向所述第一REC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CPRI端口同步速率交集。
33.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控制器以及如权利要求26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
CN2010100010429A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2131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0429A CN102131248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0429A CN102131248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248A true CN102131248A (zh) 2011-07-20
CN102131248B CN102131248B (zh) 2013-12-04

Family

ID=4426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0429A Active CN102131248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124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950A (zh) * 2013-03-08 2013-06-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单元设备rru光口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0198A (zh) * 2012-02-17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传输速率的动态配置、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5519184A (zh) * 2013-02-28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协商的方法、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
CN107317851A (zh) * 2017-06-20 2017-11-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安全通信方法
CN107770819A (zh) * 2017-10-31 2018-03-06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连接Wi‑Fi网络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09873972A (zh) * 2019-02-13 2019-06-1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重协商DoS攻击的注册方法、呼叫方法、介质、设备
CN110998509A (zh) * 2018-07-16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模块链路协商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20526138A (ja) * 2017-09-30 2020-08-27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Zte Corporation データ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の方法、装置および機器
WO2021012113A1 (en) * 2019-07-19 2021-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dio equipment and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CN11482709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合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22924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653A1 (en) * 2004-10-12 2006-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multiple remote radio equipment nodes
CN1889725A (zh) * 2005-06-30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自适应协商装置及方法
CN101442781A (zh) * 2007-11-23 2009-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653A1 (en) * 2004-10-12 2006-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multiple remote radio equipment nodes
CN1889725A (zh) * 2005-06-30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自适应协商装置及方法
CN101442781A (zh) * 2007-11-23 2009-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198A (zh) * 2012-02-17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传输速率的动态配置、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5519184B (zh) * 2013-02-28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协商的方法、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
CN105519184A (zh) * 2013-02-28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协商的方法、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
CN103178950B (zh) * 2013-03-08 2017-0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远端设备rru光口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78950A (zh) * 2013-03-08 2013-06-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单元设备rru光口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17851A (zh) * 2017-06-20 2017-11-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安全通信方法
JP2020526138A (ja) * 2017-09-30 2020-08-27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Zte Corporation データ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の方法、装置および機器
CN107770819A (zh) * 2017-10-31 2018-03-06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连接Wi‑Fi网络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10998509A (zh) * 2018-07-16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模块链路协商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256635B2 (en) 2018-07-16 2022-02-22 Huawei Technolgo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link negotiation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873972A (zh) * 2019-02-13 2019-06-1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重协商DoS攻击的注册方法、呼叫方法、介质、设备
CN109873972B (zh) * 2019-02-13 2022-02-1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重协商DoS攻击的注册方法、呼叫方法、介质、设备
WO2021012113A1 (en) * 2019-07-19 2021-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dio equipment and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CN11482709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合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22924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248B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248B (zh) 一种速率协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EP2109960B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beacon slot using a beacon table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 and wpan device
US8654782B2 (en) Mesh tree for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0423607C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3931239B (zh) 使终端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终端、大面积小区和小面积小区
US78651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residual energy awareness in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653017B2 (en) Bluetooth sniff mode power saving
KR100552490B1 (ko) 무선 애드혹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중재자 교체방법 및 그방법을 사용하는 통신시스템
US8767705B2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hop network
RU2523968C2 (ru) Обнаружение сет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истемах связи
US9148844B2 (en) Mobile internet access nod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partners
KR100294754B1 (ko) 통신제어장치
RU2517432C2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персональная сеть
KR20120115596A (ko)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통신 장치
CN106550481B (zh) 一种基于竞争的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层接入方法及系统
EP3384696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CN111954165A (zh) 无线同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315205B2 (en) Wireless star networks with dual adaptive central nodes
JP2004146883A (ja) 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531661A (zh) 本地网络中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31138B (zh) 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13404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240179824A1 (en) A method of joining a node device into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node device
WO2022200115A1 (en) A method of joining a node device into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node device
CN100393149C (zh) 一种自动建立基站捆绑通讯方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