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854B -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854B
CN102129854B CN2010105279554A CN201010527955A CN102129854B CN 102129854 B CN102129854 B CN 102129854B CN 2010105279554 A CN2010105279554 A CN 2010105279554A CN 201010527955 A CN201010527955 A CN 201010527955A CN 102129854 B CN102129854 B CN 102129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face
coupling member
musical instrument
stringed mu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79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9854A (zh
Inventor
水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29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9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04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 G10D1/05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with fret boards or fingerboards
    • G10D1/08Guitars
    • G10D1/085Mechanical design of electric guit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6Necks; Fingerboards, e.g. fret boar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琴颈连结结构,其具有沿厚度方向在琴身主表面上的开口,其具有在琴身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的开口,且琴颈根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琴颈连结结构中,该琴颈连结结构形成在弦乐器的琴身中。琴颈连结结构包括与构成琴颈根部的根部端部的端面沿纵向方向接触的凹入端面以及与所述端面一起形成角部的根部端部的主接触面沿琴颈厚度方向接触的凹入底面。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配备有将琴身和琴颈固定的连结构件,即经由且的凹入底面和凹入端面之间的角部以及经由琴颈的主接触面和端面之间的角部旋拧到琴身和琴颈中的倾斜连结构件,状态是其旋拧方向相对于琴身和琴颈的厚度方向与沿纵向方向的琴颈末端相倾斜。

Description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在该弦乐器中,弦乐器的琴颈被固定到琴身。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电吉他、原声吉他和小提琴这样的各类弦乐器已经配备有琴身和琴颈用整块木头形成的琴颈贯通结构(through-neck structure)、琴颈通过使用粘接剂结合到琴身的琴颈固接结构(set-neck structure)和琴颈通过使用诸如木螺钉和螺栓这样的连结螺钉固定到琴身的栓接结构(bolt-onstructure)。在这些结构中,栓接结构在弦乐器的制造性和制造成本方面优于其他结构,且与其他结构相比在更换琴颈和调整琴颈的弯曲(warp)方面易于操作,因为琴颈是可拆卸地附接到琴身的。
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No.S63-195378的图3到6显示了常规的弦乐器栓接结构,其中琴颈的根部端部被保持在形成于琴身上表面上的凹部中,且连结螺钉被沿琴身的厚度方向朝向琴颈的根部端部放入琴身的下表面中,由此,将琴颈固定到琴身。
例如,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No.S63-195378的图1和2以及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187481的图3显示了弦乐器的另一种传统栓接结构,其中,前述连结螺钉沿琴身的厚度方向倾斜地放入到琴颈的沿其纵向方向的末端中。
但是,因为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No.S63-195378的图3到6中公开的弦乐器琴颈连结结构被设计为使得琴颈的根部端部通过连结螺钉而被压到凹部的底面上(该底面与琴身的厚度方向正交),所以没有施加将琴颈根部端部的边缘面压到琴身(的侧面)上的力。换句话说,在将琴颈的根部端部的边缘面沿琴颈的纵向方向压到琴身过程中没有发生力。
为此,甚至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弦乐器的琴弦中发生振动时,也难以让琴身和琴颈与琴弦的振动无关地整体一起振动,结果是与琴颈贯通结构和琴颈固接结构相比琴弦的振动或被容易地衰减,导致无力作出充分的延音。另一问题是降低音质和音量。
因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弦乐器中琴颈根部端部的边缘面没有被沿琴颈的纵向方向压入,所以在琴颈的根部端部的边缘面和琴身之间形成间隙,结果是,琴颈相对于琴身沿琴颈的宽度方向(即,与琴身的厚度方向和琴颈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绕琴颈的根部端部震荡。在这种情况下,琴颈相对于琴身的方向会偏离。即,在琴颈的末端和琴身之间拉伸的琴弦的方向一定会与琴身的纵向方向和相对于琴身的正确琴弦拉伸方向偏离,造成不能保持正确的琴弦拉伸状态的问题(即演奏性和音程)。
因为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No.S63-195378的图1和2以及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187481的图3中所示的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被设计为使用倾斜的连结螺钉,所以能相对于琴身并沿琴身的厚度方向和琴颈的纵向方向这两个方向移动琴颈的根部端部。
但是,倾斜的连结螺钉在与琴颈的根部端部分开至其末端的位置处被放入到琴颈中,造成倾斜连结螺钉施加到琴身和琴颈之间的连结强度降低。这一点将会详细描述。当外部力施加以由于绕琴颈的根部端部处的支撑点形成的“杠杆作用”而使琴颈沿琴身的上表面突出时,在倾斜的连结螺钉上施加很大的力,该倾斜螺钉定位在琴颈根部端部处的支撑点和琴颈末端处的施力点(power point)之间,从而沿向上的方向和琴身的厚度方向移动。甚至在连结螺钉的连结强度集中地沿纵向方向作用在连结螺钉上时,倾斜连结螺钉的纵向方向也会由于“杠杆作用”而与倾斜螺钉上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不同,导致倾斜螺钉的连结强度降低。连结螺钉的降低的连结强度会容易地衰减琴弦的振动,导致如上所述的无力获得充分延音的问题。此外,存在诸如降低音质和音量这样的其他问题。进而,存在无法保持正确的琴弦拉伸状态的问题。
用于使琴颈沿琴身的上表面突起的外部力包括通过在琴颈的末端和琴身之间拉伸的琴弦所施加的张紧力。具体说,具有很高的琴弦张紧力的低音吉他会增加使琴颈突出的力。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号No.2000-187481的图3中所示的结构中,琴颈的根部端部和琴身的凹部之间的接触区域包括具有不同方向的三个面。实际上,由于木器加工精度所限难以同时在所有三个面上建立表面接触。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即弦乐器的栓接结构,本发明能改善琴身与琴颈的固定部分的机械刚性,通过诸如连结螺钉这样的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来改善弦乐器的耐用性,以及改善音质、音量和延音性(sound sustainability)。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是用于通过使用连结构件将琴颈固定到弦乐器琴身的琴颈连结结构,特征在于在琴身上形成琴颈固定凹部,该琴颈固定凹部沿琴身厚度方向在琴身主表面上具有开口,沿厚度方向在琴身侧面上具有开口,且琴颈根部端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琴颈固定凹部中,其中,琴颈固定凹部包括与构成琴颈根部的根部端部的端面沿纵向方向接触的凹入端面和与琴颈端面一起形成角部的根部端部的主接触面沿厚度方向接触的凹入底面,且其中,连结构件是倾斜的连结构件,该倾斜的连结构件经由琴身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之间的角部以及经由该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之间的角部、并以该倾斜连结构件的旋拧方向相对于琴颈和琴身的厚度方向与琴颈的沿纵向方向的末端相倾斜的状态旋拧到琴身和琴颈中。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连结构件是诸如木螺钉和螺栓这样的连结螺钉。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因为在通过使用倾斜连结构件将琴颈固定到琴身时琴颈的根部端部沿琴身的厚度方向朝向凹入底面运动,所以琴颈的主接触面接触到并被压到凹入底面上。因为琴颈的根部端部也沿琴颈的纵向方向相对于琴身运动,所以琴颈的端面接触到并被压到凹入端面上。
即,具有该结构的弦乐器能改善琴身和琴颈之间固定部分处的机械刚性。具体说,琴颈的根部端部沿相应于琴颈的纵向方向的琴弦拉伸方向被压到琴身上,以使得琴颈和琴身响应琴弦的振动而一起整体振动;因此,可以抑制琴弦振动的过度衰减,且类似于琴颈贯通结构和琴颈固接结构,可以实现充分的延音性。此外,与常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音质和音量的降低。因为该弦乐器具有相当于栓接结构的结构,所以可以产生对该结构来说独特的生动且起音增强的音色。
因为具有该结构的弦乐器能防止琴颈相对于琴身沿琴颈的宽度方向在根部端部周围震荡,所以可以保持正确的琴弦拉伸状态。
而且,因为可以通过普通的木器加工精度实现琴颈的主接触面与凹入底面接触,同时琴颈的底面与凹入底面接触,所以可以容易地制造弦乐器。
在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其中,琴弦连结构件沿纵向方向旋拧到琴颈根部中,所以可以通过使用琴弦连结构件在琴身和琴颈之间防止连结强度降低。甚至在由于“杠杆作用”而绕对应于琴颈根部的支撑点朝向琴身的主表面使琴颈突出的外部力产生时,也不会有很大的力施加在位于支承点处的倾斜连结构件上,由此,防止倾斜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降低。
在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当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正交时,优选的是倾斜连结构件相对于琴颈端面的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60°。
通过将倾斜连结构件的倾斜角度设定为30°或更大,可以获得足够的力来将琴颈的端面压到琴身的凹入端面上,且可以可靠地让琴身和琴颈响应于琴弦的振动而整体振动。
通过将倾斜角度设定为60°或更小,可以防止倾斜螺钉过长(沿旋拧方向的长度),可以可靠地防止倾斜螺钉的重量和体积影响弦乐器的音质和音量以及延音性等。而且,可以容易地防止与附接到琴身上的拾取装置干涉,且可以容易地制造用于倾斜连结构件的精制孔。
在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优选的是包括多个连结构件,多个连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倾斜连结构件且其他的是垂直连结构件,所述垂直连结构件经由凹入底面和主接触面旋拧到琴身和琴颈中,以使得其旋拧方向是沿琴身的厚度方向。
在以上的琴颈连结结构中,垂直连结构件与倾斜连结构件相比在位置上朝向琴颈的末端移位。
在以上的琴颈连结结构中,垂直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沿琴身的厚度方向强烈施加。为此,甚至在由于“杠杆作用”造成在琴颈根部周围将琴颈朝向琴身主表面突出的外部力发生时,也可以由于垂直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可靠地防止琴颈朝向琴身的主表面突出。换句话说,可以进一步改善琴身和琴颈之间固定部分的机械刚度。
甚至由于“杠杆作用”而在设置于琴颈根部处的支撑点和琴颈末端处的施力点之间的垂直连结构件上施加很大的力时,该力也是沿琴身的厚度方向施加的,从而不会降低垂直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
在用于该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连结构件从琴身旋拧到琴颈中。
替换地,连结构件可从琴颈旋拧到琴身中。
当从琴身旋拧琴颈连结构件时,优选地是在琴颈的角部上并正交于倾斜连结构件的旋拧方向形成斜面,由此允许倾斜连结构件穿过该斜面。
在以上结构中,其中,倾斜连结构件垂直地旋拧到该斜面中,可以经由琴颈角部精确地将倾斜连结构件旋拧到琴颈中,而不会造成倾斜连结构件的倾斜方向偏移。
当在琴颈的角部上形成斜面时,优选的是该斜面沿琴颈厚度方向的长度是琴颈根部端部厚度的一半或更小。换句话说,优选的是,斜面的长度小于琴颈端面的沿琴颈厚度方向的长度。
在琴颈角部上形成斜面,与不形成相比,可降低琴颈的端面面积。通过设定斜面的前述长度,可以确保有足够的琴颈端面面积压入到琴身的凹入端面上,而不管斜面的形式如何,且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有碍于在琴身和琴颈固定部分处机械刚度的改善。
在用于该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中,琴身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与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每一个用粘接剂结合在一起。
甚至在琴身和琴颈用粘接剂固定在一起时,也可以可靠地将琴身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与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紧密接触。在通过使用粘接剂将琴颈结合到琴身的过程中,倾斜连结构件用于提前将琴身和琴颈固定在一起;由此,可以在粘接剂干燥之前防止琴身和琴颈相互移动,且由此可以可靠地让琴身的凹入底面与琴颈的主接触面紧密接触。此外,可以可靠地让琴身的凹入端面与琴颈的端面紧密接触。
根据本发明——其目的是改善琴身和琴颈之间固定部分处的机械刚度,可以改善音质和音量以及延音性。此外,可以防止倾斜连结构件的连结强度降低,且由此可以改善弦乐器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琴身上侧看的弦乐器的俯视图,其配备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琴颈连结结构。
图2是在图1所示的弦乐器琴颈连结结构中将琴颈固定到琴身之前的琴颈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从琴身下侧看的图3的琴颈连结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弦乐器琴颈连结结构中在将琴颈固定到琴身之前的琴颈的分解透视图。
图6A是图5的琴颈连结结构中琴颈斜面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6B是图5的琴颈连结结构中琴颈斜面的另一例子的透视图。
图7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弦乐器琴颈连结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1主要包括木质琴身2、琴颈3、拾取装置7和操作器8,该琴颈沿琴身的表面方向固定到琴身2的端部且延伸离开琴身2,该拾取装置用于将琴弦6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琴弦沿琴颈的纵向方向并在设置于琴身2的上表面(或主表面)2a上的琴马4与琴颈3的末端之间延伸,而诸如旋钮(knob)这样的操作器用于控制音量和音质。用于拉伸琴弦6的方向(琴弦拉伸方向)与琴颈3的纵向方向一致。
将参照实体型电吉他(solid-type electric guitar)描述上述实施例,该电吉他具有实体结构,其中,琴身2没有包括在其内部的中空腔;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弦乐器,如原声吉他、小提琴和每一种都具有中空结构(其中琴身2具有在其内部的中空腔)的半原声电吉他。
如图2和3所示,用于将琴颈3的根部端部33沿纵向插入的琴颈固定凹部21形成在琴身2中。琴颈固定凹部21具有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并平行于琴身2的上表面2a钻出的开口和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并平行于琴身2的端面2c延伸的开口,其中,该凹部的横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
具体说,琴颈固定凹部21包括平的凹入底面21a和平的凹入端面21c,该平的凹入底面平行于琴身2的上表面2a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沉入,该平的凹入端面平行于琴身2的端面2c并沿琴身2的端面方向沉入。在本文中,凹入底面21a与琴身2的厚度方向正交,同时,凹入端面21c沿着琴身2的厚度方向。即,凹入底面21a正交于凹入端面21c。
通过将指板32经由粘接剂结合到木质琴颈本体31的上表面31a上而形成琴颈3。前述琴弦6(见图1)设置为与指板32的上表面32a相对。
琴颈3的根部端部33包括沿纵向方向形成琴颈3的边缘的端面33c和设置为与指板32的上表面32a相对的平的下接触面(或主接触面)。这里,端面33c沿着琴颈3的厚度方向,同时下接触面33b正交于琴颈3的厚度方向。即,琴颈3的端面33c正交于下接触面33b。
在琴颈3的根部端部33被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的状态下,琴颈3的端面33c与凹入端面21c接触,以使得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与凹入底面21a接触。
在图示中,在琴颈3的根部端部33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的状态下,指板32的上表面32a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从琴身2的上表面2a突出。尽管琴颈3的根部端部33部分地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但是例如可以完全将根部端部33插入。考虑到高元音位置的演奏性(high-positionperformance),优选的是将琴颈固定凹部21和琴颈3的根部端部33的尺寸设定为使得琴颈3的根部端部33的上表面32a不会被设置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
在图示中,突出部36形成于指板32中,以使得其从琴颈本体31的根部(或端面33c)沿纵向方向突出,且在琴颈3的根部端部33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的状态下该突出部与琴身2的上表面2a相对地设置;但是,该突出部不是必须如此形成。进而,指板32的突出部36设置为与琴身2的上表面2a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但是例如该突出部也可以设置为与琴身2的上表面2a接触。
在该弦乐器1中,在琴颈3的根部端部33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21中的状态下琴身2经由多个连结螺钉(或连结构件)41A和41B固定到琴颈3。后文中将详细描述琴颈连结结构。
连结螺钉41A和41B是木螺钉,其可以直接旋拧到木料件中,以使得它们二者都从琴身2的下表面2b旋拧到琴颈3中。如图3和4所示,存在两种类型的连结螺钉41A和41B,即倾斜螺钉(或倾斜连结构件)41A和垂直螺钉(或垂直连结构件)41B,该倾斜螺钉的纵向方向(或旋拧方向)沿琴颈3和琴身2的厚度方向并朝向在琴颈纵向方向上的琴颈末端倾斜,该垂直螺钉的纵向方向(或旋拧方向)沿着琴颈3的厚度方向。
倾斜螺钉41A经由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和凹入底面21a之间的角部以及经由琴颈3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之间的角部而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可将倾斜螺钉41A相对于琴颈3的端面33c的倾斜角度θ设置成大于0°且小于90°,其中,优选的是30°到60°的范围,且更有选地例如是设置为45°。
垂直螺钉41B经由凹入底面21a和下接触面33b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以使得它们正交于琴身2的凹入底面21a和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即正交于琴颈3的纵向方向)。
倾斜螺钉41A和垂直螺钉41B沿琴颈3的纵向方向并沿从根部到末端的方向相继地排布。
图3和4显示了两组垂直螺钉41B沿琴颈3的纵向方向排布,但是可以排布三组或更多组;替换地,例如,单个垂直螺钉41B可与倾斜螺钉41A一起沿琴颈3的纵向方向排布。图4显示了用于沿琴颈3的纵向方向排布倾斜螺钉41A和垂直螺钉41B的排布样式,其中,它们沿琴颈3的宽度方向排布成两行,但是它们例如可以排布成三行或更多行或者排布成一行。此外,倾斜螺钉41A和垂直螺钉41B准确地沿琴颈3的纵向方向排布成行,其中,需要的是垂直螺钉41B在位置上朝向琴颈3的末端偏移,以便不会与倾斜螺钉41A干涉;由此,倾斜螺钉41A在位置上沿琴颈3的宽度方向与垂直螺钉41B偏开。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弦乐器1的琴颈连结结构,当琴颈3经由倾斜螺钉41A固定到琴身2时,琴颈3的根部端部33相对于琴身2朝向凹入底面21a并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移动,以使得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与凹入底面21a接触并压到该凹入底面。此时,琴颈3的根部端部33也相对于琴身2朝向凹入端面21c移动,以使得琴颈3的端面33c接触并压到凹入端面21c上。
即,具有上述结构的弦乐器1改善了在琴身2和琴颈3之间的连结部分处的机械刚性,由此,改善了音质和音量以及延音性。具体说,因为琴颈3的根部端部33沿相应于琴颈3纵向方向的琴弦拉伸方向压到琴身2上,所以琴弦6的振动导致琴身2和琴颈3整体振动,这又会抑制琴弦6振动的过度衰减,由此实现与琴颈贯通结构和琴颈固接结构相仿的充分的延音性。此外,与常规结构相比,上述结构能抑制音质和音量的降低。在这点上,弦乐器1的上述结构是栓接结构,与琴颈贯通结构和琴颈固接结构相比其能产生独特的、生动的且起音增强(attack-enhance)的音色。
因为琴颈3的端面33c被压到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上,所以可以防止琴颈3相对于琴身2并沿琴颈的宽度方向在根部端部33周围震荡,由此可以保持正确的琴弦拉伸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允许用一般的木器加工精度使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与凹入底面21a接触以及使琴颈3的端面33c与凹入端面21c接触;由此,可以容易地制造弦乐器1。
因为倾斜螺钉41A沿纵向方向旋拧到琴颈3的根部中,所以可以经由倾斜螺钉41A防止琴身2和琴颈3之间连结强度的降低。即,甚至在由于绕琴颈3的根部处支撑点所施加的“杠杆作用”而产生外部力从而使琴颈3在琴身2的上表面2a上突出来时,也不会在设置于支撑点处的倾斜螺钉41A上施加很大的力,这不会导致倾斜螺钉41A的连结强度降低。因此,可以改善弦乐器1的耐用性。
通过将倾斜螺钉41A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30°或更大,可以获得足够的力来将琴颈33的端面33c压到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中,且可以可靠地使得琴身2和琴颈3响应于琴弦6的振动而整体振动。
通过将倾斜角度θ设定为60°或更小,可以防止倾斜螺钉41A过度伸长,可以可靠地防止倾斜螺钉41A的重量和体积影响弦乐器1的音质和音量以及延音性,且可以容易将倾斜螺钉41A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
当倾斜螺钉41A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45°时,可以基于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的倾斜螺钉41A均等地设定用于将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压到凹入底面21a上的力以及用于将琴颈3的端面33c压到凹入端面21c上的力。
通过在倾斜螺钉41A以外使用垂直螺钉41B,可以进一步改善琴身2和琴颈3之间连结部分处的机械刚性。具体说,甚至在由于绕琴颈3根部处支撑点所施加的“杠杆作用”而产生外部力从而在琴身2的上表面2a上将琴颈3突出来时,也可以由于垂直螺钉41B的连结强度而可靠地防止琴颈3在琴身2的上表面2a上突出来。
甚至在由于“杠杆作用”造成的外部力而使得大的力施加在垂直螺钉41B上(该垂直螺钉置于琴颈3的根部处支撑点与琴颈3末端处的施力点之间)时,该力也是沿琴身2的厚度方向施加的;因此,不会降低垂直螺钉41B的连结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螺钉41A经由琴身2旋拧到琴颈3中,优选的是,与倾斜螺钉41A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斜面33d形成在琴颈3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之间的角部上,如图5、6A和6B所示,由此例如倾斜螺钉41A旋拧到琴颈3中,以穿过斜面33d。
在图5中,从琴身2的下表面2b穿过琴颈固定凹部21的通孔以及开口位设置于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角部上的端部封闭的孔是精制的孔24A、24B、34A和34B,用作连结螺钉41A和41B的木螺钉经由这些孔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形成在琴颈3中的精制孔34A和34B的直径小于连结螺钉41A和41B的外径。形成在琴身2中的精制孔24A和24B的直径略大于连结螺钉41A和41B的外径;但是,例如,它们可以等于或小于连结螺钉41A和41B的外径。精制孔24A、24B、34A和34B的方向符合连结螺钉41A和41B的旋拧方向。
如图6A所示,琴颈3的斜面33d完全沿琴颈3的宽度方向形成在琴颈3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之间的角部上,而例如图6B所示,该斜面可以仅形成在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和端面33c之间角部中用于接收倾斜螺钉41A的区域上。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沿琴颈3厚度方向的斜面33d的长度Ts是在琴颈根部处的琴颈3厚度Tn的一半或更小。换句话说,优选的是,沿琴颈3厚度方向斜面33d的长度Ts小于琴颈3端面33c的长度Tb。优选的是,斜面33d的沿琴颈3厚度方向的最小长度设定为完全覆盖精制孔34A的开口。
在上述结构中,其中斜面33d形成在琴颈3上,以使得倾斜螺钉41A可垂直地旋拧到斜面33d中,可以防止倾斜螺钉41A相对应琴颈3的端面33c的倾斜角度θ的偏差,且由此可以精确地将倾斜螺钉41A经由琴颈3的角部旋拧到琴颈3中。
在通过使用钻头来形成用于倾斜螺钉41A的精制孔34A的过程中,钻头的尖端垂直地放到斜面33d上,如图5所示;由此,可以防止钻头的尖端与琴颈3的角部偏离,由此可以精确地形成具有所需倾斜角度θ的精制孔34。
由于在琴颈3的角部上形成斜面33d,与未形成相比,琴颈3的端面33c的面积减小,而由于斜面33d的长度Ts是琴颈3的厚度Tn的一半或更小,所以可以确保琴颈3的端面33c有足够的面积,不论斜面33d如何形成该端面都能被压到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上。由此,可以可靠地避免对琴身2和琴颈3之间连结部分处机械刚性的改善造成妨碍。
本实施例规定连结螺钉41A和41B经由琴身2旋拧到琴颈3中;但是,例如,它们可以经由琴颈3旋拧到琴身2中,如图7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高元音位置的演奏性,优选的是连结螺钉41和41B被设置为防止连结螺钉41A和41B的头部从琴颈3的上表面32a突出。此外,优选的是在将指板32结合到琴颈本体31上之前将连结螺钉41A和41B旋拧到琴颈本体31中。进而,优选的是,为了防止由于在琴颈本体31的上表面31a上具有开口的内螺纹(具体说是允许倾斜螺钉41A旋拧其中的内螺纹35)而使中空腔形成在琴颈3中,内螺纹35被填充有粘接剂43等。
倾斜螺钉41A和41B不必用木螺钉形成;因此,例如,它们可用螺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诸如粗挫纹螺母这样的内螺纹可被提前插入,其中,螺栓经由琴身2旋拧到琴颈3中并随后与内螺纹接合。
在以上情况下,尽管需要的是使用至少用倾斜螺钉41A将琴身2和琴颈3固定,但是可以使用倾斜螺钉41A和垂直螺钉41B将琴身2和琴颈3固定;因此,例如,可以使用旋拧方向与倾斜螺钉41A和垂直螺钉41B的旋拧方向不同的其他连结螺钉。
尽管可以使用旋拧到琴身2和琴颈3中以便让琴身2和琴颈3相互接近的连结构件,但是不必使用连结螺钉41A和41B来固定琴身2和琴颈3。
在弦乐器的以上琴颈连结结构中,例如,琴身2的凹入底面21a和凹入端面21c分别经由粘接剂结合到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和端面33c。
即使琴身2和琴颈3用粘接剂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可靠地将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和凹入底面21a紧密地与琴颈3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接触。因为在琴颈3用粘接剂结合到琴身2时琴身2和琴颈3提前通过使用倾斜螺钉41A固定,所以直到粘接剂变干之前可防止琴身2和琴颈3相互移动,且由此可以可靠地使琴身2的凹入底面21a紧密地与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接触。此外,可以可靠地使凹入端面21c与琴颈3的端面33c紧密接触。
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不必与琴颈3的厚度方向正交,其中,该下接触面可以与琴颈3的厚度方向交叉,除非该下接触面与倾斜螺钉41A的纵向方向正交。换句话说,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需沿着琴颈3的厚度方向。类似地,琴颈3的端面33c不必沿着琴颈3的厚度方向,其中,例如,该端面可以与琴颈3的厚度方向交叉,除非该端面与倾斜螺钉41A的纵向方向正交。进而,尽管以上描述了琴颈3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彼此正交,但是它们也可以彼此交叉以便在二者之间形成角部。
如上所述,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可以与琴颈3的端面33c倾斜,以使得琴颈3的厚度沿纵向方向并沿从琴颈3的根部到末端的方向增加或减小。换句话说,琴颈3的下接触面33b可与琴颈3的纵向方向和厚度方向二者倾斜。
在这点上,琴身2的凹入端面21c和凹入底面21a需要分别与琴颈的端面33c和下接触面33b接触。
琴颈3不必包括琴颈本体31和与之连结在一起的指板32,但是例如该琴颈可以通过使用单块木材整体地形成琴颈本体31和指板32来制造。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琴颈3不必固定到琴身2的上表面2a上,其中,例如其可以固定到琴身2的下表面2b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琴身2中形成在侧表面2c和下表面(或一个主表面)2b处具有开口的琴颈固定凹部,其中,类似于本实施例,琴颈连结结构需要具有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所述凹入底面沿厚度方向在琴身2的下表面2b上凹入。此外,沿琴颈3的上表面32a上沿琴颈3的厚度方向凹入的阶梯差状部分形成在琴颈3的根部端部33中,其中,形成琴颈3的根部并与凹入端面接触的端面以及与凹入底面接触的上接触面(或主接触面)也形成为阶梯差状部分。
类似于本实施例,在阶梯差状部分插入到琴颈固定凹部中的状态下,倾斜螺钉被迫使穿过琴身2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之间的角部以及琴颈3的端面和上接触面之间的角部。
在上文中,参照所附附图并以实施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其中,其具体构成不必限制为这些实施例;因此,其应包括与本发明的实质主题相符合的各种改变。

Claims (9)

1.一种琴颈连结结构,用于通过使用连结构件将琴颈固定到弦乐器的琴身,用于弦乐器的所述琴颈连结结构的特征在于琴颈固定凹部形成在琴身中,该琴颈固定凹部具有沿琴身的厚度方向位于琴身主表面上的开口,该琴颈固定凹部具有在琴身侧表面上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且沿纵向方向的琴颈根部端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琴颈固定凹部中,
其中,琴颈固定凹部包括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该凹入端面沿纵向方向与构成琴颈根部的根部端部的端面接触,该凹入底面沿厚度方向与根部端部的主接触面接触,该主接触面与琴颈的端面形成角部,且
其中,连结构件是倾斜的连结构件,该倾斜的连结构件经由琴身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之间的角部以及经由该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之间的角部、并以该倾斜连结构件的旋拧方向相对于琴颈的端面倾斜的状态旋拧到琴身和琴颈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该连结构件是连结螺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彼此正交,且其中,连结构件相对应琴颈端面的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还包括多个连结构件,所述多个连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倾斜连结构件,而所述多个连结构件中其他的是垂直连结构件,该垂直连结构件经由凹入底面和主接触面旋拧到琴身和琴颈中,以使得该垂直连结构件的旋拧方向沿琴身的厚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连结构件从琴身旋拧到琴颈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在琴颈的角部上形成与倾斜连结构件的旋拧方向正交的斜面,以使得倾斜的连结构件穿过该斜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所述斜面沿琴颈厚度方向的长度是在琴颈根部处的琴颈厚度的一半或小于其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连结构件从琴颈旋拧到琴身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其中,琴身的凹入端面和凹入底面以及琴颈的端面和主接触面每一个都用粘接剂结合在一起。
CN2010105279554A 2009-10-30 2010-10-28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Active CN102129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09,286 US7932449B1 (en) 2009-10-30 2009-10-30 Neck joint structure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12/609,286 2009-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854A CN102129854A (zh) 2011-07-20
CN102129854B true CN102129854B (zh) 2012-11-28

Family

ID=4346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79554A Active CN102129854B (zh) 2009-10-30 2010-10-28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32449B1 (zh)
EP (1) EP2323127B1 (zh)
JP (1) JP5617526B2 (zh)
CN (1) CN102129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R1006625B (el) * 2008-12-16 2009-12-08 Ενωση μπρατσου-σωματος εγχορδου μουσικου οργανου με δυνατοτητα ρυθμισης γωνιας
US8940985B2 (en) 2012-02-29 2015-01-27 Dreadnought, Inc. Guitar neck joint routing system
US8952230B2 (en) 2012-12-19 2015-02-10 II Robert Linn Bailey Guitar neck and body attachment mechanism
CN103218996B (zh) * 2013-04-03 2015-08-26 肯豁贸易有限公司 闩子连接器
CN103915082A (zh) * 2014-03-31 2014-07-09 广州市尚律曼森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吉他柄桶榫位结构
US9454947B1 (en) * 2016-01-04 2016-09-27 Philip Hart Guitar having detachable neck
US10311838B2 (en) * 2016-11-11 2019-06-04 Jonathan Mulvey Guitar neck joint
ES2675826B1 (es) * 2017-01-12 2018-12-11 Llevinac, S.L. Instrumento musical de cuerda
CN107316627B (zh) * 2017-08-15 2020-05-05 贵州贝加尔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吉他
US10803840B1 (en) 2019-06-21 2020-10-13 Dreadnought, Inc. Linear dovetail neck joint for musical instrument
US11538445B1 (en) 2021-09-15 2022-12-27 Journey Instruments Limited Hong Kong Detachable neck mechanism for solid or hollow body guit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3556A (en) * 1953-02-17 1957-05-28 Maccaferri Mario Neck junction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US3196730A (en) * 1962-07-17 1965-07-27 Francis L Daniel Musical instruments
US3550496A (en) * 1969-07-14 1970-12-29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 Inc Tiltable guitar neck incorporating thrust-absorbing,pivot and locking element
JPS63195378A (ja) 1987-02-06 1988-08-12 Hitachi Ltd 電磁式燃料噴射装置
JPS63195378U (zh) * 1987-05-29 1988-12-15
US4896578A (en) * 1987-12-14 1990-01-30 Marx P J Neck and body assembly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US4836077A (en) * 1988-10-03 1989-06-06 Hogue John H Method for reinforcing the neck of a violin
US5786539A (en) * 1996-01-16 1998-07-28 Steinberger; Richard Ned Neck joint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5886272A (en) * 1996-12-06 1999-03-23 M-Tec Corporation Guitar with captive neck joint
JP2000187481A (ja) 1998-12-22 2000-07-04 Takamine Gakki Seisakusho:Kk ギターのネック連結構造
US6265648B1 (en) 1999-05-17 2001-07-24 Richard Ned Steinberge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6831218B2 (en) 2002-01-11 2004-12-14 R. Ned Steinberge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CN2762264Y (zh) * 2004-12-10 2006-03-01 功学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他音箱及琴颈连接结构
US7208664B1 (en) * 2005-07-22 2007-04-24 Regenberg Richard F Acoustic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improved cutaway and neck-body joint
US7476790B2 (en) * 2006-10-20 2009-01-13 Taylor-Listug, Inc. Musical instrument neck joint
KR100999249B1 (ko) 2008-08-04 2010-12-07 김종훈 네크각도조절장치를 포함하는 기타
GR1006625B (el) 2008-12-16 2009-12-08 Ενωση μπρατσου-σωματος εγχορδου μουσικου οργανου με δυνατοτητα ρυθμισης γωνια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7526B2 (ja) 2014-11-05
CN102129854A (zh) 2011-07-20
EP2323127A1 (en) 2011-05-18
US20110100191A1 (en) 2011-05-05
US7932449B1 (en) 2011-04-26
JP2011095747A (ja) 2011-05-12
EP2323127B1 (en)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854B (zh) 用于弦乐器的琴颈连结结构
USRE43075E1 (en) Headblock and fingerboard support
KR20070115784A (ko) 기타 바디 보강체
US7659464B1 (en) Neck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JP2015534120A (ja) 調弦機を弦楽器に自在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キット及び方法
CN106710575A (zh) 吉他共鸣箱与吉他
JP2001356760A (ja) 弦楽器ボディおよびネックアッセンブリー
US20110011236A1 (en) String-bridge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US7208664B1 (en) Acoustic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improved cutaway and neck-body joint
US8957291B1 (en) Neck joint construction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8404956B2 (en) Fingerboard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7498497B2 (en) Body structure of stringed instrument
JP4332885B2 (ja) 弦楽器の弦支持方法
CN110310614A (zh) 弦乐器的机身及弦乐器
CN204991106U (zh) 一种三角钢琴共鸣盘
CN110462726A (zh) 电吉他的机身及电吉他
CN102136267B (zh) 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
KR200306064Y1 (ko) 기타용 브릿지
JP2000187481A (ja) ギターのネック連結構造
CN217655661U (zh) 一种原声吉他高稳定拉弦板
CN211016476U (zh) 一种吉他用音色增强面板
US20220238084A1 (en) Actuator for piano, and piano
CN105185354A (zh) 一种三角钢琴共鸣盘
US10325578B1 (en) Musical instrument
CN220041379U (zh) 吉他面板以及吉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