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4759B -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4759B
CN102124759B CN201080002322.XA CN201080002322A CN102124759B CN 102124759 B CN102124759 B CN 102124759B CN 201080002322 A CN201080002322 A CN 201080002322A CN 102124759 B CN102124759 B CN 102124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ing
grade
fit
typ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3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4759A (zh
Inventor
高木良明
伊藤元邦
野口荣治
片山崇
高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24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4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7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2Audiometering
    • A61B5/121Audiometering evaluating hearing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70Adaptation of deaf aid to hearing loss, e.g. initial electronic fi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43Signal processing in hearing aids to enhance th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153),其具有: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取得表示被验者的各频率的听力的左耳听力信息(150)和右耳听力信息(151);听力型判别部(131),判别由相对于频率的听力变化的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由左耳听力信息(150)和右耳听力信息(151)表示的听力的听力型(152);和适合度决定部(132),参照表示多个听力型的各听力型与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适合度数据库(144),在适合度数据库(144)中,基于与听力型判别部(131)所判别出的听力型(152)对应的适合度,决定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153)。

Description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特别涉及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老龄化不断加剧,高龄的听力障碍者数也不断增加。为了维持高龄者的生活品质,使得能够听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听不到的声音、特别是语言是很重要的。由此认为,助听器的必要性逐渐变高。
另一方面,听力障碍者的听觉衰退的状态因人而异。因此,听力障碍者仅通过原样佩戴店铺中的商品,助听器无法适应该听力障碍者的听觉衰退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出售助听器时,有必要测定购买者的听觉特性,并对助听器进行符合各人症状的设定。
如今,最一般的听觉特性检查是使用被称为声音测量器的设备来产生纯音,并测量被验者能够听到的最小的声压等级(听力等级)。一般,对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的正弦波(纯音),进行最低可听听力等级(下面称为听力等级)的测量。并且,按照需要有时对750Hz、1500Hz、3000Hz、6000Hz也进行同样的测量。听力等级的单位为dB(分贝)。并且,将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能够听到的声压等级设为0dB,听力等级的值越大表示听力越衰退。并且,将描绘了各频率的听力等级的图称为听力图,广泛用于助听器的设定。听力图的例子如图1所示。
图2为一般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900的模块图。在图2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900中,将由声音测量器901产生的纯音通过头戴式耳机902提供给听力障碍者。并且,在听力障碍者听到测量音时,测量者操作声音测量器901,从而能够测量听力障碍者的听力等级。
在声音测量器901的听力等级的测量完成后,在听力处理调整装置910中,听力等级取得部911取得如图3所示的通过声音测量器901测量到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接着放大量计算部912根据所取得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计算用于补偿听力障碍者的听力衰退的放大量。
放大量显示部913将算出的放大量通知给调整担当者。并且,助听器设定部914将算出的放大量设定为助听器903的内部参数。
按照上面的次序,完成用于进行与个人的听力等级对应的补偿(放大)的助听器903的调整。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方法:在以往的助听处理调整处理中,将听力图的大致形状划分为若干个规定值,并与作为全体的听力等级进行组合,从而将按照各频率详细进行的放大量设定处理用指定的模式的放大量设定处理来简单地替换。
另一方面,听力障碍者除了听力的灵敏度降低之外,频率分辨率也降低。这里,频率分辨率是指被验者将频率不同的2个音听辨出来的能力。正常听力的人能够听辨出例如1kHz与1.2kHz这样的频率接近的2个音。但是,频率分辨率下降的听力障碍者变得无法听辨出这些2个音。
并且,近年来,作为用于表现人类听觉中的频率分析原理的模型,提出了采用听觉滤波器的模型。该模型用划分为多个频带的频带滤波器(听觉滤波器)的集合体来表示人类的内耳中的频率分析原理。并且认为若听觉滤波器的频带宽,则频率分辨率下降。
并且,若频率分辨率下降的程度变大,则频带成分间的掩蔽、特别是低频成分对高频成分的掩蔽(向上掩蔽)的影响增大。特别是在声音中,在低频有主成分的母音能量大。通过该大能量的母音,掩蔽在高频有主成分的子音。由此,产生如语言的听取能力下降,或在噪音环境下的声音辨别能力显著下降等问题。
由该频率分辨率的恶化产生的问题是基于与听力的灵敏度下降所不同的原理而产生的现象。因此,即使通过助听器放大声音也无法解决该问题,该问题是关于听力障碍者的语言听取成为大课题。
作为降低该频带间的掩蔽并谋求提高声音输入信号的清晰度的助听处理,有在频率轴上将输入信号分割为左右耳来提供的双耳分离助听。在该双耳分离助听中,在过去的研究案例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将输入的声音信号用听觉滤波器变宽的频率来分割,向一侧耳朵提供比分割频率更低频的声音信号,向另一侧耳朵提供比分割频率更高频的声音信号。记载了由此能够提高声音的清晰度(非专利文献1)。用于决定该助听方式的设定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图4中,通过听觉滤波器测量部951来测量听觉滤波器。并且,根据由频率分辨率计算部952求出的值,决定用哪个频率区分高频与低频。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进一步提出了涉及听觉滤波器测量部951的高速化方法。
但是,记载有:双耳分离助听没有能够对全部的听力障碍者提高清晰度,对一部分的听力障碍者没有产生效果(非专利文献1)。因此,在适用助听器时,有必要进行是否对作为调整对象的听力障碍者推荐双耳分离助听器的判断。但是,即使使用上述方法测量听觉滤波器,也只能够预测双耳分离助听的设定值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作为用于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判断方法,在现阶段还没有被确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1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133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Y.Suzuki等,“Determination of filtering parameters fordichotic-listening binaural hearing aids”,A coustic08Paris,(法国),2008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为了判断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仅通过声音测量器的测定是不够的,需要另测量使用者的听力的频率分辨率。但是,由于频率分辨率的测定需要时间,因此存在在临床现场进行测定不现实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简易地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是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具备: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听力;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所述听力的听力型;以及适合度决定部,参照表示所述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与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在所述表中,基于与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所述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决定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根据这样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仅通过被验者的听力信息就能够进行被验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这样,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简便地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频率越高听力越减少的高音渐倾型,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不是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高。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高音急降型,在比预定的频率高的频域中的所述听力的减少量大于预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将所述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所述高音急降型,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水平型,在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全频率下的所述听力的变化量小于预定的第2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将所述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所述水平型,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水平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高。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随着频率增高而听力暂时增加后减少的山型,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山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高、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水平型的情况低。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下述比例,该比例表示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所述听力的听力型是所述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的可能性,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对在所述表中与各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乘以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与该听力型对应的比例,由此计算每个听力型的乘法值,并通过将计算出的多个乘法值相加,来计算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对于具有难以分类为听力型的听力特性的被验者,也能够仅通过被验者的听力信息来进行对被验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左耳听力信息和右耳听力信息作为所述听力信息,该左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左耳的听力,该右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右耳的听力,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听力计算部,计算所述左耳听力信息中的比预定的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听力即左耳高频听力、以及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听力即左耳低频听力,并且计算所述右耳听力信息中的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听力即右耳高频听力、以及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听力即右耳低频听力;第1加法部,通过将所述右耳高频听力和所述左耳低频听力相加,来计算右高频时听力;第2加法部,通过将所述左耳高频听力和所述右耳低频听力相加,来计算左高频时听力;以及高频提供耳判断部,在所述右高频时听力大于所述左高频时听力的情况下,决定为在所述双耳分离助听中向右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声音信号、并且向左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声音信号,在所述右高频时听力小于所述左高频时听力的情况下,决定为在所述双耳分离助听中向左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声音信号、并且向右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声音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仅通过被验者的听力信息就能够判断在双耳分离助听中向哪一耳提供高频。
并且,也可以是,平均听力计算部,计算平均听力,该平均听力为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每个频率的听力的平均值;以及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平均听力为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对于听力衰退微小的使用者及出现高度听力衰退的使用者都能够适当地判断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应与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简档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被验者的年龄的信息;以及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被验者的年龄比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按照使用者的年龄,来适当判断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简档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即使用期间的信息;以及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使用期间比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按照使用者的助听器使用期间,来适当判断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右耳听力信息和左耳听力信息作为所述听力信息,所述右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右耳的听力,所述左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左耳的听力,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双耳差计算部,计算双耳差,该双耳差是由所述右耳听力信息表示的右耳的听力与由所述左耳听力信息表示的左耳的听力间的差;以及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双耳差比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对于双耳听力特性不同的使用者也能够适当判断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
并且,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为这样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能够实现为以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中包含的特征性单元作为步骤的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还能够实现为使计算机上执行上述特征性步骤的程序。并且,这些的程序当然能够介由CD-ROM等存储介质及互联网等传输媒介来流通。
并且,本发明还能够实现为实现上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LSI),或实现为具有这种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或实现为包括这样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
发明效果
由此,本发明能够提供简易地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听力图的例子的图。
图2是以往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3是表示听力等级的一例的图。
图4是以往的双耳分离助听判断装置的模块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的模块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听力等级的一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听力型的判别算法例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听力型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音急降型的听力图的一例的图。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山型的听力图的一例的图。
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水平型的听力图的一例的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听力型与双耳分离助听的关联性的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适合度数据库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适合度显示部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变形例的模块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听力等级与双耳分离助听的适用范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是实施方式3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听力图的一例的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高频提供耳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高频提供耳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临床评价试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基于由被验者的各频率的听力变化倾向决定的听力型,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由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能够简易地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的模块图。
图5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包括声音测量器101、头戴式耳机102、左耳用助听器103、右耳用助听器104、以及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
声音测量器101产生纯音,并将产生出的纯音经由头戴式耳机102提供给被验者(助听器的使用者)。并且被验者是否听取到所提供的声音、经由测量者或者接口传输到声音测量器101。由此,声音测量器101测量被验者的听力等级。具体来说,声音测量器101测量被验者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并输出表示测量结果的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包括表示被验者的各频率的左耳的听力的左耳听力信息150、以及表示被验者的各频率的右耳的听力的右耳听力信息151。
这里,听力等级是被验者能够听取的最小的声压等级。也就是说,听力等级低意味着听力高(能够良好地听到声音),听力等级高意味着听力低(听力衰弱的程度高)。
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基于由声音测量器101得到的听力等级的测量结果,进行左耳用助听器103和右耳用助听器104的助听处理的调整。该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具备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适合度显示部121和助听器设定部122。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使用被验者的听力信息来判断与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这里,双耳分离助听是指将输入信号在频率轴上分割为左右耳来提供的助听方法。
该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具有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听力型判别部131和适合度决定部132。
听力情报取得部130取得由声音测量器101测量到的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具有取得左耳听力信息150的左耳听力等级取得部141和取得右耳听力信息的右耳听力等级取得部142。
听力型判别部131从由针对频率的听力变化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判别由听力信息表示的听力的听力型152。
适合度决定部132基于由听力型判别部131判别出的听力型152,决定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153。该适合度决定部132具有适合度计算部143和适合度数据库144。
适合度数据库144为表示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和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表。
适合度计算部143参照适合度数据库144,在该适合度数据库144中,根据与听力型判别部131判别出的听力型152对应的适合度,来决定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153。
适合度显示部121通过显示适合度153来将适合度153通知给操作者。
助听器设定部122基于通过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判断出的适合度153,来调整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的助听处理。
下面,对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助听处理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取得左耳听力信息150及右耳听力信息151(S101)。
然后,听力型判别部131根据左耳听力信息150及右耳听力信息151所表示的左右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的大致形状,将助听使用者的听力分类为听力型(S102)。该分类例如按照下面的方式进行。
图7A是表示将3个频率a、b、c(a<b<c)下的左右听力等级的平均值分别设为La、Lb、Lc时的听力等级的例子的图。图7A的横轴表示频率,越向右走表示频率越高。另外,图7A的纵轴表示听力等级,越向下走表示等级越高,即听力的衰弱程度越大。
另外,图7B是表示听力型的分类算法的一例的图。
当La<Lb<Lc时,即在频率越变高听力越减少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高音渐倾型。
但是,像La≤Lb<<Lc这样,与频率较低区域(频率a、b)中的听力等级差相比,频率较高区域(频率c)中的听力等级差为一定水准以上时,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高音急降型。
另外,当La>Lb<Lc时,即,随着频率升高,听力暂时增加之后又减少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山型。
另外,当La≈Lb≈Lc时,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水平型。
这里,为了统一地判断左右的听力等级,将左右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用于分类,但也可以采用左右听力等级中听力衰弱少的一方的听力等级。
并且,作为具体例,能够采用如下的算法来进行判断。
图8是表示听力型分类算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听力型判别部131判断比预定的频率高的频率区域中的听力减少量是否大于预定的第1阈值(S110)。在比预定的频率高的频率区域中的听力减少量大于预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在S110中是),听力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高音急降型(S113)。
例如,如图9A所示,听力型判别部131计算出从1kHz、2kHz、4kHz的各个听力等级分别减去1音阶(octave)下的听力等级后的减少量Δ1kHz、Δ2kHz、Δ4kHz。在计算出的减少量Δ1kHz、Δ2kHz、Δ4kHz的其中一个以上比规定的值(优选20dB以上,例如30dB)大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判断为高音急降型。
另外,这里听力型判别部131虽然计算出减少量Δ1kHz、Δ2kHz、Δ4kHz,但只要计算出减少量Δ1kHz、Δ2kHz、Δ4kHz中的至少一个即可。并且,听力型判别部131优选至少计算出减少量Δ2kHz、Δ4kHz。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也可以计算出对1kHz、2kHz、4kHz以外的听力等级的减少量。例如,听力型判别部131也可以计算出500Hz、1kHz、2kHz、4kHz的减少量。
此外,听力判别部131判断比预定的频率低的频率区域中的听力的增加量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S111)。在比预定的频率低的频率区域中的听力增加量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S111中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山型(S114)。
例如,如图9B所示,听力型判别部131计算出从1音阶下的听力等级减去500Hz、1kHz、2kHz各自的听力等级后的增加量Δ500Hz、Δ1kHz、Δ2kHz。在计算出的增加量Δ500Hz、Δ1kHz、Δ2kHz中的一个以上比规定的值(优选10dB以上,例如10dB)大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判断为山型。
另外,这里,听力型判别部131计算出1kHz、增加量Δ500Hz、Δ1kHz、Δ2kHz,但只要计算出增加量Δ500Hz、Δ1kHz、Δ2kHz中的至少一个即可。另外,听力型判别部131优选至少计算出Δ500Hz、Δ1kHz。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也可以计算出对500Hz、1kHz、2kHz以外的听力等级的增加量。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判断由听力信息表示的全频率下的听力的变化量是否小于预定的第2阈值(S112)。在由听力信息表示的全频率下的听力的变化量小于预定的第2阈值的情况下(在S112中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分类为水平型(S115)。
例如,如图9C所示,在全频率区域中的听力等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Δmaxmin小于规定的值(优选20dB以上,例如30dB)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判断为水平型。
此外,在该听力的听力型不符合高音急降型、山型及水平型中任意一种的情况下(在S110中否、且在S111中否、且在S112中否),听力型判别部131将该听力的听力型判断为高音渐倾型(S116)。
这样,听力型判别部131基于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的大致形状,分类听力型,并将关于分类后的听力型152的信息输出给适合度计算部143。
另外,图8所示的步骤S110~S112的顺序是一例,步骤S110~S112的执行顺序也可以替换。
另外,听力型判别部131还可以判别高音渐倾型、高音急降型、山型及水平型以外的听力型。例如,听力型判别部131判别的多个听力型可以包含:频率越高听力越增加的听力型(低音障碍型)及随着频率变高而听力暂时减少后又增加的听力型(谷型)等。
适合度计算部143参照适合度数据库144来计算与由听力型判别部分类出的听力型152对应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153。
适合度数据库144,与听力型对应地存储有对于声音的清晰度的改善、双耳分离助听有效的概率α及基于双耳分离助听的被期望的改善量(期望改善量β)等统计值,作为表示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指标。
这里,清晰度是在临床实验中被验者能够听取检查语音的概率。例如,检查语音是指,具有发声训练经验的男女各1名发出的由5种先行母音(ア(a)、イ(i)、ウ(u)、ェ(e)、オ(o))与8种后续音(パ(pa)、タ(ta)、カ(ka)、バ(ba)、ダ(da)、ガ(ga)、サ(sa)、ザ(za))构成的共40种音节的声音。并且,将该检查语音提供给被验者的耳朵中,且指示被验者按照所听到的声音记录在答题纸上。然后该回答出的语音与实际的检查语音一致的概率(正确率)为清晰度。
另外,如上所述,频率分辨率的恶化是由与听力等级的恶化不同的原理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两者间是否有关联、在有关联的情况下具有怎样的关联尚不知晓。但是本次,对于被分类为各种听力型的听力障碍者进行了双耳分离助听,得到了关于听力型与双耳分离助听的有效性及清晰度的改善程度的知识。
图10A及图10B表示通过对各听力型的听力障碍者进行双耳分离助听,声音清晰度得到改善的听力障碍者的比例(有效的概率α)及声音清晰度的改善或者恶化的清晰度的平均值(期望改善量β)。
图10A所示的图表的横轴表示听力型,在柱状图上通过纵轴右侧的刻度来表示有效的概率α,在折线图上通过纵轴左侧的刻度来表示期望改善量β。
此外,有效的概率α是通过双耳分离助听,多少人数的听力障碍者能够感觉到清晰度改善的指标。具体来说,有效的概率α是指通过预先试验得到的、通过采用双耳分离助听使清晰度改善规定的阈值(例如5%)以上的概率。
此外,期望改善量β为在双耳分离助听有效的情况下表示清晰度的改善程度的指标。具体来说,期望改善量β是指通过预先试验得到的、双耳分离助听有效的被验者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
有效的概率α与期望改善量β如图10B所示,按照各个听力型,作为可参照表的信息而存储在适合度数据库144中。
另外,高音急降型的适合度153最低,并按照山型、水平型及高音渐倾型的顺序升高。换言之,适合度决定部132在听力型152为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下,将适合度153决定得最高,而以按照水平型、山型及高音急降型的顺序降低的方式决定适合度153。
另外,适合度数据库144包括双耳分离助听的每个分割频率fc的表,适合度计算部143可以切换并参照该多个表。
这里分割频率fc是指将母音与子音进行分割的频率,特别是指在母音中能量较大的第1共振峰频率与使得具有子音特征的第2共振峰频率之间存在的值。另外,根据说话者的声音的性质与使用者的听力特性,最佳的分割频率fc不同,但一般来说,分割频率fc是存在于800Hz到2000Hz左右的范围内的频率。此外,在进行双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用该分割频率对声音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声音的一方提供给右耳及左耳的一方,而将分割后的声音的另一方提供给右耳及左耳的另一方。
进一步,适合度数据库144包括根据所使用的语言或者患者的人种而不同的多个表,适合度计算部143可以切换并参照该多个表。并且适合度数据库144可以是包含修正数据的结构,该修正数据用于对于基本数据库,按照发送地来对表的值进行修正。
适合度计算部143将由听力型判别部131所分类出的听力型152作为关键,根据适合度数据库144中存储的信息,参照双耳分离助听的有效的概率α及期望改善量β来计算适合度ω(适合度153)。适合度ω如下面(式1)所示,可以是使用有效的概率α及期望改善量β而计算出的值,也可以是使用有效的比率α及期望改善量β中的一个而计算出的值,也可以是有效的概率α及期望改善量β本身。
[数学式1]
ω = ( α × β 0.05 ) (式1)
适合度显示部为了将适合度通知给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使用者本身,而在计算机等的画面上显示信息。适合度显示部121还可以是简单地使用LED等的点灯来通知适合度的结构,也可以是利用某些形状来通知适合度的结构。
图11是表示适合度显示部121的画面显示的图像的图。例如,适合度显示部121在画面181中的适合度显示区域内显示适合度153。另外,在图11中,适合度显示部121在有效的概率显示区域182中通过柱状图显示有效的概率α,但也可以用百分比等数值显示有效的概率α,也可以用适合/不适合等文字显示,也可以用饼图或者图标等显示,也可以用显示色的亮度表现。
另外,在图11中,在判断水准输入栏814中显示着5%。使用该判断水准输入栏184来改变有效的概率α的判断水准。并且,适合度计算部143将输入到判断水准输入栏184中的判断水准的值反映到处理中。即,适合度计算部143计算改善输入到判断水准输入栏184中的判断水准以上的清晰度的概率,作为有效的概率α。
此外,适合度显示部121不仅显示适合度,同时也可以在平均改善量显示区域183中显示清晰度的平均改善量β。并且,适合度显示部121虽然在图11中以数值显示了平均改善量β,但是也可以利用图表或者图标等显示。
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输入向左右哪一耳朵提供高频的高频提供耳输入栏185,以在左右耳的听力型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并且,如下所述,在根据听力信息能够预测出左右哪一耳朵应该提供高频的情况下,适合度显示部121可以显示预测结果作为高频提供耳输入栏185的初始值。
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输入分割频率的分割频率输入栏186。并且,此时,在根据听力信息能够预测出改善量最大的分割频率的情况下,适合度显示部121可以显示预测结果作为分割频率输入栏186的初始值。
进一步,也可以设置按钮187等接口,以能够最终使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使用者决定是否进行双耳分离助听。此时也可以是适合度表示区域180本身作为接口,也可以通过接口操作来改变适合度显示区域180的显示色。
助听器设定部122在适合度153比规定水准大的情况下(例如70%以上等的情况下),或者在通过上述接口等决定为进行双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进行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的设定,以进行双耳分离助听处理。例如,助听器设定部122将是否进行双耳分离助听处理的信息发送到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并设定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以用预先设定的分离频率进行分离并进行输出声音信号的处理。并且,例如,助听器设定部122可以基于听力等级,决定分割频率,并将决定的分离频率相关的信息也一并发送到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能够进行对被验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及设定。
并且,在上述中说明了听力型判别部131从多个听力型中判别相应于被验者的听力的一个听力型的例子,但是听力型判别部131也可以计算出被验者的听力为各听力型的可能性。
图12为表示该情况下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结构的图。并且,图12所示的type1、type2、type3等表示听力型,例如是上述的高音渐倾型、高音急降型、山型、及水平型。
作为具体例,能够使用如下的算法来计算相应于各听力型的可能性Φ。
听力判别部131如图9A所示,计算从1kHz、2kHz、4kHz的听力等级中分别减去1音阶下的听力等级后的减法量Δ1kHz、Δ2kHz、Δ4kHz。然后,听力型判别部131使用下述(式2)来计算相应于高音急降型的可能性Φ2。
[数学式2]
φ2=(max(Δ1kHz、Δ2kHz、Δ4kHz)-10)/20  (式2)
但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在Φ2超过1的情况下,使Φ2=1,在Φ2为负的情况下,使Φ2=0。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如图9B所示,计算出从1音阶下的听力等级中分别减去500Hz、1kHz、2kHz的各个听力等级后的增加量Δ500Hz、Δ1kHz、Δ2kHz。然后,听力型判别部131使用下述(式3)来计算相应于山型的可能性Φ3。
[数学式3]
φ3=min(Δ500Hz、Δ1kHz、Δ2kHz)/(-10)  (式3)
但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在Φ3超过1的情况下,使Φ3=1,在Φ3为负的情况下,使Φ3=0。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如图9C所示,计算在频率区域中的听力等级的听力等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Δmaxmin。然后听力型判别部131使用下述(式4)来计算相应于水平型的可能性Φ4。
[数学式4]
φ4=1-(Δmaxmin-30)/10    (式4)
但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在Φ4超过1的情况下,使Φ4=1,在Φ4为负的情况下,使Φ4=0。
此外,听力型判别部131使用下述(式5)来计算相应于高音渐倾型的可能性Φ1。
[数学式5]
φ1=1-(φ2+φ3+φ4)/3    (式5)
但是,听力型判别部131在Φ1为负的情况下,使Φ1=0。
接着,适合度计算部143如下述(式6)所示,对相应于各听力型的可能性Φ1~Φ4乘以根据适合度数据库144所计算出的各听力型的适合度ω,从而计算出各听力型的乘法值(ω×Φ),并且通过将计算出的各听力型的乘法值进行相加来计算适合度153(P)。
[数学式6]
P = Σ i ( ω i × φ i ) (式6)
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被验者的听力难以分类为指定的听力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是否适用双耳分离助听进行适当的评价。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状态,在助听器使用者更换助听器的情况等、已知该助听器使用者的听力型的情况下,不经过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及听力型判别部131,也可以对适合度算出部143直接输入听力型。
或者,声音测量器101与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也可以成为一体的结构。
此外,听力信息取得部130在左右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类似的情况下,可以仅取得左右任一耳朵的听力等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对于具有难于分类为听力型的听力特性的使用者,也能够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来进行针对用户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用与否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也可以仅具备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的一个。
(实施方式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按照被验者的平均听力等级来修正适合度。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的模块图。另外,对于与如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同样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13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220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220除了具有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平均听力计算部231,计算左右双耳的平均听力等级251;以及适合度修正部232,按照平均听力等级251修正适合度153,从而生成适合度252。
接着,对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4为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的助听处理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另外,步骤S101~S103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
平均听力计算部231计算平均听力等级251(S201),该平均听力等级251是由听力信息表示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平均听力计算部231计算作为整体的听力等级、即声音测量器沿上下方向进行平行移动的程度。
例如,平均听力计算部231也可以计算指定频率下的听力等级作为平均听力等级251。此外,平均听力计算部231使用如下(式7)所示的3分法、如下(式8)所示的4分法、或者如下(式9)所示的6分法来计算,也可以计算该业界中一般使用的值作为平均听力等级251。
[数学式7]
L ave = L 500 + L 1000 + L 2000 3 (式7)
[数学式8]
L ave = L 500 ( L 1000 × 2 ) + L 2000 4 (式8)
[数学式9]
L ave = L 500 + ( L 1000 × 2 ) + ( L 2000 × 2 ) + L 4000 6 (式9)
另外,L500、L1000、L2000及L4000分别是频率为500Hz、1kHz、2kHz及4kHz的听力等级。
此外,这里,使用将对左右耳分别计算出的平均听力等级进行左右平均后的值作为代表值,但也可以是使用对左右耳分别计算出的平均听力等级的结构。
这里,在听力几乎没有衰退的情况下,或者对于极高度的听力障碍,不管听力型如何,即使进行双耳分离助听也无法期待充分的改善效果。因此,适合度修正部232在听力等级为一定的范围外时(在S202中否),进行用于减小由适合度决定部132求出的适合度153的加权(S204)。例如,适合度修正部232在简单地平均听力等级比下限值低、以及比上限值高时,将适合度252设为0。另外,适合度修正部232在听力等级为一定范围内时(在S202中是),将适合度153原样作为适合度252来输出(S203)。
此外,适合度修正部232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听力等级的判断中设置多个阈值(例如,LT0、LT1、LT2、LT3),对于适合度的判断设置用平均听力等级251进行加权的过度区间。
图16为该情况下的过度处理的算法例的流程图。
另外,听力等级LT0~LT3按照下标号的顺序,听力等级变高。此外,L为平均听力等级251,Pin为通过适合度决定部计算出的适合度153,Pout为适合度修正部232修正后的适合度252。
在平均听力等级251比LT0低,即听力几乎没有衰退的情况下(在S210中否),适合度修正部232判断为不适用双耳分离助听,并如(式10)所示,将适合度252设定为0(S215)。
此外,在平均听力等级251在LT0与LT1之间的情况下(在S211中否),适合度修正部232使用(式11)来进行线性过度处理(S216)。
此外,在平均听力等级251在LT1与LT2之间的情况下(在S212中否),适合度修正部232如(式12)所示,将由适合度计算部143求出的适合度153采用为适合度252(S217)。
此外,在平均听力等级251在LT2与LT3之间的情况下(在S213中否),适合度修正部232使用(式13)来进行线性过度处理(S218)。
此外,在平均听力等级251比LT3大,即判断为高度听力衰弱的情况下(在S213中是),判断为不适用双耳分离助听,并如(式10)所示,将适合度252设定为0(S214)。
[数学式10]
Pout=0            (式10)
[数学式11]
P out = L - L T 0 L T 1 - L T 0 P in (式11)
[数学式12]
Pout=Pin            (式12)
[数学式13]
P out = L T 3 - L L T 3 - L T 2 P in (式13)
另外,在平均听力计算部231中,对左右听力等级分别计算平均听力的情况下,适合度修正部232在左右任意一方位于上述范围之外时也可以进行减小适合度的加权。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对于听力衰退微小的使用者及出现高度的听力衰退的使用者,也能够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更适当地进行对使用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及设定。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作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其他音响设备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另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210也可以仅具备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的一个。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按照被验者的简档来修正适合度。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的模块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重复说明省略。
如图17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320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320除了具有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适合度修正部332及取得被验者的简档信息351的简档取得部331。
简档取得部331从接口或记录有简档信息351的记录介质等中取得简档信息351。该简档信息351表示被验者的年龄或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即使用期间。
适合度修正部332按照简档信息351修正适合度153,从而生成适合度352。
接着,对这样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8是在简档信息351包含表示被验者年龄的信息的情况下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所进行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决定适合度153为止的处理(图6的步骤S101~S103)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里,由于老龄化而发生听力衰退,但同时脑功能也逐渐衰退,所以即使通过助听来补偿听力的衰退,也有可能无法识别语言。
因此,简档取得部331取得简档信息351(S301),该简档信息表示示出被验者年龄等脑衰退状况的指标。
当被验者的年龄为规定年龄(例如80岁)以上时(在S302中是),适合度修正部332看作脑部也正在退化中,以减小适合度153的方式来进行修正(S304)。
另一方面,当被验者的年龄为规定年龄以下时(在S302中否),适合度修正部332将适合度153原样作为适合度352来输出(S303)。
此外,图19是在简档信息351包含表示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即使用期间的信息的情况下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所进行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另外,使用期间可以是直接表示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的信息,也可以是被验者最初佩戴助听器时的年龄等间接表示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的信息。
这里,一般对于通过助听器的声音不十分习惯的助听器使用者存在针对不同的助听处理的灵敏度较低的倾向。
首先,简档取得部331取得包含表示使用期间的信息的简档信息351(S311)。
当使用期间小于规定期间时(在S312中否),适合度修正部332以减小适合度153的方式进行修正(S314)。
另一方面,当使用期间为规定期间以上时(在S312中是),适合度修正部332将适合度153原样作为适合度352来输出(S313)。
另外,此时,适合度显示部121不仅将修正后的适合度352作为刚刚适用的适合度来显示,还可以将修正前的适合度153作为被验者十分熟练助听器的使用后的适合度来显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仅通过测定使用者的简档信息351及听力等级就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对使用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适合度修正部332也可以在年龄或使用期间的判断中设置多个阈值,设置如图15所示的过度区间。
此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310也可以仅具有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一个。
(实施方式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按照被验者的左右听力等级的差来修正适合度。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的模块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重复说明省略。
图20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420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420除了具有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适合度修正部432以及计算左右听力等级的差的双耳差计算部431。
此外,图21为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进行的适合度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双耳差计算部431计算由右耳听力信息151表示的右耳的听力等级与由左耳听力信息150表示的左耳的听力等级的差的绝对值即双耳差451(S401)。具体来说,例如,双耳差451为右耳的平均听力等级与左耳的平均听力等级的差的绝对值。此外,双耳差计算部431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2中的平均听力计算部231同样,将指定频率下的听力等级作为平均听力等级使用,可以将如上述(式7)~(式9)所示的3分法、4分法或6分法等式求出的值作为平均听力等级使用。
当双耳差451为规定值以上时(在S402中是),适合度修正部432以减小适合度153的方式来进行修正(S404)。
另一方面,当双耳差小于规定的值时(在S402中否),适合度修正部432将适合度153原样作为适合度452来输出(S403)。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对于双耳听力特性不同的使用者,也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就能够更适当地进行针对用户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适合度修正部432也可以在双耳差451的判断中设置多个阈值,设置如图15所示的过度区间。
此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410也可以仅具有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的一个。
(实施方式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进一步判断在双耳分离助听中对左右的哪个耳朵提供高频。
图2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的模块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重复说明省略。
图22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520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520除了具有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双耳差计算部531,计算左右的听力等级的差;以及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根据左右的听力等级的差,判断对左右哪一耳朵提供高频。
双耳差计算部531计算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的针对左右耳的不同。具体来说,双耳差计算部531计算比分割频率fc高的频率(高频)中的左右耳的听力等级差即高频听力等级差、以及比分割频率fc低的频率(低频)中的左右耳的听力等级差即低频听力等级差。此外,双耳差计算部531在计算高频听力等级差和低频听力等级差时,也可以使用2KHz及500Hz等代表性的频率的听力等级,也可以使用多个频率下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
例如,以图23所示的听力图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23的横轴表示频率,fc表示分割频率。此外,图23的纵轴表示听力等级,在比分割频率高的频率上,右耳的听力等级521比左耳的听力等级522低。因此,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判断为右耳的高频的听力衰退较少。
图24为表示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所进行的判断处理的算法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高频下的右耳的听力比左耳的听力高规定值以上(高频下的左耳的听力等级即Lhigh_left比高频下的右耳的听力等级即Lhigh_right高规定值(例如5dB)以上)的情况下(在S500中是),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决定为向右耳提供高频,并向左耳提供低频(S504)。
接着,在高频下的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高规定值以上(Lhigh_right比Lhigh_reft高规定值(例如5dB)以上)的情况下(在S501中是),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决定为向左耳提供高频,并向右耳提供低频(S505)。
此外,当在高频下左右未出现有效差(例如±5dB以上的差)的情况下(在S500中否,并且在S501中否),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使用低频的听力等级,进一步进行判断处理。
具体来说,在低频下的右耳的听力比左耳的听力高规定值以上(低频下的左耳的听力等级即Llow_left比低频下的右耳的听力等级即Llow_right高规定值(例如5dB)以上)的情况下(在S502中是),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决定为向左耳提供高频,并向右耳提供低频(S505)。
此外,在低频下的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高规定值以上(Llow_right比Llow_reft高规定值(例如5dB)以上)的情况下(在S503中是),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决定为向右耳提供高频,并向左耳提供低频(S504)。
此外,在高频及低频中都未出现有效差的情况下(在S500~S503中全部为否),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决定为向哪一方提供高频都可以。
此外,适合度显示部121除了显示适合度153以外,还显示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的判断结果。
另外,适合度显示部121也可以显示向右耳提供高频时的适合度和向左耳提供高频时的适合度两者。此外,适合度显示部121也可以将高频的听力等级较低的耳朵显示为高频提供耳,并仅显示向该耳朵提供高频时的适合度。
另外,适合度显示部121也可以在向右耳提供高频时用红色系列的颜色显示字符或图标,并在向左耳提供高频时用蓝色系列或绿色系列或黑色来显示字符或图标。由此,能够使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的使用者容易了解应该向左右哪一耳朵提供高频。
此外,助听器设定部122例如根据高频提供耳判断部532的判断结果来设定助听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就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对使用者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与否的判断及设定。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510也可以仅具有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的一个。
(实施方式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利用与上述实施方式5不同的方法,说明在双耳分离助听中判断向左右哪一耳朵提供高频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
图2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的模块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重复说明省略。
图25所示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相对实施方式1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110,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20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20除了具有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2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听力计算部631和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并且,虽然在图25中未图示,但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20也可以具有图5所示的听力型判别部及适合度决定部132。
听力计算部631具有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1、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2、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3、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4、第1加法部645、以及第2加法部646。
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1计算左耳听力信息150中的比分割频率fc高频带的听力等级即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
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2计算左耳听力信息150中的比分割频率fc低频带的听力等级即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
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3计算右耳听力信息151中的比分割频率fc高频带的听力等级即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
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4计算右耳听力信息151中的比分割频率fc低频带的听力等级即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
第1加法部645通过将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与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相加,计算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
第2加法部646通过将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与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相加,计算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
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使用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及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来决定在双耳分离助听时向左右哪一耳朵提供高频成分,并输出表示决定结果的高频提供耳信息657。
此外,适合度显示部121将由高频提供耳信息657表示的判断结果通知给用户。
此外,适合度显示部122按照含有高频提供耳信息657表示的判断结果,来改变助听器的设定。
接着,使用图26对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6中,Lhigh_left为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Llow_left为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Lhigh_right为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Llow_right为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
首先,听力计算部631根据左耳听力信息150及右耳听力信息151,计算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以及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S601)。另外,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的计算可以按照某种顺序进行,也可以并行进行。
此时,听力计算部631,作为高频(或低频)听力而可以使用比分割频率fc高(或低)的某个指定频率下的听力等级作为代表值,也可以使用比分割频率fc高(或低)的频带的多个频率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此外,作为代表值的听力等级可以加上如下限制,即设为从分割频率fc离开1/3音阶以上的频率的听力等级。这是因为,由于分割频率fc附近的听力等级对掩蔽侧的母音的可辨识程度与被掩蔽侧的辨识情况两者造成影响,因此通过使用离开一定以上的频率下的测量结果,能够更精确地测定使用者的高频带的听力。
接着,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根据使用了各听力等级的高频和低频的听力等级的组合中的、听力等级的和变高的组合来决定提供高频的声音信号的高频提供耳(S602)。
具体来说,听力计算部631通过将左耳高频听力等级651与右耳低频听力等级654进行相加来生成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并将该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输出到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该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成为如下指标(以下称左高频时听力),该指标表示对通过双耳分离助听向受听者的左耳提供高频、向受听者的右耳提供低频时能够听到的声音的听力。另外,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越低,左高频时听力越高。
此外,听力计算部631通过将右耳高频听力等级653与左耳低频听力等级652进行相加来生成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并将该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输出到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该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成为如下指标(以下称右高频时听力),该指标表示对通过双耳分离助听向受听者的右耳提供高频、向受听者的左耳提供低频时能够听到的声音的听力。另外,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越低,右高频时听力越高。
按照这些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及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比较左高频时听力与右高频时听力(S603)。
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在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比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低(左高频时听力比右高频时听力高)的情况下(在S603中是),即在左高频时比右高频时能够更好的听到声音的情况下,将左耳决定为高频提供耳(S604)。
此外,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在第2加法听力等级656比第1加法听力等级655高(左高频时听力比右高频时听力低)的情况下(在S603中否),即在右高频时比左高频时能够更好的听到声音的情况下,将右耳决定为高频提供耳(S605)。
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像这样进行双耳分离助听的判断后,将表示所决定的高频提供耳的高频提供耳信息657输出给适合度显示部121或助听器设定部122。
适合度显示部121可以在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所具备的画面上用字符显示高频提供耳,也可以用画面上的图标形状或颜色来显示,还可以用灯来显示。
此外,助听器设定部122可以对左耳用助听器103及右耳用助听器104通知所指定的高频提供耳,也可以作为对各频带进行放大的增益来通知。
以下,详细说明有关判断的动作例。这里,设分割频率fc为800Hz。并且,在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1及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3中,将2000Hz的听力等级作为代表值进行输出,在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2及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4中,将250Hz中的听力等级作为代表值进行输出。另外,说明用于对具有图3所示的听力的听力障碍者设定双耳分离助听的动作。
左耳听力等级取得部141从声音测量器101取得图3的左耳列所示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同样地,对于右耳听力等级取得部142从声音测量器101取得图3的右耳列所示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
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1提取55dB的值作为左耳的2000Hz的听力等级,在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4中,提取40dB的值作为右耳的250Hz的听力等级,在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2中,提取30dB的值作为左耳的250Hz的听力等级,在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3中,提取50dB的值作为右耳的2000Hz的听力等级。
图27为表示对16名听力障碍者进行了临床实验的结果的图,用图3说明的听力障碍者相当于图27中的第4位被验者。
在图27中,A列表示被验者的整理编号及左右耳,B列表示通过声音测量器测量出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并且,C列按照各分割频率表示通过临床实验测量出的基于双耳分离助听的清晰度的改善程度,D列表示左高频时的提供频带听力与右高频时的提供频带听力,E列表示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的高频提供耳的判断结果。并且,F列表示在临床实验中清晰度改善度较高的高频提供耳,G列在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的判断结果与临床实验结果相符时显示为○,不同时显示为×。并且,E列及F列在高频提供耳为左的情况下显示为L,右的情况下显示为R。
临床实验如以下这样实施,即,将具有发声训练经验的男女各1名发出的由5种的先行母音(ア、イ、ウ、ェ、オ)与8种后续音(パ、タ、カ、バ、ダ、ガ、サ、ザ)构成的共40种的音节的音使用为检查语音,将输入信号分割为高频带/低频带并提供给被验者的左右耳,并指示被验者按照所听到的声音记录在答题纸上。然后将该回答出的语音与实际的检查语音一致的概率(正确率)作为清晰度。
对于图27,以上述第4位被验者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7的D列所示,作为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的一个输入的左高频时听力为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1的输出与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4的输出的和,因此为95dB。另一方面,作为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的另一个输入的右高频时听力为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642的输出与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643的输出的和,因此为80dB。
如E列所示,高频提供耳判断部632比较95dB与80dB,由于较小的值的输入为右高频时听力,因此在实施双耳分离助听时,判断为优选对右耳提供高频而对左耳提供低频。
若以将分割频率设为800Hz的情况为例,则对于上述第4位被验者,在向左耳提供高频的情况下,与不进行双耳分离助听的情况相比,清晰度下降了1%,但是,在向右耳提供高频的情况下,与不进行双耳分离助听的情况相比,清晰度提高了13%。因此,确认了E列所示的判断结果与F列所示临床评估结果相符。此外,如G列所示,确认了对于其他被验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高频提供耳的判断方法也是有效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仅通过测定听力等级,就能够进行对被验者有效的双耳分离助听的高频提供耳的设定。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对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及助听处理调整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
此外,助听处理调整装置610也可以仅具有适合度显示部121及助听器设定部122中的一个。
(其他的变形例)
另外,虽然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含如下的情况。
(1)上述的各装置具体而言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硬盘单元、播放单元、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所述RAM或硬盘单元中存储着计算机程序。所述微处理器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而动作,由此各装置实现其功能。这里,计算机程序是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而将多个表示针对计算机的指令的命令码进行组合而形成的结构。
(2)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由一个系统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将多个结构部在1个芯片上进行集成而制造出的超多功能LSI,具体来说,是包含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所述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微处理器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而动作,由此系统LSI实现其功能。
(3)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由能够在各装置上装卸的IC卡或单体模块构成。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也可以包含上述的超多功能LSI。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而动作,由此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实现其功能。该IC卡或该模块也可以具有防篡改性。
(4)本发明可以设为如上所述的方法。并且,本发明可以设为通过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设为由所述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
此外,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为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 Disc)、半导体存储器等。并且,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存储到这些记录介质中的所述数字信号。
此外,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电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互联络为代表的网络、数字广播等进行传输。
此外,本发明是具有微处理器及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构成为,所述存储器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所述微处理器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而动作。
此外,可以构成为通过将所述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并移送到所述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将所述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所述网络等进行移送,从而通过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来实施。
(5)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分别进行组合。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对助听器、音响设备、便携式电话、及进行公共扩音等的声音再生及声音通话的全部装置有用。
符号说明
100、900助听处理调整系统
101、901声音测量器
102、902头戴式耳机
103左耳用助听器
104右耳用助听器
110、210、310、410、510、610、910助听处理调整装置
120、220、320、420、520、620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
121适合度显示部
122、914助听器设定部
130听力信息取得部
131听力型判别部
132适合度决定部
141左耳听力等级取得部
142右耳听力等级取得部
143适合度计算部
144适合度数据库
150左耳听力信息
151右耳听力信息
152听力型
153、252、352、452适合度
180适合度显示区域
181画面
182有效的概率显示区域
183平均改善量显示区域
184判断水准输入栏
185高频提供耳输入栏
186分割频率输入栏
187按钮
231平均听力计算部
232、332、432适合度修正部
251平均听力等级
331简档取得部
351简档信息
431、531双耳差计算部
451双耳差
521右耳的听力等级
522左耳的听力等级
532、632高频提供耳判断部
631听力计算部
641左耳高频听力计算部
642左耳低频听力计算部
643右耳高频听力计算部
644右耳低频听力计算部
645第1加法部
646第2加法部
651左耳高频听力等级
652左耳低频听力等级
653右耳高频听力等级
654右耳低频听力等级
655第1加法听力等级
656第2加法听力等级
657高频提供耳信息
903助听器
911听力等级取得部
912放大量计算部
913放大量显示部
951听觉滤波器测定部
952频率分辨率计算部

Claims (12)

1.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具备:
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听力;
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所述听力的听力型;以及
适合度决定部,参照表示所述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与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在所述表中,基于与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所述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决定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频率越高、听力越减少的高音渐倾型,
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不是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高音急降型,
在比预定的频率高的频域中的所述听力的减少量大于预定的第1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将所述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所述高音急降型,
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水平型,
在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全频率下的所述听力的变化量小于预定的第2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将所述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所述水平型,
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水平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高。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随着频率变高而听力暂时增加后减少的山型,
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山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低、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急降型的情况高、并且相比该听力型为所述水平型的情况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左耳听力信息和右耳听力信息作为所述听力信息,该左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左耳的听力,该右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右耳的听力,
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
听力计算部,计算所述左耳听力信息中的比预定的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听力即左耳高频听力、以及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听力即左耳低频听力,并且计算所述右耳听力信息中的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域的听力即右耳高频听力、以及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域的听力即右耳低频听力;
第1加法部,通过将所述右耳高频听力和所述左耳低频听力相加,来计算右高频时听力;
第2加法部,通过将所述左耳高频听力和所述右耳低频听力相加,来计算左高频时听力;以及
高频提供耳判断部,在所述右高频时听力大于所述左高频时听力的情况下,决定为在所述双耳分离助听中向右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率的声音信号、并且向左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率的声音信号,在所述右高频时听力小于所述左高频时听力的情况下,决定为在所述双耳分离助听中向左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高的频率的声音信号、并且向右耳提供比所述分割频率低的频率的声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
平均听力计算部,计算平均听力,该平均听力为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每个频率的听力的平均值;以及
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平均听力为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
简档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被验者的年龄的信息;以及
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被验者的年龄比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
简档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被验者使用助听器的期间即使用期间的信息;以及
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使用期间比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其中,
所述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右耳听力信息和左耳听力信息作为所述听力信息,所述右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右耳的听力,所述左耳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左耳的听力,
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
双耳差计算部,计算双耳差,该双耳差是由所述右耳听力信息表示的右耳的听力与由所述左耳听力信息表示的左耳的听力间的差;以及
适合度修正部,在所述双耳差比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减小由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所述适合度。
10.一种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包括助听器、以及对所述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的助听处理调整装置,
所述助听处理调整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以及
助听器设定部,基于由所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判断的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对所述助听器的助听处理进行调整。
11.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具备:
听力信息取得部,取得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听力;
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所述听力的听力型;以及
适合度决定部,参照表示所述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与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在所述表中,基于与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所述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决定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频率越高、听力越减少的高音渐倾型,
在由所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下,所述适合度决定部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不是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高。
12.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判断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包括:
听力信息取得步骤,取得听力信息,该听力信息表示所述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听力;
听力型判别步骤,判别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倾向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由所述听力信息表示的所述听力的听力型;以及
适合度决定步骤,参照表示所述多个听力型的各个听力型与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在所述表中,基于与所述听力型判别步骤中判别的所述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决定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
所述多个听力型之一为频率越高、听力越减少的高音渐倾型,
在所述适合度决定步骤中,在所述听力型判别步骤中判别的所述听力型为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下,将所述被验者对双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决定为相比该听力型不是所述高音渐倾型的情况高。
CN201080002322.XA 2009-06-16 2010-06-15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4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3735 2009-06-16
JP2009143735 2009-06-16
JP2010094485 2010-04-15
JP2010-094485 2010-04-15
PCT/JP2010/003947 WO2010146825A1 (ja) 2009-06-16 2010-06-15 補聴適合度判定装置、補聴処理調整システム及び補聴適合度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4759A CN102124759A (zh) 2011-07-13
CN102124759B true CN102124759B (zh) 2014-03-05

Family

ID=4335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32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4759B (zh) 2009-06-16 2010-06-15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71245B2 (zh)
EP (1) EP2445229A4 (zh)
JP (1) JP5450623B2 (zh)
CN (1) CN102124759B (zh)
WO (1) WO2010146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0125B2 (ja) * 2010-10-26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補聴装置
JP5991923B2 (ja) * 2011-07-08 2016-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補聴適合度判定装置、および、補聴適合度判定方法
US20130013302A1 (en) * 2011-07-08 2013-01-10 Roger Roberts Audio input device
KR20140097699A (ko) * 2013-01-29 2014-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이퀄 라우드니스 컨투어를 이용한 난청 보상 장치 및 방법
US9656071B2 (en) * 2013-03-15 2017-05-23 Cochlear Limited Control for hearing prosthesis fitting
US9807519B2 (en) * 2013-08-09 2017-10-3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d visual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 lowering hearing aids
JP1574980S (zh) * 2016-09-20 2017-05-01
CN107320109B (zh) * 2017-06-23 2019-12-10 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频率识别测试方法
US11961167B2 (en) * 2020-12-11 2024-04-16 Jay Alan Zimmerma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sualizing sound and hearing ability
CN116156401B (zh) * 2023-04-17 2023-06-27 深圳市英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监测的助听设备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和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417A (zh) * 2004-09-17 2007-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音响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95076A2 (en) 1999-06-15 2002-04-10 Sarnoff Corporation Hearing aid with an acoustical format
JP3784361B2 (ja) 2002-09-30 2006-06-07 リオン株式会社 聴覚フィルタの形状推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US7048692B2 (en) 2002-01-22 2006-05-23 Rio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uditory filter shape
JP2003244794A (ja) 2002-02-18 2003-08-29 Masahiko Muramatsu 通信装置を利用した最適なデジタル補聴器の提案システム
EP1938657B1 (en) * 2005-10-18 2018-09-19 Widex A/S Hearing aid comprising a data logg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hearing aid
US8094848B1 (en) * 2006-04-24 2012-01-10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hearing assistive device
DE102006042084A1 (de) * 2006-09-07 2008-03-27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Geschlechtsspezifische Hörgeräteanpassung
US8666084B2 (en) * 2007-07-06 2014-03-04 Phonak Ag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ining hearing system users
EP2213108B1 (en) * 2007-11-22 2016-05-25 Sonetik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hearing aid
EP2141940A4 (en) 2008-01-10 2014-07-16 Panasonic Corp PROCESSING DEVICE FOR A HEARING DEVICE, ADJUSTMENT DEVICE, PROCESSING SYSTEM FOR A HEARING DEVICE, PROCESSING METHOD FOR A HEARING DEVICE,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2238899B1 (en) * 2009-04-06 2016-10-05 GN Resound A/S Efficient evaluation of hearing 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417A (zh) * 2004-09-17 2007-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音响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44794A 2003.08.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146825A1 (ja) 2012-11-29
US20110142272A1 (en) 2011-06-16
US8571245B2 (en) 2013-10-29
WO2010146825A1 (ja) 2010-12-23
EP2445229A1 (en) 2012-04-25
JP5450623B2 (ja) 2014-03-26
EP2445229A4 (en) 2014-12-31
CN102124759A (zh)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4759B (zh) 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处理调整系统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US5729658A (en) Evaluating 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 re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across multiple listening conditions
Jepsen et al. Characterizing auditory processing and perception in individual listener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hlstrom et al. Spatial benefit of bilateral hearing aids
KR100707339B1 (ko) 청력도 기반 이퀄라이제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US86554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peech discrimin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Moore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CAM2 and NAL-NL2 hearing aid fitting methods
Croghan et al. Music preferences with hearing aids: Effects of signal properties, compression settings, and listener characteristics
CA2978370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ynamic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mplification values for a dynamic compressor
Van Eeckhoutte et al. Speech recognition, loudness, and preference with extended bandwidth hearing aids for adult hearing aid users
Rhebergen et al. Modeling 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 quiet and noise in listeners with normal and impaired hearing
Marriage 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 procedures for initial fitting of compression hearing aids. III. Inexperienced versus experienced users
CN114339564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自适应助听器自验配方法
Fontan et al. Improving hearing-aid gains based o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Van Eeckhoutte et al. Perceptual benefits of extended bandwidth hearing aids with children: A within-subject design using clinically available hearing aids
US9313584B2 (en) Hearing assistance suitability determining device and hearing assistance suitability determining method
Hellman Cross-modality matching: A tool for measuring loudness in sensorineural impairment
Humes et al. A comparison of single-channel linear amplification and two-channel wide-dynamic-range-compression amplification by means of an independent-group design
Higgins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irst-fit settings of two multichannel digital signal-processing strategies: Music quality ratings and speech-in-noise scores
Sabin et al. Weighting function-based mapping of descriptors to frequency-gain curves in listeners with hearing loss
Rajkumar et al.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software intelligent system for audiological solutions
Kuk et al. Using digital hearing aids to visualize real-life effects of signal processing
US20140153754A1 (en) Otic sensory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Jessen et al. What is Good Hearing Aid Sound Quality, and Does it Really Matter?
KR20210065214A (ko) 보청기 증폭 조절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