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2795A -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2795A
CN102122795A CN 201010616978 CN201010616978A CN102122795A CN 102122795 A CN102122795 A CN 102122795A CN 201010616978 CN201010616978 CN 201010616978 CN 201010616978 A CN201010616978 A CN 201010616978A CN 102122795 A CN102122795 A CN 10212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plug
insulator
metalized
altogether
centr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169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鹤麟
冯江涛
罗炼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AND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AN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AND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AN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6169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2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2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它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所述绝缘体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所述绝缘体内设有导电弹簧和导电陶瓷中心电极,所述壳体和绝缘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和内密封垫圈,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侧电极。本发明是火花塞生产过程的重大的节能技术;同时可以利用金属化陶瓷电阻率可控技术,直接在金属化陶瓷电极上制作出需要的阻抗,来抑制点火火花对周边电子设备和环境的干扰。

Description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火花塞一般包括绝缘体,绝缘体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绝缘体上端设置接线螺母,其中心部位设置中心电极,接线螺杆与镍合金电极用导电材料高温封接,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形成点火间隙用来产生火花,点燃压缩的混合气体,使发动机点火产生动力。
全球任何一家公司的火花塞的生产工艺是:必须把预先烧制好的氧化铝陶瓷绝缘体,与金属的镍包铜中心电极,接线螺杆等导电部件等用高温封接材料在900度左右的高温烧结工艺来封接,以保证中心部分的导电性能和密封性能,对电阻型火花塞来说,还要保证中心部分的导电性能和密封性能,对电阻型火花塞来说,还要保证高温封接材料的电阻值满足抑制电火花干扰的要求。上述火花塞的制造过程较复杂,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火花塞在制造过程必须将陶瓷与电极、螺杆和电阻的高温烧结封装工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所述绝缘体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所述绝缘体内设有导电弹簧和导电陶瓷中心电极,所述壳体和绝缘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和内密封垫圈,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侧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绝缘体内设有抑制干扰电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抑制干扰电阻和绝缘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95%氧化铝粉末和粘结剂按照80:20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通过注射技术或挤出工艺成型出1~4毫米的圆棒,经脱脂后获得95%氧化铝圆棒素坯;
(2)将贵金属粉末同松油醇按照1:0.2~1:2的体积比充分球磨成贵金属浆料,并用所述浆料浸涂步骤(1)中的氧化铝圆棒素坯,待浆料烘干后,插入火花塞氧化铝绝缘体素坯顶端的内孔里并配合好,并留出2~5mm在外部,然后一起在1500~1700度下共烧2~4个小时,形成带共烧贵金属电极的氧化铝绝缘体,最终可制备出本发明所述的火花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圆棒的长度控制在12mm-20mm以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贵金属粉末为铂、钯、铱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利用现代发展起来的精细陶瓷技术,在烧结火花塞的绝缘体过程中,直接把经金属化技术处理的导电陶瓷作为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共烧在火花塞的绝缘体内,在素烧氧化铝绝缘体的同时就把原来需要后道封装合并为同一道工艺进行,同时解决了导电和密封问题,取消了传统火花塞在制造过程必须将陶瓷与电极、螺杆和电阻的必须的高温烧结封装工艺过程;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本发明是火花塞生产过程的重大的节能技术;同时可以利用金属化陶瓷电阻率可控技术,直接在金属化陶瓷电极上制作出需要的阻抗,来抑制点火火花对周边电子设备和环境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火花塞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火花塞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接线螺母,2、绝缘体,3、抑制干扰电阻,4、导电弹簧,5、壳体,6、导电陶瓷中心电极,8、密封垫圈,9、内密封垫圈,10、侧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1,所述绝缘体2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5,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导电弹簧4和导电陶瓷中心电极6,所述壳体5和绝缘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和内密封垫圈9,所述壳体5下端设有侧电极10。
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抑制干扰电阻3。所述抑制干扰电阻3和绝缘体2之间为螺纹连接。
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95%氧化铝粉末和粘结剂按照80:20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通过注射技术或挤出工艺成型出1~4毫米的圆棒,经脱脂后获得95%氧化铝圆棒素坯;
(2)将贵金属粉末同松油醇按照1:0.2~1:2的体积比充分球磨成贵金属浆料,并用所述浆料浸涂氧化铝圆棒素坯,待浆料烘干后,插入火花塞氧化铝绝缘体素坯顶端的内孔里并配合好,并留出2~5mm在外部,然后一起在1500~1700度下共烧2~4个小时,形成已带共烧贵金属电极的火花塞氧化铝绝缘体组合件,最终可制备出本发明所述的火花塞。
所述圆棒的长度控制在12mm-20mm以内。
所述贵金属粉末为铂、钯、铱中的一种或几种。
通过调节贵金属浆料的浓度,以及圆棒的直径和长度,可实现电极的电阻在0~10kΩ之间的任意调节,满足各种型号火花塞电阻值的要求;如当贵金属浆料的浓度为40%,金属化电极直径为Φ1.4mm,长度范围为15毫米时,可以在电极两端达到接近5KΩ的需要电阻值;此外由于内电极同绝缘体完全共烧为一体,两者之间不存在漏气的问题。
如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火花塞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1,所述绝缘体2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5,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抑制干扰电阻3、导电弹簧4和共烧成型导电陶瓷中心电极6,所述壳体5和绝缘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和内密封垫圈9,所述壳体5下端设有侧电极10。所述抑制干扰电阻3和绝缘体2之间为螺纹连接。
如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火花塞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1,所述绝缘体2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5,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导电弹簧4和含阻抗的金属化导电陶瓷中心电极6,所述壳体5和绝缘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和内密封垫圈9,所述壳体5下端设有侧电极10。所述抑制干扰电阻3和绝缘体2之间为螺纹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金属化导电陶瓷中心电极已经设置了用于抑制电火花干扰的阻抗值,因此取消了抑制干扰电阻。
本发明是利用现代发展起来的精细陶瓷技术,在烧结火花塞的绝缘体过程中,直接把经金属化技术处理的导电陶瓷作为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共烧在火花塞的绝缘体内,在素烧氧化铝绝缘体的同时就把原来需要后道封装合并为同一道工艺进行,同时解决了导电和密封问题,取消了传统火花塞在制造过程必须将陶瓷与电极、螺杆,和电阻的必须的高温烧结封装工艺过程;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本发明是火花塞生产过程的重大的节能技术;同时可以利用金属化陶瓷电阻率可控技术,直接在金属化陶瓷电极上制作出需要的阻抗,来抑制点火火花对周边电子设备和环境的干扰。

Claims (6)

1.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的上端设置接线螺母(1),所述绝缘体(2)的下部外围包裹有壳体(5),其特征是,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导电弹簧(4)和导电陶瓷中心电极(6),所述壳体(5)和绝缘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和内密封垫圈(9),所述壳体(5)下端设有侧电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其特征是,所述绝缘体(2)内设有抑制干扰电阻(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其特征是,所述抑制干扰电阻(3)和绝缘体(2)之间为螺纹连接。
4.一种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如下:
(1)将95%氧化铝粉末和粘结剂按照80:20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通过注射技术或挤出工艺成型出1~4毫米的圆棒,经脱脂后获得含95%的氧化铝圆棒素坯;
(2)将贵金属粉末同松油醇按照1:0.2~1:2的体积比充分球磨成贵金属浆料,并用所述浆料浸涂步骤(1)中的氧化铝圆棒素坯,待浆料烘干后,插入火花塞氧化铝绝缘体素坯顶端的内孔里并配合好,并留出2~5mm在外部,然后一起在1500~1700度下共烧2~4个小时,形成带共烧贵金属电极的氧化铝绝缘体,最终可制备出本发明所述的火花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圆棒的长度控制在12mm-20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贵金属粉末为铂、钯、铱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CN 201010616978 2010-12-31 2010-12-31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122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16978 CN102122795A (zh) 2010-12-31 2010-12-31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16978 CN102122795A (zh) 2010-12-31 2010-12-31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2795A true CN102122795A (zh) 2011-07-13

Family

ID=4425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16978 Pending CN102122795A (zh) 2010-12-31 2010-12-31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27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523A (zh) * 2000-12-18 2004-03-31 萨维奇企业 耐用的火炬喷射火花塞电极
CN1610199A (zh) * 2003-10-24 2005-04-27 株式会社电装 火花塞
CN101421891A (zh) * 2006-02-13 2009-04-29 费德罗-莫格尔公司 高容量火花塞的金属绝缘体涂层
US20100052497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Walker Jr William J Ceramic electrode, ignition device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202034674U (zh) * 2010-12-31 2011-11-09 常州联德电子有限公司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523A (zh) * 2000-12-18 2004-03-31 萨维奇企业 耐用的火炬喷射火花塞电极
CN1610199A (zh) * 2003-10-24 2005-04-27 株式会社电装 火花塞
CN101421891A (zh) * 2006-02-13 2009-04-29 费德罗-莫格尔公司 高容量火花塞的金属绝缘体涂层
US20100052497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Walker Jr William J Ceramic electrode, ignition device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202034674U (zh) * 2010-12-31 2011-11-09 常州联德电子有限公司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7275B (zh) 一种高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6782953B (zh) 一种压敏电阻器及制造工艺
CN202996518U (zh) 一种新型锰锌铁氧体材质贴片磁芯
CN102723667A (zh) 火花塞绝缘件
CN102121447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磁耦合微波等离子体点火器
CN104091911A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陶瓷密封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9977B (zh)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及其点火尖端
CN102138258A (zh) 火花塞及其构造方法
KR20120087931A (ko) 내연기관용 스파크 플러그
CN101916657A (zh) 一种高频高q值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CN202034674U (zh)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
CN105281203A (zh) 火花塞
CN102122795A (zh) 共烧法金属化处理导电陶瓷中心电极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10370A (zh) 陶瓷阻尼电阻器及其生产工艺
KR20080074694A (ko) 다전극 고 에너지를 가진 직선 평면 매입식 귀금속 점화플러그
CN102185256A (zh) 尤其基于铝氧化物的陶瓷绝缘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08766U (zh) 低压高能电点火半导体电嘴
CN209786159U (zh) 一种用于量子计算系统的铁氧体环形器
CN205178101U (zh) 一种基于陶瓷封结的小型密封高压电连接器
CN214957808U (zh) 一种一体化电极的气体放电管
CN201435529Y (zh) 线绕电阻火花塞
CN212934924U (zh) 一种耐环境嵌件式密封电连接器
CN102155344A (zh) 一种内燃机用缝隙耦合微波等离子体点火器
CN206412636U (zh) 一种摩托车火花塞
CN201741984U (zh) 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用内感抗及外分度高压联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