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3400A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13400A CN102113400A CN2009801303028A CN200980130302A CN102113400A CN 102113400 A CN102113400 A CN 102113400A CN 2009801303028 A CN2009801303028 A CN 2009801303028A CN 200980130302 A CN200980130302 A CN 200980130302A CN 102113400 A CN102113400 A CN 1021134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dom access
- measurement clearance
- access procedure
- information
- schedu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1907 Central cloudy dystrophy of Franço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3721 Pro-MCH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ZIIRLFNUZROIBX-UHFFFAOYSA-N 2,3,5-trichlorobenzene-1,4-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l)=C(O)C(Cl)=C1Cl ZIIRLFNUZROIB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40934 Candida albicans (strain SC5314 / ATCC MYA-2876) CP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73252 Candida parapsilosis SAP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018494 Homo sapiens Pro-MCH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800002739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429 Mirabilis expan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94411 Mirabilis expan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68730 Si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36 mis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sisomycin Chemical compound O1C[C@@](O)(C)[C@H](NC)[C@@H](O)[C@H]1O[C@@H]1[C@@H](O)[C@H](O[C@@H]2[C@@H](CC=C(CN)O2)N)[C@@H](N)C[C@H]1N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测量间隙信息和接收随机接入过程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该测量间隙信息和该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通过根据该测量间隙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能够节省网络带宽。
Description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8年8月6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RANDOM ACCES S PROCEDURE INWIRELESS NETWORK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086,735的权益,并且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对随机接入控制信道传输的调度。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用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送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包括E-UTRA的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有效地将总系统带宽划分为多个(NF)子载波,其也可以称为频率子信道、音调或频段。对于OFDM系统,首先利用特定的编码方案来对将要发送的数据(即,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以生成已编码比特,并且进一步将这些已编码比特组成多比特符号,然后将该多比特符号映射到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对应于由用于数据传输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M-PSK或M-QAM)定义的信号星座图中的一点。在可以取决于每个频率子载波的带宽的每个时隙处,可以在NF个频率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上发送调制符号。因此,可以使用OFDM来应对由频率选择性衰落而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其通过系统带宽上的不同衰减量来表征。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其中该多个无线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者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运用多个(NT)发送天线和多个(NR)接收天线用于数据传输。可以将由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其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通常,该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利用由多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大的可靠性)。MIMO系统还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多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使得可逆原则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在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解析出前向链路上的发送波束成形增益。
因为可能涉及不同的频率,所以与这种无线系统相关的内容包括在接收机活动时监视其它网络或信道,其中无线设备通常一次仅能够在一个信道上进行接收。因此,设备监听其它频率以确定是否有更适当的基站(演进节点B或eNB)可用。在活动状态中,eNB在对用户设备(UE)的调度中提供测量间隙,其中不发生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调度。最后,只要该间隙为UE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改变频率、执行测量并切换回活动信道,则网络做出决定。当调度了测量间隙时,UE可能在需要驻留在源频率上以完成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或者切换到目标频率以执行测量之间具有冲突。如果UE切换到目标频率,则eNB可以在测量间隙期间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或者调度传输,从而造成网络带宽浪费。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了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对所要保护的主题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广泛概括,并且不旨在指出关键/重要元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其目的仅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些概念来作为对后面给出的更具体描述的前序。
提供了系统和方法以便调度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从而节省网络带宽。在一方面,当用户设备(UE)能够保证例如在出现下一个测量间隙之前发送与诸如随机接入前导、随机接入响应或其它调度的传输之类的RACH过程相关联的RACH消息时,该用户设备发起该过程。因此,提供了调度部件,用以确定各个测量间隙的出现以及在这些间隙之间调度RACH(或对于物理信道为PRACH)消息。通过在测量间隙之间发送RACH消息或过程,更加高效地利用了网络带宽。
为了实现前述及相关目标,结合以下描述和附图在本文中描述了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仅指出了可以运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并且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价体。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其它优点和新颖性特征可以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系统的高级方框图,该系统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随机接入过程调度。
图2是示出了示例性随机接入过程的示图。
图3是示出了用以节省网络带宽的示例性PRACH传输的定时图。
图4示出了用于RACH和AICH消息的示例性定时。
图5示出了用于随机接入过程调度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6示出了用于无线协议的示例性逻辑模块。
图7示出了用于可替换的无线协议的示例性逻辑模块。
图8示出了运用无线协议的示例性通信装置。
图9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10和图11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用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以便节省网络带宽。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运用处理器来实现各种动作或处理,其中该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这包括接收测量间隙信息并接收随机接入过程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测量间隙信息和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
现在参照图1,动态地为无线通信系统调度随机接入过程。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20(也称为节点、演进节点B(eNB)、毫微微站、微微站等),其可以是能够在无线网络110上向第二设备130(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实体。例如,每个设备130可以是接入终端(也称为终端、用户设备、移动管理实体(MME)或移动设备)。基站120经由下行链路140向设备130进行通信并经由上行链路150接收数据。因为设备130也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发送数据并且经由上行链路信道接收数据,所以这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名称不是固定的。应当注意,尽管示出了两个部件120和130,但是在网络110上可以运用两个以上的部件,其中这些附加的部件也可以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无线协议或过程。如所示出的,在基站120和终端130之间交换随机接入过程。经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调度部件170来调度下面参照图2更具体描述的随机接入过程160,其中,例如运用该调度部件来在测量间隙内调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其中,这些间隙为UE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改变频率、执行网络测量以及切换回活动信道。尽管在终端130上仅示出了一个调度部件170,但是应当认识到在网络110上和/或在基站120处可以运用其它调度部件。
通常,系统100调度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160,从而节省网络带宽。当用户设备(UE)130能够保证(或有助于)例如在出现下一个测量间隙之前发送与诸如随机接入前导、随机接入响应或其它调度的传输之类的RACH过程160相关联的RACH消息时,该用户设备发起该RACH过程。因此,提供了调度部件170,以确定各个测量间隙的出现以及在这些间隙期间调度RACH(或针对物理信道为PRACH)消息。通过在测量间隙期间发送RACH消息或过程160,更高效地利用了网络带宽。
在另一方面,在系统100中可以运用各种无线处理方法。这包括接收测量间隙信息和接收随机接入过程信息。当接收到这种信息时,调度部件170基于该测量间隙信息和该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指示随机接入过程160。这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随机接入过程。换而言之,确定随机接入过程16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不与测量间隙重叠。
如将在下文中更具体描述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前导、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至少一个调度的消息传输和/或用于竞争解决的传输的一部分。例如,随机接入过程可以与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相关联。如下面参照图3更具体描述的,第一时间段可以由调度器来定义,其中该第一时间段能够开始PRACH。这可以包括定义第二时间段,例如,该第二时间段大约在第一时间段的末尾开始并且提供随机接入响应窗。第三时间段大约在第一时间段处开始,延伸经过第二时间段,并且大约在调度的传输窗处结束。调度部件170确定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的定时位移,并且当随机接入响应窗和调度的传输窗(或者其它随机接入过程部分)不与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重叠时调度PRACH传输。
在继续之前,提供了对RACH的一些讨论。RACH是上行链路中的公共传输信道,并且通常一对一地映射到物理信道(PRACH)。在一个小区中,可以配置若干RACH/PRACH。如果在小区中配置了一个以上的PRACH,则UE随机地进行PRACH选择。RACH接入过程的参数包括:接入时隙、前导加扰码、前导签名、用于数据部分的扩频因子、每个接入服务类(ASC)的可用签名和子信道以及功率控制信息。例如,PRACH的物理信道信息可以在SIB5/6中广播,并且快速改变小区参数,例如用于开环功率控制的上行链路干扰电平和动态持续值,可以在SIB7中广播。
RACH接入过程160通常遵循时隙-ALOHA方法,其中快速获取指示与逐步功率递增相结合。通常,可以在小区中提供16个不同的PRACH,在FDD中,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前导加扰码或者通过使用公共加扰码以不同签名和子信道来区分各个PRACH。在单个PRACH内,能够在8个ASC之间划分资源,从而通过相比低优先级类别而言为高优先级类别分配更多资源来提供一种在ASC之间对接入划分优先级的方法。通常,为ASC 0分配最高优先级,为ASC 7分配最低优先级。因此,可以使用ASC 0来执行具有更高优先级的紧急呼叫。例如,可以在12个RACH子信道之间分割可用的15个接入时隙。
RACH传输包括至少两部分,即前导传输和消息部分传输。前导部分是利用扩频因子256来发送的4096个码片,并且使用16个接入签名中的一个并且适合一个接入时隙。ASC通过标识符i来定义,其定义了PRACH资源的某个部分并且与持续值P(i)相关联。通常将持续值P(0)设置为1,并且与ASC 0相关联。根据信令来计算其它持续值。这些持续值控制RACH传输。
为了开始RACH过程,UE在0和1之间选择随机数r,并且如果r<=P(i),则发起物理层PRACH过程,否则延迟10ms然后再次开始该过程。当发起UE PRACH过程时,则发生实际传输。如上所述,首先开始前导部分传输。UE基于所接收的主CPICH功率电平来选择对指定ASC可用的那些接入签名中的一个接入签名和初始前导功率电平,并且通过从属于与相关ASC关联的一个PRACH子信道的下一组接入时隙中随机地选择一个时隙来进行发送。
然后,UE在下行链路获取指示符信道(AICH)接入时隙上等待由网络发送的适当的接入指示符,该下行链路AICH接入时隙与发送前导的上行链路接入时隙成对。通常有三种可能的场景:
如果所接收的获取指示(AI)是肯定确认,则UE在预定量之后以如下功率电平来发送数据,该功率电平是根据用于发送最后的前导的电平来计算的。
如果所接收的AI是否定确认,则UE停止传输并将控制交回MAC层。在回退(back-off)时间段之后,UE可以基于持续概率根据MAC过程来重新获得接入。
如果没有接收到确认,则认为网络没有接收到前导。如果没有超过在物理层PRACH过程期间能够发送的前导的最大数目,则终端130通过逐步增加功率来发送另一前导。UE 130逐步增加其输出功率至一特定值的能力称为开环功率控制,其中RACH通常遵循开环功率控制。
应当注意,系统100可以用于接入终端或移动设备,并且可以是例如一个模块,比如SD卡、网卡、无线网卡、计算机(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台式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者能够用于接入网络的任何其它适当终端。终端通过接入部件(未示出)的方式来接入网络。在一个例子中,终端和接入部件之间的连接实际上可以是无线的,其中,接入部件可以是基站,并且该移动设备是无线终端。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无线协议的方式来进行通信,这些无线协议包括但不局限于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FLASH OFDM、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者任何其它适当协议。
接入部件可以是与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相关联的接入节点。因此,接入部件可以是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接入部件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口,例如通信模块。此外,接入部件可以是蜂窝类型网络中的基站(或无线接入点),其中利用基站(或无线接入点)来向多个用户提供无线覆盖区域。可以设置这些基站(或无线接入点)来对一个或多个蜂窝电话和/或其它无线终端提供连续的覆盖区域。
现在参照图2,示图200示出了用于无线系统的示例性随机接入过程。应当注意,尽管利用示例性过程200示出了四个部分或消息,但是其它部分或消息也是可能的。如所示出的,过程200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210、随机接入响应220、调度的传输230和/或竞争解决部分240。当如下面在图3中所示来调度测量间隙时,UE可能在需要驻留在源频率上以完成RACH过程或者指向目标频率以执行测量之间具有冲突。如果UE切换到目标频率,则eNB可以在测量间隙期间发送消息220或调度消息230,并且在该场景中可能浪费网络带宽。可替代地,如下面在图3中所示,当UE能够支持例如在出现下一个测量间隙之前发送消息210、220和/或230时,该UE发起RACH过程200。
参照图3,定时图300示出了用以节省网络带宽的示例性PRACH传输。在310处,错误调度序列开始,其中调度的传输在320处与测量间隙重叠。应当通过各个调度部件的配置来禁止错误序列。根据一方面,PRACH应当在330处开始,其中定义了定时或调度时间段T1、T2和T3。通常,当配置了测量间隙时,只有在340处的随机接入窗和调度的传输窗350(或其它配置的消息)均不与测量间隙重叠,才继续进行PRACH传输。通常,根据以下时间段来发送PRACH:
·在T1之后随机接入响应窗开始;
·随机接入窗宽度为T2;以及
·响应于在该窗中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调度的消息传输可以在“调度的消息传输窗”期间发生,其在PRACH之后T1+T3处开始。其中,T3是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上行链路(UL)准许和在UL-SCH上进行相应的传输之间的时间。时段T1、T2和T3可以在RACH和PRACH的现有标准中规定。
参照图4,示图400示出了随机接入控制信道的定时方面。在示图400中示出了RACH过程,其中终端发送前导,直到在AICH(获取指示符信道)上接收到确认为止,然后接下来是消息部分。在RACH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中,扩频因子会变化,从而数据速率也会变化。已经定义扩频因子可能从256到32,因此RACH上的单个帧可以包含多达1200个信道符号,其中取决于信道编码,信道符号映射到约600或400个比特。对于最大比特数目,可达到的范围小于利用最低速率能达到的范围,尤其当RACH消息不像在专用信道中那样使用诸如宏分集之类的方法。如所示出的,在410处示出了RACH前导消息,其中在420处示出了RACH消息。在430处示出了AICH前导消息。
随机接入信道被视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通常从整个小区中接收RACH。RACH的特征是冲突冒险和使用开环功率控制进行发送。随机接入信道通常用于信令,以便在上电之后将终端注册到网络或者在从一个位置区域移动到另一位置区域之后执行位置更新或者发起呼叫。用于信令目的的物理RACH的结构通常与当使用RACH用于用户数据传输时相同。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无线通信方法500。尽管为便于说明,将该方法(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其它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当理解并认识到该方法不局限于动作的顺序,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和/或与本文所示出并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认识到,方法可以替换地表示为例如状态图中的一系列相关状态或事件。此外,可以不需要所有示出的动作来实现根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方法。
进行到510,接收测量间隙信息。测量间隙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间隙的持续时间以及何时发生调度间隙(例如,测量间隙在未来发生的时间)。在520处,接收关于随机接入过程的信息(这里也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或RAP信息)。在一个例子中,随机接入过程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关于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消息2(随机接入响应)、消息3(调度的消息传输)和/或消息4(竞争解决)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特定消息窗开始时间、特定消息窗结束时间、该消息窗持续时间、接收所调度的特定消息的时间、发送所调度的特定消息的时间等。在530处,基于该测量间隙信息和该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在一方面,如在540处所示,只有当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窗不与测量间隙重叠时,UE才进行或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下列电子单元内: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对于软件,可以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来执行。
现在参照图6和图7,提供了与无线信号处理相关的系统。将这些系统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的功能块,其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适当组合实现的功能。
参照图6,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600。系统600包括用于处理测量间隙信息的逻辑模块602和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信息的逻辑模块604。系统600还包括用于基于该测量间隙信息和该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消息的逻辑模块606。
参照图7,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700。系统700包括用于生成测量间隙信息的逻辑模块702和用于生成随机接入过程信息的逻辑模块704。系统700还包括用于基于该测量间隙信息和该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配置随机接入消息的逻辑模块706。
图8示出了通信装置800,其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无线终端。此外或可替换地,通信装置800可以位于有线网络内。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存储器802,其可以保存用于在无线通信终端中执行信号分析的指令。此外,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4,其可以执行存储器802内的指令和/或从另一网络设备接收的指令,其中这些指令可以涉及配置或操作通信装置800或相关的通信装置。
参照图9,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900。该多址无线通信系统900包括多个小区,包括小区902、904和906。在系统900的方面中,小区902、904和906可以包括节点B,其包括多个扇区。该多个扇区可以由天线组来构成,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小区的一部分中的UE进行通信。例如,在小区902中,天线组912、914和916可以各自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904中,天线组918、920和922各自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906中,天线组924、926和928各自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小区902、904和906可以包括若干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用户设备或UE,其可以与每个小区902、904或906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进行通信。例如,UE 930和932可以与节点B 942进行通信,UE 934和936可以与节点B 944进行通信并且UE 938和940可以与节点B 946进行通信。
现在参照图10,示出了根据一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一组包括1004和1006,另一组包括1008和1010以及另外一组包括1012和1014。在图10中,针对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可以针对每个天线组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016(AT)与天线1012和10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12和1014通过前向链路1020向接入终端1016发送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018从接入终端10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022与天线1006和1008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06和1008通过前向链路1026向接入终端1022发送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024从接入终端10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018、1020、1024和10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用于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0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018所使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指定其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称为接入点的扇区。天线组各自用于与接入点1000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1020和1026上的通信中,接入点1000的发送天线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善用于不同接入终端1016和1024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此外,相比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的接入点而言,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布在其覆盖区域中的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的接入点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较少的干扰。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或一些其它术语。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一些其它术语。
参照图11,系统1100示出了MIMO系统1100中的发射机系统1110(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1150(也称为接入终端)。在发射机系统11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1112提供到发送(TX)数据处理器1114。每个数据流通过各自的发送天线来发送。TX数据处理器11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已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用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来对该数据流的经过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1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
然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1120,其可以进一步处理该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11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到NT个发射机(TMTR)1122a到11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1120对数据流的符号和发送该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加权。
每个发射机11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已调制信号。然后,通过NT个天线1124a到1124t分别发送来自发射机1122a到11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
在接收机系统1150处,通过NR个天线1152a到1152r来接收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并且将来自每个天线1152的所接收信号提供到各自的接收机(RCVR)1154a到1154r。每个接收机11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经过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以及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相应的“已接收”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1160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1154的NR个已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已检测”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1160对每个已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1160进行的处理与在发射机系统11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120和TX数据处理器1114执行的处理互逆。
处理器11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在下面进行讨论)。处理器1170构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该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11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1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1154a到11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11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1138还从数据源11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11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1150的已调制信号由天线1124接收,由接收机1122调节,由解调器1140解调,以及由RX数据处理器1142进行处理,以解析由接收机系统11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11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加权,然后对解析出的消息进行处理。
在一方面,逻辑信道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其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其是传输寻呼信息的DL信道。多播控制信道(MCCH),其是用于发送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和一个或多个MTCH的控制信息的点到多点DL信道。通常,在建立RRC连接之后,该信道仅由接收MBMS(注意:原来的MCCH+MSCH)的UE来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点到点双向信道,其发送专用控制信息并由具有RRC连接的UE来使用。逻辑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其是点到点双向信道,专用于一个UE,以用于传输用户信息。此外,多播业务信道(MTCH)是用于发送业务数据的点到多点DL信道。
传输信道分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其中,该PCH用于支持UE省电(由网络向UE指示DRX周期),在整个小区中广播该PCH并将其映射到PHY资源,该PHY资源可以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以及多个PHY信道。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
例如,DL PHY信道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确认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以及负载指示符信道(LICH)。
例如,UL PHY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CQICH)、确认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符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以及宽带导频信道(BPICH)。
其它术语/部件包括:3G第3代、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ACLR相邻信道泄漏比、ACPR相邻信道功率比、ACS相邻信道选择性、ADS先进设计系统、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PR附加最大功率降低、ARQ自动重复请求、BCCH广播控制通道、BTS收发基站、CDD循环延迟分集、CCDF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DMA码分多址、CFI控制格式指示符、CoMIMO联合MIMO、CP循环前缀、CPICH公共导频信道、CPRI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RC循环冗余校验、DCI下行链路控制指示符、DFT离散傅立叶变换、DFT-S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L下行链路(基站到用户的传输)、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PHY 500Mbps物理层、DSP数字信号处理、DT开发工具包、DVSA数字矢量信号分析、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DCH增强专用信道、E-UTRAN演进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MBMS演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eNB演进节点B、EPC分组核心演进、EPRE每资源单元能量、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TRA演进UTRA、E-UTRAN演进UTRAN、EVM误差矢量幅值以及FDD频分双工。
其它术语还包括:FFT快速傅立叶变换、FRC固定参考信道、FS1帧结构类型1、FS2帧结构类型2、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DL硬件描述语言、HI HARQ指示符、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PA高速分组接入、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IFFT逆FFT、IOT互操作测试、IP互联网协议、LO本地振荡器、LTE长期演进、MAC媒体访问控制、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SFN单频网络上的多播/广播、MCH多播信道、MIMO多输入多输出、MISO多输入单输出、MME移动管理实体、MOP最大输出功率、MPR最大功率降低、MU-MIMO多用户MIMO、NAS非接入层、OBSAI开放基站体系接口、O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PAPR峰均功率比、PAR峰均比、PBCH物理广播信道、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H寻呼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物理层、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MCH物理多播信道、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SCH主同步信号、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其它术语包括:QAM正交幅度调制、QPSK正交相移键控、RACH随机接入信道、RAT无线接入技术、RB资源块、RF射频、RFDE RF设计环境、RLC无线链路控制、RMC参考测量信道、RNC无线网络控制器、RRC无线资源控制、RRM无线资源管理、RS参考信号、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SAE系统体系结构演进、SAP服务接入点、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FBC空间/频率块编码、S-GW服务网关、SIMO单输入多输出、SISO单输入单输出、SNR信噪比、SRS参考声音信号、S-SCH辅助同步信号、SU-MIMO单用户MIMO、TDD时分双工、TDMA时分多址、TR技术报告、TrCH传输信道、TS技术规范、TTA电信技术联盟、TTI传输时间间隔、UCI上行链路控制指示符、UE用户设备、UL上行链路(用户到基站的传输)、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MB超移动宽带、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TRA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N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VSA矢量信号分析仪、W-CDMA宽带码分多址。
应当注意,本文结合终端描述了各个方面。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设备、用户单元、用户台、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台、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用户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终端内的模块、可以连接到或集成在主机设备内的卡(例如,PCMCIA卡)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多个方面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实现为方法、装置或制造产品,以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来控制计算机或计算部件实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各个方面。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造产品”旨在包括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中获得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以及闪速存储器设备(例如,卡、棒、钥匙型驱动器...)。此外,应当认识到,可以运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例如在发送和接收语音邮件中或者在接入诸如蜂窝网之类的网络中使用的那些数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文所描述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该配置进行许多修改。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协议”等旨在表示计算机相关实体,其可以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码、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该服务器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内,并且部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之间。
上面所述内容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例子。当然,不可能为了描述前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每种能够想到的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的很多其它组合和置换是可能的。因此,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修改和变体。此外,对于在具体说明或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词语“包含”,该词语意在表示包含性的,其与词语“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连接词时的含义相同。
Claims (39)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运用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操作:
接收测量间隙信息;
接收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前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至少一个调度的消息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用于竞争解决的传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相关联,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定义第一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能够开始所述PRAC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定义第二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约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末尾处开始并且提供随机接入响应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定义第三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三时间段大约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处开始,延伸通过所述第二时间段,并且大约在调度的传输窗处结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的定时位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随机接入响应窗和调度的传输窗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重叠时,调度PRACH传输。
13.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保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确定测量间隙定时数据,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以及根据所述消息间隙定时数据来调度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处理器,其执行所述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随机接入响应、调度的传输消息或者竞争解决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生成随机接入响应窗和调度的传输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定义至少三个定时参数T1、T2和T3,其中,所述定时参数T1、T2和T3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和所述调度的传输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调度器,用于配置T1、T2或T3定时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调度器与用户设备、网络部件或基站相关联。
20.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处理测量间隙信息的模块;
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调度随机接入消息的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2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确定测量间隙信息;
接收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配置随机接入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将所述随机接入消息配置为在测量间隙之间发生。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相关联。
25.一种处理器,其执行以下指令:
接收测量间隙定时信息;
处理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定时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配置随机接入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器,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配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2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运用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操作:
生成测量间隙信息;
处理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配置随机接入过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前导、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至少一个调度的消息传输或者用于竞争解决的传输的一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相关联,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配置一个或多个测量间隙的定时位移。
32.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保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生成测量间隙定时数据,处理随机接入消息,以及根据所述消息间隙定时数据来配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处理器,其执行所述指令。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配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34.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生成测量间隙信息的模块;
用于生成随机接入过程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配置随机接入消息的模块。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在测量间隙之间调度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3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处理测量间隙信息;
生成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生成随机接入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测量间隙之间生成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38.一种处理器,其执行以下指令:
处理测量间隙定时信息;
生成随机接入过程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间隙定时信息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信息来确定随机接入消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处理器,还包括在测量间隙之间配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1818.0A CN107105515B (zh) | 2008-08-06 | 2009-08-04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8673508P | 2008-08-06 | 2008-08-06 | |
US61/086,735 | 2008-08-06 | ||
US12/500,548 | 2009-07-09 | ||
US12/500,548 US20100034141A1 (en) | 2008-08-06 | 2009-07-0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networks |
PCT/US2009/052743 WO2010017225A1 (en) | 2008-08-06 | 2009-08-04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networks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1818.0A Division CN107105515B (zh) | 2008-08-06 | 2009-08-04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13400A true CN102113400A (zh) | 2011-06-29 |
Family
ID=4165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1818.0A Active CN107105515B (zh) | 2008-08-06 | 2009-08-04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CN2009801303028A Pending CN102113400A (zh) | 2008-08-06 | 2009-08-04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1818.0A Active CN107105515B (zh) | 2008-08-06 | 2009-08-04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034141A1 (zh) |
EP (1) | EP2322009A1 (zh) |
JP (1) | JP5199468B2 (zh) |
KR (1) | KR101241281B1 (zh) |
CN (2) | CN107105515B (zh) |
BR (1) | BRPI0916980A2 (zh) |
CA (1) | CA2730655C (zh) |
RU (1) | RU2455791C1 (zh) |
TW (1) | TWI451794B (zh) |
WO (1) | WO201001722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043857A1 (zh) * | 2012-09-19 | 2014-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接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823505A (zh) * | 2013-01-16 | 2015-08-05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和终端 |
CN105122662A (zh) * | 2012-12-26 | 2015-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具有大量天线的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781472A (zh) * | 2016-04-01 | 2018-11-0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多个符号的随机接入消息传输 |
CN109691219A (zh) * | 2016-09-15 | 2019-04-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
CN116210331A (zh) * | 2020-09-14 | 2023-06-02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1889B (zh) * | 2009-03-19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10107358A1 (en) * | 2009-03-20 | 2010-09-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
US8767640B2 (en) * | 2009-11-09 | 2014-07-01 | Adeptence,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entralized contention based peri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86481B2 (en) * | 2009-12-24 | 2016-07-0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managing an encoder output rate based up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feedback |
CN102301804B (zh) * | 2010-01-08 | 2014-01-08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同步方法、移动台及基站 |
TWI589127B (zh) * | 2010-08-16 | 2017-06-21 | 愛特梅爾公司 | 接收器及無線網路中利用一接收器接收一節點之方法 |
US9734645B2 (en) * | 2010-10-15 | 2017-08-15 |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message-based functionality |
US20120281530A1 (en) * | 2010-11-08 | 2012-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overload control |
US9107184B2 (en) * | 2011-02-14 | 2015-08-1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reduced-overhea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
TWI504300B (zh) * | 2011-04-18 | 2015-10-11 | Innovative Sonic Corp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避免無線存取網路過載的裝置 |
KR20130078630A (ko) * | 2011-12-30 | 2013-07-1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유무선 융합 mac 어댑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
US10182330B2 (en) | 2012-11-13 | 2019-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mergency alert using MBMS and cell broadcasting |
KR101936657B1 (ko) | 2012-11-14 | 2019-01-1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랜덤 액세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8982853B2 (en) * | 2013-03-05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interference |
EP2824971A1 (en) * | 2013-07-09 | 2015-01-14 | Fujitsu Limited | Scheduling requests in small cell networks |
US10595343B2 (en) | 2013-08-05 | 2020-03-17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 |
EP3031277B1 (en) * | 2013-08-05 | 2019-01-16 | Sony Corporation | User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ata and method |
KR102074283B1 (ko) * | 2013-12-17 | 2020-02-06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업링크 데이터 전송 확인 장치, 기기 및 방법 |
GB2530566A (en) | 2014-09-26 | 2016-03-30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730248B2 (en) | 2014-11-04 | 2017-08-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improved random access |
CN113709076B (zh) * | 2015-09-28 | 2024-10-0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最小化pa回退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126713A1 (ko) * | 2016-01-19 | 2017-07-27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706629B1 (ko) * | 2016-01-25 | 2017-02-16 |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 Mimo-ofdm 송신기에 대한 파워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
US10405353B2 (en) * | 2016-09-23 | 2019-09-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systems |
EP3675590B1 (en) * | 2017-08-23 | 2022-12-14 | NTT DoCoMo, Inc.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
CN109561499B (zh) * | 2017-09-26 | 2021-09-07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寻呼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493870B (zh) | 2017-09-27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BR112020014532A2 (pt) * | 2018-01-25 | 2020-12-08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preâmbulo de acesso aleatório e estação base |
WO2020024266A1 (zh) * | 2018-08-03 | 2020-02-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和随机接入控制装置 |
CN114175716B (zh) * | 2019-07-19 | 2023-09-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执行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59724B1 (en) * | 1996-10-18 | 2001-07-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2345612B (en) * | 1998-12-31 | 2003-09-03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asurement report transmiss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1188344B1 (en) * | 1999-05-26 | 2004-01-07 | Nokia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
FI109862B (fi) * | 2000-01-10 | 2002-10-15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taajuudenvälisen yhteydenvaihdon valmistelemiseksi, verkkoelementti ja matkaviestin |
EP1223776A1 (en) * | 2001-01-12 | 2002-07-17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 A collision free access scheduling in cellular TDMA-CDMA networks |
KR100409032B1 (ko) * | 2001-11-23 | 2003-12-11 |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 테스트 패턴 형성 방법, 그를 이용한 식각 특성 측정 방법및 회로 |
FR2838277A1 (fr) * | 2002-04-05 | 2003-10-10 | Mitsubishi Electric Telecom Eu | Procede d'acces aleatoire a un canal physique a acces aleatoire et station mobile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ede |
KR101050647B1 (ko) * | 2004-01-15 | 2011-07-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랜덤 엑세스 채널 신호를 다양한 송신 파워 레벨로전송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방법 |
US7983173B2 (en) * | 2004-05-10 | 2011-07-1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failures |
US8358629B2 (en) * | 2005-11-01 | 2013-0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bile device-initiated measurement gap request |
WO2007075559A2 (en) * | 2005-12-22 | 2007-07-0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handover |
KR101216751B1 (ko) * | 2006-02-07 | 2012-1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방법 |
KR101109611B1 (ko) * | 2006-05-05 | 2012-02-06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Lte 업링크 및 다운링크에서의 무선 링크 고장 검출 프로시져 및 그 장치 |
GB0611684D0 (en) * | 2006-06-13 | 2006-07-26 | Nokia Corp | Communications |
US8547949B2 (en) * | 2006-06-16 | 2013-10-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ayload part transmission on contention channels |
HUE048836T2 (hu) * | 2006-10-25 | 2020-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tékony és megbízható véletlen hozzáférésû eljárás mobil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
WO2008090528A1 (en) * | 2007-01-25 | 2008-07-31 | Nokia Corporation | Collision detection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US20090191883A1 (en) * | 2008-01-25 | 2009-07-30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
US8570977B2 (en) * | 2008-03-24 | 2013-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57298B2 (en) * | 2008-06-18 | 2011-06-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ures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
ES2467107T3 (es) * | 2008-07-03 | 2014-06-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étodo y dispositivo en un sistema de telecomunicación |
-
2009
- 2009-07-09 US US12/500,548 patent/US201000341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8-04 BR BRPI0916980A patent/BRPI0916980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8-04 CN CN201610951818.0A patent/CN107105515B/zh active Active
- 2009-08-04 WO PCT/US2009/052743 patent/WO201001722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8-04 RU RU2011108474/08A patent/RU2455791C1/ru active
- 2009-08-04 KR KR1020117005324A patent/KR10124128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8-04 EP EP09791154A patent/EP2322009A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9-08-04 CA CA2730655A patent/CA2730655C/en active Active
- 2009-08-04 CN CN2009801303028A patent/CN102113400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8-04 JP JP2011522187A patent/JP5199468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8-06 TW TW098126592A patent/TWI451794B/zh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043857A1 (zh) * | 2012-09-19 | 2014-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接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959887A (zh) * | 2012-09-19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接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959887B (zh) * | 2012-09-19 | 2018-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接入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US10143011B2 (en) | 2012-09-19 | 2018-11-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acces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CN105122662A (zh) * | 2012-12-26 | 2015-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具有大量天线的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22662B (zh) * | 2012-12-26 | 2019-04-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具有大量天线的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823505A (zh) * | 2013-01-16 | 2015-08-05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和终端 |
CN108781472A (zh) * | 2016-04-01 | 2018-11-0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多个符号的随机接入消息传输 |
CN108781472B (zh) * | 2016-04-01 | 2022-03-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多个符号的随机接入消息传输 |
CN109691219A (zh) * | 2016-09-15 | 2019-04-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
CN109691219B (zh) * | 2016-09-15 | 2022-09-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
CN116210331A (zh) * | 2020-09-14 | 2023-06-02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730655A1 (en) | 2010-02-11 |
RU2455791C1 (ru) | 2012-07-10 |
CN107105515B (zh) | 2020-12-01 |
KR20110050664A (ko) | 2011-05-16 |
CN107105515A (zh) | 2017-08-29 |
CA2730655C (en) | 2016-02-09 |
US20100034141A1 (en) | 2010-02-11 |
EP2322009A1 (en) | 2011-05-18 |
BRPI0916980A2 (pt) | 2018-02-14 |
TWI451794B (zh) | 2014-09-01 |
JP5199468B2 (ja) | 2013-05-15 |
TW201021605A (en) | 2010-06-01 |
KR101241281B1 (ko) | 2013-03-15 |
JP2011530876A (ja) | 2011-12-22 |
WO2010017225A1 (en) | 201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3400A (zh)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17694B (zh) | 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的方法和装置 | |
US8780790B2 (en) | TD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8654623B2 (en) | Scrambling under an extended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space | |
EP227219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ck/nack resource allocation | |
EP2409545B1 (en) | Mobility in multi-carrier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 |
CN102301802B (zh) | 多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包接入中的闭合环路功率控制 | |
US20110199921A1 (en) |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mode and channel or carrier prioritization | |
WO2010019907A1 (en) | Adaptive clustering framework in frequency-time for network mimo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