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0118A -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0118A
CN102100118A CN2008801303485A CN200880130348A CN102100118A CN 102100118 A CN102100118 A CN 102100118A CN 2008801303485 A CN2008801303485 A CN 2008801303485A CN 200880130348 A CN200880130348 A CN 200880130348A CN 102100118 A CN102100118 A CN 102100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fra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0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0118B (zh
Inventor
近藤泰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0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0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0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0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实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减少。为此,能够使用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第1信号收发部,其根据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或接收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第2信号收发部,其发送或接收与第1通信系统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第2信号收发部发送或接收信号时,使用通过所述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控制,以限制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的信号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对与以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进行了标准化的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的广域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移动终端,搭载Bluetooth(R)或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一台移动终端来提供多种功能。
另一方面,在WiMAX中使用的频带和在Bluetooth或WLAN中使用的频带在2.4GHz附近发生重复。即,由多个通信系统竞争使用相同频率。因此,支持利用WiMAX的通信、和利用Bluetooth或WLAN的通信的移动终端在各个通信中同时期使用所述重复的频率时,一方的通信造成另一方通信的干扰。这可能成为使吞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了抑制使用相同无线资源(频率、定时等)的多个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作为有效对策之一,有例如如下所述的方法:使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等的利用时间分割的无限资源分配,进行不使各通信系统的数据收发的定时重复的控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分别能够收发WiMAX通信系统(以下有时表示为WiMAX系统)、和Bluetooth通信系统(以下有时表示为Bluetooth系统)的信号的移动终端中,关于WiMAX系统,按照休眠模式的帧定时,收发Bluetooth系统的信号。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232358号说明书
在使用与基站同步的无线帧进行数据收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时基站集中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管理。
此时,存在以下不良情况:例如,可利用多个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不进行与基站的协商,而通过独自判断释放关于一个通信系统的信号传送分配的无线资源来供其他通信系统的信号传送使用。
由此,关于能够针对多个通信系统利用相同无线资源(例如频率)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在基站中进行用TMD等分配无线资源的控制,使得各通信系统的信号收发定时不重复。
另一方面,在与某个基站连接的移动终端数量增加时,基站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变得复杂。这是因为此时基站按照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协商,在对各个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分配中执行上述控制。
由此,基站中的处理负荷增大,从而可能成为与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吞吐量下降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目的在于通过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方法实现干扰的减少。
并且,不限于所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之一,还定位于能够发挥通过后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而导出的作用效果、即通过现有技术无法得到的作用效果。
例如,使用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第1信号收发部,其根据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或接收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第2信号收发部,其发送或接收与第1通信系统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在由所述第2信号收发部发送或接收信号时,进行如下控制:限制使用了所述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所示的分配给本装置的无线资源、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进行的信号发送。
能够实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WiMAX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帧的格式例的图。
图2是在Bluetooth系统中使用的时隙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动作例的图。
图4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移动终端的结构例的框图。
标号说明
(基站)
101:上位层;102:数据帧处理部;103:用户数据选择部;104:调度器;105:发送数据生成部;106:无线资源映射部;107:发送部;108:发送/接收切换部;109:天线;110:接收部;111:接收电路;112:无线质量信息计算部。
(移动终端)
201、214:天线;202、215:发送/接收切换部;203、216:解调处理部;204:OFDMA数据提取部;205:帧数据提取部;206:无线资源控制部;207:MAP分析部;208:错误检测部;209:重发缓存部;210:帧数据分配部;211:OFDMA数据分配部;212、218:调制处理部;213、217:定时生成部;21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但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排除以下未明示的各种变形和技术应用。即,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各实施例等)来实施。
(1)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a)关于WiMAX
[关于无线帧]
在WiMAX中,作为通信方式的一例,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的通信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WiMAX系统中,由按OFDMA码元时间划分的时间轴和按子信道(具有正交性的子载波的逻辑集合)划分的频率轴规定的无线帧。例如,在无线帧的分配中,基站针对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的移动终端所共享的子信道,按OFDMA码元数的单位划分时间区域,并针对各移动终端进行动态分配。
此外,从基站向移动终端(以下也称作移动站)的下行方向通信(DL:Downlink:下行链路)和从移动终端向基站的上行方向通信(UL:Uplink:上行链路)的复用方式中,能够应用在DL和UL中使用不同的频率信道的频分双工方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或者在DL和UL中在相同的频率信道中使用不同的时间区域的时分双工方式(TDD:Time Division Duplex)。
图1示出在WiMAX系统中使用的TTD方式的无线帧的格式例。
在该图1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频率(f),DL表示在下行方向通信中使用的DL子帧,UL表示在上行方向通信中使用的UL子帧。此外,TTG(Transmit/Receive Transition Gap:发送/接收转换间隙)和RTG(Receive/Transmit Transition Gap:接收/发送转换间隙)表示收发的切换间隙。
DL子帧的前头的Preamble是与基站收发信号的各移动终端用于与该基站取得同步的前导码。
FCH(Frame Control Header)表示帧控制头,包含识别MAP信息(DL-MAP、UL-MAP)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等的信息。移动终端能够根据该FCH信息对后续的DL/UL-MAP适当进行解调、解码。DL-MAP是作为无线资源的一例的DL Burst(频率、定时)的分配信息,UL-MAP是作为无线资源的一例的UL Burst(频率、定时)的分配信息。此外,DL Burst和UL Burst分别是DL和UL中的数据发送区域。
另外,在DL-MAP和UL-MAP的分配信息(Burst Profile:突发配置)中,分别包含DL子帧和UL子帧的Burst的映射信息和与数据发送形式相关的信息。由此,移动终端在DL-MAP示出的DL Burst区域中进行数据接收,在UL-MAP示出的UL Burst区域中进行对基站的数据发送。另外,关于UL-MAP的分配信息而言,在将由DL子帧和UL子帧规定的发送周期假定为1帧的情况下,有时表示第N帧(N为自然数)中的ULBurst的分配,也有时表示第N+1帧(或更靠后的帧)中的ULBurst的分配。
Ranging Subchannel是移动终端开始连接到基站时,在进行定时和发送功率电平的调整等的测距中使用的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测距码的发送区域。
此外,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请求本终端用于进行通信的频带的信号,基站根据该信号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映射,由此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
[关于重发控制]
在WiMAX系统中,在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中具有利用自动重发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数据的重发控制功能。
在数据接收侧使用按照每个数据单位在发送侧附加的错误检测用的冗余位进行接收数据的错误检测。在接收数据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或不能进行接收的情况下,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请求检测到该错误或请求不能进行接收的数据重发的信号(NACK信号)。发送侧在接收到NACK信号时重新发送该请求重发的数据。另外,在接收数据中没有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表示发送成功的信号(ACK信号)。接收到ACK信号的发送侧向接收侧进行新数据的发送。
根据以上那样的重发控制功能,能够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b)关于Bluetooth
在Bluetooth中,主机和受主机控制而进行通信的从机通过TDD方式进行双向的数据收发。
例如,将1秒(s)分割为1600个时隙(1时隙为625μs),对所分割出的各个时隙赋予时隙编号ts0、ts1、ts2、...。此外,例如,在为偶数的时隙时主机向从机进行数据发送,在为奇数的时隙时从机向主机进行数据发送。
图2示出在Bluetooth系统中使用的时隙的例子。
在该图2中,Tx表示发送数据,Rx表示接收数据。在例示中,在时隙ts0、ts2中主机发送数据,在时隙ts1中从机发送数据。
此外,主机和从机分别能够进行按照每次数据发送改变发送频率的跳频。
另外,关于时隙的种类,例如有以1时隙(625μs)为单位的单时隙,和以多个时隙、例如3时隙(1875μs)或5时隙(3125μs)为单位的多时隙。在单时隙中,通过1时隙以相同频率进行数据发送,在多时隙中,通过3时隙或5时隙以相同频率进行数据发送。
此处,在Bluetooth中,通过搭载Bluetooth通信功能的终端所配备的时钟(计数器)进行定时调整。例如,关于主机与从机之间的同步,通过计算主机的时钟值与从机的时钟值之间的偏移,与一方的时钟值相加来进行的。
(3)动作例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动作例的图。
另外,以下,举以下情况为例说明动作概要:针对搭载了WiMAX系统(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和Bluetooth系统(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应用本实施例。
在图3中,WiMAX BS(Base Station:基站)和WiMAX 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分别例示了基站和移动终端中的信号(数据)收发状况。
WiMAX frame表示WiMAX系统的无线帧。DL sub-frame是DL子帧,UL sub-frame是UL子帧。此处,将DL子帧和UL子帧所构成的组设为1帧,将3帧设为TDM控制周期。另外,将TDM控制周期所包含的第1个帧称作第1帧,将第2个帧称作第2帧,第3个帧称作第3帧。
Bluetooth PA(Power Amp:功率放大器)Enable表示Bluetooth系统的发送电路所配备的功率放大器等放大器的enable(动作有效的状态,启用)/disable(动作无效的状态,禁用)的期间。
将限制针对WiMAX系统的数据收发、针对Bluetooth系统给予通信机会的期间定义为Non-interfering(互不干扰)期间。在图3中,例示了在该Non-interfering期间中放大器为enable、在该Non-interfering期间以外的期间中放大器为disable的情况。即,在不包含在该Non-interfering期间中的时隙中,限制Bluetooth系统的数据发送。“限制”是指停止或制约(抑制)了发送或接收处理。在“制约(抑制)”中,包含有例如抑制发送功率的处理。即,也可以使发送功率降低到不产生干扰的程度来维持信号的发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在TMD控制周期的第1帧中设置了Non-interfering期间。
Bluetooth Slot表示Bluetooth的时隙。Tx表示数据发送用的时隙,Rx表示数据接收用的时隙,Op表示能够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选项的时隙。标上×的时隙表示不包含在上述Non-interfering期间中,抑制了数据发送的时隙。
以下,针对TDM控制周期中的移动终端中的数据收发控制进行说明。
在第1帧期间中,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了Non-interfering期间,在该Non-interfering期间中,Bluetooth系统的发送电路所配备的功率放大器为enable,进行Bluetooth系统中的数据发送。
此处,Non-interfering期间能够设定为不包含以下期间:在DL子帧中从基站向移动站发送后述的MAP信息的期间。由此,移动终端能够抑制Bluetooth系统中的发送信号造成的干扰,并且能够提高从基站发送的MAP信息的接收成功率。
在第1帧的DL子帧中,首先从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MAP信息(S1)。在该MAP信息中,包含关于第1帧的DL-MAP、第1帧或第2帧的UL-MAP的信息。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参照该MAP信息,针对第1帧的DL子帧和UL子帧取得通信区域的分配信息。
接着,在第1帧的DL子帧的DL Burst区域中,基站发送以移动终端为目的地的DL MAC-PDU(Down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Protocol Data Unit:下行链路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1(S2)。
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中,设定了Non-interfering期间,因此Bluetooth系统的发送电路所配备的功率放大器为enable,在Tx的时隙中进行数据发送,在Rx的时隙中进行数据接收。
因此,包含从基站发送的DL MAC-PDU#1的信号会由于在Tx的时隙中发送的Bluetooth的信号而受到干扰。在该干扰较大而DL MAC-PDU#1受到损害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数据错误。
在第1帧的UL子帧中,移动终端限制WiMAX系统中的数据发送(例如停止或制约发送处理),进行Bluetooth系统的数据发送(S3)。由此,应该在该UL子帧的所分配的通信区域中向基站进行发送的UL MAC-PDU#1被限制发送。由此,基站可能检测到不能接收该UL MAC-PDU#1,或者接收失败。另外,通过Non-interfering期间的结束解除移动终端中的WiMAX系统中的数据发送的限制。在图3的例子中,在第1帧的结束时刻解除。该解除定时只要到下一个发送周期中接收到从基站发送的MAP信息为止即可。“解除”是指数据发送的开始或减少后的发送功率的增加。
在第2帧和第3帧的期间中,在移动终端中,Bluetooth系统的发送电路所配备的功率放大器为disable,Bluetooth系统中的数据发送被抑制。
在第2帧的DL子帧中,首先从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关于第2帧的DL子帧、以及第2帧或第3帧的UL子帧的MAP信息(S4)。在该MAP信息中,包含关于第2帧的DL-MAP或者关于第2帧或第3帧的UL-MAP的信息。
在第2帧的DL子帧中,在基站检测到不能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UL MAC-PDU#1,或者接收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向移动终端发送关于ULMAC PDU#1的NACK信号来请求数据重发(S5)。
此外,在第2帧的UL子帧中,在移动终端检测到不能从基站接收所述DL MACPDU#1,或者接收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向基站发送关于DL MAC PDU#1的NACK信号来请求数据重发(S6)。
另外,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在基站成功接收所述UL MAC-PDU#1的情况下,或者移动站成功接收所述DL MAC-PDU#1的情况下,能够在第2帧中向数据发送方回送ACK信号。
也可以根据基站、移动终端的处理负荷等情况将NACK信号或ACK信号的发送定时设为第3帧以后。
在第3帧的DL子帧中,首先从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关于第3帧的DL子帧和UL子帧的MAP信息(S7)。在该MAP信息中,包含关于第3帧的DL-MAP或者第3帧或下一个TDM控制周期的第1帧的UL-MAP的信息。
在第3帧的DL子帧中,如果基站在第2帧的UL子帧中从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NACK信号,则对应于该NACK信号的接收而向移动终端发送(重发)DLMAC-PDU#1(S8)。
此外,在第3帧的UL子帧中,如果移动终端在第2帧的DL子帧中从基站接收到所述NACK信号,则对应于该NACK信号的接收而向基站发送(重发)ULMAC-PDU#1(S9)。
如上所述,移动终端能够通过重发控制在第3帧以后,对在第1帧中设置的Non-interfering期间中不能在与基站之间正确进行发送或接收的WiMAX系统的数据进行正确发送或接收。此外,在该Non-interfering期间中,能够在抑制了WiMAX系统的信号干扰的状态下进行Bluetooth系统的数据收发。由此,能够抑制Bluetooth系统中的通信吞吐量的下降。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TDM控制周期设为设为3帧,但是不限于此,也能够设为其他期间。即,设置Non-interfering期间的期间和用于WiMAX系统的数据重发控制的期间是可变的。例如,TDM控制周期还能够设为将设置Non-interfering期间的期间和足以在WiMAX系统中执行数据重发控制的帧数相加的期间。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关于移动终端中的WiMAX系统的数据收发,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限制UL子帧中的数据发送,但是也可以限制该期间的DL子帧中的数据接收(例如,停止或制约接收处理)。即,可以仅限制发送,也可以限制发送和接收双方。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第1帧期间中设置了Non-interfering期间,但是也可以将Non-interfering期间设为从第1帧开始、到移动终端在第2帧或第2帧以后的帧的DL子帧中接收到例如从基站发送的NACK信号的期间。
(2)在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结构及动作例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在该图4中,101表示上位层,102表示数据帧处理部,103表示用户数据选择部。此外,104表示调度器,105表示发送数据生成部,106表示无线资源映射部,107表示发送部,108表示发送/接收切换部。并且,109表示天线,110表示接收部,111表示接收电路,112表示无线质量信息计算部。
数据帧处理部102对从上位层101传送来的PDU附加标头,并对发送给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各用户(移动终端)的各个发送数据进行帧化,并将该帧化后的发送数据送出到用户数据选择部103。
调度器104进行如下控制:分配用于将送出到用户数据选择部103的发送数据发送到各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另外,分配按例如发送数据的帧单位进行。
关于调度器104进行的无线资源分配的信息包含在用发送数据生成部105生成的MAP信息中。该MAP信息在无线资源映射部106中被映射到无线资源的MAP用的通信区域(DL/UL-MAP)、并在发送部107中进行调制处理等后,经由天线109被发送。
此外,对各移动终端的发送数据(包括ACK/NACK信号或各种控制消息等)根据调度器104的控制在无线资源映射部106中被映射到无线资源的各通信区域(DL/UL Burst)、并在发送部107中进行调制处理等后,经由天线109被发送。
另一方面,经由天线109接收到的关于各移动终端的接收信号在接收部110中进行解调处理等并被送出到接收电路111,该接收信号所包含的接收数据在数据帧处理部102中被分割为PDU并被传送到上位层101。
此外,接收电路111对接收信号测定瞬时无线质量,并将该测定的关于各移动终端的接收信号的瞬时无线质量信息送出到无线质量信息计算部112。无线质量信息计算部112使用从接收电路111送出的关于各移动终端的瞬时无线质量信息,计算关于各移动终端的预定期间的平均无线质量信息,并送出到调度器104。此时,还能够同时送出瞬时无线质量信息。
调度器104根据从无线质量信息计算部112送出的关于各移动终端的瞬时和/或平均无线质量信息,进行对各移动终端分配无线资源的控制。
另外,发送/接收切换部108进行发送/接收的切换。例如,切换电路,使得在DL期间中连接天线109和包括发送部107的发送系统电路,在UL期间中连接天线109和包括接收部110的接收系统电路。
(3)在实施例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及动作例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例的框图。
在该图5中,示出如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例:作为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搭载WiMAX系统的通信功能,作为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搭载Bluetooth系统的通信功能。
在图5例示的WiMAX系统的无线部(WiMAX无线部)中,201表示天线,202表示发送/接收切换部,203表示解调处理部,204表示OFDMA数据提取部。此外,205表示帧数据提取部,206表示无线资源控制部,207表示MAP分析部,208表示错误检测部,209表示重发缓存部。并且,210表示帧数据分配部,211表示OFDMA数据分配部,212表示调制处理部,213表示定时生成部。
另一方面,在图5例示的Bluetooth系统的无线部(Bluetooth无线部)中,214表示天线,215表示发送/接收切换部,216表示解调处理部。并且,217表示定时生成部,218表示调制处理部,219表示开关(SW)。
并且,220表示提供各种应用程序等的上位层。
在WiMAX系统的无线部中,经由天线201接收到的信号在解调处理部203中被正交解调而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被送出到OFDMA数据提取部204。另外,解调处理部203根据通过定时生成部213生成的与基站同步的定时信号进行处理。
在OFDMA数据提取部204中,从各子载波的信息,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部206的控制,提取关于分配到本终端的子载波的信息,其中,所述各子载波信息是通过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接收到的信号从时间轴的信号转换为频率轴的信号而得到的。
帧数据提取部205从在OFDMA数据提取部204中提取的信息,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部206的控制,提取发送到本终端的接收数据。
MAP分析部207在接收到DL-MAP或UL-MAP等MAP信息时,对该MAP信息进行分析,并将作为分析结果得到的关于本终端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送出到无线资源控制部206。
无线资源控制部206在取得从MAP分析部207送出的关于本终端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时,根据该信息对OFDMA数据提取部204、帧数据提取部205、帧数据分配部210以及OFDMA数据分配部211进行控制。
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6在图3的Non-interfering期间中,进行如下控制:限制(停止或制约)帧数据分配部210、OFDMA数据分配部211的处理。在该期间中,无线资源控制部206也可以一并进行限制(停止或制约)OFDMA数据分配部204和帧数据提取部205的控制。
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6在上述Non-interfering期间中将Bluetooth系统的无线部所配备的开关219控制为接通,在Non-interfering期间以外的期间中进行设为断开的控制。即,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向开关219发送将开关设为断开的控制信号。
在帧数据提取部205中提取出的发送到本终端的接收数据被送出到错误检测部208。错误检测部208使用附加到接收数据的CRC等错误检测码检查接收数据是否有错误,在没有检测到错误时,将该接收数据传送到上位层220。此时,错误检测部208能够将指示向基站发送ACK信号用的发送区域的分配的信号发送到帧数据分配部210。另一方面,错误检测部208在接收数据中检测到错误时,将指示向基站发送请求该接收数据重发的信号(NACK信号)用的发送区域的分配的信号发送到帧数据分配部210。
重发缓存部209是对从上位层220传送来的发送数据进行保持的缓存。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保持发送数据,在从基站接收到请求数据重发的NACK信号时,根据上位层220的指示,将所保持的发送数据送出到帧数据分配部210。
帧数据分配部210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部206的控制,将发送数据映射到分配给本终端的无线资源区域中。并且,根据错误检测部208的指示,进行用于发送ACK/NACK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OFDMA数据分配部211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部206的控制,针对各子载波通过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将在帧数据分配部210映射了发送数据的信号从频率轴的信号转换为时间轴的信号,并将该转换后的信号送出到调制处理部212。
另外,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帧数据分配部210和OFDMA数据分配部211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206限制(停止或制约)处理。
通过OFDMA数据分配部211转换的信号在调制处理部212中被转换为模拟信号来被正交解调后,经由天线201进行发送。另外,调制处理部212根据通过定时生成部213生成的与基站同步的定时信号进行处理。
发送/接收切换部202进行发送/接收的切换。例如,切换电路,使得在UL期间中连接天线201和包括调制处理部212的发送系统电路,在DL期间中连接天线201和包括解调处理部203的接收系统电路。但是,在分别对发送系统电路和接收系统电路设置了其他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发送/接收切换部202。
此外,能够将天线201、或者天线201及发送/接收切换部202设为第1信号收发部。
在Bluetooth的无线部中,按照每个时隙,通过发送/接收切换部215切换天线214中的接收收发。接收信号被解调处理部216进行解调处理,发送信号被调制处理部218进行调制处理。另外,在Bluetooth的调制方式中,使用例如GFSK(Gaussian Frequency Shift Keying:高斯频移键控)。此外,调制处理部218和解调处理部216根据通过定时生成部217生成的定时信号(时钟)进行处理。
开关219是切换关于未图示的发送信号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的接通/断开、即enable/disable的开关。开关219根据WiMAX系统的无线部的无线资源控制部206的控制,进行如下切换:在上述Non-interfering期间中设为接通,在Non-interfering期间以外的期间中设为断开。具体而言,在接收到从无线资源控制部206发送的控制信号时,将放大器切换为断开。
另外,能够将天线214和发送/接收切换部215设为第2信号收发部。
如上所述,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限制WiMAX系统的无线部中的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干扰产生。由此,能够抑制Bluetooth系统的无线部中的信号收发的吞吐量下降。此外,在Non-interfering期间以外的期间中,抑制了Bluetooth系统的无线部的信号发送,因此能够抑制Bluetooth系统的无线部中的通信造成的干扰,并且能够向基站发送在Non-interfering期间中在WiMAX系统的无线部中被限制发送的数据。
(4)其他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与第1无线通信系统即WiMAX共存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例子,列举Bluetooth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通信频带与WiMAX重复的WLAN作为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来应用本实施例。
此外,在将WLAN作为第3无线通信系统,Bluetooth和WLAN这两个无线通信系统与WiMAX共存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实施例。此时,能够对Non-interfering期间加上Bluetooth的通信期间来设置WLAN的通信期间。或者,能够在TDM控制周期中包含与设置Bluetooth的通信期间的Non-interfering期间不同地设置WLAN的通信期间的Non-interfering期间。
此外,不限于上述通信系统,还能够将使用无线帧进行通信且具有重发功能的通信系统作为第1无线通信系统,将与该第1无线通信系统在可利用的无线资源中产生重复的其他通信系统作为第2无线通信系统来应用本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信号收发部,其根据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或接收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第2信号收发部,其发送或接收与第1通信系统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在由所述第2信号收发部发送或接收信号时,进行如下控制:限制使用了通过所述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分配的无线资源的、由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进行的信号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进行限制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的信号发送的控制之后,在接收到所述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之前,进行控制,以解除该第1信号收发部进行的信号发送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在解除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的信号发送的限制后接收到的所述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接收关于与所述限制的发送有关的数据的重发请求,根据该重发请求发送该数据。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1信号收发部,根据按照预定周期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或接收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通过第2信号收发部发送或接收与第1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在通过所述第2信号收发部发送或接收信号时,进行如下控制:限制使用了通过所述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分配的无线资源的、由所述第1信号收发部进行的信号发送。
CN200880130348.5A 2008-07-15 2008-07-15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0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2759 WO2010007666A1 (ja) 2008-07-15 2008-07-15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0118A true CN102100118A (zh) 2011-06-15
CN102100118B CN102100118B (zh) 2015-01-14

Family

ID=4155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03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0118B (zh) 2008-07-15 2008-07-15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92431B2 (zh)
EP (1) EP2309782A4 (zh)
JP (1) JP5218559B2 (zh)
KR (1) KR101222728B1 (zh)
CN (1) CN102100118B (zh)
TW (1) TWI383597B (zh)
WO (1) WO201000766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597A (zh) * 2012-04-02 2013-10-23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US9094999B2 (en) 2012-04-02 2015-07-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94835B2 (en) 2013-03-15 2015-07-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97797B2 (en) 2012-04-02 2016-11-15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516698B2 (en) 2012-04-02 2016-12-06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781701B2 (en) 2012-04-02 2017-10-03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2599B2 (en) 2004-01-13 2009-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Query duration types
US9277551B2 (en) * 2011-02-15 2016-03-01 Lg Electronics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ethod and device in a cooperativ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25475B1 (en) * 2012-01-16 2015-05-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actively re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low latency packet data network
JP6331263B2 (ja) * 2013-05-16 2018-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3714680A (zh) * 2013-12-31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家用电器系统
WO2018016060A1 (ja) * 2016-07-22 2018-01-2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1683684B2 (en) * 2020-07-23 2023-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btaining a credential for V2X transmission on behalf of a vehicle
US11511767B2 (en) 2020-07-23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tilizing CV2X registration data
US11410551B2 (en) 2020-07-23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tilizing a mobile device as a proxy for a vehicle
JP2022089274A (ja) * 2020-12-04 2022-06-16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162A (zh) * 2001-10-10 2003-04-16 株式会社东芝 系统信息下载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EP1467518A1 (en) * 2001-11-27 2004-10-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53672A1 (en) * 2004-10-29 2006-05-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LAN and bluetooth.
US20070129104A1 (en) * 2005-11-16 2007-06-07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70232358A1 (en) * 2006-04-04 2007-10-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and wimax coexistence in a mobile hand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6563A (ja) 1990-09-07 1992-04-17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並びにファクシミリ
US20050020299A1 (en) * 2003-06-23 2005-01-27 Quorum Systems, Inc. Time interleaved multiple standard single radio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693950B2 (en) * 2006-03-23 2014-04-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techniques to reduce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ent wireless networks device
JP2009543404A (ja) * 2006-06-27 2009-12-03 エヌエックスピー ビー ヴィ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された共存環境
US20080139212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operation of various radio links with a piconet link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121144B2 (en) * 2007-11-20 2012-02-21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US8730935B2 (en) * 2008-08-19 2014-05-2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connection setup in a multi-standard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162A (zh) * 2001-10-10 2003-04-16 株式会社东芝 系统信息下载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EP1467518A1 (en) * 2001-11-27 2004-10-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53672A1 (en) * 2004-10-29 2006-05-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LAN and bluetooth.
US20070129104A1 (en) * 2005-11-16 2007-06-07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70232358A1 (en) * 2006-04-04 2007-10-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and wimax coexistence in a mobile handset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597A (zh) * 2012-04-02 2013-10-23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US9094999B2 (en) 2012-04-02 2015-07-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97797B2 (en) 2012-04-02 2016-11-15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516698B2 (en) 2012-04-02 2016-12-06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781701B2 (en) 2012-04-02 2017-10-03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034329B2 (en) 2012-04-02 2018-07-2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94835B2 (en) 2013-03-15 2015-07-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9782A4 (en) 2014-01-08
JPWO2010007666A1 (ja) 2012-01-05
KR20110025957A (ko) 2011-03-14
TWI383597B (zh) 2013-01-21
CN102100118B (zh) 2015-01-14
US8792431B2 (en) 2014-07-29
WO2010007666A1 (ja) 2010-01-21
KR101222728B1 (ko) 2013-01-15
US20110141989A1 (en) 2011-06-16
TW201004163A (en) 2010-01-16
JP5218559B2 (ja) 2013-06-26
EP2309782A1 (en)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0118B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US10219255B2 (en)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UL transmission on multiple serving cells for a mobile station with single transmitter
US95158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transceiving timing of physical channel in a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supports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CN111587605B (zh) 用于保持针对非许可无线频谱的信道占用率的上行链路信道调度
CN103119886B (zh)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77215B (zh) 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传输分集和复用
CN103262455B (zh) 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JP5596170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harqタイミングを通信装置において決定する方法
CN102447538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US117776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266462A (zh) 发射机传输方法和由接收机通过未授权带信道执行的方法
CN10477003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416011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时分双工方法及装置
US1118412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38922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타이밍 전송 기술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50913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送受信方法
US20220225400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4412645A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4719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EP3281338B1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US11601960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2970316A (zh)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