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8995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8995A
CN102098995A CN2009801283363A CN200980128336A CN102098995A CN 102098995 A CN102098995 A CN 102098995A CN 2009801283363 A CN2009801283363 A CN 2009801283363A CN 200980128336 A CN200980128336 A CN 200980128336A CN 102098995 A CN102098995 A CN 102098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piece
elastic members
leg elastic
junction surface
imbibi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8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海阳
湊大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98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8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00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 A61F13/49009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 A61F13/4901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the elastic means being located at the crotch reg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5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with faecal ca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形成在与吸收性物品的基底分离的隔离片上的连通部和排泄位置错位的吸收性物品。在内外面片(6、7)之间形成吸液结构体(5),在内面片(6)的身体侧形成隔离片(18)。隔离片(18)的两侧部分(21、22)经由第一接合部(30、31)与内面片(6)接合。第一接合部(30、31)在纵向Y连续延伸,在厚度方向几乎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形成在隔离片(18)的身体侧的防漏翻边(35、36)经由位于隔离片(18)的横向X外侧的第二接合部(41、42)与内面片(6)接合,并在前腰围区域(3)经由第三接合部(50)与隔离片(18)接合,在后腰围区域(4)经由第四接合区域(51)与隔离片(18)接合。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具体涉及一次性尿布、排便训练裤、失禁内裤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具有形成了使粪便和尿通过的开口部的片的一次性尿布,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平9-51038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一次性尿布。根据该专利文献1,尿布具有内片、外片以及配置在内片的更靠身体侧内面的浮动片。在浮动片上形成使粪便和尿通过的前后开口部。沿着该前后开口部在纵向以伸长状态安装浮动片用的弹性部件,通过该弹性部件的收缩,浮动片与基底分离而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粪便和尿经由分离后的浮动片的前后开口部被排泄,从而防止了粪便等直接附着在穿用者的皮肤上。
在浮动片的横向外侧且在内片和外片之间,沿着内外片的两侧边缘以伸长状态安装了在纵向延伸的腿部弹性部件。通过腿部弹性部件的收缩,两侧边缘分别与穿用者的腿围紧密贴合,从而防止尿等的泄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10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在穿用了上述尿布的状态下穿用者的腿进行活动,则内外片的两侧边缘和腿部弹性部件随着该活动而活动。由于在腿部弹性部件的横向内侧形成了浮动片,因此若腿部弹性部件活动,则浮动片也活动,从而导致浮动片与穿用者分离而不接触、或浮动片的开口形状变形的问题。若浮动片与穿用者分离或开口变形,则排泄位置与开口位置错位,从而排泄物有可能被排泄在浮动片上。被排泄在浮动片上的粪便等与穿用者接触,就会导致皮肤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形成在与吸收性物品的基底分离的隔离片上的连通部和排泄位置不会错位的吸收性物品。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的改良,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基底、隔离片以及腿部弹性部件,所述基底具有纵向和横向、身体侧和衣服侧、在所述纵向相连的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位于所述前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裆下区域、以及至少配置在所述裆下区域的吸液结构体;所述隔离片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能与所述裆下区域分离地形成;所述腿部弹性部件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在所述纵向延伸,以伸长状态能收缩地安装。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中,所述隔离片包括:在所述横向相对并在所述纵向延伸的一对两侧部分、连接所述两侧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由所述两侧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并连通所述身体侧和所述基底侧的连通部以及将所述两侧部分与所述基底接合的接合部,并且所述隔离片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被向所述纵向弹性化,所述接合部形成在与所述吸液结构体重叠的位置。所述腿部弹性部件延伸设置在所述吸液结构体的所述横向外侧。所述吸液结构体以使在所述纵向相对并在所述横向延伸的前后端边缘相对的方式弯曲,从而在所述隔离片和所述吸液结构体之间形成空隙,至少所述中间部分能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合部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在所述纵向延伸地形成。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离片的所述两侧部分形成经由在所述纵向延伸的折曲线向所述基底侧折返的区域,在该区域形成所述接合部。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合部在比平分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尺寸的横中心线更靠所述前腰围区域侧,形成连通所述接合部的所述横向内侧与外侧的连通路。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还包括在所述纵向延伸的一对防漏翻边,所述防漏翻边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底上的基侧边缘和与所述基底分离的自由侧边缘,所述腿部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基侧边缘。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腿部弹性部件与所述隔离片的两侧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腿部弹性部件从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延长到所述后腰围区域与所述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并且所述腿部弹性部件的两端部位于所述吸液结构体的所述横向外侧,所述接合部至少在与所述两端部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吸液结构体重叠。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离片包括一对隔离片弹性部件,所述隔离片弹性部件至少沿着所述连通部的两侧边缘被以伸长状态安装。
发明效果
隔离片的在横向相对并在纵向延伸的一对两侧部分经由接合部与基底接合。由于接合部形成在与吸液结构体重叠的位置,因此隔离片将与刚性高的吸液结构体接合。腿部弹性部件位于吸液结构体的横向外侧。因此,即使腿部弹性部件随着穿用者的腿的活动而活动,该腿部弹性部件的活动也被吸液结构体限制,可以抑制向隔离片传递。由于隔离片的活动被抑制,因此隔离片的连通部与穿用者的排泄位置的错位被抑制,可以抑制排泄物向隔离片的穿用者侧排泄。
由于接合部至少在裆下区域沿着纵向延伸形成,因此在腿的活动对腿部弹性部件的移动影响大的部位,可以限制由于腿部弹性部件而使隔离片活动的问题。因此,可进一步抑制隔离片的连通部与排泄位置的错位。
隔离片的两侧部分形成经由在纵向延伸的折曲线向基底侧折返的区域,在该区域形成接合部,因此,可增加基底与隔离片的分离距离,可减少腿部弹性部件的移动对隔离片的影响。
接合部在比平分基底的纵向尺寸的横中心线更靠前腰围区域侧,形成连通接合部的横向内侧与外侧的连通路,因此可使排泄在接合部的横向内侧的尿等向外侧移动,在接合部的横向的内外侧的任何一侧都可用吸收结构体吸收尿等。即,可大范围地吸收尿等,可预防尿等的泄漏。
基底的身体侧还包括在纵向延伸的一对防漏翻边,在防漏翻边的基侧边缘安装腿部弹性部件,因此可在与形成吸液结构体的片不同的片上安装腿部弹性部件,可进一步降低腿部弹性部件经由吸液结构体的移动对隔离片的影响。
由于使腿部弹性部件与隔离片的两侧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可将形成在两侧部分的接合部与腿部弹性部件的分离距离保持为基本固定,也可使腿部弹性部件对隔离片的影响一定。因此,可抑制腿部弹性部件的影响在局部增大。
腿部弹性部件由带状橡胶形成,该腿部弹性部件从前腰围区域与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延伸到后腰围区域与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即,腿部弹性部件形成在裆下区域的整个纵向区域。使这样的腿部弹性部件的两端部位于吸液结构体的横向外侧,接合部与吸液结构体重叠,从而可抑制在腿部弹性部件的移动量大的裆下区域,腿部弹性部件对接合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展开平面图。
图3是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面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面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剖面图。
图7是图2的说明图。
图8是图1的VIII-VIII线剖面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7相同的图。
符号说明
1    尿布(吸收性物品)
2    基底
3    前腰围区域
4    后腰围区域
5    裆下区域
15   吸液结构体
15a  前端边缘
15b  后端边缘
18   隔离片
21   侧部分
22   侧部分
23   中间部分
24   前方连通部
25   后方连通部
26   折曲线
27   折曲线
28   折返区域
29   折返区域
30   第一接合部(接合部)
31   第一接合部(接合部)
33   隔离片弹性部件
34   隔离片弹性部件
35   防漏翻边
36   防漏翻边
37   基侧边缘
38    基侧边缘
39    自由侧边缘
40    自由侧边缘
45    腿部弹性部件
46    腿部弹性部件
48    连通路
49    连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吸收性物品利用一次性尿布,就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8表示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尿布1的穿用状态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是所谓的套穿型尿布。尿布1由基底2形成短裤形状,基底2包括前腰围区域3、后腰围区域4以及位于上述前后腰围区域3、4之间的裆下区域5。将从前腰围区域3起穿过裆下区域5向着后腰围区域4的方向作为纵向Y,将与其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X。
基底2包括形成身体侧内面的内面片6、形成衣服侧外面的外面片7以及安装在内外面片6、7的前后腰围区域3、4上的前后翼片8、9。前后翼片8、9由至少能够向横向X伸缩的弹性片形成。向后翼片9的衣服侧外面重叠前翼片8的身体侧内面、间歇性地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0,从而形成短裤形状。通过这样形成短裤形状,在被前后腰围区域3、4包围的区域形成腰围开口11和一对腿围开口12。
图2是解除尿布1的前后翼片8、9的接合部10的接合,将尿布1向纵向Y和横向X展开,使前后腰围区域3、4和裆下区域5位于相同平面的尿布1的平面图,为了便于说明而局部剖切。图3是图2的分解组装图,为了便于说明而局部剖切。尿布1表示为了形成平面状而不使各弹性部件的伸缩力进行作用的状态。尿布1具有平分横向X的尺寸的纵中心线P-P和平分纵向Y的尺寸的横中心线Q-Q,相对纵中心线P-P左右对称。图4、图5、图6分别是图2的IV-IV线剖面图、V-V线剖面图、VI-VI线剖面图。
如图所示,内外面片6、7是形状大小大致相同的纤维无纺布,向纵向Y延伸而形成大致矩形。在外面片7的身体侧形成不透液性的阻漏片14,在阻漏片14的靠身体侧形成吸液结构体15。内外面片6、7由透气性且疏水性的无纺布等形成,通过阻漏片14和吸液结构体15相互接合。
吸液结构体15包括在纵向Y相对、向横向X延伸的前后端边缘15a、15b。吸液结构体15包括吸液性芯材16和包围吸液性芯材16的吸液扩散片17,至少形成在裆下区域5,从裆下区域5向着前后腰围区域3、4延伸。
在内外面片6、7的前后腰围区域3、4上安装前后翼片8、9的内侧边缘8a、9a,外侧边缘8b、9b向着横向X的外侧伸出。在内面片6的身体侧形成隔离片18。隔离片18包括位于内面片6侧的第一片19和层压在第一片19的身体侧的第二片20。由上述第一片19和第二片20形成的隔离片18具有在横向X相对的两侧部分21、22和连接在两侧部分21、22之间的中间部分23,中间部分23位于裆下区域5。通过两侧部分21、22和中间部分23形成前后方连通部24、25。前方连通部24从中间部分23向着前腰围区域3开口,形成大致U字形,后方连通部25从中间部分23向着后腰围区域4开口,形成大致U字形。
第一片19在两侧部分21、22形成向纵向Y延伸的折曲线26、27,沿着该折曲线26、27,两侧部分21、22向内面片6侧折返,形成折返区域28、29。将折返区域28、29与内面片6接合,形成第一接合部30、31。为了便于理解第一接合部30、31的位置关系,图7省略了图2的尿布1的防漏翻边35、36。如图所示,第一接合部30、31从隔离片18的前端边缘到后端边缘向纵向Y连续延长,并在厚度方向大致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
在第一片19和第二片20之间以伸长状态安装一对隔离片弹性部件33、34。隔离片弹性部件33、34沿着前后方连通部24、25安装,在中间部分32向着纵中心线P-P弯曲。由于隔离片弹性部件33、34赋予隔离片18以纵向Y的收缩力,因此,若例如在用伸缩性片形成了隔离片时等可在纵向Y弹性化,则不必使用隔离片弹性部件33、34。
在隔离片18的第二片20的更靠身体侧形成一对防漏翻边35、36。防漏翻边35、36由一对在横向X分离并向纵向Y延伸的片形成,每一个都是两张重叠。防漏翻边35、36包括:基侧边缘37、38,在横向X位于隔离片18的外侧并与内面片6接合;和自由侧边缘39、40,位于隔离片18的身体侧并与隔离片18分离。基侧边缘37、38位于防漏翻边35、36的横向X外侧,经由向纵向Y延伸的第二接合部41、42与内面片6接合而形成。防漏翻边35、36在前腰围区域3经由第三接合部50与隔离片18接合,在后腰围区域4经由第四接合区域51与隔离片18接合。
防漏翻边35、36的自由侧边缘39、40位于基侧边缘37、38的横向X内侧,至少在裆下区域5未与内面片6和隔离片18接合。基侧边缘37、38与内面片6接合而自由侧边缘39、40未接合,因此自由侧边缘39、40可与内面片6分离。
自由侧边缘39、40向着横向X的外侧折返,翻边弹性部件43、44在纵向Y以伸长状态可收缩地安装。翻边弹性部件43、44安装在两张重叠的片之间,在前后腰围区域3、4向纵向Y延伸。
在基侧边缘37、38,以伸长状态在纵向Y可收缩地安装多条带状的腿部弹性部件45、46。腿部弹性部件45、46在前后翼片8、9的纵向Y之间、向纵向Y延伸地安装在裆下区域5。即,腿部弹性部件45、46从前腰围区域3与裆下区域5的交界处延伸到后腰围区域4与裆下区域5的交界处。基侧边缘37、38以不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的方式在该吸液结构体15的横向X的外侧与内面片6接合。因此,腿部弹性部件45、46也不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地安装该横向X的外侧。腿部弹性部件45、46只要是至少位于前后腰围区域3、4和裆下区域5的交界的两端边缘不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地形成即可,其一部分也可以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并且,腿部弹性部件45、46不局限于带状橡胶,也可以使用线状、束线状等其他一般的橡胶。
图8是图1的VIII-VIII线剖面图。如图8所示,在这样构成的尿布1上,在如图1那样使前后翼片8、9接合穿用时,吸液结构体15的前后端边缘15a、15b相对地弯曲,通过翻边弹性部件43、44的收缩力,防漏翻边35、36从内面片6立起地分离,形成防止尿等从尿布1的内侧向外侧漏出的壁。另外,通过隔离片弹性部件33、34的收缩力,隔离片18与吸液结构体15分离,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隙47。由于在隔离片18的裆下区域5形成了中间部分23,因此随着隔离片18的浮起,中间部分23与穿用者的下裆部分接触。并且,使穿用者的外生殖器与前方连通部24一致,可经由前方连通部24向空隙47排尿。使肛门与后方连通部25一致,可经由后方连通部24向空隙47排便。通过这样使排泄位置与前后方连通部24、25一致,可将排泄物向空隙47引导,防止排泄物附着在穿用者的皮肤上,预防因排泄物附着在皮肤上而引起的皮肤问题。
在穿用尿布1时,通过前后翼片8、9的收缩力,前后腰围区域3、4在横向X被弹性化,前后腰围区域3、4与穿用者的皮肤紧密贴合,可防止尿等从腰部漏出。另外,通过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收缩力,裆下区域5在纵向Y被弹性化,内外面片6、7与皮肤紧密贴合,可防止尿等从穿用者的腿围漏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的方式形成用于接合隔离片18和内面片6的第一接合部30、31,使腿部弹性部件45、46位于吸液结构体15的横向X的外侧,以不与吸液结构体15重叠的方式形成。吸液结构体15包括吸液性芯材16,刚性高于其他片。因此,在穿用尿布1时,即使穿用者进行活动、腿部弹性部件45、46活动,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活动也受到吸液结构体15的限制,不传递到隔离片18。因此,隔离片18不会相对穿用者活动,可抑制前后方连通部24、25与排泄位置错位。由于不会错位,从而尿、粪便等不会附着在隔离片18的身体侧,可预防皮肤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腿部弹性部件45、46与第一接合部30、31至少在横向X分离大约10mm以上。通过使这些分离间隔为10mm以上,可进一步抑制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活动向隔离片18传递。
虽然第一接合部30、31从吸液结构体15的前端边缘15a一直形成到后端边缘15b,但至少形成在裆下区域5上即可。这是因为:前后腰围区域3、4通过前后翼片8、9而与穿用者的身体紧密贴合,虽然基底很少随着腿的活动而活动,但在裆下区域5,容易随着腿的活动而活动,由于裆下区域5的腿部弹性部件45、46活动,隔离片18活动的可能性高。
通过第二接合部41、42使防漏翻边35、36与内面片6接合,从而形成基侧边缘37、38,可使自由侧边缘39、40从该基侧边缘37、38立起而分离。通过第三和第四接合部50、51接合防漏翻边35、36和隔离片18,随着防漏翻边35、36的分离,可将隔离片18向穿用者身体侧提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离片18的两侧部分21、22形成了折返区域28、29,但也可以不形成折返区域28、29。另外,在折返区域28、29,使两侧部分21、22折返成双层,但也可以折叠成三层、四层。折叠越多,与吸液结构体15的分离距离越大,可进一步减少腿部弹性部件45、46活动的影响,并可以使中间部分23确实与穿用者接触。
虽然使腿部弹性部件45、46只形成在裆下区域5,但也可以延伸到前后腰围区域3、4。若腿部弹性部件45、46变长,则可以增加与穿用者的腿部紧密贴合的部分,可提高防止尿泄漏的效果。
虽然将腿部弹性部件45、46安装在防漏翻边35、36的基侧边缘37、38,但也可以安装在防漏翻边35、36与内面片6之间或者内外面片6、7之间。不过,通过扩大腿部弹性部件45、46与隔离片18的分离距离,可以减少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移动对隔离片18的影响。如果将腿部弹性部件45、46安装在内外面片6、7之间,则防漏翻边35、36就不是必需的构成元件。虽然使腿部弹性部件45、46在纵向Y大致直线状地延伸,但也可以例如在裆下区域5向着纵中心线P-P弯曲。不过,通过直线状地安装腿部弹性部件45、46,可以将与隔离片18的两侧边缘的距离保持为固定。由于腿部弹性部件45、46与隔离片18的距离被保持成固定的,因此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拉伸力在局部不起作用,可防止因腿部弹性部件45、46的拉伸力而导致隔离片18发生错位的问题。
虽然在隔离片18上形成了前后方连通部24、25,但只要形成一个连通部即可。不过,通过形成位于前后腰围区域3、4的前后方连通部24、25,可将尿和粪便分别向吸液结构体15侧引导。另外,也可以在中间部分23的吸液结构体15侧安装将空隙47前后隔开的片。通过这样隔开空隙47,可抑制排泄到空隙47上的尿和粪便混在一起。
隔离片18可以采用阻液性且透气性的无纺布等本领域的惯用材料,内面片6和外面片7可以采用透气性无纺布等本领域的惯用材料,阻漏片14可以采用透湿性塑料薄膜等本领域的惯用材料,吸液性芯材16可以采用绒毛浆和高吸收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本领域的惯用材料。第一至第四接合部通过粘合剂、热或超声波粘合等惯用技术形成。
虽然尿布1是以套穿型尿布为例,但也可以是在穿用时连接前后腰围区域的开放型尿布。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就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展开平面图,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防漏翻边35、36的记载。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接合部30、31形成连通横向X的内侧和外侧的连通路48、49。至少在横中心线Q-Q的前腰围区域3侧间歇性地形成多个连通路48、49。通过这样形成连通路48、49,被排泄到前方连通部24的尿向第一接合部30、31的横向X外侧流出,在该外侧也可使吸液结构体15吸收。由于尿与吸液结构体15直接接触的面积增加,因此吸收尿的速度相应地加快,可抑制尿泄漏。
由于连通路48、49形成在横中心线Q-Q的前腰围区域3侧,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尿的泄漏。这是由于经由形成在横中心线Q-Q的前腰围区域3侧的前方连通部24向吸液结构体15排泄。不过,不一定只形成在前腰围区域3侧,也可形成在裆下区域5。
可根据尿布1的大小适当地改变所形成的连通路48、49的数量和尺寸。

Claims (8)

1.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基底、隔离片以及腿部弹性部件,所述基底具有纵向和横向、身体侧和衣服侧、在所述纵向相连的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位于所述前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裆下区域、以及至少配置在所述裆下区域的吸液结构体;所述隔离片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能与所述裆下区域分离地形成;所述腿部弹性部件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在所述纵向延伸,以伸长状态能收缩地安装;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包括:在所述横向相对并在所述纵向延伸的一对两侧部分、连接所述两侧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由所述两侧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并连通所述身体侧和所述基底侧的连通部以及将所述两侧部分与所述基底接合的接合部,并且所述隔离片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被向所述纵向弹性化,所述接合部形成在与所述吸液结构体重叠的位置,
所述腿部弹性部件延伸设置在所述吸液结构体的所述横向外侧,
所述吸液结构体以使在所述纵向相对并在所述横向延伸的前后端边缘相对的方式弯曲,从而在所述隔离片和所述吸液结构体之间形成空隙,至少所述中间部分能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至少在所述裆下区域在所述纵向延伸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的所述两侧部分形成经由在所述纵向延伸的折曲线向所述基底侧折返的区域,在该区域形成所述接合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在比平分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尺寸的横中心线更靠所述前腰围区域侧,形成连通所述接合部的所述横向内侧与外侧的连通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还包括在所述纵向延伸的一对防漏翻边,
所述防漏翻边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底上的基侧边缘和与所述基底分离的自由侧边缘,所述腿部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基侧边缘。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弹性部件与所述隔离片的两侧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弹性部件从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延长到所述后腰围区域与所述裆下区域的交界处,并且所述腿部弹性部件的两端部位于所述吸液结构体的所述横向外侧,所述接合部至少在与所述两端部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吸液结构体重叠。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包括一对隔离片弹性部件,所述隔离片弹性部件至少沿着所述连通部的两侧边缘被以伸长状态安装。
CN2009801283363A 2008-06-03 2009-06-02 吸收性物品 Pending CN102098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46173 2008-06-03
JP2008146173A JP2009291321A (ja) 2008-06-03 2008-06-03 吸収性物品
PCT/JP2009/060089 WO2009148061A1 (ja) 2008-06-03 2009-06-02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8995A true CN102098995A (zh) 2011-06-15

Family

ID=41398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3363A Pending CN102098995A (zh) 2008-06-03 2009-06-02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84369A1 (zh)
EP (1) EP2286775A4 (zh)
JP (1) JP2009291321A (zh)
KR (1) KR20110021910A (zh)
CN (1) CN102098995A (zh)
AR (1) AR071989A1 (zh)
AU (1) AU2009255165A1 (zh)
CL (1) CL2009001335A1 (zh)
RU (1) RU2010150139A (zh)
TW (1) TW201010678A (zh)
WO (1) WO20091480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7911A (zh) * 2019-09-29 2019-12-10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三片式拉拉裤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7809A1 (en) * 2000-06-29 2003-04-02 Oji Paper Co., Ltd. Absorber product
WO2007091527A1 (ja) * 2006-02-09 2007-08-16 Japan Absorb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吸収体物品
US20080065036A1 (en) * 2006-09-08 2008-03-13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dia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8851A (ja) * 1989-12-27 1991-08-30 Honshu Paper Co Ltd ポケット構造を有する使い捨ておむつ
SE502548C2 (sv) * 1994-03-18 1995-11-13 Moelnlycke Ab Absorberande artikel, såsom en blöja, innefattande sidobarriärer i form av längsgående flikar förbundna med ett inre vätskegenomsläppligt höljeskikt
JP3406205B2 (ja) * 1997-10-08 2003-05-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1106817A (ja) * 1999-10-07 2001-04-17 Kao Corp 透湿性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4189183B2 (ja) * 2002-08-27 2008-12-0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6174966A (ja) * 2004-12-21 2006-07-06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3987094B2 (ja) * 2005-10-14 2007-10-03 王子ネピア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870971B2 (ja) * 2005-11-04 2012-02-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58457B2 (ja) * 2006-03-16 2012-06-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TW200806271A (en) * 2006-04-05 2008-02-01 Uni Charm Corp Absorbent wearing article and flexible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tubiform portions
JP2008194181A (ja) * 2007-02-09 2008-08-28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のおむつ
JP2009165556A (ja) * 2008-01-11 2009-07-30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7809A1 (en) * 2000-06-29 2003-04-02 Oji Paper Co., Ltd. Absorber product
WO2007091527A1 (ja) * 2006-02-09 2007-08-16 Japan Absorb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吸収体物品
US20080065036A1 (en) * 2006-09-08 2008-03-13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diap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7911A (zh) * 2019-09-29 2019-12-10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三片式拉拉裤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0150139A (ru) 2012-07-20
AU2009255165A1 (en) 2009-12-10
CL2009001335A1 (es) 2010-06-04
EP2286775A4 (en) 2012-04-25
EP2286775A1 (en) 2011-02-23
AR071989A1 (es) 2010-07-28
WO2009148061A1 (ja) 2009-12-10
US20110184369A1 (en) 2011-07-28
TW201010678A (en) 2010-03-16
KR20110021910A (ko) 2011-03-04
JP2009291321A (ja) 200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2967B (zh) 一次性短裤型尿布
JP4057321B2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773432B (zh) 穿着用品
CA2249782C (en) Disposable diaper
CN101410079B (zh) 吸收性穿着物品以及具有多个管状部的挠性结构体
CN101128175B (zh) 一次性穿着用品
JP3592591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785729B (zh) 穿着物品
CN101534768B (zh) 一次性短裤型尿布的制造方法以及该短裤型尿布
CN101636135B (zh) 一次性尿布
JPH11313851A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2010057567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2378609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686193A (zh) 一次性的穿用物品
CN102844007A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
CN102378616A (zh) 穿着物品
EP2127621A1 (en) Disposable diaper
CN102018597A (zh) 穿着物品
CN101959486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KR20090123945A (ko) 일회용 기저귀
US2011001560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KR20010070412A (ko) 일회용 기저귀
CN101674791A (zh) 一次性尿布
CN102098995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925339A (zh) 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