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66C -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定单分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定单分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66C
CN1020966C CN89107803A CN89107803A CN1020966C CN 1020966 C CN1020966 C CN 1020966C CN 89107803 A CN89107803 A CN 89107803A CN 89107803 A CN89107803 A CN 89107803A CN 1020966 C CN1020966 C CN 10209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data
picture
magnetic
magnetic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9107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44A (zh
Inventor
加里·李·罗比逊
迈克尔·李·沃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man Kodak C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CN1041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46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for automatic sequential copying of different originals, e.g. enlargers, roll film prin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46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for automatic sequential copying of different originals, e.g. enlargers, roll film printers
    • G03B27/46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for automatic sequential copying of different originals, e.g. enlargers, roll film printers in enlargers, e.g. roll film prin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2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separately producing marks on the film, e.g. title, time of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D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XPOSED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D15/00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ed material
    • G03D15/001Counting; Classifying; Mark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63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cinematographic films or slides with integral magnetic tra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 G03B2206/004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using markings on the photographic material, e.g. to indicate pseudo-panoramic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2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separately producing marks on the film
    • G03B2217/242Details of the marking device
    • G03B2217/244Magn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2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separately producing marks on the film
    • G03B2217/246Details of the mark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mera Data Copying Or Recording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胶片上加设了作为附加层的透明磁性层。胶片的各种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由胶片上各画幅内开始和终止的多个纵向磁道进行。各磁道供写入和读取预定的有关参数组专用。相片洗印厂专用磁道充斥各画幅经曝光的影象区。照相机专用磁道沿胶片各孔间的边缘配置,为此各片孔的间距宽。定单分录过程响应胶片专用磁道上的数据控制该过程并存储控制定单分录和相片洗印加工的数据。

Description

照相机使用者与照相器材商或照片洗印厂之间的联系一般需用书面表格来进行,由使用者通常在摄取景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填写该表格。因此除了填写这类表格很不方便之外,与景物有关的信息一般都丢失了或忘掉了。这类信息可能包括关于例如使用者不希望印制的画幅,或者想多印几张的画幅。这类信息可能还会包括使用者或传感器所观测到的景物的照相参数,这些参数可能对照片洗印厂在对景物进行分类以提高胶片的洗印质量方面有帮助。
有一些因素会降低照片洗印加工的总效率。举例说,在不是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时的大型照片洗印厂中,胶片洗印设备就得在每个工作日开始时闲着一段时间,直到顾客送来的胶片经分类其数目足以达到形成一批同类型(例如35毫米的彩色负片)的胶片片条(以下简称片条)数目(例如70)后再将印片设备开动起来才合算。当然必须将未显影的胶片(顾客的常规定单)与已显影的胶片(相片的第二次定单)分开来。
造成相片洗印加工过程效率不高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妥善找出各片条与由该片条洗印出来的相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识别顾客等刻板的工序,这些刻板的工序包括对原来由顾客填写的各表格或封套进行分类和处理,使封套在整个相片洗印加工过程中始终跟随顾客的片条,并与对应的整套相片卷在一起。
相片洗印加工过程效率不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每当检查结果 表明相应的原相片印制得不对头(这通常是由于制取显影的底片影象时感光相纸曝光得不得当所致)时,就需要从顾客片条上的某一特定画幅重新印制影象。为了用更好的(即所谓“修正好的”)相片代替原相片,必须首先校正从底片影象印制原相片所采用的曝光条件(“分类”)。在保留其它画幅的原相片的同时,必须对有关的特定底片画面进行再分类,然后再次印片。这里刻板的工序包括给相片打缺口以表示一卷相片上各毗邻相片之间的界线和卷上属于各毗邻的定单内容之间的界线,此外还包括给需要在繁重劳动过程中加以修正的原相片打标记,以确保各片条与相应的原相片之间、经修正的相片与顾客定单表格(封套)之间永不失去正确的对应关系。
迄今已有人不明确地提出过记录胶片上的信息作为解决上述某些问题的一个可能方法。这些建议的范围,从用光学的方法记录肉眼可读或机器可读的符号到用磁性方法记录机器可读取的数据,应有尽有。当然在胶片上进行光记录,其用途是有限的,因为胶片一经显影,就再也不能进行记录了。此外信息必然只能限制在胶片上那些不为各画幅经照相机曝光的影象所占有的有限区,能记录的信息量大受限制。
在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上进行磁记录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胶片上的任何部位(包括胶片上的影象区在内)进行高密度的记录,因而所有有关信息从理论上说都可与各画幅一起记录在胶片上。但迄今现有技术中尚未认识到的是,在胶片上全面利用磁记录的潜力会导致记录在胶片上的数据量过于庞大,于是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要在使用胶片的不同阶段存取这些数据的二进制位就必须分开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相片洗印厂,就必须在相片洗印加工的某给定工序从一个干草堆般的大量数据中找出针一般小的某一数据。
因此,具体的问题是如何使相片洗印厂(或任何其它以后的胶片使用者)能在胶片冲洗过程中快速地及时在某一特定点找出特定的想要找 的数据,而无需找遍或读取其它数据来找出所想找的那个数据。此外还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识别各个别参数或数据而无需在大的数据辅助数据(data    overhead)上加一对一识别码。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某给定多状态照相参数的所有可能的状态特别表示成用磁性方式记录在胶片上的数据所需的二进制位数减少到最少。
另一个问题是,照相机和各种销售商在胶片上进行磁性读/写以及各相片洗印阶段在胶片上进行磁性读/写会不会妨碍相片洗印厂在适应普通不具磁性读/写能力照相机的各种制式胶片(例如110或126胶片)上进行读/写呢?这里问题在于如何使相片洗印厂无论胶片是何种制式或无论使用哪一种照相机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同一种磁记录格式和硬件。如果上述最后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则任何照相机用的任何胶片都可以加设磁性层,以便以同一种磁性读/写格式和自动化规程采用胶片磁性层作为逐个画幅中间存储器(frame-by-frame    scratch    pad    memory)进行相片洗印加工。
在使用胶片和加工胶片各阶段期间,在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上以磁性方式读/写信息系限制在沿胶片长度方向上纵向延伸的某些专用平行磁信号记录道(以下简称磁道)上进行的,磁道的选择系根据记录中的特定信息而确定。各磁道大体上是在一个画幅内开始和终止,而且系划分成多个字段的。各字段中的数据用它前面的识别码和字段开头的识别标记加以识别,且各磁道的始端和末端还分别标以起动和停止符号。各标记由一个来自被容许字符的通用词典中的字符组成,而各识别码则在识别码的通用词典中加以指定,它包括了所有可记录的与胶片有关的参数或信息类型。磁性读/写过程是在照相机在现场使用的过程中将胶片传送进行的,同时也是由照相器材商或相片洗印厂在胶片冲洗加工、印片等过程中将胶片传送进行的。
各磁道是通过事先进行一般安排供某些参数或信息组专用的,各组 则专门针对胶片使用过程中的某些阶段而设的,各种各样的阶段包括照相机、销售商定单分录站(order    entry    station)、相片洗印厂定单分录站、分类器、印片机、检查或再分类站和封套分类站。
各相片洗印厂磁道占据了各画幅的主要影象区,从而使可供相片洗印厂使用的磁道数达到最大值,而且使这些磁道的格式实质上不受各种胶片制式或胶片片孔形式的影响。因此相片洗印厂的这些磁道具有通用的格式,可用于另外一些用途,例如记录胶片转录象播放机(film-to-video    player)或电子印片加工(electronic    print    processing)用的逐个画幅的指令。
上述照相机磁道只能在适合用于具有磁性读/写能力的照相机中的胶片上加设。因此该照相机磁道系沿胶片的边缘加设,不致因一般胶片片孔条纹沿胶片边缘分布的中断而影响相片洗印厂各磁道的位置。在最佳实施例中,各片孔与影象区毗邻:每个画幅有一个片孔,各照相机磁道则位于各画幅内,沿一连串的片孔之间的胶片边缘配置。
各数据组系附加到虚拟识别码上,本系统使用的查找表中注明了该虚拟识别码的意义。查找表中某给定虚拟识别码的指令指供了一些记录在带有识别码的数据组内的字节位置和该字节位置的编码(记录)或解码(再现)算法。采用了三种虚拟识别码的任一种,这取决于记录在数据组中的有关数据的类型:(a)查找表中的位映象识别码点对位映象指令,其中数据组中的某些个别二进制位的状态反映了具有一种可能状态(例如闪光灯点火或已曝过光等)的参数状态。(b)状态识别码点对存储在查找表中的状态识别指令,其中数据组某些字节的各种模式反映了具有若干可能状态的一些参数的状态。(c)换算识别码点对存储在查找表中供某些数据组中的字节用的个别换算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各种类型的信息系根据成组的有关信息类型或参数分派到专用的磁道中的,有些个别组则供胶片使用循环 的一个以上的阶段使用。此外在该最佳实施例中,为胶片的全部画幅所公用的信息系处于片头上专用的磁道中。具体地说,一般信息如胶片类型、照相机类型、物主标志、文字信息目录等系记录在片头(靠近胶片的一个边缘)的第一照相机磁道中。该第一照相机磁道命名为C0磁道,片头则命名为0画幅。由照相机自动检测出的与景物有关的参数(例如景物亮度、照相机取向、色温、闪光灯点火等)系记录在以后各画幅(例如1-25号画幅)的C0磁道中。第二照相机磁道,即C1磁道,是专门用来记录辅助信息如快门速度、片窗尺寸等的。显然,智能相片洗印加工分类器站想要计算印片最佳的曝光条件时会读取(举例说)1至25号各画幅中C0磁道上的数据,相片洗印厂的洗印站想保持顾客的胶片与其定单表格或封套之间的联系时会读取0画幅C0磁道上的数据。相片洗印厂专用磁道也采用类似的分配方式,将顾客请求印片的定单数据记录在0画幅的第一相片洗印厂磁道(F0)中,而工艺数据如影象分类和相片数目则都由画幅(例如1~24号画幅)记录在F1磁道中。修正校正,如有的话,系记录在F02磁道中。修正数据的摘要(例如修正相片的总数)系记录在0画幅的F2磁道中。其它相片洗印磁道可供相片洗印以外的用途专用,例如供从胶片转到录象播放机用的逐个画幅的用户指令。
本发明解决了使数据在胶片的所有使用阶段中达到同步化的问题而无需在记录或再现数据的同时在各阶段以恒定的速度或甚至以相同的速度传送数据。本发明做到了这一点而无需将额外浪费空间的计时磁道与数据磁道同时一起记录。相反,特定二进制位的二进制状态的表示过程并不受胶片在记录和再现过程中传送速度的影响。这个表示过程只取决于各数据过渡脉冲与其前后时钟脉冲在包括自计时码的脉冲串系列中的瞬间关系。在优选实施例中,二进制1是用更接近上一个时钟脉冲的数据过渡脉冲表示的。至于二进制0,表示它的数据过渡脉冲则更接近下一个时钟脉冲。
本发明解决了相片洗印厂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干草堆里捞针”的问题,因为各阶段只需要知道哪一个磁道是与该阶段有关的数据专用的,而且可以不管磁记录在胶片上的其它数据就可照样从磁道上读取数据。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为要对胶片作出某些基本的确定,可以完全无需读取数据,只要确定某些磁道是否空置着即可。举例说,通过观测某些磁道(例如1-24号画幅的F1磁道)是否含有已记录的数据就不难确定某特定的片条是否已经过显影(因而提交供印片第二次定单之用)。
本发明解决了使相片洗印厂磁道格式和相片洗印厂磁读/写系统通用于所有胶片制式的问题,同时使非照相机磁道的数目最多,办法是将各照相机磁道配置在每画幅有一个片孔的特殊胶片上各片孔之间的胶片边缘。
参看附图即可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附图中:
图1是特别适用于能对磁性胶片进行读/写操作的照相机的具有特殊片孔格式的胶片上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中的一些平行专用磁道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适宜在图1的胶片上读取或书写数据的照相机的原理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是其片孔格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不具磁性胶片读/写能力的普通照相机中的胶片上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中专用的平行磁道的示意图;
图4是在使用胶片的各种不同阶段中采用不同照相机磁头宽度使胶片可以在图2的照相机中漂移的示意图;
图5是含有各种可用磁性方法按图1的专用磁道格式在胶片上书写或读出的参数的磁道位置目录的只读存储器的体系结构的示意方框图;
图6是图1或图3中的专用磁道所使用的优选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7例示了在使用胶片的所有阶段中(包括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在内)与图6的数据格式通用的数据标志码一览表;
图8例示了在使用胶片的所有阶段中(包括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在内)与图6的数据格式通用的符号一览表;
图9例示了在使用胶片的所有阶段中(包括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在内)与图6的数据格式通用的备用控制符号一览表;
图10是具有包括自动化规程在内的磁性读/写硬件的相片洗印加工系统的示意方框图,该自动化规程采用图1或3的胶片作为中间结果存储器以达到提高效率或改善性能的目的;
图11例示了图10的相片洗印加工系统中所采用的一个典型的操作员键盘,供对已显影的底片进行分类以便妥善印制曝光之用。
图12a和12b例示了本发明所采用的自计时码的形式;
图13举例说明了采用各起始和停止标记字符及其补码字符(complement)以便于对胶片进行颠倒检测的例子;
图14a和14b例示了用本发明进行检测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胶片颠倒的类型;和
图15是例示在胶片上进行的自计时编码/解码磁记录系统的简化方框图。
图16举例说明了应用含有若干不同信息的数据组的虚拟识别码的一个例子;和
图17a、b、c例示了三种虚拟识别码的查找表。
图18a是例示销售商定单分录过程的流程图;
图18b是例示相片洗印厂定单分录过程的流程图;
图18c是例示印片过程的流程图;
图18d是例示检查过程的流程图;
图18e是例示定单汇总过程的流程图;
图18f是例示封套过程的流程图。
胶片上的磁道
参看图1。35毫米宽的彩色底片片条100包括片基110,片基110的一侧有各种周知的光化学层115,另一侧有一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120。磁性层上覆盖有抗静电的润滑层122。片条100包括一些沿胶片边缘间隔一定的间距配置的片孔125,该间距与适宜使用片条100的照相机中的计量棘爪(metering    pawl)节距匹配。
为了将数据记录在磁性层120上,片条100的各画幅系分成多个预定的纵向平行磁道位置,数据磁道即可记录在该磁道位置上。各磁道最好按图1所示的那样编号。特别是沿片条100各边缘最外边的两个磁道分别为C0、C1磁道和C2、C3磁道。最内的三十个磁道为F00至F29磁道。最外边的各个C0至C3的磁道是具磁记录能力的照相机根据为所有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普遍建立的预先布局方式记录某一特定类型的信息专用的磁道。同样,最内的每一个磁道是某一特定类型的相片洗印(或其它)设备根据上述通用的预先布局方式记录某特定类型的信息专用的磁道。
为了适应C0至C3照相机磁道沿片条边缘的布置,在毗邻各曝光画幅的间断不打孔的边缘区100a不设片孔125,片孔125只局限于中间区100b。在图1的实施例中,在每一中间区只有一个片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片孔只沿片条100的一个边缘设置。
参看图2。照相机200分别在胶片盒的片盘205a、b与收片齿轮之间按图1片孔125的形式传送着片条100。照相机200包括在片条100未增感侧上磁性层120附近的磁读/写头210。微处理器215控制着由磁头210通过磁头电子装置220记录或再现的磁数据。
微处理器215可以接收来自照相机使用者通过照相机控制器225磁性地记录在片条100上的定单信息,例如,这类信息涉及某给定画幅所要求的相片数,说明画幅号或相片洗印厂最终要使用的照相机使用者的姓名和地址。微处理器215还可以接收来自景物传感器230有待磁性地记录在片条100上与景物有关的信息,供相片洗印厂最终使用。这类信 息可以包括照相机的取向、景物亮度等等。
与胶片速度无关的数据码
采用图1胶片格式上的专用磁道,通过照相机、定单分录站、相片洗印厂或其它胶片使用过程的任何阶段记录数据,具体的作法是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位,然后用独特的自计时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这种自计时编码是按出版物“国际专利申请公布”WO89/12892中的教导进行的,该文献的公布日为1989年12月28日,专利申请人为麦克尔·瓦斯(Michael    Wash),其发明名称为“二进制数据流的调制方法”,该专利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其中公开的内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供参考。
这里参照附图中的图12简单介绍上述参考专利所述的自计时码。该自计时码包括第一种类型串行脉冲缘过渡流(例如朝正方向的脉冲缘过渡)和第二种类型串行脉冲缘过渡流(例如朝负方向的脉冲缘过渡),两者以交替的顺序轮流出现。第一种脉冲过渡用作时钟指示器,第二种脉冲过渡则用作二进制数据指示器。在图12a中,二进制数据是用第二种脉冲过渡1215表示,脉冲过渡1215在时间上距离紧接的前一个的第一种脉冲过渡1205更近,距后面的第一种脉冲过度1210更远。在图12b中,二进制0是用第二种脉冲过渡1215′表示,第二种脉冲过渡1215′在时间上距后面的第一种脉冲过渡1210比上一个脉冲过渡近。有了这个新型的自计时码,就可以在记录和再现过程中调节胶片传送的速度而不致影响使记录数据同步和读取记录数据的能力。这样图2的照相机可以在各曝光过程之间卷绕胶片的同时记录数据,而无需对速度进行任何控制或记录独立的时钟磁道。
图12的自计时码给胶片颠倒的自动检测带来方便。为此,从图9的备用字符表选取六-二进制位字符分别作为开始标记和停止标记,按照这里参照图6所述的方式记录在各专用磁道中各画幅的始端和末端。此外也将两符号如此选取的补码保存起来,如图13中所示,后两个保存下 来的符号包括一胶片颠倒起始标记和胶片颠倒停止标记。这种配置方式利用了图12自计时码的性能,其中自计时数据(通过将胶片在与早先记录时胶片传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经过磁头传送)往后再现,从而对其补码进行解码。
这样,若图14a的胶片影象相当于胶片在例如照相机将数据磁记录在胶片的过程中的取向,且若图14b相当于胶片在其拼接并装进具磁性读/写能力的相片洗印加工设备时的取向,则会先后检测出胶片颠倒停止标记和胶片颠倒开始标记,连同数据的每一个画幅。这种胶片颠倒开始和停止标记系作为通知相片洗印厂表明胶片已按图14b所示的那样转动过的标志。若相反,胶片系翻转过去,则图13的方法不能产生标志。但这样的差错是不难检测出来的,因为它促使胶片的反面面向相片洗印厂的磁头,因而增加了图1的磁头与磁性层120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信噪比。
图15例示了在图2的照相机200中有用的胶片自计时读/写系统上一个磁性元件的示意图。
图1的专用纵向磁道格式的好处在于,在片条100上以磁性方式记录数据可以用采用相对地静止磁头(即磁头210)的照相机进行,方法是将所有准备记录在特定画幅中的数据在特定的照相机磁道中进行缓冲,然后就在将胶片卷到下一个画幅时将数据传送到磁头上。
微处理器215包括一只读存储器240,该存储器存储有足以确保所收到的各类信息按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公用的通用预布局方式记录在专用照相机C0-C3磁道中正确的一个磁道的各种指示。为此,微处理器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240中的指令对每个信息进行分类和缓冲。本说明书稍后即将说明只读存储器的预布局形式和体系结构。
用于通常的照相机和胶片的专用磁道格式
尽管胶片片孔125是象图1那样配置的,但相片洗印厂F00至F29 磁道的格式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所有类型的胶片都设有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例如图1的磁性层120),相片洗印厂就可在所有类型的胶片上采用同样的磁记录规程和硬件。例如,参看图3。在片孔间距极近的目前一般形式的普通35毫米彩色底片上设有宽度和间距与图1特殊胶片制式的一样的F00至F29的相片洗印磁道。虽然由于有了图3的片孔因而不需要有C0至C3的照相机磁道,但这种胶片并不用在具磁性读/写能力的照相机中,因而不需要有照相机磁道。这里的好处在于,所有胶片的随后使用者(即相片洗印厂、胶片转录象播放机等)拥有最大数量的所有胶片制式的磁道,包括图1和图3的那种磁道在内。
照相机和相片洗印厂专用磁道宽度
参看图4。照相机的C0-C3专用磁道的宽度大于相片洗印厂的F00-F29磁道。当然,这些磁道的宽度是通过选择照相机磁头的宽度和相片洗印磁头的宽度进行控制的。最好两者之差应足以容纳胶片在磁头210进行记录的同时卷片时在照相机中的漂移。这种漂移使照相机磁道的外表象图4所示的那样呈曲折的形状。应该指出,在图4中,作为应读取照相机磁道的相片洗印磁头,由于其宽度小得多,因而不离开照相机磁道。
图5例示了由图2的只读存储器240中所存储的微代码执行将专用磁道分配给各种信息的情况。胶片的各画幅中有四个照相机磁道和十五个相片洗印磁道,这些画幅命名为1至25。片头和片尾分别以0和26号画幅命名。通常,记录在0号和26号画幅的信息总的说来属于片条100,记录在1至25号的各画幅中的信息对某一特定画幅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图5中,四个照相机磁道中有三个是供照相机使用的,三十个相片洗印厂磁道中有三个是供相片洗印厂使用的。其余的相片洗印厂磁道是留给记录胶片转录象播放机指令(F03磁道)、电子印片加工指令(F04磁道)和音响(F05至F14磁道)用的。其余磁道(F15-F29)则留给意外的用途 用的。
各磁道是供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在一起书写或读取的特定信息类型组专用的。例如,0画幅C0磁道是留给与物主和照相机有关的信息供照相机记录用的。同样,0画幅F00磁道是留给与物主和相片洗印厂有关的信息供相片洗印厂记录用的。同样,F00磁道0画幅是留下来供相片洗印厂或定单分录站记录顾客的指示、胶片类型和涉及定单处理的有关信息用的。0画幅的F02磁道系留作记录有关需要修正的相片以及顾客印片定单的位置的历史性信息,供相片洗印厂在顾客以后再印片时使用的。
各经曝光画面(1~25号画面)的C0磁道是留给与景物有关的信息(例如景物亮度、照相机取向等)供照相机记录用的。同样,F01磁道是留给特定曝过光的画幅专用的相片洗印厂信息用的。例如底片影象的分类(确定正确的相片曝光条件)、印出的相片数等。任何修正分类的校正系记录在F02磁道上。
图5的实施例没有考虑到可由照相机、零售定单站或相片洗印厂以磁性方式记录在胶片上的所有信息类型。但图5的实施例是信息类型按应将各信息类型分配给哪一个磁道的形式进行分类的方式的一个例子。各信息类型分配给某特定磁道的方式所依据的原理是,所有与某特定业务有关的信息应记录在同一个磁道上,使该磁道在与该业务有关的那些操作过程中专供在其上写入或读出之用。
图5实施例中所规定的各种业务有:(a)记录顾客数据,包括顾客的地址在内;(b)记录每次曝光时与景物有关的信息,包括照明条件和照相机曝光调定值等特性参数在内;(c)由零售定单站或相片洗印厂记录顾客定单信息,例如想印制的相片数;(d)由相片洗印厂记录对某给定画幅进行的检查和修正分类校正;(e)记录适用于整个胶卷的修正数据或印片第二次定单的摘要;(f)记录胶片转录象播放机的指令;(g)记录电子印片加工的指令;和(h)记录音响信息。通常,(但并不是永远如此),图1中所 示的记录磁道是供上述(a)至(h)的其中一个业务专用的。其效果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对可使用的记录位置的检索量减少到最少程度,在重放时,对某特定操作无关的数据的检索量也减少到最少程度。举例说,在分类操作的过程中,即确定各画幅印片的最佳曝光条件的过程中,所有可能有助于确定正确分类、与景物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读取单个磁道(即各已曝光的画幅(1-25号画幅)中照相机专用的C0磁道)的数据获得。其它磁道无需读出。
优选的数据结构
如前面就图1进行说明的那样,用磁性方式记录在片条100上的数据系划分成若干经照相机曝光的画幅(1-25号画幅)以及片头(0画幅),各画幅中的数据则分配到画幅中多个专用磁道中间。图6例示了各画幅的各磁道内优选的数据格式。
图6中,各磁道600的长度等于一个画幅,且系分为多个字段610。各磁道600包括在起始端(图6中磁道的左手端,磁头即在该处开始其对磁道600的扫描)的属性起始标记(predicate    start    sentinal)615。各字段包括属性识别标记620,标记620之后紧接着就是识别代码625。磁道起始标记615是用以通知照相机或相片洗印硬件设备中的读/写系统有关磁道600的起始位置。字段识别标记620是用以通知同一个系统有关磁道600中各连续字段的起始位置。识别代码625是用以识别记录在以后的字段中的信息类型。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各开始标记615前面有一个开始同步标志616,各终止标记640后面则有一个停止同步标志641。标志616和641使麦克尔J.瓦斯申请的发明名称为“自计时编码数据的数据调整线路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255,578中所述的特定线路能在该专利所述的恶劣条件下达到正确的同步化状态。
识别码系记录在各字段的始端,它由其后的信息类型确定。举例说,若图2的照相机200要记录照相机的传感器在画幅曝光的过程中所观测 到的景物亮度等级,则照相机首先就要促使一独特的识别码就在表示景物亮度等级的数据记录上之前被先行记录。在最简单的实施例中,可记录在胶片上的各参数或信息类型都分配有独特的识别码,这样所有可能信息类型的识别码就构成一大型词典。由于在胶片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例如照相机、相片洗印厂等阶段)都必须采用同一个词典,因此各阶段都设有同样的只读存储器,这些存储器个个都含有通用识别码词典,且在使用胶片的各阶段控制着识别码的读写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照相机将某特定参数置入磁道600中时相片洗印厂无需事先知道,以便相片洗印厂能找出在磁道上的参数,因为相片洗印厂只要参照照相机所记录的相应的识别码即可。这点好处同样适用于任何其它分立的各元件之间,这时一个元件将数据写到胶片上。另一个元件在稍后的时间而且一般是在不同的位置从胶片上读取数据。
图7例示了一通用识别码词典的一个实施例。图7的词典是作为存储在连接到图2的微处理器的只读存储器700中的一组微代码实施的。图7的只读存储器700为可加以记录的各参数确定一个二字符识别码。在此实施例中,识别码在AA处开始,在HI处结束,这只是一个可能的例子,尽管图7画出的是各识别码与某一特定参数有关的情况,但在实际应用中,各识别码可能是与记录系统中该参数的缓冲器或存储器位置有关,以便在将有关数据记录之前就该数据的位置对该数据进行识别。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应用例如图7来编制只读存储器700的实际机器语言的内容,这取决于所应用的特定系统设计。
为表示某一特定信息(例如景物亮度或顾客地址)的各字母数字符号或为图7的其中一个二字符识别码而记录的二进制位系按图8的表确定的。图8的表是作为存储在连接到微处理器215的只读存储器800中的一组微代码列出的。各字母数字符号用六个二进制位组合格式表示,只读存储器800确定在使用胶片的各阶段用以在胶片上读/写数据的通 用符号词典。图8的表是从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符号得出的。
只读存储器800还确定留作控制用的因而不能供信息或数据使用的六个二进制位组合格式。图9列举的表中列出了这些备用符号,这些符号包括图6中所示的控制符号,其中包括起始符号615、识别标记620、画幅停止符号640以及起始和停止标记615和640的补码。图9中保留了其它一些符号,以便技术熟练的系统设计人员可以随意进行其它读或写的控制。
再参看图6,可以看到各数据字段以一个六位二进制奇偶字符结尾。奇偶字符的头两个(最高有效)二进制位总是10,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奇偶字符取图9任何备用字符的值。下一个二进制位是留给意外用途专用的。最后一个(最低有效)二进制位分别给(a)字段的识别码,(b)字段中其余的数据字符,和(c)奇偶字符本身进行单二进制位奇偶检验。这种格式甚至给奇偶二进制位保留了每字节六个二进制位的界线,从而简化了读取所记录数据的任务。它采用辅助操作比周知的每一个字符包含一个奇偶二进制位的方法少得多。
图2中,照相机200中的微处理器215,尽管涉及到各种容许参数各磁道位置的只读存储器240,还必须涉及到通用识别码词典和通用符号词典的只读存储器700和800,以便照相机200所记录的数据的之后一些阅读器能正确翻译那些数据。
数据的辅助数据最少时所使用的虚拟识别码
如前面参照图6谈过的那样,数据的各字段前面有一个由两个六一二进制位字符组成的识别码或识别码625。字段的其余部分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六一二进制位字符组成,表示某特定参数或信息。举例说,若照相机记录出将各画幅曝光用的光圈大小,则作为可能有的一个实例,采用图8的符号表,四个字符也就足够了。具体地说,若光圈大小为 f1.4,则第一个字符应为图8表示“f”的六一二进制位字节,第二个字符应为“1”,第三个字符为“·”,第四个字符则为表示“4”的六一二进制位字节。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方案需要对所记录的各参数配十二个识别码,所需的辅助数据量最多。(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辅助数据”(overhead)一词是指记录下来供控制或识别用的数据)。
为使这类辅助数据尽可能少,本发明包括了一些虚拟识别码,这种虚拟识别码能在图6数据的一个字段中记录一个以上的信息。参看图16,各字段分成多个子字段,各子字段含有不同的信息。在字段始端的识别码是个虚拟识别码625′,用作存储在只读存储器或查找表中的相应指令的地址。这些指令足以识别和解释一个字段中的各子字段或信息。
虚线识别码可以参照三种查找表的任何一个或每一个查找表。第一种类型是图17a中所示的那一种位映象查找表。图17a的位映象查找表按图16某些子字段中某些二进制位的状态规定照相机记录的某些参数。举例说,在子字段1中,该子字段有一个字节,若该字节为110000,则该字节中没有记录过任何数据。另外,两个照相机参数的数据系记录成四个最低有效位:二进制位4确定数据是否记录成二进制位3,二进制位3则确定照相机检测出的景物亮度是否在照相机的曝光范围以外(过亮或过暗)。图17a中规定的其它二进制位组合格式是一看自明的。
第二种查找表(即状态标识符查找表)示于图17b中。状态标识符查找表规定了某些字节的子字段位置,而且为这些字节个个规定了具有若干可能状态的参数的各可能状态。举例说,图17b的查找表规定了子字段2中记录着照相机的取向系正常的、颠倒过来、右边朝上、左边朝上和未定的指示。和先前一样,字节值110000不确定任何数据。其它图17b的查找表规定的子字段一看自明。
图17c例示了第三种查找表,这是一个换算算法查找表。该查找表为各子字段(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字节组成)存储着规定待读取的字节 位置的指令和计算所记录的用该诸字节表示的参数的值。反过来,图17c的查找表可以确定从所测出的景物参数(例如景物亮度)的大小计算各特定二进制位位置的二进制位置用的逆算法。照相机、相片洗印厂和任何其它磁性胶片的使用者的信息交换系统可以参照图17a、b和c三种查找表的任何一种应用虚拟识别码。
图17a、b和c的实例举例说明了这样一个特点,单个虚拟识别码参照三种不同的查找表可以找出字段中各种不同的多个子字段。事实上,图16的10个子字段个个都列在图17三个查找表的其中一个查找表中。在最佳的工作方式下,单个虚拟识别码就足供照相机采用多重查找表在单个字段中记录所有可能的与景物有关的参数。这样,与景物有关的信息就可由照相机加以记录,由相片洗印厂读回,检索的次数不超过某一定的最少次数,从而使整个过程非常快速,效率又高。
专用磁道的应用举例
在洗印加工方面
上面已就图2的实例说明了采用专用磁道用照相机来磁记录信息。图10例示了采用(图1或图3的)专用胶片磁道在相片洗印加工系统中进行磁读/写的例子。通常,这种相片洗印加工系统采用它自己型式的供磁道定位用的只读存储器240、700、800、一识别码词典和一符号词典。
图10中,在定单分录站910处将片条100从片盒中卸下(或至少部分将其抽出以便使其片头露出来)。定单分录站910可以设在照相器材商店或设在相片洗印厂中。定单分录站有一个磁读/写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磁头910a和一控制器(微处理器)915,控制器915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5中的定单分录算法。该算法确定0画幅中记录与顾客有关的信息用的校正磁道的位置,该信息包括想要印制的相片数、顾客的姓名和地址等,且系在终端920处输入或从其中一个照相机磁道直接读取。显影 剂927对片条100进行显影,以便在各已曝光的画幅上形成负象。
接着,片条100进入分类器930,由分类器930确定片条100上各画幅的最佳印片曝光条件。分类器进行这一工序可以是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靠人工进行,或采用影象传感器自动进行,如象在伊斯曼柯达克3510彩色印片机或伊斯曼柯达克CLAS    35彩色印片机上进行的那样。图11中例示了装在人工分类器930中的人工控制终端的一个例子。按压图11的终端左侧标有“D”的一排按钮中适当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将通过某给定的负象准备将感光印片纸进行曝光所用的亮度值从标称值(灰度级)改变-4至+4的任意值。分别按压标有“R”、“G”和“B”的一排按钮中相应的适当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印片纸曝光时红、绿和蓝光的强度按类似的方式从预定的标称值改变-4至+4的任意值。得出的分类结果(以亮度、红、绿和蓝印片曝光值表示)由分类器的磁头930a(按象图5的存储器240之类的只读存储器所确定的磁道的分配位置)记录在其中一个适当的专用磁道中。
应该指出,若原先记录在片条100上的数据表明片条100事先业已显影过和印制过(因而各画幅适当的磁道中就存储有分类值),则显影剂927和分类器930就自动处于旁路状态。
印片机940接受片条100,读取原先由分类器930记录在各画幅中的分类结果,并以其特性符合所记录的分类结果的曝光将一卷感光纸937的一个画幅通过相应的底片框夹进行曝光。印片机940包括它自己的磁读/写系统,例如磁头940a、控制器945和存储着分类器/印片机算法的存储器950。该算法供助于印片机940和分类器930按图1或图3的专用磁道格式控制磁读/写过程。举例说,印片机/分类器算法需要控制器945确定片条100上是否原先已记录有照相机磁道(C0至C3磁道)。如果有的话,则图1的专用磁道胶片制式是适用的,且读取适当的磁道即可找到(分类器930所使用的用以提高分类操作的精确度的)与 景物有关的信息。同样,存储器950中的印片机/分类器算法告诉印片机940到那里去找由分类器930记录在各画幅中的分类值。
检查站的操作人员观察相片卷943上的各相片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它们中的任一个进行印片修正。在执行对存储在存储器970中的算法进行检查的任务的控制器965的控制下,检查站的磁头960a在片条100上适当的磁道中记录着数据,反映了在给定画幅中进行印片修正的需要(如有的话)。估计有可能由于分类不对头而需要进行修正,而且必须对原分类的校正进行计算并记录在片条100上适当的磁道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是由检查站960本身进行的,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这是在一具有其自己的用于这种用途的磁记录头975a和记录系统的单独的再分类器975进行的。将片条100(这可能包括在许多这类片条的一卷中)传送到修正印片机980,这一般是将整卷片条传送过去的。修正印片机980有它自己的磁读/写系统,该系统包括磁头980a,用磁头980a可以读取适当磁道中适当的数据以确定哪一些画幅需要修正重印,和这些画幅原先各自的分类值以及其分类校正内容。根据此信息,修正印片机采用经校正的分类值将片条100上的适当画幅进行曝光。
修正印片机980所印制出来的一卷修正相片983、印片机940所印制的一卷相片943和一卷包括片条100在内的已显影的胶片都馈送到整理机985中。整理机将各原相片和修正相片与相应的各片条按整个顾客定单的要求对照整理,每当已印制相应的修正相片时就将任何原相片除去。相应已修正相片是否已印制是由整理机(sorter)985通过其磁读/写系统确定的,该读/写系统包括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90中的整理机算法的控制器987和整理机的磁头985a。磁头985a仅仅是受控制器987的指示根据图5中所示的磁道分配情况从片条100上其中一个适当的专用磁道读取所需要的数据。
相片洗印加工信息交换算法
具磁读/写硬件的相片洗印加工设备采用图18a-f所示的算法按下面所述的方式利用图1的专用磁道格式。
定单分录算法
参看图18a。定单分录站(例如胶片销售商所用的那一种)接收来自顾客的一盒图1所示的那种胶片。假设顾客已将胶片在其照相机中曝过光,而希望将胶片冲洗供印片。在这些情况下,下一步工序如图18a所示,这里参照图10所示的系统进行说明。该销售商可能只具备一些图10所示的组件,即P/F(相片洗印厂)定单分录站910、控制器915、存储着图18a所示的P/F定单分录算法的存储器925和终端920。顾客装有胶片100的盒子系插入定单分录站910(图18a的方框1001)。定单分录站910包括本技术领域周知的那种将片头从片盒中抽出的装置,从而使定单分录站的磁头910a能读取原先已记录在片头(画幅0)专用磁道上的数据(如有的话)。(图18a的方框1003、1005。)控制器915首先(通过磁头910a)确定画幅0的磁道F1是否空置着(方框1007)。若在磁道F1检测出数据(方框1007的“否”支线),控制器915就即刻得出结论:片盒是顾客要求印片的第二次定单,原先已显过影,因而应分开处理。不然的话,(走方框1007的“是”支线),控制器915下一步就按图5专用磁道的分配情况确定物主的名字和地址(识别标志)原先是否(假设采用图2所示的那种照相机)记录在画幅0的照相机磁道C0上(图18a的方框1009)。若否,则走方框1009的“否”支线,控制器915促使终端910上的显示促使销售商输入物主的ID(识别标志)(方框1011)。于是销售商在键盘920上输入物主的ID(方框1013)。不然的话,走方框1009的“是”支线,控制器915促使终端920显示原先记录在胶片中的物主的ID。接着,控制器915在收到原先来自终端920的输入时确定物主的ID是否齐全或正确(图18a的方框1015和1017)。若ID不正确或 不齐全,控制器915就促使终端920上的显示促使销售商纠正物主的ID(方框1019),从而使销售商通过在键盘920上进行正确的输入作出响应(图18a的方框1021)。若物主的ID是正确和齐全的(方框1017的“是”支线),则控制器915确定(方框1023))顾客的ID是否表明顾客是再次光顾的顾客。这个确定过程是通过将顾客的ID与销售商的计算机存储器中保存的所有顾客ID的档案进行比较进行的,顾客有可能使用了图2所示的那一种能在照相机曝过光的胶片上记录销售商特定的ID的照相机。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可能已由出售它的销售商编程过使它始终在该照相机所处理的所有胶片上记录该商销的ID。不然也可以设这样一个装置,使顾客能将其照相机编程得使其记录销售商的某些ID号。
假使在方框1023发现比较的结果是肯定的,则控制器915就促使在胶片上记录特别的指示,表明顾客是再次光顾的顾客(方框1025)。另一方面,若比较结果是否定的,则控制器915会促使另一个指示(或“否”的指示)记录在胶片上,表明顾客不是个再次光顾的顾客(方框1027)。接着控制器915就根据在方框1023进行的比较结果促使终端920显示对应于顾客ID情况(新或重新光临的)的选择方案,这些选择方案包括赋予重临顾客的特殊处理权或为吸引新顾客而给予的特殊折价或销售商原先已确定和存储在存储器925的任何对策(方框1029)。销售商根据终端920上所显示的选择方案可在终端920上输入准备记录在胶片上的特殊指令,这类指令规定了任何特殊处理方式或定价原则等(方框1031)。在方框1013、1021或1031在任何键盘输入记录的所有信息系通过磁头910a根据图5示的专用磁道分配方式记录在磁道F0或F1的画幅0上。接着,定单分录站910将片头再缩回片盒中(方框1035),打印出顾客的收据(方框1037),再把片盒排入料箱中,以便装运到相片洗印厂(方框1039)。
相片洗印厂分录站算法
如图10中所示,相片洗印加工系统本身可以有它自己的定单分录站,这样它就可以用计算机自动化的方式处理来自销售商的胶片,甚至处理直接从顾客来的胶片。当然这种相片洗印厂的定单分录站其工作可能与结合图18a论述的定单分录站几乎相同。但图18b突出了相片洗印厂的定单分录站与销售商定单分录站在工作上的不同点。参看图18b。图10的相片洗印厂定单分录站910从片盒中抽出片头以便读取记录在画幅0上的数据(方框1040)。于是相片洗印厂定单分录站的控制器915确定磁道FO0和FO1是否空着(方框1042)。若然,则用原先结合图18a说明的工序根据图5专用磁道的分配方式更新待记录在磁道FO0和FO1中表示顾额和定单信息的画幅0数据(方框1044)。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磁头910a和所要求的位置记录在画幅0的磁道FO0和FO1上(方框1046)。
另一方面,若原来收到胶片时磁道FO0和FO1就不是空着的话(方框1042的“否”支线),控制器915就促使相片洗印厂的操作人员(按原先结合图18a说明的方式)核实一下所有原先记录过的信息是否正确,否则就更新或校正该信息(方框1048)。接着,在方框1050,控制器915确定画幅1的磁道FO2是否空着。若磁道FO2不是空着的(方框1050的“否”支线),则表明顾客是作为印片二次定单提交片盒的。是否如此可从图5的专用磁道分配情况看出来,其中磁道FO2只含有涉及诸如修正校正之类或具体涉及二次定单指令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915就促使相片洗印厂操作人员检查磁道FO2上的数据是否完整(方框1052),然后将二次定单片盒送到处理二次定单专用的印片机或将二次定单叠合在一起(方框1054)才最后送到印片机上。
另一方面,若原来收到胶片时磁道FO2是空着的(方框1050的“是”支线),就把片盒送到接片机上(方框1056),将胶片接合成由许多顾客定单(方框1058)以便进行冲洗或显影(方框1060),然后印片(方框 1062)。图18b的方框1062表示的印片操作对应于图18c的印片机算法。
若原先没有记录过顾客ID、相片洗印厂ID、顾客定单信息和销售商家ID(若用到的话),则方框1044的更新工序可能要求相片洗印厂操作人员输入这些数据。如果顾客的照相机是图2所示的不具磁记录能力的普通照相机,情况也是如此。
印片机操作算法
如前面结合图10论述过的那样,相片洗印加工系统包括一与控制器945有联系的印片机940,控制器945则连接到存储着印片机算法的存储器950,这些算法示于图18c的流程图中。印片机940的操作由分类器930对显过影的底片100上各影象的分类结果确定。因此胶片离开定单分录站之后就在洗片显影站927中显影,得出的底片影象则由分类器930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确定印片机940通过底片影象对感光纸卷943上的一个画幅曝光所采用的曝光过程。
现在参看图18c说明控制器945执行分类器/印片机算法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假使许多片条100业已接合在一起形成已在显影剂927中处理过的长卷。此外分类器930将准备通过磁头930a以磁的方式记录在该画幅的磁道FO1中的各画幅按图5专用磁道数据的分配方式进行分类。经显影的底片卷通过印片机940(图18c的方框1064)控制器945促使磁头940a在胶卷到达印片机940时读取胶卷中各个别胶片顺序画幅0的磁道FO0、FO1、FO2中的数据(方框1066)。控制器945在各顺序开始时确定磁道FO2是否空着(方框1068)。若磁道FO2是空着的(走方框1068的“是”支线),则印片机标称算法对应于图18c的左侧垂直栏。另一方面,若原先记录在磁道FO2中的数据表明片条上的底片影象是准备按修正的要求进行印片,则按总的以图18c的中心垂直栏表示的修正工序进行加工。最后,若原先记录在画幅0磁道FO2中的数据表明底片是按顾客印片的二次定单提交的,则接下去就是总的在图18c 右侧垂直栏处表示的二次定单处理算法。方块1068中磁道FO2情况的确定给这些决定带来了方便,因为图5的专用磁道分配情况是这样的,即只有二次定单和/或修正指令才记录在画幅0的磁道FO2中。
若磁道FO2是空着的,则如前面谈过的那样,图18c左侧垂直栏中的标称印片工序之后接着就进入方块1068的“是”支线。首先,控制器945确定记录在画幅0中各顾客定单指令中所规定的相纸规格和表面类型是否与已装入印片机940中感光纸的规格和表面类型相对应(方框1070)。若不相对应,则走方框1070的“否”支线,控制器945就发出警报或显示出错误信号,除非或直到更换印片机940中的原纸。不然则走方框1070的“是”支线,由控制器945根据记录在画幅FO0中顾客的定单数据按照画幅号确定胶片上各画幅要印制的相片数。这样,数据就存储在控制器945的存储器中(方框1062)。接着,底片100在印片机940中往前进一个画幅(方框1074),由控制器945通过磁头940a读取当时的画幅号(方框1076)。这时控制器945就确定当时的画幅号是否在片条画幅总号的范围内(方框1078)。若画幅号是在容许的范围内,则当时的画幅含有待显影的影象,于是走方框1078的“是”支线,控制器945检测着存储器,确定该特定画幅要印制的相片数(方框1080)。此外控制器945还可以使分类器930能够对特定的画幅进行分类(方框1082),并促使印片机根据分类器930的分类结果印制出该画幅所要数量的相片(方框1084)。接着,将印制出来的相片数记录在该画幅的磁道FO1中(方框1086),然后胶片就前进到下一个画幅(方框1074),从而可以重复循环过程。
现在回到方框1078。若当时的画幅号不在胶片上画幅最大号的范围内(方框1078的“否”支线),则表明已到达顾客定单的末尾,于是控制器945促使印片机940在相片卷943对应于当时画幅相片的位置的一个边缘作一个特殊的缺口,该特殊缺口根据相片冲洗加工周知的习惯被包 括在相纸上定单标记的一端(方框1088)。接着控制器945促使底片卷前进到下一个顾客定单的片头(画幅0)。这时,控制器945就确定上一个定单是否就是已被接合的底片卷上的最后一个定单,若然,就停止操作(方框1092的“是”支线)。不然的话就走方框1092的“否”支线,为下一个顾客定单重复整个操作,回到方框1066。
现在回到方框1068。若确定的结果表明磁道FO2不是空着的,这可能表明底片卷并不是第一次印制提交的(方框1094),因而就需要采用修正工序或二次定单工序。于是控制器945就在方框1096确定记录在磁道FO2上的数据是否只表示修正指令(方框1096的“是”支线)抑或表示二次定单指令(方框1096的“否”支线)。若磁道FO2的数据只表示修正指令,则控制器945就象前面谈过的方式那样操作,即先确定相纸规格和表面是否正确(方框1070a),将胶片前送一个画幅(方框1074a),读取画幅号(方框1076a),再确定是否到了定单的结尾(方框1078a)。若不然,则控制器945读取修正数据或原先记录在磁道FO2上的指令(方框1100)。若当时画幅的磁道FO2是空着的,则走方框1102的“是”支线,这表明不需要印制当时画幅的修正相片,因而将底片再往前送一个画幅,回到方框1074a,然后重复该过程。不然的话,走方框1102的“否”支线,控制器945读取当时画幅待印制的相片数、当时画幅的分类结果和记录在磁道FO1上画幅的校正值(方框1104)。接着,控制器945就促使印片机940印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相片(方框1106)。然后控制器945读取原先从磁道FO2印出的相片数(如有的话),将其加到现行印片操作刚印出的相片数,并将和数再记录在磁道FO2正确的位置上。整个过程返回到方框1074a,于是胶片前进到下一个画幅,然后重复循环过程(方框1108)。
回到图18c的方框1096。控制器945可以确定磁道FO2含有二次定单指令,这表明底片是顾客作为印片二次定单提交的。于是控制器945 履行图18c的二次定单工序(方框1096的“否”支线)。要开始进行图18c二次定单的工序时,控制器945先确定记录在磁道FO2上二次定单顾客信息中规定的相纸规格和表面是否与已装在印片机940中相纸的规格和表面类型相对应(图18c的方框1070b)。若相纸规格和表面不符合规定(方框1070b的“否”支线),控制器945就促使给操作人员发出警报,并停止该工序。不然的话(方框1070b的“是”支线),控制器促使印片机940使胶片100前送一个画幅(方框1074b),并读取记录在下一个画幅的磁道CO或磁道FO0的画幅数(方框1076b)。接着,控制器945确定该画幅数是否在顾客定单内最大画幅数的范围内(方框1078b)。若否(方框1078b的“否”支线),则画幅数表明定单已到头,用而控制器945促使印片机940在相片卷943相应的位置打一个缺口或定单结束的标记(图18c的方框1088)。不然的话,走方框1078b的“是”支线,控制器945促使记录在目前这个画幅的磁道FO2中的二次定单数据经由磁头940a读出(方框1100a),从而可以将这些指令储存和执行。二次定单工序的其余操作与修正工序的一样,具体地说,方框1102、1104、1106和1108在图18c二次定单工序的对应方框分别标以1102a、1104a、1106a和1108a。
检查过程
图10的检查站960在控制器965的控制下遵循存储在存储器970中的检查算法,该检查算法示于图18d的流程图中。检查站960经由磁头960a读取数据画幅0、磁道FO0、FO1和FO2(图18d的方框1200)。控制器965确定磁道FO2是否空着(方框1203)。若磁道FO2不是空着,这表明现行的定单需要侈正或作二次定单,于是发出警报或指示(方框1203的“否”支线)。在特殊的情况下,若认为不需要进行二次定单或修正工序,则检查站960可在这时停止操作。不然的话,走方框1203的“是”支线,检查站960将底片前送一个画幅(图18d的方框1205),并 读取下一个画幅的画幅号(方框1207)。控制器965确定该画幅号是否在给定胶卷最大画幅号的范围内(方框1209)。若否,则走方框1209的“否”支线,该画幅号表明该特定顾客定单已结束,于是控制器965下一步就确定是否已设定定单结束的标志(方框1211)。下面谈谈该标志的设定。若否(方框1211的“否”支线),则表明底片和相片彼此不同步化(方框1213),于是警报就响了。不然的话,定单已正确结束,底片卷向前进到下一个顾客定单或胶卷的画幅0(片头)(方框1215),于是重复整个循环。
返回到方框1209。若现行的画幅号并不表明顾客定单已结束(方框1209的“是”支线),则控制器965(通过磁头960a)读取该特定画幅根据原先记录在该画幅的磁道FO1上的顾客定单数据应印制的相片数(方框1217)。若该画幅要求印制的相片数为0(方框1219的“是”支线),则过程就返回到图18d的方框1205,将底片往前送一个画幅,并为下一个画幅重复以上各步骤。不然的话,走方框1219的“否”支线,控制器965确定是否已设定定单结束的标志。如果是已设,这就可能(如前面一样)表明,底片卷与相片卷彼此不同步化(方框1221的“是”支线),于是警报响了(方框1223)。不然的话,走方框1221的“否”支线,相片卷943被往前送等于所要求的相片数的画幅数(方框1225)。这些相片由操作人员加以检查(方框1227)。并确定各相片是否可销售(方框1229)。如果是这样,就走方框1229的“是”支线,操作人员在键盘上输入,表明相片是可出售的,于是控制器965通过确定是否在相片卷上检测出定单标志或缺口的末端来进行响应(方框1231)。若否,控制器965就促使相片的实际数记录在当时画幅的磁道FO2中(方框1233),同时过程返回到方框1205,将底片前送到下一个画幅,于是重复该过程。不然的话,走方框1231的“是”支线,控制器965根据在相片卷943上检测出的定单标志或缺口的末端而设定定单标志末端(方框1235)。和 以前一样,这时控制器965促使相片数写入在磁道FO2中(方框1233),并为下一个画幅重复整个循环。
返回到方框1229。若操作人员向控制器965发出信号表明现行相片不是可销售的(方框1229的“否”支线),控制器965就促使操作人员确定该缺陷是否可通过改变曝光条件印制新的(修正)相片来加以校正(方框1237)。若否(方框1237的“否”支线),则操作人员向控制器965发出信号,于是控制器965树起报废标志(方框1239),同时操作人员将相片打上报废的记号(方框1241),一般是在相片上用油笔打上“X”号。另一方面,若曝光条件可以校正(方框1237的“是”支线),则操作人员(可以是人或是带计算机执行的算法的自动机械)确定或计算为修正进行的校正使其符合曝光分类(原先由分类器930确定),同时操作人员将相片打上修正相片的可见标记(一般是用油笔在相片上划个中斜线)。这之后,过程转入方框1231,并以原先谈过的方式继续进行下去。但在这种情况下,在方框1233,写入在磁道FO2中的包括为修正进行的校正使其符合原先的分类。
实单汇总过程
图10的整理机985,在控制器987的控制下遵循着存储在存储器990的汇总(或“整理”)算法。整理算法示于图18e的流程图中。参看图18e,整理机985收到底片100时,定单汇总过程就开始。从第一个顾客的定单开始,整理机经由磁头985a读取画幅0的磁道FO0规定销售辨ID和顾客ID的数据,同时控制器987使相片计数值复位(图18e的方框1400)。下一步,整理机985将底片100往前送一个画幅并读取画幅号(方框1402)。于是控制器987确定该画幅号是否在某一顾客定单内最大画幅号的范围内。若否(方框1404的支线),控制器987就确定是否已树起1号定单结束标志和2号定单结束标志(方框1406)。如下面即将谈到的那样,1号定单结束标志表示在整理机985收到的第一次相片卷 943上的现行画幅包括在画幅边缘的定单结束缺口或标志,同时2号定单结束标志表示修正相片卷983同样的情况。因此若控制器987在图18e的方框1404确定:在整理机985处的底片卷100的现行画幅号超过某一顾客定单的最大画幅号(方框1404的“否”支线),则1号定单结束标志和2号定单结束标志理应业已树起,以便使该胶片与原相片卷943以及修正相片卷983同步化。若情况不是这样(方框1406的“否”支线),就发出警报,同时使过程停下来(方框1408)。不然的话,控制器987使1号定单结束标志复位(方框1410),并促使整理机985将当前的一批相片和各底片分别从印片辊943和983以及底片卷100排到料仓中(方框1412),以便送往封套站995(方框1414),同时整理机985将底片卷100往前送到下一个顾客定单的画幅0(方框1416),然后整个过程又开始。
返回到方框1404。若现行的画幅号是在某一顾客定单最大画幅号的范围内(方框1404的“是”支线),控制器987就促使现行画幅所要求的印片数从磁道FO1上的顾客定单数据读取(方框1420),然后确定该画幅的磁道FO2是否含有修正校正或表明报废的数据(方框1422)。若否,控制器987就促使操作人员确定原相片卷943上相应的相片是否打有修正标记或报废标记(方框1424)。若是,则由于相片与底片不同步化,因而警报响了,同时过程停止(方框1426)。不然的话,走方框1424的“否”支线,这时一切都处于同步化状态,于是控制器987就促使整理机985从相片卷943切下一系列数量与所要求的相片数(原先读取的)相等的相片,然后将这些相片送到一料仓中,以便传送到封套机995中(方框1428)。这时由于已将原相片卷943往前送所要求的相片数,印片计数器就增加同数量的计数值(方框1430)。接着控制器987就确定定单结束缺口或标记是否出现在现在在整理机中就位的相片上(方框1432)。若否,过程就返回到方框1402。不然的话(方框1432的“是”支线)在返回图18e流程中的方框1402之前树起1号定单结束的标志 (方框1434)。
返回到方框1422。若控制器987确定修正或报废数据已记录在该画幅的磁道FO2上(方框1422的“是”支线),控制器987就确定磁道FO2上的数据是否表明已树起报废标志(方框1440)。若是,控制器987就促使操作人员确定原卷943上相应的相片是否加有报废的标记(方框1442)。若否,则底片卷100上的数据和相片卷943上的数据不匹配,于是警报响了,过程停下来(方框1444)。不然的话,走方框1442的“是”支线,控制器987促使整理机从相片卷943上切下所要求数量(原先在方框1420上读取的)的报废相片(方框1446),同时过程往前进行到方框1432,重复着原先所述的有关步骤。
返回到方框1440,若确定对现行的画幅无需树起报废标志,则走方框1440的“否”支线,控制器987断定;原先在方框1422所作出的确定表明在现行画幅的磁道FO2出现修正校正,从而表明修整卷983上相应的修正相片需要加以取代,代替原卷943上相应的一些相片(方框1448)。因此控制器987清除2号定单结束标志(方框1450)。这时控制器987促使操作人员确定原卷943上的现行相片是否打上修正的标记(方框1452)。若否,则相片卷与底片卷不同步化(方框1452的“否”支线),于是控制器987响起警报来(方框1408)。不然的话,走方框1542的“是”支线,控制器987促使整理机985从修正卷983上切下所要求数量(原先在方框1420处读取)的相片,从而促使修正卷往前送该数量的相片,送到整理机985的尽头(方框1454)并增加印片计数器的计数(方框1456)。这时控制器987就询问整理机985:整理机985刚收到的修正相片画幅其上是否有定单结束的缺口或标记(方框1458)。若否,则从原相片卷943切下所需要的相应数量)原先在方框1420读取)的报废相片,同时过程继续进行到方框1432。不然的话,走方框1458的“是”支线,控制器987树起2号定单结束的标志,表明修正相片卷已 达定单结束缺口。这时就把原相片切下来(方框1460)。
封套机算法
控制器987控制着封套机985,执行图18f所示的封套机算法,该算法系存储在存储器993中的。其过程如下;控制987应用原先从底片上读取的数据,即顾客标志、销售商标志、印片数和服务类型(方框1600)。控制器987采用存储在存储器983中供选择的定价信息计算顾客定单上的价格(方框1602),取封套并在封套上打印顾客的地址(方框1604),然后确定该特定顾客定单是否有销售商的标记(方框1606)。若否,则表明定单不是通过销售商而是通过顾客直接邮寄收到的。因此采用邮寄定单程序(方框1606的“否”支线)。在此邮寄定单程序中,控制器987读取存储器原先在底片100为整理机985所切下之前从底片100读取的顾客地址(方框1608)。接着,控制器987促使封套机995将顾客地址印到封套上(方框1610),并将料仓的料装进封套中(方框1612),用邮区代码将封套分类,然后装进邮箱中(方框1614)。
返回到方框1606,若销售商标志已写在底片100上,则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同时由控制器987检测此情况(方框1606的“是”支线)。响应时,控制器987将料仓的料(胶片或相片)装进封套中,再将封套排入对应于特定商家ID的商家袋中。
虽然本发明是具体参照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详细介绍的,但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前题下,是可以对本发明作种种更改和修改的。

Claims (6)

1、一种用于照相胶片洗印的定单分录方法,采用供处理细长形的胶片片条用的操作员终端接口,该细长形的胶片片条具有连续的供拍摄的画幅位置(即画幅)、一实质上透明的磁性层片基和记录在所述磁性层中的纵向磁信号记录道(即磁道),各磁道通常毗邻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画幅,一些不同的所述磁道含有涉及不同预定数据范畴的数据,所述胶片片条有一个片头,所述磁道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磁道中的至少一个磁道在所述片头内延伸,这些磁道是分别供记录顾客识别数据、定单指令数据和二次定单指令数据专用的,所述方法包括;
抽出所述胶片片头并读出记录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磁道上的数据;
若胶片片头内所述第一磁道不存在时,促使所述操作员终端接口输入用户识别数据,并将该识别数据作为所述起始画幅的所述第一磁道进行记录;
若胶片片头内所述第二磁道不存在时,促使所述操作员终端接口输入定单指令数据,并将这种指令数据作为所述起始画幅的所述第二磁道进行记录;
若胶片片头内所述第一磁道含有表明所述胶片原先已加工过的数据时,促使所述操作员终端接口输入二次定单指令数据,将该二次定单指令作为所述起始画幅的所述第三磁道进行记录,并将所述胶片片条检出以便印片时不对该胶片显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各所述连续画幅所述胶片的一个边缘有一个片孔,从而,通过个别所述片孔对其中某一特定的所述画幅的定位作用以及通过在一个画幅内的个别所述磁道的作用,各所述数据范畴可按该胶片的纵向方向在所述片条上加以访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道包括:
多个纵向外围磁道,以磁性方式记录在所述磁性层中,且其位置距所述片条的其中一个纵向边缘近得足以使其处在所述连续画幅的外侧,各所述外围磁道在相应其中一个所述画幅的长度内开始和结束,从而使各磁道通常毗邻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画幅,一些不同的所述外围磁道含有涉及不同数据范畴以磁的方式记录的数据,一些所述磁道即供该数据专用的;和
多个纵向内部磁道,以磁性方式记录在所述磁性层中并在各所述画幅内开始和结束,从而使各所述内部磁道在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画幅内开始和结束,一些不同的所述内部磁道含有涉及不同数据范畴以磁性方式记录的数据,相应的一些所述磁道即供该数据专用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磁道即包含在所述纵向内部磁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磁道较宽,所述内部磁道则较窄,从而使胶片在写入所述外围磁道的过程中可以横向漂移,所述外围磁道是在胶片横向漂移较大的情况下供写入数据专用的,所述内部磁道则在胶片横向漂移较小的情况下供写入数据专用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磁道是供在其中读/写这类数据专用的,在其某些区域的所述感光层与所述外围磁道对齐时,所述感光层有些损伤;和
所述内部磁道是供在其中读/写这类数据专用的,读/写时所述画幅内的所述感光层没有损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磁道是用磁头记录法形成的,即磁头是进行数据记录但其与所述片条接触的力不足以伤及所述感光层,而所述外围磁道也用磁头记录法形成的但磁头记录数据时其与所述片条接触的力并不是始终足以避免所述感光层受损伤。
CN89107803A 1988-10-07 1989-10-07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定单分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500688A 1988-10-07 1988-10-07
US255,806 1988-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44A CN1041844A (zh) 1990-05-02
CN1020966C true CN1020966C (zh) 1993-05-26

Family

ID=2296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9107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66C (zh) 1988-10-07 1989-10-07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定单分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0437539B1 (zh)
JP (1) JPH04501024A (zh)
KR (1) KR900702410A (zh)
CN (1) CN1020966C (zh)
AU (1) AU619616B2 (zh)
CA (1) CA1319422C (zh)
DE (1) DE68924071T2 (zh)
WO (1) WO19900042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7419A (en) * 1988-10-07 1990-12-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Self-clocking encoding/decoding film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using dedicated magnetic tracks on film
BR8907699A (pt) * 1988-10-07 1991-07-30 Eastman Kodak Co Tira alongada de filme fotografico,processo para gravar dados na mesma,sistema de troca de informacoes de filme e sistema de filme e de fotoacabamento
JP2682723B2 (ja) * 1990-04-02 1997-11-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写真フイルム受付機
US5313237A (en) * 1993-02-23 1994-05-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in a film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JP2970454B2 (ja) * 1995-01-30 1999-11-02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写真焼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22041A1 (de) * 1961-04-25 1968-10-03 Kalart Company Inc Klangaufzeichnungstraeger
AT346704B (de) * 1975-02-06 1978-11-27 Eumig Einrichtung zum speichern elektromagnetischer steuersignale und mit dieser einrichtung ausgestatteter tonfilmprojektor
FR2382325A1 (fr) * 1977-03-02 1978-09-29 Kodak Pathe Produit comprenant une couche d'enregistrement magnetique transparente
DE2964481D1 (en) * 1978-08-04 1983-02-17 Eastman Kodak Co Photographic film unit
DE2949290C2 (de) * 1979-12-07 1983-02-24 Rudolf 4630 Bochum Ham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fotografischen Kopi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0004209A1 (en) 1990-04-19
KR900702410A (ko) 1990-12-07
CN1041844A (zh) 1990-05-02
CA1319422C (en) 1993-06-22
EP0437539A1 (en) 1991-07-24
AU619616B2 (en) 1992-01-30
JPH04501024A (ja) 1992-02-20
DE68924071T2 (de) 1996-06-13
EP0437539B1 (en) 1995-08-30
AU4488189A (en) 1990-05-01
DE68924071D1 (de) 1995-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37C (zh)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印片和修正过程
CN1026265C (zh) 带透明磁层的照相胶片和处理这种胶片的照拍冲洗系统
CN1030007C (zh) 照相胶片条、胶片信息交换系统和记录胶片信息的方法
CN1025373C (zh) 带透明磁层的照相胶片和处理这种胶片的照相冲洗系统
US5021820A (en) Order entry process for magnetically encodable film with dedicated magnetic tracks
US4974096A (en) Photofinishing process with film-to-video printer using dedicated magnetic tracks on film
US5194892A (en) Film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with virtual identification codes
CN1046388C (zh) 带有采用胶片上专用磁道的胶片-录象转换器
CN1041842A (zh) 采用胶片上专用磁道的胶片一录象播放机
CN1030008C (zh) 照相胶片条,胶片信息交换系统和记录胶片信息的方法
US4975732A (en) Finishing process for magnetically encodable film with dedicated magnetic tracks
CN1041832A (zh)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相片洗印过程
CN1041843A (zh) 用于采用胶片上专用磁道的照相机的隐式中卷中断保护码
CN1020966C (zh) 用于带专用磁道的可磁性编码胶片的定单分录方法
CN1031298C (zh) 带有采用胶片上专用磁道的胶片信息交换系统的相片洗印加工设备
KR0129002B1 (ko) 전용 마그네틱 트랙으로 마그네틱 엔코드될 수 있는 필름용의 인화 및 변경 프로세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 255006

False: 255806

Number: 18

Volume: 6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FROM: 255806 TO: 255006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