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6571B -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6571B
CN102096571B CN201010569563.4A CN201010569563A CN102096571B CN 102096571 B CN102096571 B CN 102096571B CN 201010569563 A CN201010569563 A CN 201010569563A CN 102096571 B CN102096571 B CN 102096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dl
data
component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95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6571A (zh
Inventor
井上启
坂本茂
山崎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96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6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大幅度减少进行光栅化的页数从而提高处理效率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在使用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的可变印刷数据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中,至少具备:分析处理部,对上述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多个分图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变换处理部,在选择了特定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编集处理部,对变换后的PDL数据进行布局编集,在PDL的状态下合成上述多个分图;和RIP处理部,对合成上述多个分图而得到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可变印刷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可变印刷是提取共同部分并尽量再利用,仅替换可变(variable,可变)部分由此来省略图像生成时间的技术。以往的可变印刷,是将反复利用的分图(后面称为再利用分图)进行光栅化以后高速缓冲存储在内部存储区域中,将不反复利用的分图(后面称为暂时利用分图)进行光栅化以后与进行了高速缓冲存储的再利用分图合成来生成页面图像,抑制再利用分图的光栅化处理以及相同数据的传送,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关于这种可变印刷,例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即,在将由多个图像分图和该多个图像分图的布局定义组成的、表示涉及多页的印刷图像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成被光栅化并被划分成各页的第2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装置中,具备:第1分图配置部,根据上述第1图像数据生成第3图像数据,该第3图像数据具有与上述印刷图像上的图像分图的布局不同的、具有配置了多个图像分图的页的第2布局;光栅化处理部,通过将上述第3图像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第4图像数据;和第2分图配置部,从上述第4图像数据中取出光栅化后的各图像分图并将所取出的各图像分图配置成与上述印刷图像的每页的布局匹配来构筑上述第2图像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0395号公报
在上述的可变印刷中,在每1页保存了1个要被合成的分图的情况下,若分图数量增加则要进行光栅化的页数变得庞大从而导致处理效率大幅度恶化。特别是,对于由共同部分(再利用分图)的面积较小并且大量的分图构成的数据和由大量的可变部分(暂时利用分图)构成的数据,处理效率明显恶化。
所以,为了提高可变印刷的处理效率,希望不生成导致上述那样的处理效率恶化的数据,但是在控制可变印刷的装置一侧无法使用户判断是处理效率高的数据还是处理效率低的数据。而且还存在如下问题,即,用户不希望但却生成了那样的数据的可能性较大,若输入了这样的数据则处理效率极端地下降。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通过将非再利用分图(暂时利用分图)统一进行光栅化来实现处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统一进行光栅化时需要有第2布局,从而必须生成第2布局的位置和尺寸等的内部信息,因此增加了处理。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因为必定需要光栅图像的合成处理,所以若分图数量增加则处理效率还是会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减少要进行光栅化的页数从而提高处理效率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构成为,在使用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的可变印刷数据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中,能够执行:第1处理方式,对上述多个页面数据进行光栅化,从各个光栅数据中截取上述多个分图并合成,生成上述图像数据;和第2处理方式,将上述多个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从各个PDL数据中截取上述多个分图并合成,对合成后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另外,本发明,在使用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的可变印刷数据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中,至少具备:分析处理部,对上述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多个分图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变换处理部,在选择了特定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编集处理部,对变换后的PDL数据进行布局编集,在PDL的状态下合成上述多个分图;和RIP处理部,对合成上述多个分图而得到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另外,本发明是根据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的可变印刷数据来控制可变印刷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发挥下列作用:分析处理部,对上述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多个分图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变换处理部,在选择了特定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编集处理部,对变换后的PDL数据进行布局编集,在PDL的状态下合成上述多个分图;和RIP处理部,对合成上述多个分图而得到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能够大幅度减少要进行光栅化的页数,从而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其理由是,在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中,对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图的数量和面积等,选择执行对配置了各分图的页进行光栅化,从光栅数据中切取分图并合成的处理方式,或者在PDL的状态下从各页截取分图进行合成并对以PDL方式合成的页进行光栅化的处理方式,因此对于后者的处理方式,只对以PDL方式合成的页进行光栅化即可。
由此,能够解决如下问题,即,对于不适合进行可变印刷的、由共同部分(再利用分图)的面积较小并且大量的分图构成的数据或由大量的可变部分(暂时利用分图)构成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可变印刷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的程序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PPML分析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PDL布局编集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以往的处理方式(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提案的处理方式(在PDL的状态下合成分图的处理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PPML分析处理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PDL布局编集处理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处理方式判定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如PPML(Personalized Print Markup Language:个人化印刷品标记语言)这样的可变印刷作业中,在1页中保存了1个要被合成的分图的情况下,对于由共同部分(再利用分图)的面积较小并且大量的分图构成的数据和由大量的可变部分(暂时利用分图)构成的数据,需要对分图数量的页进行光栅化,处理效率极端恶化。
所以,对于这样的再利用率较低的数据,不应该通过可变印刷方式进行处理而是应该以普通印刷(PS和PDF(Portable DocumentFormat))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由于顾客通过可变应用不是希望却容易生成再利用率较低的数据并以PPML方式输出,所以若向打印机输出了则比普通印刷还慢。
这样,使用了PPML的印刷,非常依赖可变印刷的布局和数据的构成,若用户不熟悉数据的构成和布局,则会发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印刷的不理想情况。于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即使是使用了再利用率较低的数据的情况处理效率也不会降低这样的功能。
具体来讲,在接受了可变印刷数据的阶段,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在共同部分(再利用分图)较多的情况下利用以往的处理方式进行印刷,在可变部分(暂时利用分图)较多等、利用以往的处理方式效率会降低的情况下,则在PDL的状态下合成各分图,然后进行光栅化,来大幅度减少要进行光栅化的页数,从而实现处理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地说明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可变印刷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可变印刷控制装置的程序构成的图。另外,图3是表示PPML分析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图4是表示PDL布局编集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另外,图5以及图6是说明以往的处理方式和本实施例提案的处理方式的图,图7至图11是表示可变印刷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例的可变印刷系统10由分析可变语言的印刷数据从而生成每页的图像数据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和根据每页的图像数据执行印刷的输出装置30构成。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或者WAN(Wide Area Network)等网络与指示可变印刷的客户端(未图示)连接,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和输出装置30通过专用的接口连接。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1、ROM(Read Only Memory)22、RAM(Random Access Memory)23、VIF(Video Interface,视频接口)24、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25等构成,将ROM22中存储的程序在RAM23中展开并通过CPU21执行。在RAM23中,有保存对象的高速缓存和保存合成图像的帧缓冲区。VIF24用于向输出装置30传送合成的图像。
输出装置30是网络打印机或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图1中,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和输出装置30被设成分别的装置,但是也可以将它们构成为1个装置。另外,可以在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中具备HDD,也可以将对象和合成图像保存在与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连接的其他的装置的存储器或HDD中。
图2是表示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的程序构成的图,具备使计算机作为PPML分析处理部201、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处理部204、图像合成部205、引擎I/F部206和控制处理部207发挥功能的程序。
PPML分析处理部201在输入的可变印刷数据是存档格式时进行解压缩,检查是否有语法上的错误。然后,进行处理方式的判定,执行PPML解译。
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将被请求了输入数据的图像文件的范围的页变换成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并发送给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
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请求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进行需要的页的PDL变换,接受变换后的PDL,将PPML文件中描述的分图的位置、尺寸、图像变换指示改写为PDL,在PDL的状态下截取分图,并合成所截取的分图,生成合成后的页的PDL。截取而得到的再利用分图被保存在存储器等中。
RIP处理部204,在选择了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后面进行详细叙述)的情况下,将图像文件(PDF文件)光栅化并写到帧缓冲208中。在对象页包含再利用分图的情况下,对分图的矩形进行截取并保存到高速缓存209中。在选择了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后面进行详细叙述)的情况下,RIP处理部204将通过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生成的PDL光栅化并写到帧缓冲208中。
合成处理部205,在帧缓冲208中对高速缓存209中保存的再利用分图和暂时利用分图进行合成处理。
引擎IF部206将写到帧缓冲208的页面图像传送到输出装置30。
控制处理部207控制各处理的同步和排他控制等的处理全体。
图3是图2的PPML分析处理部201的构成图,具备存档解压缩部201a、PPML语法/句法校验部201b、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和PPML分析部201d。
在输入数据被存档压缩了的情况下,存档解压缩部201a进行解压缩,使其成为PPML文件和图像文件(PDF:Portable DocumentFormat)。
PPML语法/句法校验部201b对PPML文件进行语法/句法校验,确认作为PPML的描述中是否没有错误和不正当。如果存在错误或不正当,进行出错输出并停止处理。
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根据构成页的分图的数量和面积,判定是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好还是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好。根据该判定结果变更处理流程。
PPML分析部201d对PPML进行分析,对构成页的分图和该分图的位置、尺寸、实施怎样的图像变换等进行解译。
图4是图2的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的构成图,具备PDL数据接收部203a、坐标变换部203b、剪切变换部203c、图像变换部203d和PDL嵌入部203e。
PDL数据接收部203a请求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对需要的页进行PDL变换,并接收由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变换后的数据。
坐标变换部203b将PPML文件中描述的PPML的坐标变换成PDL的坐标,使分图的位置、尺寸能够应用于PDL。
剪切变换部203c将PPML文件指定的图像剪切应用于PDL,并对PDL施加用于以PDL方式再现适当的分图的形状的处理。
图像变换部203d通过附加用于以PDL方式实现由PPML文件指定的图像变换的命令来编集PDL,以使得能够以PDL方式进行与PPML同样的图像变换。
PDL嵌入部203e编集PDL,以使得全部的分图被正确构成并能够适当地进行光栅化。
接着,对比以往的处理方式和本实施例提案的处理方式来进行说明。图5表示了以往的处理方式(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
设作为可变印刷数据的PPML数据40由PPML文件50和作为图像文件的PDF60构成。在PDF60中,每页配置有1个分图,再利用分图和暂时利用分图都采用相同的形态。各分图的页面尺寸是完成图像80的尺寸。在该例中,为了完成1件的可变印刷数据,使用2个再利用分图(71a、72a)和4个暂时利用分图(73a~76a)。
为了生成完成图像80,对PDF文件60的需要页进行RIP。从进行RIP后的光栅数据71~76中只截取分图的矩形,将其设为要在页面中合成的分图。对于包含再利用分图的页71、72,只进行一次RIP,并从光栅数据中截取需要的矩形作为再利用分图71a、72a保存到高速缓存中,而在第2件以后使用被高速缓存的分图。对于包含暂时利用分图的页73~76,进行RIP并截取需要的矩形,将其作为暂时利用分图73a~76a配置在PPML文件50中记载的位置。
在该例中,为了生成1页的完成图像80需要进行6页的RIP。由于分图的页按照完成图像80的页面尺寸被保存,所以需要的区域相对于页面来说非常小,页面的大部分区域没有被使用。但是,由于必须每次都对各页全体进行初始化并对全体页进行光栅化,所以若分图数量增加则每次对各页进行RIP时都需要开销,这导致了效率低下。
图6表示了本实施例中提案的处理方式(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
作为可变数据的PPML数据40同样由PPML文件50和作为图像文件的PDF60构成。在PDF60中,在每页配置有1个分图。各分图的页面尺寸是完成图像80的尺寸。为了完成1件可变印刷数据,使用2个再利用分图(61a、62a)和4个暂时利用分图(63a~66a)。
为了生成完成图像80,从PDF文件60的需要页(61~67)中以PDL方式只截取分图的矩形。将所截取的分图(61a~66a)中的再利用分图以所截取的PDL的状态保存到存储器或者HDD中。第2件以后使用保存的截取分图。
将所截取的分图(61a~66a)如合成图像90那样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PDL的合成图像90完成后进行RIP,生成完成图像80。在该例中,为了生成1页的完成图像80只进行1页的RIP,与以往的处理方式相比,RIP次数变成1/6。使用的分图数量越多则其效果越大。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可变印刷装置20的处理的流程图。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接受作为可变印刷数据的PPML数据并开始处理。
在PPML分析处理部201中,进行PPML数据的校验,确认是否没有语法以及句法上的错误。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进行处理方式判定,判定是应该以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还是应该以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方式来进行处理(S101)。图8表示了该PPML分析处理部201的处理的详细(后面进行说明)。
在PPML分析处理部201没有正常结束的情况下(S102的否),显示或者印刷出错信息来通知发生了错误的情况,并结束处理。在正常结束(在PPML的语法/句法上没有错误)的情况下(S102的是),按照PPML分析处理部201中判定的处理方式对处理进行划分(S102)。
在是合成光栅化后的分图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S103的否),对再利用分图进行RIP并保存到高速缓存中(S107)。接着,提取再利用分图的共同部分,在是作为格式而使用的情况下生成格式数据并保存(S108)。并且,对暂时利用分图进行RIP,并通过与所生成的格式数据合成来生成页面数据(S109)。
另一方面,在是以PDL的状态进行合成的方式的情况下(S103的是),通过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将图像文件变换成PDL(S104)。所变换的PDL在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中按照PPML中描述的布局进行配置、截取、图像变换后,被合成(S105)。并且,对所合成的PDL进行RIP,生成页面数据(S106)。图9表示了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图10表示了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后面进行说明)。
然后,通过引擎I/F部206将利用2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生成的页面数据传送到输出装置30(S110),并在输出装置30中印刷该页面数据。输出页面数据后,在存在后续作业的情况下(S111的否),在作业结束之前反复进行从S103的判定处理开始到页面的输出(S110)为止的处理。
[PPML分析处理部201的处理]
图8是表示PPML分析处理部201的处理(图7的S101)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在PPML分析处理部201中,判断PPML数据是否被存档压缩(S201),在被存档压缩的情况下,对PPML数据进行解压缩(S202)。
在解压缩后,校验输入的PPML数据的语法和句法上是否没有错误(S203)。在存在错误的情况下(S204的否),将表示该情况的信息作为出错信息生成,并通知上位控制从而中断处理(S205)。
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S204的是),由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判定处理方式(S206)。在处理方式的判定结束后,对PPML文件进行分析直到最后(S207)。图11表示了处理方式判定部的处理(后面进行说明)。
[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的处理]
图9是表示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的处理(图7的S104)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与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之间建立通信(S301),并将PDF布局编集处理部203请求的页数变换成PDL(S302)。接着,确认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能否接收变换后的PDL数据(S303),在无法接收的情况下(S304的否),在取得了重试间隔后(S305)再次确认能否接收。如果能够接收,则向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发送变换后的PDL数据(S306)。
在PDL数据的发送结束后,询问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是否有变换请求(S307),在有请求的情况下(S308的是),返回到S302的将请求的页数变换成PDL的处理,并反复进行变换处理直到不再有PDL变换请求。
[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的处理]
图10是表示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的处理(图7的S105)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PDL布局编集处理部203,与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之间建立通信(S401),请求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对需要页进行PDL变换(S402),并从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接收PDL(S403)。并且,变换PPML的坐标位置、尺寸信息使其符合PDL的坐标系(S404)。
当在PPML的指定中含有剪切处理的情况下(S405的是),针对PDL编集PDL以使得达到与PPML指定的剪切相同的效果(S406)。在PPML的指定中含有图像变换处理的情况下(S407的是),针对PDL编集PDL以使得达到与PPML指定的图像变换相同的效果(S408)。合成结束后作为1个PDL一起输出(S409)。
接着,判断是否存在应该进行布局变换的页(S410),反复进行从向图像文件PDL变换处理部202发出PDL页变换请求的处理(S402)开始到完成图像的PDL输出为止的处理,直到不再有应该进行布局变换的页。
[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的处理]
图11是表示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的处理(图8的S206)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在处理方式判定部201c中,从PPML文件中取得全部再利用分图的名称和矩形的宽度、高度来计算再利用分图的面积,生成再利用分图的名称和面积的列表并记录(S501)。
接着,从该列表中取出1件再利用分图,对该再利用分图在全体作业中被使用的次数进行计数,计算利用频率(S502)。在利用频率小于预先决定的值(例如10%)的情况下(S503的是),判断再利用分图的面积相对于完成图像80的页面面积来说是否在预先决定的值(例如1/4)以上(S504),在小于1/4的情况下,设为非再利用对象并记录到列表中(S505)。并且,对全部的再利用分图进行该确认。
列表完成后(S506的是),计算出构成页的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并且对非再利用对象的再利用分图进行计数,对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和非再利用对象的再利用分图进行合计(S507)。接着,判断合计值是否在预先决定的值(例如30)以上(S508),在小于30的情况下,对再利用对象的再利用分图的面积进行合计(S509),并判断合计的面积相对于完成图像80的页面面积来说是否在预先决定的值(例如,1/2)以上(S510)。如果在1/2以上则将处理方式设定为如图5所示那样的光栅化后的合成(S511),除此之外将处理方式设定为如图6所示那样的在PDL的状态下的合成(S512)。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构成页的分图的数量和面积,选择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和在PDL的状态下合成分图的处理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选择了后者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页变换成PDL数据,在PDL的状态下截取分图并进行合成,由于对以PDL方式合成后的页进行光栅化,所以能够大幅度减少要进行光栅化的页,从而能够实现处理效率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对其构成或控制方法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在每1页中保存1个要被合成的分图的情况,但是将多个分图分散保存在多页中即可。另外,例示了PPML数据作为可变印刷数据,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可变印刷能够指示的其他形式的数据。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为,在可变印刷控制装置20中能够执行对光栅化后的分图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和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这两种处理方式,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只能够执行在PDL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的处理方式。
本发明能够用于控制可变印刷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在该装置中动作的控制程序。

Claims (4)

1.一种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使用可变印刷数据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其中,上述可变印刷数据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
分析处理部,对上述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多个分图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
变换处理部,在选择了PDL合成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
编集处理部,对变换后的PDL数据进行布局编集,在PDL的状态下合成上述多个分图;和
RIP处理部,对合成上述多个分图而得到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上述分析处理部,在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数量小于上述规定值并且再利用分图的合计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选择上述PDL合成处理方式,
上述分析处理部将上述再利用分图中的、利用频率小于规定值并且其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分图设为非对象;
在上述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与非对象的上述再利用分图的数量的合计值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合计值小于上述规定值并且成为对象的上述再利用分图的合计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选择上述PDL合成处理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印刷数据是PPML数据;
上述编集处理部变换上述PPML数据中描述的分图的坐标以及尺寸信息使其符合PDL坐标系,按照上述PDL坐标系合成上述多个分图。
3.一种可变印刷控制方法,使用可变印刷数据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其中,上述可变印刷数据包含将多个分图在1页中配置1个而得到的多个页面数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
分析处理步骤,对上述可变印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多个分图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
变换处理步骤,在选择了PDL合成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页面数据变换成PDL数据;
编集处理步骤,对变换后的PDL数据进行布局编集,在PDL的状态下合成上述多个分图;和
RIP处理步骤,对合成上述多个分图而得到的PDL数据进行光栅化来生成要印刷的图像数据,
在上述分析处理步骤中,在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数量小于上述规定值并且再利用分图的合计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选择上述PDL合成处理方式,
上述分析处理步骤将上述再利用分图中的、利用频率小于规定值并且其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分图设为非对象;
在上述暂时利用分图的数量与非对象的上述再利用分图的数量的合计值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合计值小于上述规定值并且成为对象的上述再利用分图的合计面积相对于页面面积的比率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选择上述PDL合成处理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印刷数据是PPML数据;
上述编集处理步骤变换上述PPML数据中描述的分图的坐标以及尺寸信息使其符合PDL坐标系,按照上述PDL坐标系合成上述多个分图。
CN201010569563.4A 2009-12-11 2010-11-25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Active CN102096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2073A JP4893815B2 (ja) 2009-12-11 2009-12-11 バリアブル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282073 2009-12-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6571A CN102096571A (zh) 2011-06-15
CN102096571B true CN102096571B (zh) 2014-07-16

Family

ID=4412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9563.4A Active CN102096571B (zh) 2009-12-11 2010-11-25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54638B2 (zh)
JP (1) JP4893815B2 (zh)
CN (1) CN102096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1825B2 (ja) * 2010-08-26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117090B2 (en) * 2011-01-21 2015-08-25 Software A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ecur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JP2012234454A (ja) * 2011-05-09 2012-11-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00529B1 (ja) 2011-09-12 2012-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35017B2 (ja) * 2011-12-08 2014-03-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バリアブル印刷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バリアブル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830513B2 (en) * 2012-10-12 2014-09-09 Esko Software Bv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 destination variable document from a source variable document having recurring and variable content
JP6330790B2 (ja) * 2015-11-19 2018-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50320B2 (ja) * 2017-07-18 2021-10-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N110580133A (zh) * 2018-06-11 2019-12-17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打印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8955B2 (ja) * 2000-04-26 2005-09-21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161819A (ja) * 2003-12-05 2005-06-23 Canon Inc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05208925A (ja) * 2004-01-22 2005-08-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変換プログラム
JP4074856B2 (ja) * 2004-01-22 2008-04-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変換装置および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01389483B (zh) * 2006-02-21 2012-01-25 摩尔·华莱士北美公司 高速可变印刷装置以及方法
JP2008278232A (ja) * 2007-04-27 2008-11-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458771B (zh) * 2007-12-14 2011-08-17 北京大学 一种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JP5188881B2 (ja) * 2008-05-27 2013-04-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換装置、データ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変換方法
JP5183444B2 (ja) * 2008-11-28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23757A (ja) 2011-06-23
US8854638B2 (en) 2014-10-07
US20110141508A1 (en) 2011-06-16
JP4893815B2 (ja) 2012-03-07
CN102096571A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6571B (zh) 可变印刷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JP454334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とプログラム
US6348969B1 (en) Printing with designation of processing
US855326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524760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10013209A1 (en) Variable Printing System
WO201104877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0007979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therefor, and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3085506B (zh) 印刷控制装置及印刷控制方法
KR101496438B1 (ko) 인쇄제어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인쇄제어방법
US9830541B2 (en) Image output system, image output method, document serv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6007864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551760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圧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40012797A1 (en) Load balancing in image generation
JP41054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348423A (ja) 電子文書印刷システム
JP6477359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処理実行制御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853628B1 (en) Industrial printing system, print server, and variable printing method for peer-to-pee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security content in variable printing for production printing
US200803072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rendering of combined document pages
US11934721B1 (en) Industrial printing system, print server, and variable printing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variable content in variable printing of production printing by peer-to-peer
JP2008140031A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制御方法
JP2004268553A (ja) 印刷装置
US200900706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on of document data intercepted through port redirection
KR100528863B1 (ko) 텍스트데이터 추출이 가능한 인쇄장치 및 그의텍스트데이터 추출방법
JP49555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