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976B -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0976B
CN102090976B CN2011100217753A CN201110021775A CN102090976B CN 102090976 B CN102090976 B CN 102090976B CN 2011100217753 A CN2011100217753 A CN 2011100217753A CN 201110021775 A CN201110021775 A CN 201110021775A CN 102090976 B CN102090976 B CN 102090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chamber
film
rosin join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7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0976A (zh
Inventor
谭鸿波
朱仲强
吴小愚
吴帅辉
罗雅兵
崔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17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0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0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0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备方法,该无菌袋由喇叭形灌液口、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独立腔室热转印、挂吊孔、A室药液腔、中室药液腔、C室药液腔、三腔袋侧边、三腔袋袋角、直条封口网格、输药塞、加药塞通过热合一体焊接而成的三腔袋内袋;外包装袋的一侧设置有外包装袋焊接边和外包装袋开启口。本发明无菌袋的制备方法为通过制袋成型、制袋灌装交接、灌装、灯检、封装外包及灭菌几部份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袋体虚焊设计了具有科学的外力受力开启点,让袋体虚焊更具有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袋,特别涉及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当病人如果需要同时输入多种不同输液时,一般采取的是在使用前将多种单一不同的产品,在医院专门设立的无菌配剂室,在无菌条件下将多种不同的单一品种取出混合均匀,再将混匀的药液输入人体。然而,“无菌”从定义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绝对无菌即做不到,也无法加以证实。以上,这种混合方法增加了药品被污染微生物风险的几率。同时,因无菌配剂室建造、运行费用较高,对于一般的医院建立无菌配剂室比较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具有治疗优势的混合输液方式的推广。而且,多次取药就会造成多次的穿剌胶塞,这样就有可能会造成胶塞与插针多次摩擦产生微粒污染输液产品的风险,同时生产、使用成本均比较高。
而现已经使用的医药多腔袋混合液制袋,制作工艺方法均比较复杂,一般采用单层膜折叠成双层再加输液管口经焊接后制成袋,再经侧边或后边,将多种不同的药液灌入袋内各腔室,经高温焊接封口成一个多室袋。制作工序也比较多,与药液接触内层在制袋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制袋,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且部分灌装口为,开口式灌封对袋内的药液进行保护的气体含量很难控制,同时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无菌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无菌袋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外袋由外包装袋13、外包装袋焊接边14、外包装袋开启口15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成的三腔袋;三个独立的腔室之间分别设置有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
所述三腔袋外面还设置有外包装袋13,外包装袋13的一侧设置有外包装袋焊接边14和外包装袋开启口15。
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3mm~12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80mm范围以内。
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
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 5mm~R 20mm的力学开启点。
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0~100度。
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本发明三腔袋无菌袋的制造方法如下:
1)先将成卷的双层密闭的输液用膜,采用一个自动供膜装置送至可制袋的设备上;
2)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实现虚焊焊接,带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焊接面宽5mm~10mm,焊接压力控制在0.3MPa~3.5MPa,焊接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
3)采用热转印方式,将无尘热转印膜,经加热后的特定图案的模板转印至输液用膜外表面,以便于指导、区分不同的输液;
4)将两根切割一样长的输液软管送至一个已加热模具,采用已加热模具对其两根软管需与输液用膜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加热;
5)已虚焊、热转印图案密闭的双层膜材,经一膜传输装置将膜与软管焊接的部位,通过两个分膜装置把膜分开,同时将已预加热的软管,同步送入膜中,同时将膜与软管同时送入袋体轮廓焊接模具部位,通过两液压增压缸驱动已加热的轮廓焊接模具,完成了对输液用膜袋体轮廓进行高压焊接成型与切割,软管同一方向预留了两侧室灌液口1、切割输液挂孔4、中室两管口与膜交接处的初焊;
6)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将两套独立的已加热模具,对已经完成袋体轮廓初焊的中室管口与膜交接处,进行两次焊接,使其膜材与软管完全焊接在一起;
7)冷却定型与去掉多余袋边:采用低温模具对已经进行两次焊接成型的中室管口进行冷却定型;在对管口冷却定型同时,去掉多余的袋边即可。
本发明三腔袋无菌袋的制造方法还可为如下方法:
1)先将成卷的双层密闭的输液用膜,采用一个自动供膜装置送至可制袋的设备上;
2)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实现虚焊焊接,带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焊接面宽5mm~10mm,焊接压力控制在0.3MPa~3.5MPa,焊接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
3)采用热转印方式,将无尘热转印膜,经加热后的特定图案的模板转印至输液用膜外表面,以便于指导、区分不同的输液;
4)将两根切割一样长的输液软管送至一个已加热模具,采用已加热模具对其两根软管需与输液用膜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加热;
5)已虚焊、热转印图案密闭的双层膜材,经一膜传输装置将膜与软管焊接的部位,通过两个分膜装置把膜分开,同时将已预加热的软管,同步送入膜中,同时将膜与软管同时送入袋体轮廓焊接模具部位,通过两液压增压缸驱动已加热的轮廓焊接模具,完成了对输液用膜袋体轮廓进行高压焊接成型与切割,软管同一方向预留了两侧室灌液口1、切割输液挂孔4、中室两管口与膜交接处的初焊;
6)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将两套独立的已加热模具,对已经完成袋体轮廓初焊的中室管口与膜交接处,进行两次焊接,使其膜材与软管完全焊接在一起;
7)冷却定型与去掉多余袋边:采用低温模具对已经进行两次焊接成型的中室管口进行冷却定型;在对管口冷却定型同时,去掉多余的袋边即可。
8)将制好的袋体,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再采用6个真空吸嘴固定住袋体,通过一个旋转机构送到袋体传送夹手,同样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采用4个真空吸盘接过旋转机构送出的袋体,自动送至灌装后工序;
9)三个腔室直接从一个方向同时灌液,三个独立的管路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计控制气动隔膜阀精确控制装量;采用先抽真空再充氮的原则,避免空气中的部分活性气体对药液质量发生影响;
10)采用两振荡器分别将输液塞、加药塞送至两个固定座上,再用两机械手将输液塞11、加药塞12送至已灌液输液袋上方,待对三腔室再次进行抽真空充保护气体后,再将中室输液袋上方的输液塞11、加药塞12采用气动原件直接插入两软管口中,同时对两侧室进行焊接封口;
11)经灌装输出的半成品,立即由灯检人员检查袋体无异常后合格品直接送至封外包;将灌封好的三腔袋装入具有高阻隔的外包装袋中,加入脱氧剂、干燥剂、氧气指示剂;再采用可实现抽真空,充氮气的全自动真空封装机中,自动抽真空、充氮气封装;
12)将封装好的三腔袋,整齐平摆放到灭菌车上,袋与袋之间保持在60mm-80mm之间,保证灭菌时水流畅通流过每个袋体,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水浴式摇摆灭菌,将灭菌车送入灭菌柜内采用柜内机械装置固定关闭柜门后,先对柜体进行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再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往返循环多次,最终实现柜内残氧检测装置达到小于1%的残氧,开始通过灭菌柜循环泵将柜内的纯化水通过单独的升温板式换热器快速加热至115℃~125℃高温、高压的状态灭菌,使产品在115℃~125℃范围保持8~30分钟,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摇摆灭菌、柜内灭菌车两侧增加侧喷,当灭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迅速降温至45℃,灭菌全过程完成出柜。
本发明三腔无菌袋可同时实现存储三种不同大输液,且单独成为一体,使用时只需撕开外包装袋,取出处无菌状态的三腔袋,用外力从指定的方法从虚焊开启点打开各虚焊条,将其多种不同大输液混匀即可使用的新包装多腔袋的生产方法。此三腔袋管口设计上具有独立输液管口与加药管口,无多余不用管口,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符合临床加药、输液互不影响要求。制袋完成后(其还未灌装的袋体的膜材始终处于密闭状态,更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迅速输送到灌装连续完成整个过程,质量稳定更加有保障,结构简单、易操作,袋体虚焊设计了具有科学的外力受力开启点,让袋体虚焊更具有可操作性。灌装封口过程中,采用抽真空、充保护气体的方法更加保证了一些特殊药品质量的稳定性。灌封完成后迅速送至灯检,检查后立即与保护剂一起封装(同时也采用抽真空、充保护气体的方式封装外包装袋)。封装好的三腔袋按只定的方式平摆放到灭菌车上,送入可实现抽真空、充保护气体的带摇摆功能的水浴灭菌柜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方式,从而制备出最终的三腔无菌袋。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喇叭形灌液口与直开灌液口对比分析
1、本发明喇叭形灌液口1采用独特的设计,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便于密闭灌液,有效的保证了灌液时液体不往外飞溅,充保护气体时,有效阻止了保护气体往外溢,让袋体在封口时始终处于保护气体保护状态,封口采用焊接网格模具封口,即保证了封口效果,而且模具网格部分对焊接部分还起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更加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
2、直开灌液口袋体:灌液时由于带压灌装,液体会由于压力的原因往袋口溢冲击,而且为了保证流量与便于打开开口,直开口均较大,所以在全自动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灌液口不喷液与充入袋内的特殊保护气体不外溢,最终封口时,对于喷液的袋体灌液口膜材上粘有少量液体会直接影响封口效果,而只有一道焊接封口无任何保护措施,存在有封口不好的质量风险。
实验例2带开启点的虚焊条
本发明带开启点的虚焊条虚焊焊接面宽5mm~10mm,在袋体开口前端60mm范围以内,较长虚焊条上设有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实际生产中增加了虚焊的焊接力度,更加有效的保证了产品在制造完成后序的一些不利因素中,自身具有更高的抗击性,避免了在运输与存放的过程中袋体自然开启的情况;同时使用时,只需将液体赶到虚焊开启点一边,采用较小的外力对袋体加压便可打开虚焊实现三腔袋的药液混合功能。
实验例3本发明特定弧度虚焊条与直条虚焊力度对比
本发明弧度虚焊条相对直条虚焊来讲,长度要比袋体各腔室周边增长,平摊时袋体力度更加分散,虚焊各点力度相对减轻,作为多室袋关键部分就是虚焊,对于直条虚焊缺陷就是:为了保证用户开启效果。虚焊力度过重就会造成用户在使用时很难开启虚焊。该产品虚焊力度过轻就会造成虚焊有可能在生产后序工作中与运输过程中造成虚焊条中部受力直然开启。而且此直条虚焊无任何开启点,在开启时实际对于整条需焊条来讲那点焊接最薄弱,那点才能会被最先开启。
而对于本发明弧度虚焊条: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制作了一个R5mm~R20mm的一个弧形轮廓。此弧形轮廓为开启点:相对直焊虚焊条实际弧形虚焊条焊接力度更重。这样就避免了该产品虚焊力度过轻有可能在生产后序工作中与运输过程中造成虚焊条中部受力自然开启的形象。该弧度开启点焊接力度均比直焊虚焊条虚焊焊接力度高,而在开启时只需将袋体对折将药液存留在开启点方向,再采用手掌向下压给袋施压即可开启虚焊条。
具体直焊条与本发明弧形虚焊条开启力度对比:正常平摊情况下带弧形虚焊条耐压力度实际要比直焊虚焊条高40%~60%的力度,由此在运输过程中可耐受更高的冲击虚焊也不会自然开启,而在开启虚焊条时,只需将袋体对折将药液全部存留在开启点方向,再采用手掌向下压给袋施压即可开启虚焊条,而此开启力度只需要不到直焊条耐压开启力度的60%的力度。
实验例4本发明抗跌落实验
以下图片为国家:YBB2002多层膜、袋检测标准。
抗跌落,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样品数个,于-25℃±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50℃±2℃条件下,继续放置24小时,再在23℃±2℃条件下放置24小时,按表1跌落高度,分别跌落于一硬质刚性的光滑表面上,不得有破裂和泄漏。
表1跌落高度
  标示容量(ml)   跌落高度(m)
  50-749   1.00
  750-1499   0.75
  1500-2499   0.5
  ≥2500   0.25
按以上YBB2002多层膜、袋检测标准要求三腔袋抗跌落只需满足0.5m~0.75m的高度,而本发明弧度虚焊条均能满足1.5m高度的跌落实。
取虚焊样袋3000个做抗跌落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抗跌落试验结果表
  跌落高度(m)   弧度虚焊
  0.25   虚焊无破裂和泄漏
  0.5   虚焊无破裂和泄漏
  0.75   虚焊无破裂和泄漏
  1.0   虚焊无破裂和泄漏
  1.5   虚焊无破裂和泄漏
  2   2袋虚焊破裂,6泄漏
由此说明:本发明弧度虚焊条,虚焊力度能承受较高的外介的冲击,保证了运输过种中受正常冲击,虚焊不会被自然开启,同时又满足了部分医院女护理手劲小,开启虚焊力度小的要求。
实验例5本发明挂吊孔承受重力实验
本发明单个吊孔可承受4Kg物体的重力,三个吊孔完全能满足三腔袋承受力要求,即实用,又经济,定位布局合理,无需再增加其它辅助悬挂装置。结合多室袋装量体积大的原因,挂孔必须要保证能承受袋体重量。1、由于医院一般都是挂单瓶/袋的挂钩,如果袋体采用几个挂孔一般医院无此类特殊挂袋装置使用也不方便。多孔悬挂还有可能造成,挂孔未在同一线上造成输液不尽的问题。2、现市场上多室袋挂袋部分采辅助装置的也较多:此辅助装置一般采用一个塑料板直焊接包裹在袋尾部膜材中,挂袋时直接挂袋尾塑料板即可,此袋型袋尾能承受袋体重量,但是增加了塑料板与膜材的成本,而且在无菌制袋过程中增加了一道加塑料板的工序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无菌袋的成本与质量风险。所以:在三腔袋设计制作上我们采用了,一次焊接完成避免二次污染,袋尾中心单挂孔设计(配有两侧室挂孔供用户自由选择,实际使用时只需选用袋尾中心单挂孔即能满足悬挂要求),满足用户操作习惯、经济等特点。一般的挂吊孔多室袋装载量不会高于2000ml,而本发明挂吊孔的装载量可以达到4000ml,而且悬挂一个月袋体挂孔正常无断裂情况产生。
实验例6三腔袋袋角实验
本发明三腔无菌袋的袋角不是直角,而是角度为93度袋角,当输液快输完时药液会自然流至输液口,其角度比较小即保证了药液自然流至输液口又充分保证了药液腔室的空间。此角度即能满足在输液时袋角药液自然顺流到输液口,又最大程度的增大了袋体装载空间与袋体外观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腔无菌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三腔无菌袋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中:1、喇叭形灌液     2、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  3、独立腔室热转印
      4、挂吊孔         5、A室药液腔             6、中室药液腔
      7、C室药液腔      8、三腔袋侧边            9、三腔袋袋角
      10、直条封口网格  11、输药塞               12、加药塞
      13、外包装袋      14、外包装袋焊接边       15、外包装袋开启口。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而成的三腔袋;其中:两条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将袋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用户使用时可按指定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开启带开启点的虚焊2,从而将袋体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内的药液进行混合。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 5mm~R 20mm的力学开启点;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实施例2:
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而成的三腔袋;其中:两条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将袋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用户使用时可按指定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开启带开启点的虚焊2,从而将袋体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内的药液进行混合。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5mm~R20mm的力学开启点;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三腔袋无菌袋的制造方法如下:
1)先将成卷的双层密闭的输液用膜,采用一个自动供膜装置送至可制袋的设备上;
2)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实现虚焊焊接,带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焊接面宽5mm~10mm,焊接压力控制在0.3MPa~3.5MPa,焊接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
3)采用热转印方式,将无尘热转印膜,经加热后的特定图案的模板转印至输液用膜外表面,以便于指导、区分不同的输液;
4)将两根切割一样长的输液软管送至一个已加热模具,采用已加热模具对其两根软管需与输液用膜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加热;
5)已虚焊、热转印图案密闭的双层膜材,经一膜传输装置将膜与软管焊接的部位,通过两个分膜装置把膜分开,同时将已预加热的软管,同步送入膜中,同时将膜与软管同时送入袋体轮廓焊接模具部位,通过两液压增压缸驱动已加热的轮廓焊接模具,完成了对输液用膜袋体轮廓进行高压焊接成型与切割,软管同一方向预留了两侧室灌液口1、切割输液挂孔4、中室两管口与膜交接处的初焊;
6)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将两套独立的已加热模具,对已经完成袋体轮廓初焊的中室管口与膜交接处,进行两次焊接,使其膜材与软管完全焊接在一起;
7)冷却定型与去掉多余袋边:采用低温模具对已经进行两次焊接成型的中室管口进行冷却定型;在对管口冷却定型同时,去掉多余的袋边即可。
实施例3:
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外袋由外包装袋13、外包装袋焊接边14、外包装袋开启口15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而成的三腔袋内袋;外包装袋13的一侧设置有外包装袋焊接边14和外包装袋开启口15。其中:两条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将袋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用户使用时可按指定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开启带开启点的虚焊2,从而将袋体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内的药液进行混合。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 5mm~R 20mm的力学开启点;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实施例4:
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外袋由外包装袋13、外包装袋焊接边14、外包装袋开启口15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而成的三腔袋内袋;外包装袋13的一侧设置有外包装袋焊接边14和外包装袋开启口15。其中:两条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将袋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用户使用时可按指定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开启带开启点的虚焊2,从而将袋体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内的药液进行混合。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 5mm~R 20mm的力学开启点;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三腔袋无菌袋的制造方法还可为如下方法:
1)先将成卷的双层密闭的输液用膜,采用一个自动供膜装置送至可制袋的设备上;
2)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实现虚焊焊接,带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焊接面宽5mm~10mm,焊接压力控制在0.3MPa~3.5MPa,焊接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
3)采用热转印方式,将无尘热转印膜,经加热后的特定图案的模板转印至输液用膜外表面,以便于指导、区分不同的输液;
4)将两根切割一样长的输液软管送至一个已加热模具,采用已加热模具对其两根软管需与输液用膜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加热;
5)已虚焊、热转印图案密闭的双层膜材,经一膜传输装置将膜与软管焊接的部位,通过两个分膜装置把膜分开,同时将已预加热的软管,同步送入膜中,同时将膜与软管同时送入袋体轮廓焊接模具部位,通过两液压增压缸驱动已加热的轮廓焊接模具,完成了对输液用膜袋体轮廓进行高压焊接成型与切割,软管同一方向预留了两侧室灌液口1、切割输液挂孔4、中室两管口与膜交接处的初焊;
6)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将两套独立的已加热模具,对已经完成袋体轮廓初焊的中室管口与膜交接处,进行两次焊接,使其膜材与软管完全焊接在一起;
7)冷却定型与去掉多余袋边:采用低温模具对已经进行两次焊接成型的中室管口进行冷却定型;在对管口冷却定型同时,去掉多余的袋边即可。
8)将制好的袋体,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再采用6个真空吸嘴固定住袋体,通过一个旋转机构送到袋体传送夹手,同样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采用4个真空吸盘接过旋转机构送出的袋体,自动送至灌装后工序;
9)三个腔室直接从一个方向同时灌液,三个独立的管路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计控制气动隔膜阀精确控制装量;采用先抽真空再充氮的原则,避免空气中的部分活性气体对药液质量发生影响;
10)采用两振荡器分别将输液塞、加药塞送至两个固定座上,再用两机械手将输液塞11、加药塞12送至已灌液输液袋上方,待对三腔室再次进行抽真空充保护气体后,再将中室输液袋上方的输液塞11、加药塞12采用气动原件直接插入两软管口中,同时对两侧室进行焊接封口;
11)经灌装输出的半成品,立即由灯检人员检查袋体无异常后合格品直接送至封外包;将灌封好的三腔袋装入具有高阻隔的外包装袋中,加入脱氧剂(如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干燥剂(如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氧气指示剂(如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再采用可实现抽真空,充氮气的全自动真空封装机中,自动抽真空、充氮气封装;
12)将封装好的三腔袋,整齐平摆放到灭菌车上,袋与袋之间保持在60mm-80mm之间,保证灭菌时水流畅通流过每个袋体,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水浴式摇摆灭菌,将灭菌车送入灭菌柜内采用柜内机械装置固定关闭柜门后,先对柜体进行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再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往返循环多次,最终实现柜内残氧检测装置达到小于1%的残氧,开始通过灭菌柜循环泵将柜内的纯化水通过单独的升温板式换热器快速加热至115℃~125℃高温、高压的状态灭菌,使产品在115℃~125℃范围保持8~30分钟,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摇摆灭菌、柜内灭菌车两侧增加侧喷,当灭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迅速降温至45℃,灭菌全过程完成出柜。

Claims (10)

1.一种三腔无菌袋,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组成;外袋由外包装袋(13)、外包装袋焊接边(14)、外包装袋开启口(15)组成;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独立腔室热转印(3)、挂吊孔(4)、A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C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直条封口网格(10)、输药塞(11)、加药塞(12)通过热合一体焊接成的三腔袋;三个独立的腔室之间分别设置有带开启点的弧度虚焊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在于所述三腔袋的外面设置有外包装袋(13),在外包装袋(13)的一侧设置有外包装袋焊接边(14)和外包装袋开启口(1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3mm~12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80mm范围以内;所述较长虚焊条(4)上设有一个R5mm~R20mm的力学开启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虚焊条(2)的焊接面宽5mm~10mm,此虚焊条距离袋边60mm范围以内。
5.如权利要求1、2或4之一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0~100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0~100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腔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袋袋角(9)的角度为93度。
9.一种三腔无菌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菌袋由如下方法制成:
1)、供膜:先将成卷的双层密闭的输液用膜,采用一个自动供膜装置送至可制袋的设备上;
2)、虚焊: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实现虚焊焊接,带一个R5mm~R20mm的虚焊弧度的力学开启点,焊接面宽5mm~10mm,焊接压力控制在0.3MPa~3.5MPa,焊接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
3)、热转印:采用热转印方式,将无尘热转印膜,经加热后的特定图案的模板转印至输液用膜外表面,以便于指导、区分不同的输液;
4)、软管预加热:将两根切割一样长的输液软管送至一个已加热模具,采用已加热模具对其两根软管需与输液用膜焊接的部位进行预加热;
5)、袋体轮廓焊接:已虚焊、热转印图案密闭的双层膜材,经一膜传输装置将膜与软管焊接的部位,通过两个分膜装置把膜分开,同时将已预加热的软管,同步送入膜中,同时将膜与软管同时送入袋体轮廓焊接模具部位,通过两液压增压缸驱动已加热的轮廓焊接模具,完成了对输液用膜袋体轮廓进行高压焊接成型与切割,软管同一方向预留了两侧室灌液口(1)、切割输液挂孔(4)、中室两管口与膜交接处的初焊;
6)、软管焊接:采用高温焊接方式,将两套独立的已加热模具,对已经完成袋体轮廓初焊的中室管口与膜交接处,进行两次焊接,使其膜材与软管完全焊接在一起;
7)、冷却定型与去掉多余袋边:采用低温模具对已经进行两次焊接成型的中室管口进行冷却定型;在对管口冷却定型同时,去掉多余的袋边即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腔无菌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上述方法中的1)至7)后,该无菌袋还包括由如下方法制成:
8)、将权利要求9方法所制的无菌袋,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再采用6个真空吸嘴固定住袋体,通过一个旋转机构送到袋体传送夹手,同样采用气动夹具夹持住中室软管,采用4个真空吸盘接过旋转机构送出的袋体,自动送至灌装后工序;
9)、将三个腔室直接从一个方向同时灌液,三个独立的管路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计控制气动隔膜阀精确控制装量;采用先抽真空再充氮的原则,避免空气中的部分活性气体对药液质量发生影响;
10)、采用两振荡器分别将输液塞、加药塞送至两个固定座上,再用两机械手将输液塞(11)、加药塞(12)送至已灌液输液袋上方,待对三腔室再次进行抽真空充保护气体后,再将中室输液袋上方的输液塞(11)、加药塞(12)采用气动原件直接插入两软管口中,同时对两侧室进行焊接封口即可;
11)、经灌装输出的半成品,立即由灯检人员检查袋体无异常后合格品直接送至封外包;将灌封好的三腔袋装入具有高阻隔的外包装袋中,加入保护剂、干燥剂、氧气指示剂;再采用可实现抽真空,充氮气的全自动真空封装机中,自动抽真空、充氮气封装;
12)、将封装好的三腔袋,整齐平摆放到灭菌车上,袋与袋之间保持在60mm-80mm之间,保证灭菌时水流畅通流过每个袋体,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水浴式摇摆灭菌,将灭菌车送入灭菌柜内采用柜内机械装置固定关闭柜门后,先对柜体进行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再抽真空,再充氮气保护,往返循环多次,最终实现柜内残氧检测装置达到小于1%的残氧,开始通过灭菌柜循环泵将柜内的纯化水通过单独的升温板式换热器快速加热至115℃~125℃高温、高压的状态灭菌,使产品在115℃~125℃范围保持8~30分钟,整个灭菌过程采用摇摆灭菌、柜内灭菌车两侧增加侧喷,当灭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迅速降温至45℃,灭菌全过程完成出柜。
CN2011100217753A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090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7753A CN102090976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7753A CN102090976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976A CN102090976A (zh) 2011-06-15
CN102090976B true CN102090976B (zh) 2012-03-21

Family

ID=4412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7753A Active CN102090976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0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6544A (zh) * 2011-11-29 2012-04-11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袋包装的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5811A (zh) * 2011-12-28 2012-07-0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及其灌液方法
CN102626535A (zh) * 2012-05-08 2012-08-08 张志宏 一种带保护卡的连颈通便瓶体及检测方法
FR2992634B1 (fr) * 2012-06-28 2014-07-11 Physidia Dispositif pour la detection de la rupture de la ou des parois de separation des compartiments d'une poche
CN103431996A (zh) * 2013-08-30 2013-12-11 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输液塑料容器
CN103893013A (zh) * 2014-03-26 2014-07-02 上海武彬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三腔室输液袋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50195B (zh) * 2014-04-21 2016-02-2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袋软管与膜材的焊接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输液袋
CN104138334A (zh) * 2014-08-20 2014-11-12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部网状焊接的输液袋
CN104548153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软袋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灌封及灭菌方法
CN105029410A (zh) * 2015-06-29 2015-11-11 南阳市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糖尿病全营养乳剂型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3975A (zh) * 2016-11-15 2017-03-15 深圳粤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嘴瓶的生产方法、装置及吸嘴瓶
CN106730135A (zh) * 2017-02-14 2017-05-31 谢媛 医用输液装置
CN108248929A (zh) * 2018-01-31 2018-07-06 浙江简正机械有限公司 水平式包装袋传送机构
CN108246188A (zh) * 2018-03-23 2018-07-06 吉林大学 一种营养袋自动混匀装置
CN109319192A (zh) * 2018-08-17 2019-02-12 上海博灼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包装机降低残氧量的加工工艺
CN109878144B (zh) * 2019-03-29 2020-10-23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生产工艺
CN109907988A (zh) * 2019-05-05 2019-06-2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
CN110353989B (zh) * 2019-07-29 2022-03-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
CN115554298A (zh) * 2021-07-01 2023-01-03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联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8373A (en) * 1972-06-12 1976-03-17 Smith & Nephew Res Containers
US6213334B1 (en) * 1996-09-05 2001-04-10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Flexible, three-dimensional containe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US6361642B1 (en) * 1997-12-02 2002-03-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Heat and pressure-formed flexible containers
CN2686625Y (zh) * 2004-03-18 2005-03-23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输液用三室袋
CN2822626Y (zh) * 2005-05-13 2006-10-04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按设定顺序混药的输液三室袋
CN201094733Y (zh) * 2007-08-20 2008-08-06 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硬接口的并联三室大输液包装袋
CN201085783Y (zh) * 2007-10-18 2008-07-16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单组口管液液三腔输液软袋
US20090166363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Multi-chambered containers
CN201213906Y (zh) * 2008-06-11 2009-04-01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多室输液袋
CN201949331U (zh) * 2011-01-19 2011-08-3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限公司 一种三腔无菌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976A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0976B (zh) 一种三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68379B (zh) 一种双腔无菌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30304C (zh) 一种粉液袋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32906B (zh) 粉-液双腔室输液袋产品生产工艺
JP2001522634A (ja) 選択的に拡大可能なコンパートメントを有する可撓性の医療用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111423A (en) Moulding quick-dissolving dosage units
CN201949331U (zh) 一种三腔无菌袋
US20190021953A1 (en) Pharmacy bag with integrated flush option
CN102488617A (zh) 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塑料软袋包装及其制备方法
TW201138754A (en) Filling
CN100368263C (zh) 避免灭菌后装药接口污染的非pvc膜多室袋大输液生产方法
CN102406545A (zh) 用于盛装药液的双腔袋
CN202027917U (zh) 一种双腔无菌袋
US11952155B2 (en) Manufacturing a flexible container
CN107954010A (zh) 一种多室袋制袋安全灌封一体机及制袋灌封方法
CN207902784U (zh) 一种多室袋制袋安全灌封一体机
CN100491213C (zh) 可避免灭菌后固体药室有水的非pvc多室大输液袋生产方法
CN203507132U (zh) 一种非管口式灌装多层共挤膜大输液软袋
CN201085783Y (zh) 单组口管液液三腔输液软袋
CN101143124A (zh) 单组口管液液多腔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
CN201213906Y (zh) 多室输液袋
JP6119806B2 (ja) 無菌袋詰め方法及び装置
CN100423704C (zh) 即配型多室非pvc大输液软袋及其生产线
JPH07101426A (ja) 無菌包装方法、これに用いる滅菌チャンバー及び無菌包装装置
CN204972241U (zh) 一种三腔无菌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