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125B -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0125B
CN102090125B CN200980127170.3A CN200980127170A CN102090125B CN 102090125 B CN102090125 B CN 102090125B CN 200980127170 A CN200980127170 A CN 200980127170A CN 102090125 B CN102090125 B CN 102090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tru
transmission
bit
fec encoder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1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0125A (zh
Inventor
Z·林
E·M·莱尔
A·雷兹尼克
P·R·季塔布
S·斯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0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1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92Adapting at the relay statio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for support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i.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data via direct - and relay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分配不同阶段(即时间周期)以在协作中继系统中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在阶段1中,中继站(RS)侦听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并成功接收b个信息比特。在阶段2中,RS和WTRU将这b个信息比特协作传送到目的地。这些传输可以根据单播方案来执行,其中,WTRU在阶段1中发送信息到所选择的RS,且RS在阶段2中将该信息转发到BS。该传输还可以根据组播方案来执行,其中,WTRU在阶段1中发送信息给RS和BS,RS在阶段2中将该信息的子集传送到BS。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用于中继下行链路(DL)通信的系统层架构已经被广泛研究,在该DL通信中以在时分复用(TDM)方式来配置通信。数据在不同的时隙中被传输到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或中继站(RS)。 
在包括WTRU和RS且具有平衰减信道条件的系统中,已经针对蜂窝通信提出了各种中继方案,且已经执行了模拟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已经显示这些提出的中继方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区边缘WTRU的信号干扰以及噪声比(SINR)分配,并扩展了小区覆盖。这些方案采用两跳通信,其包括两个阶段。在阶段1中(T1),基站(BS)向所选择的RS传送消息(预定给WTRU),直到RS正确解码了该消息。在RS成功解码了所接收的由BS发送的消息后,RS接管通信并转发WTRU所需的信息以完全解码该消息。这种传输可以在BS的合作或不在BS的合作的情况下被执行。 
已经针对这些中继方案提出了两种主信道编码技术。第一种主信道编码技术是常规的固定速率编码。第二种主信道编码技术是无限速率编码(rateless coding)。 
无限速率编码的基本概念是对具有无限长块长度的输入消息进行编码。然后(假定无限)输出被分成有限尺寸的消息的无限流,其然后被顺序传输。发射机只在其接收到来自接收机的成功解码的应答时才终止无限速率码字的传输。注意实际传输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真正的无限码输出在实际中不 可能生成。相反,新编码的消息从输入“在空中(on the fly)”(在需要时)中生成、和/或有限次数的重传被建立为系统参数。但是,无限速率码的实际速率通过接收机正确解码消息的时间来确定,且是不固定的。这使得适应在任何条件下的时变信道(即,衰减信道)的无限速率码能够表现并有效选择用于该信道的正确的编码速率。可替换地,已经知道对于固定速率编码系统来说在信道状态信息(CSI)在发射机中不可用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样。此外,固定速率编码系统被迫以低效率操作(即,低速率)以对抗信道变化并增强信道可靠性。这些因素仅提出在中继系统中无限速率编码的应用。但是,无限速率编码范例还是用于在多个终端(WTRU和RS)之间分配编码的自然范例,且期望终端以最小量的同步来进行协作传输。 
在上行链路(UL)通信中,网络配置和干扰模型可以与DL通信中的相同。在WTRU、RS和BS中各存在一个发射机天线和一个接收机天线。 
多个RS可以专用于辅助每个小区中的一个WTRU。RS可以与BS相关联。RS可以只辅助一个WTRU,该WTRU可以与同一个小区相关联并与相关联的BS通信。 
每个小区可以有一个WTRU,且在一个时隙中辅助WTRU的RS的数目可以被限制为一个。 
与DL类似,设b表示WTRU必须向BS传递的信息比特的总数目。在阶段1,BS可以不接收从WTRU发送的所有的b个比特,或可以根本不接收任何信息比特。设下标r表示到中继的传输、来自中继的传输,或这两者。设u表示来自WTRU的重传。在阶段1中从WTRU到RS的速率被表示为Rr1。从RS到BS的速率被表示为Rr2。在阶段t中从WTRU到BS的速率被表示为Rut,其中t∈{1,2}。设 表示在接收机处的在阶段t中涉及RS的传输的平均接收功率,并设 表示在BS处的在阶段t中从WTRU发送的平均接收功率。设gxt和Ixt表示在阶段t的传输x中出现的衰减系数和小区间干扰 (ICI)。设ρxt表示在阶段t的传输x中出现的ICI功率谱且设ρ0表示噪声功率谱。设N0表示占用整个频带的白噪声功率。 
在单播双跳方案中,其中可以使用WTRU向RS传送。在阶段1中,WTRU使用至多WTRU-RS链路可支持的最大速率来向所选择的RS发送信息。一般来说,发送到RS的信息比特的数目是b。分割协作复用方案使得WTRU能够发送bRS(b个比特的子集)。 
在阶段2(T2),对于使用转发的从RS到BS的传输,RS接管传输并转发信息比特到BS。 
对于使用相干(coherent)协作分集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CSI可能在发射机处可用。该发射机可以使用来自接收机的信道阶段信息反馈来将它们的信号与阶段权重相乘,并使得它们的信号在接收机处被相干地添加。发射机协作传输的比特总数为b个比特。 
对于使用Alamouti(阿拉莫提)协作分集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可以在BS和WTRU之间使用Alamouti传输方案。RS和WTRU协作传送b个比特到BS以实现最佳分集和复用权衡(trade-off)。 
对于使用简单协作复用方案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RS和WTRU用作双分布天线。信息的b个比特由WTRU和RS独立地编码以保证每个链路的容量,并且该b个比特被传输到BS。 
对于使用分割协作复用方案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其中b=bRS+bWTRU,RS和WTRU用作双分布天线。WTRU将新信息比特bWTRU推送到BS,且RS将bRS比特传送到BS。RS和WTRU使用两种不同的码字来分别对bRS和bWTRU信息进行编码。通过这种传输保证了每个链路的容量。 
在组播双跳方案中,其中可以使用WTRU向RS传送、WTRU向BS传送、或者两者。在阶段1期间,WTRU分别以WTRU-RS链路和WTRU-BS链路可支持的最大速率(分别为R_{r1}和R_{m1})向所选择的RS和BS 发送信息。一般来说,发送到RS的信息比特的数目为b。分割协作复用方案使WTRU能够发送bRS(b个比特的子集)。WTRU-BS链路可能比WTRU-RS链路差。在这种情况中,RS可以在BS之前发送应答(ACK)。在该阶段,BS只对发送到RS的部分信息进行解码(即,b1个比特,其为b或bRS的子集)。 
在阶段2期间,对于使用转发的从RS到BS的传输,RS转发BS还没有接收到的剩余的b2(其中b2=b-b1)个信息比特。 
对于使用相干协作分集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CSI可以在发射机处可用。发射机可以使用信道阶段信息来将它们的信号与阶段权重相乘,并使得它们的信号能够在接收机处被相干地添加。从发射机发送的比特的总数目是b2(其中b2=b-b1)个比特。 
对于使用Alamouti协作分集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RS和WTRU使用Alamouti传输方案将剩余的b2个比特协作传送到BS。这样做可以在不丢失任何数据速率的情况下得到两层分集。 
对于使用简单协作复用方案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RS和WTRU将剩余的b2个比特与两种不同的码字进行复用,并将这些比特发送到BS。 
对于使用分割协作复用方案的从RS和WTRU到BS的传输,其中,b=bRS+bWTRU,新信息比特bWTRU从WTRU直接被推送到BS。RS和WTRU用作双分布天线并使用两种不同的码字来分别对bRS和bWTRU进行编码。通过这种传输保证了每个链路的容量。 
可以考虑准静态平衰减信道。由于DL和UL中的一WTRU-一RS-一BS通信的协议对称性,用于DL的一WTRU-一RS通信的中继方案可以应用于如上所述的UL的一WTRU-一RS通信中。 
不同传输阶段中的每个链路的各自的速率可以类似导出。 
小区边缘的WTRU比小区中心的WTRU从中继通信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因此,与DL通信类似,小区边缘的WTRU通常寻求RS的帮助以增强信道链路可靠性。与DL通信不同的是,UL中继系统中的第一跳通信比第二跳受到更多的ICI。这是由于小区边缘的WTRU的几何位置造成的。因此,对UL中继系统的总体性能的ICI影响可能与DL中继系统的情况不同。 
可以考虑WTRU和BS的位置,以及如何选择可用RS,由此使得针对给定方案的吞吐量被最大化。 
可以考虑最佳中继位置,其提供用于UL通信的最大吞吐量。组播分割协作复用方案可以在DL中继方案间提供最佳性能,而不需要发射机处的CSI。用于UL的相应的方案如图1所示。 
组播分割协作复用方案的有效速率(RMulticast_Split_Coop_Mux)表示为: 
R Multicast _ Split _ Coop _ Mux = b + b 3 T 1 + T 2 = R r 1 ( R r 2 + R u 2 ) - R u 2 R u 1 R r 2 + R r 1 - R u 1 等式(1) 
其中, 
R r 1 = W 1 log ( 1 + g r 1 2 P r 1 ′ N 0 + I r 1 ) 等式(2) 
R u 1 = W 1 log ( 1 + g u 1 2 P u 1 ′ N 0 + I u 1 ) 等式(3) 
R r 2 = W 1 log ( 1 + g r 2 2 P r 2 ′ N 0 + I r 2 ) 等式(4) 
以及 
R u 2 = W 1 log ( 1 + g u 2 2 P 2 ′ N 0 + g r 2 2 P r 2 ′ + I u 2 ) 等式(5) 
如果服务执行能力(SIC)在BS的接收机中被执行,则来自较弱链路 (WTRU-BS)的干扰可以在较强链路(RS-BS)的接收中被消除。 
当Rr1=Rr2时,等式(1)的上界可以达到: 
R Multicast _ Split _ Coop _ Mux =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u 2 R r 1 + R r 2 - R u 1
≤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u 2 2 R r 1 R r 2 - R u 1 = R r 1 = R r 2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u 2 2 R r 1 - R u 1
< R u 1 < R r 1 R r 2 + R u 2 - R u 1 R u 2 R r 1
等式(6) 
因此,为了达到等式(1)的最大速率,在给定WTRU与BS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RS应当被选择为Rr1=Rr2。小区边缘的WTRU比小区中心的WTRU从通过RS的通信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考虑小区边缘的WTRU,双跳传输在第一跳中比在第二跳中受到更多的ICI。对于固定的WTRU-BS距离,离WTRU更近的RS比离BS更近的RS提供吞吐量更大。 
重构等式(6)的上界: 
等式(7) 
组播分割协作复用方案接近被表示为S1与S2之间的差值的速率。S1表示2×1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的速率,即RS和WTRU使用不同的码字同时传送两个独立的数据流到BS。S2表示相应的速率,其通过将BS在阶段1中接收到的比特的数目除以传输(其中在RS处接收到的比特在阶 段2中从WTRU被重传)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因此,分割协作复用方案的速率上界等于分布2×1MIMO方案在传输b个比特的情况下能达到的速率减去BS在阶段1中接收到的以及WTRU在阶段2冗余传送的b个比特的子集的传输速率。 
增加总传输带宽而不用经受由于无线电信道频率选择性导致的增加的信号出错(corruption)的一种方式可以是使用多载波传输。在多载波传输中,不是传送较宽频带的信号,而是多个较窄频带的信号(称为子载波)被频率复用且通过同一个无线电链路被联合传送到同一个接收机。 
为了减少WTRU处的传输功率的即时功率的大的变化,可以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来作为长期演进(LTE)UL通信技术。图2示出了SC-FDMA发射机200的一个示例图。SC-FDMA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A)的主要区别是在馈送到使用较大数量的子载波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调制之前,对信号进行使用较小数量的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因此,SC-FDMA还可以被称为DFT扩展正交频分复用。该方案减少了传输的信号的即时功率的变化(单载波特性),但是保持了子载波的正交特性以对抗频率选择性并在FDMA通信中提供带宽分配的灵活性。 
考虑在多载波系统中使用中继来改进WTRU的信号干扰加上噪声比(SINR)分布,以及进一步利用协作中继方案中的频率分集。 
考虑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执行中继方案。由于频率选择性,不同的子载波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为了最大化吞吐量,可能针对给定WTRU对一些子载波使用中继。例如,中继可以被用于处于非常差的情况中子载波(例如,经受较大衰减系数的子载波),直接传输可以针对处于足够好的情况中的子载波而被执行。因此,RS可以帮助这些经历较差WTRU-BS链路的子载波。BS可以为WTRU做出基于每个子载波的决定。这些决定可以基于从WTRU和RS的信道信息中计算出的有效信道信息。BS可以将子载波调度到不同 WTRU,且BS可以决定哪个子载波应当用于某个WTRU的直接传输或通过RS的协作传输。 
图3给出了该过程的图示示例。BS调度信息可以被携带在发送到WTRU的控制信道上。在多载波协作方案中,载波可以被分成两组:f1,用于直接(单跳)传输,以及f2,用于协作(双跳)传输。组f1和组f2可以被分开处理。在该情况中,上述所有的DL协作方案可以用于f2组载波上的协作通信。为了最大化吞吐量,可能需要BS具有针对每个信道质量的反馈,使得f1和f2被良好划分以用于每个分配的WTRU。因此,开销可能很大。 
上述中继方案可以应用到被分配给双跳传输的子载波中。BS调度和决定可以是基于每个子载波的,基于每个无线电承载(RB)的(其中,一个RB包含连续的子载波且每个RB被认为具有平衰减信道),基于每个子带的(其中,一个子带包括连续的RB,且每个子带被认为具有平衰减信道),或基于其他,只要该单元被认为具有平衰减信道。 
特别地,使用无限速率编码实施的中继系统可以达到接近理论极限的速率,而不需要发射机处的CSI。中继系统还可以增加信道统计变化的鲁棒性。系统层模拟结果显示使用无限速率编码的组播中继系统在小区吞吐量方面可以比常规编码中继系统多提供最高达20%的增益。此外,与常规编码中继系统相比,在无限速率编码系统中的WTRU、RS与BS之间需要更少的开销。这对实际实施是有利的。 
期望在UL通信中实现类似的优势。因此,针对采用RS中的TDM操作的中继UL通信的系统层架构,考虑一些选择,其中,RS的接收和传输不能在相同的时隙被执行。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分配不同阶段(即时间周期(time period))以在协作中继系 统中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在阶段1中,RS侦听WTRU并成功接收b个信息比特。在阶段2中,RS和WTRU将这b个信息比特协作传送到目的地。这些传输可以根据单播方案来执行,其中,WTRU在阶段1中发送信息到所选择的RS,且RS在阶段2中将该信息转发到BS。该传输还可以根据组播方案来执行,其中,WTRU在阶段1中发送信息给RS和BS,RS在阶段2中将该信息的子集传送到BS。可以使用多协作方案,包括RS到BS的转发、相干协作分集、Alamouti协作分集、简单协作复用以及分割协作复用。 
附图说明
从以下以示例方式给出的并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常规组播分割协作复用方案; 
图2示出了常规SC-FDMA发射机的框图; 
图3示出了常规集中的多载波实施; 
图4示出了RS和BS中的分层多载波实施; 
图5示出了单个数据流的中继转发; 
图6示出了来自WTRU的单个流的协作中继; 
图7示出了来自WTRU的多个流的转发中继; 
图8示出了来自WTRU的多个流的协作中继; 
图9示出了来自WTRU的多个流的分割协作MIMO; 
图10示出了自适应FDMA的转发中继; 
图11示出了自适应FDMA的协作中继; 
图12示出了自适应FDMA的简单协作MIMO; 
图13示出了自适应FDMA的分割协作复用; 
图14示出了用于协作中继通信的前向纠错(FEC)编码器; 
图15示出了WTRU与RS的通信; 
图16示出了WTRU与BS的通信;以及 
图17示出了RS与BS的通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提到的术语“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寻呼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或任意其它类型的能够在无线环境中操作的用户设备。 
下文提到的术语“基站”包括但不限于节点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或任意其他能够在无线环境中操作的接口设备。 
分层多载波实施
与上述常规方案相比,RS可以作为小型BS以节省发送到BS的信令开销。在BS处不需要WTRU与RS之间的信道信息。BS可以分配频带给WTRU并且仅基于来自WTRU的信道信息,在WTRU需要帮助的情况下通知WTRU该BS对应的RS。所选择的RS可以使用从分配的WTRU报告的信道信息(WTRU-BS和WTRU-RS)以确定哪些频带用于从WTRU到RS的传输或从WTRU到BS的传输。图4示出了该过程的示图性示例。 
多载波协作方案
作为图3所示的常规多载波协作方案的可替换方案,组f1和组f2可以被联合处理以用于进行直接单跳通信和协作双跳通信。为了简化实施,BS可以进行直接传输的调度,以将某一数量的载波调度到不同的WTRU。RS然后可以将分配的载波分成两组并确定哪组载波用于直接传输、以及哪组载波用于协作传输。由于BS与RS之间的相对静态条件,BS可以比RS以较慢的速率将载波调度到WTRU。因此,到BS的开销反馈可以变得更少,且 施加给BS的处理和信令负担可以被减轻。因此,工作从BS转移到RS,且更多的开销包括到RS的反馈。图4中示出了说明性的示例实施。 
下面考虑使用图4的实施的各种协作方案。 
可以假定为WTRU与BS之间的传输分配的频带(W)是W1和W2,其中,W1可以用于从WTRU到BS的传输(单跳传输),W2可以用于从WTRU到RS的传输(双跳传输)。在更一般的环境中,WTRU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子载波来将数据传送到不同的接收机RS和BS。分配到这两个传输的子载波不必是连续的。 
传输可以包括两个阶段。在阶段1中,WTRU在W2中向所选择的RS进行传送,直到RS对目标为WTRU的初始消息进行了完全解码。同时,如果在WTRU与BS之间存在比WTRU与RS之间的子载波更好的子载波,则WTRU在W1中直接向BS传送一些比特。在阶段2中,RS接管传输,并在使用复用、不使用复用或这两者,以及与WTRU协作、不与WTRU协作或这两者,或其任意组合的情况下发送BS恢复消息所需的信息。 
来自WTRU的单个传输
在阶段1中直接发送到BS的比特也可以传送到RS。将传送到BS的所有信息可以通过RS被传递。在该传输期间,BS可以从WTRU获得信息的子集。该类型的方案背后的基本概念是只存在一个单个数据流来自WTRU。这些方案的共同过程如下所述。 
WTRU同时但在不同频率向RS和BS传送b个信息比特,RS可以在BS之前正确获得分组。在RS从WTRU成功获得信号后,RS向WTRU发送ACK。这时,BS已经从WTRU的直接传输中正确获得b1个比特。下面列出了用于传送剩余的b2个比特的三个选择。 
转发中继
WTRU在W1中停止传输且RS使用W(其中W=W1+W2)将b2个比特 转发到BS直到该RS从BS接收到ACK。图5中示出了图示性示例。 
该选择具有节省WTRU功率的优点,因为WTRU只在RS成功接收之后才传送其分组。另一个优点是在WTRU中需要较少的信令,例如从RS到WTRU的ACK以及从BS到RS的ACK。 
该选择的缺点是在RS将ACK发回WTRU后,BS需要被通知传输将从RS过来。 
该选择的特性通过如下所示的有效速率(TPeff)来描述: 
T 1 = b R r 1 等式(8) 
T 2 = b - R r 1 T 1 R r 2 等式(9) 
TP eff = b T 1 + T 2 = R r 1 R r 2 R r 1 + R r 1 - R u 1 等式(10) 
其中 
R r 1 = W 2 log 2 ( 1 + W 2 W g r 1 2 P r 1 &prime; W 2 &rho; 0 + &rho; r 1 W 2 ) 等式(11) 
R u 1 = W 1 log 2 ( 1 + W 1 W g u 1 2 P u 1 &prime; &rho; 0 W 1 + &rho; u 1 W 1 ) 等式(12),以及 
R RS - BS = W log 2 ( 1 + g r 2 2 P r 2 &prime; W&rho; 0 + W&rho; r 2 ) 等式(13) 
协作中继
WTRU在W2中不停止传输。WTRU和RS使用预定分布MIMO模式或 预定协作分集模式在W(其中W=W1+W2)中将b2个比特协调传送到BS。这种方式的示例在图6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预定是指在如何执行分布或协作分集方面,在RS与WTRU之间不需要信令,且模式被预定义(例如,在RS中)。 
该选择的优点是其可能需要较短的时间来实现成功传输,这使得其具有与转发中继时相比更高的有效速率。 
该选择的缺点是与转发中继相比在WTRU中的功率消耗更大。此外,需要更多的信令,例如从RS到WTRU的ACK,RS与WTRU之间的同步以及从BS到RS和WTRU的ACK。此外,BS需要被通知传输模式以及传输将从WTRU和RS过来。 
该选择的特性由有效速率来描述,如下所示: 
对于协作空间分集,在阶段2中,RS和WTRU使用例如Alamouti(其中在发射机处没有CSI可用)或相干结合(其中在发射机处CSI可用)将相同的比特(b2个比特)协作传送到BS,由此增加的分集层加强了b2个比特的通信的可靠性。 
对于协作频率分集,RS和WTRU在W1和W2上并行地传送相同的信息比特,b2个比特,例如分布式空间-频率块码(SFBC)。 
对于协作复用,在阶段2中,RS和WTRU在相同的带宽上独立地传送不同的比特到BS,且RS和WTRU传送的比特的总数量为b2。因此 
T 1 = b R r 1 等式(14) 
T 2 = b - b 1 R u 2 + R r 2 等式(15) 
b1=T1Ru1    等式(16)以及 
R eff ( simple _ coop _ mux _ sin glestream ) = b T 1 + T 2 = R r 1 ( R u 2 + R r 2 ) R u 2 + R r 2 + R r 1 - R u 1 等式(17) 
来自WTRU的多个流
已经考虑了一些方案来描述如何在宽带中使用RS来帮助WTRU传送信息到BS。这种方案的示例在图7和图8中示出。在这些方案中,在RS开始将信息中继到BS(定义为阶段1)之前,在RS从WTRU成功接收到所有比特之后只有ACK需要从RS发送到WTRU。该方案降低了信令开销。但是,WTRU只发送单个数据流到RS,一些是多余的,这是因为BS在阶段1中已经从WTRU接收到了一些比特。与DL通信相比,WTRU的功率消耗在UL中是个严重的问题。为了降低WTRU的功率消耗,更有效的是避免将这些在阶段1中已经由WTRU发送到BS的比特传送到RS。因此,考虑一些方案,在这些方案中,WTRU将不同的数据流分别传送到RS和BS且RS只从WTRU接收在阶段1中没有被直接发送到BS的比特。在这些方案中,在传输发生之前可能需要带宽分配。 
这些方案包括: 
1)WTRU分别在W1和W2中将b1个信息比特和b2个信息比特传送到BS和RS。 
2)WTRU与RS之间和WTRU与BS之间的传输之间的比特分配、带宽分配或这两者的合适设计,由此BS和RS同时成功检测它们的比特。 
3)在RS成功获得b2个比特之后,与上述方法类似,针对从RS传送b2个比特到BS,存在三个选择。在协作Alamouti中,在阶段2中,RS和WTRU使用空-时编码方案,例如Alamouti空-时块码(STBC)(在发射机处没有CSI)或相干结合(在发射机处有CSI)协作地将相同的比特(b2个比特)传送到BS。在分布式频率分集中,在阶段2中,RS和WTRU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例如SFBC)协作地将相同的b2个比特传送到BS。在协作复 用中,在阶段2中,RS和WTRU独立地将不同的比特传送到BS,且RS和WTRU传送的比特的总数目为b2。有效速率(Reff(simple_coop_mux))可以表示为: 
T 1 = b 2 R r 1 = b 1 R u 1 等式(18) 
T 2 = b 2 R u 2 + R r 2 等式(19) 
因此 
b 1 = T 1 R u 1 = b 2 R r 1 R u 1 等式(20)以及 
R eff ( simple _ coop _ mux ) = b 1 + b 2 T 1 + T 2 = ( R u 1 + R r 1 ) ( R r 2 + R u 2 ) R r 2 + R u 2 + R r 1 等式(21) 
分割协作MIMO
在阶段1中,WTRU分别在频率W1和W2中传送b2个比特到RS以及传送b1个比特到BS。这种方案的示例如图9中所示。在WTRU-RS和WTRU-BS的传输之间分配的比特数目取决于在这两种传输中的带宽分配以及WTRU-BS链路和WTRU-RS链路的链路质量。在阶段2中,RS和WTRU用作分布式天线,将独立的b2和b3个比特传送到BS。 
该选择的特性通过如下所示的有效速率(Reffect(split_coop_mux_multiplestreams))来描述: 
T 1 = b 2 R r 1 = b 1 R u 1 等式(22) 
T 2 = b 2 R r 2 = b 3 R u 2 等式(23) 
R effect ( split _ coop _ mux _ multiplestreams ) = b 1 + b 2 + b 3 T 1 + T 2 = R u 1 R r 2 +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R r 1 + R r 2
等式(24) 
其中, 
R u 1 = W 1 log ( 1 + W 1 W g u 2 2 P u 1 &prime; W 1 ( &rho; 0 + &rho; u 1 ) ) 等式(25) 
R r 1 = W 2 log ( 1 + W 2 W g r 1 2 P r 1 &prime; W 2 ( &rho; 0 + &rho; r 1 ) ) 等式(26) 
R U 2 = W 1 log ( 1 + g u 2 2 p u 2 &prime; N 0 + P r 2 &prime; + Int WTRU 1 ) 等式(27)以及 
R r 2 = W 1 log ( 1 + g r 2 2 P r 2 &prime; N 0 + Int r 2 ) 等式(28) 
当Rr1=Rr2时,Reffect(split_coop_mux_multiplestreams)的上界可以达到 
R effect ( split _ coop _ mux _ multiplestreams ) upper - bound = 1 2 R r 1 + 1 2 ( R u 1 + R u 2 ) 等式(29) 
为了使得速率最大化,可以引出以下结论。 
给定小区边缘的WTRU位置(WTRU与BS之间的固定距离),由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比RS受到更多的ICI,因此离WTRU更近的RS(比离BS近)比离BS更近的RS提供的速率更大。 
分配特定量的带宽给WTRU与BS之间的传输比不分配带宽给该传输能产生更高的速率。因此,较好的是让WTRU直接传送一些比特给BS而不是要求RS转发所有比特给BS。此外,由于RS与BS之间的链路比WTRU与BS之间的链路好,因此Rr1大于R1。因此,给WTRU与RS之间的传输分 配比WTRU与BS之间的传输更多的带宽(BS具有较差的链路)产生更高的速率。 
自适应FDMA传输
给定被分配给WTRU的载波的情况下,载波被分成双跳传输组和单跳传输组。在图10中示出了这种方案的示例。在两个阶段期间可以动态地改变用于双跳传输的载波,以最大化吞吐量。因此,在阶段1中分配给双跳传输组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与在阶段2中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不同。所以,根据双跳传输的载波改变,分配给直接传输的子载波可以自适应地改变。 
在阶段1中,WTRU分别在频率W1和W2中传送b2个比特给RS和传送b1个比特给BS。在WTRU-RS与WTRU-BS传输之间分配的比特数量取决于这两种传输中的带宽分配以及WTRU-BS链路和WTRU-RS链路的链路质量。在阶段2中,RS在频率 中将b2个比特转发到BS。在该周期(T2)期间,WTRU在频率 中将新信息比特b3传送到BS。 
该选择的特性通过如下所示的有效速率来描述: 
T 1 = b 2 R r 1 = b 1 R u 2 等式(30) 
T 2 = b 2 R r 2 = b 3 R u 2 等式(31)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 b 1 + b 2 + b 3 T 1 + T 2 =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r 2 R r 1 + R r 2 等式(32) 
其中, 
R u 1 = W 1 log ( 1 + W 1 W g u 1 2 P 1 &prime; W 1 ( &rho; 0 + &rho; u 1 ) ) 等式(33) 
R r 1 = W 2 log ( 1 + W 2 W g r 1 2 P r 1 &prime; W 2 ( &rho; 0 + &rho; r 1 ) ) 等式(34) 
R u 2 = W 1 &prime; log ( 1 + W 1 &prime; W g u 2 2 P u 2 &prime; W 1 &prime; ( &rho; 0 + &rho; u 2 ) ) 等式(35) 
R r 2 = W 2 &prime; log ( 1 + W 2 &prime; W g r 2 2 P r 2 &prime; W 2 &prime; ( &rho; 0 + &rho; r 2 ) ) 等式(36)以及 
W 1 + W 2 = W 1 &prime; + W 2 &prime; = W 等式(37)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r 2 R r 1 + R r 2 &le; R r 1 R r 2 + R u 2 R r 1 + R u 1 R r 2 2 R r 1 R r 2
&DoubleRightArrow;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le; 1 2 R r 1 R r 2 + 1 2 R u 2 R r 1 R r 2 + 1 2 R u 2 R r 1 R r 2 + 1 2 R u 1 R r 2 R r 1
等式(38) 
其中,Rr1=Rr2,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的上界可以由下式得到: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upper - bound = 1 2 R r 1 + 1 2 ( R u 1 + R u 2 ) 等式(39) 
为了优化有效速率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用于阶段1中的WTRU-BS和WTRU-RS传输的带宽分配可以与阶段2中的WTRU-BS和RS-BS传输的带宽分配不同。两个阶段中的带宽分配是独立的。因此,最优W1(或W2)和W2(或W1)可以被独立地找到。不失一般性,从WTRU和RS传输的功率被分别表示为PWTRU和PRS。在阶段1中,可以分配W1和W2以最大化有效速率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通过定义RT2=Rr2+R2以及RT1=Rr1+R1, 
由此 
&PartialD; 2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PartialD; W 2 2 < 0 等式(40) 
&PartialD;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PartialD; W 2 = &PartialD; R r 1 &PartialD; W 2 R r 2 ( R T 2 - R 1 ) +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2 R r 2 ( R r 2 + R r 1 ) ( R r 1 + R r 2 ) 2 等式(41) 
因此,为了找到最优W2由此最大化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 
&PartialD; R effect ( forwarding _ adaptiveFDMA ) &PartialD; W 2 = 0 &DoubleRightArrow; &PartialD; R r 1 &PartialD; W 2 ( R T 2 - R 1 ) +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2 ( R r 2 + R r 1 ) = 0
&DoubleRightArrow; &PartialD; R r 1 &PartialD; W 2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1 = R r 2 + R r 1 R T 2 - R 1 = R r 2 + R r 1 R r 2 + R 2 - R 1 等式(42) 
利用条件Rr1=Rr2,可以得到 
&PartialD; R r 1 &PartialD; W 2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1 = 2 R r 1 R r 2 + R 2 - R 1 &DoubleRightArrow; R 2 &cong; R 1 &PartialD; R r 1 &PartialD; W 2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1 &ap; 2 等式(43) 
类似地,为了最大化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 
&PartialD; R r 2 &PartialD; W 2 &prime;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1 &prime; = R r 1 + R r 2 R r 1 + R 1 - R 2 &DoubleRightArrow; R r 1 = R r 2 R 2 &cong; R 1 &PartialD; R r 2 &PartialD; W 2 &prime; &PartialD; R 1 &PartialD; W 1 &prime; &ap; 2 等式(44) 
在满足条件Rr1=Rr2的情况下,等式(43)和等式(44)使得使用媒介控制(MC)的方案部分转发的有效速率Reffect(forwarding_adaptiveFDMA)达到最大速率。因此,基于导出条件,RWTRU-RS=RRS-BS意味着给定小区边缘的WTRU位置(WTRU与BS之间的固定距离),由于小区边缘用户比RS受到更多的ICI,因此离WTRU比离BS更近的RS比离BS更近的RS提供的速率更高。 
此外,等式(44)意味着分配一定量带宽给WTRU与BS之间的传输比 不分配带宽给该传输产生的速率更高。换句话说,让WTRU直接将一些比特传送到BS比请求RS转发所有比特到BS能实现更高的有效速率。此外,由于RS与BS之间的链路比WTRU与BS之间的链路要好,因此,Rr1高于R1。由此,等式(44)还暗示给WTRU与RS之间的传输(其中,RS具有较好的链路)分配的带宽比给WTRU与BS之间的传输(其中,BS具有较差的链路)分配的带宽多会产生更高的速率。 
类似地,等式(44)暗示给WTRU与BS之间的传输分配一定量的带宽比不给该传输分配带宽产生的速率更高;给具有较好链路质量的传输(RS-BS链路)比给具有较差链路质量的传输(WTRU-BS链路)分配更多的带宽。 
自适应FDMA的协作中继
在阶段2中,该方案使得RS和WTRU能够使用协作分集技术(例如,相干协作分集(信道状态信息在发射机处可用)或Alamouti STBC协作分集)协作地传送由RS接收到的b2个信息比特。图11中示出了这种方案的示例。 
自适应FDMA的简单协作复用
在阶段2中,该方案使得RS和WTRU能够用作2×1MISO信道。RS和WTRU传送独立的信息比特;它们传送的信息比特的总数目为b2。图12中示出了这种方案的示例。 
自适应FDMA的分割协作复用
在阶段2中,RS和WTRU用作分布式2×1 MIMO,并在 中传送独立的信息比特到BS。RS传送BS在阶段1中接收到的信息比特b2。同时,WTRU在 中发送新信息比特b3到BS。在 中,WTRU将另一组独立信息比特b4推送到BS。因此,BS在阶段1和阶段2中接收到的信息比特的总数目为b1+b2+b3+b4。图13中示出了该方案的示例。 
在该部分考虑小区边缘的WTRU。小区边缘的WTRU与RS或BS之间的速率可以被公式描述为: 
等式(45) 
以及 
等式(46) 
其中,ρ表示重复使用因数,fρ是指在小区边缘的WTRU处接收到的SNR的ICI部分,fρ=6(ρ/4)α/2表示六边形平面蜂窝系统,SNR是在接收机处的接收功率。 
由于RS离BS比离WTRU更近,因此在RS与BS之间的通信中出现的ICI比在WTRU与BS之间的通信中出现的ICI小得多。为了简化分析,假定RS在其与BS的通信中没有受到ICI。因此: 
等式(47) 
以上使用了用于LTE UL系统层的模拟参数。假定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而不考虑屏蔽衰减。假定没有瞬时衰减。下表1示出了用于UL通信的模拟假设。 
表1 
用于协作中继系统的信道编码空-时码设计
在协作中继系统中存在通信的两个阶段。在阶段1中,RS侦听WTRU并成功接收b个信息比特。在阶段2中,RS和WTRU使用例如Alamouti码或其它空-时码将这b个信息比特协作传送到目的地。在信息比特被映射到Alamouti发射机之前,可以使用两个并行的信道编码器来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 
图14示出了用于编码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WTRU 1405和RS 1410。在WTRU 1405和RS 1410中,相同的信息比特可以被馈送到两个并行的前向纠错(FEC)编码器中(即,FEC1和FEC2),每个编码器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然后,来自FEC编码器的被编码的比特被调制并被映射到信令传输转换器(STC)。 
如果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则在时隙1,WTRU传送FEC编码器1的输出S_{S1},且RS传送FEC编码器2的输出S_{R2}。在下一个时隙,WTRU传送conj(S_{S2}),其中S_{S2}表示FEC编码器2的输出,且S_{S2}=S_{R2},且RS传送conj(S_{R1}),其中S_{R1}是FEC编码器1的输出且S_{R1}=S_{S1}。下面的等式(48)给出了STC映射,其采用BPSK调制: 
等式(48) 
因此,参照图14,WTRU 1405包括第一FEC编码器,其使用第一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以及第二FEC编码器,其使用第二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RS 1410包括第三FEC编码器,其使用第一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以及第四FEC编码器,其使用第二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第一FEC编码器和第四FEC编码器可以在 第一时隙中传送被编码的比特,第二FEC编码器和第三FEC编码器可以在第二时隙中传送被编码的比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这可以容易地扩展到任意其它调制模式。此外,在图14的无线通信设备中,WTRU 1405用于UL通信。可替换地,具有与WTRU 1405示出的相同配置的BS可以用于DL通信。 
这些方案相对于使用Alamouti映射方案的单个FEC编码器的一些潜在优点包括:如果FEC编码器的相同编码速率用作在Alamouti方案中使用的编码速率,则除了空-时码提供的分集增益之外,还可以实现另外的信道编码(冗余版本)增益。为了保持与Alamouti方案中相同的编码速率,FEC1和FEC2的编码速率可以减小到Alamouti方案中的编码速率的一半。因此,在该新方案中使用的FEC编码器的复杂度变低。在接收机处(WTRU或BS)没有额外的复杂度。 
图15示出了WTRU 1500与RS 1550的通信。WTRU 1500包括天线1505(例如MIMO天线)、接收机1510、处理器1515和发射机1520。RS 1550包括天线1555(例如MIMO天线)、接收机1560、处理器1565和发射机1570。 
图16示出了WTRU 1500与BS 1650的通信。BS 1650包括天线1655(例如MIMO天线)、接收机1660、处理器1665和发射机1670。 
图17示出了RS 1550与BS 1650的通信。 
参照图15-17,可以分配不同的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第一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WTRU 1500中的发射机1520以在第一频带向RS1550传送数据(如图15中所示),以及分配给WTRU 1500中的发射机1520以在第二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如图16中所示)。 
第二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RS中的发射机1570以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如图17中所示)。 
可替换地,第二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RS 1550和WTRU 1500以在第一 和第二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如图16和图17所示)。 
可替换地,第二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RS 1550以在第一频带上向BS1650传送数据(如图17中所示),以及分配给WTRU 1500以在第二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如图16所示)。 
可替换地,第二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RS 1550和WTRU 1500以在第一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以及分配给WTRU 1500以在第二频带上向BS1650传送数据(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 
可替换地,第二时间周期可以分配给RS 1550和WTRU 1500以在第三频带上向BS 1650传送数据,并分配给WTRU 1500以在第四频带上向BS1650传送数据(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 
实施例
1、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中继站(R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该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基站(BS)传送数据;以及 
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所述RS以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2、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中继站(B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该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基站(BS)传送数据;以及 
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所述RS和WTRU以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3、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中继站(R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该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基站(BS)传送数据;以及 
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所述RS以在第一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4、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中继站(B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该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基站(BS)传送数据;以及 
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RS和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WTRU以在第二频带向BS传送数据。 
5、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以在第一频带上向中继站(RS)传送数据,并且将该第一时间周期分配给该WTRU以在第二频带上向基站(BS)传送数据;以及 
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RS和WTRU以在第三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将第二时间周期分配给WTRU以在第四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6、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中继站(RS);以及 
基站(BS),其中WTRU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RS传送数据、且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RS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7、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中继站(RS);以及 
基站(BS),其中WTRU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RS传送数据、且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RS和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8、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中继站(RS);以及 
基站(BS),其中WTRU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RS传送数据、且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RS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且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9、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中继站(RS);以及 
基站(BS),其中WTRU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RS传送数据、且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RS和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且 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10、一种用于分配不同时间周期以在指定频带上执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中继站(RS);以及 
基站(BS),其中WTRU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一频带上向RS传送数据、且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第二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并且RS和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三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且WTRU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第四频带上向BS传送数据。 
11、一种用于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该WTRU包括:第一前向纠错(FEC)编码器,该第一FEC编码器使用第一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以及第二FEC编码器,该第二FEC编码器使用第二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以及 
中继站(RS),该RS包括:第三FEC编码器,该第三FEC编码器使用第一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以及第四FEC编码器,该第四FEC编码器使用第二编码方案对多个数据比特进行编码。 
12、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FEC编码器和第四FEC编码器在第一时隙中传送编码后的比特,第二FEC编码器和第三FEC编码器在第二时隙中传送编码后的比特。 
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和元素以特定的结合进行了描述,但每个特征或元素可以在没有其它特征和元素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或在与或不与其它特征和元素结合的各种情况下使用。这里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图可以在由通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实施。关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寄存器、缓冲存 储器、半导体存储设备、内部硬盘和可移动磁盘之类的磁介质、磁光介质以及CD-ROM磁盘和数字多功能光盘(DVD)之类的光介质。 
举例来说,恰当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任何一种集成电路(IC)和/或状态机。 
与软件相关联的处理器可以用于实现一个射频收发机,以便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终端、基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任何主机计算机中加以使用。WTRU可以与采用硬件和/或软件形式实施的模块结合使用,例如相机、摄像机模块、可视电话、扬声器电话、振动设备、扬声器、麦克风、电视收发机、免提耳机、键盘、蓝牙 模块、调频(FM)无线电单元、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机模块、因特网浏览器和/或任何无线局域网(WLAN)或超宽带(UWB)模块。 

Claims (2)

1.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该WTRU包括,使用第一编码方案编码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一前向纠错FEC编码器,以及使用第二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二FEC编码器;以及
中继站RS,该RS包括,使用所述第一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三FEC编码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二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四FEC编码器,其中所述第一FEC编码器和所述第四FEC编码器在第一时隙期间传送被编码的比特,以及所述第二FEC编码器和所述第三FEC编码器在第二时隙期间传送被编码的比特。
2.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
基站BS,该BS包括,使用第一编码方案编码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一前向纠错FEC编码器,以及使用第二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二FEC编码器;以及
中继站RS,该RS包括,使用所述第一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三FEC编码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二编码方案编码所述多个数据比特的第四FEC编码器,其中所述第一FEC编码器和所述第四FEC编码器在第一时隙期间传送被编码的比特,以及所述第二FEC编码器和所述第三FEC编码器在第二时隙期间传送被编码的比特。
CN200980127170.3A 2008-07-11 2009-07-09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0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985008P 2008-07-11 2008-07-11
US61/079,850 2008-07-11
PCT/US2009/050033 WO2010006114A2 (en) 2008-07-11 2009-07-09 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s for relayed uplink communicatio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2159.4A Division CN103856297A (zh) 2008-07-11 2009-07-09 用于传送信息比特的方法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125A CN102090125A (zh) 2011-06-08
CN102090125B true CN102090125B (zh) 2014-10-22

Family

ID=4119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2159.4A Pending CN103856297A (zh) 2008-07-11 2009-07-09 用于传送信息比特的方法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N20098012717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0125B (zh) 2008-07-11 2009-07-09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2159.4A Pending CN103856297A (zh) 2008-07-11 2009-07-09 用于传送信息比特的方法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611273B2 (zh)
EP (1) EP2301293B1 (zh)
JP (2) JP5396471B2 (zh)
KR (1) KR101175483B1 (zh)
CN (2) CN103856297A (zh)
HK (1) HK1156176A1 (zh)
WO (1) WO201000611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915353A8 (pt) * 2008-06-12 2017-10-03 Nortel Networks Ltd Método e sistema usando retransmissoras com espectro agregado
US8611273B2 (en) * 2008-07-11 2013-12-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s for relayed uplink communication
JP5213586B2 (ja) * 2008-08-25 2013-06-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8089993B2 (en) * 2008-09-09 2012-01-0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liceable router with packet over optical OFDM transmission
JP5213637B2 (ja) * 2008-10-21 2013-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87294B2 (ja) 2009-03-18 2014-05-07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有するレファレンス信号を送信するシステム
EP2369760B1 (en) * 2010-03-24 2012-12-19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f an information word transferred by at least a source has to be relayed
KR101644097B1 (ko) * 2010-12-21 2016-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웃 단말 및 대상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CN103188005B (zh) * 2011-12-30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通信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US9131254B2 (en) * 2012-07-19 2015-09-08 Alcatel Lucent Cross layer coding for satellite mobile TV broadcas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40032705A (ko) 2012-09-07 2014-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복식 기지국간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405256B2 (ja) * 2015-02-05 2018-10-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CN105554843B (zh) * 2015-12-08 2019-04-05 深圳大学 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KR102658049B1 (ko) * 2016-02-25 2024-04-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노드 장치
US10326519B2 (en) * 2016-07-16 2019-06-18 Phazr,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bridging wireless from outdoor to indoor
WO2018216999A1 (ko) * 2017-05-24 2018-11-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465266B1 (ko) * 2017-05-24 2022-1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80133804A (ko) * 2017-06-07 2018-12-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226028A1 (ko) * 2017-06-07 2018-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7989A (zh) * 2004-12-29 2006-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中继通信方法
CN101072065A (zh) * 2006-01-03 2007-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跳中继蜂窝网络中透明中继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9435B1 (en) 2005-06-01 2008-02-27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relay apparatus
EP1750404B1 (en) * 2005-08-01 2008-07-23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relaying information received via a first channel to a second channel and relay apparatus
KR100855225B1 (ko) 2005-09-28 2008-08-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접속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93832B1 (ko) * 2005-10-18 2009-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두 개의 주파수 대역을 사용하는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의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 링크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US20070155315A1 (en) * 2006-01-03 2007-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relaying in a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KR100871856B1 (ko) * 2006-01-06 2008-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673219B2 (en) * 2006-03-16 2010-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s using rateless codes
EP1848165A3 (en) 2006-04-19 2011-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y service in a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58028C (zh) * 2006-08-11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纠错的方法及系统以及一种实现纠错的接入设备
US7983681B2 (en) * 2006-09-27 2011-07-1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onents using different audio encoding formats
US8576946B2 (en) * 2007-10-19 2013-11-05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minimal coordination
KR101529852B1 (ko) * 2008-01-02 2015-07-01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협력적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GB0804207D0 (en) 2008-03-06 2008-04-16 Nec Cor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1273B2 (en) * 2008-07-11 2013-12-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s for relayed up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7989A (zh) * 2004-12-29 2006-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中继通信方法
CN101072065A (zh) * 2006-01-03 2007-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跳中继蜂窝网络中透明中继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11273B2 (en) 2013-12-17
EP2301293A2 (en) 2011-03-30
KR101175483B1 (ko) 2012-08-20
CN102090125A (zh) 2011-06-08
JP2014060739A (ja) 2014-04-03
WO2010006114A2 (en) 2010-01-14
US20100008287A1 (en) 2010-01-14
KR20110039346A (ko) 2011-04-15
CN103856297A (zh) 2014-06-11
JP5396471B2 (ja) 2014-01-22
EP2301293B1 (en) 2013-02-20
JP2011527865A (ja) 2011-11-04
HK1156176A1 (en) 2012-06-01
WO2010006114A3 (en) 2010-07-08
US20140071896A1 (en) 201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0125B (zh) 一种用于编码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
US8023524B2 (en)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enabling simultaneous broadcast-unicast operation with efficient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ality
CN101606346B (zh) 使用频率部分重用来进行跳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965513B (zh) 用于以时分双工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69628B (zh) 用于无线系统的控制信令的方法
CN110063039A (zh) 在物理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中复用控制信息
US787684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signal structures
CN102771061B (zh) 指示使能的传输块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0570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3465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1981854A (zh) 在具有NxPDCCH结构的LTE-A TDD中的PUCCH上的ACK/NACK传输
CN10507532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于三维波束形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6629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84748A (zh) 用于协调多点传输的资源分配和传输
CN10417027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73747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A2715941A1 (en)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CN102484513A (zh) 使用双层波束成形关联过程的透明中继
CN104321994A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03314541A (zh)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到基站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05342B (zh) 多载波系统子带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565950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反馈信道质量指示符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889247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9997326A (zh) 具有不规则调制的速率匹配和harq
CN101783718A (zh) 调度请求消息和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复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