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1329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81329A CN102081329A CN2010105656269A CN201010565626A CN102081329A CN 102081329 A CN102081329 A CN 102081329A CN 2010105656269 A CN2010105656269 A CN 2010105656269A CN 201010565626 A CN201010565626 A CN 201010565626A CN 102081329 A CN102081329 A CN 1020813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material
- transfer
- roller
- image
- image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72 neutra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14—Transfer rol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19—Transfer dr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在以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转印时,即使转印材料与像载体分离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转印材料抽吸开始位置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可获得良好图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将中间转印带的图像转印在由叼纸牙把持的转印材料上,由转印材料输送部以转印图像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向垂直方向上方抽吸转印材料,并由转印材料输送辊输送,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终端位置、配置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一侧垂直方向上方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配置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的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一侧垂直方向上方、转印材料前端与转印材料输送部最初抵接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下进行转印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具有用于把持转印材料前端部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转印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转印辊进行旋转,在由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把持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转印材料从转印夹持部通过,从而使像载体上的图像被转印在转印材料上。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由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把持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从而在转印之后能够切实地从像载体上剥离转印材料。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通过转印辊进行旋转,转印材料从转印夹持部通过从而像载体上的图像被转印在转印材料上,且当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从转印夹持部通过时,通过气流发生装置而使转印材料从像载体上被剥离,之后,转印材料以其转印图像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状态,向垂直方向上方被吸附并移动,并由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转印材料输送带,向定影部一侧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0-508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5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提高转印材料在转印后从像载体上的剥离性,而考虑到应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把持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技术。此时,由于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把持在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近前被解除,从而转印夹持部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的夹持部终端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前端最初抵接的、转印材料输送带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而且,从转印夹持部穿过的转印材料,通过转印夹持部处的驱动力而在大概沿着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两条边的移动路径上进行移动。
但是,由于在转印材料的前端部到达转印材料输送带之前,转印材料的把持被解除,因此在转印材料的把持解除之后,需要通过转印夹持部处的驱动力,并利用转印材料的中间部分使转印材料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移动至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此时,由于转印材料朝向垂直方向的上方进行移动,从而导致转印材料的姿态不稳定。特别是,当在转印材料输送带处的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与在转印夹持部处的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之间存在速度差时,将导致移动时的转印材料的姿态更加不稳定。因此,存在从转印夹持部通过的转印材料的转印图像面,与转印材料移动路径上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部件接触,而导致转印图像发生紊乱的可能性。而且,如上文所述,由于转印材料的姿态不稳定,从而无法维持转印夹持部出口处的纸张的姿态,因此存在转印材料的转印图像面与像载体接触而发生图像偏差的可能性。即,仅通过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对转印材料的把持技术简单地应用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难以获得良好的图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进行转印的情况下,即使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抽吸开始位置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能够获得良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中,转印材料被把持部件所把持,而像载体上的图像在转印夹持部处被转印在转印材料上,且在转印后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而且,转印材料在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处被释放。接着,转印材料利用其中间部分并通过由转印夹持部所施加的转印辊的驱动力,而朝向转印材料输送部进行移动。而且,当转印材料的前端到达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时,转印材料将以使转印图像面朝向垂直方向的下方,而使背面一侧(与转印图像面相反的一侧)朝向垂直方向的上方的方式进行移动。接着,通过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转印材料输送面,转印材料使转印图像面朝向垂直方向的下方,而背面一侧被向垂直方向的上方抽吸。此时,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被配置成,从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与转印辊的轴向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呈假想的大致三角形。因此,转印材料沿着,连接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以及连接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与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向上方弯曲并移动。此时,当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而且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1,并且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与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2时,L相对于L1以及L2,具有L<L1+L2的关系。
而且,当转印材料的前端到达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时,转印材料将以大致沿着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的方式进行移动,所述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为,连接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的边。即,由于向上方弯曲的转印材料趋于笔直,因此将在转印材料与转印材料输送部之间产生摩擦,从而转印材料的姿态发生变化而导致不稳定。特别是,由于转印材料通过在转印夹持部处的驱动力而移动,因此当在转印夹持部处的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与在转印材料输送部处的转印材料的移动速度之间存在速度差时,转印材料将向垂直方向的下方弯曲,并在大致沿着像载体和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以及转印材料抽吸开始位置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一边的移动路径上移动。因此,转印材料的姿态更加不稳定。
因此,即使转印材料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后,转印材料通过在转印夹持部处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的期间,通过转印材料的背面抵接于转印材料输送部的多个抵接部件,从而将减少转印材料与转印材料输送部之间的摩擦。特别是,当抵接部件为,围绕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轴进行旋转的辊部件时,通过由这些辊部件来引导转印材料的背面,从而将更有效地减少转印材料与转印材料输送部之间的摩擦。由此,能够抑制转印材料的姿态发生变化而不稳定的情况。特别是,由于通过减少转印材料与转印材料输送部之间的摩擦而能够抑制转印材料的姿态的变化,从而所述大致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边相接近,以使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呈更加扁平的三角形。因此,能够防止转印材料与被配设在其移动路径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像载体等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相接触的现象,并能够抑制转印夹持部宽度的变化。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图像偏差的产生。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实现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即,即使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
特别是,由于把持部件对转印材料的把持部位于转印辊的凹部内,从而能够稳定地形成转印夹持部。此时,由于对转印材料的把持部位于转印辊的凹部内,因此在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转印图像面一侧弯曲的凹部的把持痕。而且,由于转印材料的背面由转印材料输送辊引导,因此通过在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上形成此种把持痕,从而能够防止转印材料被卷绕在转印材料输送辊上。其结果为,即使由转印材料输送辊引导转印材料,也能够使转印材料流畅地移动。
而且,通过在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分开配设多个转印材料输送辊,从而能够使转印材料输送辊小型且轻量化并易于旋转。因此,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转印材料输送辊对转印材料的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稳定转印材料的姿态。
而且,作为向垂直方向的上方吸附转印材料的方法,通过被设置在转印材料输送部上的抽吸孔向垂直方向的上方抽吸转印材料时,使转印辊的把持部件的位置以及抽吸孔的位置在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互相错开。由此,把持部件和抽吸孔不会在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上重合。因此,如上文所述,即使在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上形成凹部的把持痕,但由于该把持痕不经过抽吸孔,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转印材料输送部的抽吸孔对转印材料的抽吸,且能够以稳定的姿态抽吸并输送转印材料。
而且,在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设多个把持部件,并在这些把持部件之间配设抵接部件。由此,由于把持部件与抵接部件不会在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上重合,因此如上文所述,即使在转印材料的前端部上形成凹部的把持痕,该把持痕也不会经过抵接部件。因此,抵接部件对转印材料的引导不会受到转印材料的把持痕的影响,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抵接部件对转印材料的引导。其结果为,能够使抵接部件对转印材料进行引导时的转印材料的姿态稳定。
而且,在抵接部件之间配设有具备抽吸孔的作为转印材料输送面的转印材料输送带。而且,将抵接部件配置成,通过移动部件而能够在输送转印材料的动作位置与不输送转印材料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而且,由控制部来控制通过移动部件所进行的抵接部件的移动,在转印材料通过转印辊处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的期间,由抵接部件引导转印材料,且在转印材料的后端经过转印夹持部之后,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的驱动力抽吸并移动转印材料。由此,转印材料的移动变得更加流畅,从而能够进一步稳定转印材料的姿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化且局部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的图。
图2(a)为表示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的图,(b)为表示转印材料的前端部被抽吸引导部的转印材料输送辊引导的状态的图。
图3(a)为表示转印材料的前端部即将被把持之前的状态的图,(b)为表示把持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状态的图,(c)为表示解除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把持之后的突出状态的图。
图4(a)为表示抽吸引导部的转印材料输送辊的图,(b)为表示从(a)中的IVB方向观察时的抽吸引导部的图。
图5为对由转印材料输送辊引导转印材料的背面进行说明的图。
图6(a)为由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转印材料输送辊引导转印材料的示意图,(b)为由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转印材料输送带输送转印材料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从图6(a)中的VII方向观察时的转印材料输送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8为对转印材料的移动路径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0为转印材料输送辊的控制的框图。
图11为表示转印材料输送辊的控制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Y、2M、2C、2K…感光体;5Y、5M、5C、5K…显影部;6Y、6M、6C、6K…一次转印部;8…中间转印带;9…带驱动辊;13…二次转印部;13a…二次转印夹持部;14…二次转印辊;20…转印材料;20a…前端部;17…叼纸牙;24…第2气流产生装置;24a…抽吸部件;24a1…引导面;24a2…抽吸孔;24a3…转印材料输送辊;24b…气流产生部;25…转印材料输送部;25a…转印材料输送带;25a1…无接头带;25a2…抽吸孔;25b…抽吸部件;25b2…抽吸孔;25c…气流产生部;25e…转印材料输送辊;27…定影部;28…控制部;31…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ε…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ζ…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η…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模式化且局部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的图。
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含有调色剂和载液的液体显影剂进行图像形成。如图1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感光体2Y、2M、2C、2K,其为水平或者大致水平地前后串联配置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像载体。这里,在各个感光体2Y、2M、2C、2K中,2Y表示黄色的感光体、2M表示品红色的感光体、2C表示蓝绿色的感光体、2K表示黑色的感光体。而且,对于其它部件也相同地,在部件的标号上分别添加各种颜色的Y、M、C、K来表示各种颜色的部件。
而且,在各个感光体2Y、2M、2C、2K的周围,分别配设有带电部3Y、3M、3C、3K。而且,从各个带电部3Y、3M、3C、3K起,分别沿着各个感光体2Y、2M、2C、2K的旋转方向,依次配设有:曝光部4Y、4M、4C、4K,显影部5Y、5M、5C、5K,一次转印部6Y、6M、6C、6K以及感光体清洁部7Y、7M、7C、7K。其中,各个感光体2Y、2M、2C、2K在一次转印之后被未图示的中和部中和。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单元,由这些各个感光体2Y、2M、2C、2K,各个带电部3Y、3M、3C、3K,各个曝光部4Y、4M、4C、4K,各个显影部5Y、5M、5C、5K,各个一次转印部6Y、6M、6C、6K,各个感光体清洁部7Y、7M、7C、7K以及各个中和部构成。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作为本发明的像载体的无接头状的中间转印带8。该中间转印带8被配设在各个感光体2Y、2M、2C、2K的垂直方向的上方。而且,中间转印带8通过各个一次转印部6Y、6M、6C、6K而被压接在各个感光体2Y、2M、2C、2K上。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中间转印带8被形成为三层结构的较柔软的弹性带,所述三层结构具有:例如树脂等的可挠性基体材料、被形成在该基体材料的表面上的橡胶等的弹性层和被形成在该弹性层的表面上的表层。当然,并不限定于此。中间转印带8被卷绕在,用于传递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力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第1卷绕辊10、第2卷绕辊11以及中间转印带张紧辊12上。而且,中间转印带8在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向箭头方向旋转。并且,与各种颜色Y、M、C、K对应的感光体等的部件的配置顺序,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示例,能够任意地进行设定。
在中间转印带8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一侧设置有二次转印部13。二次转印部13具备二次转印辊14以及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二次转印辊14以旋转轴14a为中心而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该二次转印辊14压接于被卷绕在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上的中间转印带8上。此时,如图2所示,该二次转印辊14在比经过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中心14d的假想垂线α更靠图2中的左侧、且比通过旋转中心14d的假想水平线β更靠图2中的垂直方向下侧,被压接在中间转印带8上。而且,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作为二次转印辊14的按压相对的支承辊而发挥功能。而且,二次转印辊14通过被压接在中间转印带8上,从而随着中间转印带8(即,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一同旋转。
而且,二次转印辊14具有被卷绕在基体材料14b的圆弧部的外周面上的薄膜状的弹性部件14c。通过该弹性部件14c而在二次转印辊14的圆弧部的外周面上形成阻力层。而且,如图1所示,在中间转印带8与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之间形成有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如图2所示,该二次转印夹持部13a被配置在比假想垂线α更靠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在图2中为左侧)、且比假想水平线β更靠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在图2中为垂直方向下侧)的位置上。
如图1、图2(a)以及(b)、图3(a)至(c)所示,二次转印辊14在其圆周面上具有凹部16。在该凹部16内配设有:作为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叼纸牙17、作为供叼纸牙17落座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承接部件的叼纸牙支承部18、以及作为转印材料剥离部件的突出爪19。
如图4(b)所示,在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上,以预定的间隔配设有预定数量(在图示示例中为六个)的叼纸牙17。各个叼纸牙17在图3(a)所示的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与图3(b)所示的转印材料把持位置之间,以同步的方式进行转动(移动)。此时,在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处,各个叼纸牙17的一部分,向与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外周面14c1直径相同的假想圆δ的圆周外侧、也就是说向凹部16的外侧突出,而在转印材料把持位置处,各个叼纸牙17整体被收纳在假想圆δ的圆周内侧、也就是说被收纳在凹部16内。因此,各个叼纸牙17对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位于凹部16内。而且,突出爪19被设置成,在图3(a)所示的后退位置与图3(c)所示的突出位置之间以大致直线状移动。此时,在后退位置处,突出爪19整体被收纳在凹部16内,而在突出位置处,突出爪19的一部分从凹部16突出。虽然未图示,但是这些叼纸牙17以及突出爪19的各个动作,分别由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等上的各个凸轮控制。
此时,叼纸牙17开始把持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的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被设置在,凹部16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位置之前的预定位置。因此,当凹部16到达比该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稍靠前的图3(a)所示位置时,如图3(a)所示,从入口辊21起经由转印材料供给引导部22而被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将到达与凹部16对置的位置。而且,叼纸牙17通过凸轮而开始旋转。当凹部16到达所述预定位置时,如图3(b)所示,叼纸牙17位于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从而在叼纸牙17与叼纸牙支承部18之间把持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而且,转印材料20以随着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而卷绕在弹性部件14c的外周面上的方式向二次转印夹持部13a一侧移动。
二次转印辊14被施加转印偏流,该转印偏流用于使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转印纸等的转印材料20上。而且,如图1所示,由于在中间转印带8向箭头方向进行旋转时,二次转印辊14向箭头方向旋转并且被施加转印偏流,从而被承载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处,被转印在由叼纸牙17所把持的转印材料20上。
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通过其清洁部件而除去附着在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上的液体显影剂,且将所除去的液体显影剂回收并存留在液体显影剂回收容器中。
如图1所示,在中间转印带8的垂直方向的上方位置处,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第1气流产生装置23、第2气流产生装置24、转印材料输送部25、第3气流产生装置26以及定影部27。
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通过的转印材料20,从叼纸牙17的把持中被释放。如图2(a)所示,作为该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时的凹部16的位置(更具体而言,连接二次转印辊14的外周方向上的叼纸牙支承部18的中心与二次转印辊14的回转中心14d的假想直线γ,和与二次转印辊14的外周的直径相同的假想圆δ之间的大致交点位置)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位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中比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更靠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一侧(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在图2(a)中为左侧)(也就是说,位于假想垂线α的左侧),且位于假想水平线β的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在图2(a)中为下侧)。因此,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均位于由假想垂线α与假想水平线β构成的第3象限内。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为,中间转印带8与转印材料20分离的位置。
当叼纸牙17对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到达比该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稍靠前的位置时,叼纸牙17将通过凸轮而开始旋转。当叼纸牙17对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到达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时,如图2(a)所示,叼纸牙17处于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从而解除对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的把持。由此,转印材料20被释放。此时,如图3(c)所示,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由于凹部16而产生的、向转印图像面一侧弯曲成大致V字状的把持痕。
大致与该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同时地,突出爪19通过凸轮而开始移动。而且,如图3(c)所示,突出爪19从二次转印辊14的凹部16突出,而将转印材料20的背面(与转印图像面相反的面)推出并到达突出位置。由此,如图2(b)所示,转印材料20从二次转印辊14上剥离,并向第2气流产生装置24一侧移动。当叼纸牙17在释放转印材料20之后到达预定位置时,将通过凸轮而被收纳在凹部16内,且在到达比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近前的预定位置时,处于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而且,当突出爪19在推出转印材料20之后到达预定位置时,将通过凸轮而被收纳在凹部16内。即,叼纸牙17以及突出爪19被配置成,不与第2气流产生装置24发生干涉(接触)。
如图1所示,第1气流产生装置23具有管状的送气部件23a和风扇(例如,多叶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3b。通过气流发生部23b的驱动而在送气部件23a中产生气流,从而空气从送气部件23a的送气口23c朝向二次转印夹持部13a一侧吹出。
如图1以及图4(a)所示,第2气流产生装置24为本发明的抽吸引导部,具有管状的抽吸部件24a以及风扇(例如,多叶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4b。抽吸部件24a具有用于引导转印材料20的引导面24a1。该引导面24a1为,从图1以及图4(a)中的右下方朝向左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4(b)所示,在引导面24a1上,设置有沿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预定数量(在图示示例中为11个)的抽吸孔24a2。这些抽吸孔24a2被配置排列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此时,所有抽吸孔24a2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配设在引导面24a1中的对应于所有叼纸牙17的位置之间。因此,所有抽吸孔24a2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不与各个叼纸牙17重合。
而且,如图2(a)、(b)以及图4(a)、(b)所示,在引导面24a1上,设置有作为与转印材料20抵接的抵接部件以及辊部件的、多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的材质由树脂或者金属形成。特别是,在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例如由POM等的树脂形成时,由于重量轻而易于旋转且能够使表面平滑,从而优选。
如图4(b)所示,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排列有两列,并在每一列上分开配设有多个(在图示示例中为五个)。而且,第二列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分别以对应于第一列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的方式,被排列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此时,所有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抽吸孔24a2之间。而且,所有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面24a1中的对应于各个叼纸牙17的位置之间。因此,所有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不与各个叼纸牙17重合。并且,也可以配设成,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中的任何一个,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各个叼纸牙17中的任何一个重合。
而且,所有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被配置在两个叼纸牙17之间,该两个叼纸牙17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上的两端。即,由叼纸牙17的把持而产生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的把持痕中,被形成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的把持痕之间的距离(宽度),大于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的、各列中的两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之间的距离(宽度)。而且,这些所有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围绕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轴进行旋转。而且,这些所有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中的各一部分从引导面24a1向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一侧突出。
通过驱动气流产生部24b,抽吸部件24a通过各个抽吸孔而朝向箭头所示的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抽吸空气从而产生气流。而且,如图2(b)所示,从二次转印辊14上被剥离的转印材料20,大致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处弯曲,并在通过由第2气流产生装置24所产生的气流向垂直方向的斜上方(与引导面24a1大致正交的方向的垂直方向的上方)抽吸其背面的同时,沿着抽吸部件24a的引导面24a1被引导。此时,转印材料20的背面与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抵接,且由于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随着转印材料20的移动而旋转,从而使转印材料20流畅地进行移动。而且,虽然如上文所述,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有由凹部16所引起的、向转印图像面一侧弯曲的把持痕,但是该前端部20a的把持痕不与各个抽吸孔24a2重合。因此,转印材料20以稳定的姿态被抽吸并引导。
但是,在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文所述的方式被配置成,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各个叼纸牙17中的任意一个重合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当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与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抵接时,被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向远离引导面24a1的方向引导。因此,可防止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被卷绕在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上而导致进入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邻接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之间的情况,从而使转印材料20更加流畅地沿着引导面24a1移动。并且,转印材料20通过中间转印带8与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力而向转印材料输送部25一侧移动。
如图1,图2(a)、(b)以及图6(a)、(b)所示,转印材料输送部25具有:作为转印材料输送面的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管状的抽吸部件25b以及风扇(例如多叶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5c。如图7所示,转印材料输送带25a以预定间隔被配设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并具有被卷绕在三个卷绕辊25d上的预定数量(在图示示例中为四根)的无接头带25a1。此时,三个卷绕辊25d中的一个为,用于旋转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带驱动辊。这些无接头带25a1分别具有多个抽吸孔25a2。此时,虽然未在图7中进行图示,但是与所述抽吸孔24a2相同地,所有抽吸孔25a2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配置在转印材料输送带25a上的与所有叼纸牙17对应的位置之间。因此,所有抽吸孔25a2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所有叼纸牙17均不重合。
而且,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向图1,图2(a)、(b)以及图6(a)、(b)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顺时针)旋转。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带部分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从图1以及图2中的右下方朝向左上方倾斜。此时,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和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引导面24a1的引导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并且,虽然在图1中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被图示为,由三个卷绕辊25d所卷绕,但是也能够被构成为,由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卷绕辊25d所卷绕。
抽吸部件25b位于转印材料20的输送路径的附近,并在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对置的对置引导面25b1上具有多个抽吸孔25b2。此时,虽然未在图7中进行图示,但是与所述抽吸孔24a2的情况相同,所有抽吸孔25b2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配置在对置引导面25b1上的与所有叼纸牙17对应的位置之间。因此,所有抽吸孔25b2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所有叼纸牙17也均不重合。
而且,如图6(a)以及(b)所示,抽吸部件25b具有,作为与转印材料20抵接的抵接部件以及辊部件的多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这些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围绕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轴进行旋转。如图7所示,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每一列,分开配设有多个(图示示例中为五个)。此时,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分别被配设在,各个无接头带25a1之间以及位于两端的无接头带25a1的外侧。也就是说,各个无接头带25a1被配设在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之间。该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配设有预定数量的列(在图示示例中为14列)。而且,所有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被配置在转印材料输送部25上的对应于两个叼纸牙17的位置之间,所述两个叼纸牙17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的两端。即,由叼纸牙17的把持而产生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的把持痕中,被形成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上的两端的把持痕之间的距离(宽度),大于被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上的两端的、各列中的两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之间的距离(宽度)。因此,所有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所有叼纸牙17均不重合。
而且,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能够在图6(a)所示的动作位置与图6(b)所示的后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而且,在图6(a)所示的动作位置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向转印材料移动路径一侧突出。由此,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对转印材料20的背面进行引导的同时输送转印材料20。而且,在图6(b)所示的后退位置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位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抽吸部件25b一侧,从而不会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向转印材料移动路径一侧突出。
并且,无接头带25a1并不被限定于四根,而是能够设置任意的根数,且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也能够在每一列同样地设置与无接头带25a1的配设根数对应的个数。而且,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的列数也能够设置为任意的列数。
通过气流产生部25c的驱动,抽吸部件25b通过各个抽吸孔朝向箭头所示的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抽吸空气从而产生气流。而且,如图6(a)所示,利用由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气流产生装置25c产生的气流,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抽吸孔25a2以及抽吸部件25b的抽吸孔25b2,而向垂直方向的斜上方(与对置引导面25b1大致正交的方向中的垂直方向的上方)抽吸通过第2气流产生装置24而被抽吸并引导过来的转印材料20的背面。
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时间点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位于图6(a)所示的动作位置。因此,转印材料20的背面与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抵接,且由于这些转印材料输送辊25e随着转印材料20的移动进行旋转,从而转印材料20在其背面被抽吸的同时流畅地进行移动。
如上文所述,在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中的任意一个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被配设成与各个叼纸牙17中的任意一个重合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当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与转印材料输送辊25e抵接时,被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向远离引导面25b1的方向引导。因此,可防止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被卷绕在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上而进入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相邻接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之间的情况,从而转印材料20被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而更加流畅地移动。此时,转印材料20不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抵接,通过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力而向第3气流产生装置26一侧移动。
而且,如图6(b)所示,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到达位于最靠近第3气流产生装置26(即,定影部17)一侧的一列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时间点处,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处于后退位置。因此,转印材料20被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抽吸。而且,在该时间点处,转印材料20的后端正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因此,转印材料20在被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抽吸的同时,向第3气流产生装置26一侧被输送。此时,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的把持痕,不与各个抽吸孔25a2、25b2重合。因此,转印材料20以稳定的姿态被抽吸并输送。
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从动作位置到达后退位置的时间点,根据转印材料20的尺寸而被设定。即,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从动作位置到达后退位置的时间点为,转印材料20的后端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时间点。此时,优选为,如图6(b)所示,在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使用的最大尺寸(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的尺寸)的转印材料20的前端,到达位于最靠近第3气流产生装置26一侧的一列转印材料输送辊25e时,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从动作位置到达后退位置。另外,即使是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使用的转印材料20中最小尺寸的(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的尺寸)的转印材料20,在转印材料20的后端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1之前,转印材料20的前端也会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为,转印材料输送部25对转印材料20的抽吸开始位置。
另外,如图8所示,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开始抽吸被第2气流产生装置24抽吸并引导来的转印材料20的位置为,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为,转印材料输送部25开始抽吸转印材料20的位置。而且,二次转印辊14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被配置成,从与转印材料输送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与二次转印辊14的轴向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形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
此时,以如下方式对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各个边长进行定义。如图9所示,使中间转印带8和转印材料20分离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与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致相当于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为L1。而且,使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抽吸转印材料20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致相当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为L2。而且,使中间转印带8和转印材料20分离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开始抽吸转印材料20的位置η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致相当于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与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为L。而且,距离L相对于其他的两个距离L1、L2,具有L<L1+L2的关系。
而且,在流畅地输送转印材料20方面,优选为,该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为,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以及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边,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边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大致三角形。转印材料20沿着虚线所示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两条边的移动路径,从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起大致通过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并朝向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而从在图8中的右下方朝向左上方移动。
而且,在如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转印材料输送部25上没有设置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情况下,转印材料20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被输送,此时,由于在转印材料20的输送开始时,在由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所输送的转印材料20的移动速度与由二次转印辊14所输送的转印材料20的移动速度之间将存在速度差,因此如上文所述,转印材料20中的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通过的部分,由于其自重而分别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为支点,向垂直方向下方弯曲。于是,转印材料20欲大致沿着图8中实线所示的、连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的大致直线状的移动路径移动。因此,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变得较短,而导致转印材料20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产生所述的问题。
因此,在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部分通过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而流畅地移动,从而可抑制所述速度差。由此,可抑制转印材料20中的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通过的部分向垂直方向下方大幅弯曲,从而可防止转印材料20的位置变动。
图10为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辊的动作控制的框图,图11为表示辊的动作控制的时序图。
如图10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28上连接有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以及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
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将所使用的转印材料20的尺寸(例如,A4纵、A4横、B5、B4等)信息输出至控制部28。该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作为操作键等的转印材料种类设定部,而被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面板上。
另外,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为,用于检测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对应的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位置的、机械或者光学的旋转位置检测器。并且,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对叼纸牙17的动作(位置变化)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或者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设置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位置到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的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器。
而且,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例如由公知的电动机以及公知的连接机构等的移动部件构成,对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向动作位置以及后退位置的移动进行控制。而且,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的转印材料20的尺寸、以及来自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之后的转印材料20前端位置,来控制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以下,对在作为转印材料20而使用转印纸的情况下,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的控制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此时,将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使用的最大的转印纸设为A3纵而进行输送。
首先,假设所述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中,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以及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边长为85mm,且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边长为76mm,而且,二次转印夹持部终端位置ζ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长度为150mm。因此,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为161mm且另一边的长度为150mm,此时两边的长度之和与另一边的长度之差为11mm。而且,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引导面24a1的转印材料引导方向以及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各倾斜角度(锐角)均为大致25°。
如图11所示,当未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时,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将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设定在,由实线所表示的动作位置或者由虚线所表示的后退位置的初始位置。当在两张转印纸上进行连续图像形成的操作时,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输出信息,来判断第一张转印纸是否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当控制部28判断为第一张转印纸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时,则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于是,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将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设定在动作位置。由于第一张转印纸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从而被承载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处被转印在第一张转印纸上。
当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通过的转印材料20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时,如图6(a)所示,转印材料20将通过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旋转而流畅地被引导并移动。即,即使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20a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后,转印材料20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驱动力而移动的期间,通过由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转印材料20的背面,从而减少转印材料20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之间的摩擦。而且,当转印材料20的前端20a到达最靠近图6(b)所示的第3气流产生装置26一侧的一列转印材料输送辊25e时,转印材料20的后端将处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于是,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以及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各个输出信息,而判断为第一张转印纸的后端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从而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于是,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将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设定在后退位置。即,当第一张转印纸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以外的位置时,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将被设定在后退位置。由此,如图6(b)所示,第一张转印纸被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抽吸并输送。
接着,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输出信息,来判断第二张转印纸是否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当控制部28判断为第二张转印纸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时,被承载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将在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处被转印在第二张转印纸上。但是,即使控制部28判断为第二张转印纸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也不立刻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因此,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被保持在后退位置。当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以及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各个输出信息,而判断为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对第一张转印纸的输送结束时,将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于是,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将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设定在动作位置。之后,控制部28以与在第一张转印纸上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并且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对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位置进行控制。而且,当控制部28根据来自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出部29以及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出部30的各个输出信息,而判断为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对第二张转印纸的输送结束时,将对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进行控制。于是,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将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设定在所述初始位置。以此种方式,进行在两张转印纸上的连续图像形成动作。另外,在一张转印材料20上的图像形成或者在三张以上的转印材料20上的连续图像形成的情况也是相同的。
第3气流产生装置26具有:管状的抽吸部件26a和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6b。抽吸部件26a具有引导面26a1,所述引导面26a1具有未图示的规定数量的抽吸孔。引导面26a1的抽吸孔被配设成,与所述的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抽吸孔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通过气流产生部26b的驱动,抽吸部件26a通过引导面26a1上的各个抽吸孔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抽吸空气从而产生气流。而且,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被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20在其背面被抽吸部件26a向垂直方向的斜上方抽吸的同时,沿着引导面26a1向定影部27一侧被引导。
定影部27具有定影辊,该定影辊包括加热辊27a以及被压接在该加热辊27a上的加压辊27b。而且,转印材料20的调色剂像被这些加热辊27a以及加压辊27b加热加压从而被定影。之后,转印材料被排出至未图示的排出盘中。
由于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以及其他图像形成动作,与使用液体显影剂的现有的同种图像形成装置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
根据该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方法,由叼纸牙17把持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而中间转印带8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处被转印在转印材料20上,且在二次转印之后叼纸牙17对转印材料20的把持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处被解除,从而转印材料20被释放。接着,由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因此转印材料20通过由二次转印夹持部13a所施加的二次转印辊的驱动力,并利用其中间部分向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移动。而且,转印材料20在被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抽吸部件24a向垂直方向的上方抽吸其背面的同时,被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引导而进行移动。而且,转印材料20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此时,当连接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距离为L1,连接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与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距离为L2时,连接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距离L将满足L<L1+L2。而且,此时,转印材料20仍在通过二次转印辊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且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位于动作位置。因此,转印材料20在其背面一侧向垂直方向的上方被抽吸,同时被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并进行移动。以此种方式,即使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后,转印材料20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的期间,仍由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转印材料20的背面,从而能够减少转印材料20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之间的摩擦。由此,能够抑制转印材料20的姿态发生变化而导致不稳定的情况。特别是,通过减少转印材料20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之间的摩擦,从而所述大致三角形的两边与另外一边相接近,由此能够使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变成更加扁平的三角形。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印材料20的姿态的变化。因此,能够防止转印材料20与被配设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上的垂直方向下方的中间转印带8以及第1气流发生装置23接触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夹持宽度的变化。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图像偏差的产生。以此种方式,即使在以把持转印材料20的状态进行转印的情况下,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终端位置ζ、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被配置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能够实现可获得良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特别是,叼纸牙17对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叼纸牙支承部18的叼纸牙承接部)位于二次转印辊14的凹部16内,从而能够稳定地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13a。此时,由于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位于二次转印辊14的凹部16内,从而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了向转印图像面一侧弯曲的把持痕。而且,由于转印材料20的背面被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通过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此种把持痕,从而能够防止转印材料20被卷入邻接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之间。其结果为,即使由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转印材料20,也能够使转印材料20流畅地移动。
而且,二次转印辊14的叼纸牙17的位置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以及抽吸部件25b的各抽吸孔25a2、25b2的位置,在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互不相同。由此,所有叼纸牙17与所有抽吸孔25a2、25b2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均不重合。因此,即使如上文所述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有把持痕,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转印材料输送带25a上的抽吸孔25a2对转印材料20的抽吸,并能够以稳定的姿态抽吸并输送转印材料20。
而且,通过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在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分开配设,从而能够使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小型且轻量化并易于旋转。因此,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对转印材料20的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稳定转印材料20的姿态。
而且,在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的距离配设各个叼纸牙17,并在这些各个叼纸牙17之间配设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由此,由于各个叼纸牙17与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不重合,因此,即使如上文所述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上形成有把持痕,该把持痕也不会经过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由此,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对转印材料20的引导不会被转印材料20的把持痕所影响,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对转印材料20的引导。其结果为,能够稳定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对转印材料20进行引导时的转印材料20的姿态。
而且,在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中的任意一个被配设成,在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上与各个叼纸牙17中的任意一个重合的情况下,当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与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抵接时,被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向远离引导面24a1以及对置引导面25b1的方向引导。因此,能够防止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卷绕在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上,而进入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邻接的转印材料输送辊24a3、25e之间的现象,由此,转印材料20能够沿着引导面24a1以及对置引导面25b1更加流畅地被引导。
而且,在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分开配设多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并在这些转印材料输送辊25e之间配设具有抽吸孔25a2的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而且,将转印材料输送辊25e配置成,能够在输送转印材料20的动作位置与不输送转印材料20的后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而且,通过由被控制部28所控制的转印材料输送辊动作控制部31来控制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的位置,从而在转印材料20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的期间,由各个转印材料输送辊25e引导转印材料20,且当转印材料20的后端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通过之后,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驱动力而向垂直方向上方抽吸转印材料20,同时使转印材料20进行移动。由此,转印材料20的移动变得更加流畅,从而能够进一步稳定转印材料20的姿态。
并且,本发明的转印材料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各个示例。例如,图1所示的第1至第3气流产生部23、25、26并非是必须的,能够省略。
而且,虽然作为像载体使用了中间转印带8,但是也可以使用中间转印鼓,并且作为像载体也可使用感光体。在像载体应用感光体的情况下,感光体的调色剂像当然被直接转印在转印材料上。而且,在所述各个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虽然使用了串列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为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总之,本发明能够在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事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像载体,其用于承载图像;
转印辊,其具有通过移动而把持或释放转印材料的把持部件,并且在转印夹持部处,将承载于所述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材料上,其中,所述转印夹持部是所述转印辊隔着所述转印材料与所述像载体抵接而形成的;
转印材料输送部,其具有:转印材料输送面,其对通过所述转印辊而被转印了所述图像的转印材料,以将转印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向垂直方向上方抽吸;抵接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面上,并抵接于所述转印材料以使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面和所述转印材料分离,并且,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被配置在满足如下关系的位置上,即,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具有L<L1+L2的关系;
其中,
L表示,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L1表示,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L2表示,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与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辊在圆周面上具有凹部,而所述把持部件配设于所述凹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与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所述抵接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面为,具有通过气流吸附所述转印材料的抽吸孔的转印材料输送带,
所述转印材料输送带被配设于,在与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所配设的多个所述抵接部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配设有所述把持部件的位置以及配设有所述转印材料输送带的所述抽吸孔的位置,位于与所述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移动部件,其使所述抵接部件在与所述转印材料抵接的位置、和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控制部,其对由所述移动部件进行的所述抵接部件的移动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抵接部件为辊部件。
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被配设在转印辊的圆周面上的把持部件来把持转印材料,
将由所述把持部件所把持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至转印夹持部,从而将承载于像载体的图像转印在所述转印材料上,其中,所述转印夹持部由进行移动的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辊而形成,
将所述图像转印在所述转印材料上之后,移动所述把持部件,从而从所述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转印材料,
在由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转印材料输送面来吸附被释放的所述转印材料,并由抵接部件使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面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情况下,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输送,其中,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被配设在满足如下关系的位置上,即,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满足L<L1+L2的关系;
其中,
L表示,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L1表示,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与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L2表示,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与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69940A JP2011112910A (ja) | 2009-11-27 | 2009-11-27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9-269940 | 2009-11-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1329A true CN102081329A (zh) | 2011-06-01 |
Family
ID=4406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656269A Pending CN102081329A (zh) | 2009-11-27 | 2010-11-26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46141B2 (zh) |
JP (1) | JP2011112910A (zh) |
CN (1) | CN10208132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45592A (ja) * | 2010-01-18 | 2011-07-28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78901A1 (en) * | 1992-07-16 | 1994-01-19 |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TALIA S.p.A. |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CN1202642A (zh) * | 1997-04-18 | 1998-12-23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输纸系统 |
JP2000219361A (ja) * | 1999-01-29 | 2000-08-0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352880A (ja) * | 1999-06-11 | 2000-12-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957035B1 (en) * | 2002-09-23 | 2005-10-1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Vacuum assisted fuser entrance guide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 |
US20090202268A1 (en) * | 2008-02-12 | 2009-08-1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1506A (en) * | 1990-03-19 | 1992-01-14 | Xerox Corporation | Transfer system for a color printer |
US6163676A (en) | 1995-09-08 | 2000-12-19 | Indigo N.V.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proved exit device therefor |
JP2009205131A (ja) | 2008-01-28 | 2009-09-10 | Seiko Epson Corp | 転写材分離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256441A (ja) * | 2009-04-22 | 2010-11-11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2009
- 2009-11-27 JP JP2009269940A patent/JP2011112910A/ja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9-29 US US12/893,314 patent/US83461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1-26 CN CN2010105656269A patent/CN1020813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78901A1 (en) * | 1992-07-16 | 1994-01-19 |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TALIA S.p.A. |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CN1202642A (zh) * | 1997-04-18 | 1998-12-23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输纸系统 |
JP2000219361A (ja) * | 1999-01-29 | 2000-08-0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352880A (ja) * | 1999-06-11 | 2000-12-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957035B1 (en) * | 2002-09-23 | 2005-10-1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Vacuum assisted fuser entrance guide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 |
US20090202268A1 (en) * | 2008-02-12 | 2009-08-1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29265A1 (en) | 2011-06-02 |
US8346141B2 (en) | 2013-01-01 |
JP2011112910A (ja) | 2011-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2384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201112865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3992124A1 (en) | Convey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857305B2 (en) | Collapsible grippers based media handling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process and cross-process direction registration | |
JP201110755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49991A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08132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
JP200024209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2933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nsfer-material guide section with suction | |
JP20111076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21230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74232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127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US1182227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131531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5644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48223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12509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10906B2 (ja) | 記録材裁断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材処理装置 | |
JP2007018000A (ja) |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 |
JP2004029060A (ja) | 屈曲搬送路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7337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587915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5644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02502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