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694B -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7694B
CN102067694B CN200980123201.8A CN200980123201A CN102067694B CN 102067694 B CN102067694 B CN 102067694B CN 200980123201 A CN200980123201 A CN 200980123201A CN 102067694 B CN102067694 B CN 102067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allocation
allocated
information
resource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3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7694A (zh
Inventor
小柳宪治
井上高道
刘乐
鹿仓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6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7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解决如下问题:如OFDM一样分配非连续的子载波(RB)而使频率块数增加时,虽然能增加多用户分集效果,提高吞吐量,但伴随着频率块数的增加,RB的分配图形变多,从而被分配的RB的信息量也增加。本发明在将在频率轴上非连续的资源块分配给终端时,决定资源块分配的单位,将利用树基法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调度信息的位数设定为与上述所决定的分配单位对应的位数。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知在调度时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对于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LTE(长期演进)的上行链路,为了防止PAPR(峰值与平均功率比)增大并实现较宽的有效范围,作为无线访问方式,采用SC(单载波)-FDMA(频分多址)方式。在该SC-FDMA中,在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TI)内,可将由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资源块(每个该资源块由多个子载波构成)构成的频率块对应每个移动站仅分配一个。在频率块的数目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树基法(Tree-Based)(参照非专利文献1)能使有关资源分配的信息量最小化。因此,在通知用于LTE上行链路的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上行链路调度准许)时,使用树基方法(Tree-Basedmethod)。
非专利文献1:3GPP R1-070881 NEC Group,NTT DoCoMo“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UTRA,”,2007年2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由于多个延迟通路的影响,导致频率选择性定相,由于该频率选择性定相,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在频率轴上发生变动。并且,当考虑到基站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复用访问时,移动站与不同环境下的基站进行通信,因而各移动站的频率范围的CQI不同。根据以上的背景,尝试通过调度(依赖于频率范围信道的调度)来提高LTE的吞吐量。
在SC-FDMA中进行依赖于频率范围信道的调度的情况下,在一个TTI中,对一台移动站仅分配一个CQI良好的频率块(频率块: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另一方面,如在LTE下行链路访问方式中所采用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那样,进行非连续的子载波分配从而增加频率块数量时,能实现进一步的多用户分集效果,从而提高吞吐量。但是,在频率块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导致由于通知有关资源块分配的信息(调度赋予)而引起的开销增大。
实际上,正在探讨在LTE下行链路中的资源块分配信息(下行链路调度赋予)的通知中,采用位图法(Bit Map method)(一种适合于频率块数较多的情况的方法)。相比于在LTE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上行链路调度赋予)的通知中所使用的树基法(一种适合于频率块数较少的情况的方法),位图法的开销更多。具体来说,当不管频率块数量如何而使用位图法时,100RB的资源分配需要100比特的调度信息。
另一方面,如使用树基法,在频率块数为一个的情况下,仅需要log2100(100+1)/2=13比特的调度赋予;但如频率块数变多,则与频率块数为一个的情况相比,需要数倍于频率块的信息量。具体来说,设频率块数为1时使用树基法的开销为上述13比特,在频率块数为2的情况下增加为13×2=26比特,而在频率块数为4的情况下,增加为13×4=52比特。如此,对于增加的频率块数,RB分配图形的数目通常变多,因而上行链路调度赋予的信息量变大。因此,要提高频率调度的效果,相对于在频率块数较少的情况,存在信令开销增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因多用户分集的效果增大而产生的调度信息的信令开销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时,决定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所述资源块组是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调度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中识别被分配的资源块,该分配分辨率是在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时所决定的,该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度机构,该调度机构在向终端分配资源块组时,决定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所述资源块组是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度机构,该调度机构在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组时,决定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所述资源块组是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移动站,其特征在于,从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中识别被分配的资源块,该分配分辨率是在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时所决定的,该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基站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得该基站执行如下的决定处理:在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时,决定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移动站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得该移动站执行如下的处理:在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时,决定作为资源块分配的单位的分配分辨率,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资源块。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决定适当于状况的分配分辨率,并且相应地变更树基法的构造,并且,利用树基法来表示关于被分配的RB的信息,因而能防止伴随着频率块数增大而导致的信令量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框图。
图3是频率块与分配分辨率之间的对应表的例子。
图4是表示分配给移动站的RB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分配给UE1的RB和UL调度赋予的例子的图。
图6是分配给UE2的RB和UL调度赋予的例子的图。
图7是分配给UE3的RB和UL调度赋予的例子的图。
图8是分配给UE4的RB和UL调度赋予的例子的图。
图9是对根据分配分辨率变更的树基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相对于最大频率块和分配分辨率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位数的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另一框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另一框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另一框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另一框图。
图20是用于对资源块分配进行说明的图。
图21是用于对资源块分配进行说明的图。
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3是用于对频率块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基站
101接收部
102上行链路RS分离部
103上行链路CQI测定部
104上行链路调度部
105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
106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分离部
107上行链路数据信号解调部
108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
109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
110下行链路调度部
111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
112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
113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
114复用部
115发送部
116 UE ID生成部
200移动站
201接收部
202下行链路RS分离部
203下行链路CQI测定部
204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分离部
205下行链路数据信号解调部
206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
207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
208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
209最大频率块数提取部
210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
211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
212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
213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
214复用部
215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由当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的长期演进(LTE)中,作为下行链路的访问方式,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在LTE的下行链路中,适用依赖于频域信道的调度,在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T)内,对每个移动站能分配多个频率块,该频率块就是由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构成的资源块(RB:由多个子载波构成)。图23示出LTE下行链路调度中的频率块分配的例子。在这里表示的是在系统带宽内的一个TTI内调度4个移动站的例子。移动站1(UE1)的频率块数为3,移动站2(UE2)的频率块数为2,移动站3(UE3)的频率块为2,移动站4(UE4)的频率块为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如上所述的向同一移动站上分配多个频率块的基站对各终端分配资源块时,决定被分配的资源块的最小单位(下面称为分配分辨率),决定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树基法的构造。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详情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根据在进行调度(资源块分配)时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来决定分辨率值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框图,在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的框图。
首先,对基站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基站100的接收部101接收来当前移动站2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来确立上行链路同步,并输出基站接收信号SRXB
上行链路RS(基准信号)分离部102从基站接收信号SRXB中分离出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并将其输出,该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复用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
上行链路CQI测定部103接收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作为输入,计算出各移动站的对应每个RB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来输出。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对每个移动站进行上行链路调度。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根据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将分配的资源的频率块的数量。具体来说,在CQI良好的状况下,将频率块数决定得较大,而在CQI不好的状况下,将频率块数决定得较小。利用根据该决定的频率块数量决所定的分配分辨率以及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来分配RB。在决定了分配分辨率时,相应地决定表示所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的形式表示所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每个频率块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分配分辨率的值被结合为一段调度信息,即,一段UL调度赋予SUSCB,以对应于树基法的所决定的构造的位数的方式来输出该段调度信息。并且,将频率块数作为SUDFB来输出。
在这里,接着对上行链路调度部104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说明。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根据基于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的频率块数量,改变并设定最小频率带宽,即,作为资源块分配的最小单位的分配分辨率。具体地,频率块数量越大,分配分辨率设定得越大。
下面,将描述在系统带宽设为10个RB时,在一个用户的资源分配中使用的信令比特数被抑制在14比特以内时的具体例子。
在上行链路调度部104的资源分配中,利用图3所示的表示频率块数与分配分辨率间的关系的对应表来进行资源分配。根据通信环境等来设定所述对应表。例如,设定为频率块数量越多,分配分辨率越大。通过利用该关系,可将频率块数为4或以下的信令比特数抑制在14比特,该14比特包含分配分辨率的值的通知(2比特)。
假设有UE1、UE2、UE3、UE4这四个移动站,并且分配给UE1的频率块数为3,分配给UE2的频率块数为2,分配给UE3的频率块数为1,分配给UE4的频率块数为1。此时,将图4所示的资源块从左向右依次设为RB0、RB1、…RB8、RB9,假设向UE1调度RB0、RB1、RB6、RB7、RB8以及RB9,向UE2调度RB3以及RB6,向UE3调度RB2,向UE4调度RB7。这里,对利用图4的调度以及图3的频率块数与分配分辨率间关系的情况进行说明。图5、图6、图7、图8分别表示对于UE1、UE2、UE3、UE4的RB的分配例以及使用树基法时的UL调度赋予(UL scheduling grant)的例子。
在UE3以及UE4中,由于频率块数为1,因而参照图3的对应表,分配分辨率是1RB。因此,在对UE3和UE4分配资源块时,将资源块逐个地分配,且以频率块数在1以内的方式分配资源块。并且,为了表示,用分配分辨率为1RB的树基法来表示与全带宽10RB内的一个频率块相对应的资源时,需要1~55(6比特)中的任一值。在这里,参照图7以及图8,以树状结构排列表示一个频率块的资源的1~55的值。该树基法的树状结构根据分配分辨率而发生变化。即,UL调度赋予的位数也发生变化。
例如,如图9所示,在分配分辨率为1RB的情况下,树状结构由能用6比特表示的1~55的数列构成。并且,在分配分辨率为2RB的情况下,由于以两个资源块为单位进行分配,因而以与系统带宽为5RB的情况相同的数列进行处理。因此,树状结构由1~15的数列构成。通过与将该树状结构与所确定的频率块数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并且向移动站通知分配分辨率或频率块数,能辨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
在UE3以及UE4中,由于仅调度频率块数=1个的频率块,因而如在UE3以及UE4中包含分配分辨率的值的通知,则共计需要8比特(=1×6+2比特)。向UE3通知的有关资源的分配的调度信息(UL调度赋予)具有8比特,并向UE3通知分配分辨率的值为“1”且位置为“2”,该位置是用树状结构表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位置(图7中的“2”)。UE4的UL调度赋予具有8比特,并向UE4通知分配分辨率的值为“1”以及用树状结构表示的位置为“7”(图8中的“7”)。
对于UE2,由于频率块数为2,因而参照图3的对应表,分配分辨率为1RB。设分配分辨率为1RB,并用树基法表示全带宽10RB内的与一个频率块对应的资源时,需要能用6比特表示的1~55的任一值。对于UE2,由于对2个频率块进行调度,因而共计需要14比特(=2×6+2比特),其包含分配分辨率值的通知。UE2的UL调度赋予具有14比特,并向其通知分配分辨率的值为“1”以及用树状结构表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位置为“3”和“6”(图6中的“3”和“6”)。
对于UE1,频率块数为3,因而参照图3的对应表,分配分辨率为2R B。设分配分辨率为2RB,用树基法表示与全带宽10RB内的一个频率块相对应的资源时,需要能用4比特表示的1~15中的任一值。对于UE1,由于对3个频率块数进行调度,因而共计需要14比特(=3×4+2比特),其包含分配分辨率值的通知。这样,UE1的UL调度赋予具有14比特,并向其通知分配分辨率的值为“2”以及用树状结构表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位置为“0”、“2”和“4”(图5中的“0”、“2”和“4”)。这样,即使频率块数增大,通过增大分配分辨率,可将资源分配信息量抑制在14比特以内。
下面,对以树状结构生成资源分配信息的通用方法进行说明。参考公式1,对分配分辨率为P个资源块(P为1或以上)、频率块数为n(n为1或以上)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该例子中,将一个频率块定义为P(分配分辨率)个连续的资源块。资源分配信息由n个资源指示值(RIV)构成。第n个频率块的资源指示值RIVn表示开始的频率块(RBGstart,n)和随后的频率块的长度(LCRBGs,n)。第n个资源指示值RIVn由如下的公式1来进行定义。
(公式1)
if
then
RIV n = N RB UL ( L CRBGs , n - 1 ) + RBG START , n
else
RIV n = N RBG UL ( N RBG UL - L CRBGs , n + 1 ) + ( N RBG UL - 1 - RBG START , n )
其中,是系统整体的频率块数量。
系统整体的资源块数量为(分配分辨率)。
如上所述地生成的UL调度赋予SUSCB被输入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此外还向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输入有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表示频率块数的频率块信号SUDFB。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将这些输入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的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
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112生成下行链路RS信号,并将其作为下行RS信号SDRSB来输出。
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113接收DL调度赋予SDSCB作为输入;根据DL调度赋予SDSCB所指示的RB图形,将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复用,;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SDDCB;并将其输出。
复用部114接收PDCCH SDCCB、RS信号SDRSB以及PDSCH SDDCB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复用信号SMUXB;并将其输出。
发送部115接收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作为输入;生成发送信号STXB;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分离部106接收基站接收信号SRXB作为输入;从中提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B,在该PUSCH SUDCB中,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上行链路数据信号解调部接收PUSCH SUDCB作为输入;对该PUSCH SUDCB进行解调;并重新生成移动站的发送数据。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108接收基站接收信号SRXB作为输入;从中提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SUCCB,在该PUCCH SUCCB中,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109对PUCCH SUCCB进行解调,并输出下行CQI测定信号SUCQB,该下行CQI测定信号SUCQB是从多个移动站发送来的下行链路CQI的测定结果。下行链路调度部110接收下行CQI测定信号SUCQB作为输入;进行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调度;生成表示有关被分配的RB的信息的DL调度赋予SDSCB;并将其输出。
UE ID生成部116生成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并将其输出。
紧接着,对移动站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移动站200的接收部201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下行链路同步,并输出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
下行RS(基准信号)信号分离部202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在该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中,多个下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下行链路CQI测定部203接收下行RS信号SDRSU作为输入;计算出对应每个RB的CQI;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来输出。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206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PDCCH SDCCU,在该PDCCH SDCCU中,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接收PDCCH SDCCU作为输入;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从中分离出与自身移动站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的重新生成结果;并将其作为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来输出。应注意,针对当自身移动站,仅一个PDCCH被复用。另外,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在对PDCCHSDCCU进行解调并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结果中,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生成表示ACK的信号,而如果存在错误,则生成表示NACK的信号,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输出。应注意,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SKU被从移动站200通知给基站100,如果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为NACK,则基站100重新发送与移动站200对应的PDCCH。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08接收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提取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所述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的RB的信息的UL调度赋予。接着,它从包含在UL调度赋予中的分配分辨率的值中辨别出树基法中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出由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指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作为输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CCH)SUCCU;并将其输出,其中在所述PUCCH SUCCU中,将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与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这两者复用。
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212接收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利用在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的预先确定的RS用资源,生成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213输入有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利用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的预先确定的数据信号用资源,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U;并将其输出。
复用部214输入有PUCCH SUCCU、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PUSCH SUDCU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并将其输出。发送部215接收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作为输入;生成移动站发送信号SMUXU;并将其发送给基站100。
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分离部204接收下行链路RB分配接收信号SDSCU和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基于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从中分离出与分配给自身移动站的下行链路RB复用了的PDSCH SDDCU;并将其输出。下行链路数据信号解调部205接收PDSCHSDDCU作为输入;对该PDSCH SDDCU进行解调;并重新生成从基站发送给自身移动站的发送数据。
紧接着,参照图10的流程,对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
基站100的接收部101接收来自移动站2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上行链路同步;并输出基站接收信号SRXB(步骤S1)。
上行链路RS(基准信号)分离部102从所输出的基站接收信号SRXB中分离出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步骤S2)。
上行链路CQI测定部103根据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计算出各移动站的对应每个RB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输出(步骤S3)。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根据每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要分配给各移动站的资源的频率块数量(步骤S4)。
利用在当前装置中保存的如图3所示的对应表,决定与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相关联的分配分辨率,由此决定树基法的构造,并将UL调度赋予的位数设定为与所决定的树基法的构造相对应的位数(步骤S5)。
利用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数目相等的资源块和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分配RB(步骤S6)。
接着,上行链路调度部104以与UL调度赋予SUSCB相同的特定位数,来输出用树基法表示的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并输出该频率块数作为SUDFB(步骤S7)。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输入有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B;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步骤S8)。
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112生成下行链路RS信号作为下行链路RS信号SDRSB,并将其输出,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113输入有DL调度赋予SDSCB;根据DL调度赋予SDSCB所表示的RB图形,将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复用;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SDDCB;并将其输出(步骤S9)。
复用部114输入有PDCCH SDCCB、RS信号SDRSB以及PDSCHSDDCB;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并将其输出,而发送部115输入有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生成发送信号STXB并将其输出(步骤S10)。
移动站200的接收部201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下行链路同步,并输出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步骤S11)。
下行RS(基准信号)信号分离部202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并从中分离出其中下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了的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而下行链路CQI测定部203输入有该下行RS信号SDRSU,计算出对应每个RB的CQI,并将其作为下行CQI信息SDCQU输出(步骤S12)。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206输入有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并从中分离出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了的PDCCHSDCCU,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出其中与当前移动站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了的重新生成结果,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输出(步骤S13)。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08输入有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从中提取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4)。
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的RB的信息的UL调度赋予,并检查分配分辨率的值(步骤S15)。
接着,根据该分配分辨率的值辨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步骤S16)。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作为输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UCCU(其中将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与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相复用);并将其输出(步骤S17)。
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212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RS用资源,生成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并将其输出(步骤S18)。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213接收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数据信号用资源,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9)。
复用部214接收PUCCH SUCCU、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PUSCH SUDCU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而发送部215将该移动站发送信号SMUXU发送给基站100(步骤S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根据移动站的信道质量条件(用侦听基准信号测定的CQI)决定频率块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可以使用例如蜂窝大小、系统带宽、基站的有效范围、上行链路侦听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带宽、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带宽、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多级调制及代码率、移动站能发送/接收的带宽(还称为UE容量)和有关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种类(VoIP、HTTP、FTP等等)等的通信环境的信息,例如用户签约的费用方案、功率上行空间(功率上行空间是指移动站的最大发送功率与移动站的实际发送功率之差)和对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目标SINR等的通信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并且,由于蜂窝大小是根据例如基站的位置、基站间的距离和干渉功率等对通信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来决定的,因而也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选择频率块数。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利用其中根据移动站的信道质量状况来决定频率块数并且根据该频率块设定分配分辨率的这样一种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根据移动站的信道的质量状况、有关上述通信环境的信息、或者上述对通信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来设定分配分辨率的结构。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利用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DCCH)通知频率块数,但此外,也可以利用在PBCH(物理广播信道)、被称作动态BCH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等上映射的较高层的控制信号进行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向设在基站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中的PBCH生成部或PDSCH生成部(都未图示)输入频率块数SUDFB,并通过PBCH或PDSCH向移动站通知。并且,由于有关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信息以大约1msec每帧地发生变化,因而在对应于所述变化使分配分辨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存在终端的处理变得复杂的问题。因此,也可以追加使分配分辨率以多个帧的周期变更的限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通过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利用等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个数的资源块并且利用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来分配RB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理解,能够利用等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个数的资源块并且使在被决定的频率块数量之内的方式分配RB。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将系统带宽描述为10个RB而进行了说明;现在,对系统带宽为20MHz的实际LTE系统的情况下的位数削减效果进行说明。与能进行多个频率块的分配的LTE下行链路相似,在系统带宽2为MHz(RB数=100)时,利用树基法进行通知时的一个频率块所需的位数为log2100(100+1)/2=13比特。因此,建立如图3所示的频率块数与分配分辨率间的对应表,从而不超过37比特(其为由实际LTE下行链路所规定的调度信息上限)。图11示出针对1~4的频率块数,通知等于利用树基法的频率块数量的频率块的RB图形所需的位数。这样,在本发明中,能根据环境来设定频率块数与分配分辨率间的对应关系,因而可将调度信息的信令位数限制在35比特(其包含分配分辨率的通知(2比特)),其在规定的上限37比特以下。
如上所述,信道的质量好的移动站增加频率块数,信道的质量不好的移动站则减少频率块数,并相应地决定分配分辨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信道的质量好的移动站的情况下,由于能以较低的功率密度进行发送,因而能以较宽的带宽进行发送;由于整体上信道质量良好,因此即使与频率块数一起增大分配分辨率,也不会降低信道质量。另一方面,在信道的质量不好的移动站的情况下,由于以较高的功率密度进行发送,因而以狭窄的带宽发送;由于整体上信道质量不好,从而为了从中准确地选择良好的资源,需要与频率块数一起减少分配分辨率。这样,通过将分配分辨率、频率块数与移动站的信道质量相互关联,能够抑制设定分配分辨率引起的接收特性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基站将分配分辨率的值记为UL调度赋予并向移动站通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基站将分配分辨率与频率块数一对一地设定相互关联,并且移动站从所通知的频率块数中识别出分配分辨率。应注意,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的说明。
基站100的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对每个移动站进行上行链路调度。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根据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将被分配的资源的频率块数量。通过根据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而设定的分配分辨率以及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来分配RB。将表示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作输出,为UL调度赋予SUSCB,并且该频率块数量作为SUDFB输出。
基站100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接收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B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应注意,对于频率块数,除了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DCCH)通知以外,还通过PBCH、PDSCH等来通知。
移动站200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接收PDCCH SDCCU作为输入;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从中分离出重新生成结果(其中,与当前移动站相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输出。
移动站200中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RB的信息的UL调度赋予,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U。接着,从频率块信号SUDFU和由当前移动站所保存的对应表中,识别与频率块数一对一地关联的分配分辨率。然后,根据该分配分辨率辨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由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
紧接着,参照图12的流程,对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
基站100的接收部101接收来自移动站2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上行链路的同步,并输出基站接收信号SRXB(步骤S1)。
上行链路RS(基准信号)分离部10从所输出的基站接收信号SRXB中分离出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并将其输出,在该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中,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步骤S2)。
上行链路CQI测定部103根据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计算出各移动站的对应每个RB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输出(步骤S3)。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根据每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要向各移动站分配的资源的频率块数量(步骤S4)。
通过利用当前装置所保存的如图3所示的对应表,决定与被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相关联的分配分辨率,由此决定树基法的构造,并将UL调度赋予的位数设定为与所决定的树基法的构造相对应的位数(步骤S5)。
通过数量等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资源块和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分配RB(步骤S6)。
接着,上行链路调度部104以与UL调度赋予SUSCB相同的特定位数,来输出用树基法表示的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并输出该频率块数作为SUDFB(步骤S7-1)。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输入有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B;将这些输入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步骤S8)。
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112生成下行链路RS信号作为下行RS信号SDRSB,并将其输出,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113接收DL调度赋予SDSCB作为输入;根据由DL调度赋予SDSCB所表示的RB图形,复用来自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SDDCB并将其输出(步骤S9)。
复用部114接收PDCCH SDCCB、RS信号SDRSB以及PDSCH SDDCB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并将其输出,由发送部115发送所述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步骤S10)。
移动站200的接收部201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下行链路同步,并输出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步骤S11)。
下行链路RS(基准信号)信号分离部202输入有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  从中分离出其中下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的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而下行链路CQI测定部203根据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计算出对应每个RB的CQI,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输出(步骤S12)。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206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的PDCCHSDCCU;并将其输出,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从中分离出其中与当前移动站相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的重新生成结果;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输出(步骤S13)。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08接收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提取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并将其并输出(步骤S14)。
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的RB信息的UL调度赋予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U,并根据由频率块信号SUDFU所表示的频率块数量,识别分配分辨率的值(步骤S15-1)。
接着,根据所述分配分辨率的值来辨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由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步骤S16)。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作为输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UCCU并将其输出,在该PUCCH SUCCU中,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与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相复用(步骤S17)。
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212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RS用资源,生成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并将其输出(步骤S18)。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213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数据信号用资源,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9)。
复用部214接收PUCCH SUCCU、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PUSCH SUDCU以及下行了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作为输入,并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而发送部215将该移动站发送信号SMUXU发送给基站100(步骤S20)。
作为另一种方法,使分配分辨率与移动站通知给基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中的下行链路的CQI信息和/或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基站向移动站通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中的MCS(调制编码方案)和/或功率控制目标值等一对一地建立关联的方法。通过将这些控制信号中的信息与分配分辨率相关联,能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共享分配分辨率。并且,也可以根据由基站通知的频率块数来辨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通知分配分辨率的值,因而信令比特数能减少该分配分辨率的值的通知分量(2比特)。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根据由调度部104决定的频率块数来决定分配分辨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将说明基于由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根据与上行链路CQI所决定的最大频率块数,来决定分配分辨率的情况。应注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框图。与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话,其不同点在于引入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
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接收上行CQI信息SUCQB作为输入;决定分配给各移动站的资源块的最大频率块数;生成各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并将其输出。
例如,在DFT扩展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中,将来自发送侧的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输出分配给至少一个以上的频率块的MC-FDMA中,由于频率块数越大,PAPR越大,因而除非是对频率块数加以限制,否则蜂窝周边的移动站的PAPR增大会成为问题。因此,根据基站或移动站的系统信息等,对于每个基站(蜂窝)、每个移动站或每个移动站的组来设定可容许最大频率块数。因此,在期望较大的用户分集效果的状况(系统带宽较宽或CQI较好的状况等)下,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设置较大的频率块数,而在要抑制开销增加的状况(系统带宽较窄或CQI不好的状况等)下,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将最大的频率块数设定得较小。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对每个移动站进行上行链路调度。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接收上行CQI信息SUCQB和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作为输入,将被分配的资源块的最大频率块数限制在由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所表示的数量以内,并且以与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相对应的分配分辨率来进行RB分配。然后,输出调度信息(其为表示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和最大频率块数,作为UL调度赋予SUSCB
紧接着,对移动站200进行说明。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200的框图。与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话,不同点在于包括最大频率块数提取部209。
最大频率块数提取部209接收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当前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接收信号SUDFU,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UL调度赋予,该UL调度赋予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RB的信息。接着,根据从最大频率块数提取部209输出的最大频率块接收信号SUDFU中,识别与最大频率块接收信号SUDFU一对一地相关联的分配分辨率。根据该分配分辨率识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由上行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
紧接着,利用图15的流程对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
基站100的接收部101接收来自移动站2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上行链路同步,并输出基站接收信号SRXB(步骤S1)。
上行链路RS(基准信号)分离部102从所输出的基站接收信号SRXB中分离出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并将其输出,在该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中,来自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步骤S2)。
上行链路CQI测定部103根据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计算出各移动站的对应每个RB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将其作为上行CQI信息SUCQB输出(步骤S3)。
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根据该上行CQI信息SUCQB,决定分配给各移动站的资源块的最大频率块数,生成各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并将其输出(步骤S4-1)。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利用在当前装置中所保存的如图3所示的对应表,决定与在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中所表示的最大频率块数相关联的分配分辨率,由此决定树基法的构造,并将用于UL调度赋予的位数设定成为与树基法的所决定的构造相对应的位数(步骤S5)。
利用数目等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资源块来分配RB,并且将其限制在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以内(步骤S6)。
接着,上行链路调度部104以被设定为UL调度赋予SUSCB的位数,输出表示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和最大频率块数(步骤S7-2)。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输入有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所接收的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将这些输出信号复用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步骤S8)。
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112生成下行链路RS信号作为下行RS信号SDRSB,并将其输出,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113接收DL调度赋予SDSCB作为输入;根据由DL调度赋予SDSCB所表示的RB图形,将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复用;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SDDCB,并将其输出(步骤S9)。
复用部114接收PDCCH SDCCB、RS信号SDRSB以及PDSCH SDDCB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为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而发送部115根据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生成发送信号STXB,并将其输出(步骤S10)。
移动站200的接收部201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下行链路同步,并输出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步骤S11)。
下行链路RS(基准信号)信号分离部202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并从中分离出其中下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的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而下行链路CQI测定部203接收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作为输入,计算出对应每个RB的CQI,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输出(步骤S12)。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206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的PDCCHSDCCU,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从中分离出重新生成结果(其中与当前移动站相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并将其作为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输出(步骤S13)。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08接收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提取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4)。
最大频率块数提取部209接收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当前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接收信号SUDFU,并将其输出,而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根据该最大频率块接收信号SUDFU确认分配分辨率的值(步骤S15-2)。
接着,根据该分配分辨率的值来识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由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步骤S16)。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作为输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UCCU,并将其输出,在该PUCCH SUCCU中,将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与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控制信号的预先确定的资源相复用(步骤S17)。
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212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RS用资源,生成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并将其输出(步骤S18)。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213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数据信号用资源,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9)。
复用部214接收PUCCH SUCCU、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PUSCH SUDCU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由发送部215将移动站发送信号SMUXU发送给基站100(步骤S20)。
在以上说明中,对最大频率块数包含在UL调度赋予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最大频率块数被确定为由蜂窝决定的特定值的情况下,由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信号来通知最大频率块数,据该PDSCH通常被称作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动态广播信道(DBCH)。并且,在UE特定的情况下,通过映射到PDSCH的较高层发信(Higher layer signalling)的信息进行通知。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频率块数无需被包含在UL调度赋予中。
并且,在以上说明中,对将最大频率块数包含在UL调度赋予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代替该最大频率块数,也可以包含有关分配分辨率的信息。在此情况下,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UL调度赋予,以辨别分配分辨率。
在以上说明中,对根据上行链路CQI来决定最大频率块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以下,将对通过其他方法决定最大频率块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根据移动站与基站间的位置来决定最大频率块数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6是根据移动站与基站间的位置来决定最大频率块数的基站100的框图。
在基站100中,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109对PUCCH SUCCB进行解调,并输出下行CQI测定信号SUCQB(其为由多个移动站发送的下行链路CQI的测定结果)和表示移动站的位置的移动站位置接收信息SULCB
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1接收移动站位置接收信息SULCB作为输入;根据由移动站位置接收信息SULCB表示的移动站的位置,决定分配给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的最大频率块数;生成各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并将其输出。具体来说,最大频率块数以越远离基站的用户越小的方式决定并生成。
图17是根据移动站与基站间的位置来决定最大频率块数时的移动站200的框图。
在移动站200中,位置测定部416具有利用来自GPS信号卫星的信号,测定移动站的位置的功能,其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测定移动站200的位置,生成移动站位置信息SULCU,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和移动站位置信息SULCU作为输入;利用在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资源中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以及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和移动站位置信息SULCB,来生成PUCCH SUCCU;并将其输出。
通过上述结构,对于最大频率块数较小的移动站,利用较低的分配分辨率来分配RB,而对于最大频率块数较大的移动站,利用较大的分配分辨率来分配RB。
紧接着,对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根据功率上行空间来决定最大频率块数的情况进行说明,该功率上行空间表示在移动站中能增大的发送功率。
图18是其中根据功率上行空间来决定最大频率块数的基站100的框图,该功率上行空间表示在移动站中能增大的发送功率。
在基站100中,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决定部517接收上行CQI信息SUCQB作为输入,计算出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值(该发送功率值需要满足所需的接收功率),生成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信息SUPWB,并将其输出。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109对上行链路控制信号SUCCB进行解调,并输出下行链路CQI测定信号SUCQB(其为多个移动站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的CQI的测定结果)和移动站功率上行空间接收信息SUHRB
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105-2接收功率上行空间接收信息SUHRB作为输入;基于该功率上行空间接收信息SUHRB,决定分配给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的最大频率块数;生成移动站的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并将其输出。具体来说,例如,设最大频率块数的初始值为1,如果由功率上行空间接收信息SUHRB所表示的值超过阈值功率PDFUP(PDFUP为正的实数)时,则使最大频率块数的值增加1。如果功率上行空间接收信息SUHRB所表示的值为0,并且最大频率块数为2或以上时,使最大频率块数的值减1。即,如果发送功率具有额外的容量,则增加最大频率块数以增加能分配的频率块数,使依赖于频域信道的调度的增益增大。在发送功率没有额外的容量并达到功率极限的情况下,则减少最大频率块数来以,从而以较高功率密度发送信号。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511接收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最大频率块信号SUDFB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信息SUPWB作为输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其中在该PDCCH SDCCB中,这些输入信号被复用为PDCCHSDCCB
图19是根据功率上行空间决定最大频率块数时的移动站200的框图,该功率上行空间表示在移动站中能增大的的发送功率。
在移动站200中,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信息提取部616从下行链路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值接收信息SUPWU,并将其输出,其中该SUPWU是从基站所通知的,并表示移动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值。
功率上行空间计算部617接收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值接收信息SUPWU作为输入,从移动站能发送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中减去该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值接收信息SUPWU,并将所得值输出作为移动站功率上行空间信息SUHRU。该移动站功率上行空间信息SUHRU表示剩余功率,在通过由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定值接收信息SUPWU所表示的功率发送之后,移动站还能利用该剩余功率进行额外的发送。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2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和移动站功率上行空间信息SUHRU作为输入;利用在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资源中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连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和移动站功率上行空间信息SUHRU,生成PUCCH SUCCU;并将其输出。
通过上述结构,对于最大频率块数较小的移动站,利用较小的分配分辨率分配RB,而对于最大频率块数较大的移动站,利用较小的分配分辨率分配R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树基法中,由于对于最大频率块数较小的移动站,利用较小的分配分辨率进行RB的分配,而针对最大频率块数较大的移动站,利用较大的分辨率进行RB的分配,因而能防止由于频率块数增大而导致信令量的增大。
(第四实施方式)
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对根据由调度部决定的频率块数来决定分配分辨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根据最大频率块数决定部决定了的最大频率块数量来决定分配分辨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检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分配的资源块的序列,并在可以通过比决定了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情况下,就以较少的位数进行发送。其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例如,假设频率块数或最大频率块数为1,利用图3的对应表,分配分辨率被设定为1。此时,假设利用频率块数为1且分配分辨率为1,由调度部分配资源块的结果是如图20所示的分配有“2”、“3”、“4”、“5”的位置的资源块。此时,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利用1~55(6比特)中的值“32”,用树基法进行标记。
但是,实际上也可以如图21所示,利用能用4比特标记的1~15的值“6”,用树基法进行标记。即,能以较少的位数,用树基法标记资源块的分配。
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调度部104检查被分配的资源块的序列,并能以比决定了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情况下,更新暂时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值,并以用与所更新的分配分辨率的值相对应的位数来输出UL调度赋予。
紧接着,利用图22的流程对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一实施方式为基础进行说明,但也能以第三实施方式作为基础。
基站100的接收部101接收来自移动站2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上行链路同步,并输出基站接收信号SRXB(步骤S1)。
上行链路RS(基准信号)分离部102从所输出的基站接收信号SRXB中分离出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并将其输出(步骤S2)。
上行链路CQI测定部103根据多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RS信号SURSB,计算出各移动站的对应每个RB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输出(步骤S3)。
上行链路调度部104基于用于每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CQI信息SUCQB,决定分配给各移动站的资源的频率块数量(步骤S4)。利用在当前装置中所保存的如图3所示的对应表,决定与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相关联的分配分辨率(步骤S5)。
通过数量等于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资源块来分配RB,并且通过所决定的频率块数量分配RB(步骤S6)。
根据被分配的RB的序列,判定是否能通过比决定了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步骤S21)。在能通过比决定了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情况下,更新暂时决定的分配分辨率的值,并设定UL调度赋予的位数,以使其成为与被更新的分配分辨率对应的位数(步骤S22)。另一方面,在不能通过比决定了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
接着,上行链路调度部104以UL调度赋SUSCB的特定位数,来输出表示被分配的RB的位置的调度信息和分配分辨率的值,并将其作为频率块数SUDFB输出(步骤S7-1)。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11输入有UL调度赋予SUSCB、DL调度赋予SDSCB、移动站识别信息SUIDB以及频率块信号SUDFB,复用这些输入信号,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作为PD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DCCB,并将其输出(步骤S8)。
下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112生成下行链路RS信号作为下行链路RS信号SDRSB,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113根据由DL调度赋予SDSCB所表示的RB图形,将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复用,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信道(PDSCH)SDDCB,并将其输出(步骤S9)
复用部114接收PDCCH SDCCB、RS信号SDRSB以及PDSCH SDDCB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为下行链路复用信号SMUXB;发送部115根据该下行复用信号SMUXB,生成发送信号STXB并将其发送(步骤S10)。
移动站200的接收部201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信号,利用保护间隔确立下行链路同步,并输出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步骤S11)。
下行链路RS(基准信号)信号分离部202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从中分离出其中下行链路RS信号被复用的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并将其输出,而下行链路CQI测定部203根据该下行链路RS信号SDRSU计算出对应每个RB的CQI,并将其作为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输出(步骤S12)。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分离部206接收移动站接收信号SRXU作为输入,并从中分离出其中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复用的PDCCH SDCCU,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解调部207对PDCCH SDCCU进行解调以重新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从中分离出其中与当前移动站相对应的移动站识别信息被复用的重新生成结果,并将其作为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输出(步骤S13)。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08接收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作为输入,从中提取对应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DSCU,并将其输出(步骤S14)。
上行链路调度信息提取部210从下行控制再现信号SDCMU中提取表示有关被分配的上行链路RB的信息的UL调度赋予,并检查分配分辨率的值(步骤S15)。
接着,根据该分配分辨率的值识别树基法的树状结构,在该树状结构中,识别上行链路RB分配信息所表示的RB,并将其作为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输出(步骤S16)。
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211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和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作为输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UCCU(在该PUCCH SUCCU中,将下行链路CQI信息SDCQU与由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所表示的预先确定的控制信号用资源相复用),并将其输出(步骤S17)。
上行链路RS信号生成部212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RS用资源,生成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并将其输出(步骤S18)。
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生成部213接收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作为输入,在上行链路RB分配判定信息SUSCU中,利用预先确定的数据信号用资源,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SUDCU,将其并输出(步骤S19)。
复用部214接收PUCCH SUCCU、上行链路RS发送信号SURSU、PUSCH SUDCU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判定信号SDAKU作为输入,将这些信号复用以生成移动站复用信号SMUXU,并由发送部215将该移动站发送信号SMUXU发送给基站100(步骤S20)。
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在利用所决定的分配分辨率来分配资源块只后,检查是否能用较少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分配资源块分配后,检查是否能用较少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另一种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检查被分配的资源块的序列以确认是否能通过比被决定的位数少的位数发送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因而可通过较少的位数可靠地发送UL调度赋予。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块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分配下行链路资源块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块数或最大频率块数可以使例如根据蜂窝大小、系统带宽、基站的有效范围、由下行基准信号测定的信道质量信息、下行数据信号的带宽、下行数据信号的调制多值数、代码率等的通信环境而发生变化的信息。并且,由于上述的蜂窝大小是通过基站的位置、基站间的距离、干渉功率等的对通信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决定的,因而也可以利用所述信息来选择频率块数。
并且,也可以考虑使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方式与分配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方式相组合而执行的方式。
并且,从上述说明可知,上述本发明的移动站和基站可以由硬件构成,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通过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操作的处理器,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操作。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功能。
以上,参照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发明进行了说明,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针对本申请发明的构成、详情,在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变更。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6月2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08-161752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20)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根据能够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加大作为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
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所述资源块,
并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2.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根据每个终端的、能够分配给该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加大作为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所述资源块,
并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用树基法来表示通过所决定的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而分配的资源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根据树基法的构造,变更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的位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向终端通知包含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和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的信息的调度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从被发送的调度信息中的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中辨别树基法的构造,以识别在所述在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向终端通知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以及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信息或者表示能分配给该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最大数量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被发送的资源块组的数量或资源块组的最大数量来辨别树基法的构造,以识别在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中所指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
9.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接收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的资源块组,
根据所述分配信息,根据每个终端的、能够分配给该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识别作为所述资源块的分配单位的资源块的数量和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的资源块,并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树基法的构造是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随着能够分配给该终端的所述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而增大。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调度单元,其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所述调度单元根据能够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加大作为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所述资源块,并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调度单元,其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所述调度单元根据每个终端的、能够分配给该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加大作为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所述资源块,并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单元用树基法来表示通过所决定的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来分配的资源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单元根据树基法的构造,变更调度信息的位数,该调度信息包含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知机构,该通知机构向终端通知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含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和有关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从被发送的调度信息中的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中辨别树基法的构造、以识别在所述在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的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知机构,该通知机构向终端通知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信息,以及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信息或者表示能分配给所述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最大数量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根据被发送的资源块组的数量或者资源块组的最大数量来辨别树基法的构造、以识别在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被分配的资源块的机构。
18.一种基站,包括:
调度单元,该调度单元向终端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组,所述资源块组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
所述调度单元根据能够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加大作为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所述资源块,并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树基法的构造,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19.一种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分配至少一个或以上包括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资源块的资源组块;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分配信息,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站的、能够分配给该移动站的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识别作为所述资源块的分配单位的资源块的数量和根据所述分配单位分配的资源块,并用树基法来表示每个所述资源块组的资源分配信息,
树基法的构造是基于所述资源块组的所述分配单位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数量随着能够分配给所述移动站的所述资源块组的数量的增大而增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随着所述频率带宽增加而增加的方式,识别作为所述分配单位的资源块的数量。
CN200980123201.8A 2008-06-20 2009-06-19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Active CN102067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1752 2008-06-20
JP2008161752 2008-06-20
PCT/JP2009/061194 WO2009154270A1 (ja) 2008-06-20 2009-06-19 リソース割当方法、特定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694A CN102067694A (zh) 2011-05-18
CN102067694B true CN102067694B (zh) 2015-04-29

Family

ID=4143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3201.8A Active CN102067694B (zh) 2008-06-20 2009-06-19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7) US9350485B2 (zh)
EP (4) EP2291042B1 (zh)
JP (1) JP5440802B2 (zh)
KR (1) KR101228052B1 (zh)
CN (1) CN102067694B (zh)
ES (2) ES2685481T3 (zh)
WO (1) WO20091542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6222B1 (ko) 2001-06-13 2007-03-21 아이피알 라이센싱,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유지 채널 전력 제어를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237459B (en) * 2002-10-17 2005-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ower control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tilizing high speed shared channels
JP2009231976A (ja) * 2008-03-19 2009-10-08 Nec Corp 異なる無線アクセス方式間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S2685481T3 (es) 2008-06-20 2018-10-09 Nec Corporation Procedimiento de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estación base, estación móvil y programa
WO2009154271A1 (ja) 2008-06-20 2009-12-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特定方法、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30843B2 (ja) * 2009-01-28 2013-10-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ES2689969T3 (es) 2009-02-18 2018-11-16 Sun Patent Trust Aparato de planificación y procedimiento de planificación
US9036518B2 (en) 2009-03-17 2015-05-19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5528123B2 (ja) * 2010-01-05 2014-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867459B2 (en) * 2010-03-08 2014-10-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subscrib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uplink frames
US9236975B2 (en) 2010-03-08 2016-01-12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subscrib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uplink frames
US20130121278A1 (en) * 2010-06-01 2013-05-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88529B2 (en) * 2011-01-05 2013-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information mapping for transmission grants
CN102056306B (zh) * 2011-01-14 2013-10-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WO2012150762A2 (ko) * 2011-05-02 2012-11-08 주식회사 팬택 자원할당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WO2012173385A2 (ko) * 2011-06-13 2012-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91710B (zh) * 2011-07-20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169316A1 (en) * 2011-07-27 2014-06-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ceiv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83211B (zh) 2011-08-12 2017-05-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線系統中彈性頻寬操作
KR101964349B1 (ko) * 2012-03-19 2019-04-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JP2015019177A (ja) 2013-07-09 2015-0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3500124A (zh) * 2013-10-22 2014-01-0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多图形处理器分配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63659B (zh) 2014-10-24 2018-09-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992354B (zh) * 2015-01-30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5636211B (zh) * 2015-06-30 2019-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及指示装置、基站和终端
US10492181B2 (en) * 2016-01-20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433283B2 (en) * 2016-01-26 2019-10-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division an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WO2017155323A1 (ko) * 2016-03-10 2017-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443792B1 (en) * 2016-05-13 2020-11-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s
EP3499982B1 (en) 2016-08-08 2021-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DK3504832T3 (da) * 2016-08-24 2020-10-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der til effektiv signalering i V2X-kommunikation
KR102236645B1 (ko) 2017-01-25 2021-04-0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리소스 할당 방법, 제1 노드, 및 제2 노드
CN110351849B (zh) 2018-04-04 2023-07-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2754A1 (en) * 2006-01-18 2007-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319B2 (en) 2003-03-24 2006-03-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62510A1 (ja) 2003-12-24 2005-07-07 Ne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
ES2351703T5 (es) * 2005-06-15 2018-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y sistema para la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de comunicaciones
US8077690B2 (en) * 2005-08-24 2011-12-13 Motorola Mobility,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221821B1 (ko) 2006-04-21 2013-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CN101064903B (zh) 2006-04-25 201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119277A (zh) 2006-08-03 2008-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JP5077525B2 (ja) 2006-08-22 2012-1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多重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080049613A1 (en) 2006-08-24 2008-02-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quality of service change warning at a user equipment
JP4904994B2 (ja) * 2006-08-25 2012-03-28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JP4940867B2 (ja) 2006-09-29 2012-05-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信号およびリファレンス信号の多重方法、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KR100910707B1 (ko) 2006-10-19 2009-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JP5092350B2 (ja) * 2006-10-26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信号伝送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1319877B1 (ko) * 2006-11-01 2013-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자원 할당 정보 전송 방법
AU2007314813B2 (en) 2006-11-01 2011-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4809B2 (en) * 2006-11-22 2011-04-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US7957759B2 (en) * 2006-12-08 2011-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deb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147233B2 (ja) 2006-12-27 2013-02-20 川崎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ガスの脱硫方法および脱硫設備
US9295003B2 (en) * 2007-03-19 2016-03-22 Apple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23037A1 (ja) * 2007-03-20 2008-10-16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KR101468490B1 (ko) 2007-05-02 2014-1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들의 집합을 한정하여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933350B2 (en) 2007-10-30 2011-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dependent frequency-domain schedul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ES2685481T3 (es) * 2008-06-20 2018-10-09 Nec Corporation Procedimiento de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estación base, estación móvil y programa
WO2009154271A1 (ja) 2008-06-20 2009-12-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特定方法、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2754A1 (en) * 2006-01-18 2007-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C GROUP.DL UN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SIGNALLING USING L1L2 CONTROL CHANNELS.《TSG-RAN WG1#51 R1-075055》.2007, *
NEC GROUP等.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UTRA.《TSG-RAN WG1#48 R1-070881》.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1042B1 (en) 2018-05-30
US11395285B2 (en) 2022-07-19
WO2009154270A1 (ja) 2009-12-23
US20220295460A1 (en) 2022-09-15
US20200314825A1 (en) 2020-10-01
US12004188B2 (en) 2024-06-04
ES2905580T3 (es) 2022-04-11
EP3358780B1 (en) 2021-11-10
US9668256B2 (en) 2017-05-30
JP5440802B2 (ja) 2014-03-12
US9350485B2 (en) 2016-05-24
US20110110322A1 (en) 2011-05-12
US20180359736A1 (en) 2018-12-13
KR101228052B1 (ko) 2013-01-31
KR20110021908A (ko) 2011-03-04
EP2291042A1 (en) 2011-03-02
EP4247091A3 (en) 2023-11-22
US20170230949A1 (en) 2017-08-10
US10091779B2 (en) 2018-10-02
EP3358780A1 (en) 2018-08-08
JPWO2009154270A1 (ja) 2011-12-01
EP3567790A1 (en) 2019-11-13
US20160234817A1 (en) 2016-08-11
CN102067694A (zh) 2011-05-18
EP4247091A2 (en) 2023-09-20
EP2291042A4 (en) 2014-08-27
EP3567790B1 (en) 2023-09-06
US10716106B2 (en) 2020-07-14
US20230337248A1 (en) 2023-10-19
ES2685481T3 (es)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694B (zh)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US1140590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