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6176A - 车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6176A
CN102066176A CN2009801235622A CN200980123562A CN102066176A CN 102066176 A CN102066176 A CN 102066176A CN 2009801235622 A CN2009801235622 A CN 2009801235622A CN 200980123562 A CN200980123562 A CN 200980123562A CN 102066176 A CN102066176 A CN 102066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alue
height
car weigh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35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66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6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itself, e.g. tyre models
    • B60W40/13Load or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itself, e.g. tyre models
    • B60W40/13Load or weight
    • B60W2040/1315Location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发挥车辆控制的效果的车辆控制装置。选择部(13)选择比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FD中的车重M的中间值(M1+M2)/2大的值作为车重M的值,并且选择比范围之中的重心高度的中间值(h1+h2)/2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h的值。例如,进行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时,车辆的重心高度h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进行用于预测燃耗的控制时,车重M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因此,选择部(13)通过选择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中成为至少比中间值严格的条件的值,尽管通过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范围来推测接近实际的车重及重心高度的值,也能够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求出车辆的车高的功能的车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车辆控制装置,公知有,使用车辆的起动加速中的车速的变化和这期间的燃耗来运算车辆总重量,根据车辆总重量、制动时的后轴负荷变化量、轴距、簧下质量、制动时的空气悬架的压力及制动时的减速加速度推测车辆重心高度,在车辆控制中反映出该推测值(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2316号公报
在此,在上述车辆控制装置中不能以高精度进行车辆总重量及车辆重心高度的推测,在控制上反映推测值时要求有所改善。例如,进行用于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时,在车辆重心高度的推测值被运算为比实际低的情况下、及进行燃耗预测时车辆总重量的推测值被运算为比实际轻的情况下,有可能控制效果不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能够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并且充分地发挥车辆控制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运算单元,基于车辆的运行情况运算表示车重和车辆的重心高度之积的曲线;范围限定单元,使针对车辆预先确定的表示车重和重心高度之间的关系的直线与曲线重合,由此限定车重及所述重心高度的范围;以及选择单元,从由范围限定单元限定的范围中选择车重的值及重心高度的值,选择单元选择范围中的比车重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车重的值,并选择范围中的比重心高度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选择单元能够选择比范围限定单元限定的范围之中的车重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车重的值,并且选择比范围中的重心高度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的值。例如,进行用于提高车辆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时,车辆的重心高度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进行用于预测燃耗的控制时,车重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因此,选择部通过选择范围限定单元限定的范围中成为至少比中间值严格的条件的值,可以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这样,尽管通过由范围限定单元限定范围来推测接近实际的车重及重心高度的值,但通过选择在车辆控制中成为严格的条件的值,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并且可以充分地发挥车辆控制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中,优选选择单元选择范围的边界位置的车重的值作为车重的值,并且选择范围的边界位置的重心高度的值作为重心高度的值。选择单元可以选择范围的边界位置的车重的值、即所限定的范围中的车重的最大值,并且选择范围的边界位置的重心高度的值、即所限定的范围中的重心高度的最大值。由此,选择单元可以选择在车辆控制中成为最严格条件的值,可以更进一步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并且可以充分地发挥车辆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模块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从侧方观察车辆的图,是表示作用于车辆的各加速度及负荷的图;
图4是用于限定车辆的车重及重心高度的范围的线图;
图5是从侧方观察车辆的图,是表示作用于在坡道上行驶的车辆的各加速度及负荷的图;
图6是从正面观察旋转的车辆的图,是表示作用于车辆的各加速度的图。
标号说明
1…车辆控制装置、11…运算部(运算单元)、12…范围限定部(范围限定单元)、13…选择部(选择单元)、M1…车辆、M…车重、h、hs…重心高度、C1、C2、C3、C4、C5…曲线、FD…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适于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1的模块结构的图。车辆控制装置1具有推测车辆的车重和重心高度且将该推测值用于车辆控制处理的功能。车辆控制装置1具备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2、加速度检测部3、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前轴负荷检测部6、后轴负荷检测部7、侧摆角检测部8而构成。
加速度检测部3具有检测车辆的前后加速度的功能,例如,由在ABS、VSC中使用的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或,加速度检测部3也可以基于轮速检测前后加速度。加速度检测部3具有向ECU2输出检测出的车辆的前后加速度的功能。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具有检测车辆的横向加速度的功能,由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具有向ECU2输出检测出的横向加速度的功能。
前轴负荷检测部6具有检测作用于车辆M1的前轴FS的负荷Ff的功能(参照图3、图5),由设置在前轴FS的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后轴负荷检测部7具有检测作用于车辆M1的后轴RS的负荷Fr的功能(参照图3、图5),由设置在后轴RS的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前轴负荷检测部6及后轴负荷检测部7具有向ECU2输出检测出的负荷的功能。
侧摆角检测部8具有检测车辆M1的侧摆角Φ的功能,由侧摆角传感器构成。侧摆角检测部8和帘式气囊的传感器可以共用。侧摆角检测部8具有向ECU2输出已检测的侧摆角的功能。
ECU2是进行车辆控制装置1整体的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例如以CPU为主体构成,具有ROM、RAM、输入信号电路、输出信号电路、电源电路等。该ECU7具备运算部(运算单元)11、范围限定部(范围限定单元)12、选择部(选择单元)13而构成。
运算部11具有基于车辆的运行情况运算表示车重和车辆的重心高度之积的曲线的功能。具体而言,运算部11具有在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道路、坡道的情况下基于绕车辆的前轮及后轮的力矩的平衡来运算车重和重心高度之积的功能。另外,运算部11具有在车辆以规定的横向加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基于侧摆力矩及重力产生的力矩的平衡来运算车重和重心高度之积的功能。
范围限定部12具有将表示车重和重心高度的关系并基于车辆的要素预先确定的直线与利用运算部11运算的曲线重合,由此限定车重及重心高度的范围的功能。对范围限定部12限定范围的方法的详细说明如后所述。
选择部13具有从由范围限定部12所限定的范围中选择车重的值及重心高度的值的功能。另外,选择部13具有选择比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之中的车重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车重的值,且选择比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之中的重心高度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的值的功能。另外,选择部13具有选择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的边界位置的车重的值作为车重的值,且选择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的边界位置的重心高度的值作为重心高度的值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2~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1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从侧方观察车辆M1的图,是表示作用于车辆M1的各加速度及负荷的图。图4是用于限定车辆M1的车重及重心高度的范围的线图。图5是从侧方观察车辆M1的图,是表示作用于在坡道上行驶的车辆M1的各加速度及负荷的图。图6是从正面观察旋转的车辆M1的图,是表示作用于车辆M1的各加速度的图。
首先,参照图2、图3、图4,对通过运算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推测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的车辆M1的车重及重心高度时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3中M表示车辆M1的车重,h表示以地面为基准时的车辆M1的重心G的重心高度,L表示车辆M1的轴矩,Lf表示从车辆M1的前轴FS至重心G的水平方向的距离,Lr表示从车辆M1的后轴RS至重心G的水平方向的距离。另外,Ff表示作用于前轴FS的负荷,Fr表示作用于后轴RS的负荷,gx表示前后加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首先,运算部11被从加速度检测部3、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前轴负荷检测部6、后轴负荷检测部7、侧摆角检测部8输入各值(步骤S10)。在该S10的处理中输入前后加速度gx、前轴负荷Ff、后轴负荷Fr、横向加速度gy,并且也依次输入经过规定时间后的前后加速度gx’、前轴负荷Ff’、后轴负荷Fr’、横向加速度gy’。接着,运算部11基于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算式,求出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算式(步骤S12)。具体而言,运算部11取得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式(1)。另外,运算部11在前后加速度变为gx’、后轴负荷变为Fr’时,与式(1)同样地取得力矩的平衡的式(2)。接着,运算部11从式(1)减去式(2),从而得到式(3)。另外,运算部11将式(3)变形,从而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式(4)。由此,如图4所示,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的曲线C1。
Fr·L=M·g·Lf+M·gx·h        …式(1)
Fr’·L=M·g·Lf+M·gx’·h    …式(2)
(Fr-Fr’)L=M·h(gx-gx’)       …式(3)
M·h=(Fr-Fr’)L/(gx-gx’)      …式(4)
范围限定部12限定车重M及重心高度h的范围FD(步骤S14)。具体而言,范围限定部12在图4所示的坐标图上使直线L1、L2和曲线C1重合,由此限定车重M及重心高度h的范围FD。另外,图4所示的坐标图中,横轴表示车重M,纵轴表示重心高度h。直线L1、L2是基于车辆M1的要素预先设定且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的关系的线图。直线L1通过对各车重M相对于规定的车重M描绘假定的最大的重心高度而预先设定。另外,直线L2通过对各车重M相对于规定的车重M描绘假定的最小的重心高度而预先设定。将最低车重设为Mmin、将最低重心高度设为hmin时,直线L1、L2都通过坐标(Mmin,hmin),直线L1的斜率设定得比直线L2大。
范围限定部12使直线L1、L2与在步骤S12得到的曲线C1重合,从而得到曲线C1和直线L1的交点P1处的车重M1和重心高度h1,并且得到曲线C 1和直线L2的交点P2处的车重M2和重心高度h2。接着,范围限定部12在坐标(M1,h2)的位置设定坐标点P3,并且,在坐标(M2,h1)的位置设定坐标点P4。由此,范围限定部12将由以P1(M1,h1)、P2(M2,h2)、P3(M1,h2)、P4(M2,h1)为顶点的长方形围成的区域限定作为车重M及重心高度h的范围FD。
选择部13从由S14限定的范围FD中选择车重M的值及重心高度h的值(步骤S16)。选择部13以在进行用于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时及进行用于预测燃耗的控制时成为严格的条件的方式选择各值。在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中,车辆的重心高度h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在用于预测燃耗的控制中,车重M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因此,选择部13选择范围FD的边界位置的值即M2作为车重M,选择范围FD边界位置的值即h1作为重心高度h(即,选择P4处的值)。另外,选择部13可以取代边界位置的值即(M2,h1),而选择比范围FD中的车重的中间值即(M1+M2)/2大的值作为车重M的值,并选择比范围FD中的重心高度的中间值即(h1+h2)/2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h的值。另外,由坐标((M1+M2)/2,(h1+h2)/2)所示的坐标点P5为范围FD的中心点。
S16的处理完成时,图2所示的处理完成,将选择的各值向各控制部输出,并且再从S10开始处理。
下面,参照图2、图3、图4,对通过运算绕后轮的力矩的平衡来推测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的车辆M1的车重及重心高度时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但是,在本控制处理中S10的输入处理、S14的范围限定处理、S16的选择处理因进行与运算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时的控制处理为相同的处理,所以仅对S12的运算处理进行说明。
运算部11基于绕后轮的力矩的平衡的算式,求出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算式(步骤S12)。具体而言,运算部11取得绕后轮的力矩的平衡的算式(5)。另外,运算部11在前后加速度变为gx’、前轴负荷变为Ff’时,与式(5)同样地得到力矩的平衡的式(6)。接着,运算部11通过从式(5)减去式(6),得到式(7)。另外,运算部11通过将式(7)变形,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式(8)。由此,如图4所示,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的曲线C2。
Ff·L+M·gx·h=M·g·Lr        …式(5)
Ff’·L+M·gx’·h=M·g·Lr    …式(6)
(Ff-Ff’)L+M·h(gx-gx’)=0     …式(7)
M·h=-(Ff-Ff’)L/(gx-gx’)     …式(8)
下面,参照图2、图4、图5,对推测在斜坡角度θ的坡道上行驶时的车辆M1的车重及重心高度时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但是,在本控制处理中,S10的输入处理、S14的范围限定处理、S16的选择处理因进行与M1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的控制处理一样的处理,所以仅对S12的运算处理进行说明。图5中,M表示车辆M1的车重,h表示以地面为基准时的车辆M1的重心G的重心高度,L表示车辆M1的轴矩,Lf表示从车辆M1的前轴FS至重心G的相对于道路的平行方向的距离,Lr表示从车辆M1的后轴RS至重心G的相对于道路的平行方向的距离。另外,Ff表示作用于前轴FS的负荷,Fr表示作用于后轴RS的负荷,gx表示前后加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运算部11基于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算式求出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算式(步骤S12)。具体而言,运算部11得到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式(9),通过对式(9)进行变形,得到式(10)。另外,运算部11在前后加速度变为gx’、后轴负荷变为Fr’时,与式(9)及式(10)同样地得到力矩的平衡的式(11)及式(12)。接着,运算部11从式(10)减去式(12)由此得到式(13)。另外,运算部11通过对式(13)变形,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式(14)。由此,如图4所示,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的曲线C3。
Fr·L=M·g·cosθ·Lf+(M·g·sinθ+M·gx)h      …式(9)
Fr·L=M·g·cosθ·Lf+M·h(g·sinθ+gx)         …式(10)
Fr’·L=M·g·cosθ·Lf+(M·g·sinθ+M·gx’)h  …式(11)
Fr’·L=M·g·cosθ·Lf+M·h(g·sinθ+gx’)     …式(12)
(Fr-Fr’)L=M·h(gx-gx’)                        …式(13)
M·h=(Fr-Fr’)L/(gx-gx’)                       …式(14)
另外,运算部11从式(10)减去式(12)时,保留M·h·g·sinθ的项而得到式(15),通过对该式(15)变形也可以得到式(16)。车辆M1在坡道上行驶时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前后加速度时,(g·sinθ+gx)、(g·sinθ+gx’)都是传感器输出值,所以使用式(16)求M·h时,可以直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值。
(Fr-Fr’)L=M·h{(g·sinθ+gx)-(g·sinθ+gx’)}   …(15)
M·h=(Fr-Fr’)L/{(g·sinθ+gx)-(g·sinθ+gx’)}  …(16)
下面,参照图2、图4、图5,对推测前后加速度从gx变为gx’的期间坡道的斜坡角度从θ变为θ’时的车辆M1的车重及重心高度时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但是,在本控制处理中S10的输入处理、S14的范围限定处理、S16的选择处理因进行与M1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的控制处理一样的处理,所以仅对S12的运算处理进行说明。
运算部11基于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算式求出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算式(步骤S12)。具体而言,运算部11得到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式(17),通过对式(17)进行变形,得到式(18)。另外,运算部11在前后加速度变为gx’、后轴负荷变为Fr’、而且斜坡角度变为θ’时,与式(17)及式(18)同样地得到力矩的平衡的式(19)及式(20)。接着,运算部11从式(18)减去式(20)由此得到式(21)。另外,运算部11通过对式(21)变形,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M·h)的式(22)。如式(22)所示,可知积(M·h)受到道路斜坡变化的影响。
Fr·L=M·g·cosθ·Lf+(M·g·sinθ+M·gx)h          …式(17)
Fr·L=M·g·cosθ·Lf+M·h(g·sinθ+gx)             …式(18)
Fr’·L=M·g·cosθ’·Lf+(M·g·sinθ’+M·gx’)h  …式(19)
Fr’·L=M·g·cosθ’·Lf+M·h(g·sinθ’+gx’)     …式(20)
(Fr-Fr’)L=M·g·Lf(cosθ-cosθ’)+M·h{(g·sinθ+gx)-(g·sinθ’+gx’)} …式(21)
M·h={(Fr-Fr’)L-M·g·Lf(cosθ-cosθ’)}/{(g·sinθ+gx)-(g·sinθ’+gx’)}…式(22)
对于gx的变化若θ的变化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则式(22)变为式(23)或式(24),如图4所示,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之积的曲线C4。判定gx变化期间的θ的变化是否足够小,通过比较基于车轮速度求出的前后加速度的变化、和根据前后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值求出的前后加速度的变化来进行。前后加速度传感器会有在加速度零时的输出漂移、即所谓0点漂移的影响,但通过上述的方法和使用差来消除漂移量,所以不需要考虑0点漂移的影响。
M·h=(Fr-Fr’)L/(gx-gx’)                      …式(23)
M·h=(Fr-Fr’)L/{(g·sinθ+gx)-(g·sinθ+gx’)}…式(24)
下面,参照图2、图4、图6,对推测车辆M1以横向加速度gy旋转时的车重及重心高度时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但是,在本控制处理中S10的输入处理、S14的范围限定处理、S16的选择处理因进行与M1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的绕前轮的力矩的平衡的控制处理一样的处理,所以仅对S12的运算处理进行说明。图6中,M表示车辆M1的车重,hs表示侧摆中心RC和车辆M1的重心G之间的距离,Φ表示侧摆角,gy表示横向加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另外,在该处理中hs为“重心高度”。图4中重心高度h被调换为重心高度hs
运算部11求出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s之积(M,hs)的算式(步骤S 12)。具体而言,作用于车辆M1的惯性力产生的侧摆力矩表示为M·gy·cosΦ·hs,因车辆M1的倾斜而产生的由重力引起的侧摆力矩表示为M·g·sinΦ·hs。因此,将侧摆刚性设为KΦ时,运算部11得到式(25)。作为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在车辆M1中发生侧摆的位置安装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时,所检测的横向加速度gysens由式(26)表示。运算部11将式(25)变形得到式(27),并得到式(28)。由此,如图4所示得到表示车重M和重心高度hs之积的曲线C5。
KΦ·Φ=M·gy·cosΦ·hs+M·g·sinΦ·hs    …式(25)
gysens=gy·cosΦ+g·sinΦ                   …式(26)
KΦ·Φ=M·hs(gy·cosΦ+g·sinΦ)           …式(27)
M·hs=KΦ·Φ/gysens                        …式(28)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1,选择部13可以选择比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FD中的车重M的中间值(M1+M2)/2大的值作为车重M的值,并且可以选择比范围FD中的重心高度的中间值(h1+h1)/2大的值作为重心高度h的值。例如,进行用于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的控制时,车辆的中心高度h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进行用于预测燃耗的控制时,车重M越大则越成为严格的条件。因此,选择部13通过选择范围限定部12限定的范围FD中成为至少比中间值严格的条件的值,可以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这样,尽管通过由范围限定部12限定范围FD来推测接近实际的车重及重心高度的值,但通过选择在车辆控制中成为严格的条件的值,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情况稳定性,并且充分地发挥车辆控制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1中,选择部13选择范围FD的边界位置的车重的值即M2作为车重M的值,并且选择范围FD的边界位置的重心高度的值h1作为重心高度的值。这样,选择部13可以选择范围FD的边界位置的车重的值即所限定的范围FD中的车重的最大值,并且选择范围FD的边界位置的重心高度的值即所限定的范围FD中的重心高度的最大值。由此,选择部13可以选择在车辆控制中作为最严格的条件的值,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控制的可靠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装置1完全具备加速度检测部3、横向加速度检测部4、前轴负荷检测部6、后轴负荷检测部7、侧摆角检测部8,可以完全进行基于绕前轮及后轴的力矩的平衡的运算及基于侧摆角的运算,但可以是例如仅根据基于绕前轮及后轮的力矩的平衡的运算推测车重和重心高度的车辆控制装置,或者也可以是仅根据基于侧摆角的运算推测车重和重心高度的车辆控制装置,另外还可以是进行仅基于绕前轮和绕后轮的任一方的力矩的平衡的运算的车辆控制装置。
另外,图4中将曲线C1~C5均作为相同的曲线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根据加速度、负荷、横向加速度、侧摆角而成为各自不同的曲线。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在推测车重及重心高度进行车辆控制时使用。

Claims (2)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算单元,基于车辆的运行情况运算表示车重和所述车辆的重心高度之积的曲线;
范围限定单元,使针对所述车辆预先确定的表示所述车重和所述重心高度之间的关系的直线与所述曲线重合,由此限定所述车重及所述重心高度的范围;以及
选择单元,从由所述范围限定单元限定的所述范围中选择所述车重的值及所述重心高度的值,
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范围中的比所述车重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所述车重的值,并选择所述范围中的比所述重心高度的中间值大的值作为所述重心高度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范围的边界位置的所述车重的值作为所述车重的值,并选择所述范围的边界位置的所述重心高度的值作为所述重心高度的值。
CN2009801235622A 2009-07-07 2009-07-07 车辆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20661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2369 WO2011004458A1 (ja) 2009-07-07 2009-07-07 車両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6176A true CN102066176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42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35622A Pending CN102066176A (zh) 2009-07-07 2009-07-07 车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96049B2 (zh)
JP (1) JP5024457B2 (zh)
CN (1) CN102066176A (zh)
WO (1) WO2011004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0443A1 (en) * 2012-10-16 2015-08-26 Pioneer Corporation Centroid estimation device and centroid estimation method
WO2017153797A1 (en) * 2016-03-07 2017-09-1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adjusting an estimated value of the height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a vehicle
US10029729B2 (en) * 2016-03-15 2018-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ner based reference command adjustment for chassis and active safety systems
SE541123C2 (en) * 2017-08-08 2019-04-16 Scania Cv Ab Method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vehicle behavior for different masses of the veh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2316A (ja) * 1999-04-12 2000-10-20 Hino Motors Ltd 車両の重心高さの推定演算装置
JP2004203084A (ja) * 2002-12-24 2004-07-2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の運動制御装置
JP2006076403A (ja) * 2004-09-08 2006-03-2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重心高演算装置
US20090099718A1 (en) * 2004-12-07 2009-04-16 Daimlerchrysler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2141A (ja) * 2000-06-29 2002-01-15 Toyota Motor Corp 車輌の制御装置
US20090009718A1 (en) 2006-07-31 2009-01-08 Computerpsych Llc. Method for measuring visual function and visual attention in a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2316A (ja) * 1999-04-12 2000-10-20 Hino Motors Ltd 車両の重心高さの推定演算装置
JP2004203084A (ja) * 2002-12-24 2004-07-2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の運動制御装置
JP2006076403A (ja) * 2004-09-08 2006-03-2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重心高演算装置
US20090099718A1 (en) * 2004-12-07 2009-04-16 Daimlerchrysler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04458A1 (ja) 2011-01-13
JP5024457B2 (ja) 2012-09-12
US8296049B2 (en) 2012-10-23
US20120136563A1 (en) 2012-05-31
JPWO2011004458A1 (ja)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2147B (zh) 一种联体式矫正违规行驶的动态称重系统及方法
US68168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velocity using reliability indexed sensor fusion
CN102470874B (zh) 车辆控制装置及运算装置
CN103661393B (zh) 运动学道路坡度估计
CN103661395B (zh) 动态道路坡度估计
CN103661352B (zh) 静态道路坡度估计
US20090177346A1 (en) Dynamic estimation of vehicle inertial parameters and tire forces from tire sensors
CN104554244B (zh) 悬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US200600851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vehicle loading and vertical loading distance for use in a vehicle dynamic control system
US20060129291A1 (en) System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vehicle rear/trunk loading for use in a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103661394A (zh) 道路坡度估计仲裁
US201102248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center of gravity of a motor vehicle
US2011008261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Roll Angle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s
JP4143776B2 (ja) 車体のヨーレート、ロールレート、横加速度検出装置
CN107257748A (zh) 用于补偿倾斜度的方法
CN103786730B (zh) 测量车辆转弯过程中的倾斜角的方法和系统
EP3184393A1 (en) Travel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on device, vehicle, and travel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US11427183B2 (en) Integrated chassis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driving stability on mountain road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Rajamani et al. Real-time estimation of roll angle and CG height for active rollover prevention applications
CN101378935A (zh) 侧翻判定装置
CN102066176A (zh) 车辆控制装置
CN102405169A (zh) 车辆控制装置
JP2008265545A (ja) 車両の重心位置推定装置及び重心位置/ヨー慣性モーメント推定装置。
JP3619388B2 (ja) 車両の重心高さの推定演算装置
KR20200058616A (ko) 차량의 군집주행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