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6056A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6056A
CN102066056A CN2009801230243A CN200980123024A CN102066056A CN 102066056 A CN102066056 A CN 102066056A CN 2009801230243 A CN2009801230243 A CN 2009801230243A CN 200980123024 A CN200980123024 A CN 200980123024A CN 102066056 A CN102066056 A CN 10206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long axis
vibration absorber
tool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30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6056B (zh
Inventor
青木阳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6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17/245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using a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3Crossed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84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fluid-dri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92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spring-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45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75Tools having at least two similar components
    • B25D2250/285Tools having three or more similar components, e.g. three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91Use of weights; Weight properties of the tool

Abstract

在安装了动态吸振器的作业工具中提供有益于合理配置动态吸振器和提高减振性的技术。作为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锤钻101具有主体部103、容置在主体部103中的驱动马达111、运动转换机构113、动态吸振器151和与主体部103中的驱动马达111的靠工具后端的一侧连接的工具把持用的手柄105,运动转换机构113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111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将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传递至锤头119,动态吸振器151包括配置在运动转换机构113和手柄105之间的中间区域并且具有容置空间的动态吸振器主体、以能够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的方式容置在动态吸振器主体的容置空间中的配重、在配重的前侧、后侧和动态吸振器主体侧之间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该长轴方向上弹性地支撑配重的螺旋弹簧,通过被螺旋弹簧弹性地支撑的配重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在加工作业时能够抑制主体部103的振动。

Description

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锤和锤钻等那样直线状地驱动前端工具的作业工具的构筑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4-154903号公报公开了设置有减振机构的电动锤的结构。该电动锤具有作为抑制随着锤击作业产生的锤头长轴方向上的振动的装置的动态吸振器,由此在锤击作业时使锤低振动化。动态吸振器形成如下的结构,即,具有在作用了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状态下进行直线运动的配重,该配重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运动,由此抑制锤击作业时的锤的振动。
另一方面,在对安装动态吸振器的此种作业工具进行设计时需要如下的技术,即,通过进一步研究动态吸振器的结构,实现能够合理配置、减小振动效果明显且减振性好的动态吸振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安装了动态吸振器的作业工具中能够合理配置动态吸振器和提高减振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直线状地驱动长轴的前端工具,由此使该前端工具执行规定的加工作业,至少具有工具主体、驱动马达、运动转换机构、动态吸振器和把手部。在此所说的“作业工具”广泛包括通过前端工具进行直线运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方式的作业工具,如锤、锤钻、直线锯、往复锯等。驱动马达构成为容置在工具主体中的马达。运动转换机构容置在工具主体中,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将驱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且传递至前端工具。在此所说的“运动转换机构”典型地能够使用如下的曲柄机构,即,所述曲柄机构包括通过与驱动马达的马达轴间的齿轮啮合及卡合被驱动的曲柄轴、与曲柄轴连接的曲柄臂、与曲柄臂连接的活塞等,并将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运动后来驱动前端工具。在采用这样的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的情况下,曲柄机构的曲柄轴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
动态吸振器容置在工具主体中,包括动态吸振器主体、配重和螺旋弹簧。动态吸振器主体配置在运动转换机构和把手部之间的中间区域,并且具有容置空间。在采用上述的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的情况下,动态吸振器主体配置在曲柄机构的曲柄轴和把手部之间的并且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工具上端侧的区域。配重构成为以能够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的方式配置在动态吸振器主体的容置空间中的质量部分。螺旋弹簧构成为如下的弹性构件,即,在配重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和动态吸振器主体侧之间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延伸,在该长轴方向上弹性地支撑配重。并且,通过被螺旋弹簧弹性地支撑的配重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来对加工作业时的工具主体进行减振。把手部构成为与工具主体中的驱动马达后端的靠工具后端的一侧连接的工具把持用的把手部分。此外,关于本发明的“配重的直线运动”,该直线运动方向不仅限于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只要至少具有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的分量即可。
而且,如上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的上述结构的作业工具,在运动转换机构与把手部之间的中间区域易于形成剩余空间。因此,本发明的作业工具采用在运动转换机构和把手部之间的中间区域配置动态吸振器主体的结构。由此,不需要形成配置动态吸振器主体的新的配置空间,能够有效利用工具主体内的空间,因而能够合理地配置动态吸振器。
另外,运动转换机构和把手部之间的中间区域内的动态吸振器主体配置成更靠近前端工具的长轴线或者配置在前端工具的长轴线的延长线上,因而,能够有效减小驱动前端工具而引起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小振动效果明显这样的减振性好的动态吸振器。
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配重在该配重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具有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凹入状延伸的弹簧容置部,该弹簧容置部容置弹性地支撑配重的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关于本结构,可以在配重的前侧或后侧设置弹簧容置部,或者,在配重的前侧和后侧都设置弹簧容置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配重的内部设置容置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的弹簧容置部,能够抑制螺旋弹簧容置组装在配重的弹簧容置部中的状态下的动态吸振器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能够在该长轴方向上使动态吸振器紧凑。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弹簧容置部包括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所述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在配重的前侧和后侧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凹入状延伸。并且,前侧弹簧容置部容置从配重的前方弹性地支撑配重的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后侧弹簧容置部容置从配重的后方弹性地支撑配重的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并且,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在与这些弹簧容置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全部或一部分相互重合。即,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叠配置,另外,容置在前侧弹簧容置部中的螺旋弹簧和容置在后侧弹簧容置部中的螺旋弹簧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叠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螺旋弹簧组装在弹簧容置部中的状态下的配重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在该长轴方向上动态吸振器更紧凑,并且有益于使结构简单并且实现轻量化。结果,在向工具主体上配置动态吸振器时,对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上的配置空间受到制约的情况尤其有效。另外,在考虑长轴方向上尺寸相同的动态吸振器时,能够使螺旋弹簧更大型化,所说的使螺旋弹簧大型的量相当于容置在前侧弹簧容置部中的螺旋弹簧和容置在后侧弹簧容置部中的螺旋弹簧重叠的量,由此能够通过大型化的螺旋弹簧稳定地提供高的减振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配重构成为与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的配重构件。并且,在配重构件的前侧,在该配重构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前侧弹簧容置部,在配重构件的后侧,在该配重构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后侧弹簧容置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配重构件的前侧和后侧以平衡的状态配置有多个弹簧容置部,因而易于使配重构件的重心平衡。另外,因为在配重构件的前侧和后侧以平衡的状态配置有多个螺旋弹簧,所以能够将多个螺旋弹簧的弹性力以平衡的状态作用于配重构件的前侧和后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一空间、冲击构件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构成为封闭的空间。冲击构件具有利用第一空间内的气压冲击前端工具的功能。第二空间构成为产生相位与第一空间内的气压变动的相位相反的气压变动。在此所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相位与气压变动的相反的相位”,典型地表示气压的变动模式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大致相反的方式,使得在冲击构件冲击前端工具时,在第一空间相对高压的状态下,第二空间形成相对低压,另一方面,在冲击结束后,第一空间相对低压的状态下,第二空间形成相对高压。另外,所述动态吸振器具有前室、后室和连通通路。前室和后室在动态吸振器主体内构成由配重划分且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隔着配重形成在配重的前后的划分室。连通通路具有连通后室和第二空间的功能。根据这样的结构,随着第二空间内的压力变动将第二空间内的空气通过连通通路导入动态吸振器的后室,积极驱动动态吸振器的配重,由此能够使动态吸振器起到减振作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第二空间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动态吸振器主体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另外,所述连通通路由配置成从该第二空间依次贯通前室和配重后与后室连通的连通管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连通管实现以最短距离连通第二空间和后室的配置方式。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作业工具的优选方式中,所述连通管在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并且该连通管的外表面和贯穿设置在该连通管上的所述配重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由此,所述连通管具有引导配重在长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的功能。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连通管使配重顺畅地在长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并且具有将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导入动态吸振器的后室中的功能的连通管还起到引导配重在长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的功能,因而结构合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安装动态吸振器的作业工具中,能够在不会使工具主体大型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最低限度的重量来提高动态吸振器减振的效果,因而,能够实现配重合理且减振性提高的动态吸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使用电动式的锤钻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1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3是表示图2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A-A线的剖面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图2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B-B线的剖面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概括地说,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的锤钻101以主体部103、刀架(tool holder)137、长轴的锤头119、工具把持用的手柄105为主体,其中,所述主体部103形成锤钻101的外轮廓,所述刀架137与该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上的前端区域(图中左侧)连接,所述锤头119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该刀架137上,所述手柄105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图中右侧)连接,尤其与主体部103中的后述的驱动马达111的靠工具后端的一侧连接。锤头119相对于刀架137保持为能够在刀架137的长轴方向(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上相对往复运动并且在刀架137周向上的相对转动被限制的状态。在此所说的主体部103、锤头119和手柄105分别构成本发明的“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和“把手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锤头119侧称为前或工具前端侧,将手柄105侧称为后或工具后端侧。
主体部103构成容置有驱动马达111、运动转换机构113、冲击构件115、动力传递机构117和动态吸振器151的壳体。此外,该主体部103可以通过组合对上述的被容置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容置的各个壳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输出在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13适当转换为直线运动后,传递至冲击构件115,经由该冲击构件115产生锤头119的沿着长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冲击力。因而,具有冲击构件115的该锤钻101也被称为冲击工具。另外,驱动马达111的旋转输出在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17适当减速后,作为旋转力传递至锤头119,该锤头119在周向上进行旋转动作。在此所说的驱动马达111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马达”。
运动转换机构113将驱动马达111的马达轴111a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然后传递至冲击构件115,所述运动转换机构113由曲柄机构构成,该曲柄机构包括通过与驱动马达111的马达轴111a间的齿轮啮合并卡合而被驱动的曲柄轴121、曲柄臂123、活塞125等。曲柄轴121具有曲轴121a和偏心设置在该曲轴121a上的偏心销121b。曲柄臂123的一个端部连接在曲柄轴121的偏心销121b上,另一个端部连接在活塞125上。活塞125构成所谓的对冲击构件115进行驱动的驱动件,所述活塞125能够在缸体141内在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运动转换机构113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111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更具体地说,运动转换机构113的各部位中的曲柄轴121的曲轴121a和偏心销121b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111的马达轴111a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在此所说的运动转换机构113构成本发明的“运动转换机构”。
冲击构件115以作为冲击件的撞击器143和作为中间件的冲击栓145为主体,其中,所述撞击器143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缸体141的镗内壁中,所述冲击栓145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刀架137中,并且能够将撞击器143的动能传递至锤头119。在此所说的冲击构件115相当于本发明的“冲击构件”。在缸体141内形成有封闭在活塞125和撞击器143之间的空气室141a。撞击器143利用随着活塞125的滑动动作产生的缸体141的空气室141a内的空气,根据所谓“空气弹簧”的原理被驱动,并且所述撞击器143碰撞(冲击)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刀架137上的作为中间件的冲击栓145,经由该冲击栓145将冲击力传递至锤头119。
另一方面,在隔着活塞125与空气室141a相反的相反侧(工具后端侧),容置曲柄轴121和曲柄臂123的曲柄室165构成产生相位与空气室141a内的气压变动的相位相反的气压变动的空间。即,气压的变动模式在空气室141a和曲柄室165之间大致相反,使得在冲击构件115冲击锤头119时,空气室141a为相对高压的状态下,曲柄室165为相对低压,另一方面,在冲击结束后,空气室141a为相对低压的状态下,曲柄室165为相对高压。在此所说的空气室141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空间”,另外,在此所说的曲柄室16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空间”。
另一方面,刀架137能够旋转,驱动马达111的旋转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17减速后使刀架137旋转。动力传递机构117包括被驱动马达111驱动而进行旋转的中间齿轮131、与中间齿轮131一起旋转的小锥齿轮133、与该小锥齿轮133啮合并卡合并且围绕主体部103的长轴旋转的大锥齿轮135等,将驱动马达111的旋转传递至刀架137,进而传递至保持在该刀架137上的锤头119。此外,锤钻101能够适当切换并完成所谓的锤击作业和所谓的锤钻作业,其中,所述锤击作业仅对锤头119施加长轴方向上的冲击力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所述锤钻作业对锤头119施加长轴方向上的冲击力和周向上的旋转力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但是,这一结构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而省略说明。
在锤钻101进行加工作业时(驱动锤头119时),在主体部103上产生锤头长轴方向上的冲击性且周期性的振动。此外,主体部103上产生的作为减振对象的主要的振动是,活塞125和撞击器143压缩空气室141a中的空气时的压缩反作用力和撞击器143经由冲击栓145冲击锤头119时的稍迟于压缩反作用力而产生的冲击反作用力。
锤钻101具有动态吸振器151,以对主体部103上产生的所述振动进行减振。如图2所示,该动态吸振器151以动态吸振器主体153、减振用的配重155、前后的螺旋弹簧157为主体,其中,前后的螺旋弹簧157分别配置在该配重155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延伸。
动态吸振器主体153具有中空状或截面为圆筒状的容置空间,作为配重155稳定地进行滑动动作的筒状引导部。在此所说的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相当于本发明的“动态吸振器主体”。
但是,如上所述,运动转换机构113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驱动马达111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在上述结构中,运动转换机构113与手柄105之间的中间区域易于形成剩余空间。具体地说,该中间区域是曲柄轴121的曲轴121a、偏心销121b与手柄105之间的区域,并且为驱动马达111的马达轴111a的工具上端侧(图1中的上侧)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运动转换机构113与手柄105之间的该中间区域配置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由此,不需要形成配置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新的配置空间,能够有效利用主体部103内的空间,因而,能够合理配置动态吸振器151。运动转换机构113与手柄105之间的该中间区域配置为更靠近锤头119的长轴线,优选配置在锤头119的长轴线的延长线上。由此,能够有效减小驱动锤头119所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小振动效果明显的减振性好的动态吸振器。
配重155是为了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容置空间内的长轴方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移动而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配置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容置空间内的质量部分。具体地说,该配重155为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的配重构件。在此所说的配重155相当于本发明的“配重”和“配重构件”。
螺旋弹簧157为如下的弹性体,即,在配重155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容置空间内的长轴方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移动时,以对该配重155施加相向的弹性力的方式支撑该配重155。另外,在此所说的螺旋弹簧157相当于本发明的“螺旋弹簧”。
关于容置在主体部103中的上述结构的动态吸振器151,在锤钻101进行加工作业时,动态吸振器151中的作为减振构件的配重155和螺旋弹簧157协同动作,对作为减振对象的主体部103被动地减振。由此,能够抑制锤钻101的主体部103上产生的上述振动,从而抑制加工作业时主体部103的振动。
另外,上述结构的配重155,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前端侧和后端侧的规定区域具有在该长轴方向上呈凹入状延伸且截面为圆环状的弹簧容置空间156,在该弹簧容置空间156中容置螺旋弹簧157的一个端部。在此所说的弹簧容置空间156对应于本发明的“弹簧容置部”。各圆环状的弹簧容置空间156是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长条状延伸的空间部分,为被外侧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155a和该筒状部155a内侧的圆柱状的柱状部155b包围的打通状的空间(槽)。筒状部155a和柱状部155b既可以是分开的不同构件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同一平面上配置了共6个该弹簧容置空间156。尤其如图4所示,对于上述的6个弹簧容置空间156,形成在配重155前端侧(图2中的配重155的左侧区域)的3个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和形成在配重155后端侧(图2中的配重155的右侧区域)的3个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交替等间隔地配置在配重155的周向上。并且,容置在各弹簧容置空间156中的各螺旋弹簧157,在容置状态下,弹簧前端157a安装固定在弹簧前端固定部158上,另外,弹簧后端157b安装固定在弹簧后端固定部159上。在此所说的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相当于本发明的“前侧弹簧容置部”,另外,在此所说的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相对于本发明的“后侧弹簧容置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弹簧容置部156平衡地配置在配重155的前侧和后侧,因而易于使配重155重心平衡。另外,多个螺旋弹簧平衡地配置在配重155的前侧和后侧,因而能够将多个螺旋弹簧的弹性力平衡地作用于配重155的前侧和后侧。
此时,关于容置在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中的前端侧的螺旋弹簧157,利用吸振器主体153的前壁部分作为安装固定弹簧前端157a的弹簧前端固定部158,利用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的底部(末端部)作为安装固定弹簧后端157b的弹簧后端固定部159。另一方面,关于容置在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中的后侧的螺旋弹簧157,利用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的底部(末端部)作为安装固定弹簧前端157a的弹簧前端固定部158,利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后壁部分作为安装固定弹簧后端157b的弹簧后端固定部159。由此,前后的螺旋弹簧157相向地对配重155作用锤头119长轴方向上的弹性作用力。即,配重155能够在被相向作用了前后的螺旋弹簧157所产生的弹性作用力的状态下,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移动。此外,优选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和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都形成为比螺旋弹簧157的线径宽,由此,螺旋弹簧157松配合地配置在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和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中,而不与筒状部155a的内表面和柱状部155b的外表面接触。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动态吸振器151,在配重155的内侧形成弹簧容置空间156,在该弹簧容置空间156中配置螺旋弹簧157的一个端部。由此,能够抑制螺旋弹簧157容置组装在配重155的弹簧容置空间156中的状态下的动态吸振器151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在该长轴方向上,使得动态吸振器151紧凑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动态吸振器151中,在螺旋弹簧157的外周侧配置有密度大于该螺旋弹簧157的密度并且具有质量的筒状部155a。因此,与以往的在配重的外周侧配置密度小于该配重的螺旋弹簧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加作为减振构件的配重155的质量,而且提高空间利用率。结果,能够提高动态吸振器151的减振力。另外,通过在螺旋弹簧157的外周配置配重155的筒状部155a,能够增加配重155与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壁面在移动方向上的接触长度即滑动面的轴向长度,从而易于确保配重155的稳定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如图2所示,形成在配重155上的弹簧容置空间156中的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和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配置成局部重合(重叠配置),另外,容置在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中的螺旋弹簧157和容置在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中的螺旋弹簧157在与这些螺旋弹簧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局部重合(重叠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螺旋弹簧157组装在弹簧容置空间156(156a、156b)中的状态下的配重155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在该长轴方向上,使得动态吸振器151更紧凑,并且易于使结构简单且实现轻量化。结果,在向主体部103上配置动态吸振器151时,尤其对主体部103在长轴方向上的配置空间受到制约的情况有效。另外,在考虑长轴方向上尺寸相同的动态吸振器时,能够使螺旋弹簧更大型化,所说使螺旋弹簧大型的量相当于容置在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中的螺旋弹簧157和容置在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中的螺旋弹簧157局部重叠的量,由此,能够通过大型化的螺旋弹簧稳定地提供高的减振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提高了动态吸振器151的减振力,还能够使该动态吸振器151紧凑化(小型化),因而能够在不使锤钻101的主体部103大型化的情况下通过最低限度地增加重量来提高动态吸振器151的减小振动的效果。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态吸振器151的动态吸振器主体153内具有第一动作室161和第二动作室163。上述的第一动作室161和第二动作室163是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内通过配重155划分的,是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隔着配重155形成在配置155的前后的空间部分。
第一动作室161构成配重155的后侧(图2中的左侧)的空间。该第一动作室161一直通过连通管162的第一连通孔162a与处于与外部非连通的状态的密闭结构即曲柄室165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动作室163经由形成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外周壁上的第二连通孔163a与配置驱动马达111的马达轴111a的齿轮室164连通。在此所说的第一动作室161和第二动作室163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后室”和“前室”。
而且,曲柄室165内的压力随着对运动转换机构113的驱动发生变动。这是因为随着作为运动转换机构113的结构构件的活塞125在缸体141内在前后方向上直线运动,曲柄室165的容积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该曲柄室165内的压力变动将曲柄室165内的空气导入第一动作室161,通过积极驱动动态吸振器151的配重155,使动态吸振器151产生减振作用。作为该具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上设置了具有第一连通孔162a的连通管162。由此,动态吸振器151不仅具有上述的被动减振作用,而且还起到利用积极驱动配重155的强制励振的主动减振的减振机构的作用,从而在锤击作业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主体部103上产生的振动。该连通管162尤其构成为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配管构件,配置成从在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配置的曲柄室165依次贯通第二动作室163和配重155后与第一动作室161连通。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连通管162实现以最短距离连通曲柄室165和第一动作室161的配置方式。
另外,所述连通管162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并且,贯通配重155各部位中的截面圆的中心。在这样的结构中,连通管162的外表面162b和该连通管162所贯通的配重155的内表面155c滑动连接,由此,连通管162构成为引导配重155在长轴方向上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根据这样的结构,配重155在长轴方向上顺畅地直线运动,并且,在具有将曲柄室165内的空气导入动态吸振器151的第一动作室161中的功能的连通管162上,进一步附加作为引导配重155在长轴方向上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的功能,因而结构合理。
此外,在空气通过连通管162的第一连通孔162a在该曲柄室165和第一动作室161之间流通时,与齿轮室164连通的第二动作室163的容积根据第一动作室161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具体地说,若第一动作室161内的压力相对升高,则第二动作室163内的空气流出至齿轮室164,并且第二动作室163的容积减少,另一方面,若第一动作室161的压力相对降低,则齿轮室164内的空气流入第二动作室163,并且第二动作室163的容积增加。由此能够在不被第二动作室163内的空气妨碍的状态下顺畅地进行积极驱动配重155的强制励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在配重155的前端侧和后端侧设置有凹入状态的弹簧容置空间156,并且在该弹簧容置空间156中容置螺旋弹簧157的一个端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不在配重155上设置弹簧容置空间156,将螺旋弹簧157的一个端部固定在该配重155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上。此时,能够按照需要,将螺旋弹簧157的弹簧容置空间156或固定位置设置在配重155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中的至少一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形成在配重155前端侧的3个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和形成在配重155后端侧的3个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交替等间隔地配置在配重155的周向上的结构,但是在本发明中也能够按照需要,适当改变配重155前端侧的第一弹簧容置空间156a的配置方式和配重155后端侧的第二弹簧容置空间156b的配置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将曲柄室165和动态吸振器151的第一动作室161连通的连通管162的结构记载了该连通管162从曲柄室165依次贯通第二动作室163和配重155后与第一动作室161连通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连通管162的结构也能够选择其他结构。例如,相当于连通管162的构件可以配置成从曲柄室165经由动态吸振器151的动态吸振器主体153的外部与第一动作室161连通。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该连通管162兼用作引导配重155在长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通过相当于连通管162的构件以外的构件起到引导配重155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锤钻101为例说明了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使前端工具直线状地进行动作而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的各种作业工具。例如,本发明适用于使锯齿进行直线状地往复运动对被加工件进行切断作业的线锯或往复式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1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A-A线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动态吸振器151的B-B线的剖面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锤钻(作业工具)
103主体部(工具主体)
105手柄
111驱动马达
111a马达轴
113运动转换机构
115冲击构件
117动力传递机构
119锤头(前端工具)
121曲柄轴
121a曲轴
121b偏心销
123曲柄臂
125活塞
131中间齿轮
133小锥齿轮
135大锥齿轮
137刀架
141缸体
141a空气室
143撞击器
145冲击栓
151动态吸振器
153动态吸振器主体
155配重
155a筒状部
155b柱状部
155c内表面
156弹簧容置空间(弹簧容置部)
156a第一弹簧容置空间(前侧弹簧容置部)
156b第二弹簧容置空间(后侧弹簧容置部)
157螺旋弹簧
157a弹簧前端
157b弹簧后端
158弹簧前端固定部
159弹簧后端固定部
161第一动作室
162连通管
162a第一连通孔
162b外表面
163第二动作室
163a第二连通孔
164齿轮室
165曲柄室

Claims (7)

1.一种作业工具,将长轴的前端工具呈直线状地驱动,由此使该前端工具执行规定的加工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
工具主体,
容置在所述工具主体中的驱动马达、运动转换机构和动态吸振器,
与所述工具主体中的所述驱动马达的靠工具后端的一侧连接的工具把持用的把手部;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驱动马达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将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且传递至所述前端工具;
所述动态吸振器包括:动态吸振器主体,其配置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和所述把手部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并且具有容置空间;配重,其以能够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的方式容置在所述动态吸振器主体的所述容置空间中;螺旋弹簧,在所述配重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动态吸振器主体侧之间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延伸,在该长轴方向上弹性地支撑所述配重;
通过被所述螺旋弹簧弹性地支撑的所述配重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来对加工作业时的所述工具主体进行减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在该配重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具有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凹入状延伸的弹簧容置部,
所述弹簧容置部容置弹性地支撑所述配重的所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容置部包括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所述前侧弹簧容置部和后侧弹簧容置部在所述配重的前侧和后侧,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凹入状延伸,
所述前侧弹簧容置部容置从所述配重的前方弹性地支撑所述配重的所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所述后侧弹簧容置部容置从所述配重的后方弹性地支撑所述配重的所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并且所述前侧弹簧容置部和所述后侧弹簧容置部在与这些弹簧容置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全部或一部分相互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构成为与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的配重构件,
在所述配重构件的前侧,在该配重构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前侧弹簧容置部,在所述配重构件的后侧,在该配重构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后侧弹簧容置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封闭的第一空间、利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气压变动冲击所述前端工具的冲击构件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二空间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空间不同的区域,产生相位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气压变动的相位相反的气压变动,
所述动态吸振器具有前室、后室和连通所述后室与所述第二空间的连通通路,其中,所述前室和所述后室是在所述动态吸振器主体内由所述配重划分的,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隔着所述配重形成在所述配重的前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间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动态吸振器主体的靠工具前端的一侧,
所述连通通路由连通管构成,所述连通管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空间依次贯通所述前室和所述配重后与所述后室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管在所述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并且,该连通管的外表面和被该连通管贯穿设置的所述配重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由此,所述连通管形成引导所述配重在长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引导构件。
CN200980123024.3A 2008-06-19 2009-06-15 作业工具 Active CN102066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1027 2008-06-19
JP2008161027A JP5214343B2 (ja) 2008-06-19 2008-06-19 作業工具
PCT/JP2009/060879 WO2009154171A1 (ja) 2008-06-19 2009-06-15 作業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6056A true CN102066056A (zh) 2011-05-18
CN102066056B CN102066056B (zh) 2014-05-07

Family

ID=4143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3024.3A Active CN102066056B (zh) 2008-06-19 2009-06-15 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68026B2 (zh)
EP (1) EP2301719B1 (zh)
JP (1) JP5214343B2 (zh)
CN (1) CN102066056B (zh)
RU (1) RU2505390C2 (zh)
WO (1) WO20091541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323A (zh) * 2014-12-03 2017-08-29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和对此的控制方法
CN114248138A (zh) * 2017-09-28 2022-03-2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6781B2 (ja) * 2008-07-07 2013-11-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5496812B2 (ja) 2010-08-03 2014-05-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US9981372B2 (en) * 2012-12-31 2018-05-29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tool with fluid driven counterweight
US9573207B2 (en) * 2013-05-09 2017-02-21 Makita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cutting tool
JP6179270B2 (ja) * 2013-08-22 2017-08-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EP2942158A1 (de) * 2014-05-09 2015-11-1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EP3028821A1 (de) * 2014-12-03 2016-06-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US20160340849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M-B-W, Inc. Vibration isolator for a pneumatic pole or backfill tamper
WO2017090375A1 (ja) * 2015-11-26 2017-06-0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往復動作業機
CN213259295U (zh) 2017-10-20 2021-05-25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用于通过凿子在工件上执行开凿操作的冲击工具
WO2019147919A1 (en) 2018-01-26 2019-08-0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ercussion tool
US11571796B2 (en) * 2018-04-04 2023-02-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hammer
US11400577B2 (en) * 2019-06-11 2022-08-02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059A (en) * 1995-02-28 1999-02-16 Makita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idling strikes in power-driven striking tools
CN1422730A (zh) * 2001-12-06 2003-06-11 陈秀如 气动工具的减震装置
EP1439038A1 (en) * 2003-01-16 2004-07-21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hammer
CN1533866A (zh) * 2003-04-01 2004-10-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EP1493537A1 (de) * 2002-11-23 2005-01-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entkoppelter Schlagwerksbaugruppe
CN1946520A (zh) * 2004-08-27 2007-04-11 株式会社牧田 动力工具
CN101032814A (zh) * 2006-03-07 2007-09-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冲击工具
WO2007105742A1 (en) * 2006-03-07 2007-09-20 Hitachi Koki Co., Ltd. Electrically-driven power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5731A (en) * 1956-03-23 1959-03-03 Buckeye Steel Castings Co Vibration absorbers for reciprocating tools
SU550507A1 (ru) * 1975-08-13 1977-03-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698 Аморт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регулируемой жесткостью
DE3122979A1 (de) * 1981-06-10 1983-01-05 Hilti AG, 9494 Schaan Bohr- oder meisselhammer
JP4275930B2 (ja) 2002-11-07 2009-06-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EP1618999B1 (de) * 2004-07-14 2008-06-25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Handgeführter Bohrhammer oder Meisselhammer
JP4815119B2 (ja) * 2004-10-15 2011-11-16 株式会社マキタ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US7806201B2 (en) 2007-07-24 2010-10-05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with dynamic vibration dampi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059A (en) * 1995-02-28 1999-02-16 Makita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idling strikes in power-driven striking tools
CN1422730A (zh) * 2001-12-06 2003-06-11 陈秀如 气动工具的减震装置
EP1493537A1 (de) * 2002-11-23 2005-01-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entkoppelter Schlagwerksbaugruppe
EP1439038A1 (en) * 2003-01-16 2004-07-21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hammer
CN1533866A (zh) * 2003-04-01 2004-10-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946520A (zh) * 2004-08-27 2007-04-11 株式会社牧田 动力工具
CN101032814A (zh) * 2006-03-07 2007-09-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冲击工具
WO2007105742A1 (en) * 2006-03-07 2007-09-20 Hitachi Koki Co., Ltd. Electrically-driven power tool
JP2007237301A (ja) * 2006-03-07 2007-09-2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323A (zh) * 2014-12-03 2017-08-29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和对此的控制方法
US10369686B2 (en) 2014-12-03 2019-08-0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4248138A (zh) * 2017-09-28 2022-03-2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114248138B (zh) * 2017-09-28 2024-02-20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55405A1 (en) 2011-06-30
CN102066056B (zh) 2014-05-07
RU2011101689A (ru) 2012-07-27
EP2301719A1 (en) 2011-03-30
EP2301719A4 (en) 2011-12-14
US8668026B2 (en) 2014-03-11
EP2301719B1 (en) 2015-08-05
RU2505390C2 (ru) 2014-01-27
WO2009154171A1 (ja) 2009-12-23
JP2010000564A (ja) 2010-01-07
JP5214343B2 (ja)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6056B (zh) 作业工具
CN102421566B (zh) 冲击工具
CN101032814B (zh)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冲击工具
JP5336781B2 (ja) 作業工具
EP1779979B1 (en) Working tool
CN104066556A (zh) 冲击工具
CN101659049B (zh) 冲击工具
EP1997591B1 (en) Electric hammer
CN101795826B (zh) 具有通过平衡器件减振的把手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307025C (zh) 电动工具
CN101134310B (zh)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电动工具
CN102837297A (zh) 动力工具
CN102256754B (zh) 具有反振动器的手持式工具
CN101535007B (zh) 用于具有冲击机构的手持式机械的惯性振动单元
CN102950584B (zh) 动力驱动手持工具
CN101104261B (zh) 动力工具的减振设备及装有这种设备的动力工具
CN102806551A (zh) 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RU2477213C2 (ru) Электроинструмент
JP4805288B2 (ja) 電動ハンマ
JP2016140934A (ja) 動力工具
CN101394973B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