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877A -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4877A
CN102064877A CN2009102247351A CN200910224735A CN102064877A CN 102064877 A CN102064877 A CN 102064877A CN 2009102247351 A CN2009102247351 A CN 2009102247351A CN 200910224735 A CN200910224735 A CN 200910224735A CN 102064877 A CN102064877 A CN 102064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frame
uplink
authorization signaling
scheduling autho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4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4877B (zh
Inventor
袁明
毕峰
梁枫
杨瑾
吴栓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anlo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24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651 priority patent/WO20110575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4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4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本发明灵活地实现了中继链路的多子帧调度,节省了中继链路中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高数据速率、组移动性、临时网络部署的覆盖范围,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以及为蜂窝系统的覆盖漏洞内的用户提供服务,无线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中继(Relay)技术,其被视为4G的一项关键技术。
在引入中继节点(Relay Node,简称为RN)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1所示,基站(evolution Node B,简称为eNode-B)与RN之间的链路称为中继链路或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RN与其覆盖范围下的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eNode-B与其覆盖范围下的UE之间的链路称为直传链路(Direct Link)。
为了避免RN自身的收发干扰,RN不能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操作,即,在RN向其下属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的同时,接收不到来自eNode-B的下行控制信息;同样地,在RN接收来自eNode-B的数据的同时,也无法向UE进行发射操作。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通信系统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将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帧(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ubframe,简称为MBSFN subframe)用作中继子帧(relay subframe或backhaul subframe)。图2中左图为RN-to-UE的传输使用正常子帧的情况,右图为eNB-to-RN的传输使用MBSFM subframe的情况,如图2所示,RN首先在relaysubframe的前1或2个OFDM符号上向其下属的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包括UE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ACK/NACK和上行调度授权信息UL grant),然后在“gap”时间范围内完成从发射到接收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在后面的OFDM符号上接收来自eNode-B的数据,包括RN本身的下行控制信息(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R-PDCCH)和业务数据(Relay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R-PDSCH)。其中,R-PDCCH包括RN的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和下行调度授权信息。
依照目前LTE通信系统中的规定,1个10ms的无线帧(Radio Frame,简称为RF)由10个1ms的子帧(subframe)构成,其中包括单播(Unicast)和多播广播(Multicast Broadcast)。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方式下,subframe#0、#4、#5和#9用来发送同步信号和寻呼(paging)消息。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方式下,subframe#0、#1、#5和#6子帧用来发送同步信号和paging消息。也就是说,不能将FDD的subframe#0、#4、#5和#9以及TDD的subframe#0、#1、#5和#6配置成MBSFN subframe,在1个无线帧的10个subframe中,可配置成MBSFN subframe的最多只有6个。
目前,LTE-A已经达成一致,R-PDCCH不但可以调度R-PDCCH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而且还可以调度其后的一或多个上行/下行中继子帧。但是,现有技术尚未提出如何使eNode-B将上述多子帧调度的相关信息通知RN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使eNode-B将多子帧调度的相关信息通知RN的方案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包括: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基站和RN约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基站和RN约定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调度配置包括:起始子帧是RN接收并处理完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R-PDCCH后所接收到的第N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其中,N=1、2或3。
优选地,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预定信息包括: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调度配置。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调度配置包括:起始子帧是RN接收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的第N个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其中,N=0、1、2或3,N=0表示起始子帧是RN接收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
优选地,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预定信息包括: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调度配置。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数量;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数量。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2或3;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2、3或4。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
优选地,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与预先获取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或者,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与预先获取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RN的约定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RN的约定设置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通过本发明,采用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携带一个或多个子帧的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使eNode-B将多子帧调度的相关信息通知RN的方案的问题,灵活地实现了中继链路的多子帧调度,节省了中继链路中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Relay引入后的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构架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RN-to-UE的传输使用正常子帧和使用MBSFM子帧的情况对比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上行)调度信息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下行)调度信息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例1和实例3的一个帧中上下行子帧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例2的一个帧中上下行子帧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例4和实例6的一个帧中上下行子帧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例5的一个帧中上下行子帧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的详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为: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该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使eNode-B将多子帧调度的相关信息通知RN的方案的问题,灵活地实现了中继链路的多子帧调度,节省了中继链路中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数量;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数量。
通过该方法,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四个因素,可以使得RN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和/或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具体位置。上述四个因素包括:(1)由于下行中继子帧的半静态配置,RN事先已经获知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2)RN通过HARQ定时关系或者高层半静态配置,可以获知系统中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3)现有技术中规定的在接收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后可以开始进行上行传输的时机(即,基站调度的子帧的起始子帧);(4)现有技术中规定的在接收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后可以开始进行下行传输的时机(即,基站调度的子帧的起始子帧)。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上行)调度信息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6的处理:
步骤S302,基站和RN约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优选地,调度配置包括:起始子帧是RN接收并处理完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R-PDCCH后所接收到的第N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其中,N=1、2或3。
步骤S304,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可以通过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数量。上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上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2或3。
优选地,可以通过在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例如,可以通知被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是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中的第几个或某几个上行中继子帧)。其中,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可以与预先获取的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
步骤S306,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预定信息包括: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调度配置。
优选地,在步骤S304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站根据半静态配置情况确定一个下行中继子帧可以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的步骤,上述步骤用于为指示信息或bitmap占用的比特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下行)调度信息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6的处理:
步骤S402,基站和RN约定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优选地,调度配置包括:起始子帧是RN接收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的第N个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其中,N=0、1、2或3,N=0表示起始子帧是RN接收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
步骤S404,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可以通过在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数量。上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上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可以为1、2、3或4。
优选地,可以通过在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例如,可以通知被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是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中的第几个或某几个下行中继子帧)。其中,上述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与预先获取的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
步骤S406,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预定信息包括: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调度配置。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和RN可以约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以及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基站可以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下行调度授权信令,RN根据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的预定信息和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的预定信息分别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以及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
当eNode-B在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一个或多个上行/下行中继子帧时,该方法可以利用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或下行调度授权(DL grant)里增加若干比特的指示信息来明确通知RN,相应地,RN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就可以获知要在哪些上行/下行中继子帧上进行传输。上述方法既适用于FDD又适用于TDD。如果上/下行中继子帧是半静态配置好的,那么eNode-B和RN可以预先相互约定好具体的多子帧调度配置。
由于RN通过HARQ(Hybrid ARQ)定时关系或者高层配置,已经获知系统中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因此,当eNode-B在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时,则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若干比特的信息位,用以指示该上行调度授权的有效期,即,该上行调度授权可以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的长度,又即上述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可以同时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个数,或者,也可以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指示具体被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上述信息位的大小可以是1、2或3比特,其中,1比特代表上述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最多可以同时调度的2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个数;2比特代表上述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最多可以同时调度的4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个数;3比特代表上述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最多可以同时调度的8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个数。
由于下行中继子帧是半静态配置的,因此RN已经获知系统中哪些子帧为可用下行中继子帧。当eNode-B在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了该下行中继子帧本身,以及其后1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时,则可以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若干比特的信息位,信息位的大小可以是1、2、3或4比特,用以指示该下行调度授权的有效期,即,该下行调度授权可以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的长度,又即,上述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可以同时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个数,或者,也可以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指示具体被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
LTE-A系统中引入中继节点后,eNode-B利用R-PDCCH可以方便的实现多子帧调度,即eNode-B可以同时调度R-PDCCH所在中继子帧内的上行/下行资源,以及其后1个或多个中继子帧内的上行/下行资源。该方法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中继节点,减少了eNode-B给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息的开销,提高了整个系统传输效率。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基于以下现有前提:由于下行中继子帧是半静态配置的,因此RN事先已经获知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此外,RN通过HARQ定时关系或者高层半静态配置,可以获知系统中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详细描述在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1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eNode-B与RN事先约定好,从RN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N个(N=1、2or 3)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
步骤12,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上行调度授权可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的长度信息,该信息指示出了具体被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个数。
实例1
如图5所示,在FDD的情况下,subframe#1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3、#7和#8均为上行中继子帧。
1、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4个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1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和#6。
那么,此时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2比特来指示上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0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和#8;“1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3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1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4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和#6。
2、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3个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3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6和#8。
那么,此时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2比特来指示上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0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和#6;“1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3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6和#8。
依此类推,如果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上行中继子帧,则在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上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个数即可,具体地:“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上行中继子帧;“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2个上行中继子帧。
实例2
如图6所示,在TDD的配置1的情况下,subframe#4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7和#8均为上行中继子帧。
1、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1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7。
那么,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上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和Radio framen+1的subframe#7。
2、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2个上行中继子帧开始,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7和#8。
那么,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上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7;“1”代表上述上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上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7和#8。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详细描述在1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1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eNode-B与RN事先约定好,从RN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N个(N=1、2or 3)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
步骤22,采用类似于TDD配置0中的multi-TTI的调度方式,即,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若干比特的UL index信息位,用bitmap的方法指示出具体被调度的上述多个上行中继子帧。
实例3
如图5所示,在FDD的情况下,subframe#1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3、#6和#8均为上行中继子帧。
1、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3个不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1个可用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本无线帧的subframe#6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13。
那么,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3比特的ULindex来指示,具体地:“010”代表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101”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以及Radioframe n+1的subframe#3;“110”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6和subframe#8;“011”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111”代表同时调度了上述3个上行中继子帧。
2、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3个不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并处理完下行中继子帧上的R-PDCCH(需3ms)后所遇到的第3个可用上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6和#8。
那么,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3比特的ULindex来指示,具体地:“010”代表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6;“101”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和#8(不连续的情况);“110”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3和#6;“011”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6和#8;“111”代表同时调度了上述3个上行中继子帧。
依此类推,如果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n(n≤4)个不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需要在R-PDCCH的上行调度授权中增加n(n≤4)比特的UL index来指示。因此,该方法适用于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上行中继子帧个数不太多的情况,这里将最大数限制在4个以内。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基于以下现有前提:由于下行中继子帧是半静态配置的,因此RN事先已经获知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此外,RN通过HARQ定时关系或者高层半静态配置,可以获知系统中哪些子帧为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详细描述在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其本身以及其后1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31,eNode-B与RN事先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或者RN从接收到R-PDCCH后所遇到的第i个(i=1or 2or 3)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
步骤32,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下行调度授权的可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的长度信息,该信息指示出具体被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个数。
实例4
如图7所示,在FDD的情况下,subframe#1和#3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6和#8均为上行中继子帧。
1、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下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和#3。
那么,此时需要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下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只调度了其本身;“1”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和#3。
2、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后所遇到的第2个可用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1和#3。
那么,此时需要在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上述下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1;“1”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1和#3。
实例5
如图8所示,在TDD的配置2的情况下,subframe#4和#8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2为上行中继子帧。
1、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4个下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下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和#8。
那么,此时需要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2比特来指示下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0”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只调度了其本身;“01”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和#8;“10”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3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11”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4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和#8以及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和#8。此时,Radio Frame n的subframe#8和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和#8中便无需再发送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RN仍按照RadioFrame n的subframe#4中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所指示的方式来接收来自eNode-B的传输,从而减少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
2、1个下行中继子帧最多可以同时调度2个下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后所遇到的第2个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最多可以同时调度Radio frame n+1的sub frame#4和#8。
那么,此时需要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1比特来指示上述下行调度授权能持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个数,具体地:“0”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只持续了1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n的subframe#4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1”代表上述下行调度授权持续了2个下行中继子帧,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和#8。此时,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4和#8中便无需再发送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RN仍按照Radio Frame n的subframe#4中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所指示的方式来接收来自eNode-B的传输,从而减少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详细描述在一个下行中继子帧中同时调度其本身以及其后1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41,eNode-B与RN事先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或者RN从接收到R-PDCCH后所遇到的第i个(i=1or 2or 3)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
步骤42,类似于TDD配置0中的multi-TTI的调度方式,即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若干比特的DL index信息位,用bitmap的方法指示出具体被调度的上述多个下行中继子帧。
实例6
如图7所示,在FDD的情况下,subframe#1和#3为下行中继子帧,subframe#6和#8均为上行中继子帧。
1个下行中继子帧同时调度3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且eNode-B和RN约定好,RN从接收到R-PDCCH所在的那个下行子帧开始进行下行传输,即,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同时调度其本身、Radio frame n的subframe#3和Radio frame n+1的subframe#1。
由于RN约定好要在R-PDCCH所在的那个下行中继子帧上进行下行传输,因此,此时只需要在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中增加2比特的DL index来指示具体调度了后面哪两个下行中继子帧即可,具体地:“00”代表只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其本身;“01”代表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其本身以及Radio frame n的subframe#3;“11”代表同时调度了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其本身,Radio frame n的subframe#3以及Radio framen+1的subframe#1。此时,Radio frame n的subframe#3和Radio framen+1的subframe#1中便无需再发送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RN仍按照Radio frame n的subframe#1中R-PDCCH的下行调度授权部分所指示的方式来接收来自eNode-B的传输,从而减少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92,用于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的详细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在图9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102,连接于发送模块92,用于在基站向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RN的约定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第二设置模块104,连接于发送模块92,用于在基站向RN发送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RN的约定设置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调度配置是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优选地,上述装置可以设置于基站中,或者,上述装置可以为基站。
综上所述,该方案中RN可以简单地根据R-PDCCH中的指示信息来获知该RN要在哪些上行/下行中继子帧上进行传输,该方案灵活地实现了中继链路的多子帧调度,节省了中继链路中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所述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所述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和所述RN约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所述调度配置是所述基站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基站和所述RN约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所述调度配置是所述基站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调度配置包括:所述起始子帧是所述RN接收并处理完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R-PDCCH后所接收到的第N个可用的上行中继子帧,其中,N=1、2或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所述预定信息包括: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所述调度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调度配置包括:所述起始子帧是所述RN接收的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开始的第N个可用的下行中继子帧,其中,N=0、1、2或3,N=0表示所述起始子帧是所述RN接收的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RN根据预定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索引和所在的帧,其中,所述预定信息包括: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和所述调度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数量;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增加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2或3;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2、3或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所述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中采用bitmap的方式来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其中,所述bitmap的方式用于指示被调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与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上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或者,
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所述bitmap的方式采用的比特数与预先获取的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所在的下行中继子帧能够调度的下行中继子帧的最大数量相同。
12.一种子帧调度信息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令和/或下行调度授权信令,其中,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所述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信息,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携带有指示所述基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上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RN的约定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所述调度配置是所述基站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向所述RN发送所述下行调度授权信令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RN的约定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调度配置,其中,所述调度配置是所述基站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中继子帧的起始子帧。
CN200910224735.1A 2009-11-11 2009-11-11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064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735.1A CN102064877B (zh) 2009-11-11 2009-11-11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8651 WO2011057571A1 (zh) 2009-11-11 2010-11-11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735.1A CN102064877B (zh) 2009-11-11 2009-11-11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877A true CN102064877A (zh) 2011-05-18
CN102064877B CN102064877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99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4735.1A Active CN102064877B (zh) 2009-11-11 2009-11-11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4877B (zh)
WO (1) WO201105757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6964A1 (zh) * 2012-09-07 2014-03-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时隙或子帧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56582A (zh) * 2012-11-02 2015-07-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操作解耦的技术
WO2015143614A1 (zh) * 2014-03-24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113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半双工fdd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06030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放大器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4503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子帧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508A (zh) * 2007-04-29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 tdd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CN10133037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US20090092103A1 (en) * 2007-10-06 2009-04-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ethod to avoi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for power limited users in the LTE reverse link
WO2009022314A3 (en) * 2007-08-14 2009-04-30 Nokia Corp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th asymmetric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CN101488906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业务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时业务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508A (zh) * 2007-04-29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 tdd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CN10133037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WO2009022314A3 (en) * 2007-08-14 2009-04-30 Nokia Corp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th asymmetric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20090092103A1 (en) * 2007-10-06 2009-04-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ethod to avoi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for power limited users in the LTE reverse link
CN101488906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业务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时业务传输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6964A1 (zh) * 2012-09-07 2014-03-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时隙或子帧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56582A (zh) * 2012-11-02 2015-07-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操作解耦的技术
CN104756582B (zh) * 2012-11-02 2019-05-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操作解耦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43614A1 (zh) * 2014-03-24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93A (zh) * 2014-03-24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93B (zh) * 2014-03-24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113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半双工fdd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686731A (zh) * 2015-11-06 2017-05-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半双工fdd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06030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放大器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57571A1 (zh) 2011-05-19
CN102064877B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039B (zh) 一种实现半持续调度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13398B (zh) 在包括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1882985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发送的指示方法及其基站
CN102415013B (zh) 用于中继通信系统的设备及方法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54989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5832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789815B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3313402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7504A (zh) 一种调度多子帧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40444A (zh) 控制具有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信息的传送
CN1022232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64877B (zh)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8866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625256B (zh) 一种集群传输通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08954B (zh) 一种解决中继节点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31662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67944A (zh) 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和中继节点
CN101902820B (zh)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790194A (zh) 用于上行中继链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74339B (zh) 中继节点、时分双工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2468949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11214A (zh) 基站、中继节点、中继子帧配置信息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9

Address after: 27-001, south side of Tianlong Mobile Headquarters Building, Tongfa South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rp.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9

Address after: No. 15, 16, 17, 18, 3rd Floor, Building 2, No. 1366,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gh-tech Zone, China (Sichu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Chengdu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ianlo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rp.

Address before: 27-001, south side of Tianlong Mobile Headquarters Building, Tongfa South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