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3214B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3214B
CN102063214B CN200910223722.2A CN200910223722A CN102063214B CN 102063214 B CN102063214 B CN 102063214B CN 200910223722 A CN200910223722 A CN 200910223722A CN 102063214 B CN102063214 B CN 102063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touch
screen
layer
c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37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3214A (zh
Inventor
冯辰
潜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237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3214B/zh
Priority to US12/853,558 priority patent/US2011011572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063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3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及一种采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该触摸屏包括:一第一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包括一第一基体,一第一导电层及两个第一电极,该第一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一基体的表面,该两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及一第二电极板,该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间隔设置,该第二电极板包括一第二基体,一第二导电层及两个第二电极,该第二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二基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对设置,该两个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其中,所述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

Description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器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电子设备的利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器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方式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及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及耐用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显示装置中。
现有的电阻式触摸屏一般包括一上基板,该上基板的下表面形成有一上透明导电层;一下基板,该下基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一下透明导电层;以及多个点状隔离物(DotSpacer)设置在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点状隔离物用于实现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在非按压状态下的电绝缘。所述上透明导电层与该下透明导电层通常采用具有导电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层(下称ITO层)。当使用手指或笔按压上基板时,上基板发生扭曲,使得按压处的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彼此接触。通过外接的电子电路分别向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依次施加电压,触摸屏控制器通过分别测量第一导电层上的电压变化与第二导电层上的电压变化,并进行精确计算,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触摸屏控制器将数字化的触点坐标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触点坐标发出相应指令,启动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切换,并通过显示器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
然而,作为透明导电层的ITO层通常采用离子束溅射或蒸镀等工艺制备,在制备的过程,需要较高的真空环境及需要加热到200~300℃,因此,使得ITO层的制备成本较高。此外,ITO层在不断弯折后,其弯折处的电阻有所增大,其作为透明导电层具有机械和化学耐用性不够好的缺点。另外,由于多个点状隔离物通常以点状形式间隔设置在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由其实现的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在非按压状态下的电绝缘性能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用性好且可较好地实现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在非按压状态下的电绝缘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一第一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包括一第一基体,一第一导电层及两个第一电极,该第一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一基体的表面,该两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及一第二电极板,该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间隔设置,该第二电极板包括一第二基体,一第二导电层及两个第二电极,该第二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二基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对设置,该两个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其中,所述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
一种采用上述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器,上述触摸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器面向使用者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采用碳纳米管结构的透明导电层具有均匀的阻值分布和透光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故采用上述透明导电层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较高、耐用性较好。此外,所述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该透明绝缘层可较好地实现上透明导电层与下透明导电层之间在非按压状态下的电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触摸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触摸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作触摸屏中的导电层的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10。该触摸屏10包括一第一电极板12,一第二电极板14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板14之间的一透明绝缘层16。
所述第一电极板12包括一第一基体120,一第一导电层122以及两个第一电极124。该第一基体120为平面结构,其具有一第一表面1202及与该第一表面1202相对设置的一第二表面1204,该第二表面1204为远离所述第二电极板14的表面。该第一导电层122与两个第一电极124均设置在第一基体120的第一表面1202。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24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层122沿一第一方向的两端并与第一导电层122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D1方向。所述第二电极板14包括一第二基体140,一第二导电层142以及两个第二电极144。该第二基体140为平面结构,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1402及一与该第一表面1402相对设置的一第二表面1404,该第一表面1402为远离所述第一电极板12的表面。该第二导电层142与两个第二电极144均设置在第二基体140的第二表面1404。所述第二导电层142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22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电极144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电层142沿一第二方向的两端并与第二导电层142电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为D2方向。所述两个第二电极144与两个第一电极124交叉设置。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二电极144与两个第一电极124正交设置,即所述D1方向垂直于所述D2方向。
所述第一基体120为透明的且优选具有一定柔软度的薄膜或薄板,所述第二基体140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二基体140的材料可选择为玻璃、石英、金刚石及塑料等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基体120及第二基体140主要起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一基体120及第二基体14的厚度可为0.01毫米~1厘米。当所述第一基体120及第二基体140由柔性材料组成时,该柔性材料可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材料、聚醚砜(PES)、纤维素酯、苯并环丁烯(BCB)、聚氯乙烯(PVC)或丙烯酸树脂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体120为聚酯膜,该第二基体140为玻璃基板。
所述第一电极124与所述第二电极144的材料为金属、碳纳米管或其它导电材料,只要确保导电性即可。所述第一电极124和第二电极144可以采用溅射、电镀、化学镀等方法直接形成在所述第一基体120或第二基体140上。另外,也可用导电粘结剂将上述的第一电极124和第二电极144分别粘结在所述第一基体120和第二基体140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电极124亦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与第一基体120之间或设置在第一基体120上且与第一导电层12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44亦可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42与第二基体140之间或设置在第二基体140上且与第二导电层14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24和第二电极144并不限于上述的设置方式。只要能使上述的第一电极124和第一导电层122形成电连接及使第二电极144和第二导电层142形成电连接的方式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124与第二电极144为导电的银浆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与第二导电层142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由多个碳纳米管构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可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至少一碳纳米管线状结构及其结合。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可包括一个碳纳米管膜或多个平行且无间隙铺设或/和层叠铺设的碳纳米管膜。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可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交叉设置或按一定方式编织的碳纳米管线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也可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线状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表面。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状结构可平行设置、交叉设置或按一定方式编织设置在所述碳纳米管膜表面。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及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5纳米~50纳米,所述双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纳米~50纳米,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5纳米~50纳米。
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为无序或有序排列。所谓无序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无规则。所谓有序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有规则。具体地,当碳纳米管结构包括无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或者该碳纳米管结构为各向同性;当碳纳米管结构包括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沿一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或者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部分,碳纳米管在每个部分中沿一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相邻两个部分中的碳纳米管可沿不同方向排列或相同方向排列。所谓择优取向是指碳纳米管结构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延伸。所述碳纳米管膜可为自支撑膜。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可包括碳纳米管拉膜、碳纳米管絮化膜、碳纳米管碾压膜及长碳纳米管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碳纳米管拉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其扫描电镜照片请参见图3。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为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择优取向是指在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拉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当然,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少数随机排列的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不会对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取向排列构成明显影响。所述自支撑为碳纳米管拉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拉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拉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所述自支撑主要通过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连续的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延伸排列的碳纳米管而实现。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并非绝对的直线状,可以适当的弯曲;或者并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适当的偏离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碳纳米管拉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中并列的碳纳米管之间可能存在部分接触。具体地,每一碳纳米管拉膜包括多个连续且择优取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包括多个基本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该多个基本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该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为从一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获得。
根据碳纳米管阵列中碳纳米管的高度与密度的不同,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厚度为0.5纳米~100微米。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宽度与拉取该碳纳米管拉膜的碳纳米管阵列的尺寸有关,长度不限。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可包括至少两层碳纳米管拉膜层叠设置或平行且无间隙设置。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拉膜的层数不限,只需满足其具有一定的透光度即可。当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为层叠设置的多个碳纳米管拉膜时,相邻两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可沿同一方向排列或沿不同方向排列,优选地,相邻两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基本平行且其轴向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于2008年8月1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23971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所述碳纳米管拉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其透光度可达75%以上,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透光度在90%以上。所述直接拉取获得的碳纳米管拉膜可进一步通过激光处理等方式来提高其透光性。
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包括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可为各向同性或包括多个部分,碳纳米管在每个部分中沿一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相邻两个部分中的碳纳米管可沿相同方向排列或沿不同方向排列。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相互交叠。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可通过碾压一碳纳米管阵列获得。该碳纳米管阵列形成在一基底表面,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与该碳纳米管阵列的基底的表面成一夹角β,其中,β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5度(0≤β≤15°)。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平行于所述基底或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的表面。依据碾压的方式不同,该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具有不同的排列形式。由于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紧密结合,使碳纳米管碾压膜为一自支撑的结构,可无需基底支撑,自支撑存在。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于2008年10月1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28466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包括相互缠绕且均匀分布的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长度可大于10厘米。所述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缠绕,形成网络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各向同性。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中的碳纳米管为均匀分布,无规则排列,形成大量的微孔结构,微孔孔径为1纳米~10微米。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于2008年12月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31446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所述长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择优取向排列的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之间相互平行,并排设置且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具有大致相等的长度,且其长度可达到厘米量级。碳纳米管的长度可与碳纳米管膜的长度相等,故至少有一个碳纳米管从碳纳米管膜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跨越整个碳纳米管膜。长碳纳米管膜的长度受碳纳米管的长度的限制。所述长碳纳米管膜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于2009年8月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49743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以及于2008年5月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810067529.X的中国专利申请“带状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所述碳纳米管线状结构包括至少一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或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所述碳纳米管线状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线平行设置组成的一束状结构或多个碳纳米管线相互扭转组成的一绞线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线可为一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或扭转的碳纳米管线。
所述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包括多个沿该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长度方向排列的碳纳米管。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可通过将碳纳米管拉膜通过有机溶剂处理得到。该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长度不限,其直径为0.5纳米-1毫米。具体地,可将有机溶剂浸润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整个表面,在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时产生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相互平行的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从而使碳纳米管拉膜收缩为一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该有机溶剂为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二氯乙烷或氯仿,本实施例中采用乙醇。通过有机溶剂处理的非扭转碳纳米管线与未经有机溶剂处理的碳纳米管膜相比,比表面积减小,粘性降低。所述碳纳米管线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于2008年8月20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0411979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说明书,以及于2007年6月20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98220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所述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为采用一机械力将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两端沿相反方向扭转获得。该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包括多个绕该扭转的碳纳米管线轴向螺旋排列的碳纳米管。进一步地,可采用一挥发性有机溶剂处理该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在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时产生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处理后的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中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使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比表面积减小,密度及强度增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与第二导电层142均为一由单层碳纳米管拉膜组成的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拉膜的长度为30厘米,该碳纳米管拉膜的宽度为30厘米,该碳纳米管拉膜的厚度为50纳米。该碳纳米管拉膜的透光度为95%。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中的碳纳米管与第二导电层142中的碳纳米管交叉设置。所谓“交叉设置”即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或长度方向与第二导电层142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或长度方向形成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或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D1方向,所述第二导电层142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或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D2方向,且所述D1方向垂直于所述D2方向。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非常纯净,且由于碳纳米管本身的比表面积非常大,所以该碳纳米管膜本身具有较强的粘性,该碳纳米管膜可利用其本身的粘性直接粘附于所述第一基体120或第二基体140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及第二导电层142。另外,所述第一导电层122也可进一步通过一第一粘结层(图未示)粘结于所述第一基体120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142也可通过一第二粘结层(图未示)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140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可使所述第一导电层122或第二导电层142更好地设置在第一基体120或第二基体140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等。
所述透明绝缘层16为一连续的层状结构,其可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142的整个表面。由绝缘材料组成,其用于使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电绝缘,且在使用时,通过按压可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的电导通。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电极板14上表面外围可设置有一绝缘框架18。上述第一电极板12设置在该绝缘框架18上。所述第一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板14之间的距离可为2~10微米。具体地,所述绝缘框架18可设置在所述透明绝缘层16的外围。所述绝缘框架18的材料可为粘结材料,如环氧胶等。所述绝缘框架18的设置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板14与第二电极板12更好地电绝缘。另外,所述绝缘框架18可进一步起到密封所述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14的作用。
所述透明绝缘层16可为液态或固态。具体地,所述透明绝缘层16可为固态(优选为软质)或液态的透明绝缘膜。所述透明绝缘层16的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纯净水、松油醇、丙醇、甲醇、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白油、松节油、橄榄油、丙酮、二硫化碳、甘油或三氯甲烷等绝缘材料。所述透明绝缘层16应具有一定的透光度。具体地,该透明绝缘层16的透光度可大于85%。优选地,该透明绝缘层16的透光度大于95%。
当所述透明绝缘层16的材料为软质的透明绝缘膜时,该软质的透明绝缘膜可直接铺设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之间。按压时按压处的透明绝缘膜16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密度减小,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的导通,且在按压后,按压处的透明绝缘膜16能够回复至按压前的状态,即可重新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之间的电绝缘。由软质的透明绝缘膜组成的透明绝缘层16的厚度可小于1微米。
当所述透明绝缘层16的材料为液态材料时,该液态材料可通过注射或涂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之间,并通过所述绝缘框架18将该液态材料密封在所述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14之间。所述绝缘框架18、第一电极板12及第二电极板14形成一封闭空间13。上述液态材料需充满该封闭空间13的75%以上且不能完全充满该封闭空间13,即小于该封闭空间13的100%。所述液态材料以可使所述第一电极板12及所述第二电极板14电绝缘,且在工作时,通过按压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的电导通为宜。优选地,上述液态材料需充满该封闭空间13的85%~96%,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液态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有利于在按压时能够迅速从按压处向非按压区域流动,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在按压处的电导通,提高所述触摸屏10的灵敏度。由液态材料组成的透明绝缘层1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板14之间的距离有关。当所述第一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板14之间的距离为2~10微米时,所述透明绝缘层16的厚度可为1.5微米~9微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绝缘层16为聚乙烯膜,该聚乙烯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144远离所述第二基体140的表面,该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2微米。该聚乙烯膜的透光度为90%。由于透明绝缘层16为一连续的层状结构,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间隔设置的点状隔离物可更好地实现第一导电层122和第二导电层142之间的电绝缘。
另外,所述第一电极板12上表面可进一步设置一透明保护膜126,该透明保护膜126可由氮化硅、氧化硅、苯丙环丁烯(BCB)、聚酯膜以及丙烯酸树脂等材料形成。该透明保护膜126也可采用一层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用于保护第一电极板12,提高耐用性。该透明保护膜126还可用于提供一些其它的附加功能,如可以减少眩光或降低反射。
此外,可选择地,为了减小由显示器产生的电磁干扰,避免从触摸屏10发出的信号产生错误,还可在第二基体140的第一表面1402上设置一屏蔽层22。该屏蔽层22可由铟锡氧化物(ITO)薄膜、锑锡氧化物(ATO)薄膜或碳纳米管膜等导电材料形成。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式不限,可为定向排列也可为其它的排列方式,只需确保导电性和透光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2包括一碳纳米管膜,碳纳米管在该碳纳米管膜中定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作为电接地点,起到屏蔽的作用,从而使得触摸屏10能在无干扰的环境中工作。
请参阅图4,本技术方案实施例还提供一使用上述触摸屏10的显示装置100,其包括上述触摸屏10及一显示器20。所述触摸屏10设置在所述显示器20面向使用者一侧。所述显示器20正对且靠近上述触摸屏10的第二电极板14设置。该触摸屏10可以与该显示器20间隔一预定距离设置,也可集成在该显示器20上。当该触摸屏10与该显示器20集成设置时,可通过粘结剂将该触摸屏10附着到该显示器20上。
本技术方案显示器2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真空荧光显示器及阴极射线管等显示器。
进一步地,当在该触摸屏10第二基体140的第一表面1402上设置一屏蔽层22时,可在该屏蔽层22远离第二基体140的表面上设置一钝化层24,该钝化层24可由氮化硅、氧化硅等材料形成。该钝化层24与显示器20的正面间隔一间隙26设置。该钝化层24作为介电层使用,且保护该显示器20不致于由于外力过大而损坏。
另外,该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触摸屏控制器30、一中央处理器40及一显示器控制器50。其中,该触摸屏控制器30、该中央处理器40及该显示器控制器50三者通过电路相互连接,该触摸屏控制器30与该触摸屏10电连接,该显示器控制器50与该显示器20电连接。该触摸屏控制器30通过手指等触摸物60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并将该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40。该中央处理器40通过该显示器控制器50控制该显示器20显示。
使用时,第一电极板12之间与第二电极板14之间分别施加5V电压。使用者一边视觉确认在触摸屏10下面设置的显示器20的显示,一边通过如手指或触摸笔(触摸物)60按压触摸屏10第一电极板12进行操作。第一电极板12中第一基体120发生弯曲,使得按压处70的第一导电层122与第二电极板14的第二导电层142接触形成导通。触摸屏控制器30通过分别测量第一导电层122沿D1方向上的电压变化与第二导电层142沿D2方向上的电压变化,并进行精确计算,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触摸屏控制器30将数字化的触点坐标传递给中央处理器40。中央处理器40根据触点坐标发出相应指令,启动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切换,并通过显示器控制器50控制显示器20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及显示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有一透明绝缘层,该透明绝缘层可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更好的绝缘,防止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在非按压状态下的电导通。另外,由于碳纳米管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则由碳纳米管结构组成的导电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及机械强度,可以相应的提高触摸屏的耐用性,进而提高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的耐用性。此外,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碳纳米管结构具有均匀的阻值分布,因而,采用上述碳纳米管结构作透明导电层,可以相应的提高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和精确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作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
一第一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包括一第一基体,一第一导电层及两个第一电极,该第一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一基体的表面,该两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及
一第二电极板,该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间隔设置,该第二电极板包括一第二基体,一第二导电层及两个第二电极,该第二导电层设置在该第二基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对设置,该两个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透明绝缘层为一连续层状结构且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整个表面,该透明绝缘层在压力作用下在按压处发生形变且密度变小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导通,且按压后,按压处的所述透明绝缘层回复至按压前的状态,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绝缘,所述透明绝缘层为固态的软质透明绝缘膜,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的软质透明绝缘膜的厚度小于1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绝缘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纯净水、松油醇、丙醇、甲醇、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白油、松节油、橄榄油、丙酮、二硫化碳、甘油或三氯甲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层叠设置或平行且无间隙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且该若干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电极沿一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导电层的两端且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电极沿一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导电层的两端且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中的碳纳米管与第二导电层中的碳纳米管交叉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中的碳纳米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第二导电层中的碳纳米管沿所述第二方向择优取向排列,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10.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器面向使用者一侧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如权利要求1至10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
1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与显示器间隔设置或该触摸屏集成在该显示器上。
CN200910223722.2A 2009-11-18 2009-11-18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063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722.2A CN102063214B (zh) 2009-11-18 2009-11-18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12/853,558 US20110115727A1 (en) 2009-11-18 2010-08-10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722.2A CN102063214B (zh) 2009-11-18 2009-11-18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3214A CN102063214A (zh) 2011-05-18
CN102063214B true CN102063214B (zh) 2017-05-24

Family

ID=43998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3722.2A Active CN102063214B (zh) 2009-11-18 2009-11-18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5727A1 (zh)
CN (1) CN1020632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454A (zh) * 2008-07-04 2010-01-06 清华大学 便携式电脑
CN102622090B (zh) * 2011-01-28 2016-06-15 清华大学 柔性键盘
TW201250967A (en) * 2011-06-09 2012-12-16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screen
TWI463362B (zh) 2011-07-28 2014-12-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E102011081331A1 (de) * 2011-08-22 2013-02-2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r berührungssensitiven Bedien- und Anzeigeeinrichtung
CN102289323A (zh) 2011-08-31 2011-12-21 清华大学 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
KR101721124B1 (ko) * 2011-10-19 2017-03-29 티피케이 터치 솔루션스 인코포레이션 터치 디스플레이 기기 및 그 기기 제조 방법
CN103382023B (zh) * 2012-05-04 2015-07-01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129020A (ko) * 2012-05-18 2013-11-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전극 형성 방법
TWI506751B (zh) * 2012-05-29 2015-11-01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觸控面板
CN10345518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TWI489172B (zh) * 2012-07-05 2015-06-21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混合式觸摸屏
TW201403778A (zh) * 2012-07-05 2014-01-16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可穿透電磁波式導電層及電子裝置
CN103545011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透电磁波式导电层及电子装置
CN103543854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式触摸屏
CN104423738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423737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309194B (zh) * 2013-10-22 2023-09-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731391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键盘
CN105094390B (zh) * 2014-04-23 2018-07-13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网栅及触控面板
CN105808030B (zh) * 2014-12-31 2018-10-02 清华大学 静电传感器
US10724907B2 (en) * 2017-07-12 2020-07-28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sensor element with glass barrier material configured for increased capacitive response
CN113623158A (zh) * 2020-05-07 2021-11-09 福建师范大学 压力调制致动器及其制作方法
US11688301B2 (en) 2020-10-01 2023-06-2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ecure tactile display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596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5860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64763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7570A (en) * 1985-02-12 1987-11-17 Ricoh Company, Ltd. Manual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WO1999056199A1 (fr) * 1998-04-24 1999-11-04 Nissha Printing Co., Ltd. Ecran tactile
JP2000029611A (ja) * 1998-07-15 2000-01-28 Smk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3352972B2 (ja) * 1999-03-30 2002-12-03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US7154481B2 (en) * 2002-06-25 2006-12-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CN100411979C (zh) * 2002-09-16 2008-08-20 清华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绳及其制造方法
TWM269472U (en) * 2005-01-18 2005-07-01 Advanced Touch Optics Technolo Improved touch panel
CN100500556C (zh) * 2005-12-16 2009-06-17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丝及其制作方法
US8063886B2 (en) * 2006-07-18 2011-11-22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Data input device
CN101239712B (zh) * 2007-02-09 2010-05-26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8308A (zh) * 2007-05-18 2008-11-1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触控功能的电致色变显示装置及其应用
CN101314464B (zh) * 2007-06-01 2012-03-14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58607B (zh) * 2007-12-14 2010-12-29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70565B (zh) * 2007-12-27 2011-08-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97436B (zh) * 2008-02-01 2015-06-0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1015B (zh) * 2008-05-28 2013-02-13 清华大学 带状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JP2010015412A (ja) * 2008-07-04 2010-01-21 Hitachi Displays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20100045610A1 (en) * 2008-08-20 2010-02-25 Snu R&Db Founda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US8587531B2 (en) * 2009-06-10 2013-11-19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inpu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596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5860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64763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5727A1 (en) 2011-05-19
CN102063214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3214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676832B (zh) 台式电脑
CN101859216B (zh) 触摸屏
CN102063213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625617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989136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70565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58607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053409B (zh) 显示装置
CN101620454A (zh) 便携式电脑
CN101655720B (zh) 个人数字助理
CN102478992B (zh) 触摸屏
CN104216543A (zh) 触摸屏
CN104516595A (zh) 触控装置
CN101620327A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3838455A (zh) 电阻式触摸屏
CN101458609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479015B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819336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2645989A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1930305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819337A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TWI377396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TWI391853B (zh) 觸摸式液晶顯示屏
TWI399675B (zh) 觸摸屏及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