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1805B -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1805B
CN102061805B CN 201010557314 CN201010557314A CN102061805B CN 102061805 B CN102061805 B CN 102061805B CN 201010557314 CN201010557314 CN 201010557314 CN 201010557314 A CN201010557314 A CN 201010557314A CN 102061805 B CN102061805 B CN 102061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groove
dop
draw
stuck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573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1805A (zh
Inventor
王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5573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1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1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平面模板系统的第一模板和与所述第一模板相拼接形成拐角的第二模板。在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平面连接头,在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平面连接头和弯角连接头相互耦合,使得建筑模板系统接缝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结合紧密性,同时限定所述相邻模板的两侧的面板的外表面分别在同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实现了建筑模板系统在靠近所述注浆一侧的表面是平整的,保证了所述浇筑成型后的建筑表面的平整度。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辅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材质的建筑模板较以往以木质和钢质为材质的建筑模板具有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易于安装和拆卸等优势,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CN2758370Y公开的一种塑料材质建筑模板组合,该组合包括塑制模板、塑制拐角和塑制卡头,所述塑制模板的外平面的两个侧部设有纵向的脊筋,所述塑制模板用于直线型建筑面的模板拼接,所述塑制拐角用于在所述建筑面的拐角处连接位于拐角两侧的塑制模板,所述塑制卡头用于夹紧相邻的两个塑制模板的外平面的侧部设有的相邻的纵向脊筋,从而实现对拼接在一起的塑制模板和塑制拐角进行组合固定。
进一步分析可知,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该现有技术通过卡头夹紧模板连接边上成型的脊筋来实现模板间的连接,但是,模板间与浇筑料接触的内接缝处是应力集中的地方,由于塑料的刚度较差,必然需要一定的厚度来保证其满足强度要求,这样就导致卡头的夹持点远离应力集中的内接缝处,其在内接缝处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再加上塑料本身的弹性易变形特性,导致使用中内接缝处容易发生变形,浇筑料极可能从内接缝处渗出。第二、该现有技术在塑制模板之间的连接处都采用直缝对接的方式,这种拼接方式在发生浇筑料渗出的情况下,将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浇筑物的表面浇筑质量。第三,其在直角拼接处采用塑制拐角及塑制卡头来限定与其相邻的塑制模板,这种结构抗压性较差。同时,在浇筑区的拐角处存在塑制拐角与其其相邻的塑制模板形成的两道内接缝,严重影响浇筑质量。
为解决在浇筑模板拐角处存在的漏浆及直角成型较差,需要二次补灰作业的问题,CN201078095Y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板用异型阳角的技术方案,包括一横截面为中空结构的直角异形体,该直角异型体的内顶角为三个内角,其中位于中间的为直角,两边各有一锐角,在异型阳角的端部设有与其活动配合的封盖,支模时,将长边具有斜度的中空孔板分别和异型阳角的两个锐角拼装,中空孔板两长边被直角隔开,浇筑灌浆时,构件阳角是在直角异型体的直角模腔内形成,因此模板结合处不易出现漏浆,浇筑成角性好,作业构件表面光洁、平整。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1、额外增设了异型阳角部件,增加了安装工序;2、直角异形体与中空孔板通过设置在直角异形体上的两个锐角进行拼装,整体稳定性差,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影响浇筑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浇筑时由于内接缝结合不紧密导致浇注料渗漏,影响浇筑质量的问题。
此外,又进一步解决了建筑模板系统在拐角处连接件抗压强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平面模板系统的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平面连接头,所述平面连接头从所述第一模板的横截面来看,包括:
向相邻模板凸出的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远离所述第二卡头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个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槽中;
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卡头远离第一卡槽一侧,所述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槽中;
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时,所述相邻第一模板两侧面板的外表面分别在同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头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
第二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接近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相邻模板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卡点: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向相邻模板凸出且所述第一卡点根部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一侧的面板之间有一定距离;
第一卡点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的端部;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一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卡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头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一侧的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卡点与所述第二卡头所在面板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第二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一侧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中,且使得第二卡点远离所述第一卡点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卡点卡槽靠近的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头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所述加强件容置孔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一卡头强度的加强件。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为圆钢。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所述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三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四卡头远离所述第三卡槽的侧壁;
第四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三卡头接近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侧壁;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三卡点: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内且向相邻第一模板凸出,所述第三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中;
第三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卡头的端部,所述第一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点卡槽中;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四卡点:设置在所述第三卡头端部且朝向相邻第一模板,所述第四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中;
第四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卡点与接近于所述第三卡点一侧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点卡槽中;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所述第四卡头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所述加强件容置孔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四卡头强度的加强件。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为圆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两面板的加强筋为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装设有使其结合在一起的连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为自攻螺钉,且依次穿过第二卡头、第四卡头和第一卡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第一卡槽中,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第二卡槽中,提高了所述建筑模板接缝处的强度,也提高了所述建筑模板的结合紧密性。此外,同时限定所述相邻模板的两侧的面板的外表面分别在同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实现了所述建筑模板在靠近所述注浆一侧的表面是平整的,从而保证了所述浇筑成型后的建筑表面的平整度。
2、通过设置弯角连接头,实现建筑模板系统拐角处的安装,没有增加额外的附属部件,又保证了拐角处的抗压、抗弯及抗折性,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
3、通过在第一模板的第一卡头的侧壁开设第一固定槽,第二卡头的侧壁开设第二固定槽,并使得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在相邻第一模板拼接时形成封闭凝固区,有效地防止了相邻第一模板连接头的相互位移。
4、通过在第二模板的第三卡头的侧壁开设第四固定槽,第四卡头的腰线开设第三固定槽,并使得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时,第一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分别形成封闭凝固区,有效地防止了相邻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连接头的相互位移。
5、通过在第一卡头和第四卡头端部开设加强件容置孔,并在加强件容置孔内加强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卡头强度。
6、通过在模板两个面板之间设置菱形加强筋,使得模板具有更大的稳定定和强度,模板的两个面板也更为平整。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第一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第二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示意图。
图中所示标记为:1-第一卡头,2-第二卡头,3-第一卡槽,4-第二卡槽,5-第一固定槽,6-第二固定槽,7-第一卡点,8-第二卡点,9-第一卡点卡槽,10-第二卡点卡槽,11-加强件容置孔,12-圆钢,13-第三卡头,14-第四卡头14,15-第三卡槽,16-第四卡槽,17-第三固定槽,18-第四固定槽,19-第三卡点,20-第四卡点,21-第三卡点卡槽,22-第四卡点卡槽,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平面模板系统的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23,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平面连接头,所述平面连接头从所述第一模板的横截面来看,包括:
向相邻模板凸出的第一卡头1和第二卡头2,所述第一卡头1远离所述第二卡头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个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位于第一卡头1和第二卡头2之间的第一卡槽3和位于第一卡头1远离第一卡槽3一侧的第二卡槽4;
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头1远离所述第一卡槽3的侧壁的第一固定槽5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2接近于所述第一卡槽3的侧壁的第二固定槽6;
位于所述第二卡槽4内且向相邻模板凸出的第一卡点7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2的端部的第一卡点卡槽9,所述第一卡点7根部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7一侧的面板之间有一定距离;
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头2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9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9一侧的面板之间的第二卡点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4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7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7一侧面板之间的第二卡点卡槽10;所述第二卡点8与所述第二卡头2所在面板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时,所述相邻第一模板两侧面板的外表面分别在同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卡头1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槽3中,所述第二卡头2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槽4中;所述第一卡点7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9中,所述第二卡点8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10中,且使得第二卡点8远离所述第一卡点7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卡点卡槽10靠近的面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6形成封闭凝固区,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头1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11,所述加强件容置孔11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一卡头1强度的圆钢1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的第二模板;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23,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13和第四卡头14;
位于第三卡头13和第四卡头14之间的第三卡槽15和位于第四卡头14远离第三卡槽15一侧的第四卡槽16,所述第三卡槽15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15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设置于所述第四卡头14远离所述第三卡槽15的侧壁的第三固定槽17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卡头13接近于所述第三卡槽15的侧壁的第四固定槽18;
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16内且向相邻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点19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卡头13的端部的第三卡点19;
设置在第三卡头13端部且朝向相邻第一模板的第四卡点20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卡点19与接近于所述第三卡点19一侧面板之间的第四卡点卡槽22;
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一卡头1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15中,所述第二卡头2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16中,所述第一卡点7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点19中,所述第四卡点20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10中;所述第三卡点19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9中,所述第二卡点8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点卡槽22中;所述第一固定槽5和第四固定槽18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第二固定槽6和第三固定槽17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所述第四卡头14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11,所述加强件容置孔11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四卡头14强度的圆钢12。
所述连接两面板的加强筋23为菱形结构。
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装设有使其结合在一起的连接机构(图中未示),该连接机构为自攻螺钉,且依次穿过第二卡头2、第四卡头14、第一卡头1和第三卡头13。
在组装所述建筑模板系统时,先依次拼接第一模板,在拐角处组装第二模板,并通过连接机构使其相互紧固结合,形成封闭的浇筑区域。
为便于组装,将建筑模板系统中的任一对相邻第一模板一端的平面连接头的凸出部分切除,使得该平面连接头易于拼接于相邻的第一模板上,该切除部分包括第一模板上的第一卡头1和第一卡点7以及相邻第一模板上的第一卡点7。虽然该相邻第一模板之间不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但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即可使其紧固贴合。反之,在建筑模板系统拆卸时亦然。
为避免由于切除了第一卡点7而在靠近浇筑区一侧存在缺口,在第一卡点7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7一侧面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卡点卡槽10,在组装后第二卡点8的侧面于接近于第一卡点7的面板出于同一平面,使得处于浇筑区一侧的面板整体完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平面模板系统的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平面连接头,所述平面连接头从所述第一模板的横截面来看,包括:
向相邻模板凸出的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远离所述第二卡头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个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槽中;
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卡头远离第一卡槽一侧,所述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槽中;
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时,相邻第一模板两侧面板的外表面分别在同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头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
第二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接近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相邻模板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点: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向相邻模板凸出且所述第一卡点根部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一侧的面板之间有一定距离;
第一卡点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头的端部;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一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 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卡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头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一侧的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卡点与所述第二卡头所在面板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第二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点与接近于所述第一卡点一侧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中,且使得第二卡点远离所述第一卡点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卡点卡槽靠近的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所述加强件容置孔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一卡头强度的加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圆钢。
7.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模板,和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所述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8.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模板,和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三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四卡头远离所述第三卡槽的侧壁;
第四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三卡头接近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侧壁;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形成封闭凝固区,所述封闭凝固区内浇筑有防止相互耦合的平面连接头之间相对位移的可凝固体。
9.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模板,和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设置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三卡点: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内且向相邻第一模板凸出,所述第三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卡点卡槽中;
第三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卡头的端部,所述第一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点卡槽中;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10.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模板,和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 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第四卡点:设置在所述第三卡头端部且朝向相邻第一模板,所述第四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卡点卡槽中;
第四卡点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卡点与接近于所述第三卡点一侧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卡点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点卡槽中;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11.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模板,和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互拼接形成模板转角;
所述第二模板具有两个面板及连接所述两个面板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模板在与所述第一模板的拼接边上成型有弯角连接头;
所述弯角连接头包括:
向所述第一模板凸出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
第三卡槽:位于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之间,所述第一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三卡槽底部与所述第三卡槽凹陷方向的面板之间的厚度使得第二模板拼装于第一模板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折强度;
第四卡槽:位于第四卡头远离第三卡槽一侧,第二卡头适于耦合地嵌入所述第四卡槽中;
所述第四卡头接近于端部处开设有加强件容置孔,所述加强件容置孔内装设有增加所述第四卡头强度的加强件;
所述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拼接时,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处于浇筑区的面板以及远离浇筑区的面板分别端部相连且相互形成转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圆钢。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两面板的加强筋为菱形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装设有使其结合在一起的连接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为自攻螺钉,且依次穿过第二卡头、第四卡头、第一卡头和第三卡头。 
CN 201010557314 2010-11-22 2010-11-22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Active CN102061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7314 CN102061805B (zh) 2010-11-22 2010-11-22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7314 CN102061805B (zh) 2010-11-22 2010-11-22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1805A CN102061805A (zh) 2011-05-18
CN102061805B true CN102061805B (zh) 2012-12-05

Family

ID=4399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57314 Active CN102061805B (zh) 2010-11-22 2010-11-22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180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4950Y (zh) * 1994-06-09 1995-04-19 张军 建筑用塑料模板
CN2486658Y (zh) * 2001-07-23 2002-04-17 卢兴明 组合式塑料模板
CN2538907Y (zh) * 2002-05-22 2003-03-05 周维新 工程塑料建筑模板
CN2570377Y (zh) * 2002-09-26 2003-09-03 姚月荣 建筑用扣接塑料模板
CN201865334U (zh) * 2010-11-22 2011-06-15 王亚运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3493A1 (en) * 2003-01-13 2004-07-29 Fuvi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Plastic formwork panel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4950Y (zh) * 1994-06-09 1995-04-19 张军 建筑用塑料模板
CN2486658Y (zh) * 2001-07-23 2002-04-17 卢兴明 组合式塑料模板
CN2538907Y (zh) * 2002-05-22 2003-03-05 周维新 工程塑料建筑模板
CN2570377Y (zh) * 2002-09-26 2003-09-03 姚月荣 建筑用扣接塑料模板
CN201865334U (zh) * 2010-11-22 2011-06-15 王亚运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1805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385B (zh) 一种预制节段式混凝土桥梁的接缝构造
CN107386508A (zh) 一种双向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板拼缝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05205654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节段式桥梁的接缝构造
CN102330493A (zh) 精密建筑模板系统
CN102061805B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CN201865334U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系统
CN103061357A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
CN201865333U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
CN104153460A (zh) 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及构件间建筑施工水平连接方法
CN201850754U (zh) 精密建筑模板系统
CN110924382A (zh) 一种预应力方桩桩套箍及制作的方法
CN212001876U (zh) 一种建筑土木施工浇筑板结构
CN105350447A (zh) 一种预制节段式混凝土桥梁的底板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2345378B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
CN204326519U (zh) 踏步牙槎式自错缝平面模板
CN203769315U (zh) 钢模板的拼接与密封结构
CN204001303U (zh) 一种可变结构的曲面单元幕墙系统
CN102034469A (zh) 玻璃钢组合式声屏障
CN201962939U (zh) 一种精密建筑模板
CN201771175U (zh) 一种端头转接模板
JP3381679B2 (ja) 成形出隅柱及びその施工構造
CN113202023A (zh) 一种带混凝土竖向拼接缝的预制拼装空心墩及施工方法
JP5391183B2 (ja) トンネル覆工における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の固定方法
CN212103641U (zh) 一种带混凝土竖向拼接缝的预制拼装空心墩
CN216075823U (zh) 一种建筑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