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718A -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718A
CN102053718A CN2010101426747A CN201010142674A CN102053718A CN 102053718 A CN102053718 A CN 102053718A CN 2010101426747 A CN2010101426747 A CN 2010101426747A CN 201010142674 A CN201010142674 A CN 201010142674A CN 102053718 A CN102053718 A CN 102053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symbol
chinese
group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2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718B (zh
Inventor
金泰均
赵龙植
金成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7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8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rient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较容易和方便的键盘输入来生成汉字并可公共应用于各种键盘输入设备的汉字生成方法,以及其中使用的键盘输入设备。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汉字生成方法:使用多个单位笔划和多个符号中任何一个或者其组合在信息和通信设备中生成每个汉字,所述多个单位笔划中的每个包括一个笔划,所述多个符号中的每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笔划,其中,通过对汉字进行分解来得到多个单位笔划和多个符号,将单位笔划和符号分成在键盘上直接示出的显式字部分以及不在键盘上直接示出的隐式字部分;直到按压相应键时隐式字部分在屏幕上显示;以及根据笔划的数量将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单位笔划或符号分布在多个笔划群中。

Description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键盘输入设备,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如下形式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适当地对所有汉字进行分解,将分解的结果分类成多个基本笔划(每个基本笔划包括一个笔划)和多个符号(每个符号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笔划),并在信息通信设备中使用基本笔划和符号的组合来生成汉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包括不常用字的汉字有10,000个以上,而常用的汉字有约3,000至6,000个。汉字分为来自古代中国的繁体汉字以及通过将繁体汉字转换成简单的、易于使用的现代形式而形成的简体汉字。繁体汉字现在在台湾使用,而简体汉字现在在中国大陆使用。在下文中,用语“汉字”将被用作指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这两者的概念。
同时,在中国大陆所使用的小学生标准中文字典中,有约230个节头,节头是作为各个部分的代表而出现在索引中的字形。节头(常常称为“索引关键字”、“分类符”、或“部首”)被用作用于基于字的结构来组织、分类和排列汉字的方法。更具体地,根据节头,通过将每个汉字分成两部分(如,右部和左部、上部和下部、内部和外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或者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来提取组成部分,具有同样含义的部分(与含义的分类有关的部分)的字被分组以及被放到一个节中,具有该节公共的、同样含义的部分被放到索引中并被用作该节的节头。节头可以是单个字,但也可以是不常用的字。
如上所述由于汉字的数量很大,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并在计算机中对它们进行处理是很困难的。除了这一问题,汉字还有如下问题:妨碍使用计算机进行有效文本处理的多个同音异义字以及文本标准化。相应地,虽然已经深入进行研究几十年并且存在几百个各种方案,但使用计算机来输入和处理汉字,特别是文本处理,大大妨碍了在中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最近可用的基于计算机的、用于输入和处理中文的方法可以分类成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基于用于将方块字分解成基本图像单元的方法。将键盘上不同的按键分配给汉字的各个基本图像单元。此后,可以基于基本图像单元的组合、使用一个或更多个笔划按键来输入每个汉字。
这种方法包括在台湾使用的仓颉方案以及在中国大陆使用的五笔方案。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按键到汉字单元的分配是人工的。在仓颉和五笔方案中,需要有意地记住代码的分配。然而,记住代表这些单元的按键是困难的且花费时间的。相应地,虽然此方法被专业输入人员使用并且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打字员使用来实现快速的输入速度,但计算机专家和工作在其它专业的人以及普通人不使用这种方法。结果是,此方法在使用计算机的中国人口中使用有限。
第二种方法是除了专业打字员以外的所有人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此方法是基于英文字母表的语音输入方法(例如,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拼音方案以及在台湾使用的‘音标’或BPMF方案)。根据此方法,与10,000或更多个字相比只有约几百个不同的语音音节,一个语音音节对应于多个不同的汉字,例如,在普通话中,音节‘yi’可以对应于100或更多个汉字。为此,在将语音音节转译成汉字时,发生歧义的情况。为了处理‘同音异义字问题’,大多数语音输入系统采用选择方案。例如,在输入了某个语音音节对应的英文字母表的字母之后,计算机显示所有具有匹配读音的可能汉字。如果相应的字有许多,则屏幕缺少足够的空间来显示所有可能的字,所以用户需要上下滚动。相应地,使用此方法的汉字输入速度只能很慢。
然而,此方法更大的问题是:因为使用了英文字母表,所以会损害文化独立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汉字生成方法,包括:适当地对所有汉字进行分解,将它们分类成多个单位笔划(每个单位笔划包括一个笔划)和多个符号(每个符号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笔划),并使用单位笔划和符号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其组合在信息和通信设备中生成汉字中的每个汉字,其中,为了便于这一点,将单位笔划和符号分类成在键盘上直接表示的显式字部分以及不在键盘上直接表示的隐式字部分,并将该方案在韩国专利申请No.2009-34289(申请日:2009年3月20日)中进行了申请(在下文中,将在该申请中公开的发明称作‘在前发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改进本申请人的在前发明而实现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其可以通过较容易和较方便的键盘输入来生成汉字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键盘输入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其中,通过输入构成中文词语的字中的每个字的起始字来生成中文词语,所以可以使用少量的键盘输入(少量的敲击)迅速生成中文词语。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提供了如下方法:使用多个单位笔划和多个符号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其组合在信息和通信设备中生成汉字中的每个汉字,多个单位笔划中的每个包括一个笔划和多个符号中的每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笔划,其中,通过对汉字进行分解来得到多个单位笔划和多个符号,将单位笔划和符号分类成在键盘上直接表明的显式字部分以及不在键盘上直接表明的隐式字部分,在没有按压相应键的情况下隐式字部分不在屏幕上显示,以及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单位笔划或符号根据笔划的数量分布在多个笔划群中。
在上述配置中,相应键是符号键。
隐式字部分在屏幕上被显示在按照笔划的数量而分类的笔划群中。
当只按压符号键时,如果是3号笔划群,则在屏幕上显示三笔划的3号笔划群的符号,以及,如果不是3号笔划群,则在屏幕上显示四笔划的4号笔划群的符号。
当按压向上或向左方向键时,在屏幕上显示号码紧接当前所显示的笔划群号码之前的笔划群,当按压向下或向右方向键时,在屏幕上显示号码紧接当前所显示的笔划群号码之后的笔划群。
在当前可生成汉字的数量在预定数量之内并且在输入单位笔划或符号以生成具体汉字的情况下,在屏幕上显示汉字,随后通过选择相应的汉字来生成所选择的汉字。
如果汉字在预定数量之内,则当它们在屏幕上显示时按使用频率的顺序被列出。
将其本身是完整汉字并且被较广泛地用于中文句子中的常用字布置在与显式字部分的笔划数量对应的隐式字部分的笔划群中。
常用字作为与单位笔划或符号进行组合以产生汉字的字单元。
将其本身是完整汉字的繁体汉字布置在与显式字部分的笔划数量对应的隐式字部分的笔划群中。
汉字直到预定的终止信号被输入才完成。
终止信号是空格键信号。
通过依次输入起始符号来生成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的中文词语,起始符号中的每个是属于汉字的字单元并按笔划顺序第一个出现的符号。
在输入用于生成中文词语的起始符号中的第一个起始符号之前按压用于表明所输入的符号是用于生成中文词语的起始符号的词语按键。
汉字包括繁体汉字和/或简体汉字。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键盘输入设备是用于桌面个人计算机(PC)或笔记本PC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单位笔划作为显式字部分按两层布置在计算/编辑键组中;符号中的一些笔划符号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显式字部分按三层或更多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在上述配置中,所述键盘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中文/英文切换按键,用于将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切换到英文模式或中文模式;以及符号键按键,用于生成符号键。
构成显示字单元的单位笔划或符号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中被分类以及被布置成横向优先笔划组、纵向优先笔划组、斜向优先笔划组和点优先笔划组。
同时,所述键盘输入设备是用于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或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输入设备;将符号中的一些笔划符号的全部或一部分或者单位笔划的全部作为显式字部分按三层或更多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上述键盘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中文/英文切换按键,用于将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切换到英文模式或中文模式;以及符号键按键,用于生成符号键。
构成显示字单元的单位笔划或符号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被分类以及被布置成横向优先笔划组、纵向优先笔划组、斜向优先笔划组和点优先笔划组。
有益效果
根据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可以使用更加容易和方便的键盘输入来生成汉字,并且,它们可以共同地应用于各种键盘输入设备。
另外,通过输入构成中文词语的字中的每个字的起始字来生成中文词语,所以可以使用少量的键盘输入(少量的敲击)来迅速生成中文词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生成汉字的键盘输入设备的实施例的桌面PC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2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中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图3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笔记本PC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4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袖珍书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5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6a至图6d是分别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7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中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图8a至图8d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9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8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图10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的键盘布局的图;
图11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10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分别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以及
图13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12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和设备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描述之前,将对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语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用语‘笔划’是指在书写汉字时书写装置所做出的线或点。用语‘单位笔划’和‘符号’是指通过适当地对汉字进行分解所得到的用于生成汉字的字单元,例如,将汉字在形或含义方面分解成公共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单个笔划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笔划。相应地,可以为单位笔划和符号分别分配唯一的键代码值,例如,基于2字节代码系统的Unicode(统一字符编码标准)值或者在中国独立建立的唯一的键代码值等。此外,信息和通信设备应当管理汉字生成规则表(被用来通过按笔划顺序对单位笔划或符号的按键代码进行组合来生成相应的汉字)。
同时,用于‘按键’是指键盘输入装置,被置于键盘上并在其被按压时生成相应的键代码值。在这种‘按键’中,可以将单个键置于单个层中,或者,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键布置在两个或更多个层中。
此处,根据上述定义,单位笔划和符号会与之前所定义和分类的节头重叠。一些单位笔划和符号构成完整的汉字。当单位笔划或符号与完整汉字一致时,将之前分配给相应汉字的键代码值不作改变地分配给单位笔划或符号,或者,将另一键代码值分配给单位笔划或符号并随后在完成汉字时(例如,在输入下面描述的终止信号即单独的单位字完成信号时)将其转换成之前分配给相应汉字的键代码值。
用语‘起始符号’是指属于构成任何一个汉字的字单元并在笔划顺序中第一个出现的符号,而用语‘中文词语’是指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汉字并通常集体地被处理的词语、中文复合词或者惯用语。
同时,用语“显式字部分”是指布置在键盘的各个按键上的可见的单位笔划和符号,例如,刻或印并随后布置在键盘的各个按键上的单位笔划和符号。相比较而言,用语“隐式字部分”是指布置在键盘的具体按键(如,数字按键)上、并被配置成在直到按压符号按键时才激活或者激活和显示的单位笔划或符号。
接下来,可以将汉字根据它们的功能分类成语言的多个部分,包括:名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代词,是用来指代人、事物或地点的词;量词,是用来表示计数事物的量的词;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存在状态、发展、改变和消失的词;能愿动词(助动词),是用来放在动词前面并帮助动词的词;形容词,是用来表示属性或状态的词;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属性或状态的范围、时间、程度、频率、肯定或否定的词;介词,是用来放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面的词,形成介词短语,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从句或短语的词;助词,是用来放在词或从句后面因此表示各种语法含义的词;象声词,是用来表示物体或自然的声音的词;以及感叹词,是用于呼叫、回应或喊叫的词。
在本发明中,用于‘常用字’是指按使用频率降序、形成每个语言或者语言的具体部分的从汉字中选择的有限数量的完整汉字。用语‘符号按键’是指在适当位置处布置在键盘上的按键,并在它们被按压时激活与相应的隐式字部分和键盘的具体按键(如,数字按键)的对应部分。
用语‘信息和通信设备’是指使用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信息处理或通信的各种设备中的一种设备,包括各种计算设备,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和掌上电脑、移动通信终端、便携式因特网终端、电子袖珍书、电子词典、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收银机、电子计算器、以及遥控器。
图1是示例了根据本发明用于生成汉字的键盘输入设备的实施例的桌面PC的键盘布局的图。如图1中所示,在桌面PC的典型键盘10中,将包括英文字母表键和数字键并用来准备文档的键组11(在下文中称作‘文档准备键组’)布置在键盘10的从左端到右侧的部分中;将用来输入预定功能的键组12(在下文中称作‘功能键组’)布置在键盘10的在文档准备键组11以上的部分中;以及,将包括方向箭头的键组14(在下文中称作‘方向键组’)布置在文档准备键组11右侧的下部。
将包括主要用于编辑文档的键(如,Insert(插入)、Home(顶端)、Page Up(上页)、Delete(删除)、End(末端)和Page Down(下页)键)的键组15(在下文中称作‘文档编辑键组’)布置在方向键组14的以上,将包括Print Scrn SysRq(打印屏幕系统请求)、Scroll Lock(滚动锁定)和Pause(暂停)键的键组13(在下文中称作‘特殊控制键组’)布置在文档编辑键组15以上。最后,将通过适当地布置数字、用于四则基本运算的标志符、方向箭头、属于文档编辑键组15的文档编辑标志符以及多层中的回车标志符所形成的键组16(在下文中称作‘计算/编辑键组’)布置在键盘10的右端部分中。此外,属于各个键组中每个键组的键的最少数量以及键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国际标准化的。
同时,文档准备键组11基本上包括26个字母按键(包括A~Z字母按键)、10个数字按键(包括1~0数字按键)、以及总共11个标志符按键11a(包括与数字按键布置在同一条线上的`、-、=和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081
标志符按键以及{、}、:、”、<、>和?标志符按键)(在下文中这47个按键将被称作‘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根据本发明,将总共141个单位笔划和符号(包括所有的总共23个单位笔划(在前发明中是30个单位笔划)、从总共47个两笔划符号中选择的23个符号以及从总共47个六笔划符号中选择的23个符号(在前发明中总共48个符号)、以及从总共48个三笔划符号中选择的23个符号(在前发明中总共48个符号)、从总共48个四笔划符号中选择的23个符号(在前发明中总共48个符号)以及从总共48个五笔划符号中选择的23个符号(在前发明中总共48个符号))按三层(例如,在每个按键的下部的两层以及在每个按键的右上部的一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11a上,并且根据使用频率对符号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11a上的单位笔划和符号构成‘隐式字部分’。
同时,在本发明中,单位笔划包括其本身作为汉字的单位笔划以及其每个需要与一个或更多个单位笔划或符号相组合的单位笔划。此外,在这些单位笔划中,存在与传统中文字典中的一笔划节头相同的单位笔划,但也存在更多与一笔划节头不相同的单位笔划。即,虽然在传统中文字典中包括其变型的一笔划节头总共只有九个,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23个单位笔划,所以根据本发明存在许多被新定义成单笔划的单位笔划。在符号的情形中,如在单位笔划的情形中一样存在许多与传统节头相同的符号,但在本发明中也存在唯一地以及独立地生成的符号。
同时,在文档准备键组11中,附图标记11b标识了回车按键,附图标记11c标识了中文/英文切换按键(当被按压一次时在英文/中文模式之间切换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11a)。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十个数字按键1~0以及`、-、=、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091
{、}、:、”、<、>和?按键生成相应数字和标志符键代码,需要在将键盘输入设备切换到了英文模式之后按压相应的按键。与此不同,为了使用按键生成汉字单位笔划键或符号键代码,需要将键盘输入设备切换到中文模式。
附图标记11d标识了符号按键。两个符号按键分别被置于空格按键(空格键)的两侧,所以可以方便地使用任何一个手来操控它们中的一个。附图标记11e标识了用于指示词语的输入开始和结束的词语按键。两个词语按键分别被置于空格按键(空格键)的两侧,所以可以方便地使用任何一个手来操控它们中的一个。
接下来,计算/编辑键组16包括15个按键,包括总共十个数字按键(包括1~0按键)、一个小数点按键(包括.按键)以及四则基本运算按键(包括/、*、-和+按键)、Num Lock(数字锁定)按键以及Enter(回车)按键。当键盘输入设备在中文模式中工作时(即,当在英文模式中按压中文/英文切换按键11c时),计算/编辑键组16在中文模式中工作。此外,相应地,总共10个数字按键1~0不用来输入相应的数字,而是用来在监视器屏幕上立即显示隐式字部分的相应数字笔划群(将在后面进行描述)中所包括的常用字或符号。
图2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中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将构成隐式字部分的符号分类成两笔划至十笔划的符号(十笔划符号包括十笔划符号以及更多笔划的符号)。将每个笔划类型的24个符号按两行、布置在数量与相应符号的笔划数量相同的笔划群中,每行12个符号。
同时,由于23个单位笔划都以隐式方式被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11a中,构成隐式字部分的1号笔划群变空。在本实施例中,将总共24个常用字按两行、布置在1号笔划群中,每行12个字。
同时,将属于每个笔划群或者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的符号数量设置成12的倍数(例如,24)的原因是,这种分解适合于汉字的特性并且隐式字部分可以在没有剩余的情况下按一对二的最大对应关系被布置在总共12个按键(包括十个数字按键以及-和=按键)上,以使得容易地选择(输入)隐式字部分。
图3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笔记本PC的键盘布局的图,图4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袖珍书的键盘布局的图,图5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
如图3至图5中所示,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与桌面PC的键盘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计算/编辑键组、按键的总数量变化且布置部分地变化,而与桌面PC的键盘的相同之处在于:提供了包括47个按键的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相应地,单位笔划或符号的布置可以按与图1中所示的桌面PC的键盘同样的方式来实施。
同时,如从图3和图5中可以看出,在笔记本PC或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中,在空格按键的两侧布置了两个符号按键和两个词语按键,而在电子袖珍书的键盘中,布置了一个符号按键和一个词语按键。
下面将对使用图1和图3至图5的键盘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的表1a至表1v是从根据拼音分类的汉字中为英文字母表的每个字母选择了三个中文词(即,两个字的词、三个字的词以及四个或更多个字的词)的表,并示出了正式的生成规则以及最初的基于符号的生成规则。在以下的表1a至表1u中,sh+表明同时按压Shift(切换)按键和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一个按键,在此情形中,可以选择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相应按键的右上部分上的中文单位笔划或符号。
同时,cl+表明同时按压Caps Lock(大写锁定)按键和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一个按键。由于汉字没有大写字母,Caps Lock按键被用来选择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相应按键左下部上的中文单位笔划或符号。同时,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电子袖珍书的键盘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中,未示出Caps Lock按键,在此情形中,可以例如由同时按压Shift按键和Alt(替换)按键来代替按压Caps Lock按键。可替选地,可以为图1和图3至图5的键盘中的任何一个键盘添加能够选择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每个按键左下部上的单位笔划或符号的专用按键。
然而,不作改变地使用中文单位笔划或符号会使理解困难。相应地,在字母/数字/标志符按键组中,字按键用英语字母表的大写字母A~Z来标识,数字按键用下键(即,1~0、-、=和\)来标识,其余的标志符按键用上键(即,{、}、:、”、<、>和?)来标识。相应地,当只按压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时,确定选择了布置在相应按键的右下部上的单位笔划或符号。当同时按压Shift按键和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时,确定从按多层布置在相应按键上的三个键(单位笔划或符号)中选择了右上键(单位笔划或符号)。当同时按压Caps Lock按键和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时,确定从按多层布置在相应按键上的三个键(单位笔划或符号)中选择了左下键(单位笔划或符号)。sh+表明需要同时按压Shift按键和其随后的字、数字或标志符按键,cl+表明需要同时按压Caps Lock按键和其随后的字、数字或标志符按键。
sym标识了符号按键。当单独表示sym按键中的每个按键(即,单独按压按键中的每个按键)时,可以基本上显示隐式字部分的最广泛使用的笔划群(即,3号笔划群)。相应地,当期望选择其余笔划群中的一个笔划群时,需要同时按压符号按键和相应笔划群的相应数字按键(0~9按键中的一个按键)。紧随sym+的数字或符号标识了上述笔划群(0号标识了十个和更多个笔划的群)。此外,随sym+或sym后并在其之间加置了→的数字或符号用来标识笔划群具有相应数字的笔画群的相应符号。一位的数字或符号(-或=)标识了布置在正面的行(第一排)中的常用字或符号,而其两个组份位为同样内容的两位的数字或符号(例如88或==)标识了布置在背面的行(第二排)中的常用字或符号。
此外,输入这种其两个组份位相同的两位数字或符号需要非常短的时间。相应地,如果在诸如1~2秒的预定时段内输入两个相同的数字或符号,则可以认为是选择了布置在后面的行中的常用字或符号。否则,可以认为是连续选择了一位的数字或符号。
在以下的表1a至1v中,(sb)标识了空格键的输入(即,对空格按键的一次操控)。
【表1a】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21
【表1b】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22
【表1c】
【表1d】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32
【表1e】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41
【表1f】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42
【表1g】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51
【表1h】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52
【表1i】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61
【表1j】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62
【表1k】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71
【表1l】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72
【表1m】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81
【表1n】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82
【表1o】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91
【表1p】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192
【表1q】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01
【表1r】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02
【表1s】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11
【表1t】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12
【表1u】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21
【表1v】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22
在表1a至表1v右边的生成规则区域中的每个中,上面的行表明形式生成规则,而下面的行表明基于起始符号的生成规则。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父代符号和子代符号来改进在前发明,可以进一步增加隐式字部分的数量和利用单个的符号系统,结果是:相比于传统拼音方案和在前发明可以显著减少击键数量,因而显著改进了键盘输入效率。
此外,如从表1a至表1v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的词语的情形中,通过仅输入构成词语的汉字的初始符号(即,其每个属于相应汉字的字单元并且其笔划是被最先做出的符号)可以容易地生成相应的整个词语,所以相比于根据在前发明的按照形式生成规则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击键数量,结果是:在同样时间段内可以生成更大数量的汉字。此外,由于起始符号是基于汉字的笔划顺序确定的,熟悉汉字的用户可以没有难度地迅速选择起始符号并生成期望的中文词语。
同时,在包括两个汉字的中文词语的情形中,在使用起始符号来输入构成词语的汉字时,生成了具有同样起始符号的多个词语,从而引起不期望的不便。鉴于此,如以上的表1a至表1v中所示,在包括两个字的词语的情形中,相应的词语可以按如下方式生成:通过按照形式生成规则来输入所有的字单元以录入第一个汉字,通过只输入起始符号来录入第二个汉字。相比较而言,在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字的词语的情形中,呈现具有同样起始符号的多个词语的可能性很低,所以优选地输入所有字的起始符号,如表1a至表1v中所示。
此外,根据本发明,会呈现具有同样起始符号的两个或更多个词语,在此情形中,可以通过在可能的词语全部按使用频率降序被显示时允许用户选择相应的词语来生成词语。可替选地,虽然没有输入所有的相应起始符号,但当在输入过程中确定了一个当前可生成的词语时可以生成相应的词语。可替选地,当确定了相应词语的数量为某一数量(例如,五个)时(这允许无需滚动屏幕即可查看),可以通过在屏幕上输出词语并选择相应的词语来生成相应的词语。
可替选地,当呈现了多个可生成的中文词语时,通过按使用频率降序来列出词语,可以不进行动作地(即,无需操控鼠标或方向键)立即选择第一个中文词语。
此外,虽然在表1a至表1v的基于起始符号的生成规则中,将空格键描述成在起始符号之前被按压,但在起始符号按键在输入第一个起始符号之前以及在输入最后一个起始符号之后被按压的情形中,其可以被省略,如从以下针对中文句子的生成规则图所见。
以下的表2a至表2v是其每个示出了针对句子(使用从表1a至表1v中的每个表所示范性示出的中文词语提取的一个词构成)的形式生成规则和基于起始符号的生成规则的表。
【表2a】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41
【表2b】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42
【表2c】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43
【表2d】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44
【表2e】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51
【表2f】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52
【表2g】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53
【表2h】
【表2i】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55
【表2j】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61
【表2k】
【表2l】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63
【表2m】
【表2n】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71
【表2o】
【表2p】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73
【表2q】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74
【表2r】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81
【表2s】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82
【表2t】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83
【表2u】
【表2v】
Figure GSA00000061086800291
在以上的表2a至表2v中,idi标识了词语按键,每个句子的下划线部分是中文词语。在右边的生成规则区中,将非中文词语部分通过线划分而分割成各字,中文词语部分描述在一行中(对于长的词语部分用两行)。此外,在与字母表的每个字母对应的针对句子的右边的生成规则区中,上面的部分表明形式生成规则,而下面的部分表明基于起始符号的生成规则。可以看出,基于起始符号的生成规则相比于在前发明可以大大减少击键数量,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性。
同时,为了实现通过输入起始符号来生成中文词语,需要如下的词语数据库:其中,中文词语与它们的起始符号相关联地被存储。每当输入起始符号时,信息和通信设备的CPU就参考以上词语数据库并提取和显示相应的中文词语,并从中文词语中进一步确定用户所选择的中文词语。
图6a至图6d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在图6的实施例中,具有同样的或类似的第一笔划的单位笔划键或符号(通过粗线被分割)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上被分组和布置成组(诸如横向优先笔划组、纵向优先笔划组、斜向优先笔划组和点优先笔划组),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以及迅速地找到隐式字部分的单位笔划键或符号键的位置。
图7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中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有同样的或类似的第一笔划的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也尽可能地被分组和布置在一起。
图8a至图8d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图9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8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
图8a至图8d的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于:显式字部分和隐式字部分的类型和数量维持不变,然而,每个有47个三笔划符号并且每个有48个六笔划符号。图8a至图8d的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23个单位笔划、所有47个两笔划符号、所有47个三笔划符号以及48个四笔划符号中的24个符号为显式字部分并且按三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上。此外,将48个五笔划符号中的24个符号以及48个六笔划符号中的24个符号布置在由于以上变化而变空的隐式字部分的2号笔划群和3号笔划群中。
图10是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桌面PC的键盘布局的图,图11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10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在图10和图11的实施例中,将30个单位笔划按两层布置在计算/编辑键子组的总共15个按键上,如在前发明中一样,而将47个两笔划至四笔划符号按三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上。结果是,所有的两笔划至四笔划符号都成为显式字部分,所以隐式字部分的1号至4号笔划群变空。在本实施例中,将24个常用字以及24个常用或难以生成的繁体汉字(以备用于中国的统一)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空的1号和2号笔划群中(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将总共48个五笔划和六笔划符号布置在3号和4号笔划群中,每个群24个符号。
图12a至图12c是分别示范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键盘输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和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布局的图,图13是示范性示出了对应于图12的键盘、构成隐式字部分的常用字和符号的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总共24个单位笔划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的1号笔划群中,将总共47个两笔划至四笔划符号按三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子组的按键上。结果是,所有的两笔划至四笔划符号都成为显式字部分,所以隐式字部分的2号至4号笔划群变空。在本实施例中,将总共24个常用字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空的2号笔划群中,将总共48个五笔划和六笔划符号布置在3号和4号笔划群中,每个群24个符号。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发明技术精神所允许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化和实施。例如,在生成中文词语的过程中,在不按压起始符号中的空格键或者不按压词语按键的情况下不能利用输入符号来生成汉字,通过将输入符号确定成起始符号并参考起始符号数据库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中文词语。
以类似的方式,当用户在当前笔划群的隐式字部分被显示的情况下输入方向键组的左或右方向键或者上或下方向键时,可以显示当前笔划群之前或之后笔划群的隐式字部分。
此外,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被配置成使得:单位笔划或符号被设置成显式字部分并按四层(所有单位笔划、一笔划至四笔划符号、以及五笔划符号的24个符号)或五层(所有单位笔划、一笔划至五笔划符号、以及六笔划符号的24个符号)布置在按键上,并且提供了用于区分各层的分割按键,所以增加了显示字单元的数量,结果是,可以改进键操控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减少击键数量。此外,通过将常用字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的空笔划群上可以更容易地生成汉字。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多个单位笔划和多个符号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其组合在信息和通信设备中生成汉字中的每个,所述多个单位笔划中的每个包括一个笔划,所述多个符号中的每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笔划,其中,通过对汉字进行分解来得到所述多个单位笔划和所述多个符号,其中:
将所述单位笔划和所述符号分成在键盘上直接示出的显式字部分和不在键盘上直接示出的隐式字部分;
直到按压相应键时所述隐式字部分才在屏幕上显示;以及
根据笔划的数量将构成所述隐式字部分的单位笔划或符号分布在多个笔划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应键是符号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隐式字部分在屏幕上显示在按照笔划的数量而划分的笔划群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只按压所述符号键时,如果是3号笔划群,则在屏幕上显示用于三笔划的3号笔划群的符号,如果不是3号笔划群,则在屏幕上显示用于四笔划的4号笔划群的符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按压方向按键的向上方向按键或向左方向按键时,在屏幕上显示号码紧接当前所显示的笔划群号码之前的笔划群,当按压方向按键的向下方向按键或向右方向按键时,在屏幕上显示号码紧接当前所显示的笔划群号码之后的笔划群。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了单位笔划或符号以生成具体汉字且当前可生成汉字的数量在预定数量之内时,在屏幕上显示汉字,允许选择相应的汉字,随后生成所选择的汉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屏幕上显示汉字时,汉字在预定数量之内并且按使用频率的顺序被列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其本身是完整汉字并且被较广泛地用于中文句子中的常用字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的与显式字部分的笔划数量对应的笔划群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用字用作与所述单位笔划或符号组合成汉字的字单元。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其本身是完整汉字的繁体汉字布置在隐式字部分的与显式字部分的笔划数量对应的笔划群中。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汉字直到预定的终止信号被输入才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止信号是空格键信号。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依次输入起始符号来生成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的中文词语,起始符号中的每个是属于汉字的字单元并在笔划顺序中第一个出现的符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用于生成中文词语的起始符号中的第一个之前按压词语按键,所述词语按键用于表明输入的符号是用于生成中文词语的起始符号。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汉字包括繁体汉字和/或简体汉字。
16.一种用于信息和通信设备的键盘输入设备,所述键盘输入设备用于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键盘输入设备是用于桌面PC或笔记本PC的键盘输入设备,单位笔划以显式字部分的形式按两层布置在计算/编辑键组中;以及
将符号中一些笔划符号的全部或一部分以显式字部分的形式按三层或更多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
中文/英文切换按键,用于将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切换到英文模式或中文模式;以及
符号按键,用于实现所述符号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构成显示字单元的单位笔划或符号被分成横向优先笔划组、纵向优先笔划组、斜向优先笔划组和点优先笔划组,随后被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键盘输入设备是用于桌面PC、笔记本PC、电子袖珍书或横向延伸移动电话的键盘输入设备;以及
将符号中一些笔划符号的全部或一部分或者单位笔划的全部以显式字部分的形式按三层或更多层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
中文/英文切换按键,用于将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切换到英文模式或中文模式;以及
符号按键,用于实现符号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键盘输入设备,其中,构成显示字单元的单位笔划或符号被分成横向优先笔划组、纵向优先笔划组、斜向优先笔划组和点优先笔划组,随后被布置在字母/数字/标志符键子组中。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CN201010142674.7A 2009-11-10 2010-04-09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3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08194A KR101018821B1 (ko) 2009-11-10 2009-11-10 중국어 문자 생성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키입력 장치
KR10-2009-0108194 2009-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718A true CN102053718A (zh) 2011-05-11
CN102053718B CN102053718B (zh) 2015-12-16

Family

ID=43938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26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3718B (zh) 2009-11-10 2010-04-09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018821B1 (zh)
CN (1) CN102053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94777A (ko) * 2018-02-06 2019-08-14 김태균 한자 주소/관용어 생성 방법
CN112882629B (zh) * 2019-11-29 2023-07-04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798A (zh) * 2004-05-26 2005-02-23 成巨才 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WO2006104322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In Ki Park Method for inputting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chinese alphabet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1055502A (zh) * 2007-05-26 2007-10-17 梁柱图 一种汉字快笔输入法
CN101866338A (zh) * 2009-04-20 2010-10-20 金泰均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及其键输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798A (zh) * 2004-05-26 2005-02-23 成巨才 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WO2006104322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In Ki Park Method for inputting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chinese alphabet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1055502A (zh) * 2007-05-26 2007-10-17 梁柱图 一种汉字快笔输入法
CN101866338A (zh) * 2009-04-20 2010-10-20 金泰均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及其键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18821B1 (ko) 2011-03-04
CN102053718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1490A (zh) 面向触屏设备的点划式汉字声韵输入系统
CN101008864A (zh) 一种数字键盘多功能、多语种输入系统和方法
CN101135936A (zh) 快速键入设备和方法
CN100498662C (zh) 一种元拼拼音汉字输入方法
CN102053718B (zh) 用于生成汉字的方法以及键盘输入设备
CN101630309A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文字处理系统及方法
Dasgupta et al. A speech enabled Indian language text to Braille transliteration system
Lu Computers and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US200400705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tering and interpreting a truncated alphamumerical keyboard entry
CN102368177B (zh) 新汉字声韵输入方法及输入键盘
CN101488057B (zh) 一种组合编码方法
JP5751537B2 (ja) 国際対応型日本語入力システム
JP2009187510A (ja) 携帯入力端末
CN100561469C (zh) 创建和使用中文语言数据和用户自纠正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30310A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文字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66338B (zh)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
JP2003505777A (ja) 文字入力キーボード
WO2008089654A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xtraction et classement de type de caractères chinois et systèmes d'information
CN103576891A (zh) 一键快打字
WO2023124573A1 (zh) 数字化新语言及其输入方法、输入工具
CN101387913A (zh) 三拼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1271366A (zh) 首尾双拼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2350C (zh) 汉字字母编码输入法
CN106406558B (zh) 数字键实现双拼、五笔字根输入和配套键盘
CN101498966B (zh) 一种使用速记符号进行中文输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